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的製造方法
2023-05-11 18:41:21
一種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包括控制接口、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媒體流接口及媒體流處理單元。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一、全媒體處理,並具有可擴展能力。二、適用性強。可針對任何媒體流的應用,適用於大小不同的任何規模。三、可拓展性好。標準化接口、模塊化處理可任意擴展新形態媒體的處理,分布式結構可任意地擴展容量、構建網絡。四、高效率。對環境資源的動態化量化管理、對媒體流的動態化量化管理實現系統的高效率。五、質量高。支持應用系統的網絡優化路由策略,實現高保真媒體流控制。
【專利說明】—種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網絡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下一代通信網(NGN)的迅速發展以及國家對三網融合的大力推動,基於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IP)網的多媒體通信被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此應用中,一項關鍵技術是媒體資源服務,其中,媒體資源主要包括語音、視頻、雙音多頻(DTMF)、語音混音(CONF)等。媒體資源服務也是下一代通信網的基礎和核心技術。十多年來,大量的科學技術人員投入到這一領域,經過十多年的潛心研究,贏得了諸多的技術成果,如:語音編解碼技術、視頻編解碼技術、圖像壓縮技術等等,並結合數位訊號處理(DSP)技術實現了大容量的媒體資源服務產品(即媒體伺服器)及其應用。目前,媒體伺服器主要有硬體和軟體兩種類型。而硬體類型又可以分為通用型板卡和純媒體資源處理系統等多種形式。通用型板卡通常和中繼卡、用戶卡結合在一起,其優點在於特定應用時使用簡單、成本低,但也有明顯的不足:容量小、應用單調、不宜擴展、適應性低等。專用媒體資源處理系統多採用數位訊號處理技術,其優點是:集成度高、容量大、可兼容多種媒體流的處理(如:語音、視頻、傳真等)、性能穩定,但缺點是:價格昂貴、布局不靈活、客戶化能力低。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通過一種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來解決以上【背景技術】部分提到的問題。
[0004]為達此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其包括控制接口、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媒體流接口及媒體流處理單元;
[0006]所述控制接口為基於IP的統一接口,與應用系統連接,用於接收應用系統發送的業務服務請求信息,並將該信息發送給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
[0007]所述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與控制接口連接,用於對收到的業務服務請求信息進行處理,將業務服務請求的資源需求與資源動態量化值進行匹配,得到媒體流處理的方案,並將該處理方案遞交給媒體流處理單元;
[0008]所述媒體流接口與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將接收到的媒體流轉發給媒體流處理單元,並接收媒體流處理單元轉出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接收源;
[0009]所述媒體流處理單元與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連接,用於對不需要解碼的媒體流進行直接轉發,對需要解碼的媒體流進行解碼,並根據需要對媒體流進行編碼、混合或記錄操作。
[0010]特別地,所述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包括資源監測單元和動態管理單元;
[0011]所述資源監測單元用於監測環境資源的動態使用情況,並把資源動態量化值發送給動態管理單元;[0012]所述動態管理單元與控制接口、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對收到的業務服務請求信息進行處理,將業務服務請求的資源需求與所述資源動態量化值進行匹配,得到媒體流處理的方案,並將該處理方案遞交給媒體流處理單元。
[0013]特別地,所述媒體流接口包括媒體流入口和媒體流出口 ;
[0014]所述媒體流入口與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通過IP網接收媒體流發送源發送的媒體流,並將該媒體流輸出給媒體流處理單元;
[0015]所述媒體流出口與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接收媒體流處理單元轉出的媒體流,並通過IP網發送給媒體流接收源。
[0016]特別地,所述媒體流處理單元包括媒體流分揀單元、媒體流解碼單元、媒體流編碼單元、媒體流混合單元及記錄單元;
[0017]所述媒體流分揀單元與動態管理單元、媒體流接口連接,用於對媒體流進行轉發和解碼的不同要求進行區分,並將不需要解碼的媒體流進行直接轉發,將需要解碼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解碼單元;
[0018]所述媒體流解碼單元與媒體流分揀單元連接,用於對媒體流進行解碼,並將解碼後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編碼單元或媒體流混合單元,如需記錄,則發送給記錄單元;
[0019]所述媒體流編碼單元與媒體流解碼單元連接,用於對媒體流進行編碼,並將編碼後的媒體流出口發出,如需記錄,貝1J發送給記錄單元;
[0020]所述媒體流混合單元與媒體流流編碼單元、媒體流解碼單元連接,用於對若干個媒體流進行混音或混頻處理,並將混音或混頻後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編碼單元;
