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殼風機及其電蓄能加熱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03 15:1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蓄熱工程技術領域,具體而言,尤其一種無殼風機及其電蓄能加熱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節能環保要求,電採暖作為一種環保、節能、舒適的採暖方式,被國家及其各級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本著國家關於可再生資源持續發展的原則,各地區相關部門也都制定出改變採暖方式的相關政策,大力發展電採暖。由於用電時段不同造成電網的「峰谷平」現象,國家鼓勵低谷時段電蓄能,尖峰時段停止加熱,可持續對外供熱的設備。傳統大電網供電方式由於自身的缺陷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社會對能源和電力的質量與安全可靠的需求。在大型互聯電力系統中,局部事故易擴散,集中式大電網不能靈活跟蹤電力負荷的變化。作為一種新型能源系統,分布式能源以其安全、經濟、可靠、能源利用率高、環境友好等優點,得到世界範圍內的廣泛重視。
然而一般電鍋爐蓄熱,採用水蓄熱方式,但是該產品需要龐大的水箱儲熱,水的蓄熱溫度比較低,單位體積蓄熱量為高溫固體蓄熱的1/10,而且電鍋爐沒有實現水電分離,存在安全隱患,同時設置在設備內部的風機工作效率低。
因此,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且安全的無殼風機及其電蓄能加熱設備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殼風機及其電蓄能加熱設備,以緩解現有技術中工作效率低且不安全的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殼風機,包括:電機、傳動軸、冷卻組件、葉輪和控制裝置;
所述傳動軸一端與所述電機連接,所述傳動軸另一端與所述葉輪連接,所述傳動軸穿過所述冷卻組件,且所述冷卻組件隨所述傳動軸旋轉;
所述電機與所述控制裝置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葉輪包括支座、擋板、隔板和葉片;
所述擋板位於所述支座上,所述葉片一側位於所述擋板上,所述葉片另一側位於所述隔板上。
進一步地,所述隔板呈環形,且所述隔板內圈設置有翻邊結構。
進一步地,無殼風機還包括鎖緊組件;
所述傳動軸通過所述鎖緊組件與所述支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冷卻組件包括散熱片和扇葉;
所述冷卻組件與所述傳動軸固定連接,所述扇葉與所述散熱片固定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電機上設置有用於保護所述冷卻組件的外罩。
進一步地,無殼風機還包括擴壓器;
所述擴壓器包括擴壓器前盤、擴壓器後盤,所述擴壓器前盤和所述擴壓器後盤安裝在所述葉輪出口處,所述擴壓器前盤和所述擴壓器後盤構成出口截面不斷擴大的環形擴壓風道。
進一步地,所述擴壓器前盤及所述擴壓器後盤和所述葉輪之間留有間隙,間隙大小為葉輪外徑的0.5%-1%。
進一步地,所述葉輪設置為離心式葉輪。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蓄能加熱設備,包括:箱體、主機和所述的無殼風機;
所述主機位於所述箱體內部,所述無殼風機位於箱體底部。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殼風機,包括:電機、傳動軸、冷卻組件、葉輪和控制裝置,傳動軸一端與電機連接,傳動軸另一端與葉輪連接,當電機帶動傳動軸轉動,傳動軸會帶動葉輪轉動,因為葉輪放置在電蓄能加熱設備內部,電蓄能加熱設備內部處於高溫狀態,因此通過葉輪與傳動軸都會非常熱,長期在高溫下連續工作,可能發生意外情況,為此在傳動軸上設置冷卻組件,傳動軸穿過冷卻組件,且冷卻組件隨傳動軸旋轉,在工作的過程中,冷卻組件即對傳動軸進行冷卻,間接為葉輪進行冷卻,提高了設備的工作效率,同時提高設備的安全性,電機與控制裝置連接,通過控制裝置可以控制電機的轉速,對產風量進行調節。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蓄能加熱設備,包括:箱體、主機和無殼風機,主機位於箱體內部,主機負責對電能進行熱交換工作,將電能轉換成熱能儲存起來,或者將熱能轉換成電能輸送出去,將無殼風機設置在箱體下部,箱體下部溫度角度,可以提高無殼風機的使用壽命,最重要的是能夠提高熱交換的效率,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無殼風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未安裝葉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側視圖;
圖4為圖1中冷卻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主視圖;
圖6為圖1中葉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1的主視圖。
