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系統及媒體交換中心的製作方法
2023-05-02 04:35:11 4
專利名稱: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系統及媒體交換中心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系統及媒體交換中心。
背景技術:
隨著多媒體信息的日益豐富和發展,通過群發多媒體消息實現用戶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目前尚沒有面向固網終端的多媒體消息群發;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技術主要集中在移動通信領域,通過增加輔助平臺或者改進消息流程由移動彩信中心進行群發。現有技術有通過短號碼進行彩信群發的方法,該方法的操作流程包括:移動終端向多媒體消息中心發送包含短號碼的多媒體請求消息;多媒體消息中心向短號碼伺服器查詢與當前短號碼相應的地址組,用短號碼伺服器查詢到的相應地址組代替短號碼,然後,根據相應地址組將多媒體消息發送給相應的接收方。在上述方法中,多媒體消息的發送是由多媒體消息中心完成的。當在多媒體消息內容比較大或用戶量比較多時,對多媒體消息中心的並發處理能力要求很高,增加了多媒體消息中心的擴容和成本壓力。另外,上述群發彩信的方法不能面向固網終端進行群發,未能解決固網終端進行多媒體消息群發的問題。由此可見,目前需要有一種新的多媒體消息群發方法,一方面解決多媒體消息中心壓力過大的問題,另一方面解決面向固網終端進行多媒體消息群發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系統及媒體交換中心,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多媒體消息中心壓力過大的問題,並實現面向固網終端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包括:媒體交換中心接收終端發送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請求,所述群發請求攜帶有群信息和終端標識;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根據所述群信息查詢群組伺服器,獲取所述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並根據所述終端標識查詢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獲取覆蓋所述終端的媒體交換網元;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所述終端發送指示信息,以供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指示信息,通過所述媒體交換網元將所述多媒體消息發送給所述群用戶。本發明提供一種媒體交換中心,包括:接收模塊,用於接收終端發送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請求,所述群發請求攜帶有群信息和終端標識;第一獲取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群信息查詢群組伺服器,獲取所述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
第二獲取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終端標識查詢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獲取覆蓋所述終端的媒體交換網元;
發送指示模塊,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指示信息,以供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指示信息,通過所述媒體交換網元將所述多媒體消息發送給所述群用戶。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媒體消息的群發系統,包括本發明提供的媒體交換中心,還包括: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群組伺服器和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
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與所述媒體交換中心連接,用於根據所述媒體交換中心的請求,對終端或群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
所述群組伺服器,與所述媒體交換中心連接,用於對群信息和群用戶進行管理,以供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查詢並獲取所述群用戶;
所述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與所述媒體交換中心連接,用於對終端和媒體交換網元的可用關係進行管理,以供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查詢並獲取所述媒體交換網元。
本發明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系統及媒體交換中心,採用群組伺服器對群用戶進行管理、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為終端分配可為其提供服務的媒體交換網元,並通過媒體交換中心對群發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在多媒體消息的發送過程中,媒體交換網元可作為終端、媒體交換中心和群用戶之間的橋梁,群用戶或終端可通過媒體交換中心和媒體交換網元接入多媒體消息的群發過程,使得終端和群用戶不再受限於移動終端;同時,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而媒體交換中心僅進行群發過程的控制和管理,降低了對媒體交換中心的容量要求和成本,有利於群發大容量多媒體消息時的並發處理能力,便於運營商開展各種業務。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的流程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所基於的系統架構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的流程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媒體交換中心的結構示意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媒體交換中心的結構示意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群發方法包括:
步驟11,媒體交換中心接收終端發送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請求,其中群發請求攜帶有群信息和終端標識;群信息可以是用戶群的群名稱、群號碼等,終端向媒體交換中心發送攜帶有群名稱或群號碼的群發請求。
