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合摻合料、復配方法及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2023-04-25 02:16:16 2
複合摻合料、復配方法及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是關於一種複合摻合料、復配方法及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涉及凍結法鑿井技術,解決的問題是實現混凝土的早強。複合摻合料包括:佔總質量百分比98~99%的礦物外加劑以及促凝型減水劑。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礦粉中的至少一種。當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減縮型減水劑的質量佔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2%。當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減縮型減水劑的折固質量佔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2%。本發明提供的複合摻合料在被摻和到混凝土中後,礦物外加劑能夠提供混凝土早期強度、工作性和穩定性。促凝型減水劑通過促進混凝土中水泥主要礦物成分的早期水化速度,參與水化反應,填充孔隙結構,加速混凝土水化凝結,從而實現混凝土早強。
【專利說明】複合摻合料、復配方法及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凍結法鑿井技術,特別是涉及一種複合摻合料、復配方法及煤礦外層 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凍結法鑿井被廣泛應用到煤礦的開採生產當中。凍結法鑿井是利用人工製冷的方 法,在井的周圍打出凍結管,將凍結管周圍土體降溫結冰,隨著冰凍土體的擴大,形成凍結 土體臨時井壁,該臨時井壁的強度較高,且能夠起到隔絕水源的作用,在該臨時井壁的保護 下,可以進行井筒土體的挖掘、施工和生產作業。
[0003] 在外層井壁的凍結法施工的過程中,混凝土通常是由水泥、砂、碎石、外加劑和水 按一定比例配製而成,現有的混凝土凝結時間長,會嚴重製約著施工的進程。為了使混凝 土產生早強,會在混凝土中摻加無機鹽類的早強劑,但是,這樣會導致混凝土後期的強度降 低,降低了混凝土的可靠性。
【發明內容】
[0004]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複合摻合料、復配方法及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 方法,主要目的在於實現混凝土的早強。
[0005]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 -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複合摻合料包括:礦物外加劑以及促凝型減水 齊U。其中,
[0007] 所述礦物外加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98?99%。
[0008] 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 量的百分比為:1?2%。
[0009] 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折固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 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2%。
[0010]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0011] 可選的,前述的複合摻合料,其中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 所述礦粉中的任意兩種。
[0012]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時,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 量的百分比為:30?80%,所述矽灰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60%。
[0013]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礦粉時,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 量的百分比為:35?50%,所述礦粉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60%。
[0014]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其包括矽灰、礦粉時,所述矽灰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 分比為:20?50%,所述礦粉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80%。
[0015] 可選的,前述的複合摻合料,其中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以 及所述礦粉。其中,
[0016] 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5?50%。
[0017] 所述矽灰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0?30%。
[0018] 所述礦粉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70%。
[0019] 可選的,前述的複合摻合料,其中所述的促凝型減水劑為一種功能型接枝聚合物, 或為一種促凝劑與減水劑的復配物。
[0020]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複合摻合料的復配方法包括:
[0021] 將偏高嶺土、矽灰以及礦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22] 若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百分比為98?99%的所 述礦物外加劑料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百分比為1?2%的減縮型減水劑混合攪拌設 定時間,製備成混合型所述複合摻合料。
[0023] 若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百分比為98?99 %的所 述礦物外加劑料與折固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2%的所述減縮型減 水劑分別存放,製備成分體型所述複合摻合料。
[0024]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0025] 可選的,前述的複合摻合料的復配方法,其中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 所述矽灰、所述礦粉中的任意兩種。相應的,
[0026] 將偏高嶺土、矽灰以及礦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具體為:
[0027]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時,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 為30?80%的所述偏高嶺土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60%的所述 娃灰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28]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礦粉時,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 為35?50 %的所述偏高嶺土與將所述複合摻合料佔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60%的所述 礦粉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29]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其包括矽灰、礦粉時,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 20?50 %的所述矽灰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80 %的所述礦粉混合 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30] 可選的,前述的複合摻合料的復配方法,其中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 所述矽灰和所述礦粉。相應的,
[0031] 將偏高嶺土、矽灰以及礦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具體為:
[0032] 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5?50 %的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 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0?30%的所述矽灰以及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 20?70%的所述礦粉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33] 另一方面,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
[0034] 將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製成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
