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曆機構以及具有該日曆機構的鐘表的製作方法與工藝
2023-05-12 00:14:52 1
本發明涉及日曆機構以及具有該日曆機構的鐘表。
背景技術:
對於作為日曆機構採用區分大的月(一個月的天數為31天的月,在本說明書中也稱作大月)和小的月(一個月的天數在30天以下的月,在本說明書中也稱作小月)來進行月份進給的所謂的自動日曆機構的方式的技術,已知有各種各樣的技術。在自動日曆機構中,在二月以外的小月,在從月末(30日)到大月的月初期間,多進行一日量的日期進給作為追加的日期進給,即進行兩日量的日期進給,為此,提出有各種各樣的機構,特別是提出有這樣的機構:為了能夠在小月的月末進行追加的日期進給,在換日輪設置日期進給爪以外的使日期輪旋轉的進給爪結構體(專利文獻1)。在專利文獻1的日曆機構中,為了在小月的月末對日期輪進行追加的日期進給,作為通過月份凸輪而動作的小月的月末進給爪結構體,以能夠相對於換日輪的旋轉軸並進的方式設置剛性爪,在小月利用月份凸輪產生並進動作,利用該並進在月末與日期輪的月末進給齒卡合。然而,在該情況下,剛性爪進行對換日輪的半徑方向的位置控制,因此,需要確保爪結構體的支承結構和月份凸輪的結構的佔有空間,以便將作為月末進給爪結構體的剛性爪保持成能夠相對於換日輪的旋轉中心在該換日輪的直徑範圍內沿該換日輪的半徑方向並進並在小月中利用月份凸輪沿半徑方向並進,但難以避免複雜化和要求高的精度尺寸。還已知改變日期進給爪的卡合部的位置以便能夠在從小的月的月末到大的月的月初期間進行追加的日期進給的技術(專利文獻2)。然而,在專利文獻2的日曆機構中,日期進給爪的彈性臂部通常(在小月月末以外的日期)被強制地變形並每日僅進給一個齒,在構造方面,摩擦負荷(與輪系的旋轉相關的負荷)容易變大,能量的損失容易增大。另外,提出有下述的各種方案:除了日期進給爪之外還設置使日期輪旋轉的機構,以便能夠在從小月的月末到大月的月初期間進行追加的日期進給。(例如,專利文獻3)。然而,例如在專利文獻3的日曆機構中,為了能夠進行預定的動作而採用了齒數受限定的行星齒輪機構,難以避免結構極其複雜化的情況。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9-128119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2651150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5-326420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正是鑑於上述各方面而完成的,其提供一種新結構的日曆機構以及具有該日曆機構的鐘表,能夠既避免結構的過度複雜化又避免過度的摩擦負荷。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的日曆機構具有:月份凸輪,所述月份凸輪具備凸輪面且以年為單位旋轉一圈,所述月份凸輪用於區分一個月的天數為31天的大月和一個月的天數在30天以下的小月;日期輪,所述日期輪具備日期齒輪和月末齒;換日輪,所述換日輪每24小時旋轉一圈且具備換日爪,所述換日爪與日期輪的日期齒輪卡合以使所述日期輪旋轉;以及動作杆結構體,所述動作杆結構體以能夠繞偏心軸相對旋轉的方式在基部與所述偏心軸摩擦卡合,所述偏心軸是相對於換日輪的旋轉中心偏心的軸,所述動作杆結構體具備第一末端部和第二末端部,所述第一末端部作為與月份凸輪卡合的凸輪從動部,所述第二末端部作為與日期輪的月末齒卡合的小月月末進給爪,以便在小月的月末對日期輪進行一日量的追加的日期進給。在本發明的日曆機構中,「動作杆結構體在其基部與偏心軸摩擦卡合,所述偏心軸相對於換日輪的旋轉中心偏心」,因此,動作杆結構體與換日輪一起旋轉,「動作杆結構體具備作為與月份凸輪卡合的凸輪從動部的第一末端部」,因此,動作杆結構體在與換日輪一起旋轉時在凸輪從動部處按壓於月份凸輪,「動作杆結構體利用基部與換日輪的偏心軸摩擦卡合」,因此,在凸輪從動件按壓於月份凸輪時,動作杆結構體相對於偏心軸相對轉動,「動作杆結構體具備與日期輪的月末齒卡合的第二末端部以便在小月的月末相對於日期輪進行一日量的追加的日期進給」,因此,在到小月的月末時,利用基部與偏心軸摩擦卡合併利用作為凸輪從動部的第一末端部按壓於月份凸輪的動作杆結構體在月份凸輪的控制下,在基部相對於偏心軸相對轉動且利用作為小月月末進給爪的第二末端部與日期輪的月末齒卡合來相對於日期輪進行一個齒的量的追加日期進給。換言之,在本發明的日曆機構中,在大月的月末,月份凸輪經由動作杆結構體的凸輪從動部對動作杆結構體進行定位和移位來使小月月末進給爪退避,從而使動作杆結構體的小月月末進給爪的形態的第二末端部不與日期輪的月末齒卡合。即,在本發明的日曆機構中,動作杆結構體設於換日輪並在小月的月末相對於日期輪進行一日量的追加日期進給即可,因此能夠避免結構過度複雜化,而且動作杆結構體與偏心軸的摩擦負荷達到能夠使動作杆結構體與換日輪一起旋轉的程度即可,因此能夠避免摩擦負荷過大。另外,月份凸輪一般是一年旋轉一圈,不過根據需要也可以數年旋轉一圈。在本發明的日曆機構中,典型地,換日輪具備:圓板狀的換日輪主體,所述圓板狀的換日輪主體每24小時旋轉一圈;換日銷,所述換日銷豎立設置在所述換日輪主體的偏心位置;以及換日爪,所述換日爪以能夠相對於換日輪主體相對旋轉的方式與所述換日輪主體同軸設置,並且所述換日爪藉助換日銷而旋轉,換日爪具備與動作杆結構體的所述基部摩擦卡合的所述偏心軸。在該情況下,將換日爪實際上利用剛體形成並使動作杆結構體的基部相對於所述換日爪的偏心軸摩擦卡合即可。不過,根據需要,也可以在換日輪的主體部自身設置偏心軸並使動作杆結構體的基部相對於所述偏心軸摩擦卡合。在本發明的日曆機構中,典型地,動作杆結構體一體地具備:第一桿部,所述第一桿部將所述基部與所述第一末端部連接起來;和第二桿部,所述第二桿部將所述基部與所述第二末端部連接起來。在該情況下,可將第一桿部和第二桿部作為能夠彈性地變形的彈性杆部(臂部)形成。不過,根據需要,也可以由一個平面板狀部的兩個不同的端緣部構成第一和第二末端部。另外,在設置能夠變形的第一和第二末端部的情況下,典型地,第二末端部的小月月末進給爪在末端面具備凹部以便容易與日期輪的月末齒卡合,且第二桿部採用接近月末齒的一側的側面向外突出地彎曲的形狀以便容易彈性變形。在本發明的日曆機構中,典型地,所述第二桿部能夠彈性變形,伴隨著在小月的月末日期輪的跳動限制,所述月末齒使所述第二桿部彈性變形而越過所述第二桿部的末端部。