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切削液供給裝置製造方法
2023-04-30 14:30:46 1
一種切削液供給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切削液供給裝置,主要包括儲液池、螺旋流恆壓泵、過濾網、沉澱池、回流槽、上閥門、電磁閥、下閥門、單向閥及各使用設備。螺旋流恆壓泵安裝在儲液池內,各使用設備並聯與供液管道與回流槽之間,上閥門與電磁閥安裝在每臺供液管道的入口處,下閥門安裝在每臺設備流向回流槽的管道上,單向閥安裝在自帶水泵出液口與供液管道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有基礎設施的改造,利用螺旋流恆壓泵液體恆壓的原理進行管道供給,實現並聯的所有設備進行集中供液,並且所有出水管道壓力恆定,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管道遠壓力低的問題,採用回流槽回流的方法實現切削液的循環使用。
【專利說明】一種切削液供給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切削液供給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眾所周知,在機械加工中,為了降低刀具與工件坯料摩擦部位的表面溫度和刀具磨損,改善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精度和刀具耐用度,以及清洗和防鏽等多種作用。都會在金屬切削中針對不同材質加入不同規格的切削液。
[0003]現有的切削液供給設備所使用的切削液供給裝置,通常採用單臺水泵單獨設備使用,當某臺工具機長時間不使用,切削液不循環流動,會變質,再使用時需要重新更換切削液,使用量較大,造成材料浪費,使用成本高,而廢棄的切削液處理也會對環境造成不利影響。
[0004]現在市場上存在另一種切削液供給方法一集中供給裝置,該裝置是利用壓力罐中液體的壓差進行供給,這樣會造成靠近壓力罐的壓力大,但離壓力罐較遠的工具機切削液壓力就會較小,流量也會不足。另外使用該設備時在壓力高時停止,壓力低時再啟動,導致整體管道壓力不穩定,電機也隨壓力變化而頻繁停止與啟動,造成能源的消耗和本體壽命的減少。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解決目前使用成本高、能源消耗大、環境汙染大及操作不便等一些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低耗環保的切削液循環恆壓供給裝置。
[0006]為實現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切削液供給裝置,包括儲液裝置和供液管道,所述供給裝置還包括回流槽,回流槽連接儲液裝置的進水口,所述的儲液裝置內安裝有恆壓泵,供液管道連接恆壓泵的出水口,各使用設備並聯在供液管道與回流槽之間,使用設備的入水口連接供液管道,出水口連接回流槽。
[0007]作為優選,儲液裝置與回流槽的連接處設有過濾裝置。
[0008]作為優選,回流槽在靠近儲液裝置入水口的位置設有沉澱池,沉澱池為回流槽內向下凹陷的凹槽。
[0009]作為優選,各使用設備的供液管道入口處設有上閥門。
[0010]作為優選,各使用設備的供液管道入口處設有電磁閥。
[0011 ] 作為優選,各使用設備流向回流槽的管道上設有下閥門。
[0012]作為優選,各使用設備自帶水泵的出液口與供液管道之間設有單向閥。
[0013]作為優選,所述的恆壓泵為螺旋流恆壓泵包括泵體、泵殼和葉輪,泵殼內壁為圓弧形,葉輪包括一具有一輪轂部分的後蓋板、位於後蓋板前側與後蓋板形成一體的多個前葉片和位於後蓋板後側與後蓋板形成一體的多個付葉片,每個前葉片在靠近後蓋板圓形邊緣處向逆時針方向彎折並向順時針方向傾斜,與後蓋板的前表面形成一定夾角的彎折傾斜部分,付葉片直線延伸至葉輪外邊緣;所述泵體設在泵殼的左端,泵體左端設有密封圈,泵體內設有泵軸和泵後蓋,泵軸的右端延伸至泵殼內,葉輪設置在泵軸的右端,泵軸外設有軸套,軸套設在輪轂的左端,軸套外設有密封裝置,所述的泵後蓋設在付葉片的左側、密封裝置的外圍,泵後蓋與密封裝置之間形成密封腔,所述的泵後蓋右端面在高壓區開進水斜孔,該孔進密封腔的位置近密封裝置,在泵後蓋右端面低壓區開出水斜孔,該孔出密封腔的位置遠密封裝置,所述的密封裝置採用機械密封的方式來密封。
[0014]所述的恆壓泵將液體從儲液裝置中抽入供液管道中,各使用設備的上閥門與下閥門此時都處於打開狀態,液體經供液管道流經各並聯設備的上閥門和代碼控制的電磁閥,在單向閥的作用下,由噴口噴出作業,經作業後的液體經連接該工具機上的下閥門流入回流槽中,從而使各工具機回流的液體都流入該回流槽中,在回流過程中,沉降池可使液體中的廢棄固體進行沉澱,最後經過濾網後流入儲液裝置內,在加工不同材料使用不同切削液時,直接把上閥門和下閥門關閉,使用其本身的自帶水泵進行冷卻。
