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1:37:02 1

本申請涉及銅箔塗膠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
背景技術:
隨著電子工業的飛速發展,電子產品的體積尺寸越來越小,功率密度越來越大,解決散熱的問題已經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是對電子工業設計的一個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在LED照明方面,日趨興起的LED及大電流、電源等類似產品,其中心技術就是依賴具備高導熱的鋁基材及其配套使用之導熱絕緣材料來配合完成的一種特殊電路板。製作這種電路板的一重要材料為銅箔,加工過程中,通常是先對銅箔進行塗膠,然後將塗膠後的銅箔進行烘乾,烘乾後切裁成指定的尺寸以適配鋁基材。但是現有的銅箔料帶在加工過程中容易起皺,輸送力不平均,且銅箔料帶無法分級上膠,絕緣膠層覆蓋不均勻,塗膠層的厚度受到局限,不利於加工;加工過程中,每一個工序需要人工輸送,工人勞動強度大且生產效率低,自動化程度不高。
目前尚未發現解決上述的技術方案出現。
有鑑於此,對當前的銅箔塗膠加工設備進行改良實屬必要。
【申請內容】
本申請目的是克服了現有的銅箔料帶在加工過程中容易起皺,輸送力不平均,且銅箔料帶無法分級上膠,絕緣膠層覆蓋不均勻,塗膠層的厚度受到局限,不利於加工;加工過程中,每一個工序需要人工輸送,工人勞動強度大且生產效率低,自動化程度不高的技術問題,提供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採用了如下的技術方案,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有銅箔料帶輸出裝置2,所述銅箔料帶輸出裝置2的輸出方向後方依次設有輸送張力平衡調節裝置3、用以對銅箔料帶進行初步塗膠的一級自動塗膠裝置4,所述輸送張力平衡調節裝置3能使銅箔料帶平衡輸送至所述一級自動塗膠裝置4內以均勻地塗膠,所述一級自動塗膠裝置4後方設有與其對接、用以對上膠後的銅箔料帶進行烘乾的第一烘乾防黏裝置5,所述第一烘乾防黏裝置5後方設有用以對銅箔料帶進行補膠的二級自動塗膠裝置6,所述二級自動塗膠裝置6後方設有與其對接、用以對上膠後的銅箔料帶進行烘乾的第二烘乾防黏裝置7,所述第二烘乾防黏裝置7後方設有能將烘乾後的銅箔料帶切成指定尺寸的整平切裁輸送裝置8。
為實現更好的技術效果,本申請還包括有:
如上所述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所述銅箔料帶輸出裝置2包括設於所述機架1上的料帶輸出轉筒202,所述銅箔料帶套裝於該料帶輸出轉筒202上,所述機架1上部設有縱向連接架203、與所述縱向連接架203上端部連接的橫向連接架204,所述料帶輸出轉筒202的軸心設於所述縱向連接架203與所述橫向連接架204的連接端上,所述機架1上設有驅動所述料帶輸出轉筒202轉動的料帶輸送驅動裝置205。
如上所述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所述輸送張力平衡調節裝置3包括張力平衡調節固定架301,所述張力平衡調節固定架301由下往上依次設有下橫向固定杆302及上橫向固定杆303,所述下橫向固定杆302上陣列設置有下調節轉筒304,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上陣列設置有上調節轉筒305,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前端設有與所述下調節轉筒304及上調節轉筒305配合使用以調節銅箔料帶進料張力平衡的進料張力平衡調節組件3a,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後端設有與所述下調節轉筒304及上調節轉筒305配合使用以調節銅箔料帶出料張力平衡的出料張力平衡調節組件3b。
如上所述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所述進料張力平衡調節組件3a包括進料調節轉筒306、進料調節配重件307及進料調節鏈條308,所述進料調節轉筒306設於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前端並與其活動連接,所述進料調節鏈條308一端固定連接於所述下橫向固定杆302上,另一端與所述進料調節配重件307固定連接,其中,所述進料調節鏈條308繞於所述進料調節轉筒306上。