其中,本發明技術方案中的終端可以是接入行動網路的各種終端設備,例如手機;也可以是接入固網中的各種終端設備。本發明實施例將以固網終端為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固網終端可以是固定電話、機頂盒、個人計算機等設備,終端標識可以是固定電話的電話號碼、接入號、計算機的序列號,也可以是預先分配給機頂盒的接入號、網際協議(Internet Protocol ;簡稱為:IP)地址等。步驟12,媒體交換中心根據群信息查詢群組伺服器,獲取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並根據終端標識查詢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獲取覆蓋終端的媒體交換網元;其中,群組伺服器負責對用戶群進行管理,例如負責用戶群的建立、刪除和更新,還包括對已建立用戶群管理,例如存儲群號碼、群名稱,以及對該用戶群中群用戶的信息的管理,例如管理群用戶在該用戶群中的群發權限,同時還存儲用戶群的群號碼、群名稱與群用戶之間的各種映射關係等。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用於對媒體交換網元進行管理,例如負責管理每個媒體交換網元的服務權限、覆蓋範圍、接入地址、以及配置等。其中媒體交換網元用於存儲轉發固網終端之間的交互信息,通常會在不同的地域位置設置多個媒體交換網元,以達到覆蓋儘可能多的固網終端。在此說明,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和媒體交換網元也支持移動終端的接入。步驟13,媒體交換中心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以供終端根據指示信息,通過媒體交換網元將多媒體消息發送給群用戶。媒體交換中心獲取到接收多媒體消息的群用戶和進行多媒體消息轉發的媒體交換網元後,向固網終端發送指示消息,固網終端根據指示消息將多媒體消息發送給媒體交換網元,並由媒體交換網元將多媒體消息發送給群用戶。本實施例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採用群組伺服器對群用戶進行管理、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為終端分配可為其提供服務的媒體交換網元,並通過媒體交換中心對群發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在多媒體消息的發送過程中,媒體交換網元可作為終端、媒體交換中心和群用戶之間的橋梁,群用戶或終端可通過媒體交換中心和媒體交換網元接入多媒體消息的群發過程,使得終端和群用戶不再受限於移動終端;同時,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而媒體交換中心僅進行群發過程的控制和管理,降低了對媒體交換中心的容量要求和成本,有利於群發大容量多媒體消息時的並發處理能力,便於運營商開展各種業務。進一步,本實施例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基於建立用戶群並由群組伺服器統一管理,終端只需向媒體交換中心發送攜帶群信息的群發請求,而不需要逐一輸入群用戶的信息即可實現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提高了群發多媒體消息的效率,提升了用戶體驗;並且該技術方案不需要終端輸入每個群用戶的信息,每次接收多媒體消息的群用戶數量不受限制,可以同時而不用分次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因此,只需上傳一次多媒體消息,節約了上傳多媒體消息浪費的帶寬資源和存儲多媒體消息時的存儲資源。實施例二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所基於的系統架構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包括:媒體交換中心21、群組伺服器22、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23、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24和媒體交換網元25。媒體交換中心21分別與群組伺服器22、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23和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24連接,用於控制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流程,並獲取群發過程中所需的各種資源以及控制對相關信息的認證、鑑權等操作。
群組伺服器22用於對用戶群進行管理,包括用戶群的建立、更新和刪除,以及存儲用戶群的各種信息,例如群名稱、群號碼、群用戶的信息例如群用戶的標識、群發權限等,以及各種信息之間的映射關係等;並接收媒體交換中心21的查詢請求,進行群用戶的查詢以及群發權限的判斷等操作。
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23用於對媒體交換網元25進行管理,例如媒體交換網元25的服務權限、覆蓋範圍,媒體交換網元25的配置,例如存儲空間的大小,媒體交換網元的接入地址,例如接入媒體交換網元25的連結等;並接收媒體交換中心21的查詢請求,進行可用媒體交換網元25的查詢,即能夠覆蓋終端的媒體交換網元,若同時有多個媒體交換網元同時覆蓋終端,則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23還要根據已設置的算法或是條件,獲取最優的媒體交換網元作為可用媒體交換網元。
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24存儲有固網終端、移動終端、以及各個群用戶的身份信息和業務權限,負責根據媒體交換中心的請求,對固網終端、移動終端以及各個群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和業務鑑權。例如對固網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判斷固網終端是否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以及判斷群用戶是否有多媒體業務權限等。
本實施例提供的系統架構用於支持本發明各實施例。
實施例三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基於實施例一和實施例二實現,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群發方法包括:
步驟1,固網終端向媒體交換中心發送多媒體消息的群發請求,其中群發請求中攜帶有固網終端的終端標識和群信息;
本實施例的網絡架構採用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簡稱為:SIP)協議進行通信,固網終端通過請求消息(invite)向媒體交換中心發送攜帶有群名稱(group)和終端ID (user ID)的群發請求。
步驟2,媒體交換中心對固網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
步驟2可以由以下步驟實現:
步驟21,媒體交換中心接收到群發請求後,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群發請求中的終端標識的認證鑑權請求,以供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固網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
本實施例中,固網終端將群發請求進行籤名和加密後發出,其中簽名和加密的方式可以有多種,例如:可以採用隨機數加密或者用戶私鑰直接籤名的方式,也可以基於用戶私鑰進行摘要籤名和加密。在本實施例中優選採用用戶私鑰對群發請求進行摘要籤名,然後再用媒體交換中心的公鑰對籤名後的群發請求進行加密。相應的,媒體交換中心接收到該群發請求後,先用自己的私鑰對群發請求進行解密,根據獲取的群發請求中的信息生成認證鑑權請求發送給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以供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固網終端的身份進行認證,並判斷該固網終端是否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具體的,媒體交換中心通過用戶信息認證消息(UserinfoAuth),將終端ID、媒體交換中心的標識、群信息以及群發請求中的摘要籤名發送給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以供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固網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
