移動通訊裝置、無線通訊系統、蜂窩基站及資源分配方法
2023-05-04 19:02:31 3
專利名稱:移動通訊裝置、無線通訊系統、蜂窩基站及資源分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主要關於在無線通訊環境中的資源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技術,特別是有關於如何在一涵蓋範圍內有多個毫微蜂窩式基站互相干擾的情況下進行資源分配的方法與其所適用的移動通訊裝置、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無線通訊系統。
背景技術:
在典型的移動通訊網絡中,通常是由系統業者(operator)事先規劃其網絡節點的部署,然而,網絡的涵蓋範圍有時難免會因為建築物造成的信號衰減而受到限制,特別是在家庭或辦公室等室內環境中。超微型基站(femtocell)是一種特別針對家庭或小型企業所設計的小型基站,其可有效提升移動通訊網絡在室內環境的信號質量。由於超微型基站的主要訴求為提升廣域基站的在室內環境的信號質量,因此超微型基站的涵蓋範圍通常較小且隸屬於廣域基站的涵蓋範圍之內,以彌補廣域基站的涵蓋範圍缺口。在混合型存取網絡中,一個廣域基站的涵蓋範圍可包括大量的超微型基站。以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 ject, 3GPP)組織所制訂的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網絡而言,超微型基站可稱為毫微蜂窩式基站(Home Node-B,HNB)或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Home e-Node-B,HeNB),其通常用於提升服務網絡在例如家庭或小型商業區域等室內環境下的無線傳輸質量。毫微蜂窩式基站可通過一個有線或無線的後置網絡(backhaul)連線至一服務供貨商網絡。舉例來說,毫微蜂窩式基站進化型毫微蜂窩式基站是部署在學校校園使用或部署在使用者家中使用。對於具有前述超微型基站的網絡架構而言,先前技術大多著重於廣域與超微型基站之間的資源分配方法,卻忽略了超微型基站之間交互幹擾的嚴重性。目前針對超微型基站之間交互幹擾的資源分配方法所提出的技術大部分需要一個中央控制系統來控制所有基站,利用中央控制系統來搜集所有基站的信息,再由中央控制系統來決定如何進行資源分配。然而,針對具有密集布建的超微型基站的都市區域,因為超微型基站的隨插即用特性,交互幹擾的基站數量可能過多,使得前述方法無法適用於密集布建的都市區域。此外,由於有許多的基站需要進行控制,導致其需要的運算時間過長,嚴重影響使用者。另一方面來說,若沒有中央控制系統,超微型基站之間交互幹擾產生的連鎖效應(chain effect)容易被忽略,造成在密集布建的都市區域的系統表現會更嚴重惡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源分配方法,適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訊系統包括至少一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鄰近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且至少一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是連線至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上述資源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依據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相應於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二群組,其中,上述第一群組包含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且當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同時涵蓋於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且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組成一分配群組;以及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上述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一資源分配。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包括至少一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鄰近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至少一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一控制節點。其中,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連線至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上述控制節點耦接至上述第一以及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用以執行與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之間的數據傳輸與接收。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或上述控制節點依據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相應於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二群組、並且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一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資源分配,其中,上述第一群組包含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且當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同時涵蓋於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且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組成上述分配群組。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資源分配方法,適用於一毫微蜂窩式基站,包括下列步驟:傳送一測量請求至至少一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測量請求用以指示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測量所接收到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鄰近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從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接收相應於上述測量請求的一測量報告,上述測量報告包括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依據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相應於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一群組以及相應於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二群組,其中,上述第一群組包含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且當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同時涵蓋於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且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組成一分配群組;以及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上述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一資源分配。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移動通訊裝置,適用於進行一資源分配所需的測量,包括一無線模塊與一控制器模塊。無線模塊執行與一服務網絡之間的無線傳輸與接收,上述服務網絡包括一連線的至少一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鄰近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一控制節點。控制器模塊通過上述無線模塊接收來自上述控制節點或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測量請求,響應上述測量請求而請求上述無線模塊分別檢測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之間的多個信號強度,依據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之間的上述信號強度得到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並通過上述無線模塊傳送包含上述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的一測量報告至上述控制節點或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致使上述控制節點或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依據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是否進行一群組更新作業。其中,當判定與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控制器模塊通過上述無線模塊傳送一連線請求至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請求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進行上述群組更新作業且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與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同時將上述移動通訊裝置加入至其相應群組中,以利用群組方式進行資源分配作業。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毫微蜂窩式基站,適用於進行資源分配,其包括一無線模塊以及一控制器模塊。