在該情況下,在小月的月末日期輪的跳動限制時,即在小月的月末在通常的日期進給的最後日期定位杆的跳動限制動作完成時,月末齒能夠使第二桿部彈性變形而達到越過所述第二桿部的末端部的位置。所述越過位置的月末齒在數小時內與第二桿部的末端部(第二末端部)再次卡合,從而能夠進行基於所述第二末端部的追加日期進給。在本發明的日曆機構中,典型地,所述第一末端部由在所述第一桿部的末端豎立設置的銷狀凸輪從動部構成,所述銷狀凸輪從動部與月份凸輪的凸輪面抵接,月份凸輪由板狀體構成,第一桿部的除銷狀凸輪從動部以外的部分相對於板狀體形態的月份凸輪能夠以非幹涉狀態重疊。在該情況下,能夠使換日輪的旋轉中心處於接近月份凸輪的外周面的位置,能夠最大限度地抑制在平面中的大小。不過,根據需要,也可以是第一末端部與第一桿部實質上位於同一平面內。在本發明的日曆機構中,典型地,日期輪的所述月末齒與月份進給齒從日期輪的周向觀察設置在相同部位或相接近的部位,所述月份進給齒與月份進給中間輪卡合以使所述月份進給中間輪旋轉,所述月份進給中間輪用於使與月份凸輪同心的月份星輪旋轉。在該情況下,能夠將佔有空間抑制到最低限度。另外,在該情況下,典型地,在日期輪的厚度方向的不同部位設置月末齒和月份進給齒。不過,根據需要,也可以將月末齒和月份進給齒形成在周向上相互分離的部位。在本發明的日曆機構中,典型地,月份凸輪的凸輪面連續地且在整個區域中平滑地彎曲。在該情況下,能夠將作為凸輪從動件的部位的移動的自由度提高到最大限度,將機構的平面尺寸抑制到最低限度。為了達成所述目的,本發明的鐘表具有上述那樣的日曆機構。附圖說明圖1是從錶盤側觀察具備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實施例的日曆機構的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實施例的鐘表的外觀說明圖。圖2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4月29日的15時30分左右的狀態的俯視圖。圖3是圖2的鐘表的一部分的剖視說明圖。圖4是圖2的鐘表的另一部分的剖視說明圖。圖5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4月30日的21時00分左右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6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4月30日的22時44分左右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7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4月30日的24時00分左右的狀態(日期定位杆的跳動限制爪部的頂點與齒的頂點卡合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8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4月30日的24時00分左右的狀態(定位杆的跳動限制爪部的頂點剛越過齒的頂點後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9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1日的0時00分左右的狀態(定位杆的跳動限制爪部完全落到相鄰齒之間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10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1日的0時32分左右的狀態(在小月的月末開始進行追加的日期進給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在小月的月末開始進行追加的日期進給的狀態)。圖11是放大示出圖10的狀態的一部分的圖,(a)為局部放大俯視說明圖,(b)是沿(a)的XIB-XIB線的剖視說明圖。圖12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1日的0時43分左右的狀態(在小月的月末開始進行月份進給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13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1日的2時53分左右的狀態(日期定位杆和月份定位杆的跳動限制爪部的頂點與相關的齒的頂點卡合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14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1日的2時53分左右的狀態(定位杆的跳動限制爪部完全落到相鄰齒之間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15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1日的3時29分左右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16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30日的20時44分左右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17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30日的22時44分左右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18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30日的24時00分左右的狀態(日期定位杆的跳動限制爪部的頂點與齒的頂點卡合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19