步驟22,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根據接收到攜帶終端標識的認證鑑權請求後,對固網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具體的,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通過固網終端的公鑰對摘要籤名進行解密獲取摘要信息,並根據籤名算法生成新的摘要信息。若新的摘要信息和獲取的摘要信息相同,則說明固網終端的身份合法;反之,說明固網終端的身份不合法,以實現對固網終端身份的認證。當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判斷出固網終端的身份合法後,可以通過終端ID和群信息查詢用戶資料庫獲取終端標識對應的業務權限,以判斷該固網終端是否擁有多媒體業務;通過認證和鑑權判斷後,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可能得出以下幾種結果:固網終端身份不合法、固網終端身份合法但不具有多媒體業務、固網終端身份合法且具有多媒體業務。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獲取上述任一認證鑑權結果,並將認證鑑權結果返回給媒體交換中心。步驟23,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向媒體交換中心返回認證鑑權結果;例如,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可通過攜帶終端ID的多媒體應答消息(OK)將認證鑑權結果返回給媒體交換中心。步驟24,媒體交換中心接收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認證鑑權結果,並向固網終端返回認證鑑權結果。具體的,若認證鑑權結果為身份不合法,則媒體交換中心將拒絕固網終端的群發請求,並將身份不合法的認證鑑權結果發送給固網終端;若認證鑑權結果為身份合法不具有多媒體業務,則媒體交換中心也將會拒絕固網終端的群發請求,並將身份合法不具有多媒體業務的認證鑑權結果返回給固網終端;若認證鑑權結果為身份合法具有多媒體業務,則媒體交換中心將該認證鑑權結果返回給固網終端,並執行群發多媒體消息的後續操作,如步驟3所述的獲取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防止任意用戶根據該群信息進行多媒體消息的群髮帶來的大量垃圾多媒體消息,也可以防止惡意用戶利用該群信息以多媒體消息的群發的方式進行網絡攻擊。具體的,本步驟2為可選操作,當固網終端的身份認證未通過,即判斷出發送群發請求的固網終端並不是註冊過的合法用戶,或者判斷出該固網終端不支持多媒體業務時,可以在執行發送多媒體消息操作之前結束整個操作流程,以節約後續操作所消耗的資源,例如上傳多媒體消息的帶寬資源、存儲多媒體消息的空間資源等,另一方面對固網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和業務鑑權還可以進一步規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流程。步驟3,媒體交換中心根據群信息查詢群組伺服器,獲取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具體的,該步驟3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步驟31,媒體交換中心將群信息和終端標識發送給群組伺服器,以供群組伺服器根據終端標識查詢固網終端與群信息對應的群發權限;其中,與群信息對應的群發權限是指固網終端在群信息對應的用戶群中的群發權限;媒體交換中心通過查詢群組消息(CheckGroup)向群組伺服器發送查詢請求,該查詢群組消息中攜帶有群名稱和終端ID。步驟32,群組伺服器根據接收到的終端標識和群信息,通過查詢獲取到終端標識對應的固網終端的群發權限,同時獲取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的信息;具體的,群組伺服器通過查詢群信息(群名稱)和終端標識(終端ID)的映射關係表,獲取到終端標識對應的固網終端的群發權限,具體包括:固網終端具有群發權限和不具有群發權限。其中,群組伺服器在獲取到固網終端具有群發權限後,還要獲取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以及群用戶的群用戶標識,例如群用戶的號碼、姓名或是IP位址等,具體根據群用戶標識可以識別群用戶。
步驟33,群組伺服器將群發權限和群用戶的群用戶標識發送給媒體交換中心,即向媒體交換中心返回查詢結果:群發權限和群用戶;
例如,在SIP協議中,群組伺服器可以通過2000K消息向媒體交換中心返回查詢結果,其中2000K消息中攜帶有群名稱和根據終端ID查詢獲取的群內容,即群發權限和群用戶標識。
步驟34,媒體交換中心向固網終端返回群發權限查詢結果。
其中,若固網終端不具有群發權限,則媒體交換中心將不具有群發權限的結果返回給固網終端,並拒絕繼續執行固網終端的群發請求操作;反之,媒體交換中心將具有群發權限的結果返回給固網終端,並繼續執行後續操作,例如可以執行步驟4所述的對群用戶的多媒體業務權限進行鑑權的操作。其中,媒體交換中心可以通過SIP協議中的2000K消息向固網終端返回群發權限的鑑權結果。
具體的,在實現步驟3的過程中包括預先判斷固網終端的群發權限的操作,該判斷群發權限的操作為一可選操作,其目的是當判斷出固網終端不具有群發權限時,及時結束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流程,可節約後續操作所消耗的各種資源。
步驟4,媒體交換中心對群用戶的多媒體業務權限進行鑑權;
在具體實現時,步驟4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41,媒體交換中心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群用戶的群用戶標識的鑑權請求,以供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根據群用戶標識對群用戶進行多媒體業務鑑權;
媒體交換中心可通過SIP協議中的用戶信息認證消息(UserInfoAuth)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對群用戶多媒體業務鑑權的請求,其中用戶信息認證消息中攜帶有群用戶標識(RepUserID)和媒體交換中心的接收請求(receive)。
步驟42,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根據接收的鑑權請求中的群用戶標識進行查詢,獲取每個群用戶是否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
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通過查詢預置的存儲用戶標識和業務權限、業務類型等關係的映射表,獲取群用戶是否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其中以映射表方式管理用戶標識、業務權限、業務類型等的關係只是一種實施方式,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還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例如以用戶資料庫形式管理各種信息,並通過查詢用戶資料庫獲取群用戶的多媒體業務權限。
步驟43,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向媒體交換中心返回鑑權結果。
在實現上,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可以通過2000K消息返回鑑權結果。
具體的,步驟4也為一可選操作,即媒體交換中心可以直接執行後續操作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但是,通過本步驟可以在發送多媒體消息之前獲取群用戶是否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例如群用戶可能因終端設備的限制不支持多媒體業務,或者未開通多媒體業務等,則媒體交換中心在後續操作過程中可以只向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的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因此可以節約向不支持多媒體業務的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所消耗的資源,而且還可以提高多媒體消息發送的效率。