其中,無線模塊傳送一測量請求至至少一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測量請求用以指示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測量所接收到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鄰近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控制器模塊通過上述無線模塊從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接收相應於上述測量請求的一測量報告,其中上述測量報告包括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依據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相應於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一群組以及相應於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二群組、以及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一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一資源分配,其中,上述第一群組包含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且當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同時涵蓋於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且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組成上述分配群組。關於本發明其它附加的特徵與優點,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根據本發明實施方法中所揭露的移動通訊裝置、無線通訊系統、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資源分配的方法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而得到。
圖1是根據本發明由使用者裝置協助的一實施例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圖2是根據圖1的無線通訊系統所述群組式資源分配的一實施例的信息序列圖。圖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配置的示意圖。圖4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配置的示意圖。圖5是根據圖1的實施例所述由使用者裝置(UE)協助進行資源分配所需的信號測量的方法流程圖。圖6是根據圖1的實施例所述由毫微蜂窩式基站協助進行資源分配的方法流程圖。圖7是根據本發明由使用者裝置協助的一實施例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圖8A與圖SB是根據圖7的無線通訊系統所述群組式資源分配的一實施例的信息序列圖。圖9是根據圖7的實施例所述由網絡端協助的資源分配的方法流程圖。[主要元件標說明]10、20 無線通訊系統;110、210、410、420、430、fx 毫微蜂窩式基站;310、320、412、414、416、422、424、426、432、434、436 移動通訊裝置;
312、322 無線模塊;314,324 控制器模塊;70、100 網絡;Px 信號強度;S202、S204、...、S222 步驟;S502、S504、...、S508 步驟;S602、S604、...、S610 步驟;700 控制節點;S802、S804、...、S832 步驟;S902、S904、...、S908 步驟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章節所敘述的是實施本發明的範例,以下範例是以所附圖式配合說明。然而,以下實施例僅為實施本發明的代表範例,並非代表實施本發明的所有方式,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本發明提出以群組合作為基礎的資源分配(cooperative group-based resourceallocation,簡稱GRA)方法,可解決前述超微型基站或稱毫微蜂窩式基站(femtocell或稱Home NodeB)於進行資源分配時潛在的交互幹擾問題,將所有基站彼此幹擾的連鎖反應形成多個允許彼此重迭(overlap)的群組,將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中受到其嚴重影響的移動通訊裝置或稱使用者裝置(user equipment,簡稱UE)也納入本身群組中,再以群組為對象來做資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以改善室內的無線通訊質量。於一些實施例中,依據本發明的群組合作為基礎的資源分配方法可在不具中央控制系統的環境下,由可彼此通訊的毫微蜂窩式基站之間自行對其群組中的每一成員進行,可有效地分配資源。於另一些實施例中,依據本發明的群組合作為基礎的資源分配方法也可在具有中央控制系統的環境下,輕鬆地利用所有基站的使用者裝置所回報的信號測量結果來決定分配群組,再以群組為對象來做資源配置,無須複雜的運算,可有效降低運算所需時間。於本發明的資源分配方法中,合作式群組的群組大小是由一門坎值所決定,當門坎值有所更改時,群組間的合作範圍與交互作用亦立即改變,可選擇適當的門坎值來加速運算以及效能。因此,依據本發明的資源分配方法可有效降低使用中斷機率(outage rate)、降低系統傳輸流量(systemthroughput)、並且降低運算時間,尤其可適合用於密集布建的都市區域。於實施例中,本發明利用移動通訊裝置或使用者裝置(簡稱UE)測量到來自不同超微型基站或毫微蜂窩式基站(f emtoce11)造成的信號幹擾比例(Signal-to-1nterference Ratio,簡稱SIR),組合成數個群組,其中,只要一測量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一特定門坎值(Threshold),造成幹擾的超微型基站便需要將該使用者裝置納入其群組。也就是說,若某一使用者裝置同時可從毫微蜂窩式基站A以及毫微蜂窩式基站B接收到很強的信號時,則毫微蜂窩式基站A以及毫微蜂窩式基站B便會被要求合作以共同進行資源配置。圖1是根據本發明由使用者裝置協助的一實施例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在無線通訊系統10中,移動通訊裝置310通過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無線連接至網絡100,且執行與網絡100之間的無線傳輸與接收。服務網絡100包括兩個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HeNB) 110、210,其中移動通訊裝置310先連線至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而移動通訊裝置320是連線至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且移動通訊裝置310與移動通訊裝置320是同時位於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的涵蓋範圍內。移動通訊裝置310包括了用以執行無線傳輸與接收功能的無線模塊312,進一步說明,無線模塊312可包括一基頻(baseband)單元(未繪示)與一射頻(Radio Frequency, RF)模塊(未繪示),基頻單元可包括多個硬體裝置以執行基頻信號處理,包括模擬數字轉換(analog to digital conversion, ADC)/數字模擬轉換(digital to analog conversion, DAC)、增益(gain)調整、調製與解調製、以及編碼/解碼等。射頻模塊可接收射頻無線信號,並將射頻無線信號轉換為基頻信號以交由基頻模塊進一步處理,或自基頻信號模塊接收基頻信號,並將基頻信號轉換為射頻無線信號以進行傳送。射頻模塊亦可包括多個硬體裝置以執行上述射頻轉換,舉例來說,射頻模塊可包括一混頻器(mixer)以將基頻信號乘上無線通訊系統的射頻中的一振蕩載波。另外,移動通訊裝置310還包括控制器模塊314,用以控制無線模塊312以及其它功能模塊(例如:用以提供人機接口的顯示單元以及/或按鍵(keypad)、用以儲存應用程式與通訊協議的程序碼的儲存單元等)的運作狀態。明確來說,控制器模塊314控制無線模塊312以執行本發明的群組式資源分配程序。類似地,移動通訊裝置320也包括了用以執行無線傳輸與接收功能的無線模塊322與用以控制無線模塊322以執行本發明的群組式資源分配程序的控制器模塊324,其具體操作及架構如同前述的無線模塊312與控制器模塊314。類似地,控制器模塊324控制無線模塊322以執行本發明的群組式資源分配程序。需注意的是,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可各自包括一無線模塊(未繪示),用以執行無線傳輸與接收的功能,以及包括一控制模塊(未繪示),用以控制無線模塊與其它元件的運作。需了解的是,上述的移動通訊裝置310、320與網絡100僅為實現本發明的一範例,且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亦可應用在使用其它無線通訊技術的移動通訊裝置及網絡,例如:通用移動通訊系統的陸地無線接入網絡、演進統一陸地無線接入網絡、以及全球互通微波接入網絡等等。在一實施例中,服務網絡100可為寬帶碼分多址接入系統,而移動通訊裝置310、320可為依循寬帶碼分多址接入技術的規格標準書的使用者裝置;在另一實施例中,服務網絡100可為長期演進系統,而移動通訊裝置310、320可為依循長期演進技術的規格標準書的使用者裝置,且本發明不限於此。需注意的是,為了方便說明以及便於理解,於部分實施例中是以使用者裝置一詞表示移動通訊裝置,而以毫微蜂窩式基站一詞表示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或毫微蜂窩式基站。圖2是根據圖1的無線通訊系統所述群組式資源分配的一實施例的信息序列圖。於本實施例中,假設每個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包括一個對應的群組,其中,群組的成員為受到該群組所屬的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幹擾的所有使用者裝置。初始的群組成員為每個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本身所服務的使用者裝置。如圖1所示,移動通訊裝置310與移動通訊裝置320同時位於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的涵蓋範圍內,因此,移動通訊裝置310與移動通訊裝置320可同時接收來自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與210的信號。移動通訊裝置310首先連接至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稍後,移動通訊裝置310接收到來自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測量請求(步驟S202),在測量請求中指示了需要進行一群組式資源配置,因此需要對特定的鄰近網絡節點進行信號強度測量。