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外場手動配置的語音發話接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19:41:12 2

本實用新型屬於語音通信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可外場手動配置的語音發話接口裝置。
背景技術:
機內通話器是飛機上的語音信號終端,需要同飛機上的超短波、短波、JIDS數據鏈端機、衛通設備、警用電臺等進行交聯來實現同其他飛機、地面塔臺及警用通信車之間的通信聯絡。目前我國飛機上電子設備的來源較多,發話設備接口的電壓指標較混亂,而且各種電臺的發話幅值也不一致。在飛機改裝或設計新機型時,如果使用其他機型的發話設備或更換新發話電臺的設備接口,很容易出現新更換的語音發送設備的電壓指標與原機內的發話器的電壓指標不匹配的現象,造成僅因接口指標更改就需要重新研製一款新的機內發話器,浪費極大且費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外場手動配置的語音發話接口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飛機在改裝或新型號設計時,易出現新更換的語音發送設備的電壓指標與機內原有的發話器的電壓指標不匹配的現象,導致需要重新研製一款新的機內發話器,浪費大且費時費力的問題。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可外場手動配置的語音發話接口裝置,用於飛機上的機內原有發話器和新語音發送設備之間電壓的轉換,包括電壓指標分配單元、倒相單元和驅動單元,其中,電壓指標分配單元包含一個可360°旋轉的開關鍵和多個由一個觸 頭、一個開關電阻組成的串聯支路,在每個串聯支路中,所述觸頭的一端與所述開關鍵的一端選擇性閉合,所述觸頭的另一端和所述開關電阻的第一端連接,所述開關電阻的第二端和所述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開關鍵的另一端與所述倒相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倒相單元的輸出端和所述驅動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驅動單元的輸出端和所述新語音發送設備的輸入端連接。
優選地,所述串聯支路的數量為10個。
優選地,每個所述串聯支路上的開關電阻的阻值不同。
優選地,所述倒相單元包括:第十一電阻、第十二電阻、第十三電阻、第十四電阻、第十五電阻、三極體、第一電容和第二電容;第十一電阻的第一端與電壓指標分配單元的開關鍵的輸出端連接,第十一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十二電阻的第一端、第十三電阻的第一端及三極體的基極連接,第十二電阻的第二端和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連接,第十四電阻的第一端與電源連接,第十四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三極體的集電極及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的第二端與驅動單元的第一輸入端連接;三極體的發射極分別與第十五電阻的第一端及第二電容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容的第二端和驅動單元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第十五電阻的第二端與第十三電阻的第二端連接,第十五電阻的第二端接地。
優選地,所述三極體為NPN型三極體。
優選地,所述驅動單元包括:第十六電阻、第十七電阻、第十八電阻、第十九電阻、第一放大器、第二放大器、第三電容和第四電容;第十六電阻的第一端與電源連接,第十六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電容的第二端、第十七電阻的第一端及第一放大器的輸入端的正極連接;第十七電阻的第一端分別與第一電容的第二端、第一放大器的輸入端的正極連接,第十七電阻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的電源端的負極連接,第十七電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的輸出端 分別與第三電容的第一端和第一放大器的輸入端的負極連接,第三電容的第二端和新語音發送設備輸入端的負極連接;
所述第十八電阻的第一端與電源連接,第十八電阻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電容的第二端、第十九電阻的第一端及第二放大器的輸入端的正極連接;所述第十九電阻的第一端分別與第二電容的第二端及第二放大器的輸入端的正極連接,第十九電阻的第二端和第二放大器的電源端的負極連接,第十九電阻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的輸出端分別與第四電容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的輸入端的負極連接,第四電容的第二端和新語音發送設備輸入端的正極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電壓指標分配單元中設置多個由一個觸頭、一個開關電阻組成的串聯支路,根據要接入的電臺接口的電壓指標手動撥動開關鍵的位置,使開關鍵與要接入的電臺接口的電壓指標匹配的串聯支路選擇性的閉合,從而完成語音信號的輸入電壓指標的調整;通過倒相單元將輸入的語音信號轉化成相位不同的兩個信號,為機內通話平臺提供了兩種工作模式,提高了機內通話平臺的適應能力;通過驅動單元對相位不同的兩個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從而來預防發話時語音信號出現失真的現象。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飛機在改裝或新型號設計時,易出現新更換的語音發送設備的電壓指標與機內原有的發話器的電壓指標不匹配的現象,導致需要重新研製一款新的機內發話器,浪費大且費時費力的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可外場手動配置的語音發話接口裝置的結構圖;
圖2是圖1的倒相單元和驅動單元的電路圖。