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31日的0時00分左右的狀態(日期定位杆的跳動限制爪部完全落到相鄰齒之間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20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31日的22時44分左右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21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31日的24時00分左右的狀態(日期定位杆和月份定位杆的跳動限制爪部的頂點與相關的齒的頂點卡合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22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6月1日的0時00分左右的狀態(日期定位杆和月份定位杆的跳動限制爪部完全落到相關的相鄰齒之間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23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6月1日的6時左右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圖24是示出圖1的日曆機構在5月30日的10時36分左右的狀態的俯視說明圖。標號說明1:日曆機構(自動日曆機構);2:帶日曆機構的鐘表(鐘錶);3:外觀;5:手動日曆修正機構;6:底板;7a:二號夾板;7b:中心管;11:時刻顯示針;11a:時針;11b:分針;11c:秒針;12:錶盤;12a:嵌字;13:月日顯示窗;13a:月份顯示區域;13b:日期顯示區域;14:殼體;15:表把;15a:柄軸;16a:筒輪(時輪);16a1:筒狀部;16b:二號輪(分輪);16c:四號輪(秒輪);17a:筒齒輪;17b:二號齒輪;17c:四號齒輪;21:日期輪按壓件;22:日期定位杆;22a:日期跳動限制爪部;22b:日期跳動限制彈簧部;22c:頂點;23:月份輪按壓件;24:月份定位杆;24a:月份跳動限制爪部;24b:月份跳動限制彈簧部;24c:頂點;25:擺動輪;26:月份修正輪;27:修正傳遞輪;30:換日輪;30a旋轉中心軸;31:換日齒輪部(換日輪主體部);32:換日銷;33:換日爪;34:基體部;35:換日爪主體部;36:偏心銷(偏心旋轉中心軸);36a:外周面;38、39:換日中間輪;40:日期輪;41:日期顯示輪部;41a:錶盤側表面;42a:大徑圓筒狀部;42b:凸緣狀部;42c:小徑厚壁圓筒狀部;45:日期齒輪部;46:月份進給齒部(換月爪部);47:齒部;47a:位於最接近位置的齒部;47b:頂點;48:小月月末進給齒(月末齒);50:月份傳遞輪(月份進給中間輪);51:齒輪;52:齒;54:月份進給中間輪按壓件;60:月份輪(月份顯示輪);61:月份顯示輪引導管;62:轂部;63:齒部;63a:頂點;64:月份齒輪(月份星輪);65:凸輪面;65a:大月凸輪面部;65b:小月凸輪面部;65b1:頂點;65b2:接近頂點但非頂點的部位;66:月份凸輪;67:月份顯示板部;67a:錶盤側表面。70動作杆;71基部;72嵌合部;72a圓孔;72b狹縫狀開口部;72c周面;74第一桿部;75第一彈性臂部;75a基端部;75b末端部;75c卡合部(凸輪從動部)75d小圓柱狀部;75e彎曲臂主體部;77第二桿部;78第二彈性臂部;78a基端部;78b末端側彎曲部;78c臂主體部;78d進給爪部(小月月末進給爪)78e卡合凹部;78f分岔形狀部;78g外側緣;C、H、J旋轉中心軸線;C1、C2、H1、J1旋轉方向;D1、D2移位方向;E1撓曲方向;LD日期文字;LM月份文字;U1月份修正位置;U2月份修正位置;S1非撓曲狀態;S2撓曲狀態;V1、V2擺動方向。具體實施方式基於附圖所示的優選的一個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實施方式。【實施例】圖1至圖24示出了具備作為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實施例的日曆機構的自動日曆機構1的鐘表、即帶日曆機構的鐘表2。鐘錶2具有圖1所示那樣的外觀3。即,鐘錶2具備由時針11a、分針11b和秒針11c構成的時刻顯示針11,所述時刻顯示針11能夠繞中心軸線C向順時針方向C1旋轉。鐘錶2的錶盤12具有表示整點的位置的嵌字12a,並且具有月日顯示窗13,所述月日顯示窗13具備月份顯示區域13a和日期顯示區域13b。標號14是鐘錶殼體,標號15是安裝於柄軸15a的表把。在圖3和圖4的剖視圖所示的例子中,在末端安裝有時針11a的時輪即筒輪16a、在末端安裝有分針11b的分輪16b、在末端安裝有秒針11c的秒輪即四號輪16c經由中心管7b被支承成繞中心軸線C旋轉自如,並且藉助運針用輪系而旋轉,所述中心管7b由底板6或二號夾板7a支承,所述運針用輪系包括將筒輪16a的齒輪部即筒齒輪、分輪16b的分齒輪即二號齒輪、以及四號輪16c的齒輪部即四號齒輪相互連接並且與具備鐘錶用發條的條盒之類的驅動源(未圖示)連接的其他輪系。如圖2和圖3所示,換日輪30利用換日齒輪部31經由換日中間輪38、39而與筒輪16a的筒齒輪17a嚙合,該換日輪30繞中心軸線H向H1方向以一圈/日的速度旋轉。在作為換日輪主體部的換日齒輪部31中從中心軸線H向徑向離開的部位(偏心的部位(偏心位置)),豎立設置有換日銷32。換日爪33以能夠繞換日輪30的旋轉中心軸30a旋轉的方式嵌合於所述軸30a。換日爪33由大致半圓板狀的基體部34和從所述基體部34突出的換日爪主體部35構成,當利用換日銷32使基體部34旋轉時,換日爪33利用所述爪主體部35與日期輪40的齒嚙合來進行日期進給。另外,在換日爪33的基體部34,在從旋轉中心軸30a離開的偏心部位一體地豎立設置有作為偏心軸的偏心銷即偏心轉動中心軸36。