當接收到測量請求時,控制器模塊314要求無線模塊312檢測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信號強度,依據測量到的信號強度,得到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信號幹擾比例(步驟S206)。於測量結束後,控制器模塊314通過無線模塊312將測量到的信號幹擾比例通過一測量報告傳送給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 (步驟S208)。由於測量報告指示了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一既定的門坎值,表示移動通訊裝置310有受到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嚴重幹擾,因此,必須通知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將移動通訊裝置310納入其群組中。於是,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相應於移動通訊裝置310所回報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門坎值,傳送一群組更新請求通知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請求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將移動通訊裝置310加入為其群組成員(步驟S212、S216)。當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收到此群組更新請求後,便將移動通訊裝置310納入其群組中,因此,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群組將包含移動通訊裝置310。類似地,移動通訊裝置320首先連接至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稍後,移動通訊裝置320接收到來自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測量請求(步驟S204),在測量請求中指示了需要進行一群組式資源配置,因此需要對特定的鄰近網絡節點進行信號強度測量。當接收到測量請求時,控制器模塊324要求無線模塊322檢測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信號強度,並依據測量到的信號強度,得到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信號幹擾比例(步驟S206)。在測量結束後,控制器模塊324通過無線模塊322將測量到的信號幹擾比例通過一測量報告傳送給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步驟S210)。由於測量報告指示了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一既定的門坎值,表示移動通訊裝置320有受到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嚴重幹擾,因此,必須通知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將移動通訊裝置320納入其群組中。於是,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相應於移動通訊裝置320所回報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門坎值,傳送一群組更新請求通知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請求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將移動通訊裝置320加入為其群組成員(步驟S214、S216)。於是,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傳送控制信號通知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將移動通訊裝置320納入其群組中。當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收到控制信號後,便將移動通訊裝置320納入其群組中,因此,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群組將包含移動通訊裝置320。需提醒的是,雖然本實施例中是僅以一個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為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於一些實施例中,當應用於有多個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環境下時,移動通訊裝置310將分別測量與所有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信號幹擾比例,並且於測量到與某些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既定的門坎值時,通過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通知其它所有受到嚴重幹擾的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將移動通訊裝置310納入其群組中。換句話說,移動通訊裝置310可同時重迭包含於多個造成幹擾的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對應群組中。關於信號幹擾比例的計算與形成群組的詳細內容請參見圖3以及圖4。圖3是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配置的示意圖。如圖3所示,移動通訊裝置310位於家用型基站fk與fk,的涵蓋範圍之內,因此可分別接收來自毫微蜂窩式基站fk與fk,的信號。移動通訊裝置310於是根據所接收到的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信號強度Pk以及所接收到的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信號強度pk,來得到毫微蜂窩式基站fk與fk,的一信號幹擾比例SIRk,k,,其中,信號幹擾比例SIRk,k,可定義為SIRk,k,= Pk/Pk,。於此實施例中,當算出的毫微蜂窩式基站fk與fk,的信號幹擾比例SIRk,k,小於門坎值時,表示移動通訊裝置310同時從毫微蜂窩式基站fk以及毫微蜂窩式基站fk,接收到很強的信號強度Pk,,因此,移動通訊裝置310可能受到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嚴重幹擾,必須一併將其列入毫微蜂窩式基站fk,進行資源分配時的考慮。於是,移動通訊裝置310將會被加入至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所屬群組中。類似地,於另一實施例中,假設算出的毫微蜂窩式基站fk與另一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信號幹擾比例SIR k,k,,小於門坎值時,表示移動通訊裝置310也同時從毫微蜂窩式基站fk以及毫微蜂窩式基站fk,,接收到很強的信號強度Pk,,,因此,移動通訊裝置310可能受到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嚴重幹擾,必須一併將其列入毫微蜂窩式基站fk,,進行資源分配時的考慮。於是,移動通訊裝置310也將會被加入至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所屬群組中。因此,當欲對移動通訊裝置310進行資源分配時,毫微蜂窩式基站fk、fk,、以及fk,,將會形成一個分配群組來合作地對其群組gk、gk,、以及gk,,中的所有使用者裝置進行資源分配。圖4是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無線通訊系統配置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為方便說明,以使用者裝置一詞表示移動通訊裝置,而以毫微蜂窩式基站一詞表示進行毫微蜂窩式基站或毫微蜂窩式基站。如圖4所示,無線通訊系統包括3個毫微蜂窩式基站410、420以及430,毫微蜂窩式基站410分別包括使用者裝置412、414、416,毫微蜂窩式基站420分別包括使用者裝置422、424、426,毫微蜂窩式基站430分別包括使用者裝置432、434、436。初始時,每個毫微蜂窩式基站的初始群組成員為其本身所服務的使用者裝置,因此毫微蜂窩式基站410對應的群組g41(l的成員為{412,414,416},毫微蜂窩式基站420對應的群組g42。的成員為{422,424,426},而毫微蜂窩式基站430對應的群組g43(l的成員為{432,434,446}。於此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使用者裝置412是位於毫微蜂窩式基站410、420與430的重迭的涵蓋範圍內,使用者裝置422是位於毫微蜂窩式基站410與420的重迭的涵蓋範圍內,以及使用者裝置434是位於毫微蜂窩式基站410與430的重迭的涵蓋範圍內。由於使用者裝置412是於毫微蜂窩式基站420與430的涵蓋範圍內,因此受到毫微蜂窩式基站420與430的嚴重幹擾,所以將使用者裝置412分別加入至毫微蜂窩式基站420與430的群組g42(l與g43(l中。類似地,使用者裝置422與使用者裝置434是於毫微蜂窩式基站410的涵蓋範圍內,因此受到毫微蜂窩式基站410的嚴重幹擾,所以將使用者裝置422與434加入至毫微蜂窩式基站410的群組g41(l中。使用者裝置412是位於毫微蜂窩式基站430的涵蓋範圍內,因此受到毫微蜂窩式基站430的嚴重幹擾,所以將使用者裝置412加入至毫微蜂窩式基站430的群組g43(l中。因此,於更新鄰近基站的信息之後,毫微蜂窩式基站410對應的群組g41Q的成員變為{412,414,416,422,434},毫微蜂窩式基站420對應的群組g42(l的成員變為{412,422,424,426},而毫微蜂窩式基站430對應的群組g43(l的成員變為{412,432,434,446}。其中,因群組g41(l與g43(l同時包含使用者裝置434,因此,於配置使用者裝置434的資源時,必須由毫微蜂窩式基站410與430同時進行配置,表示群組g41Q與g43Q將形成一分配群組。類似地,因群組g41(l與g420同時包含使用者裝置422,因此,於配置使用者裝置422的資源時,必須由毫微蜂窩式基站410與420合作進行配置,表示群組g41(l與g420將形成一分配群組;同理,因群組g41(l、g420> g430同時包含使用者裝置412,因此,於配置使用者裝置412的資源時,必須由毫微蜂窩式基站410、420與430合作進行配置,表示群組g41(l、g42Q與g43(l將形成一分配群組。回到圖2,由於移動通訊裝置310同時為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210的群組中的其中一成員,因此,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210必須合作地分配資源給移動通訊裝置310。