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一種聚氯乙烯/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的製備方法

2023-05-17 07:37:36

專利名稱:一種聚氯乙烯/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的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聚氯乙烯樹脂的製備方法,特別涉及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聚氯乙烯樹脂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聚氯乙烯(PVC)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自1936年工業化以後,PVC由於力學性能良好,生產成本低,應用領域寬而得到迅猛發展。目前世界上PVC生產能力達2450萬噸/年。
由於PVC分子鏈中有大量的極性C-Cl鍵,分子之間存在著較大作用力,因此PVC樹脂比較堅硬,在外力作用下極易脆裂。純PVC簡支梁缺口衝擊強度僅2~3kJ/m2,不能做結構材料使用。另外,PVC的熔融溫度為210℃,但是PVC分子鏈中的C-Cl鍵在100℃就開始分解脫出HCl分子,溫度高於150℃時分解加速。且HCl又對PVC的降解起自催化作用,使降解速度明顯加快,呈連鎖反應。所以PVC的熱穩定性極差,成型加工時,易在大分子鏈中引入不飽和鍵,繼而產生交聯,惡化PVC製品的性能。因此人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對其進行改進,以提高PVC的韌性和熱穩定性。
PVC分為硬質和軟質兩大類。由於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建築及各種管材用硬質PVC增長較快。PVC管道、門窗及板壁因擁有適宜的性價比將逐步取代傳統的金屬和木材。在用PVC作為硬製品時,首當其衝遇到的問題是韌性差。傳統增韌PVC的方法分為化學增韌和物理增韌兩大類。
PVC化學增韌是通過接枝、共聚等方法改變PVC的分子結構,在PVC分子鏈中引入柔性鏈段。常用的方法有(1)乙烯基單體與氯乙烯共聚,如氯乙烯與丙烯酸辛酯的共聚;(2)彈性體與氯乙烯的接枝共聚,如乙丙橡膠與氯乙烯的接枝共聚,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與氯乙烯的接枝共聚。化學改性的優點是增韌改性效果顯著,但是降低了PVC的剛性。
物理增韌是目前最常用的改性方法,該法是將作為增韌劑的化合物與PVC混合,使增韌劑充分分散在PVC之中,起到增韌作用。硬PVC的增韌改性劑很多,大體可分為彈性體增韌改性劑和非彈性體增韌改性劑。
彈性增韌改性劑主要有氯化聚乙烯(CPE)、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三元接枝共聚物(MBS)、聚丙烯酸酯類聚合物(AC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等。
其中CPE、MBS和ACR使用得最為廣泛。
CPE價格較低,增韌作用明顯,因此被廣泛使用。但是CPE是由高密度聚乙烯氯化製得的,不僅生產過程中會造成環境汙染,而且產品中還會包裹有反應產物HCl,加速PVC製品老化變黃。更主要的缺陷是經不起物理老化,新產品性能很好,可1-2年後,抗衝擊性能可以下降到原來的一半。
MBS是製取透明PVC製品時所用的抗衝改性劑,如PVC透明瓶、透明片材、軟質透明薄膜等。ACR是將甲基丙烯酸接枝於烷基丙烯酸酯彈性體而得到的高聚物。它與PVC可形成供電子、吸電子對,因而混容性好,且具有優越的耐候性。在不要求製品的透明性時,它是最好的PVC抗衝改性劑,所以得到廣泛應用。
MBS和ACR均為乳液共聚物,微觀結構上呈「軟核硬殼」型「核-殼」結構,「核」是橡膠類聚合物,「殼」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聚合物,這種「核-殼」結構常通過加入典型的交聯單體進行交聯。其中真正起抗衝改性作用的是高彈性的「核」。在「軟核」表面包覆「硬殼」的目的是使用較高玻璃化轉變溫度(Tg)的「硬殼」保護「軟核」,防止低Tg的「軟核」相互粘聯。世界上生產ACR和MBS改性劑的廠家很多,主要有美國Rohmand Hass公司,美國ATOCHEM公司,英國ICI公司,德國BASF公司和日本鍾淵化學公司等。各公司生產MBS和ACR的工藝不盡相同,但大致包括如下幾步(1)乳液聚合制丁苯膠乳,丁二烯膠乳或丙烯酸丁酯膠乳;(2)調節膠乳粒度;(3)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接枝到膠乳上;(4)後處理。後處理工序較多,一般將乳液絮凝、冷卻、離心分離、洗滌、過濾、乾燥得成品。或者採用噴霧乾燥製得粒度均勻的顆粒。
彈性體在增韌改性的同時損害了材料的強度和剛性,降低了熱變形溫度。為了保證在提高PVC衝擊性能的同時,不降低其拉伸強度和剛性,人們研究使用非彈性體增韌改性劑。增韌PVC用非彈性體材料包括有機剛性粒子和無機剛性粒子。
有機剛性粒子PVC增韌劑主要有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聚苯乙烯(PS)、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MAS)、馬來酸接枝聚乙烯(FPE)等。無機剛性粒子增韌PVC主要使用碳酸鈣(CaCO3)、氫氧化鋁(Al(OH)3)、二氧化矽(SiO2)等。對剛性材料增韌PVC的研究發現,雖然它們在增韌的同時可以起到增強作用,但是增韌的幅度不如彈性體。
雖然PVC有多種增韌改性的方法,而且改性劑品種眾多,但是它們要麼工藝複雜,價格昂貴;要麼性能不夠理想。例如化學方法改性可以得到比較好的增韌改性材料,但是柔性鏈段的引入降低了PVC的拉伸性能。ACR和MBS雖然也有良好的增韌效果,可同樣會大幅度降低PVC的剛性,而且複雜的包殼工藝、繁瑣的洗滌、乾燥等後處理,大大增加了原材料和能量的消耗,導致價格昂貴。相比之下,CPE的價格便宜,也能起到較好的增韌作用,遺憾的是CPE增韌的PVC製品存在上述的眾多缺陷。CaCO3等無機剛性粒子增韌PVC雖然價格低廉,但效果不理想。在相關領域中,國內外報導最多的PVC改性研究是共混改性,如任傑、吳惟、顏世峰、胡聖飛等人報導了CaCO3對PVC、PVC/CPE、PVC/ACR體系的增韌作用。YamachiKazuo等在聚合中加入,製備熱穩定性PVC樹脂。專利平6228209,JapanKokai 72116161、WO9313145中報導了在氯乙烯懸浮聚合中加入水滑石乳液、CaCO3和硬脂酸鈣得到在PVC樹脂中分散均勻的PVC/水滑石、PVC/CaCO3、PVC/硬脂酸鈣複合料。也有文獻報導採用原位聚合的方法製備PVC/納米CaCO3複合建材專用樹脂。上述文獻中均對無機剛性粒子表面進行了修飾,但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無機剛性粒子與PVC的相容性,不能很好地改善PVC的抗衝擊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公開一種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是公開一種高抗衝高剛性的聚氯乙烯/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的製備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發明的技術構思是這樣的本發明以無機剛性粒子增韌增強聚合物理論為基礎,採用原位聚合方法製備鍵合柔性界面層的無機剛性粒子改性PVC以獲得高韌性、高強度的PVC樹脂。