由圖2、圖3和圖4以及後述的圖11的(a)和(b)可知,日期輪40具有:大徑的環狀板狀的日期顯示輪部41;大徑圓筒狀部42a,其從所述日期顯示輪部41的內緣沿軸線方向平行地延伸;寬度小的厚壁凸緣狀部42b,其從所述大徑筒狀部42a的下端向徑向內側延伸;小徑厚壁圓筒狀部42c,其從所述凸緣狀部42b的內緣沿軸線方向平行地延伸;日期齒輪部45,其形成於所述小徑厚壁圓筒狀部42c的下端側的內周緣;換月爪部即月份進給齒部46,其形成於厚壁凸緣狀部42b的上緣,所述厚壁凸緣狀部42b形成於大徑圓筒狀部42a的內周緣的下部;以及作為月末齒的小月月末進給齒部48,其形成於大徑圓筒狀部42a的內周緣的上部。在此,小月月末進給齒部48和月份進給齒部46從日期輪40的周向觀察位於大致相同位置。不過,根據需要,小月月末進給齒部48和月份進給齒部46也可以位於從日期輪40的周向觀察不同的位置,即在周向上離開的位置。另外,在本說明書中的圖3和圖4及圖11的(b)所提到的部分中,若無特別限定,「上」指的是時刻顯示針11所在的一側(錶盤12側)。在日期顯示輪部41的錶盤側表面41a等間隔地顯示用於表示1~31這31個日期的文字LD。日期齒輪部45等間隔地具備31個齒部47。日期輪40的C2方向旋轉由具備日期跳動限制爪部22a、日期跳動限制彈簧部22b的日期定位杆22調整。由圖3和圖4可知,日期輪40的厚度方向的位置偏移由以覆蓋日期齒輪部45的方式安裝於底板6的日期輪按壓件21限制。日期輪40的換月爪部即月份進給齒部46經由作為月份進給中間輪的換月輪即月份傳遞輪50使月份輪60繞中心軸線C向C1方向旋轉。由圖2可知,月份進給中間輪50由繞中心軸線J旋轉自如的齒輪51構成,齒輪51的齒52在與日期輪40的換月爪部即月份進給齒部46卡合時,藉助所述齒部46向J1方向旋轉一個齒的量。在該示例中,月份進給齒部46由一個齒部構成,因此月份進給中間輪50一個月向J1方向旋轉一個齒的量。由圖3和圖4那樣的剖視說明圖和圖2那樣的俯視說明圖可知,月份輪即月份顯示輪60具有:月份顯示輪引導管61,其固定於日期輪按壓件21,並且所述筒輪16a的筒狀部16a1具有遊隙地嵌合於該月份顯示輪引導管61;月份星輪即月份齒輪64,其利用轂部62旋轉自如地嵌合於所述引導管61並且在外周具備12個齒部63;平板狀體的形態的月份凸輪66,其嵌合連接於所述月份星輪64並在外周形成有凸輪面65;以及薄平板狀體的形態的月份板即月份顯示板部67,其固定在月份齒輪64。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為大月凸輪面部65a與小月凸輪面部65b平滑地連續而成的狀態,所述大月凸輪面部65a為這樣的形態:與一個月為31天的大的月(在本說明書中也稱作「大月」)對應地平滑彎曲,整體形成直徑稍小的小徑弧狀凸輪面部,所述小月凸輪面部65b為這樣的形態:與一個月為30天以下的小的月(在本說明書中也稱作「小月」)對應地平滑彎曲,在月末包含稍稍突出的突出部。因此,無論凸輪從動部相對於所述凸輪面65向順時針方向C1移位還是向逆時針方向C2移位,均能在期望的範圍內向C1、C2方向往復運動。月份齒輪64與月份進給中間輪50嚙合,月份進給中間輪50每個月旋轉一個齒的量,每當月份進給中間輪50旋轉一個齒的量時,月份齒輪64就旋轉一個齒的量,月份齒輪64繞中心軸線C向C1方向旋轉一年旋轉一圈。在月份顯示板部67的錶盤側表面67a一個個(整體共計12個)等間隔地顯示文字LM,所述文字LM表示1月至12月的月份。由圖3和圖4可知,月份顯示板部67具備直徑比日期輪40的日期顯示輪部41的內周緣稍小的外周緣。因此,位於月份顯示板部67的錶盤側表面67a的用於表示月份的文字LM在比位於日期顯示輪部41的錶盤側表面41a的用於表示日期的文字LD稍靠近中心軸線C的一側,在錶盤12的月日顯示窗13內的預定區域13a、13b中作為月日進行顯示(圖1)。月份輪60的C1方向旋轉由具備月跳動限制爪部24a、月跳動限制彈簧部24b的月份定位杆24調整。由圖3和圖4可知,月份輪60的厚度方向的位置偏移由月份輪按壓件23限制,所述月份輪按壓件23以限制月份星輪64向錶盤側的移位的方式安裝於月份顯示輪引導管61。另外,鐘錶2具有能夠向V1、V2方向擺動的擺動輪25、月份修正輪26和修正傳遞輪27來作為手動日曆修正機構5。在拉動表把15並將柄軸15a拉出一級的柄軸第一級,若將柄軸15a向一個方向旋轉的話,經由修正傳遞輪27使擺動輪25向V1方向移動,到達與日期齒輪部45嚙合的日期修正位置U1,隨著柄軸15a向所述一個方向的旋轉,日期輪40向C2方向旋轉,從而進行日期修正。另一方面,在柄軸第一級,將柄軸15a向相反方向旋轉的話,擺動輪25向V2方向移動而到達與月份齒輪64嚙合的月份修正位置U2,隨著柄軸15a向所述相反方向的旋轉,月份輪60向C1方向旋轉,從而進行月份修正。自動日曆機構1除了月份凸輪66之外還具備控制小月的月末進給的動作杆70。作為動作杆結構體的動作杆70具備基部71和從所述基部71一體地延伸的第一桿部74和第二桿部77。更為詳細地來說,動作杆70的大致平板狀的基部71具備嵌合部72,所述嵌合部72由圓孔72a和與所述圓孔72a相連的狹縫狀開口部72b構成,圓孔72a的周面72c以相對於換日爪33的圓柱狀的偏心銷36的外周面36a摩擦卡合的狀態嵌合於偏心銷36的外周面36a。在該嵌合狀態下,狹縫狀開口部72b彈性地稍稍打開而賦予摩擦卡合力,動作杆70的基部71在不受外力的狀態下與伴隨著換日輪30的旋轉引起的換日爪33的旋轉相應地繞旋轉中心軸線H與偏心銷36一起旋轉(一體地旋轉)。另一方面,在基部71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當所述限制的強制力達到超過摩擦卡合力的水平時,動作杆70的基部71的圓孔72a的周面72c與偏心銷36的外周面36a之間發生滑動,動作杆70的基部71相對於換日爪33的偏心銷36轉動。典型地,偏心銷36和孔72a均為圓形。不過,根據情況不同,也可以使任意一方為使角部倒圓而成的多邊形(大致正多邊形)之類的非圓形。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即第一桿部74為沿與鐘錶2的延伸面平行的面彎曲成大致圓弧狀的第一彈性臂部75的形態,所述第一桿部74具備與基部71一體地相連的基端部75a、末端部75b以及小圓柱狀部75d,所述小圓柱狀部75d具備在所述末端部75b相對於延伸面垂直地立起的第一末端部,並且所述第一末端部作為凸輪從動部即卡合部75c發揮作用。因此,由例如圖3可知,第一彈性臂部75中的除銷狀凸輪從動部以外的部分、即基端部75a與末端部75b之間的彎曲臂主體部75e,從鐘錶2的厚度方向觀察位於比平板狀體的形態的月份凸輪66向下方(後蓋側)偏移的位置,並且能夠在非幹涉狀態下進入月份凸輪66的背後(從錶盤側觀察重疊的位置)(詳細來說,參照圖23和圖24)。