類似地,由於移動通訊裝置320同時為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以及110的群組中的其中一成員,因此,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以及110也必須合作地分配資源給移動通訊裝置320。於是,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210接著進行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步驟S218),依據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210的可用資源合作地對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320進行資源配置,並且於配置完成之後,分別將資源分配結果送給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移動通訊裝置320 (步驟S220、S222)。詳細的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步驟將介紹於下。於此實施例中,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方法是以群組為單位進行資源分配且每個群組可隨後根據檢測到的周圍群組大小,自行進行資源分配,資源分配的結果再傳輸給周圍群組更新。其中,決定群組分配的順序是以周圍最大的群組(亦即:具有局部最大值的群組成員數量的群組)先行開始,此原則可使區域內資源使用程度達到最高。此外,資源分配的原則以尚未滿足最低傳輸條件的使用者裝置有較高的優先權,多餘的資源再進行額外分配,而若所能運用的資源不夠滿足群組內的使用者裝置的需求時,該群組所屬的毫微蜂窩式基站可允許要求其周圍毫微蜂窩式基站放棄使用已分配但並非為滿足其成員(UE)的最低資源需求條件的資源,轉而分配給該群組內的使用者裝置,以滿足其最低資源需求條件。之後,於周圍最大的群組資源分配完畢之後,其它尚未分配的群組再根據上述的原則依序進行資源分配。每個群組裡面需要去注意兩項事情。首先,假設鄰近的別的毫微蜂窩式基站已經保留某一份資源給一使用者時,則該毫微蜂窩式基站也要保留該份資源給該使用者,以避免資源被重複使用,從而降低使用中斷機率(outage rate)。其次,為了使系統傳輸流量(system throughput)也能夠有好的表現,於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的資源分配方法是進一步將資源分配為表示必要資源的主要資源(primary resource)以及表示額外分配的非必要資源的次要資源(secondary resource)。具體來說,主要資源為符合每個使用者裝置的最低資源需求量的資源配置,而次要資源則為所有使用者裝置已配置符合其最低資源需求量的資源之後的剩餘可用資源。舉例來說,假設一個使用者裝置的最低資源需求為兩個資源區塊(resource block, RB),而資源分配後該UE可使用三個資源區塊RB1、RB2、RB3,則其中兩個資源區塊RB1、RB2將標示為主要資源,而另一個資源區塊RB3將標示為次要資源,此額外的資源用來提供更佳效能。假設有任何一個毫微蜂窩式基站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足夠的資源給其群組中的使用者裝置時,該毫微蜂窩式基站可以從原本已經被指定,但是屬於次要資源中的資源區塊(例如前例中的資源區塊RB3)要求當作其主要資源,以滿足其群組裡面使用者裝置的最小資源需求。具體來說,本發明的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方法可更細分為三個步驟,分別為初始化步驟、測量步驟、以及資源配置步驟。首先,於每個資源分配周期,所有毫微蜂窩式基站及其使用者裝置執行初始化步驟,開始進行初始化。接著,於測量步驟中,所有使用者裝置測量所接收到的信號幹擾比例並將測量到的信號幹擾比例更新給鄰近的毫微蜂窩式基站,與相關鄰近的毫微蜂窩式基站建立合作關係。依據包含更新的信號幹擾比例的信息可形成多個群組,之後,便可以群組為單位進行資源配置。舉例來說,於一實施例中,假設服務網絡中共有K個毫微蜂窩式基站,每個毫微蜂窩式基站包括M個服務中的移動通訊裝置或使用者裝置(UE),並且總共有N個可用的資源區塊。則初始化的步驟將建立以下的集合,其包括一資源區塊集合R、一使用者集合U、一毫微蜂窩式基站集合F、一合作式群組集合G、一最低資源需求(例如:最低服務質量(Qualityof services, QoS)需求)集合Q以及一資源需求集合D。資源區塊集合R,表示為R1xn =Ir1,..., rN},其中rn表示第η個資源區塊。使用者集合U,表示為UKxM = {uia..., uljM, u2ji,...,%,M},其中uk,m表示第k個毫微蜂窩式基站的第m個UE。uk,m中的內容為已分配給uk, 資源區塊。舉例來說,uk,ffl= {r2, r3}用以表示uk, 111可使用資源區塊巧與!^。毫微蜂窩式基站集合F,表示為F1xk = {f1;...,fK},其中fk表示第k個毫微蜂窩式基站的子集合。舉例來說,表示第I個毫微蜂窩式基站的子集合。子集合fk中的內容為已分配給fk的資源區塊。舉例來說,fk = lr2,r3}用以表示fk的群組集合gk中的UE皆可使用資源區塊r2與r3。群組集合gk將討論於下。合作式群組集合G,表示為GlxK = {gl,...,gK},其中gk表示受到fk影響的所有UE所組成的集合。初始時,gk= {uu,..., uk,M}。G中的子集合gk用以表示fk需要合作地分配資源給哪些UE。換句話說,gk中的內容為其它毫微蜂窩式基站準備要指定資源給其中的任何一 UE時,fk需要與其它毫微蜂窩式基站合作處理的UE。舉例來說,假設毫微蜂窩式基站所對應的群組集合gl包含毫微蜂窩式基站f2的使用者裝置U2il時,則當毫微蜂窩式基站f2準備要指定資源給使用者裝置U2il時,毫微蜂窩式基站便需要與毫微蜂窩式基站f2共同合作來處理使用者裝置U2il的資源分配。最低資源需求集合Q,表示為 Qkxm = Iq1,1;..., qljM, q2jl,..., qK,M},其中 qk,m 表示第k個毫微蜂窩式基站的第m個使用者的最低QoS資源需求。舉例來說,qk,ffl= {2}用以表示uk,m最少需要2個資源區塊。資源需求集合D,表示為DKxM = {dia,..., dljM, d2a,...,dK,M},其中dk,m表示第k個毫微蜂窩式基站的第m個UE所需要的資源數量。舉例來說,dk,m=⑵用以表示uk,m需要2個信道資源區塊。
於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一門坎值來當做是否需要合作地分配資源的判斷依據,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舉例來說,門坎值可依據算出的一個服務質量(QoS)範圍來決定,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當某一特定使用者裝置由其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所測量到的信號幹擾比例低於門坎值時,表示其受到此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嚴重幹擾,因此便將該特定使用者裝置加入至此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子集合gk中。也就是說,當使用者裝置uk,m所測量到的毫微蜂窩式基站fk對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信號幹擾比例低於門坎值時,於進行資源配置時,毫微蜂窩式基站fk,必須要將使用者uk,m*同列入考慮。本發明的群組式資源分配是為了防止服務的毫微蜂窩式基站配置相同於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特別是與其交互幹擾的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已經配置給其所服務的UE的信道資源。假設毫微蜂窩式基站fk中的使用者uk,m測量到其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一門坎值時,則uk,m必須被加入至fk,的群組中,成為fk,所對應的群組中的一員。圖5是根據圖1的實施例所述由使用者裝置(UE)協助進行資源分配所需的信號測量的方法流程圖。如步驟S502,各個UE相應一測量請求,測量其服務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鄰近的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信號幹擾比例,並依據信號幹擾比例測量結果,通過其服務毫微蜂窩式基站與特定周圍鄰近的毫微蜂窩式基站進行連結建立(link creation)。也就是說,UE將依據信號幹擾比例測量結果,向幹擾的鄰近的毫微蜂窩式基站發出連結請求,以請求加入這些鄰近的毫微蜂窩式基站的群組中。於連結建立之後,如步驟S504,UE進行信道質量評估,並如步驟S506,依據信道質量評估結果,估算出所需的資源需求量。舉例來說,UEuk, m可進行信道質量評估取得所有包含uk, m的群組所對應的毫微蜂窩式基站的目前資源配置狀態,並根據所取得的目前資源配置狀態以及其最低資源要求%, 1來計算出所需要請求的資源需求量dk,m。當計算出所需要請求的資源需求量之後,如步驟S508,UE將包含估算出的所需資源需求量的信息更新至其服務基站。當服務毫微蜂窩式基站接收到來自其下所有UE的計算出所需要請求的資源需求量dk,m的更新信息 之後,利用每個UE所估算出的資源需求量進行本案的群組合作式資源配置,之後,再將資源配置結果傳回給UE並更新至其它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於是,UE將依據資源配置結果,以指定的資源區塊與毫微蜂窩式基站進行通訊。於一些實施例中,UE可同時傳送這些測量到的信息給服務毫微蜂窩式基站與受幹擾的毫微蜂窩式基站。於初始化與測量步驟完成之後,所有子集合gk將完整地更新其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中的使用者的信息。假設uk,m同時是gk與gk,中的其中一成員時,則毫微蜂窩式基站k與k』必須合作地配置信道給使用者uk, m。依據本發明的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方法中,將從群組集合gk的周圍毫微蜂窩式基站中具有局部最大群組成員數量的群組開始配置。於一些實施例中,前述的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方法可根據以下步驟進行:(1)先建立一集合W,其包含所有具有局部最大群組成員數量的群組;(2)對W中的每一群組gk,根據集合fk』的目前配置裝置狀態,配置滿足qk,m個數的rn給gk中的使用者uk,m,其中集合fk,為包含uk,m的任一 gk,的對應毫微蜂窩式基站。當沒有足夠的剩餘可用資源4可以支持qk,m時,隨機地配置已指定的次要資源rn,直到滿足qk,m或者沒有任何次要資源&為止。同時,將已配置的rn設為I ;(3)對W中的每一群組gk,根據集合fk,的目前配置狀態,平均地配置R1xn中剩餘可用資源4給&中的使用者uk,m,同時,將已配置的rn設為O ;以及⑷進行信息更新步驟:對任何指定給gk中的使用者uk, m的資源rn, uk, m — uk,m U {rn}, fk — fk U {rn},