即在無機剛性粒子表面以化學鍵形式鍵合一層柔性聚合物層,製備「硬核軟殼」的「核-殼」結構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再將此粒子與氯乙烯單體、去離子水、引發劑、分散劑以及其他助劑一起加入到PVC懸浮聚合反應釜中原位聚合。利用氯乙烯分子與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表面分子的親合作用,增強PVC樹脂與柔性界面層間的界面結合強度,並使無機剛性粒子在原位聚合過程中達到優良地分散。複合體系中的柔性界面層在PVC經受衝擊時既能引發銀紋,終止裂縫的擴展,在一定形態結構下還可引發基體剪切屈服,從而消耗大量衝擊能;又能較好地傳遞所承受的外應力。達到無機剛性粒子增韌增強PVC的目的,在提高PVC的抗衝擊性能的同時,不降低PVC的剛性。
所說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由內部的無機剛性粒子和包裹在其外的柔性聚合物層構成,為一種「硬核軟殼」的「核-殼」結構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其中柔性聚合物層的厚度為30nm~100nm;所說的無機剛性粒子選自碳酸鈣、碳酸鎂、二氧化矽、二氧化鈦、氧化鋅、二氧化錳、三氧化二鋁、四氧化三鐵、硫酸鋇、硫酸鈣、碳化矽、氮化矽、高嶺土或滑石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柔性聚合物選自含雙鍵單體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聚醚或聚氨酯等,優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丁二烯、異戊二烯、苯乙烯或十一碳烯酸或馬來酸酐中至少一種的聚合物,或聚醚、聚氨酯。
本發明製備高抗衝高剛性的聚氯乙烯/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說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與氯乙烯採用懸浮聚合法進行聚合,所採用的各種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 1~30wt%氯乙烯 10~60wt%去離子水 30~80wt%分散劑 0.01~5wt%引發劑 0.05~5wt%緩衝劑 0.05~5wt%絡合劑 0.01~5wt%鏈轉移劑 0.01~5wt%終止劑 0.01~5wt%
優選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說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氯乙烯、去離子水、分散劑、引發劑、緩衝劑、絡合劑和鏈轉移劑冷攪0.1~2小時,升溫到40~80℃聚合至壓力降到0.2~1.0MPa,加入終止劑,然後採用常規的方法從反應產物中收集高韌性、高抗衝聚氯乙烯/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所說的分散劑選自甲基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環氧乙烷脂肪酸酯、乙氧基化聚氧丙烯中的至少一種;所說的引發劑選自2,2-偶氮二異丁腈、2,2-偶氮二異庚腈、偶氮二異戊腈、過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環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環己酯、過氧化二碳酸雙(2-乙基己酯)、過氧化二碳酸雙豆蔻酯、過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丁酯、過氧化二碳酸雙丁酯、過氧化二碳酸雙鯨蠟酯、過氧化雙(3,5,5-三甲基己酯)、過氧化新戊酸叔戊酯、過氧化新戊酸叔丁酯、過氧化新癸酸-2,4,4-三甲基戊酯、過氧化新癸酸異丙苯酯、過氧化新癸酸特丁酯、過氧化新癸酸叔丁酯、過氧化新癸酸-3-羥基-1,1-二甲基丁酯、過氧化新癸酸-1,1,3,3-四甲基丁酯、過氧化新庚酸-3-羥基-1,1-二甲基丁酯、過氧化新庚酸叔戊酯、過氧化新庚酸叔丁酯、過氧化新庚酸異丙苯酯、過氧化新庚酸叔戊酯、過氧化叔戊酸異丙苯酯、過氧化二異丁醯、過氧化乙醯環己基磺酸、過氧化二異壬醯、過氧化二月桂醯、過氧化二癸醯、過氧化-2-乙基己酸-3-羥基-1,1-二甲基丁酯、2,5-雙(2-乙基己醯過氧化)-2,5-二甲基己烷、過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過氧化-2-乙基己酸叔戊酯、叔丁基過氧化氫、過氧化二苯甲醯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緩衝劑選自檸檬酸鈉、氨水、磷酸氫二鈉、磷酸氫二鉀、碳酸氫鉀、碳酸氫鈉或碳酸氫銨中的一種;
所說的絡合劑選自EDTA二鈉鹽、EDTA鈉鈣鹽、亞硝酸鈉或檸檬酸三鈉;所說的鏈轉移劑選自四溴化碳、一溴三氯甲烷、四氯化碳、2-氯丙烷、氯仿、二氯乙烷、二氯甲烷、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2,4-二氯戊烷、三氯乙烯、2,4,6-三氯庚烷中的一種;所說的終止劑選自四氯苯醌、對苯醌、蒽醌、對叔丁基鄰苯二酚、2,5-二叔戊基對苯二酚、聯苯對胺,對苯二酚、雙酚A、間二硝基苯、2,4-二硝基苯、1,3,5-三硝基苯、N亞硝基二苯胺、亞硝基苯、亞硝基β-萘酚、甲基苯胺、硫叉二苯胺、二硫代苯甲醯二硫化物、丙酮縮氨基硫脲、1,1-二苯基-2-枯基肼,2,2,6,6-四甲基-4-羥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三氯化鐵、三氯化鈦、氯化銅或硫中的一種;所說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的製備方法之一包括如下步驟將無機剛性粒子分散在去離子水中,滴加以5~25wt%偶聯劑,充分反應0.1~5小時,升溫到60~90℃,滴加1~15wt%乳化劑水溶液,繼續攪拌0.1~3小時,然後分兩路滴加30~200wt%含雙鍵單體和0.05~3wt%乳液聚合引發劑與1~15wt%乳化劑混合物的水溶液,1~2小時內滴完,60~90℃反應0.5~5小時,再分兩路滴加30~200wt%含雙鍵單體和0.05~3wt%引發劑與1~15wt%乳化劑混合物的水溶液,1~2小時內滴完,60~90℃反應1~5小時。補加0.05~1wt%乳液聚合引發劑水溶液,繼續反應0.5~2小時得到「硬核軟殼」的「核-殼」結構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反應過程中加入的原料均以無機剛性粒子的重量為基準;所說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的製備方法之二包括如下步驟將0.1~5wt%偶聯劑與無機剛性粒子在高速混合機中分散0.1~1小時,然後加入溶劑,攪拌0.1~1小時,升溫到60~90℃,滴加30~200wt%含雙鍵單體和0.05~3wt%聚合引發劑,1~2小時滴完,繼續反應1~6小時,然後從反應產物中收集「硬核軟殼」的「核-殼」結構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所述及的溶劑選自醋酸乙酯、醋酸丁酯、苯、甲苯或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種;反應過程中加入的原料均以無機剛性粒子的重量為基準。