步驟5,固網終端向媒體交換中心發送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例如多媒體消息的名稱、標識、數據量(即多媒體消息的大小);例如,固網終端可以通過信息消息(Message)實現向媒體交換中心發送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其中相關信息可以是消息的名稱(即消息ID)和消息的大小。其中,步驟5為媒體交換中心獲取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的一種實現方式,即在媒體交換中心在獲取到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時,已經根據固網終端的群發請求獲取到群用戶,且還對固網終端的群發權限以及群用戶的多媒體業務權限進行了鑑權。本實施例還支持多種實現方式,例如可以在步驟I的群發請求中攜帶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又或者也可以在獲取群用戶之前實現,即只要在媒體交換中心將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發送給媒體交換網元之前獲取到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即可,本實施例是一種優選實現方式。在此值得說明的是,固網終端向媒體交換中心發送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的操作可以是根據媒體交換中心發送的指令,也可以是在接收到媒體交換中心返回的認證鑑權結果之後、並在媒體交換中心的下一個指令之前自行發送,本實施例以自行發送為例進行說明。步驟6,媒體交換中心判斷多媒體消息是否合法;具體通過檢測內容大小(CheckContentSize)的函數實現根據多媒體消息的大小判斷該多媒體消息是否超限;另外,媒體交換中心還可以根據多媒體消息的名稱或標識判斷該多媒體消息是否是可用的多媒體消息等。步驟7,媒體交換中心獲取固網終端可用的媒體交換網元;通常媒體交換網元被設置在不同的地域位置,每個媒體交換網元覆蓋一定的範圍,凡是被覆蓋的各種終端均可以通過該媒體交換網元實現與其他媒體交換網元覆蓋範圍的終端進行交互,這裡不限於固網終端,例如行動電話、手機、個人數碼助理(PersonalDigital Access;簡稱為:PDA)、上網本等移動終端也可以通過媒體交換網元進行通信。因此,本步驟中「可用的媒體交換網元」指可以覆蓋固網終端的媒體交換網元,有可能存在固網終端被多個媒體交換網元覆蓋的情況,此時由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負責選擇最優的,例如可以根據距離最近原則、媒體交換網元的配置優先級選擇,或者直接選擇固網終端約定的媒體交換網元。具體的,步驟7可以由以下步驟實現:步驟71,媒體交換中心向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發送終端標識,以獲取終端標識對應的固網終端可用的媒體交換網元;媒體交換中心通過攜帶終端ID的查詢消息(QueryMediaRes)向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發送獲取媒體交換網元的請求。步驟72,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查詢獲取終端標識對應的固網終端可用的媒體交換網元,並將結果返回給媒體交換中心;例如,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通過查詢預存的各媒體交換網元信息得到為該固網終端提供服務的媒體交換網元;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在獲取媒體交換網元之後,可以通過2000K消息返回查詢結果,具體的,該2000K消息中可以攜帶媒體交換網元的接入地址、名稱或是標識等信息發送給媒體交換中心。由於本實施例所基於的系統中設置有媒體交換中心和媒體交換網元,可為各種終端提供通信服務,因此,本實施例對終端的類型沒有要求;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媒體交換中心和媒體交換網元對固定終端進行接入控制和多媒體消息的發送,既解決了面向固網終端進行多媒體消息群發的問題,又克服了現有技術中群發多媒體消息時對多媒體消息中心造成的並發處理要求,降低了擴容壓力和高成等。步驟8,媒體交換中心指示固網終端將多媒體消息發送媒體交換網元;具體的,步驟8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步驟81,媒體交換中心將接收到的多媒體消息的標識和數據量發送給媒體交換網元;本步驟可以通過SIP協議中的請求消息(Invite)實現。步驟82,媒體交換中心向固網終端發送第一發送指令,其中第一發送指令中包括可用的媒體交換網元的接入地址;其中通過接入地址可以訪問媒體交換網元,並請求媒體交換網元提供所需的服務。步驟83,固網終端向媒體交換網元發送參數協商請求。其中,協商參數包括每次發送字節數的多少、總的數據量、傳輸速度、以及採用的傳輸協議,例如文本傳輸協議(File Transfer Protocol ;簡稱為:FTP)、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簡稱為:HTTP)或其他協議。其中媒體交換網元根據每次發送字節數的多少和總的數據量可以獲知交互多少次時,數據傳輸完成。在SIP協議中,可以通過參數消息(Option)實現。步驟84,媒體交換網元對參數協商請求進行應答。例如,媒體交換網元通過2000K消息進行應答。步驟85,固網終端將多媒體消息分塊發送給媒體交換網元;即根據協商好的每次傳輸的字節數將多媒體消息分塊,然後分多次傳輸給媒體交換網元。步驟86,媒體交換網元接收多媒體消息,並在檢查到多媒體消息傳輸完成時,向媒體交換中心返回完成消息,以告知媒體交換中心多媒體消息的傳輸完成;其中,媒體交換網元可以根據參數協商中的每次傳輸的字節數以及總的數據量可以計算出多媒體消息傳輸的次數,通過在傳輸開始時統計傳輸次數,當達到計算出的傳輸次數時,即可判斷出多媒體消息傳輸完成。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參數協商過程中約定傳輸完成的標識,當接收到標識消息時獲知多媒體消息傳輸完成。步驟9,媒體交換中心指示群用戶通過媒體交換網元接收多媒體消息;具體的,該步驟9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步驟實現:步驟91,媒體交換中心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查詢群用戶的在線狀態,以獲取在線的群用戶;步驟92,媒體交換中心向在線的群用戶通知消息,以供在線的群用戶根據通知消息接收多媒體消息;本實施例中,以一個群用戶接收多媒體消息為例進行說明,即圖3中所示的第一群用戶。步驟93,媒體交換中心接收第一群用戶發送的接收多媒體消息的接收請求;該接收請求中攜帶有多媒體消息的標識、群用戶的群信息和群用戶標識。步驟94,媒體交換中心向媒體交換網元發送第二發送指令,供媒體交換網元根據第二發送指令,向發送接收請求的在線的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
進一步,為了提高多媒體消息群發的準確性,本實施在步驟94之前還包括:步驟931,媒體交換中心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第一群用戶的群信息和群用戶標識的認證請求,以供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第一群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媒體交換中心通過用戶信息認證消息(UserlnfoAuth)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對群用戶身份的認證請求。認證過程具體包括:通過籤名算法對用戶籤名進行驗證,如果驗證通過則說明第一群用戶身份合法,反之,說明第一群用戶身份不合法;並根據其中的群信息和群用戶標識查詢判斷第一群用戶是否屬於群信息對應的用戶群,若是,則第一群用戶可以接收多媒體消息,反之,則說明第一群用戶不具有接收多媒體消息的權限。步驟932,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向媒體交換中心返回認證結果,然後執行步驟94,即指示媒體交換網元向第一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其中步驟931和步驟932為可選步驟。進一步,本實施例中步驟3、步驟4、步驟5、步驟6和步驟7的執行順序不受限制,即只要在媒體交換中心在向固網終端發送第一發送指令指示固網終端準備通過媒體交換網元發送多媒體消息給群用戶之前,獲取到所需信息即可,並不限制所需信息獲取的先後順序,本實施例中先獲取群用戶,對群用戶的多媒體業務鑑權,獲取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判斷多媒體消息的合法性,然後獲取媒體交換網元的順序為一種優選的實現方式。