/iuk,J圖6是根據圖1的實施例所述由毫微蜂窩式基站協助進行資源分配的方法流程圖。如步驟S602,毫微蜂窩式基站收集來自各個UE所送出的信息。接著,如步驟S604,毫微蜂窩式基站依據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UE的信號幹擾比例測量結果,更新並決定其群組成員。於一些實施例中,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 UE的信號幹擾比例測量結果可由該UE的毫微蜂窩式基站所發出或直接從該UE發出。舉例來說,對毫微蜂窩式基站fk來說,若有任何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使用者裝置uk,,m的測量報告指出其測量到的毫微蜂窩式基站fk,對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信號幹擾比例低於門坎值時,表示可能受到毫微蜂窩式基站fk嚴重幹擾,因此便將該使用者裝置uk,,m加入至毫微蜂窩式基站fk的群組gk中。也就是說,於進行資源配置時,毫微蜂窩式基站fk必須要將使用者uk,,m共同列入考慮。因此,步驟S604會將所有受到毫微蜂窩式基站fk幹擾的UE加入至其群組gk中。於決定群組成員之後,如步驟S606,毫微蜂窩式基站依據本發明的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以及特定的配置順序,開始進行群組式資源分配。如前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依據特定的配置順序進行資源分配是依據所檢測到的周圍群組的大小來決定配置順序,將群組集合gk的周圍毫微蜂窩式基站中具有局部最大群組成員數量的群組優先開始配置,具有局部次多群組成員數量的群組次之,依此類推。所有群組將依此特定的配置順序依序對其成員(亦即:使用者裝置)進行資源分配。需提醒的是,若某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發現其並非具有局部最大群組成員數量的群組,便等待一段時間,等到其它具有較多的群組成員數量的周圍群組均已完成資源配置之後,再進行資源配置。此外,於此步驟中,毫微蜂窩式基站將可用資源依最低資源需求進行配置並均勻地配置剩餘可用資源給所有使用者(如步驟S608)。更明確來說,毫微蜂窩式基站將配置滿足其群組中的所有UE的最低資源需求的資源給各個UE。當所有UE所配置的資源均滿足最低資源需求且尚有剩餘可用信道資源時,毫微蜂窩式基站均勻地配置剩餘可用信道資源給所有使用者。其中,用以滿足最低資源需求的資源又稱為主要資源(primaryresource),而剩餘可用資源又稱為次要資源(secondary resource)。此外,資源分配的原則以尚未滿足最低傳輸條件的UE有較高的優先權,多餘的資源再進行額外分配,而若所能運用的資源不夠滿足群組內的UE需求時,該群組所屬的毫微蜂窩式基站可允許要求其周圍毫微蜂窩式基站放棄使用已分配但並非為滿足其成員(使用者裝置)的最低資源需求條件的資源(亦即:已被配置的rn = 0的次要資源),轉而分配給該群組內的UE使用,以滿足其最低資源需求條件。最後,如步驟S610,毫微蜂窩式基站將配置結果的信息更新至其群組內的各個UE,指示各個UE使用那些資源來進行通訊,同時,將配置結果的信息更新至鄰近的毫微蜂窩式基站。而其它尚未完成分配的鄰近的毫微蜂窩式基站的群組,便可參考此毫微蜂窩式基站的配置結果,根據上述的原則依序進行後續資源分配。由於前述的資源分配是以毫微蜂窩式基站的群組中的UE為單位,而非以其所服務的UE為單位,且群組中的UE可能跨多個交互幹擾的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可確保同時連結到一個以上的毫微蜂窩式基站的那些UE的配置資源不會被重複使用,並且可重複使用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中的非重迭區域的UE的配置資源,可減少使用中斷機率並獲得更佳的系統數據流量。雖然在圖中未繪示,但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可各自包括一無線模塊,用以執行無線傳輸與接收的功能,以及包括一控制模塊,用以處理上述由毫微蜂窩式基站協助進行的資源分配方法。需提醒的是,於前述實施例中,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的仲裁可由毫微蜂窩式基站自己來進行,無須通過另一中央控制系統便可實現。於另一些實施例中,所有家用基站可更連接至一個控制節點例如LTE的自組織網絡(Self Organizing Networks, SON)上的一控制節點,而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也可由毫微蜂窩式基站統一回報給此控制節點,由控制節點來進行群組以及資源分配的仲裁。圖7是根據本發明由使用者裝置協助的另一實施例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在無線通訊系統20中,移動通訊裝置310通過空中接口(air interface)無線連接至服務網絡70,且執行與服務網絡70之間的無線傳輸與接收。服務網絡70包括兩個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其中移動通訊裝置310先連線至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而移動通訊裝置320連線至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而移動通訊裝置310與移動通訊裝置320同時位於位於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的涵蓋範圍內。無線通訊系統20類似於圖1的無線通訊系統10,差別在於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還連接至一個控制節點(例如自組織網絡上的一控制節點)700,可通過控制節點700於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之間進行數據傳輸與接收。控制節點700再連接至一核心網絡。類似地,移動通訊裝置310包括了用以執行無線傳輸與接收功能的無線模塊312以及控制器模塊314,其用以控制無線模塊312以及其它功能模塊(例如:用以提供人機接口的顯示單元以及/或按鍵(keypad)、用以儲存應用程式與通訊協議的程序碼的儲存單元等)的運作狀態。明確來說,控制器模塊314控制無線模塊312以執行本發明的群組式資源分配程序。類似地,移動通訊裝置320也包括了用以執行無線傳輸與接收功能的無線模塊322與用以控制無線模塊322以執行本發明的群組式資源分配程序的控制器模塊324,其具體操作及架構如同前述的無線模塊312與控制器模塊314。類似地,控制器模塊324控制無線模塊322以執行本發明的群組式資源分配程序。於此實施例中,當欲進行群組式資源分配時,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與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會同時將測量結果上傳控制節點700,而由控制節點700依據所有上傳的測量結果,決定其所管轄的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與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群組成員,再將決定的結果送回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與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進行更新,並據此進行後續的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需注意的是,控制節點700可還包括一無線模塊(未繪示),用以執行無線傳輸與接收的功能,以及包括一控制模塊(未繪示),用以控制無線模塊與其它元件的運作。圖8A與圖SB是根據圖7的無線通訊系統所述群組式資源分配的一實施例的信息序列圖。於本實施例中,假設每個毫微蜂窩式基站包括一個對應的群組,其中,群組的成員為受到該群組所屬的毫微蜂窩式基站幹擾的所有使用者裝置。初始的群組成員為每個毫微蜂窩式基站本身所服務的使用者裝置。如圖7所示,移動通訊裝置310與移動通訊裝置320同時位於位於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的涵蓋範圍內,因此,移動通訊裝置310與移動通訊裝置320可同時接收來自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與210的信號。移動通訊裝置310首先通過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連接至控制節點700,稍後,移動通訊裝置310通過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接收到來自控制節點700的測量請求(步驟S802),在測量請求中指示了需要進行一群組式資源配置,因此需要對特定的鄰近網絡節點進行信號強度測量。當接收到測量請求時,控制器模塊314要求無線模塊312檢測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信號強度,並依據測量到的信號強度,得到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信號幹擾比例(步驟S806)。在測量結束後,控制器模塊314通過無線模塊312將測量到的信號幹擾比例通過一測量報告傳送給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步驟S808)。得到來自移動通訊裝置310的測量報告之後,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將測量報告轉送給控制節點700(步驟S810)。由於測量報告指示了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一既定的門坎值,表示移動通訊裝置310有受到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嚴重幹擾,因此,必須通知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將移動通訊裝置310納入其群組中。於是,控制節點700相應於移動通訊裝置310所回報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門坎值,傳送一群組更新請求通知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請求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將移動通訊裝置310加入為其群組成員(步驟S816、S820)。當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收到來自控制節點700的控制信號後,便將移動通訊裝置310納入其群組中,因此,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群組將包含移動通訊裝置310。類似地,移動通訊裝置320首先通過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連接至控制節點700,稍後,移動通訊裝置320通過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接收到來自控制節點700的測量請求(步驟S804),對特定的鄰近網絡節點進行信號強度測量。