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的印刷方法與流程
2023-05-11 01:49:11 3

本發明涉及電子元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端電極的印刷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上下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的封端方式有兩種,一種為沾塗的方式,但是由於此類型電容器尺寸較小,採用沾塗方式對設備精度要求更高,需要重新開模製作工裝,造價較貴,端漿浪費較多,且採用此方式必定存在端寬。第二種方式是採用磁控濺射的方式製備金屬打底層,最後通過電鍍金的方式實現封端,磁控濺射的方式可以實現無端寬的形式,但是磁控濺射的設備一般也比較貴。
有端寬的上下電極型電容器的弊端:由於上下電極型電容器下表面一般是通過導電的銀帶粘入電路,若電容器存在端寬則會引起上端寬與導電銀帶之間的間距過小,在電路運行過程中容易造成擊穿失效,甚至造成短路。因此,需要對現有技術做出合理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供一種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端電極的印刷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端電極的印刷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將多個電容器分別搖晃入搖板裝置中多孔板的多個通孔內,去掉多餘電容器,保證每個通孔位有一個電容器;
步驟102:先向下後向左輕輕搖晃搖板裝置,使電容器隨著晃動方向定位在通孔內,再將搖板裝置中的蓋框卸掉;
步驟103:將硬質耐高溫膠帶均勻粘在電容器一面,使電容器粘貼固定;
步驟104:將粘貼固定好的電容器隨著多孔板翻轉,通過多孔板與絲網上的稜形定位孔進行定位,再通過定位板將多孔板位置固定;
步驟105:通過刮刀將端漿材料透過經過曝光處理的絲網,印刷到粘有硬質耐高溫膠的電容器表面;
步驟106:印刷後的電容器與硬質耐高溫膠一同進行烘乾處理;
步驟107:使用熱脫膠粘貼電容器,翻面後將另一面的耐高溫膠撕掉;
步驟108:將粘貼好的電容器卡到定位板中;
步驟109:通過刮刀將端漿材料透過經過曝光處理的絲網,印刷到粘有熱脫膠的電容器表面;
步驟110:將印刷完的電容器進行烘乾,熱脫膠經過高溫烘乾後膠帶失去粘性,電容器與膠帶分離,得到印刷完成的電容器。
上述的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端電極的印刷方法中,優選為,所述通孔為扇形。
上述的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的印刷方法中,優選為,所述搖板裝置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加工有定位柱,所述多孔板和所述蓋框依次按照在所述定位柱上。
上述的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的印刷方法中,優選為,所述定位板為「l」形。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的印刷方法,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實現了上下電極型電容器的無端寬設計;
2、採用扇形孔,比圓形及方形孔具有更大的優點,可同時實現電容器的搖入和定位;
3、使用了兩種粘性及作用不同的粘膠,實現電容器的翻面和固定,操作方便;
4、採用了兩種定位多孔實現了絲網和多孔板的定位板本身通過定位板進行定位、絲網和多孔板之間的定位;
5、成本低、製作簡單、操作方便、精度高、值得應用及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端電極的印刷方法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端電極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搖板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端電極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搖板裝置的通孔與電容器狀態圖;
圖4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端電極的印刷方法中使用的定位板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實施例1:
上下電極型多層瓷介電容器的印刷方法,如圖1所示,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將多個電容器分別搖入搖板裝置中多孔板的多個通孔內,去掉多餘電容器,保證每個通孔位有一個電容器。
步驟102:向左輕輕搖晃搖板裝置,使電容器隨著晃動方向定位在通孔內,再將搖板裝置中的蓋框卸掉。
步驟103:將硬質耐高溫膠均勻塗在電容器一面,使電容器粘貼固定。
步驟104:將粘貼固定好的電容器隨著多孔板翻轉,多孔板與絲網上的稜形定位孔進行定位,再通過定位板將多孔板位置固定。
步驟105:通過刮刀將端漿材料透過經過曝光處理的絲網,印刷到塗有硬質耐高溫膠的電容器表面。
步驟106:印刷後的電容器與硬質耐高溫膠一同進行烘乾處理。
步驟107:將帶有電容器的多孔板進行翻面,使用熱脫膠粘貼電容器的另一面,將耐高溫膠撕掉。
步驟108:將粘貼好的電容器卡到固定裝置中。
步驟109:通過刮刀將端漿材料透過經過曝光處理的絲網,印刷到塗有熱脫膠的電容器表面。
步驟110:將電容器烘乾後獲得塗端後的電容器,熱脫膠經過高溫烘乾後膠帶失去粘性,電容器與膠帶分離,得到封端完成的電容器。
如圖2-4所示,搖板裝置,通過搖晃的方式將上下電極型電容器搖入多孔板2。搖板裝置是由底座3,定位柱,多孔板2和蓋框1構成。定位柱的作用是將底座3、多孔板2和蓋框1組合在一起。多孔板2包括扇形通孔21用於搖入電容器,且厚度為電容器的1/2左右,還包括定位用的稜形圖形,與絲網上定位圖案對應,圓形孔與基座定位柱對應。多孔板2的通孔21形式為扇形孔,選擇扇形孔的優點包括,一般通孔主要為圓形和方形,圓形的優點是方便電容器4搖入,但是無法進行定位,而方孔的優點在於可以定位但是難於搖入電容器4,採用扇形孔可以綜合兩種通孔的優點,既方便搖電容器4又可以實現電容器4定位。扇形孔大小將限制為只可進入一顆電容器,且扇形孔的角度,大於等於90°,而小於120°。銳角將無法實現每個電容器的定位功能,角度>120°則會使多孔板進入更多的電容器。多孔板3材質為不鏽鋼材質,目的是減少搖入電容器時的靜電作用,防止粘貼、粘片。印刷裝置,主要包括絲網及經過曝光的絲網圖形。圖形與電容器尺寸相對應,當有留邊要求時,圖形要求方孔尺寸比電容器面積小。絲網上稜形定位孔不僅限於稜形,可以是圓形或者是三角形。絲網類型可以為不鏽鋼網或者為尼龍、聚酯網,網框也不一定採用鋁合金材質。定位板5為l形。
實施例1:
將電容器尺寸代號為0303的電容器(長:0.76mm,寬:0.76mm,厚:0.44mm)的電容器倒入圖2中的搖板裝置中,進行搖晃後,電容器進入扇形多孔板中。扇形板的角度此處為120℃,孔尺寸大小剛好可進入一顆電容器。通過向下晃動,電容器一邊與底邊平齊,再向左晃動,與另一邊齊平,實現電容器定位。將可耐150℃的硬質耐高溫膠,貼到電容器表面,使電容器位置固定。將貼有硬質耐高溫膠的一面朝下,通過多孔板上的稜形對位孔與絲網上面的稜形定位圖案進行定位,並用定位板將位置進行固定。調整印刷參數,進行圖形印刷,圖形大小與電容器尺寸大小一致。將電容器在140℃進行烘乾。烘乾後,將另外一種熱脫膠,粘在有電極的一面,將耐高溫膠從另一面撕去,印刷端漿。再將電容器放入140℃的鏈式爐中烘乾。此時熱脫膠在經過140℃時,失去粘性,電容器可直接從粘膠上倒出,將電容器進行燒結,完成無端寬上下電極型陶瓷電容器的封端。
實施例2:
將電容器尺寸代號為0303的電容器(長:0.76mm,寬:0.76mm,厚:0.44mm)的電容器倒入圖2中的搖板裝置中,進行搖晃後,電容器進入扇形多孔板中。扇形板的角度此處為90℃,孔尺寸大小剛好可進入一顆電容器。通過向下晃動,電容器一邊與底邊平齊,再向左晃動,與另一邊齊平,實現電容器定位。將可耐160℃的硬質耐高溫膠,貼到電容器表面,使電容器位置固定。將貼有硬質耐高溫膠的一面朝下,通過多孔板上的稜形對位孔與絲網上面的稜形定位圖案進行定位,並用定位板將位置進行固定。調整印刷參數,進行圖形印刷,圖形大小與電容器尺寸大小一致。將電容器在140℃進行烘乾。烘乾後,將另外一種熱脫膠,粘在有電極的一面,將耐高溫膠從另一面撕去,印刷電極。再將電容器放入140℃的鏈式爐中烘乾。此時熱脫膠在經過120℃時,失去粘性,電容器可直接從粘膠上倒出,將電容器進行燒結,完成無端寬上下電極型陶瓷電容器的封端。
實施例3:將電容器尺寸代號為0808的電容器(長:2.00mm,寬:2.00mm,厚:1.00mm)的電容器倒入圖2中的搖板裝置中,進行搖晃後,電容器進入扇形多孔板中。扇形板的角度此處為120℃,孔尺寸大小剛好可進入一顆電容器。通過向下晃動,電容器一邊與底邊平齊,再向左晃動,與另一邊齊平,實現電容器定位。將可耐150℃的硬質耐高溫膠,貼到電容器表面,使電容器位置固定。將貼有硬質耐高溫膠的一面朝下,通過多孔板上的稜形對位孔與絲網上面的稜形定位孔進行定位,並用定位板將位置進行固定。調整印刷參數,進行圖形印刷,圖形大小(長:0.68,寬:0.68),在四周均留有餘邊。將電容器在140℃進行烘乾。烘乾後,將另外一種熱脫膠,粘在有電極的一面,將耐高溫膠從另一面撕去,印刷電極。再將電容器放入140℃的鏈式爐中烘乾。此時熱脫膠在經過140℃時,失去粘性,電容器可直接從粘膠上倒出,將電容器進行燒結,完成了有留邊的上下電極型陶瓷電容器的封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