另一方面,由圖3可知,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中作為小圓柱狀部75d的末端部的卡合部75c從鐘錶2的厚度方向觀察與月份凸輪66處於相同水平,且所述卡合部75c能夠與月份凸輪66的外周面即凸輪面65抵接。另外,如上所述,且由例如圖2可知,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是實質上平滑地連續的面,因此,凸輪從動部即卡合部75c能夠在與凸輪面65抵接的狀態下相對於所述凸輪面65相對地向順時針方向和逆時針方向相對移位。另外,在圖2所示那樣的相對位置(相對於換日輪30的旋轉方向H1,凸輪從動部75c從下側按壓凸輪面65的位置關係),動作杆70利用基部71以摩擦卡合的狀態與換日輪30的換日爪33的偏心銷36嵌合,因此,伴隨著換日輪30的H1方向旋轉,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末端的凸輪從動部即卡合部75c實質上始終被按壓於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動作杆70的第二桿部即第二桿部77為以與第一桿部74協作而成為叉狀的方式從基部71沿與鐘錶2的延伸面平行的面呈大致直線狀地延伸的第二彈性臂部78的形態。更為詳細地來說,第二桿部77的第二彈性臂部78具有:基端部78a,其與基部71一體地相連;臂主體部78c,其從所述基端部78a呈大致直線狀地延伸並在末端側的彎曲部78b稍稍彎曲;以及小月月末進給爪部78d,其形成於所述臂主體部78c的末端即第二末端部。進給爪部78d具備在末端具有卡合凹部78e的分岔形狀部78f的形態,以便能夠可靠地與月末進給齒48卡合來向C2方向推壓所述月末齒48。另外,由圖4和圖2可知,動作杆70的第二彈性臂部78相對於第一彈性臂部75位於錶盤12側,且能夠與日期輪40的月末齒48卡合。而且,第二彈性臂部78在末端附近具備彎曲部78b且能夠彎曲,因此,由後面關於圖7和圖8的詳細敘述那樣,在月末齒48從背後沿C2方向按壓於末端部的外側緣78g時,由月末齒48使所述第二彈性臂部78彎曲,從而容許月末齒48向C2方向越過。另外,第一桿部74與第二桿部77所成的角形成為:在大月中,當第一桿部74的末端的凸輪從動部75c與月份凸輪66抵接時,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以不與月末齒48幹涉的方式位於比月末齒48的末端靠徑向內側;在小月中,當第一桿部74的末端的凸輪從動部75c與月份凸輪66抵接時,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與月末齒48抵接,以便能夠在月末進行追加的日期進給。對於如上所述地構成的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的鐘表2的自動日曆機構1的動作,接下來,在圖1、圖3和圖4的基礎上,基於圖2和圖5~圖24按順序進行說明。在圖2中,示出了4月29日的15時30分左右即小月的月末以外的日期的日中(即進入日期替換動作之前)的狀態。在該狀態下,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即卡合部75c與月份凸輪66的小月凸輪面部65b的頂點65b1的附近但非該頂點65b1的區域65b2相面對,在伴隨換日輪30向H1方向旋轉產生的換日銷32的按壓力的作用下,所述卡合部75c按壓於所述區域65b2。由於凸輪從動部即卡合部75c與非頂點65b1的區域65b2抵接,因此動作杆70的第二桿部77的末端的進給爪部78d位於離開日期輪40的月末齒即月末進給齒48的末端的位置,即位於比月末進給齒48的末端靠徑向內側的位置。另外,15時30分左右為日中的狀態,因此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在日期齒輪部45的相鄰齒部47、47之間調整日期齒輪部45。而且,由於4月29日是接近月末且在到達月的最終日之前的狀態,因此日期輪40的月份進給齒部46位於從月份進給中間輪50的齒52離開的位置,月份定位杆24的跳動限制爪部24a在月份齒輪64的相鄰齒部63、63之間調整月份齒輪64。因此,在月日顯示窗13的月份顯示區域13a,作為月份顯示文字LM顯示出表示4月的「APR」,在日期顯示區域13b,作為日期表示文字LD顯示出表示29日的「29」。在該狀態後,隨著換日輪30伴隨時間的經過的旋轉,換日爪主體部35與位於最接近換日輪30的位置的齒部47a卡合來通過日期輪40向C2方向的旋轉進行日期進給。由此,月日顯示窗13的日期顯示區域13b的日期顯示文字LD從「29」替換為「30」。日期替換後的4月30日的21時左右的狀態在圖5中示出。在表示4月30日的21時左右的狀態的圖5中,與表示4月29日的15時30分左右的狀態的圖2的情況同樣,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75c與月份凸輪66的小月凸輪面部65b的頂點65b1附近的區域65b2抵接,第二桿部77的末端的進給爪部78d位於從日期輪40的月末進給齒48的末端離開的位置,換日爪33的主體部35位於從日期齒輪部45的最接近齒47a離開的位置,日期輪40的月份進給齒部46位於從月份進給中間輪50的齒52離開的位置,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在日期齒輪部45的相鄰齒部47、47之間調整日期齒輪部45,月份定位杆24的跳動限制爪部24a在月份齒輪64的相鄰齒部63、63之間調整月份齒輪64。另一方面,當接近小月的月末的日期的末尾的、4月30日的22時44分左右時,如圖6所示,換日爪33的主體部35與日期齒輪部45的最接近齒47a抵接,開始日期進給。另外,在該狀態下,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75c位於接近月份凸輪66的小月凸輪面部65b的頂點65b1但非頂點65b1的區域65b2,第二桿部77的末端的進給爪部78d位於從日期輪40的月末進給齒48的末端離開的位置。