當接收到測量請求時,控制器模塊324要求無線模塊322檢測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信號強度,並依據測量到的信號強度,得到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信號幹擾比例(步驟S806)。在測量結束後,控制器模塊324通過無線模塊322將測量到的信號幹擾比例通過一測量報告傳送給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 (步驟S812)。得到來自移動通訊裝置320的測量報告之後,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將測量報告轉送給控制節點700 (步驟S814)。由於測量報告指示了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其鄰近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一既定的門坎值,表示移動通訊裝置320有受到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嚴重幹擾,因此,必須通知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將移動通訊裝置320納入其群組中。於是,控制節點700相應於移動通訊裝置320所回報的信號幹擾比例小於門坎值,傳送一群組更新請求通知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請求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將移動通訊裝置320加入為其群組成員(步驟S818、S820)。當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收到來自控制節點700的控制信號後,便將移動通訊裝置310納入其群組中,因此,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群組將包含移動通訊裝置320。由於移動通訊裝置310同時為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210的群組中的其中一成員,因此,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210必須合作地分配資源給移動通訊裝置310。類似地,由於移動通訊裝置320同時為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以及110的群組中的其中一成員,因此,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以及110也必須合作地分配資源給移動通訊裝置320。於是,控制節點700分別傳送一請求給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210,要求進行前述的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步驟S824、S826),依據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210的可用資源合作地對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320進行資源配置(步驟S828),並且於配置完成之後,分別將資源分配結果送給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移動通訊裝置320 (步驟S830、S832)。詳細的群組合作式資源分配步驟是如上述所述,故其細節不在此贅述。圖9是根據圖7的實施例所述由網絡端協助的資源分配的方法流程圖。如上於圖7所述,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移動通訊裝置320通過控制節點700連接到網絡70以取得無線存取服務,而網絡700還包括多個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需注意的是,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中的第一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第二移動裝置320可能會接收到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之間相互的幹擾。首先,控制節點700分別通過第一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第一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傳送一測量請求至第一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第二移動通訊裝置320,致使第一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第二移動通訊裝置320對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進行一信號測量(步驟S902)。第一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第二移動通訊裝置320將分別檢測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以及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20的信號強度,並依據測量到的信號強度,得到對應的信號幹擾比例。稍後,當通過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接收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310、第二移動通訊裝置320所回報的測量報告時,控制節點700再依據第一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第二移動通訊裝置320所測得的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的信號幹擾比例,產生數個分配群組(步驟S904)。其中,當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的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一門坎值時,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中的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同時包含於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第一群組以及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第二群組中且第一群組以及第二群組組成一分配群組。接著,控制節點700傳送一資源配置請求至第一、第二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致使第一、第二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210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上述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一資源分配(步驟S906)。其中,上述依據上述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上述群組進行上述資源分配的步驟還包括依據上述分配群組中每一上述群組的一成員數量,決定上述特定分配順序,並且具有一局部最大成員數量的上述群組是優先進行上述資源分配。其中,第一群組可包括第一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第二移動裝置320,且第一移動通訊裝置310以及第二移動通訊裝置320分別具有一最低資源需求,並且上述資源分配方法可還包括:依據上述最低資源需求,分別對上述第一群組中的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進行上述資源分配。此外,當上述第一群組中的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未滿足上述最低資源需求時,將優先對第二移動通訊裝置進行上述資源分配。於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110還包括一主要資源以及一次要資源,所述次要資源是已被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210所配置,而進行上述資源分配可還包括:依據第二移動通訊裝置320所需的上述最低資源需求,配置上述主要資源給第二移動通訊裝置,其中當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110中的剩餘可用資源數量不滿足第二移動通訊裝置320所需的上述最低資源需求時,允許配置上述次要資源給第二移動通訊裝置320並且要求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320放棄使用上述次要資源。當資源分配完成之後,控制節點700再更新上述資源分配的一分配結果至分配群組中的其它毫微蜂窩式基站(步驟S908)。於收到來自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110的更新的資源分配的分配結果時,進化毫微蜂窩式基站210依據上述分配結果以及上述分配原則進行後續的資源分配。雖然在圖中未繪示,但控制節點700可還包括一無線模塊,用以執行無線傳輸與接收的功能,以及包括一控制模塊,用以處理上述由網絡端協助進行的資源分配方法。需了解的是,上述的移動通訊裝置或使用者裝置與服務網絡僅為實現本發明的一範例,且本發明不限於此。本發明亦可應用在使用其它無線通訊技術的移動通訊裝置及網絡,例如:通用移動通訊系統(UMTS)的陸地無線接入網絡(UTRAN)、演進統一陸地無線接入網絡(EUTRAN)、以及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iMAX)網絡等等。