圖標:100-電機;200-傳動軸;300-冷卻組件;301-散熱片;302-扇葉;400-葉輪;401-支座;402-擋板;403-葉片;404-隔板;500-控制裝置;600-鎖緊組件;700-外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於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子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無殼風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未安裝葉輪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側視圖;圖4為圖1中冷卻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主視圖;圖6為圖1中葉輪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圖1的主視圖。
如圖1-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無殼風機,包括:電機100、傳動軸200、冷卻組件300、葉輪400和控制裝置500;傳動軸200一端與電機100連接,傳動軸200另一端與葉輪400連接,傳動軸200穿過冷卻組件300,且冷卻組件300隨傳動軸200旋轉;電機100與控制裝置500連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無殼風機,包括:電機100、傳動軸200、冷卻組件300、葉輪400和控制裝置500,傳動軸200一端與電機100連接,傳動軸200另一端與葉輪400連接,當電機100帶動傳動軸200轉動,傳動軸200會帶動葉輪400轉動,因為葉輪400放置在電蓄能加熱設備內部,電蓄能加熱設備內部處於高溫狀態,因此通過葉輪400與傳動軸200都會非常熱,長期在高溫下連續工作,可能發生意外情況,為此在傳動軸200上設置冷卻組件300,傳動軸200穿過冷卻組件300,且冷卻組件300隨傳動軸200旋轉,在工作的過程中,冷卻組件300即對傳動軸200進行冷卻,間接為葉輪400進行冷卻,提高設備的安全性,電機100與控制裝置500連接,通過控制裝置500可以控制電機100的轉速,對產風量進行調節。
需要指出的是,用戶可以通過操作控制系統可以控制電機100的輸出量,從而調控葉輪400的轉速和產氣量,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今天具體的調控。
還需要指出的是,傳動軸200與葉輪400均為金屬材質,因此熱傳遞性較高,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熱量能夠較快的傳遞開,如果熱量過高,會造成電機100燒毀,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轉,同時因高溫作用會是傳動軸200發生彎曲,在高速轉動時,會產生毀滅性的的後果,如果因轉速過快將傳動軸200甩處,會砸毀附近設備,甚至砸傷工作人員,因此需要對電機100及傳動軸200進行冷卻,具體的,在傳動軸200上設置冷卻組件300,傳動軸200穿過冷卻組件300,冷卻組件300與傳動軸200固定連接,在傳動軸200轉動時能帶動冷卻組件300工作,對傳動軸200進行冷卻,因熱具有傳遞性,因此間接能夠對電機100和葉輪400進行冷卻,提高設備安全性。
還需要指出的是,通過設置冷卻設備,能對傳動軸200、電機100和葉輪400進行冷卻,因此是傳動軸200、電機100和葉輪400處於正常的工作環境,從而提高了設備的工作效率。
還需要指出的是,傳動軸200與冷卻組件300之間通過銷、鍵連接,極大的提高設備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冷卻組件300與傳動軸200共同高速轉動時,不會出現跳動等現象。
還需要指出的是,控制裝置500採用PLC控制系統,通過加裝傳感器可以實現對設備的自動化控制,極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並較少工作人員的負擔。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葉輪400包括支座401、擋板402、隔板404和葉片403;擋板402位於支座401上,葉片403一側位於擋板402上,葉片403另一側位於隔板404上。
葉輪400主要由擋板402、隔板404和葉片403組成,葉片403位於擋板402與隔板404之間,擋板402與支座401之間為固定連接,保證葉輪400的強度和剛度,擋板402與支座401配合形成封閉面。
需要指出的是,傳動軸200與支座401連接,從而帶動葉輪400高速轉動,葉輪400從隔板404吸進空氣,從隔板404與擋板402之間吹出,形成具有一定壓力和速度的空氣流,在實際使用時,能夠將蓄熱設備底層的較冷空氣吹向蓄熱設備上層,從而實現熱循環。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隔板404呈環形,且隔板404內圈設置有翻邊結構。
