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向輸入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7 22:44:06 1
專利名稱:多方向輸入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方向輸入裝置,特別是涉及與對操作構件向周圍任 意方向的操作相對應地進行各種信號輸入的多方向輸入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已知一種多方向輸入裝置,具備能夠向周圍任意方向操作的操 作軸,與相對於該操作軸的操作方向及操作量相對應地進行信號輸出。作 為這種多方向輸入裝置,例如是利用磁性傳感器檢測相對於操作軸的操作 方向及操作量,並進行信號輸出,該磁性傳感器由與轉動構件連結的磁鐵 和與該磁鐵組合的一對霍爾元件構成,該轉動構件與相對於操作軸的操作 相對應地轉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l)。
專利文獻l:特開2001—5545號公報、圖23
不過,上述現有的多方向輸入裝置中,必須將霍爾元件安裝在搭載裝 置主體的基板上的規定位置。特別是該多向輸出裝置中,伴隨著轉動構件 的轉動而產生磁鐵的旋轉,基於隨著磁鐵的旋轉而變化的霍爾元件的輸出 平衡,檢測相對於操作軸的操作方向及操作量,為此要求高的位置精度。 因而,存在將這些霍爾元件安裝在基板上之際作業性差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即是鑑於有關問題點而產生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確保構成 磁性傳感器的磁鐵和磁性檢測元件的位置精度、且往裝置主體中裝入磁性 傳感器之際作業性優異的多方向輸入裝置。
本發明的多方向輸入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其內部具有空 間;操作構件,其從所述殼體露出一部分並承受操作者的操作;第一及第 二驅動構件,其沿相互正交方向配置在所述殼體內、同時對應於對所述-操 作構件的偏斜操作而轉動;和轉動檢測機構,其檢測所述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的轉動,所述轉動檢測機構具有與所述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連結、 同時保持磁鐵的支座;與保持在所述支座上的所述磁鐵對置配置的磁性檢 測元件;以收容所述支座使其能夠旋轉、同時將所述磁性檢測元件定位於
規定位置的狀態從所述殼體的外側進行安裝的罩。
根據上述多方向輸入裝置,以能夠旋轉地收容與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 連結、保持磁鐵的支座,同時將磁性檢測元件定位於規定位置的狀態,從 殼體的外側安裝罩。因而,只要安裝罩就能夠將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和轉 動檢測機構連結,同時能夠將磁鐵和磁性檢測元件配置在期望的位置,因 此,能夠提供一種確保構成磁性傳感器的磁鐵和磁性檢測元件的位置精 度、且往裝置主體中裝入磁性傳感器之際作業性優異的多方向輸入裝置。
上述多方向輸入裝置中,優選是所述罩具有插入所述殼體上形成的開 口部中的卡扣片。這種情況下,只要將卡扣片插入殼體的開口部中,罩就 與殼體卡扣,由此將轉動檢測機構本身安裝在殼體上,因此可簡化往裝置 主體中裝入磁性傳感器之際的作業。
另外,上述多方向輸入裝置中,優選是所述罩具有插入片,所述插入 片插入在安裝了所述磁性檢測元件的基板上形成的孔中。這種情況下,只 要將插入片插入安裝有磁性檢測元件的基板的孔中,就能夠確定罩上的磁 性檢測元件的位置。另一方面,通過收容保持磁鐵的支座,由此確定罩上 的磁性檢測元件的位置,因此能夠將磁鐵和磁性檢測元件配置在期望的位 置。
還有,上述多方向輸入裝置中,在所述殼體和所述轉動檢測機構之間, 配置有用於將所述支座復位到初始位置的彈性構件。這種情況下,利用彈 性構件能夠將支座復位到初始位置,因此能夠將與之連結的第一及第二驅 動構件復位到初始位置,能夠隨之將操作構件復位到初始位置。通過將這 種彈性構件配置在殼體和轉動檢測機構之間,由此能夠簡化殼體內的構 成,將操作構件復位到初始位置。