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所述及的偶聯劑選自帶有不飽和雙鍵的有機酸、矽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磷酸酯偶聯劑或鋁酸酯偶聯劑;帶有不飽和雙鍵的有機酸選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馬來酸或其均聚物與共聚物;矽烷偶聯劑選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γ-氯丙基三氯矽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α-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或三亞甲基異氰酸酯基三甲氧基矽烷、三亞甲基異氰酸酯基三乙氧基矽烷。
鈦酸酯偶聯劑選自異丙基三油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三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二(十二烷基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二硬脂醯基甲基丙烯醯基酯鈦酸酯、異丙基二甲基丙烯酸基異硬脂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三甲基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二異硬脂醯基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異硬脂醯基二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三丙烯醯基鈦酸酯、異硬脂醯基甲基丙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甲基丙烯醯基)甲基羥乙酸鈦酸酯偶聯劑、二甲基丙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丙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甲基丙烯醯基異硬脂醯基乙撐二氧基鈦酸酯、二甲基丙烯醯基乙撐二氧基鈦酸酯或二丙烯醯基乙撐氧基鈦酸酯。
磷酸酯偶聯劑選自四(2,2二烯丙氧甲基-1-丁烯基)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氧基磷酸酯偶聯劑。
鋁酸酯偶聯劑選自二(油酸二縮二乙二醇酯基)鋁酸異丙酯、二烯丙氧甲基磷酸酯合鋁。
所述及乳化劑選自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烷基氧基二苯磺酸二鈉、十二烷基醇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銨、2-乙己基硫酸鈉、十三烷基硫酸鈉、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銨、直鏈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銨、烷基醚磺基琥珀酸鈉、壬酚基醚磺基琥珀酸鈉、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及的乳液聚合引發劑選自過硫酸銨、過硫酸鉀、過硫酸鈉、過氧化氫、叔丁基過氧化氫、異丙基苯基過氧化氫、過氧化羥基異丙苯、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庚腈、過氧化苯甲醯、4,4』-偶氮二-(4-氰基戊酸)中的一種。
乳化劑水溶液的重量濃度為10~80%;乳液聚合引發劑水溶液的重量濃度為10~80%;所說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的製備方法之三包括如下步驟將5~100wt%含柔性長鏈的偶聯劑加入無機剛性粒子,在高速混合機中分散0.1~1小時,得到「硬核軟殼」的「核-殼」結構有機化無機粒子;反應過程中加入的原料均以無機剛性粒子的重量為基準。
所述及的含柔性長鏈的偶聯劑選自聚丙烯酸丁酯基三甲氧基矽烷、聚環氧乙烷基、聚環氧丙烷基三甲氧基矽烷、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三甲氧基矽烷、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三甲氧基矽烷、聚丙烯酸丁酯基三乙氧基矽烷、聚環氧乙烷基三乙氧基矽烷、聚環氧丙烷基三乙氧基矽烷、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三乙氧基矽烷、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三乙氧基矽烷、聚丙烯酸丁酯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聚環氧乙烷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聚環氧丙烷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聚丙烯酸丁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環氧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環氧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丙烯酸丁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環氧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環氧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丙烯酸丁酯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聚環氧乙烷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聚環氧丙烷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二聚丙烯酸丁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聚環氧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聚環氧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聚丙烯酸丁酯磷酸酯合鋁、二聚環氧乙烷磷酸酯合鋁、二聚環氧丙烷磷酸酯合鋁、二環氧乙烷型聚氨酯磷酸酯合鋁、二環氧丙烷型聚氨酯磷酸酯合鋁、二聚丙烯酸丁酯基鋁酸異丙酯、二聚環氧乙烷基鋁酸異丙酯、二聚環氧丙烷基鋁酸異丙酯、二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鋁酸異丙酯、二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鋁酸異丙酯中的一種。