例如,還可以是先獲取群用戶、媒體交換網元、然後在對群用戶的多媒體業務鑑權、獲取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在判斷多媒體消息的合法性的處理順序;或者先獲取多媒體消息的相關信息、判斷多媒體消息的合法性,然後在獲取群用戶、媒體交換網元、之後在對群用戶的多媒體業務鑑權的順序。本實施例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通過群信息向群組伺服器查詢獲取群用戶信息,該操作固網終端並不參與,並且固網終端也不用像現有技術那樣輸入多個群用戶的信息,因此,不僅提高了群發效率,也提升了用戶體驗;同時,本實施例通過多個身份認證、業務權限鑑權等操作可以及時結束群發操作的流程,節約了不必要的操作所耗費的資源;再者,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從固網終端發出群發請求到最後群用戶接收到多媒體消息具有規範的操作流程,便於對群發多媒體消息進行統一管理。進一步,本實施例中當媒體交換中心獲知群用戶不在線時,可以指示媒體交換網元暫存多媒體消息,當群用戶在線時在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其中,媒體交換網元設有一暫存時間,在接收到暫存指示時開始計時,當暫存時間結束後,若群用戶還沒有接收該多媒體消息,則媒體交換網元將丟棄多媒體消息,並通知媒體交換中心;另外,當群用戶本身設置了不接收固網終端發送的多媒體消息時,媒體交換網元可以直接將多媒體消息丟棄。上述技術方案,進一步完善了本發明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上述實施例以固網終端為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施過程,對於移動終端,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基於其具有的技術知識,並結合本發明固網終端實施例的技術啟示可以自行進行實施。且在以下描述媒體交換中心和多媒體消息的群發系統的實施例中的終端也將優選為固網終端。實施例四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媒體交換中心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包括:接收模塊41、第一獲取模塊42、第二獲取模塊43和發送指示模塊44。下面基於圖2所示的系統架構,詳細說明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的工作流程:
接收模塊41用於接收終端發送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請求,其中群發請求攜帶有群信息和終端標識;例如:以固網終端為例,固網終端可與該固網終端的歸屬地的媒體交換中心直接通信,且各固網終端通過媒體交換網元完成多媒體消息的發送與接收。其中,群信息可以是用戶群的群名稱、群號碼等,相應地,固網終端向媒體交換中心發送攜帶有群名稱或群號碼的群發請求。第一獲取模塊42與接收模塊41連接,用於獲取接收模塊41提供的群信息,並根據群信息去查詢群組伺服器,獲取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其中群組伺服器負責對用戶群進行管理,例如負責用戶群的建立、刪除和更新、對已建立用戶群的群號碼、群名稱以及該用戶群中群用戶的信息、以及映射關係等的管理。第二獲取模塊43與接收模塊41連接,用於獲取接收模塊41提供的終端標識,並根據終端標識查詢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獲取終端可用的媒體交換網元;發送指示模塊44與第一獲取模塊42和第二獲取模塊43連接,用於在第一獲取模塊42獲取到群用戶和第二獲取模塊43獲取到媒體交換網元後,向終端發送指示消息,以供終端根據指示信息,通過媒體交換網元將多媒體消息發送給群用戶。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可用於執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的流程,具體通過對群發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而採用由群組伺服器對群用戶進行管理、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為終端分配可為其提供服務的媒體交換網元,並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在多媒體消息的發送過程中,媒體交換網元可作為終端、媒體交換中心和群用戶之間的橋梁,群用戶或終端可通過媒體交換中心和媒體交換網元接入多媒體消息的群發過程,使得終端和群用戶不再受限於移動終端;同時,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僅進行群發過程的控制和管理,而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因此,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對容量要求較低,且其成本也較低,尤其適用於群發大容量多媒體消息,可以保證群發時的並發處理能力,便於運營商開展各種業務。進一步,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通過接收模塊接收終端的群發請求,通過第一獲取模塊從群組伺服器獲取多媒體消息的接收者(即群用戶),實現多媒體消息的群發,使終端不必逐一輸入群用戶的信息,提高了群發效率,並且提升了用戶的體驗;同時,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通過第一獲取模塊獲取群用戶,多媒體消息接收者即群用戶的數量不再受終端的限制,因此,終端上傳的多媒體消息可以通過第二獲取模塊獲取的媒體交換中心一次發送給群用戶,而不用分次發送,則只需上傳一次多媒體消息,節約了多次上傳多媒體消息所耗費的帶寬資源和存儲多媒體消息的空間資源。實施例五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媒體交換中心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可基於實施例四實現,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還包括:認證請求模塊51、認證觸發模塊52和合法性檢測模塊53。結合圖2所示的系統架構,對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的工作原理介紹如下:認證請求模塊51與接收模塊41連接,當接收模塊41接收到群發請求時,將接收請求中的終端標識和密鑰發送給認證請求模塊51,認證請求模塊51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終端標識的認證鑑權請求,以供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其中認證鑑權請求中還包括用戶口令(具體可為空)、媒體交換中心標識、群發請求的摘要籤名等信息。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使用終端的公鑰對認證請求模塊51發送的認證鑑權請求中的摘要籤名進行解密獲取摘要信息,並根據籤名算法生成新的摘要信息,通過判斷新的摘要信息和獲取的摘要信息是否一致對用戶籤名進行驗證。若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判斷出新的摘要信息和獲取的摘要信息一致,則驗證籤名正確,說明終端的身份是合法的;反之,則說明終端的身份不合法;並且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通過查詢用戶資料庫以獲取終端的業務權限,查看該終端是否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並將結果返回給認證觸發模塊52。認證觸發模塊52與認證請求模塊51連接,用於在認證請求模塊51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終端標識的認證鑑權請求時啟動,用於接收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認證鑑權結果,並且當認證鑑權結果為通過時,觸發第一獲取模塊42執行獲取群用戶的操作,或者觸發第二獲取模塊43執行獲取可用的媒體交換網元的操作。通過上述認證請求模塊和認證觸發模塊對終端的身份進行認證,並鑑權終端是否具有多媒體業務能力,在終端未通過身份認證或是不具有多媒體業務能力時,及時結束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操作流程,節約後續不必要的操作所浪費的資源。