例如,上述多方向輸入裝置中,所述磁性檢測元件由GMR元件構成。 由於像這樣由GMR元件構成磁性檢測元件,從而以高於例如磁性檢測元件 採用霍爾元件時的解析度檢測相對於操作構件的操作量。 '
發明效果根據本發明,只要安裝罩就能夠將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和轉動檢測機 構連結,同時能夠將磁鐵和磁性檢測元件配置在期望的位置,因此,能夠 提供一種確保構成磁性傳感器的磁鐵和磁性檢測元件的位置精度、且往裝 置主體中裝入磁性傳感器之際作業性優異的多方向輸入裝置。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上述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具有的轉動檢測機構的放大圖。
圖3是組裝有上述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4是從圖3所示的多方向輸入裝置拆除上側殼體時的立體圖。 圖5是上述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中、附加了將操作軸復位到初 始位置的功能時的轉動檢測機構的放大圖。
圖中,l一多方向輸入裝置,2 —殼體,21 —下側殼體,22 —上側殼體, 3 —操作軸,302 —軸部,303 —軸支承部,4一第一驅動構件,401 —縫隙 孔,402 —突起部,403 —連結片,5 —第二驅動構件,501 —支承部,502 一側壁,503 —長槽,504 —卡合部,505_臂部,506 —連結片,6a、 6b — 轉動檢測機構,601—磁鐵,602 —支座,603 —罩,603d —插入片,603e 一卡扣片,604—基板,605—GMR元件,606—端子,607 —施力構件,7 一開關元件。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關於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參照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的分解立體圖。圖2是本 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具有的轉動檢測機構的放大圖。圖3是組裝有 本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的狀態的立體圖。還有,圖3中,為了便於 說明,關於從圖1的裝置主體裡側看時的立體圖進行了表示。
如圖1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1的構成是在箱狀殼體2 內具備沿該圖所示的上下方向延伸的作為操作構件的操作軸3、與相對 於操作軸3的偏斜操作相對應地轉動的第一驅動構件(以下,稱為"第一
驅動構件")4及第二驅動構件(以下,稱為"第二驅動構件")5、檢測第
一驅動構件4及第二驅動構件5的轉動的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和檢測相 對於操作軸3的按下操作的開關元件7,能夠進行與相對於操作軸3的偏 斜操作及按下操作對應的信號輸出。
殼體2如圖1所示,由下側殼體21和上側殼體22構成,下側殼體21 構成裝置主體的底面部,上側殼體22從上側覆蓋在安裝有裝置主體的規 定構成部件的狀態的下側殼體21上。在這種下側殼體21和上側殼體22 的內部形成一定的空間。在該空間內收納本多方向輸入裝置1的規定構成 部件。
下側殼體21具有底面部211和開關收容部212,底面部211固定有軸 收容部210,軸收容部210收容操作軸3的下端部,開關收容部212從該 底面部211的一邊向裝置主體的側方側突出形成、並收容開關元件7。在 底面部211的形成開關收容部212的一邊以外的3邊上,豎立設有支承部 213a 213c,支承後述第一驅動構件4及第二驅動構件5的突起部402等。
在軸收容部210的上端部形成收容後述操作軸3的半球狀凸部304的 凹部214。另外,在軸收容部210中安裝有對操作軸3向圖1所示上方側 施力的大徑及小徑的彈簧215a及215b。大徑的彈簧215a安裝在軸收容部 210的周圍,小徑的彈簧215b安裝在凹部214的周圍。在開關收容部212 中形成與開關元件7形狀對應的凹部212a。在凹部212a的角部形成後述 幵關元件7的端子702所貫通的孔部212b。