採用本發明的方法獲得的高抗衝高剛性的PVC/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複合體系中的柔性界面層在PVC經受衝擊時既能引發銀紋,終止裂縫的擴展,在一定形態結構下還可引發基體剪切屈服,從而消耗大量衝擊能;又能較好地傳遞所承受的外應力。達到無機剛性粒子增韌增強PVC的目的,在提高PVC的抗衝擊性能的同時,不降低PVC的剛性。使合成的PVC樹脂無需外加ACR等增韌劑,可直接用於塑料門窗等的製造。
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將在下文中通過實施例進行具體說明,在實施例中採用下列的測試方法無機剛性粒子表面鍵合率的測定用溶劑抽提24小時,除去未鍵合上的聚合物,真空乾燥後在熱重分析儀(TG)上測鍵合率。計算公式為 其中,W1為失重前樣品的質量,W2為聚合物分解後殘留的無機剛性粒子的質量。
無機剛性粒子表面包覆效果觀察將抽提後的無機剛性粒子配成濃度為1%的去離子水或溶劑懸濁液,往帶支持膜的銅網上滴一滴懸濁液,乾燥後置於透射電子顯微鏡(TEM)下觀察無機剛性粒子表面是否包覆有聚合物。
PVC/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力學性能測試PVC/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按照表1配料。硫醇有機錫穩定劑Mark7216GV;加工助劑B863,其化學名稱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內潤滑劑EBS,其化學名稱為N,N』-乙撐雙(12-羥基硬脂醯胺),抗氧劑U641,其化學名稱為2,4,6-三特丁基苯,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磷酸鹽,均為美國GE公司產品。配好的混合料倒入高速混合機內混合10min,然後在雙輥開煉機上170℃開煉10min,最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
表1.PVC加工配方(份)PVC或有機錫穩定劑B863EBSU641聚乙烯蠟PVC複合樹脂100 3 1 0.60.1 0.6將製成的板材按照國標GB/T1040-92、GB/T1043-93測試材料的拉伸強度和缺口衝擊強度。
實施例1取10%CaCO3水懸濁液1200g,CaCO3粒徑為30~40nm,超聲分散15分鐘。滴加6g丙烯酸(AA),攪拌30分鐘。升溫到85℃滴加4.6g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銨(CO436)(固含58%),繼續攪拌30分鐘。然後分兩路滴加60g丙烯酸丁酯(BA)和(0.3g過硫酸銨(APS)+2.3gCO436+15g去離子水),1小時內滴完,85℃保溫0.5小時。再分兩路滴加60gBA和(0.3gAPS+2.3gCO436+15g去離子水),繼續反應1小時得到CaCO3/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
取200g上述CaCO3/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烘乾,用醋酸乙酯抽提24小時後在熱重分析儀上測得鍵合率為80%,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CaCO3粒子表面包裹有一層約30nm厚的聚合物。
在上述CaCO3/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中加入1600g氯乙烯(VC)、2900g去離子水、1.61g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92g聚乙烯醇、2.5g過氧化二碳酸雙(2-乙基己酯)、5g偶氮二異庚腈、0.3g(NH4)HCO3、0.3gEDTA二鈉鹽、0.5g四溴化碳,冷攪30分鐘,升溫到57.5℃聚合至壓力降到0.4MPa,加0.83g四氯苯醌,回收未反應VC。出料,洗滌、離心脫水、60℃烘乾得到高韌性、高抗衝PVC/CaCO3複合樹脂,其中CaCO3含量約為8%。
將該PVC複合樹脂按照表1的配方170℃開煉10分鐘,然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測試材料的缺口衝擊強度為25.0kJ/m2,是純PVC樹脂的7.1倍;材料的拉伸強度為61.2MPa,與純PVC樹脂的59.8MPa相當。數據表明採用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方法可以製備高韌性、高剛度的PVC樹脂。
實施例2取120gSiO2高速分散到1180g去離子水中,SiO2粒徑為10~20nm,再超聲分散15分鐘。滴加3g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偶聯劑,攪拌40分鐘。升溫到80℃滴加7.0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繼續攪拌40分鐘。然後分兩路滴加(40g異戊二烯(IP)+20g丙烯酸丁酯(BA))和(0.3g過硫酸鉀(KPS)+3.5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15g去離子水),1小時內滴完,80℃保溫0.5小時。再分兩路滴加(10g異戊二烯(IP)+50g丙烯酸丁酯(BA))和(0.3gKPS+3.5g十二烷基磺酸鈉+15g去離子水),繼續反應1小時得到SiO2/PIP/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
取200g上述SiO2/PIP/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烘乾,用醋酸丁酯抽提24小時後在熱重分析儀上測得鍵合率為80%,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SiO2粒子表面包裹有一層約50nm厚的聚合物。
在上述SiO2/PIP/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中加入1600g氯乙烯(VC)、2900g去離子水、1.8g羥丙基纖維素,1.92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4.0g過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環己酯)、2.0g偶氮二異戊腈、0.3gNaHCO3、0.3gEDTA鈉鈣鹽、1.0g氯仿,冷攪30分鐘,升溫到60℃聚合至壓力降到0.45MPa,加0.83g對苯二酚,回收未反應VC。出料,洗滌、離心脫水、50℃烘乾得到高韌性、高抗衝PVC/SiO2複合樹脂,其中SiO2含量約為8%。
將該PVC複合樹脂按照表1的配方170℃開煉10分鐘,然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測試材料的缺口衝擊強度為23.4kJ/m2,是純PVC樹脂的7.5倍;材料的拉伸強度為55.2MPa,與純PVC樹脂的53.8MPa相當。數據表明採用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方法可以製備高韌性、高剛度的PVC樹脂。