本實施例中指示消息包括發送給終端的第一發送指令和後續發送給媒體交換望網元的第二發送指令;則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還包括合法性檢測模塊53與接收模塊41和發送指示模塊44連接,用於在發送指示模塊44向終端發送第一發送指令之前,根據接收模塊41接收的終端的多媒體消息的標識和數據量,對多媒體消息進行合法性檢測;例如,判斷是否存在多媒體消息的標識所對應的多媒體消息,多媒體消息的標識和名稱是否對應,多媒體消息的大小(數據量)是否超限等。合法性檢測模塊53還用於當檢測到多媒體消息合法時,將多媒體消息的標識和數據量發送給媒體交換網元。本實施例通過合法性檢測模塊53對多媒體消息的合法性進行檢測,若檢測到多媒體消息不合法時,可以及時結束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操作,避免後續上傳錯誤多媒體消息所耗費的資源,提高了多媒體消息群發的效率。進一步,本實施例中第一獲取模塊42包括:第一發送單元421、第一接收單元422、第二發送單元423、第二接收單元424和獲取單元425。第一獲取模塊42的工作原理如下:第一發送單元421與接收模塊41連接,用於將接收模塊41提供的群信息和終端標識發送給群組伺服器,以供群組伺服器根據終端標識查詢終端與群信息對應的群發權限,並在獲取終端具有群發權限時查詢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群組伺服器接收到第一發送單元421發送的群信息和終端標識後,判斷終端是否具有群發權限,並在判斷出終端具有群發權限後查找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並將查詢結果返回給第一獲取模塊的第一接收單元422 ;第一接收單元422與第一發送單元421連接,用於在第一發送單元421發送群信息和終端標識後啟動,以接收群組伺服器返回的查詢結果,該查詢結果中包括每個群用戶的群用戶標識;第一接收單元422同時將查詢結果提供給獲取單元425。第二發送單元423與第一接收單元422連接,用於從第一接收單元422中獲取群用戶標識,並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群用戶標識的鑑權請求,以供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群用戶標識對應的群用戶進行多媒體業務鑑權,即可以通過查詢用戶資料庫獲取群用戶的業務權限,並判斷群用戶是否具有多媒體業務,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將群用戶的多媒體業務權限返回給第一獲取模塊42的第二接收單元424 ;第二接收單元424用於接收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鑑權結果,並將鑑權結果提供給獲取單元425,獲取單元425用於根據獲取的鑑權結果和查詢結果獲取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的群用戶。再進一步,本實施例的發送指示模塊44包括:第三發送單元441、第三接收單元442、狀態獲取單元443、第四發送單元444、第四接收單元445、發送指示單元446以及第五發送單元447、第五接收單元448和觸發單元449。下面詳細介紹發送指示模塊44的工作原理:第三發送單元441分別與獲取單元425和第二獲取模塊43連接,用於在獲取到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的群用戶和可用的媒體交換網元時,向終端發送第一發送指令,第一發送指令中包括媒體交換網元的接入地址;終端可以通過該接入地址與媒體交換網元進行通信,即終端向媒體交換網元發送多媒體消息,當媒體交換網元監測到多媒體消息的傳輸結束時,向第三接收單元442返回結束消息;第三接收單元442用於在終端完成向接入地址對應的媒體交換網元發送多媒體消息時,接收媒體交換網元返回的完成消息,其中完成消息表示終端結束向媒體交換網元發送多媒體消息;狀態獲取單元443與第三接收單元442連接,用於在第三接收單元442接收到結束消息後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查詢群用戶的在線狀態,以獲取在線的群用戶;當狀態獲取單元443獲取到在線的群用戶時,第四發送單元444向在線的群用戶發送接收多媒體消息的通知消息,以供所述在線的群用戶根據所述通知消息接收所述多媒體消息,同時啟動第四接收單元445接收在線的群用戶返回的接收多媒體消息的接收請求;當第四接收單元445接收到在線的群用戶返回的接收請求時,發送指示單元446與第四接收單元445連接,用於在第四接收單元445接收到接收請求時,向媒體交換網元發送第二發送指令,以供在線的群用戶根據通知消息接收多媒體消息。進一步,本實施例為了提高群發多媒體消息時的安全性,在將多媒體消息發送給群用戶之前,對發送接收請求的群用戶的身份進行驗證,具體的:群用戶發送的接收請求中攜帶有多媒體消息標識、群信息和群用戶標識,由第五發送單元447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給攜帶有第四接收單元445接收的接收請求中的群信息和群用戶標識的認證請求,以供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發送接收請求的群用戶進行身份認證;第五接收單元448用於接收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認證結果;觸發單元449用於在認證結果為認證通過時,即發送接收請求的在線的群用戶通過身份認證後,觸發發送指示單元446向媒體交換網元發送第二發送指令,以完成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可用於執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具體通過對群發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而採用由群組伺服器對群用戶進行管理、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為終端分配可為其提供服務的媒體交換網元,並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在多媒體消息的發送過程中,媒體交換網元可作為終端、媒體交換中心和群用戶之間的橋梁,群用戶或終端可通過媒體交換中心和媒體交換網元接入多媒體消息的群發過程,使得終端和群用戶不再受限於移動終端;同時,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僅進行群發過程的控制和管理,而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因此,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對容量要求較低,且其成本也較低,尤其適用於群發大容量多媒體消息,可以保證群發時的並發處理能力,便於運營商開展各種業務。進一步,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中心,通過群信息向群組伺服器查詢獲取群用戶信息,該操作無須終端參與,並且終端也不用像現有技術那樣輸入多個群用戶的信息,因此,不僅提高了群發效率,也提升了用戶體驗;同時,本實施例通過多個身份認證、業務權限鑑權等操作可以及時結束群發操作的流程,節約了不必要的操作所耗費的資源。實施例六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如圖6所示,本實施例的群發系統包括:媒體交換中心61、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62、群組伺服器63和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64。其中,媒體交換中心61可為本分明實施例四或實施例五提供的媒體交換中心,其具體結構和工作原理不再詳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62與媒體交換中心61連接,用於根據媒體交換中心61的請求,對終端或群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群組伺服器63與媒體交換中心61連接,用於對群信息和群用戶進行管理,以供媒體交換中心61查詢並獲取所述群用戶;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64與媒體交換中心61連接,用於對終端和媒體交換網元的可用關係進行管理,以供媒體交換中心61查詢並獲取媒體交換網元。