上側殼體22具有向圖1所示下方側開口的形狀,由形成有圓形狀開 口部220的上面部221和形成有向該圖所示下方側開口的缺口部222的側 面部223構成。還有,缺口部222接納第一驅動構件4及第二驅動構件5、 以及轉動檢測機構6a、 6b的一部分。在側面部223下端部的角部形成有 用於將上側殼體22固定在下側殼體21上的固定片224。將這些固定片224 向下側殼體21的下面側彎折,從而將上側殼體22固定在下側殼體21上。
操作軸3由例如合成樹脂材料等構成,具有筒體部301、從筒體部30 向圖l所示上方側延伸的軸部302、從筒體部301向該圖所示側方側突出 形成的軸支承部303、從筒體部301向該圖所示下方側突出的凸部304。 詳細如後述構成,軸支承部303由第二驅動構件5軸支承,從而使操作軸
63能夠向圖1所示箭頭A—B方向及C一D方向偏斜(擺動)。
第一驅動構件4由例如磷青銅板等構成。第一驅動構件4經由衝壓加 工等朝向圖1所示上方側彎曲形成拱形狀,沿著其拱形狀部分的縱向衝裁 形成縫隙孔401。另外,第一驅動構件4的縱向的兩端部向圖l所示下方 側彎折,從該彎折的面朝向裝置主體的側方側突出形成突起部402。
縫隙孔401設定為與操作軸3的軸部302的直徑大致相同的寬度,貫 通插有該軸部302。突起部402下面具有圓弧形狀,收容在下側殼體21 的支承部213b及213c中。還有,在圖1所示的裝置主體裡側的突起部402 上設有連結第一驅動構件4和轉動檢測機構6a的連結片403。
第二驅動構件5相對於第一驅動構件4正交地配置在第一驅動構件4 的下方側。第二驅動構件5由例如合成樹脂材料構成,在大致中央部具有 外形大致矩形的支承部501。支承部501周圍由4個側壁502包圍,在被 這些側壁502包圍的內側貫通形成有沿著與第一驅動構件4的縫隙孔401 的縱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大致矩形狀的長槽503。
在沿著長槽503的延伸方向延伸(在縫隙孔401的縱向上對置)的一 對側壁502上貫通、或以規定深度呈凹狀形成有能夠卡合操作軸3的軸支 承部303的卡合部504。從不具有卡合部504的剩下的一對側壁502設有 朝向裝置主體的側方側水平延伸的一對臂部505。臂部505下面具有圓弧 形狀,被收容在下側殼體212的支承部213a中,同時放置在後述開關元 件7的按鈕部701上。還有,在圖1所示裝置主體的裡側的臂部505上設 有連結第二驅動構件5和轉動檢測機構6b的連結片506(圖1中沒有圖示, 參照圖4)。
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如圖l及圖3所示,被安裝在殼體2上的正交 的側面部223上。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將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具有的多 個突出片插入在側面部223上形成的多個孔中,同時將轉動檢測機構6a 及6b具有的-一對卡扣片插入在側面部223上形成的一對縫隙部中,從而 將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安裝在殼體2的側面部223。以下,關於轉動檢 測機構6a的構成利用圖2進行說明。還有,轉動檢測機構6b除了與第二 驅動構件5連結這點以外,具有與轉動檢測機構6a同樣的構成,從而省 略其說明。如圖2所示,轉動檢測機構6a的構成是包括具有大致圓環形狀的
磁鐵60K內部保持該磁鐵601的支座602、收容該支座602使其能夠旋 轉的罩603、安裝在該罩603上的基板604、安裝在基板604的規定位置 上的作為磁性檢測元件的GMR元件(巨磁阻效應元件)605和用於將轉 動檢測機構6a的檢測結果向外部輸出的端子606。
磁鐵601其中央部形成矩形的開口部601a。另外,其側方側的端部設 置成直線狀用來限制磁鐵601的獨立旋轉。磁鐵601中,在與安裝於基板 604上的GMR元件605對置配置的表面上著磁N極和S極。
支座602設置成大致圓形狀,在磁鐵601側的面的中央部分形成收容 磁鐵601的凹部(圖示略)。例如,磁鐵601通過被壓入該凹部中,從而 以GMR元件605側的面露出的狀態保持在支座602上。在支座602的中 央部分形成卡合第一驅動構件4的連結部403的卡合部602a。通過在卡合 部602a中卡合連結片403 (連結片506),由此連結第一驅動構件4 (第二 驅動構件5)和轉動檢測機構6a (6b)。並且,形成的構成是隨著第一驅 動構件4的轉動,支座602旋轉,磁鐵601也與支座602 —起旋轉。