實施例3取120gTiO2分散到1180g去離子水中,TiO2粒徑為80~100nm。滴加3.6g二(甲基丙烯醯基)甲基羥乙酸鈦酸酯偶聯劑(KHT-305),攪拌30分鐘。升溫到75℃分兩路滴加(40g十一碳烯酸(HA)+20g丙烯酸甲酯(MA))和(0.3g過硫酸鈉(NaPS)+8.5g十二烷基醇硫酸鈉+15g去離子水),1小時內滴完,85℃保溫1小時。再分兩路滴加(10gMA+50g丙烯酸丁酯(BA))和(0.3g過氧化氫+8.5g十二烷基硫醇酸鈉+15g去離子水),繼續反應1小時得到TiO2/PHA/PMA/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
取200g上述TiO2/PHA/PMA/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烘乾,用丙酮抽提24小時後在熱重分析儀上測得鍵合率為83.5%,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TiO2粒子表面包裹有一層約100nm厚的聚合物。
在上述TiO2/PHA/PMA/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中加入1600g氯乙烯(VC)、3500g去離子水、3.4g聚乙烯醇,1.2g聚乙烯基吡咯烷酮、4.5g過氧化雙(3,5,5-三甲基己酯)、2.5g過氧化新戊酸叔戊酯、0.4gNaHCO3、0.5g亞硝酸鈉、1.5g氯乙烷,冷攪30分鐘,升溫到53℃聚合至壓力降到0.38MPa,加0.75g雙酚A,回收未反應VC。出料,洗滌、離心脫水、60℃烘乾得到高韌性、高抗衝PVC/TiO2複合樹脂,其中TiO2含量約為8%。
將該PVC複合樹脂按照表1的配方170℃開煉10分鐘,然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測試材料的缺口衝擊強度為20.3kJ/m2,是純PVC樹脂的6倍;材料的拉伸強度為58.4MPa,比純PVC樹脂有所提高。數據表明採用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方法可以製備高韌性、高剛度的PVC樹脂。
實施例4取100g粒徑為30~60nm的MgCO3,高速分散到1000g去離子水中,再超聲分散15分鐘。加入10g順丁烯二酸酐,邊攪拌,邊升溫,60℃保溫30分鐘。繼續升溫到85℃時,分兩路滴加40g丙烯酸丁酯(BA)和(0.25g異丙基苯基過氧化氫+6.7g直鏈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銨+15g去離子水),1小時內滴完,85℃保溫1小時。再分兩路滴加50g丙烯酸丁酯(BA)和(0.25g異丙基苯基過氧化氫+6.7g直鏈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銨+15g去離子水),繼續反應1小時得到。
取200g上述MgCO3/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烘乾,用苯抽提24小時後在熱重分析儀上測得鍵合率為78%,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MgCO3粒子表面包裹有一層約60nm厚的聚合物。
在上述MgCO3/PB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乳液中加入1600g氯乙烯(VC)、2900g去離子水、4.2g聚乙烯醇,0.9g聚環氧乙烷脂肪酸酯、6.0g過氧化新癸酸異丙苯酯、1.8g過氧化二異壬醯、0.4gNaHCO3、0.5g檸檬酸三鈉、1.5g三氯乙烯,冷攪30分鐘,升溫到50.5℃聚合至壓力降到0.35MPa,加0.75g間二硝基苯,回收未反應VC。出料,洗滌、離心脫水、60℃烘乾得到高韌性、高抗衝PVC/MgCO3複合樹脂,其中MgCO3含量約為6%。
將該PVC複合樹脂按照表1的配方170℃開煉10分鐘,然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測試材料的缺口衝擊強度為17.6kJ/m2,是純PVC樹脂的4.6倍;材料的拉伸強度為51.3MPa,比純PVC樹脂有所提高。數據表明採用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方法可以製備高韌性、高剛度的PVC樹脂。
實施例5取100g粒徑為60~80nm的ZnO,加入3g甲基丙烯酸二乙氧基磷酸酯偶聯劑,高速混合機中分散15分鐘,烘乾。然後加入到1000g苯溶劑中,攪拌30分鐘,升溫到75℃,滴加60g甲基丙烯酸丁酯(MBA)、20g苯乙烯(St)、20g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0.84g偶氮二異庚腈混合物,2小時滴完,繼續反應3小時。水泵抽出溶劑苯,當體系粘度較大時倒出。真空烘乾得到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
取20g上述ZnO/PMBA/PS/PMM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用苯抽提24小時後採用熱重法測出鍵合率為74%,透射電子顯微鏡(TEM)下觀察到ZnO表面包裹有一層約50nm厚的聚合物。
將140g上述ZnO/PMBA/PS/PMMA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1600g氯乙烯(VC)、4000g去離子水、1.61g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92g聚乙烯醇、3.2g過氧化新癸酸特丁酯、5g2,5-雙(2-乙基己醯過氧化)-2,5-二甲基己烷、1.5g1,1,2,2-四氯乙烷、0.3g(NH4)HCO3、0.3gEDTA二鈉鹽,冷攪30分鐘,升溫到57.5℃聚合至壓力降到0.4MPa,加0.83g甲基苯基胺,回收未反應VC。出料,洗滌、離心脫水、60℃烘乾得到高韌性、高抗衝PVC/CaCO3複合樹脂,其中ZnO含量約為4%。
將該PVC複合樹脂按照表1的配方170℃開煉10分鐘,然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測試材料的缺口衝擊強度為15.7kJ/m2,是純PVC樹脂的4.5倍;材料的拉伸強度為64.7MPa,與純PVC樹脂的59.8MPa略高。數據也表明採用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方法可以製備高韌性、高剛度的PVC樹脂。
實施例6將14g γ-縮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矽烷混入100g水中,加到140g粒徑為10μm的滑石粉中,高速混合機中分散15分鐘,烘乾。烘乾後的滑石粉加入到600g二甲苯溶劑中,攪拌30分鐘,升溫到75℃。滴加40g甲基丙烯酸甲酯(MMA)、80g丁二烯(Bd)、20g苯乙烯(St)、28g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GMA)和0.84g偶氮二異庚腈混合物,2小時滴完,繼續反應3小時。水泵抽出溶劑二甲苯,當體系粘度較大時倒出。真空烘乾得到滑石粉/MBS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