本實施例的群發系統基於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媒體交換中心,並可在圖2所示的系統架構上實施,且本實施的群發系統可用於執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其工作流程詳見方法實施例,在此不再詳細論述。因此,本實施例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系統,採用群組伺服器對群用戶進行管理、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為終端分配可為其提供服務的媒體交換網元,並通過媒體交換中心對群發過程進行控制和管理,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在多媒體消息的發送過程中,媒體交換網元可作為終端、媒體交換中心和群用戶之間的橋梁,群用戶或終端可通過媒體交換中心和媒體交換網元接入多媒體消息的群發過程,使得終端和群用戶不再受限於移動終端;同時,由媒體交換網元負責向群用戶發送多媒體消息,而媒體交換中心僅進行群發過程的控制和管理,降低了對媒體交換中心的容量要求和成本,有利於群發大容量多媒體消息時的並發處理能力,便於運營商開展各種業務。進一步,本實施例的媒體交換系統,可以提高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效率,提升用戶的體驗;同時還可以節約多媒體消息群發過程中消耗的各種資源。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實現上述方法實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驟可以通過程序指令相關的硬體來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儲於一計算機可讀取存儲介質中,該程序在執行時,執行包括上述方法實施例的步驟;而前述的存儲介質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碟等各種可以存儲程序代碼的介質。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 媒體交換中心接收終端發送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請求,所述群發請求攜帶有群信息和終端標識;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根據所述群信息查詢群組伺服器,獲取所述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並根據所述終端標識查詢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獲取覆蓋所述終端的媒體交換網元;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所述終端發送指示信息,以供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指示信息,通過所述媒體交換網元將所述多媒體消息發送給所述群用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在接收到所述群發請求之後、獲取所述群用戶和所述媒體交換網元之前還包括: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所述終端標識的認證鑑權請求,以供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所述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接收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認證鑑權結果,並當所述認證鑑權結果為通過時,執行獲取所述群用戶和所述媒體交換網元的操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根據所述群信息查詢群組伺服器,獲取所述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具體包括: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將所述群信息和所述終端標識發送給所述群組伺服器,以供所述群組伺服器根據所述終端標識 查詢所述終端與所述群信息對應的群發權限,並在獲取所述終端具有群發權限時查詢所述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接收所述群組伺服器返回的查詢結果,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每個所述群用戶的群用戶標識;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所述群用戶的群用戶標識的鑑權請求,以供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根據所述群用戶標識對所述群用戶進行多媒體業務鑑權;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接收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鑑權結果,並根據所述鑑權結果和所述查詢結果獲取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的群用戶。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所述終端發送指示消息,以供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指示消息,通過所述媒體交換網元將所述多媒體消息發送給所述群用戶之前,還包括: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根據所述終端發送的所述多媒體消息的標識和數據量,對所述多媒體消息進行合法性檢測;並當檢測到所述多媒體消息合法時,將所述多媒體消息的標識和數據量發送給所述媒體交換網元。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第一發送指令和第二發送指令;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所述終端發送指示信息,以供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指示信息,通過所述媒體交換網元將所述多媒體消息發送給所述群用戶,具體包括: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第一發送指令,所述第一發送指令包括所述媒體交換網元的接入地址;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在所述終端完成向與所述接入地址對應的媒體交換網元發送所述多媒體消息時,接收所述媒體交換網元返回的完成消息;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查詢所述群用戶的在線狀態,以獲取在線的群用戶;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所述在線的群用戶發送通知消息,以供所述在線的群用戶根據所述通知消息接收所述多媒體消息;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在接收到所述在線的群用戶返回的接收請求後,向所述媒體交換網元發送所述第二發送指令,以供所述媒體交換網元根據所述第二發送指令,向發送所述接收請求的在線的群用戶發送所述多媒體消息。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收請求包括所述群信息和群用戶標識;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向所述媒體交換網元發送所述第二發送指令之前包括:向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有發送所述接收請求的在線的群用戶的群信息和群用戶標識的認證請求,以供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發送所述接收請求的在線的群用戶進行身份認證; 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接收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認證結果,並在所述認證結果為認證通過時,向所述媒體交換網元發送所述第二發送指令,以指示所述媒體交換網元將所述多媒體消息發送給通過身份認證的所述在線的群用戶。