罩603設置成大致矩形狀,在支座602側的面的中央部分形成收容部 603a,收容部603a收容保持磁鐵601的狀態的支座602並使其能夠旋轉。 在收容部603a的中央部分形成圓形狀的開口部603b。另外,在罩603的 角部附近設有朝向圖2所示左方側、插入在上側殼體22的側面部223上 形成的孔中的多個突出片603c。另一方面,在罩603的角部附近設有朝向 圖2所示右方側、插入在基板604上形成的孔中的多個插入片603d。
另外,在收容部603a側方側的位置設有朝向圖2所示左方側延伸的 一對卡扣片603e。在卡扣片603e的兩肋形成向圖2所示右方側延伸的缺 口 603f,卡扣片603e的構成是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擺動。另外,在卡扣片 603e的前端形成錐形面603g,在該錐形面603g的終端部形成鉤部603h。 基於這種構成,卡扣片603e撓曲地插入在殼體2的側面部223上形成的 縫隙部中之後,復位到初始位置,鉤部603h與縫隙部附近的周緣部卡合。 從而,罩603被固定在上側殼體22的側面部223上。
基板604設置成與罩603對應的大致矩形狀,在其中央部安裝有GMR 元件605。 GMR元件605安裝在隔著罩603的開口部603b與磁鐵601對置的基板604上的位置。特別是以磁鐵601的中心位置和GMR元件605 一致的方式安裝在基板604上的位置。另外,在基板604的角部附近,在 與罩603的插入片603d對應的位置形成多個孔604a。另外,在基板604 的下端部形成安裝端子606的孔604b。
本實施方式中,由保持在支座602上的磁鐵601和與該磁鐵601組合 的GMR元件605構成磁性傳感器。該磁性傳感器中,對GMR元件605 作用由磁鐵601產生的外部磁場。並且,根據由磁鐵601產生的外部磁場 的方向而產生GMR元件605的電阻值的變化,根據該GMR元件605的 輸出信號檢測GMR元件605和磁鐵601的相對移動量。與本實施方式的 多方向輸入裝置1連接的控制裝置根據由該磁性傳感器檢測的上述相對移 動量可檢測第一驅動構件4的轉動角度。
感應磁性並輸出輸出信號的GMR元件605其基本構成是將交換偏磁 層(反強磁性層)、固定層(釘扎磁性層)、非磁性層及自由層(自由磁性 層)層疊形成在晶片(沒有圖示)上,作為一種磁阻效應元件的利用了巨 磁阻效應的GMR (Giant Magnet Resistance)元件而構成。
還有,為了使GMR元件605發揮巨磁阻效應(GMR),優選是例如 交換偏磁層由a —Fe203層、固定層由NiFe層、非磁性層由Cu層、自由 層由NiFe層形成,不過並不限定於此,只要發揮磁阻效應,可以是任意 物質。另外,GMR元件605隻要發揮磁阻效應即可,並不限定於上述層 疊結構。
開關元件7如圖1所示,設置成方形狀,在其上面設置按鈕部701, 同時設有從其下面部向下方側伸出的多個端子702。按鈕部701與相對於 操作軸3的按下操作相對應地能夠在一定範圍內沿上下方向移動。另外, 端子702經由開關收容部212的孔部212b插入沒有圖示的基板中。
若組裝具有這種構成的多方向輸入裝置1,則如圖3所示,在將操作 軸3的軸部302的上端部還有第一驅動構件4上方側的一部分從殼體2的 開口部220中露出的狀態下,各構成部件被收納在殼體2內。另外,在上 側殼體22的正交的側面部223上安裝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還有,在安 裝這些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之際,如上所述,在將保持磁鐵601的支座 602收容在罩603中的狀態下,該罩603具有的突出片603c及卡扣片603e被插入在側面部223上形成的孔及縫隙部中。並且,卡扣部603e的鉤部 603f與縫隙部的周緣卡合,由此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被固定在側面部223上。
圖4是從圖3所示的本多方向輸入裝置1拆除上側殼體22時的立體 圖。如圖4所示,在上側殼體22的內部,在第一驅動構件4的下方正交 配置第二驅動構件5。第一驅動構件4的突起部402的下面由下側殼體21 的支承部213c支承,另一方面,第二驅動構件5的臂部505的下面由下 側殼體21的支承部213a支承。並且,在這些突起部402及臂部505上設 置的連結片403及連結片506,分別與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具有的支座 602的卡合部602a卡合。