取20g上述滑石粉/MBS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用二甲苯抽提24小時後採用熱重方法測出鍵合率為79%,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滑石粉粒子表面包裹有一層約100nm厚的聚合物。
將250g上述滑石粉/MBS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1600g氯乙烯(VC)、4000g去離子水、1.61g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92g聚乙烯醇、2.5g過氧化二碳酸雙豆蔻酯、5g叔丁基過氧化氫、2.0g 2,4-二氯戊烷、0.3g(NH4)HCO3、0.3gEDTA二鈉鹽,冷攪30分鐘,升溫到57.5℃聚合至壓力降到0.4MPa,加0.83g間二硝基苯,回收未反應VC。出料,洗滌、離心脫水、60℃烘乾得到高韌性、高抗衝PVC/滑石粉複合樹脂,其中滑石粉含量約為8%。
將該PVC複合樹脂按照表1的配方170℃開煉10分鐘,然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測試材料的缺口衝擊強度為16.3kJ/m2,是純PVC樹脂的4.6倍;材料的拉伸強度為66.5MPa,與純PVC樹脂的59.8MPa提高了11.2%。數據同樣表明採用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方法可以製備高韌性、高剛度的PVC樹脂。
實施例7將140g二聚環氧丙烷基鋁酸異丙酯偶聯劑與70g酒精、70g水混合,其中聚環氧丙烷支鏈的分子量為1.2萬。將上述混合物加到140g粒徑為2μm的高嶺土中,高速混合機中分散15分鐘,得到高嶺土/聚環氧丙烷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
取20g上述高嶺土/聚環氧丙烷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用丙酮抽提24小時後採用熱重方法測出鍵合率為70%,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高嶺土粒子表面包裹有一層約100nm厚的聚合物。
將240g上述高嶺土/聚醚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1600g氯乙烯(VC)、4000g去離子水、1.61g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92g聚乙烯醇、2.5g過氧化新庚酸-3-羥基-1,1-二甲基丁酯、2.0g過氧化二苯甲醯、3.0g 2,4,6-三氯庚烷、0.3g(NH4)HCO3、0.3gEDTA鈉鈣鹽,冷攪30分鐘,升溫到57.5℃聚合至壓力降到0.4MPa,加0.83g對苯二酚,回收未反應VC。出料,洗滌、離心脫水、58℃烘乾得到高韌性、高抗衝PVC/高嶺土複合樹脂,其中高嶺土含量約為8%。
將該PVC複合樹脂按照表1的配方170℃開煉10分鐘,然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測試材料的缺口衝擊強度為19.8kJ/m2,是純PVC樹脂的5.7倍;材料的拉伸強度為63.5MPa,與純PVC樹脂的59.8MPa相當。數據同樣表明採用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方法可以製備高韌性、高剛度的PV樹脂。
實施例8將80g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偶聯劑與30g酒精、30g水混合,其中聚氨酯支鏈的分子量為2.0萬。將上述混合物加到40g粒徑為1μm的Al2O3和40g粒徑為2μm的高嶺土的混合物中,高速混合機中分散15分鐘,得到Al2O3-高嶺土/聚氨酯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
取20g上述Al2O3-高嶺土/聚氨酯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用丙酮抽提24小時後採用熱重方法測出鍵合率為73%,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Al2O3粒子表面包裹有一層約100nm厚的聚合物。
將120g上述Al2O3-高嶺土/聚氨酯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1600g氯乙烯(VC)、4000g去離子水、1.61g羥丙基甲基纖維素,1.92g聚乙烯醇、2.5g過氧化二碳酸雙(2-乙基己酯)、5g偶氮二異庚腈、1.0g一溴三氯甲烷0.3g、(NH4)HCO3、0.3gEDTA鈉鈣鹽,冷攪30分鐘,升溫到57.5℃聚合至壓力降到0.3MPa,加0.83g對苯二酚,回收未反應VC。出料,洗滌、離心脫水、62℃烘乾得到高韌性、高抗衝PVC/Al2O3-高嶺土複合樹脂,其中Al2O3-高嶺土含量約為4%。
將該PVC複合樹脂按照表1的配方170℃開煉10分鐘,然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測試材料的缺口衝擊強度為14.9kJ/m2,是純PVC樹脂的4.3倍;材料的拉伸強度為60.5MPa,與純PVC樹脂的59.8MPa相當。數據同樣表明採用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方法可以製備高韌性、高剛度的PVC樹脂。
實施例9將140g聚丙烯酸丁酯基三甲氧基矽烷偶聯劑與30g酒精、30g水混合,其中聚丙烯酸丁酯支鏈的分子量為0.8萬。將上述混合物加到120g粒徑為50~70nm的CaSO4中,高速混合機中分散25分鐘,得到CaSO4/聚丙烯酸丁酯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
取20g上述CaSO4/聚丙烯酸丁酯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用醋酸乙酯抽提24小時後採用熱重方法測出鍵合率為87%,透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到CaSO4粒子表面包裹有一層約100nm厚的聚合物。
將240g上述CaSO4/聚丙烯酸丁酯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1600g氯乙烯(VC)、3500g去離子水、2.10g乙氧基化聚氧丙烯,1.50g聚乙烯醇、4.0g過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乙酯、2.8g叔丁基過氧化氫、1.2g 2,4,6-三氯庚烷、0.5g磷酸氫二鉀、0.5g亞硝酸鈉,冷攪30分鐘,升溫到62℃聚合至壓力降到0.28MPa,加0.6g N亞硝基二苯胺,回收未反應VC。出料,洗滌、離心脫水、55℃烘乾得到高韌性、高抗衝PVC/CaSO4複合樹脂,其中CaSO4含量約為7%。
將該PVC複合樹脂按照表1的配方170℃開煉10分鐘,然後在平板壓機上180℃壓製成4mm厚的板材,測試材料的缺口衝擊強度為19.4kJ/m2,是純PVC樹脂的5.6倍;材料的拉伸強度為58.1MPa,與純PVC樹脂的59.8MPa相當。數據同樣表明採用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改性的方法可以製備高韌性、高剛度的PVC樹脂。