當時間進一步經過,到達小月的月末的日期的末尾即4月30日的24時00分左右時,如圖7所示,換日爪33的主體部35與日期齒輪部45的最接近齒47a抵接來進行日期進給,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的頂點22c達到與日期齒輪部45的齒47的頂點47b卡合的狀態。在該狀態下,在月日顯示窗13的日期顯示區域13b,作為日期顯示文字顯示出表示30日的「30」與表示接下來的31日的「31」的中間的部位。而且,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75c實質上與月份凸輪66的小月凸輪面部65b的頂點65b1卡合,日期輪40的月末進給爪部48與動作杆70的第二桿部77的末端的進給爪部78d的外側緣78g接近或抵接,開始推動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在圖7的狀態稍後的大致相同時刻即4月30日的24時00分左右,如圖8所示,當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的頂點22c越過齒部47的頂點47b時,在所述日期定位杆22的彈簧部22b的彈力的作用下跳動限制爪部22a從所述齒部47急劇地落下並且向C2方向推動齒部47。與此相伴地,日期輪40急劇地向C2方向進給而進行日期進給,並且月末進給齒48按壓第二桿部77的末端的進給爪部78d的外側緣78g,使第二桿部77的第二彈性臂部78的主體部78c從假想線所示的非撓曲狀態S1向E1方向彈性地撓曲成實線所示的撓曲狀態S2,推動進給爪部78d並越過進給爪部78d移動到比進給爪部78d靠C2方向前方。接著,在圖8的狀態稍後的大致相同時刻即4月30日的24時00分左右,換言之,到達5月1日的0時00分左右時,如圖9所示,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完全落到接下來的相鄰齒部47、47之間而再次調整日期輪。與此相伴地,進行從「30」到「31」的最後的日期進給,日期顯示區域13b的顯示文字LD替換為「31」。該日期進給是在與通常的日期進給相同的時刻在日期定位杆22的作用下由換日爪33進行的。而且,月末進給齒48從動作杆70的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完全離開,月份進給齒部46接近月份進給中間輪50的齒52。然後,經過一定程度的時間,達到5月1日的0時32分左右時,如圖10和圖11的(a)和(b)的放大圖及剖視說明圖所示,通過由換日爪33伴隨換日輪30的旋轉的旋轉實現的偏心銷36的轉動、以及在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75c與月份凸輪66的小月凸輪面部65b的頂點65b1抵接的狀態下的動作杆70的擺動,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與月末齒48抵接。由此,此後,開始小月的月末的追加的日進給。另外,此時,日期輪40的月份進給齒部46也位於接近月份進給中間輪50的齒部52的位置。接著,在經過若干時間,達到5月1日的0時43分左右時,如圖12所示,隨著換日爪33伴隨換日輪30的旋轉的旋轉實現的偏心銷36的轉動,利用凸輪從動部75c與小月凸輪面部65b的頂點65b1抵接的動作杆70的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開始使月末齒48進給,通過與此相伴的日期輪40的C2方向旋轉,月份進給齒部46與月份進給中間輪50的齒52抵接,此後,由月份進給齒部46經由月份進給中間輪50使月份齒輪64轉動即開始月份進給。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使月末齒48進給的開始時刻和月份進給齒部46使月份進給中間輪50進給的開始時刻稍稍錯開但不錯開過多,該間隔可以更短或更長。然後,在時間經過,達到5月1日的2時43分左右時,如圖13所示,動作杆70的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推壓月末齒48進行日期進給,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的頂點22c達到與日期齒輪部45的齒輪47的頂點47b卡合的狀態。在該狀態下,在月日顯示窗13的日期顯示區域13b,作為日期顯示文字LD顯示出表示31日的「31」與表示接下來的1日的「1」的中間的部位。而且,隨著日期輪40的旋轉,月份進給齒部46與月份進給中間輪50的齒52卡合併經由月份進給中間輪50使月份齒輪64旋轉,達到月份定位杆24的跳動限制爪部24a的頂點24c與月份齒輪64的齒63的頂點63a卡合的狀態。因此,在月日顯示窗13的月份顯示區域13a,作為月份顯示文字LM顯示出表示四月的「APR」與表示接下來的五月的「MAY」的中間的部位。另外,當動作杆70的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與月末齒48卡合時,只要換日輪30和日期輪40位於容許該卡合狀態的H1方向和C2方向旋轉區域,則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保持與月末齒48卡合的狀態不變,因此如圖13所示,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75c成為從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離開的狀態。在圖13的狀態稍後的大致相同時刻即5月1日的2時53分左右,如圖14所示,當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的頂點22c越過齒部47的頂點47b時,在所述日期定位杆22的彈簧部22b的彈力的作用下,跳動限制爪部22a從所述齒部47急劇落下並向C2方向推壓齒部47。與此相伴地,日期輪40急劇地向C2方向進給來進行日期進給,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完全落到接下來的相鄰齒部47、47之間,從而再次調整日期齒輪部45。