[0035] 其中,所述複合摻合料包括:礦物外加劑以及促凝型減水劑。其中,
[0036] 所述礦物外加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98?99%。
[0037]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 量的百分比為:1?2%。
[0038] 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折固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 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2%。
[0039] 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礦粉中的至少一種。
[0040]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技術問題還可採用以下技術措施進一步實現。
[0041] 可選的,前述的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複合摻合料為上述所 述的複合摻合料。
[0042] 可選的,前述的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複合摻合料中的礦物 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中的一種。相應的,
[0043] 將所述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具體為:
[0044]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領土時,將質量為A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 含有質量仏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中,所述AAMi+M2) = 15?20 %。
[0045]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娃灰時,將質量為M3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 質量M4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中,所述M3/ (M3+M4) = 5?10%。
[0046]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礦粉時,將質量為M5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 質量M4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中,所述M5/ (M5+M6) = 10?30%。
[0047] 可選的,前述的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複合摻合料中的礦物 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中的任意兩種。相應的,
[0048] 將所述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具體為:
[0049]將質量為M7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質量仏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 其中,所述M/(M7+M8) = 14 ?20%。
[0050] 可選的,前述的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複合摻合料中的礦物 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相應的,
[0051] 將所述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具體為:
[0052] 將質量為M9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質量M1(l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 中,其中,所述19八19+11(|)=14?20%。
[0053] 藉由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複合摻合料、復配方法及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 方法至少具有下列優點:
[0054] -、本發明提供的複合摻合料在被摻和到混凝土中後,礦物外加劑能夠改善混凝 土的顆粒效應、填充效應和潤滑效應,提供混凝土早期強度、工作性和穩定性。促凝型減水 劑通過促進混凝土中水泥主要礦物成分的早期水化速度,參與水化反應,填充孔隙結構,力口 速混凝土水化凝結,從而實現混凝土早強。
[0055] 二、本發明提供的複合摻合料的促凝型減水劑能夠激發礦物外加劑的活性指數, 複合摻合料在被摻和到混凝土中後,更進一步提升混凝土早期強度。
[0056] 三、本發明提供的複合摻合料在被摻和到混凝土中後,能夠使混凝土在負溫環境 下持續水化、強度增強。
[0057] 上述說明僅是本發明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發明的技術手段, 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
【具體實施方式】
[0058]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較 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複合摻合料、復配方法及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其【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 "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點可 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0059] 本發明的實施例一提出的一種複合摻合料,其包括:礦物外加劑以及促凝型減水 齊U。其中,所述礦物外加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98?99%。當 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 為:1?2%。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折固質量佔所述複合慘 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2%。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礦粉中的至少一 種。其中,液態的減縮型減水劑可以是減縮型減水劑水溶液,折固質量指的是液態的減縮型 減水劑經過蒸發後獲得的固態物質的質量。
[0060] 本發明提供的複合摻合料在被摻和到混凝土中後,礦物外加劑能夠改善混凝土的 顆粒效應、填充效應和潤滑效應,提供混凝土早期強度、工作性和穩定性。促凝型減水劑通 過促進混凝土中水泥主要礦物成分的早期水化速度,參與水化反應,填充孔隙結構,加速 混凝土水化凝結,從而實現混凝土早強。
[0061]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為了獲得較好的早強效果,本發明的實施例一中所述的複合 摻合料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
[0062] 其中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中的任意兩種時 : [0063]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時,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 量的百分比為:30?80%,所述矽灰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60%。 [0064]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礦粉時,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 量的百分比為:35?50%,所述礦粉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60%。 [0065]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其包括矽灰、礦粉時,所述矽灰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 分比為:20?50%,所述礦粉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80%。
[0066] 其中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以及所述礦粉時:
[0067] 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5?50%。
[0068] 所述矽灰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0?30%。
[0069] 所述礦粉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70%。
[0070] 其中,具體的,所述的促凝型減水劑為一種功能型接枝聚合物,或所述的促凝型減 水劑為一種促凝劑與減水劑的復配物。
[0071] 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一種複合摻合料的復配方法包括:
[0072] 將偏高嶺土、矽灰以及礦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73] 若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百分比為98?99 %的所 述礦物外加劑料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百分比為1?2%的減縮型減水劑混合攪拌設 定時間,製備成混合型所述複合摻合料。
[0074] 若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百分比為98?99 %的所 述礦物外加劑料與折固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2%的所述減縮型減 水劑分別存放,製備成分體型所述複合摻合料。
[0075] 進一步的,為了獲得更好的早強效果,本發明的實施例二中所述的複合摻合料的 復配方法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
[0076] 其中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中的任意兩種 時:
[0077]相應的,
[0078] 將偏高嶺土、矽灰以及礦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具體為:
[0079]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時,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 為30?80%的所述偏高嶺土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60%的所述 娃灰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80]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礦粉時,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 為35?50 %的所述偏高嶺土與將所述複合摻合料佔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60%的所述 礦粉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81]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其包括矽灰、礦粉時,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 20?50 %的所述矽灰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80 %的所述礦粉混合 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82] 其中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和所述礦粉時:
[0083] 相應的,
[0084] 將偏高嶺土、矽灰以及礦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具體為:
[0085] 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5?50 %的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 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0?30%的所述矽灰以及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 20?70%的所述礦粉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0086] 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一種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包括:
[0087] 將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製成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
[0088] 其中,所述複合摻合料包括:礦物外加劑以及促凝型減水劑。其中,
[0089] 所述礦物外加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98?99%。
[0090] 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 量的百分比為:1?2%。
[0091] 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折固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 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2%。
[0092] 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礦粉中的至少一種。
[0093] 具體的,本發明的實施例三中所述的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還提供如下 的實施方式:將上述實施例一提供的複合摻合料中包含的各配料按照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 原料中,製成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或者,採用上述實施例二提供的所述復配方法預先製備 成複合摻合料成品,再將複合摻合料成品按照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製成煤礦外層 井壁混凝土。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提供的所述複合摻合料具體實現可參見上述實 施例一中描述的相關內容,此處不再贅述。本實施例提供的所述複合摻合料的復配方法具 體可參見上述實施例二中的相關內容,此處不再贅述。
[0094] 進一步的,為了獲得更好的早強效果,本發明的實施例三中所述的煤礦外層井壁 混凝土的施工方法還提供如下的實施方式,
[0095] 其中當所述複合摻合料中的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 中的一種時:
[0096] 相應的,
[0097] 將所述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具體為:
[0098]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領土時,將質量為A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 含有質量仏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中,所述AAMi+M2) = 15?20 %。
[0099]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娃灰時,將質量為M3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 質量M4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中,所述M3/ (M3+M4) = 5?10%。
[0100]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礦粉時,將質量為M5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 質量M4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中,所述M5/ (M5+M6) = 10?30%。
[0101] 其中當所述複合摻合料中的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 中的任意兩種時:
[0102] 相應的,
[0103] 將所述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具體為:
[0104] 將質量為M7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質量M2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 中,其中,所述M/(M7+M8) = 14?20%。
[0105] 其中當所述複合摻合料中的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 時:
[0106] 相應的,
[0107] 將所述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具體為:
[0108] 將質量為M9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質量M1(l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 中,其中,所述19八19+11(|)=14?20%。
[0109] 為了獲知本發明的實施效果,本發明按照表1配製l〇〇kg複合摻合料,按照表2配 制混凝土,在室溫下攪拌3分鐘出機成型,靜停1小時後分別將成型樣品放入標養室和-5°C 的低溫養護箱中進行養護,並按設定齡期進行抗壓強度試驗,並得到了表3中的試驗數據。
[0110]
【權利要求】