具有這種構成的本多方向輸入裝置1中,相對於操作軸3的A—B方 向的偏斜操作被轉換成第二驅動構件5的圖4所示X—Y方向的旋轉運動。 另一方面,相對於操作軸3的C一D方向的偏斜操作被轉換成第一驅動構 件4的該圖所示M—N方向的旋轉運動。並且,利用轉動檢測機構6a及 6b,根據與這種旋轉運動相對應的磁鐵601的旋轉,檢測第一驅動構件4 及第二驅動構件5的轉動量,向沒有圖示的控制裝置進行與之對應的信號 輸出。
另外,若進行相對於操作軸3的按下操作,則經由軸支承部303按下 第二驅動構件5。隨之,利用第二驅動構件5的臂部505按下開關元件7 的按鈕部701。並且,利用這種開關元件7檢測這種按下操作,向沒有圖 示的控制裝置進行與之對應的信號輸出。
如此,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l,以能夠旋轉地收容與第 一驅動構件4及第二驅動構件5連結、同時保持磁鐵601的支座602,同時將 GMR元件605定位於規定位置的狀態,從殼體2的外側安裝罩603。因而, 只要相對於殼體2安裝罩603就能夠將第一驅動構件4及第二驅動構件5和 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連結,同時能夠將磁鐵601和GMR元件605配置在期望 的位置。其結果是,能夠提供一種確保構成磁性傳感器的磁鐵601和GMR 元件605的位置精度、且往裝置主體中裝入磁性傳感器之際作業性優異的 多方向輸入裝置l。
特別是,本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l中,在罩603上設有插入在殼體2上形成的縫隙部中的一對卡扣片603e。從而,只要將一對卡扣片603e 插入殼體2的縫隙部中,罩603就與殼體2卡扣,由此將轉動檢測機構6a及 6b本身安裝在殼體2上,因此可簡化往裝置主體中裝入磁性傳感器之際的 作業。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l中,在罩603上設有插入片603d, 插入片603d插入在安裝了GMR元件605的基板604上形成的孔604a中。從 而,只要將插入片603d插入基板604的孔604a中,就能夠確定罩603上的 GMR元件605的位置。另一方面,通過收容保持磁鐵601的支座602,由此 確定罩603上的GMR元件605的位置,因此能夠將磁鐵601和GMR元件605 配置在期望的位置。
再有,本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l中,作為磁性檢測元件採用 GMR元件605。由於像這樣作為磁性檢測元件採用GMR元件605,從而能 夠以高於例如磁性檢測元件採用霍爾元件時的解析度檢測相對於操作軸3 的操作量。
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上述實施方式,可進行各種變更實施。上述 實施方式中,關於附示的大小和形狀等,並不限定於此,在發揮本發 明效果的範圍內可適宜變更。此外,只要不脫離本發明目的的範圍,能夠 適宜變更進行實施。
例如,上述實施方式中,只對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具有檢測第一驅 動構件4及第二驅動構件5的轉動的功能的情況進行了表示,不過,關於 轉動檢測機構6a及6b的構成並不限定於此,可適宜變更。例如,除了檢 測第一驅動構件4及第二驅動構件5的轉動的功能以外,還可以附加將操 作軸3復位到初始位置的功能。
圖5是上述實施方式的多方向輸入裝置1中、附加了將操作軸3復位 到初始位置的功能時的轉動檢測機構6a (6b)的放大圖。附加將操作軸3 復位到初始位置的功能時,如圖5所示,例如考慮在比支座602靠殼體2 側的位置,配置作為彈性構件的施力構件607,使其進行施力以使支座602 返回初始位置。這種情況下,對應於對支座602賦予的施力,與支座602 連結的第一驅動構件4 (第二驅動構件5)返回初始位置。從而,與第一 驅動構件4 (第二驅動構件5)連結的操作軸3復位到初始位置。施力構件607由例如磷青銅等彈性材料形成。具有設置成與罩603對 應的大致矩形狀的平板部607a,在該平板部607a的中央部形成圓形狀的 開口部607b。並且,在該開口部607b的周圍形成具有半圓弧形狀的一對 板簧部607c、 607d。板簧部607c向圖5所示的下方開口,另一方面,板 簧部607d向該圖所示的上方開口,同時用其兩端部和平板部607a連結。
在板簧部607c的中央部形成向支座602側形成為凸形狀的突起部 607e。另一方面,在支座602的圖5所示的上端部,設有收容突起部607e 的收容部602b。收容部602b設置在第一驅動構件4 (第二驅動構件5)沒 有轉動的狀態下收容突起部607e的位置。另外,在施力構件607的角部 附近,在與罩603的突出片603c對應的位置形成多個孔607f。