同樣地,當月份定位杆24的跳動限制爪部24a的頂點24c越過齒部63的頂點63a時,在所述月份定位杆24的彈簧部24b的彈力的作用下,跳動限制爪部24a從所述齒部63急劇地落下並向C1方向推壓齒部63,使月份輪60急劇地向C1方向進給而進行月份進給,月份定位杆24的跳動限制爪部24a完全落到接下來的相鄰齒部63、63之間,由此再次調整月份齒輪64。其結果是,從「31」到「1」的日期進給完成,日期顯示區域13b的顯示文字LD替換為「1」,並且從「APR」到「MAY」的月份進給完成,月份顯示區域13a的顯示文字LM替換為「MAY」。此時,日期輪40的月末齒48從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離開,月份進給中間輪50的齒52從日期輪40的月份進給齒部46離開。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75c保持從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離開的狀態。另外,在時間進一步經過,達到5月1日的3時29分左右時,如圖15所示,通過伴隨著換日輪30的H1方向旋轉產生的換日爪33的旋轉,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75c再次成為與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抵接的狀態,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向徑向內側移動並在徑向遠離月末齒48。此後,重複通常的日期進給,例如,在達到5月30日的20時44分左右時,成為圖16所示的狀態,在該狀態下,日期定位杆22和月份定位杆24處於調整日期齒輪部45和月份齒輪64的狀態,在月日顯示窗13的區域13a、13b顯示「MAY」和「30」。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75c與月份凸輪66的凸輪部65中的大月凸輪面部65a的區域抵接,第二桿部77的進給爪部78d位於在徑向離開月末齒48的位置。換日輪30的換日爪33的主體部35位於比與日期輪40的最接近齒47a卡合的位置靠前兩小時左右的位置。然後,在經過兩小時左右,達到5月30日的22時44分左右時,如圖17所示,換日輪30的換日爪33的主體部35與日期輪40的最接近齒47a卡合,成為開始日期輪40的C2方向的日期進給的狀態。當時間進一步經過,達到5月30日的24時00分左右時,如圖18所示,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的頂點22c達到正好與日期齒輪部45的齒47的頂點47b抵接的日期替換進行中的狀態(完成之前的狀態),在月日顯示窗13的區域13b,成為顯示「30」與「31」的中間的部位的狀態。在其稍後的實質上相同時刻,即5月31日的0時00分左右,如圖19所示,當日期定位杆22的日期跳動限制爪部22a落到日期齒輪部45的相鄰齒部47、47之間時,日期進給完成,日期定位杆22再次調整日期齒輪部45,月日顯示窗13的區域13a、13b穩定在顯示「MAY」和「31」的狀態。然後,當隨著時間的經過,與換日中間輪38、39隨筒齒輪17a的旋轉的旋轉對應地,換日輪30的換日齒輪部31向H1方向旋轉,在達到5月31日的22時44分左右時,換日爪33的主體部35與日期輪40的最接近齒部47a卡合,此後,開始日期進給。該狀態除了是大月的末尾而非小月的末尾這一點之外,與表示4月30日的22時44分左右的狀態的圖6的狀態實質上是相同的。另外,該圖20的狀態為大月(在本例中為「5月」)的末尾(31日的末尾),因此日期輪40相對於圖6的狀態前進一日的量,日期輪40的月份進給齒部46與月份進給中間輪50的齒52卡合,此後,也開始月份進給。而且,該圖20的狀態是大月的狀態,因此動作杆70的第一桿部74的凸輪從動部75c與月份凸輪66的大月凸輪面部65a抵接,因此,動作杆70的第二桿部77的爪部78d位於從日期輪40的月末齒48離開的位置。接著,在時間經過,達到5月31日的24時00分左右時,如圖21所示,進行基於換日爪33的主體部35的日期進給和基於日期輪40的月份進給齒部46的月份進給,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的頂點22c與日期輪40的日期齒輪部45的齒47的頂點47b卡合,月份定位杆24的跳動限制爪部24a的頂點24c成為與月份輪60的月份齒輪64的齒63的頂點63a卡合的狀態,即成為日期替換和月份替換正好進行中的狀態,從而成為在月日顯示窗13的月份顯示區域13a顯示「MAY」與「JUN」的中間的部位,而在日期顯示區域13b顯示「31」與「1」的中間的部位的狀態。如上所述,大月的月末的日期進給與動作杆70無關。在此稍後的大致相同時刻,換言之達到6月1日的0時00分左右時,如圖22所示,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爪部22a的頂點22c越過日期齒輪部45的齒部47的頂點47b,跳動限制爪部22a落到相鄰齒部47、47之間而再次調整日期齒輪部45,月份定位杆24的跳動限制爪部24a的頂點24c越過月份齒輪64的齒部63的頂點63a,跳動限制爪部24a落到相鄰齒部63、63之間而再次調整月份齒輪64,從而完成日期替換和月份替換。即,在月日顯示窗13的區域13a、13b形成顯示「JUN」和「1」的狀態。此後,在經過若干時間,達到例如6月1日的6時00分左右時,如圖23所示,伴隨著筒齒輪17a的C1方向旋轉,經由換日中間輪38、39使換日齒輪部31向H1方向旋轉,隨之,由換日銷32按壓的換日爪33也向H1方向旋轉,與此相伴地,利用第一桿部74的末端的凸輪從動部75c與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的小月凸輪面部65b抵接的動作杆70相對於偏心旋轉中心軸即偏心銷36相對轉動,所述偏心銷36與基部71的嵌合部72以摩擦卡合狀態嵌合。在圖23的狀態下,偏心銷36位於換日輪30的旋轉中心軸線H的3點鐘側(在圖23中觀察位於右側),因此,伴隨著換日輪30的旋轉,動作杆70的凸輪從動部75c沿小月凸輪面部65b向D1、D2方向移動。此時,動作杆70中的第一桿部74的第一彈性臂部75的彎曲臂主體部75e在圖23中觀察的情況下位於月份凸輪66的背後且位於相對於所述月份凸輪66局部重疊的位置。