[0021]所述記錄單元與媒體流流編碼單元、媒體流解碼單元、媒體流混合單元連接,用於記錄接收或發送的媒體流。
[0022]特別地,所述媒體流解碼單元包括語音解碼器、視頻解碼器及雙音多頻(DTMF)接收器;所述媒體流編碼單元包括語音編碼器、視頻編碼器及雙音多頻(DTMF)發送器。
[0023]特別地,所述媒體流混合單元包括語音混音器和視頻混頻器。
[0024]特別地,所述記錄單元具體用於記錄接收或發送的媒體流,並將記錄的媒體流以文件形式存放,可實時或定時的將文件傳送至指定地點。
[0025]本發明提供的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具有如下優點:一、全媒體處理,並具有可擴展能力。二、適用性強。可針對任何媒體流的應用,適用於大小不同的任何規模。三、可拓展性好。標準化接口、模塊化處理可以任意擴展新形態媒體的處理,分布式結構可以任意地擴展容量、構建網絡。四、高效率。可量化動態資源管理實現系統的高效率。五、質量高。支持網絡優化路由策略,實現高保真媒體流傳輸。六、成本低。純軟體技術,無生產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6]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結構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可以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於解釋本發明,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定。另外還需要說明的是,為了便於描述,附圖中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而非全部內容。[0028]請參照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包括控制接口、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媒體流接口及媒體流處理單元。
[0029]所述控制接口為基於IP的統一接口,與應用系統連接,用於接收應用系統發送的業務服務請求信息,並將該信息發送給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
[0030]所述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與控制接口連接,用於對收到的業務服務請求信息進行處理,將業務服務請求的資源需求與本媒體伺服器的資源動態量化值進行匹配,得到媒體流處理的方案,並將該處理方案遞交給媒體流處理單元;若匹配不成功,則向應用系統發出路由策略信息,由應用系統啟動路由策略。
[0031]於本實施例,所述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包括資源監測單元和動態管理單元。所述資源監測單元用於監測環境資源的動態使用情況,並把資源動態量化值發送給動態管理單元。所述動態管理單元與控制接口、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對收到的業務服務請求信息進行處理,將業務服務請求的資源需求與所述資源動態量化值進行匹配,得到媒體流處理的方案,並將該處理方案遞交給媒體流處理單元。
[0032]所述媒體流接口與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將接收到的媒體流轉發給媒體流處理單元,並接收媒體流處理單元轉出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接收源。
[0033]於本實施例,所述媒體流接口包括媒體流入口和媒體流出口。所述媒體流入口與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通過IP網接收媒體流發送源發送的媒體流,並將該媒體流輸出給媒體流處理單元。所述媒體流出口與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接收媒體流處理單元轉出的媒體流,並通過IP網發送給媒體流接收源。
[0034]所述媒體流處理單元與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連接,用於對不需要解碼的媒體流進行直接轉發,對需要解碼的媒體流進行解碼,並根據需要對媒體流進行編碼、混合或記錄操作。
[0035]於本實施例,所述媒體流處理單元包括媒體流分揀單元、媒體流解碼單元、媒體流編碼單元、媒體流混合單元及記錄單元。
[0036]所述媒體流分揀單元與動態管理單元、媒體流接口連接,用於對媒體流進行轉發和解碼的不同要求進行區分,並將不需要解碼的媒體流進行直接轉發以提高處理效率,將需要解碼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解碼單元。
[0037]所述媒體流解碼單元與媒體流分揀單元連接,用於對媒體流進行解碼,並將解碼後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編碼單元或媒體流混合單元,如需記錄,則發送給記錄單元。
[0038]所述媒體流編碼單元與媒體流解碼單元連接,用於對媒體流進行編碼,並將編碼後的媒體流出口發出,如需記錄,則發送給記錄單元。
[0039]在本實施例中媒體流解碼單元包括語音解碼器、視頻解碼器、雙音多頻接收器、FAX仿真器。所述媒體流編碼單元包括語音編碼器、視頻編碼器、雙音多頻發送器及FAX仿真器。其中,所述語音解碼器和語音編碼器支持GSM、G.711、G.723、G.729等主流協議,所述視頻編碼器和視頻解碼器支持MPG4、H263、H264等主流協議。
[0040]所述媒體流混合單元與媒體流流編碼單元、媒體流解碼單元連接,用於對若干個媒體流進行混音或混頻處理,並將混音或混頻後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編碼單元。
[0041]在本實施例中媒體流混合單元包括語音混音器(CONF)和視頻混頻器(MCU)。媒體流混合單元由各個CONF或MCU承擔,每個CONF或MCU可對若干個媒體流進行混音或混頻處理,並將混音或混頻後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編碼單元。需要說明的是,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可根據資源動態管理支持不定數量的混音器和混頻器。