隔板404成環形,內圈較大,主要用於葉輪400的吸氣工作,因此需要將隔板404的內圈設計的大一些,增加葉輪400的吸氣量,同時不能影響葉輪400的剛性和強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隔板404內圈處設置翻邊結構,此翻邊結構也可以叫做集流器,能夠增大葉輪400的進風效率,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成本。
還需要指出的是,翻邊結構呈弧形。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無殼風機還包括鎖緊組件600;傳動軸200通過鎖緊組件600與支座401連接。
傳動軸200與葉輪400之間為配合連接,因工作環境需求,葉輪400需要高速轉動,如果傳動軸200與葉輪400的連接不當,在高速旋轉過程中,輕則設備損壞,重則會發生人員傷亡,因此在傳動軸200原理電機100的一端設置鎖緊組件600。
需要指出的是,通過鎖緊組件600將傳動軸200與葉輪400固定在一起,即便高速旋轉,葉輪400與傳動軸200也不會穿線意外情況,確保人員的安全。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冷卻組件300包括散熱片301和扇葉302;冷卻組件300與傳動軸200固定連接,扇葉302與散熱片301固定連接。
因工作環境與工作狀態,需要設置冷卻組件300,將冷卻組件300設置在傳動軸200上,通過傳動軸200帶動冷卻組件300工作,對風機整體進行冷卻,其工作原理為,冷卻組件300包括散熱片301和扇葉302,散熱片301與扇葉302固定連接在一起,散熱片301與傳動軸200固定連接在一起,工作時,傳動軸200會高速旋轉,從而帶動扇葉302高速旋轉,扇葉302在旋轉過程中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冷風對設備進行冷卻,設置散熱片301的目的在於提高冷卻的速度,增大被冷卻的表面積,提高冷卻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實際情況的需求,可以設置多組散熱片301或者多組冷卻組件300。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電機100上設置有用於保護冷卻組件300的外罩700。
冷卻組件300與傳動軸200間接採用連接配合,而不是一體式,因此在工作時,因高速旋轉可能會發生意外情況,例如冷卻組件300的飛出,如果不加防護,其後果是相當嚴重的,因此在冷卻組件300外加裝外罩700,外罩700設置在電機100上,從而避免外罩700的脫離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設置外罩700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如果不加外罩700,外界物品可以會影響高速旋轉的冷卻組件300,如果將冷卻組件300損傷後,在設備工作時,因產生的不平衡離心力可以使設備直接損壞,因此在冷卻組件300外設置外罩700。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無殼風機還包括擴壓器;擴壓器包括擴壓器前盤、擴壓器後盤,擴壓器前盤和擴壓器後盤安裝在葉輪400 出口處,擴壓器前盤和擴壓器後盤構成出口截面不斷擴大的環形擴壓風道。
葉輪400在高速旋轉工作時,空氣與葉片403之間會產生接觸,因速度過大,會產生噪音,因此需要葉片403的表面足夠光滑,達到靜音目的,同時還可以在葉輪400上加裝擴壓器,通過延長風路,可以減小噪聲。
需要指出的是,擴壓器包括擴壓器前盤、擴壓器後盤,擴壓器前盤和擴壓器後盤安裝在葉輪400出口處,同時擴壓器前盤和擴壓器後盤構成出口截面不斷擴大的環形擴壓風道,這樣的設置能夠有效的減小噪音。
還需要指出的是,根據不同情況的需求,可以設置不同類型的擴壓器。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擴壓器前盤及擴壓器後盤和葉輪400之間留有間隙,間隙大小為葉輪400外徑的0.5%-1%。
在設置時,因為壓器前盤及擴壓器後盤是固定在某一支架上的,即壓器前盤及擴壓器後盤是固定不同的,因此需要壓器前盤及擴壓器後盤與葉輪400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但是此間隙不能過大,如果過打同樣會產生較大的噪音。
需要指出的是,為保證設備的正常工作且減小噪聲,將間隙大小設定為葉輪400外徑的0.5%-1%,能夠有效的較少葉輪400的噪聲。
本實施例的可選方案中,葉輪400設置為離心式葉輪400。
選用離心式葉輪400完成工作,能夠較好的適應蓄熱設備內部的工作環境,同時能夠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蓄能加熱設備,包括:箱體、主機和的無殼風機;主機位於箱體內部,無殼風機位於箱體底部。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蓄能加熱設備,包括:箱體、主機和無殼風機,主機位於箱體內部,主機負責對電能進行熱交換工作,將電能轉換成熱能儲存起來,或者將熱能轉換成電能輸送出去,將無殼風機設置在箱體下部,箱體下部溫度角度,可以提高無殼風機的使用壽命,最重要的是能夠提高熱交換的效率,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將無殼風機設置在箱體的底層,能夠較小對無殼風機的抗熱性要求,同時能夠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