7.一種媒體交換中心,其特徵在於,包括: 接收模塊,用於接收終端發送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請求,所述群發請求攜帶有群信息和終端標識; 第一獲取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群信息查詢群組伺服器,獲取所述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 第二獲取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終端標識查詢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獲取覆蓋所述終端的媒體交換網元; 發送指示模塊,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指示信息,以供所述終端根據所述指示信息,通過所述媒體交換網元將所述多媒體消息發送給所述群用戶。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媒體交換中心,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認證請求模塊,與所述接收模塊連接,用於在接收到所述群發請求後,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所述終端標識的認證鑑權請求,以供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所述終端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 認證觸發模塊,與所 述第一獲取模塊和所述第二獲取模塊連接,用於接收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認證鑑權結果,並當所述認證鑑權結果為通過時,觸發所述第一獲取模塊執行獲取所述群用戶的操作和觸發所述第二獲取模塊執行獲取所述媒體交換網元的操作。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媒體交換中心,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獲取模塊包括: 第一發送單元,用於將所述群信息和所述終端標識發送給所述群組伺服器,以供所述群組伺服器根據所述終端標識查詢所述終端與所述群信息對應的群發權限,並在獲取所述終端具有群發權限時查詢所述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 第一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群組伺服器返回的查詢結果,所述查詢結果包括每個所述群用戶的群用戶標識;第二發送單元,與所述第一接收單元連接,用於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發送攜帶所述群用戶的群用戶標識的鑑權請求,以供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根據所述群用戶標識對所述群用戶進行多媒體業務鑑權; 第二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鑑權結果; 獲取單元,與所述第一接收單元和所述第二接收單元連接,用於根據所述鑑權結果和所述查詢結果獲取具有多媒體業務權限的群用戶。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媒體交換中心,其特徵在於,還包括: 合法性檢測模塊 ,用於根據所述終端發送的所述多媒體消息的標識和數據量,對所述多媒體消息進行合法性檢測;並當檢測到所述多媒體消息合法時,將所述多媒體消息的標識和數據量發送給所述媒體交換網元。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媒體交換中心,其特徵在於,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發送指令和第二發送指令,所述發送指示模塊包括: 第三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終端發送所述第一發送指令,所述第一發送指令包括所述媒體交換網元的接入地址; 第三接收單元,用於在所述終端完成向所述接入地址對應的媒體交換網元發送所述多媒體消息時,接收所述媒體交換網元返回的完成消息; 狀態獲取單元,用於向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查詢所述群用戶的在線狀態,以獲取在線的群用戶; 第四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在線的群用戶發送通知消息,以供所述在線的群用戶根據所述通知消息接收所述多媒體消息; 第四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在線的群用戶返回的接收所述多媒體消息的接收請求;發送指示單元,與所述第四接收單元連接,用於向所述媒體交換網元發送所述第二發送指令,以供所述媒體交換網元根據所述第二發送指令,向發送所述接收請求的在線的群用戶發送所述多媒體消息。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媒體交換中心,其特徵在於,所述接收請求包括所述群信息和群用戶標識; 所述發送指示模塊還包括: 第五發送單元,用於向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攜帶有發送所述接收請求的在線的群用戶的群信息和群用戶標識的認證請求,以供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對發送所述接收請求的在線的群用戶進行身份認證; 第五接收單元,用於接收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返回的認證結果; 觸發單元,與所述第五接收單元連接,用於在所述認證結果為認證通過時,觸發所述發送指示單元向所述媒體交換網元發送所述第二發送指令。
13.—種包括如權利要求7-12任一項所述的媒體交換中心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系統,其特徵在於,還包括: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群組伺服器和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 所述用戶配置鑑權伺服器,與所述媒體交換中心連接,用於根據所述媒體交換中心的請求,對終端或群用戶進行身份認證和多媒體業務鑑權; 所述群組伺服器,與所述媒體交換中心連接,用於對群信息和群用戶進行管理,以供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查詢並獲取所述群用戶;所述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與所述媒體交換中心連接,用於對所述終端和媒體交換網元的可用關係進 行管理,以供所述媒體交換中心查詢並獲取所述媒體交換網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系統及媒體交換中心,方法包括媒體交換中心接收終端發送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請求,群發請求攜帶有群信息和終端標識;媒體交換中心根據群信息查詢群組伺服器,獲取群信息對應的群用戶;並根據終端標識查詢多媒體資源控制伺服器,獲取覆蓋終端的媒體交換網元;媒體交換中心向終端發送指示信息,以供終端根據指示信息,通過媒體交換網元將多媒體消息發送給群用戶。本發明提供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方法、系統及媒體交換中心,減輕了多媒體消息中心的壓力,實現了面向固網終端的多媒體消息的群發。
文檔編號H04W4/12GK103139709SQ2011103919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0日
發明者馬少紅, 劉紅旗, 張倫泳, 劉辛炎, 王子奇 申請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