[0042]所述記錄單元與媒體流流編碼單元、媒體流解碼單元、媒體流混合單元連接,用於記錄接收或發送的媒體流。
[0043]於本實施例,所述記錄單元記錄接收或發送的媒體流,將記錄的媒體流以文件形式存放,並提供相應的管理軟體。媒體流文件可實時或定時的將文件傳送至指定地點。
[0044]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一、全媒體處理,其具體包括語音、視頻、DTMF, CONF, MCU、FAX、錄音錄像等,並具有可擴展能力。二、適用性強。可針對任何媒體流的應用,適用於大小不同的任何規模。三、可拓展性好。標準化接口、模塊化處理可以任意擴展新形態媒體的處理,分布式結構可以任意地擴展容量、構建網絡。四、高效率。對環境資源的動態化量化管理、對媒體流的動態化量化管理實現系統的高效率。五、質量高。支持應用系統的網絡優化路由策略,實現高保真媒體流傳輸。六、成本低。純軟體技術,無生產成本,實現低成本發展。
[0045]注意,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明不限於這裡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僅限於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範圍決定。
【權利要求】
1.一種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控制接口、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媒體流接口及媒體流處理單元; 所述控制接口為基於IP的統一接口,與應用系統連接,用於接收應用系統發送的業務服務請求信息,並將該信息發送給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 所述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與控制接口連接,用於對收到的業務服務請求信息進行處理,將業務服務請求的資源需求與資源動態量化值進行匹配,得到媒體流處理的方案,並將該處理方案遞交給媒體流處理單元; 所述媒體流接口與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將接收到的媒體流轉發給媒體流處理單元,並接收媒體流處理單元轉出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接收源; 所述媒體流處理單元與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連接,用於對不需要解碼的媒體流進行直接轉發,對需要解碼的媒體流進行解碼,並根據需要對媒體流進行編碼、混合或記錄操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資源量化動態管理單元包括資源監測單元和動態管理單元; 所述資源監測單元用於監測環境資源的動態使用情況,並把資源動態量化值發送給動態管理單元; 所述動態管理單元與控制接口、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對收到的業務服務請求信息進行處理,將業務服務請求的資源需求與所述資源動態量化值進行匹配,得到媒體流處理的方案,並將該處理方案遞交給媒體流處理單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媒體流接口包括媒體流入口和媒體流出口 ; 所述媒體流入口與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通過IP網接收媒體流發送源發送的媒體流,並將該媒體流輸出給媒體流處理單元; 所述媒體流出口與媒體流處理單元連接,用於接收媒體流處理單元轉出的媒體流,並通過IP網發送給媒體流接收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媒體流處理單元包括媒體流分揀單元、媒體流解碼單元、媒體流編碼單元、媒體流混合單元及記錄單元; 所述媒體流分揀單元與動態管理單元、媒體流接口連接,用於對媒體流進行轉發和解碼的不同要求進行區分,並將不需要解碼的媒體流進行直接轉發,將需要解碼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解碼單元; 所述媒體流解碼單元與媒體流分揀單元連接,用於對媒體流進行解碼,並將解碼後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編碼單元或媒體流混合單元,如需記錄,則發送給記錄單元; 所述媒體流編碼單元與媒體流解碼單元連接,用於對媒體流進行編碼,並將編碼後的媒體流出口發出,如需記錄,貝1J發送給記錄單元; 所述媒體流混合單元與媒體流流編碼單元、媒體流解碼單元連接,用於對若干個媒體流進行混音或混頻處理,並將混音或混頻後的媒體流發送給媒體流編碼單元; 所述記錄單元與媒體流流編碼單元、媒體流解碼單元、媒體流混合單元連接,用於記錄接收或發送的媒體流。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媒體流解碼單元包括語音解碼器、視頻解碼器及雙音多頻接收器;所述媒體流編碼單元包括語音編碼器、視頻編碼器及雙音多頻發送器。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任一項所述的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媒體流混合單元包括語音混音器和視頻混頻器。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可控型媒體伺服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記錄單元具體用於記錄接收或發送的媒體流,並將記錄的媒體流以文件形式存放,可實時或定時的將文件傳送至指 定地點。
【文檔編號】H04L12/24GK103457762SQ201310353489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9日
【發明者】曹偉乾 申請人:無錫沃爾普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