權利要求
1.一種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其特徵在於,由內部的無機剛性粒子和包裹在其外的柔性聚合物層構成,柔性聚合物層的厚度為30nm~100nm;所說的無機剛性粒子選自碳酸鈣、碳酸鎂、二氧化矽、二氧化鈦、氧化鋅、二氧化錳、三氧化二鋁、四氧化三鐵、硫酸鋇、硫酸鈣、碳化矽、氮化矽、高嶺土或滑石粉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柔性聚合物選自含雙鍵單體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聚醚或聚氨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柔性聚合物選自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縮水甘油酯、丁二烯、異戊二烯、苯乙烯或十一碳烯酸或馬來酸酐中至少一種的聚合物,或聚醚、聚氨酯。
3.製備高抗衝高剛性的聚氯乙烯/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說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與氯乙烯採用懸浮聚合法進行聚合,所採用的各種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 1~30wt%氯乙烯 10~60wt%去離子水30~80wt%分散劑 0.01~5wt%引發劑 0.05~5wt%緩衝劑 0.05~5wt%絡合劑 0.01~5wt%鏈轉移劑0.01~5wt%終止劑0.01~5wt%;所說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為權利要求1或2所述及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如下步驟將所說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氯乙烯、去離子水、分散劑、引發劑、緩衝劑、絡合劑和鏈轉移劑冷攪0.1~2小時,升溫到40~80℃聚合至壓力降到0.2~1.0MPa,加入終止劑,然後採用常規的方法從反應產物中收集高韌性、高抗衝聚氯乙烯/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分散劑選自甲基羥丙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環氧乙烷脂肪酸酯、乙氧基化聚氧丙烯中的至少一種;所說的引發劑選自2,2-偶氮二異丁腈、2,2-偶氮二異庚腈、偶氮二異戊腈、過氧化二碳酸二(4-叔丁基環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環己酯、過氧化二碳酸雙(2-乙基己酯)、過氧化二碳酸雙豆蔻酯、過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2-苯氧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丁酯、過氧化二碳酸雙丁酯、過氧化二碳酸雙鯨蠟酯、過氧化雙(3,5,5-三甲基己酯)、過氧化新戊酸叔戊酯、過氧化新戊酸叔丁酯、過氧化新癸酸-2,4,4-三甲基戊酯、過氧化新癸酸異丙苯酯、過氧化新癸酸特丁酯、過氧化新癸酸叔丁酯、過氧化新癸酸-3-羥基-1,1-二甲基丁酯、過氧化新癸酸-1,1,3,3-四甲基丁酯、過氧化新庚酸-3-羥基-1,1-二甲基丁酯、過氧化新庚酸叔戊酯、過氧化新庚酸叔丁酯、過氧化新庚酸異丙苯酯、過氧化新庚酸叔戊酯、過氧化叔戊酸異丙苯酯、過氧化二異丁醯、過氧化乙醯環己基磺酸、過氧化二異壬醯、過氧化二月桂醯、過氧化二癸醯、過氧化-2-乙基己酸-3-羥基-1,1-二甲基丁酯、2,5-雙(2-乙基己醯過氧化)-2,5-二甲基己烷、過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過氧化-2-乙基己酸叔戊酯、叔丁基過氧化氫、過氧化二苯甲醯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所說的緩衝劑選自碳酸氫鈉、碳酸氫鉀、碳酸氫銨、檸檬酸鈉、氨水、磷酸氫二鈉、磷酸氫二鉀中的一種;所說的絡合劑選自EDTA二鈉鹽、EDTA鈉鈣鹽、亞硝酸鈉或檸檬酸三鈉;所說的鏈轉移劑選自四溴化碳、一溴三氯甲烷、四氯化碳、2-氯丙烷、氯仿、二氯乙烷、二氯甲烷、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2,4-二氯戊烷、三氯乙烯、2,4,6-三氯庚烷中的一種;所說的終止劑選自四氯苯醌、對苯醌、蒽醌、對叔丁基鄰苯二酚、2,5-二叔戊基對苯二酚、聯苯對胺,對苯二酚、雙酚A、間二硝基苯、2,4-二硝基苯、1,3,5-三硝基苯、N亞硝基二苯胺、亞硝基苯、亞硝基β-萘酚、甲基苯胺、硫叉二苯胺、二硫代苯甲醯二硫化物、丙酮縮氨基硫脲、1,1-二苯基-2-枯基肼,2,2,6,6-四甲基-4-羥基哌啶氮氧自由基、三氯化鐵、三氯化鈦、氯化銅或硫中的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無機剛性粒子分散在去離子水中,滴加以5~25wt%偶聯劑,充分反應0.1~5小時,升溫到60~90℃,滴加1~15wt%乳化劑水溶液,繼續攪拌0.1~3小時,然後分兩路滴加30~200wt%含雙鍵單體和0.05~3wt%乳液聚合引發劑與1~15wt%乳化劑混合物的水溶液,1~2小時內滴完,60~90℃反應0.5~5小時,再分兩路滴加30~200wt%含雙鍵單體和0.05~3wt%引發劑與1~15wt%乳化劑混合物的水溶液,1~2小時內滴完,60~90℃反應1~5小時,補加0.05~1wt%乳液聚合引發劑水溶液,繼續反應0.5~2小時;反應過程中加入的原料均以無機剛性粒子的重量為基準。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0.1~5wt%偶聯劑與無機剛性粒子在高速混合機中分散0.1~1小時,,然後加入溶劑,攪拌0.1~1小時,升溫到60~90℃,滴加30~200wt%含雙鍵單體和0.05~3wt%聚合引發劑,1~2小時滴完,繼續反應1~6小時,然後從反應產物中收集有機化無機粒子;所述及的溶劑選自醋酸乙酯、醋酸丁酯、苯、甲苯或二甲苯中的至少一種;反應過程中加入的原料均以無機剛性粒子的重量為基準。