[0015]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螺旋流恆壓泵在轉動時彎折傾斜部分後根部的出口離心力大於彎折傾斜部分前自由邊的出口離心力,後根部的液流壓力也相應高於前自由邊的液流壓力,液流方向由後根部指向自由邊,產生縱向流動,隨著葉輪轉動產生旋轉流動形成螺旋流,再進入葉輪上多個前葉片之間的空間,再次加壓,其作用類似多級離心泵,從而得到高揚程和恆壓,本實用新型利用螺旋流恆壓泵液體恆壓的原理進行管道供給,實現並聯的所有設備進行集中供液,並且所有出水管道壓力恆定,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管道遠壓力低的問題,採用回流槽回流的方法實現切削液的循環使用。在使用不同液體情況下,還可實現集中供液與獨立供液的簡單切換。本實用新型可大大降低切削液的使用量,循環使用,提高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成本,環境汙染可大大降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不當限定。
[0017]在附圖中: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示意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是泵後蓋的縱剖示意圖;
[0021]圖4是泵後蓋端面的示意圖;
[0022]圖5是節流套的示意圖。
[0023]圖中標號說明:1、儲液池;2 ;螺旋流恆壓泵;3、過濾網;4、沉澱池;5、回流槽;6、上閥門;7、單向閥;8、工具機;9、噴口 ;10、自帶水泵;11、下閥門;12、電磁閥;13、供液管道;21、葉輪;21-1、前葉片;21-2、付葉片;21-3、後蓋板;21_4、輪轂;22、節流套;23、泵後蓋;24、密封腔;25、進水斜孔;25-1、進水斜孔進密封腔位置;26、密封裝置;26_1、動軸;26_2、定軸;27、軸套;28、出水斜孔;28-1、出水斜孔出密封腔位置;29、密封圈;210、泵殼;211、泵體;212、泵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25]參照圖1所示,一種切削液供給裝置,包括儲液池I和供液管道13,所述供給裝置還包括回流槽5,回流槽5連接儲液池I的進水口,螺旋流恆壓泵2安裝在儲液池I內,用作管道集中供液,供液管道13連接螺旋流恆壓泵2的出水口,儲液池I與回流槽5的連接處設有過濾網3,回流槽5在靠近儲液池I入水口的位置設有沉澱池4,沉澱池4為回流槽5內向下凹陷的凹槽,各使用工具機8並聯於供液管道13與回流槽5之間,使用工具機8的入水口連接供液管道13,出水口連接回流槽5,上閥門6與電磁閥12安裝在每臺工具機8供液管道13的入口處,用作供液管道13的打開與關閉,下閥門11安裝在每臺工具機8流向回流槽5的管道上,用於單獨設備切削液的回流,單向閥7安裝在自帶水泵10出液口與供液管道13之間,用於防止供液管道13中的液體回流。
[0026]螺旋流恆壓泵2參見圖2至圖5所示,包括泵體211、泵殼210和葉輪21,泵殼210內壁為圓弧形,葉輪21包括一具有一輪轂21-4部分的後蓋板21-3、位於後蓋板21-3前側與後蓋板21-3形成一體的多個前葉片21-1和位於後蓋板21-3後側與後蓋板21_3形成一體的多個付葉片21-2,付葉片21-2直線延伸至葉輪21外邊緣;每個前葉片21-1在靠近後蓋板21-3圓形邊緣處向逆時針方向彎折並向順時針方向傾斜,與後蓋板21-3的前表面形成一定夾角的彎折傾斜部分,彎折傾斜部分外邊緣從後根部到前自由邊向內傾斜3°到10°,優選6° ;前葉片的入口角為30°到60°,優選45° ;彎折傾斜部分前自由邊的出口角為90°到130°,優選100° ;彎折傾斜部分後根部的出口角為110°到140°,優選130° ;所述泵體211設在泵殼210的左端,泵體211左端設有密封圈29,泵體211內設有泵軸212和泵後蓋23,泵軸212的右端延伸至泵殼210內,葉輪21設置在泵軸212的右端,泵軸212外設有軸套27,軸套27設在輪轂21-4的左端,軸套27外設有密封裝置26,所述的泵後蓋23設在付葉片21-2的左側、密封裝置26的外圍,泵後蓋23與密封裝置26之間形成密封腔24,所述的泵後蓋23右端面在距離葉輪21外徑4/5位置處開進水斜孔25,該孔進密封腔的位置25-1近密封裝置26,對應進水孔180°位置在距離葉輪21外徑1/2處開出水斜孔28,該孔出密封腔24的位置遠密封裝置26,所述的密封裝置26採用機械密封的方式來密封,包括定軸26-2和動軸26-1,所述的定軸26-2設在密封圈29的右端,動軸26-1設在定軸26-2的右端,恆壓泵運行時定軸26-2固定不動,動軸26_1隨著泵軸212 —起轉動。
[0027]所述的密封腔24內設有節流套22,所述的節流套22以泵後蓋23與軸套27和輪轂22之間的小間隙延長至葉輪後蓋板21-3處。