圖中,1、第一觸頭;2、第二觸頭;3、第三觸頭;4、第四觸頭;5、第五 觸頭;6、第六觸頭;7、第七觸頭;8、第八觸頭;9、第九觸頭,10、第十觸頭;R1、第一電阻;R2、第二電阻;R3、第三電阻;R4、第四電阻;R5、第五電阻;R6、第六電阻;R7、第七電阻;R8、第八電阻;R9、第九電阻;R10、第十電阻;R11、第十一電阻;R12、第十二電阻;R13、第十三電阻;R14、第十四電阻;R15、第十五電阻;R16、第十六電阻;R17、第十七電阻;R18、第十八電阻;R19、第十九電阻;C1、第一電容;C2、第二電容;C3、第三電容;C4、第四電容;K1、開關鍵;Q1、三極體;A1、第一放大器;A2、第二放大器。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外場手動配置的語音發話接口裝置的結構框圖,用於飛機上的機內原有發話器和新語音發送設備之間電壓的轉換,包括電壓指標分配單元、倒相單元和驅動單元,電壓指標分配單元的輸入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電壓指標分配單元的輸出端和倒相單元的輸入端連接,倒相單元的輸出端和驅動單元的輸入端連接,驅動單元的輸出端和新語音發送設備的輸入端連接。
電壓指標分配單元包括開關模塊,開關模塊包含一個可360°旋轉的開關鍵K1和多個由一個觸頭、一個開關電阻組成的串聯支路,串聯支路的數量為10個;在每個串聯支路中,觸頭的一端與開關鍵K1的一端的選擇性閉合,觸頭的另一端和開關電阻的第一端連接,開關電阻的第二端連接語音信號的輸入電壓,開關鍵K1的另一端與倒相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每個串聯支路上的開關電阻的阻值不同。
具體地,觸頭包含:第一觸頭1、第二觸頭2、第三觸頭3、第四觸頭4、第五觸頭5、第六觸頭6、第七觸頭7、第八觸頭8、第九觸頭9和第十觸頭10; 開關電阻包含: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和第十電阻R10。其中,第一觸頭1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一觸頭1的另一端和第一電阻R1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阻R1的第二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一觸頭1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二觸頭2的另一端和第二電阻R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阻R2的第二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三觸頭3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三觸頭3的另一端和第三電阻R3的第一端連接,第三電阻R3的第二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第四觸頭4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四觸頭4的另一端和第四電阻R4的第一端連接,第四電阻R4的第二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五觸頭5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五觸頭5的另一端和第五電阻R5的第一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第二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第六觸頭6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六觸頭6的另一端和第六電阻R6的第一端連接,第六電阻R6的第二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七觸頭7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七觸頭7的另一端和第七電阻R7的第一端連接,第七電阻R7的第二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第八觸頭8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八觸頭8的另一端和第八電阻R8的第一端連接,第八電阻R8的第二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九觸頭9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九觸頭9的另一端和第九電阻R9的第一端連接,第九電阻R9的第二端和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連接;第十觸頭10的一端和開關鍵K1選擇行閉合,第十觸頭10的另一端和第十電阻R10的第一端連接,第十電阻R10的第二端連接機內原有發話器的輸出端。
具體可通過以下實施例來進一步體現:
語音信號的輸入電壓值為1V,電壓指標分配單元的十個串聯支路的輸出電壓值範圍分別為:45mV~65mV,80mV~100mV,100mV~140mV,140mV~170mV,240mV~260mV,340mV~360mV,480mV~520mV,580mV~620mV,680mV~720mV,760mV~800mV;工作人員根據要接入的發話電臺接口的電壓指標撥動開關鍵K1的位置,從而使輸入的語音信號進入與其匹配的串聯支路,對語音信號的輸入電壓進行分壓衰減,使其符合要新語音發送設備輸入端的電壓指標。
參照圖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外場手動配置的語音發話接口裝置的倒相單元和驅動單元的電路圖。