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及的偶聯劑選自帶有不飽和雙鍵的有機酸、矽烷偶聯劑、鈦酸酯偶聯劑、磷酸酯偶聯劑或鋁酸酯偶聯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帶有不飽和雙鍵的有機酸選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或馬來酸或其均聚物與共聚物;矽烷偶聯劑選自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γ-氯丙基三氯矽烷、γ-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γ-氯丙基三乙氧基矽烷、γ-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α-甲基丙烯醯氧基甲基三乙氧基矽烷或三亞甲基異氰酸酯基三甲氧基矽烷、三亞甲基異氰酸酯基三乙氧基矽烷;鈦酸酯偶聯劑選自異丙基三油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三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二(十二烷基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十二烷基十四烷基甲基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二硬脂醯基甲基丙烯醯基酯鈦酸酯、異丙基二甲基丙烯酸基異硬脂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三甲基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二異硬脂醯基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異硬脂醯基二丙烯醯基鈦酸酯、異丙基三丙烯醯基鈦酸酯、異硬脂醯基甲基丙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甲基丙烯醯基)甲基羥乙酸鈦酸酯偶聯劑、二甲基丙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丙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甲基丙烯醯基異硬脂醯基乙撐二氧基鈦酸酯、二甲基丙烯醯基乙撐二氧基鈦酸酯或二丙烯醯基乙撐氧基鈦酸酯;磷酸酯偶聯劑選自四(2,2二烯丙氧甲基-1-丁烯基)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甲基丙烯酸二乙氧基磷酸酯偶聯劑;鋁酸酯偶聯劑選自二(油酸二縮二乙二醇酯基)鋁酸異丙酯、二烯丙氧甲基磷酸酯合鋁;所述及乳化劑選自十二烷基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烷基氧基二苯磺酸二鈉、十二烷基醇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銨、2-乙己基硫酸鈉、十三烷基硫酸鈉、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銨、直鏈乙氧基化烷基醚硫酸銨、烷基醚磺基琥珀酸鈉、壬酚基醚磺基琥珀酸鈉、乙氧基化烷基酚硫酸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及的乳液聚合引發劑選自過硫酸銨、過硫酸鉀、過硫酸鈉、過氧化氫、叔丁基過氧化氫、異丙基苯基過氧化氫、過氧化羥基異丙苯、偶氮二異丁腈、偶氮二異庚腈、過氧化苯甲醯、4,4』-偶氮二-(4-氰基戊酸)中的一種。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的製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5~100wt%含柔性長鏈的偶聯劑加入無機剛性粒子,在高速混合機中混合分散0.1~1小時;反應過程中加入的原料無機剛性粒子的重量為基準;所述及的含柔性長鏈的偶聯劑選自聚丙烯酸丁酯基三甲氧基矽烷、聚環氧乙烷基三甲氧基矽烷、聚環氧丙烷基三甲氧基矽烷、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三甲氧基矽烷、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三甲氧基矽烷、聚丙烯酸丁酯基三乙氧基矽烷、聚環氧乙烷基三乙氧基矽烷、聚環氧丙烷基三乙氧基矽烷、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三乙氧基矽烷、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三乙氧基矽烷、聚丙烯酸丁酯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聚環氧乙烷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聚環氧丙烷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二焦磷酸酯醯基羥乙酸鈦酸酯、聚丙烯酸丁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環氧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環氧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丙烯酸丁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環氧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環氧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聚丙烯酸丁酯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聚環氧乙烷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聚環氧丙烷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二(2-三癸基亞磷酸酯基)鈦酸酯、二聚丙烯酸丁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聚環氧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聚環氧丙烷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焦磷酸酯醯基氧代乙醯基鈦酸酯、二聚丙烯酸丁酯磷酸酯合鋁、二聚環氧乙烷磷酸酯合鋁、二聚環氧丙烷磷酸酯合鋁、二環氧乙烷型聚氨酯磷酸酯合鋁、二環氧丙烷型聚氨酯磷酸酯合鋁、二聚丙烯酸丁酯基鋁酸異丙酯、二聚環氧乙烷基鋁酸異丙酯、二聚環氧丙烷基鋁酸異丙酯、二環氧乙烷型聚氨酯基鋁酸異丙酯或二環氧丙烷型聚氨酯基鋁酸異丙酯中的一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聚氯乙烯/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的製備方法。將所說的表面具有以化學鍵形式鍵合的柔性聚合物層的有機化無機剛性粒子與氯乙烯採用懸浮聚合法進行聚合,獲得一種高抗衝高剛性的PVC/無機剛性粒子複合樹脂,複合體系中的柔性界面相在PVC經受衝擊時既能引發銀紋,終止裂縫的擴展,在一定形態結構下還可引發基體剪切屈服,從而消耗大量衝擊能;又能較好地傳遞所承受的外應力。達到無機剛性粒子增韌增強PVC的目的,在提高PVC抗衝擊性能的同時,不降低PVC的剛性。使合成的PVC樹脂無需外加ACR等增韌劑,可直接用於塑料門窗等的製造。
文檔編號C08K9/04GK1618866SQ20041006705
公開日2005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04年10月11日
發明者盧紅, 鄭安吶, 王海倫, 朱芸, 危大福 申請人:華東理工大學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