另外,如與圖3相關的上文所述,彎曲臂主體部75e相對於月份凸輪66隔開間隔地位於所述月份凸輪66的後蓋側(在圖3中觀察位於下側),因此不存在彎曲臂主體部75e與月份凸輪66幹涉而使彎曲臂主體部75e的動作被月份凸輪66妨礙的可能性。在圖23所示的狀態下,日期輪40和月份輪60位於與圖22的狀態相同的位置不動。接著,在時間經過,例如達到6月1日的10時36分左右時,如圖24所示,伴隨著筒齒輪17a的C1方向旋轉,經由換日中間輪38、39使換日齒輪31向H1方向旋轉,隨著所述旋轉,由換日銷32按壓的換日爪33也向H1方向旋轉,與此相伴地,利用第一桿部74的末端的凸輪從動部75c與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的小月凸輪面部65b抵接的動作杆70相對於偏心旋轉中心軸即偏心銷36相對轉動,所述偏心銷36與基部71的嵌合部72以摩擦卡合狀態嵌合。在圖24的狀態下,偏心銷36位於越過將換日輪30的旋轉中心軸線H與凸輪從動部75c連接的假想線的位置,因此,伴隨著換日輪30的旋轉,動作杆70的凸輪從動部75c沿小月凸輪面部65b在D2方向朝向頂點移動。在該情況下,動作杆70中的第一桿部74的第一彈性臂部75的彎曲臂主體部75e在比圖23的情況更廣的範圍內位於月份凸輪66的背後且位於相對於所述月份凸輪66局部重疊的位置。另外,如上所述,彎曲臂主體部75e相對於月份凸輪66隔開間隔地位於所述月份凸輪66的後蓋側,因此不存在彎曲臂主體部75e與月份凸輪66幹涉而使彎曲臂主體部75e的動作被月份凸輪66妨礙的可能性。在圖24所示的狀態下,日期輪40和月份輪60位於與圖23的狀態相同的位置不動。此後,進行通常的日期進給,在接近月末時,例如達到6月29日15時30分左右時,除了6月與4月的差異外,接近小月的月末這點是相同的,因此達到與圖2實質上相同的狀態,隨著時間經過,進行同樣的日期進給和月份進給。如上所述,在本發明的優選的一個實施例的日曆機構1中,「動作杆結構體70在其基部71與偏心軸36摩擦卡合,所述偏心軸36相對於換日輪30的旋轉中心H偏心」,因此,動作杆結構體70與換日輪30一起旋轉。而且,在日曆機構1中,「動作杆結構體70具備作為與月份凸輪66卡合的凸輪從動件75c的第一末端部」,因此,動作杆結構體70在與換日輪30一起旋轉時在凸輪從動件75c處按壓於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並且,在日曆機構1中,「動作杆結構體70利用基部71與換日輪30的偏心軸36摩擦卡合」,因此,在月份凸輪66被凸輪從動件75c按壓時,動作杆結構體70相對於偏心軸36相對轉動。而且,在日曆機構1中,「動作杆結構體70具備與日期輪40的月末齒48卡合的第二末端部78d,以便在小月的月末對日期輪40進行一日量的追加的日期進給」,因此,在到小月的月末時,利用基部71與偏心軸36摩擦卡合併利用作為凸輪從動件75c的第一末端部按壓於月份凸輪66的動作杆結構體70在月份凸輪66的控制下,在基部71相對於偏心軸36相對轉動且利用作為小月月末進給爪78d的第二末端部與日期輪40的月末齒48卡合來對日期輪40進行一個齒的量的追加的日期進給。換言之,在日曆機構1中,在大月的月末,月份凸輪66經由動作杆結構體70的凸輪從動件75c對動作杆結構體70進行定位和移位來使小月月末進給爪78d退避,從而使動作杆結構體70的小月月末進給爪78d的形態的第二末端部不與日期輪40的月末齒48卡合。因此,在日曆機構1中,動作杆結構體70設於換日輪30並在小月的月末對日期輪40進行一日量的追加的日期進給即可,因此能夠避免結構過度複雜化,而且動作杆結構體70與偏心軸36的摩擦負荷達到能夠使動作杆結構體70與換日輪30一起旋轉的程度即可,因此能夠避免摩擦負荷過大。如上所述,在日曆機構1中,「換日輪30具備:圓板狀的換日輪主體的形態的日期齒輪部31,其每24小時旋轉一圈;換日銷32,其豎立設置在所述換日輪主體31的偏心位置;以及換日爪33,其以能夠相對於換日輪主體31相對旋轉的方式與所述換日輪主體31同軸設置,並且所述換日爪33通過換日銷32而旋轉,換日爪33具備與動作杆結構體70的所述基部71摩擦卡合的所述偏心軸36」,因此,使換日爪33實質上由剛體形成,並使動作杆結構體70的基部71與所述換日爪33的偏心軸36摩擦卡合即可。而且,在日曆機構1中,「動作杆結構體70一體地具備:第一桿部74,其將所述基部71與所述第一末端部75c連接起來;和第二桿部77,其將所述基部71與所述第二末端部78d連接起來,所述第二桿部77能夠彈性變形,伴隨著在小月的月末日期輪40的跳動限制,所述月末齒48使所述第二桿部77彈性變形而越過所述第二桿部77的末端部78d」,因此,在小月的月末日期輪40的跳動限制時,即在小月的月末,在通常的日期進給的最後日期定位杆22的跳動限制動作完成時,月末齒48能夠使第二桿部77彈性變形而到達越過所述第二桿部77的末端部78d的位置,所述越過位置的月末齒48在數小時中再次與第二桿部77的末端部(第二末端部)78d卡合,從而能夠進行基於所述第二末端部78d的追加的日期進給。並且,在日曆機構1中,「所述第一末端部由在所述第一桿部74的末端豎立設置的銷狀凸輪從動部75c構成,所述銷狀凸輪從動部75c與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抵接,月份凸輪66由板狀體構成,並且構成為第一桿部74的除銷狀凸輪從動部75c以外的部分相對於板狀體形態的月份凸輪66能夠以非幹涉狀態重疊」,因此,能夠採取換日輪30的旋轉中心接近月份凸輪66的外周面的位置,能夠將平面尺寸抑制到最低限度。而且,在日曆機構1中,「日期輪40的所述月末齒48與月份進給齒部46從日期輪40的周向C1、C2觀察設置在相同部位或相接近的部位,且設置在日期輪40的厚度方向的不同部位,所述月份進給齒部46與月份進給中間輪50卡合併使所述月份進給中間輪50旋轉,所述月份進給中間輪50用於使與月份凸輪66同心的月份星輪64旋轉」,因此,能夠將佔有空間抑制到最低限度。在該情況下,典型地,設有月末齒和月份進給齒。並且,在日曆機構1中,「月份凸輪66的凸輪面65連續地且在整個區域中平滑地彎曲」,因此,能夠將作為凸輪從動件75c的部位的移動的自由度提高到最大限度,將機構的平面尺寸抑制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