1. 一種複合摻合料,其特徵在於,包括:礦物外加劑以及促凝型減水劑;其中, 所述礦物外加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98?99% ; 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 百分比為:1?2% ; 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折固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 量的百分比為:1?2% ; 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礦粉中的至少一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摻合料,其特徵在於, 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中的任意兩種;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時,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 百分比為:30?80%,所述矽灰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60% ;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礦粉時,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 百分比為:35?50%,所述礦粉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60% ;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其包括矽灰、礦粉時,所述矽灰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 為:20?50%,所述礦粉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80%。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摻合料,其特徵在於, 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以及所述礦粉;其中, 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5?50% ; 所述矽灰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0?30% ; 所述礦粉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70%。
4. 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複合摻合料,其特徵在於, 所述的促凝型減水劑為一種功能型接枝聚合物,或為一種促凝劑與減水劑的復配物。
5. -種複合摻合料的復配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將偏高嶺土、矽灰以及礦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若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百分比為98?99 %的所述礦 物外加劑料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百分比為1?2%的減縮型減水劑混合攪拌設定時 間,製備成混合型所述複合摻合料; 若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百分比為98?99%的所述礦 物外加劑料與折固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2%的所述減縮型減水劑 分別存放,製備成分體型所述複合摻合料。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複合摻合料的復配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 所述偏1?嶺土、所述娃灰、所述礦粉中的任意兩種;相應的, 將偏高嶺土、矽灰以及礦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具體為: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時,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 30?80 %的所述偏高嶺土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60 %的所述矽灰 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礦粉時,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 35?50 %的所述偏高嶺土與將所述複合摻合料佔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60 %的所述礦粉 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其包括矽灰、礦粉時,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 50%的所述矽灰與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45?80%的所述礦粉混合攪拌 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複合摻合料的復配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 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和所述礦粉;相應的, 將偏高嶺土、矽灰以及礦粉中的至少一種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具體為: 將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5?50 %的所述偏高嶺土、佔所述複合摻合 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10?30%的所述矽灰以及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20? 70 %的所述礦粉混合攪拌製成礦物外加劑料。
8. -種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將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製成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 其中,所述複合摻合料包括:礦物外加劑以及促凝型減水劑;其中, 所述礦物外加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百分比為:98?99% ; 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固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量的 百分比為:1?2% ; 當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為液態時,所述減縮型減水劑的折固質量佔所述複合摻合料總質 量的百分比為:1?2% ; 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偏高嶺土、矽灰、礦粉中的至少一種。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複合摻 合料為上述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複合摻合料。
10. 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復 合摻合料中的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中的一種;相應的, 將所述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具體為: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領土時,將質量為W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 質量M2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中,所述%/ (Mi+M2) = 15?20% ;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娃灰時,將質量為M3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質量 M4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中,所述M3AM3+M4) = 5?10% ; 當所述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礦粉時,將質量為M5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質量 M4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中,所述M5AM5+M6) = 10?30%。
11. 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復 合摻合料中的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中的任意兩種;相應的, 將所述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具體為: 將質量為M7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質量仏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 中,所述 M/(M7+M8) = 14 ?20%。
12. 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煤礦外層井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所述複合摻合料中的礦物外加劑包括所述偏高嶺土、所述矽灰、所述礦粉;相應的, 將所述複合摻合料按設定比例摻入混凝土原料中,具體為: 將質量為M9的所述複合摻合料摻入到包含有質量M1(l的膠凝材料的混凝土原料中,其 中,所述 M^(M9+M1Q) = 14 ?20%。
【文檔編號】C04B22/06GK104386936SQ201410469664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15日
【發明者】高春勇, 高瑞軍, 李功洲, 楊柳 申請人: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