倒相單元包括:第十一電阻R11、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第十四電阻R14、第十五電阻R15、三極體Q1、第一電容C1和第二電容C2;第十一電阻R11的第一端與電壓指標分配單元的開關鍵K1的輸出端連接,第十一電阻R11的第二端分別與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一端、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一端及三極體Q1的基極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第二端和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一端與電源VCC連接,第十四電阻R14的第二端分別與三極體Q1的集電極及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與驅動單元的第一輸入端連接;三極體Q1的發射極分別與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一端及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連接,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和驅動單元的第二輸入端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二端與第十三電阻R13的第二端連接,第十五電阻R15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三極體Q1為NPN三極體,其作用是:利用NPN三極體PN結的反向特性將輸入的語音信號的相位顛倒180°。具體地,輸入電壓指標分配單元和倒相單元的語音信號為差模信號,語音信號進入三極體Q1後,三極體Q1將輸 入的語音信號變成兩路信號,第一路信號從三極體Q1的bc結輸出,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相位相差180°;第二路信號從三極體Q1的be結輸出,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相位相同,通過該過程將差模信號轉成發話電路需要的共模信號。
具體地,語音信號由第十一電阻R11輸入三極體Q1中,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為三極體Q1提供一個靜態的工作電壓,以保證三級管Q1工作在放大狀態;第十四電阻R14為三級管Q1提供工作電壓,保證三級管Q1能夠正常工作。三級管Q1的bc結輸出第一路信號,第一路信號同輸入音頻信號的相位相反;三極體Q1的be結輸出的第二路信號,第十五電阻R15將第二路信號的電壓抬高,保證三極體Q1的發射級能輸出同輸入音頻信號相位一致的信號。第一電容C1和第二電容C2起耦合作用,用以隔離倒相單元和驅動單元之間的電路,使兩者工作互不幹擾。
驅動單元包括: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一放大器A1、第二放大器A2、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一端與電源連接,第十六電阻R16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一端及第一放大器A1的輸入端的正極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一端分別與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第一放大器A1的輸入端的正極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二端和第一放大器A1的電源端的負極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放大器A1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和第一放大器A1的輸入端的負極連接,第三電容C3的第二端和新語音發送設備輸入端的負極連接。
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一端與電源連接,第十八電阻R18的第二端分別與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第十九電阻R19的第一端及第二放大器A2的輸入端的正極連接;第十九電阻R19的第一端分別與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及第二放大器 A2的輸入端的正極連接,第十九電阻R19的第二端和第二放大器A2的電源端的負極連接,第十九電阻R19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放大器A2的輸出端分別與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和第二放大器A2的輸入端的負極連接,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和新語音發送設備輸入端的正極連接。
其中,第一放大器A1和第二放大器A2的作用是:將倒相單元輸出的兩個不同相位的語音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預防信號的失真。具體地,第十六電阻R16、第十七電阻R17對輸入第一放大器A1的第一路信號的電壓進行分壓,保證能夠為其提供一個中點電壓,使第一放大器A1正常工作;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對輸入第二放大器A2的第二路信號的電壓進行分壓,保證能夠為其提供一個中點電壓,使第二放大器A2正常工作;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分別為耦合電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可外場手動配置的語音發話接口裝置,通過在電壓指標分配單元中設置多個由一個觸頭、一個開關電阻組成的串聯支路,根據要接入的電臺接口的電壓指標手動撥動開關鍵K1的位置,使開關鍵K1與要接入的電臺接口的電壓指標匹配的串聯支路選擇性的閉合,從而完成語音信號的輸入電壓指標的調整;通過倒相單元將輸入的語音信號轉化成相位不同的兩個信號,為機內通話平臺提供了兩種工作模式,提高了機內通話平臺的適應能力;通過驅動單元對相位不同的兩個信號的功率進行放大,從而來預防發話時語音信號出現失真的現象。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飛機在改裝或新型號設計時,易出現新更換的語音發送設備的電壓指標與機內原有的發話器的電壓指標不匹配的現象,導致需要重新研製一款新的機內發話器,浪費大且費時費力的問題。
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 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