如上所述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所述一級自動塗膠裝置4包括一級塗膠機體401,所述一級塗膠機體401沿銅箔料帶輸送方向依次設有一級上膠輥筒402、用以驅動銅箔料帶輸送的一級驅動滾筒組4a,所述一級上膠輥筒402下方設有儲存導熱膠的一級儲膠箱403,所述一級上膠輥筒402下部置於該一級儲膠箱403內,所述一級儲膠箱403旁設有防止其內導熱膠凝固的一級振動裝置4b,所述一級振動裝置4b包括一級振動電機404、與所述一級振動電機404活動連接的一級振動葉片405,所述一級振動電機404設於所述一級儲膠箱403前端,所述一級振動葉片405設於所述一級儲膠箱403下端。
如上所述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所述第一烘乾防黏裝置5包括第一烘乾機體501,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上設有供銅箔料帶輸送烘乾的第一烘乾室502,所述第一烘乾室502下部設有用以對塗膠後的銅箔料帶進行烘乾的第一照射裝置503,所述第一照射裝置503上方設有第一輸送裝置5a,所述第一輸送裝置5a置於所述第一烘乾室502內能將銅箔料帶進行輸送,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上設有能將所述第一烘乾室502內熱氣抽出的第一抽氣裝置5b,所述第一抽氣裝置5b設於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前部,所述第一抽氣裝置5b包括沿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輸送方向橫向延伸的第一橫向抽氣管道504,所述第一橫向抽氣管道504上設有一端與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連接並連通於所述第一烘乾室502的第一縱向抽氣管道505。
如上所述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所述第一照射裝置503為多個,其沿所述第一烘乾室502輸送方向陣列設置,所述第一照射裝置503包括第一燈管架509,所述第一燈管架509上設有能照向所述第一烘乾室502的第一烘乾燈管510。
如上所述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所述二級自動塗膠裝置6包括二級塗膠機體601,所述二級塗膠機體601沿銅箔料帶輸送方向依次設有二級上膠輥筒602、用以驅動銅箔料帶輸送的二級驅動滾筒組6a,所述二級上膠輥筒602下方設有儲存導熱膠的二級儲膠箱603,所述二級上膠輥筒602下部置於該二級儲膠箱603內,所述二級儲膠箱603旁設有防止其內導熱膠凝固的二級振動裝置6b。
如上所述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所述第二烘乾防黏裝置7包括第二烘乾機體701,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上設有供銅箔料帶輸送烘乾的第二烘乾室702,所述第二烘乾室702下部設有用以對塗膠後的銅箔料帶進行烘乾的第二照射裝置703,所述第二照射裝置703上方設有第二輸送裝置7a,所述第二輸送裝置7a置於所述第二烘乾室702內能將銅箔料帶進行輸送,所述第二輸送裝置7a包括第二輸送轉筒706、用以驅動所述第二輸送轉筒706的第二轉筒驅動裝置707,所述第二輸送轉筒706為彎形結構,其兩端與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連接並以其端部為軸心轉動,所述第二轉筒驅動裝置707與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固定連接。
如上所述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所述整平切裁輸送裝置8包括切裁機體801,所述切裁機體801上設有用以對銅箔料帶進行輸送的輸送平臺802,所述輸送平臺802前部設有能壓平輸入的銅箔料帶的整平裝置8a,所述整平裝置8a包括設於所述切裁機體801側邊的整平支架803,所述整平支架803上設有能沿其垂直升降的整平滑動組件804,所述輸送平臺802後部設有能將整平後的銅箔料帶進行切裁的切裁裝置8b,所述整平支架803上設有整平滑道805及排齒軌道806,所述整平滑動組件804包括能沿所述整平滑道805上下升降的整平滑動座807,所述整平滑動座807上設有輸出部與所述排齒軌道806連接、用以驅動所述整平滑動座807上下升降的整平驅動電機808,所述整平滑動座807下端設有整平軟壓層809。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有如下優點:
1、本申請的銅箔料帶輸出裝置輸送力平均,能避免銅箔料帶在加工過程中出現起皺的情況,確保良品率,且銅箔料帶可實現分級上膠,絕緣膠層覆蓋均勻,方便控制塗膠層的厚度,有利於加工應用;同時對加工工序整合,實現全自動加工,生產效率提升,減少人工,降低成本。
2、本申請結構簡單,佔用空間小,便於在廠區內安裝,利用輸送張力平衡調節裝置與銅箔料帶輸出裝置配合輸送,實現輸送張力可調,銅箔料帶輸送時兩端平衡,輸送效果好,避免起皺,上膠更均勻。