在具備這種施力構件607的情況下,若對應於操作軸3的偏斜動作, 第一驅動構件4 (第二驅動構件5)轉動,對應於第一驅動構件4 (第二驅 動構件5)的轉動,支座602旋轉,則突起部607e對應於支座602的旋轉 而移動。此時,對支座602賦予要使支座602向初始位置返回的板簧607c 的施力。因而,若操作軸3從偏斜動作中解放,則隨著支座602向初始位 置返回,第一驅動構件4 (第二驅動構件5)向初始位置返回。從而,與 第一驅動構件4 (第二驅動構件5)連結的操作軸3復位到初始位置。
當像這樣轉動檢測機構6a (6b)附加了將操作軸3復位到初始位置的 功能時,利用施力構件607能夠將支座602復位到初始位置,因此能夠將與 之連結的第一驅動構件4 (第二驅動構件5)復位到初始位置,能夠隨之將 操作軸3復位到初始位置。通過將這種施力構件607配置在殼體2和轉動檢 測機構6a (6b)之間,由此能夠簡化殼體2內的構成,將操作軸3復位到初 始位置。
權利要求
1.一種多方向輸入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其內部具有空間;操作構件,其從所述殼體露出一部分並承受操作者的操作;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其沿相互正交方向配置在所述殼體內,並且對應於對所述操作構件的偏斜操作而轉動;和轉動檢測機構,其檢測所述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的轉動,所述轉動檢測機構具有與所述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連結並且保持磁鐵的支座;與保持在所述支座上的所述磁鐵對置配置的磁性檢測元件;罩,其以收容所述支座使其能夠旋轉、並且將所述磁性檢測元件定位於規定位置的狀態從所述殼體的外側進行安裝。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方向輸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罩具有插入所述殼體上形成的開口部中的卡扣片。
3.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方向輸入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罩具有插入片,所述插入片插入在安裝有所述磁性檢測元件的基板上形成的孔中。
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方向輸入裝置,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殼體和所述轉動檢測機構之間,配置有用於將所述支座復位到初始位置的彈性構件。
5.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多方向輸入裝置,其特徵在於, 由GMR元件構成所述磁性檢測元件。
全文摘要
一種多方向輸入裝置(1),包括殼體(2);從殼體(2)露出一部分、承受操作者的操作的操作軸(3);沿相互正交方向配置在殼體(2)內、對應於對操作軸(3)的偏斜操作而轉動的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4、5);檢測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4、5)的轉動的轉動檢測機構(6),轉動檢測機構(6)包括與第一及第二驅動構件(4、5)連結、同時保持磁鐵(601)的支座(602);與保持在支座(602)上的磁鐵(601)對置配置的GMR元件(605);以收容支座(602)使其能夠旋轉、同時將GMR元件定位於規定位置的狀態從殼體(2)外側進行安裝的罩(603)。確保構成磁性傳感器的磁鐵和磁性檢測元件的位置精度且提高往裝置主體裝入磁性傳感器時的作業性。
文檔編號G05G9/047GK101315569SQ20081009996
公開日2008年12月3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07年6月1日
發明者內田亮介 申請人:阿爾卑斯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