本發明雖以各種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其僅為範例參考而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上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所附的權利要求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資源分配方法,用於一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無線通訊系統包括至少一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鄰近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且至少一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是連線至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上述方法包括: 依據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相應於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二群組,其中,上述第一群組包含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且當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同時涵蓋於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且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組成一分配群組;以及 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上述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一資源分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其中,上述資源分配是由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或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所執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其中上述依據上述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上述群組進行上述資源分配的步驟還包括: 依據上述分配群組中每一上述群組的一成員數量,決定上述特定分配順序; 其中,具有一局部最大成員數量的上述群組是優先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其中至少一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是連線至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 ,且上述第一群組包括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裝置,且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裝置分別具有一最低資源需求,並且上述方法還包括: 依據上述最低資源需求,分別對上述第一群組中的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進行上述資源分配;以及 當上述第一群組中的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未滿足上述最低資源需求時,優先對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還包括一主要資源以及一次要資源,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還包括上述次要資源: 依據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所需的上述最低資源需求,配置上述主要資源給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以及 當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中的剩餘可用資源數量不滿足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所需的上述最低資源需求時,允許配置上述次要資源給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並且要求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放棄使用上述次要資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還包括: 於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完成上述資源分配之後,更新上述資源分配的一分配結果至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 於收到更新的上述資源分配的上述分配結果時,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依據上述分配結果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其中上述無線通訊系統還包括一控制節點,且上述資源分配是由該控制節點所執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其中至少一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是連線至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且上述方法還包括: 上述控制節點通過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傳送一測量請求至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致使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相應上述測量請求對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進行信號測量以得到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以及 上述控制節點接收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產生上述分配群組,進而利用所產生的上述分配群組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9.一種無線通訊系統,包括: 至少一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鄰近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 至少一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是連線至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 一控制節點,耦接 至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用以執行與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之間的數據傳輸與接收; 其中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或上述控制節點依據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相應於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二群組、並且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一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一資源分配; 其中,上述第一群組包含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且當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同時涵蓋於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且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組成上述分配群組。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還依據上述分配群組中每一上述群組的一成員數量,決定上述特定分配順序,其中,具有一局部最大成員數量的上述群組是優先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其還包括至少一第二移動通訊裝置連線至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且上述第一群組包括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裝置,且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裝置分別具有一最低資源需求,並且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還依據上述最低資源需求,分別對上述第一群組中的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其中當上述第一群組中的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未滿足上述最低資源需求時,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優先對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其中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還包括一主要資源以及一次要資源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還包括上述次要資源,並且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還依據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所需的上述最低資源需求,配置上述主要資源給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並且當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中的剩餘可用資源數量不滿足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所需的上述最低資源需求時,允許配置上述次要資源給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並且要求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放棄使用上述次要資源。