3、本申請設置的自動塗膠裝置上設有振動裝置,可防止絕緣膠凝固,銅箔料帶塗膠後能自動進入烘乾裝置進行烘乾,生產效率高,烘乾裝置利用帶有彎度的轉筒將銅箔料帶輸送,能防止銅箔料帶在輸送過程中黏於轉筒上,設備出現故障的機率小,維護及保養方便。
4、本申請的整平切裁輸送裝置能自動將烘乾後的銅箔料帶進行整平,且整平後能根據設定的規格對銅箔料帶自動切裁,使用方便,自動化程度高,本申請還具有生產方便,製造成本低的有益效果,適合廣泛推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申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申請第一烘乾防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申請第一烘乾防黏裝置的側視結構局部示意圖;
圖5是本申請第二烘乾防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申請第二烘乾防黏裝置的側視結構局部示意圖;
圖7是本申請整平切裁輸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申請輸送張力平衡調節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申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說明,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並不代表全部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申請公開了銅箔輸送分級自動塗膠烘乾切裁生產線,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設有銅箔料帶輸出裝置2,所述銅箔料帶輸出裝置2的輸出方向後方依次設有輸送張力平衡調節裝置3、用以對銅箔料帶進行初步塗膠的一級自動塗膠裝置4,所述輸送張力平衡調節裝置3能使銅箔料帶平衡輸送至所述一級自動塗膠裝置4內以均勻地塗膠,所述一級自動塗膠裝置4後方設有與其對接、用以對上膠後的銅箔料帶進行烘乾的第一烘乾防黏裝置5,所述第一烘乾防黏裝置5後方設有用以對銅箔料帶進行補膠的二級自動塗膠裝置6,所述二級自動塗膠裝置6後方設有與其對接、用以對上膠後的銅箔料帶進行烘乾的第二烘乾防黏裝置7,所述第二烘乾防黏裝置7後方設有能將烘乾後的銅箔料帶切成指定尺寸的整平切裁輸送裝置8。
所述銅箔料帶輸出裝置2包括設於所述機架1上的料帶輸出轉筒202,所述銅箔料帶套裝於該料帶輸出轉筒202上,所述機架1上部設有縱向連接架203、與所述縱向連接架203上端部連接的橫向連接架204,所述料帶輸出轉筒202的軸心設於所述縱向連接架203與所述橫向連接架204的連接端上,所述機架1上設有驅動所述料帶輸出轉筒202轉動的料帶輸送驅動裝置205。實際應用中,所述料帶輸送驅動裝置205為伺服電機。所述料帶輸送驅動裝置205設於所述縱向連接架203上。所述料帶輸送驅動裝置205與所述料帶輸出轉筒202通過傳動帶206傳動連接。所述傳動帶206為皮帶。實際應用中可為傳動鏈條。
所述輸送張力平衡調節裝置3包括張力平衡調節固定架301,所述張力平衡調節固定架301由下往上依次設有下橫向固定杆302及上橫向固定杆303,所述下橫向固定杆302上陣列設置有下調節轉筒304,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上陣列設置有上調節轉筒305,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前端設有與所述下調節轉筒304及上調節轉筒305配合使用以調節銅箔料帶進料張力平衡的進料張力平衡調節組件3a,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後端設有與所述下調節轉筒304及上調節轉筒305配合使用以調節銅箔料帶出料張力平衡的出料張力平衡調節組件3b。
所述進料張力平衡調節組件3a包括進料調節轉筒306、進料調節配重件307及進料調節鏈條308,所述進料調節轉筒306設於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前端並與其活動連接,所述進料調節鏈條308一端固定連接於所述下橫向固定杆302上,另一端與所述進料調節配重件307固定連接,其中,所述進料調節鏈條308繞於所述進料調節轉筒306上。實際應用中,所述進料調節配重件307及進料調節鏈條308為兩個,對稱設於所述進料調節轉筒306的兩端。所述出料張力平衡調節組件3b包括出料調節轉筒309、出料調節配重件310及出料調節鏈條311,所述出料調節轉筒309設於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後端並與其活動連接,所述出料調節鏈條311一端固定連接於所述下橫向固定杆302上,另一端與所述出料調節配重件310固定連接,其中,所述出料調節鏈條311繞於所述出料調節轉筒309上。