[0028]螺旋流恆壓泵2將液體從儲液池I中抽入供液管道13中,各工具機8的上閥門6與下閥門11都處於打開狀態,液體經供液管道13流經各並聯工具機上8的上閥門6和代碼控制的電磁閥12,在單向閥7的作用下,由噴口 9噴出作業,經作業後的液體經連接該工具機上的下閥門11流入回流槽5中,從而使各工具機8回流的液體都流入該回流槽5中,在回流過程中,沉降池4可使液體中的廢棄固體進行沉澱,最後經過濾網3後流入儲液池I內。如在某一臺工具機加工不同材料使用不同切削液時,直接把上閥門6和下閥門11關閉,使用其本身的自帶水泵10進行冷卻,可靈活轉變。[0029]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恆壓泵轉動時彎折傾斜部分後根部的出口離心力大於彎折傾斜部分前自由邊的出口離心力,後根部的液流壓力也相應高於前自由邊的液流壓力,液流方向由後根部指向自由邊,產生縱向流動,隨著葉輪I轉動產生旋轉流動形成螺旋流,再進入葉輪21上多個前葉片21-1之間的空間,再次加壓,其作用類似多級離心泵,從而得到高揚程和恆壓,同時,本實用新型利用泵後蓋23端面與葉輪付葉片21-2後端面的壓力降,為密封裝置26提供衝洗水,在泵後蓋23端面的高壓區開孔25,該孔進密封腔的位置25-1近密封裝置26,引準高壓水到密封腔24,在泵後蓋端面的低壓區開孔28,該孔出密封腔的位置28-1遠密封裝置26,進入密封腔24內的準高壓水衝洗過密封裝置26後,按流動方向,通過出水孔28,順流回到低壓區,泵回收了部分能量,提高了泵的水力效率,減少了紊流損失,也帶走了摩擦熱量以及密封腔24內可能存在的氣體,加長的節流套22減少了密封腔24洩露的高壓水對付葉片21-2壓力降的破壞,保證了付葉片21-2的平衡效果。
[003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利用恆壓泵液體恆壓的原理進行管道供給,實現並聯的所有設備進行集中供液,並且所有出水管道壓力恆定,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管道遠壓力低的問題,採用回流槽回流的方法實現切削液的循環使用。在使用不同液體情況下,還可實現集中供液與獨立供液的簡單切換。本實用新型可大大降低切削液的使用量,循環使用,提高使用壽命,降低使用成本,環境汙染可大大降低。
[0031 ]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 一個實施例」、「 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32]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切削液供給裝置,包括儲液裝置和供液管道,其特徵在於,所述供給裝置還包括回流槽,回流槽連接儲液裝置的進水口,所述的儲液裝置內安裝有恆壓泵,供液管道連接恆壓泵的出水口,各使用設備並聯在供液管道與回流槽之間,使用設備的入水口連接供液管道,出水口連接回流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儲液裝置與回流槽的連接處設有過濾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回流槽在靠近儲液裝置入水口的位置設有沉澱池,沉澱池為回流槽內向下凹陷的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各使用設備的供液管道入口處設有上閥門。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各使用設備的供液管道入口處設有電磁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各使用設備流向回流槽的管道上設有下閥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各使用設備自帶水泵的出液口與供液管道之間設有單向閥。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供給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恆壓泵為螺旋流恆壓泵,包括泵體、泵殼和葉輪,泵殼內壁為圓弧形,葉輪包括一具有一輪轂部分的後蓋板、位於後蓋板前側與後蓋板形成一體的多個前葉片和位於後蓋板後側與後蓋板形成一體的多個付葉片,每個前葉片在靠近後蓋板圓形邊緣處向逆時針方向彎折並向順時針方向傾斜,與後蓋板的前表面形成一定夾角的彎折傾斜部分,付葉片直線延伸至葉輪外邊緣;所述泵體設在泵殼的左端,泵體左端設有密封圈,泵體內設有泵軸和泵後蓋,泵軸的右端延伸至泵殼內,葉輪設置在泵軸的右端,泵軸外設有軸套,軸套設在輪轂的左端,軸套外設有密封裝置,所述的泵後蓋設在付葉片的左側、密封裝置的外圍,泵後蓋與密封裝置之間形成密封腔,所述的泵後蓋右端面在高壓區開進水斜孔,該孔進密封腔的位置近密封裝置,在泵後蓋右端面低壓區開出水斜孔,該孔出密封腔的位置遠密封裝置,所述的密封裝置採用機械密封的方式來密封。
【文檔編號】F04D29/42GK203390649SQ201320458955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0日
【發明者】王強, 張志明, 王成 申請人:強勝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