14.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其中於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完成上述資源分配之後,更新上述資源分配的一分配結果至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且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於收到更新的上述資源分配的上述分配結果之後,依據上述分配結果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15.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無線通訊系統,其還包括一控制節點,上述資源分配是由上述控制節點所執行,其中上述控制節點通過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傳送一測量請求至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致使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相應上述測量請求對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進行一信號測量以得到上述信號幹擾比例、接收並依據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產生上述分配群組,進而以產生上述分配群組進行上述資源分配作業。
16.—種資源分配方法,用於一毫微蜂窩式基站,包括: 傳送一測量請求至至 少一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測量請求用以指示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測量所接收到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鄰近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 從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接收相應於上述測量請求的一測量報告,上述測量報告包括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 依據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相應於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一群組以及相應於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二群組,其中,上述第一群組包含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且當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同時涵蓋於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且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組成一分配群組;以及 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上述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資源分配。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其中上述依據上述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上述群組進行上述資源分配的步驟還包括: 依據上述分配群組中每一上述群組的一成員數量,決定上述特定分配順序; 其中,具有一局部最大成員數量的上述群組是優先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其中上述第一群組包括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裝置,且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裝置分別具有一最低資源需求,並且上述方法還包括: 依據上述最低資源需求,分別對上述第一群組中的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以及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進行上述資源分配;以及 當上述第一群組中的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未滿足上述最低資源需求時,優先對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進行上述資源分配。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資源分配方法,其中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還包括一主要資源以及一次要資源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還包括上述次要資源,並且上述方法還包括: 依據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所需的上述最低資源需求,配置上述主要資源給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以及 當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中的剩餘可用資源數量不滿足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所需的上述最低資源需求時,允許配置上述次要資源給上述第二移動通訊裝置並且要求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放棄使用上述次要資源。
20.一種移動通訊裝置,用於進行一資源分配所需的測量,包括: 一無線模塊,執行與一服務網絡之間的無線傳輸與接收,上述服務網絡包括一連線的至少一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鄰近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一控制節點;以及 一控制器模塊,通過上述無線模塊接收來自上述控制節點或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測量請求,響應上述測量請求而請求上述無線模塊分別檢測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之間的多個信號強度,依據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之間的上述信號強度得到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並通過上述無線模塊傳送包含上述信號幹擾比例的一測量報告至上述控制節點或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致使上述控制節 點或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依據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是否進行一群組更新作業; 其中當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與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控制器模塊通過上述無線模塊傳送一連線請求至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請求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進行上述群組更新作業且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與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同時將上述移動通訊裝置加入至其相應群組中,以利用群組方式進行資源分配作業。
21.一種毫微蜂窩式基站,用於進行資源分配,包括: 一無線模塊,傳送一測量請求至至少一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其中上述測量請求用以指示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測量所接收到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鄰近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以及 一控制器模塊,通過上述無線模塊從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接收相應於上述測量請求的一測量報告,其中上述測量報告包括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依據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相應於上述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一群組以及相應於上述鄰近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第二群組、以及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一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資源分配; 其中,上述第一群組包含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且當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上述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以及上述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上述信號幹擾比例低於上述門坎值時,上述第一移動通訊裝置同時涵蓋於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且上述第一群組以及上述第二群組組成上述分配群組。
全文摘要
無線通訊系統的資源分配方法。無線通訊系統包括鄰近的第一以及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依據連線至第一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一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第一與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至少一信號幹擾比例以及一門坎值,決定分別相應於第一以及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第一群組以及第二群組。第一群組包含移動通訊裝置且當移動通訊裝置所測得的第一與第二毫微蜂窩式基站的信號幹擾比例低於門坎值時,移動通訊裝置同時涵蓋於第一群組與第二群組且第一群組與第二群組組成一分配群組。依據一特定分配順序,依序對分配群組中的每一群組進行一資源分配。
文檔編號H04W4/08GK103200529SQ20121000113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4日
發明者周緯, 黃經堯 申請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