所述出料調節配重件310及出料調節鏈條311為兩個,對稱設於所述出料調節轉筒309的兩端。所述進料調節配重件307及所述出料調節配重件310為鑄鐵製成,其重量為15KG~30KG。所述下調節轉筒304的筒徑小於所述上調節轉筒305的筒徑。所述下調節轉筒304為三個,所述上調節轉筒305為兩個。所述上調節轉筒305設於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上的位置垂直於兩所述下調節轉筒304之間的位置。所述下橫向固定杆302與所述上橫向固定杆303之間的距離為100CM~150CM。
所述一級自動塗膠裝置4包括一級塗膠機體401,所述一級塗膠機體401沿銅箔料帶輸送方向依次設有一級上膠輥筒402、用以驅動銅箔料帶輸送的一級驅動滾筒組4a,所述一級上膠輥筒402下方設有儲存導熱膠的一級儲膠箱403,所述一級上膠輥筒402下部置於該一級儲膠箱403內,所述一級儲膠箱403旁設有防止其內導熱膠凝固的一級振動裝置4b,所述一級振動裝置4b包括一級振動電機404、與所述一級振動電機404活動連接的一級振動葉片405,所述一級振動電機404設於所述一級儲膠箱403前端,所述一級振動葉片405設於所述一級儲膠箱403下端。實際應用中,所述一級驅動滾筒組4a包括一級主驅動輥筒406及一級輔助輥筒407,所述一級主驅動輥筒406設於所述一級輔助輥筒407上方,所述一級塗膠機體401上設有驅動所述一級主驅動輥筒406轉動以帶動銅箔料帶輸送的一級輥筒驅動裝置408。所述一級輥筒驅動裝置408為伺服電機。
所述第一烘乾防黏裝置5包括第一烘乾機體501,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上設有供銅箔料帶輸送烘乾的第一烘乾室502,所述第一烘乾室502下部設有用以對塗膠後的銅箔料帶進行烘乾的第一照射裝置503,所述第一照射裝置503上方設有第一輸送裝置5a,所述第一輸送裝置5a置於所述第一烘乾室502內能將銅箔料帶進行輸送,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上設有能將所述第一烘乾室502內熱氣抽出的第一抽氣裝置5b,所述第一抽氣裝置5b設於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前部,所述第一抽氣裝置5b包括沿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輸送方向橫向延伸的第一橫向抽氣管道504,所述第一橫向抽氣管道504上設有一端與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連接並連通於所述第一烘乾室502的第一縱向抽氣管道505。實際應用中,所述第一縱向抽氣管道505為多個,且沿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輸送方向整列設置。所述第一輸送裝置5a包括第一輸送轉筒506、用以驅動所述第一輸送轉筒506的第一轉筒驅動裝置507,所述第一輸送轉筒506為彎形結構,其兩端與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連接並以其端部為軸心轉動,所述第一轉筒驅動裝置507與所述第一烘乾機體50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筒驅動裝置507通過第一傳動帶508與所述第一輸送轉筒506連接。所述第一轉筒驅動裝置507為伺服電機。所述第一輸送轉筒506為多個,若干所述第一輸送轉筒506通過傳動鏈連接。
所述第一照射裝置503為多個,其沿所述第一烘乾室502輸送方向陣列設置,所述第一照射裝置503包括第一燈管架509,所述第一燈管架509上設有能照向所述第一烘乾室502的第一烘乾燈管510。實際應用中,所述第一烘乾燈管510為紅外光燈。若干所述第一烘乾燈管510電連接。
所述二級自動塗膠裝置6包括二級塗膠機體601,所述二級塗膠機體601沿銅箔料帶輸送方向依次設有二級上膠輥筒602、用以驅動銅箔料帶輸送的二級驅動滾筒組6a,所述二級上膠輥筒602下方設有儲存導熱膠的二級儲膠箱603,所述二級上膠輥筒602下部置於該二級儲膠箱603內,所述二級儲膠箱603旁設有防止其內導熱膠凝固的二級振動裝置6b。實際應用中,所述二級振動裝置6b包括二級振動電機604、與二級所述二級振動電機604活動連接的二級振動葉片605,所述二級振動電機604設於所述二級儲膠箱603前端,所述二級振動葉片605設於所述二級儲膠箱603下端。所述二級驅動滾筒組6a包括二級主驅動輥筒606及二級輔助輥筒607,所述二級主驅動輥筒606設於所述二級輔助輥筒607上方,所述二級塗膠機體601上設有驅動所述二級主驅動輥筒606轉動以帶動銅箔料帶輸送的二級輥筒驅動裝置608。所述二級輥筒驅動裝置608為伺服電機。
所述第二烘乾防黏裝置7包括第二烘乾機體701,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上設有供銅箔料帶輸送烘乾的第二烘乾室702,所述第二烘乾室702下部設有用以對塗膠後的銅箔料帶進行烘乾的第二照射裝置703,所述第二照射裝置703上方設有第二輸送裝置7a,所述第二輸送裝置7a置於所述第二烘乾室702內能將銅箔料帶進行輸送,所述第二輸送裝置7a包括第二輸送轉筒706、用以驅動所述第二輸送轉筒706的第二轉筒驅動裝置707,所述第二輸送轉筒706為彎形結構,其兩端與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連接並以其端部為軸心轉動,所述第二轉筒驅動裝置707與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固定連接。實際應用中,所述第二轉筒驅動裝置707通過第二傳動帶708與所述第二輸送轉筒706連接。所述第二轉筒驅動裝置707為伺服電機。所述第二輸送轉筒706為多個,若干所述第二輸送轉筒706通過傳動鏈連接。所述第二照射裝置703為多個,其沿所述第二烘乾室702輸送方向陣列設置。所述第二照射裝置703包括第二燈管架709,所述第二燈管架709上設有能照向所述第二烘乾室702的第二烘乾燈管710。所述第二烘乾燈管710為紅外光燈。若干所述第二烘乾燈管710電連接。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上設有能將所述第二烘乾室702內熱氣抽出的第二抽氣裝置7b,所述第二抽氣裝置7b設於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前部,所述第二抽氣裝置7b包括沿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輸送方向橫向延伸的第二橫向抽氣管道704,所述第二橫向抽氣管道704上設有二端與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連接並連通於所述第二烘乾室702的第二縱向抽氣管道705。所述第二縱向抽氣管道705為多個,且沿所述第二烘乾機體701輸送方向整列設置。
所述整平切裁輸送裝置8包括切裁機體801,所述切裁機體801上設有用以對銅箔料帶進行輸送的輸送平臺802,所述輸送平臺802前部設有能壓平輸入的銅箔料帶的整平裝置8a,所述整平裝置8a包括設於所述切裁機體801側邊的整平支架803,所述整平支架803上設有能沿其垂直升降的整平滑動組件804,所述輸送平臺802後部設有能將整平後的銅箔料帶進行切裁的切裁裝置8b,所述整平支架803上設有整平滑道805及排齒軌道806,所述整平滑動組件804包括能沿所述整平滑道805上下升降的整平滑動座807,所述整平滑動座807上設有輸出部與所述排齒軌道806連接、用以驅動所述整平滑動座807上下升降的整平驅動電機808,所述整平滑動座807下端設有整平軟壓層809。實際應用中,所述整平軟壓層809為塑料製成。實際應用中為POM膠、尼龍、矽膠或橡膠。所述切裁裝置8b包括設於所述切裁機體801側邊的切裁支架810,所述切裁支架810頂部設有橫向調節切裁架811,所述橫向調節切裁架811上設有能沿其橫向移動以設置切裁位置的切裁位移座812,所述切裁位移座812上設有能沿其垂直升降的切裁刀頭813,所述切裁位移座812上設有一端與其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切裁刀頭813連接用以驅動所述切裁刀頭813切裁的切裁驅動裝置814。所述切裁刀頭813的刀尖部朝所述切裁機體801的一面垂直向上延伸、另一面傾斜向上延伸。所述切裁驅動裝置814為驅動氣缸。所述橫向調節切裁架811上設有橫向調節道815,所述切裁位移座812設於該橫向調節道815上。所述切裁位移座812上設有縱向切裁滑道816,所述切裁刀頭813設於該縱向切裁滑道816上。
以上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申請,並非用於限定本申請的範圍。
本申請工作原理:
銅箔料帶輸出裝置2將銅箔料帶往後工序輸送,經過輸送張力平衡調節裝置3後輸向一級自動塗膠裝置4進行初級塗膠,第一次塗膠的膠層厚度稍厚,銅箔料帶塗膠後即進入第一烘乾防黏裝置5進行烘乾,烘乾溫度為60~120度,烘乾後即進入二級自動塗膠裝置6進行二次塗膠,第二次塗膠的膠層厚度稍薄,銅箔料帶塗膠後即進入第二烘乾防黏裝置7進行烘乾,烘乾溫度為120~180度,烘乾後,整平切裁輸送裝置8將銅箔料帶切成指定尺寸,完成自動化加工。
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構思的前提下,其他凡其原理和基本結構與本申請相同或近似的,均屬於本申請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