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及起重臂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12:41:46 1
專利名稱: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及起重臂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程機械領域,特別是指一種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及起重臂。
背景技術:
對於工程機械,如地下連續牆抓斗,起重臂頂端鋼絲繩、電纜等繞過滑輪與下方工作裝置相連,為防止鋼絲繩、電纜等脫離滑輪,需要對鋼絲繩、電纜等進行防護,防止其從滑輪槽滑出。目前,最常用的方式是在滑輪的外側加一個防護罩,保護罩與滑輪固定式同心裝配。由於防護罩與滑輪之間為固定連接,所以防護罩不能根據滑輪的具體位置進行自動調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該擋杆架可以相對滑輪轉動,進行自調節定位,保證鋼絲繩、電纜少受折損,防止鋼絲繩、電纜脫離滑輪。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方面還提出了一種具有上述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的起重臂。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包括兩個擋杆支架、第一連杆、第二連杆和配重杆。其中,所述擋杆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體、第二支架體和第三支架體;所述第一支架體、第二支架體和第三支架體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三個支架體的連接處設置有一軸孔;並且所述第一支架體與所述第三支架體之間成139° 188°度布置;所述第一支架體與所述第二支架體之間成68° 131°度布置;所述兩個擋杆支架的第一支架體之間通過所述第一連杆相連接;所述兩個擋板支架的第二支架體之間通過所述第二連杆相連接;以及所述兩個擋板支架的第三支架體之間通過所述配重杆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軸孔向著所述配重杆的方向開有一直徑寬度的缺口。進一步地,在所述軸孔的端面設置有一墊板。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體與所述第一連杆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體與所述第二連杆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架體與所述配重杆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架體與所述配重杆的固定連接方式為焊接或螺紋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架體與所述配重杆的轉動連接方式為銷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體、第二支架體和第三支架體為一體結構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起重臂,包括臂體和連接於所述臂體的滑輪、以及上述任一項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所述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同軸安裝於所述滑輪的外側,能夠相對滑輪轉動。本實用新型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與滑輪同軸安裝,可以相對滑輪轉動。起重臂在轉動過程中,利用擋杆架下方配重杆的重力,擋杆架可進行自調節旋轉,使擋杆架始終處於一種狀態,即配重杆始終位於豎直方向最下方,使鋼絲繩、電纜始終不與擋杆架接觸,鋼絲繩、電纜少受折損,且防止鋼絲繩、電纜等脫離電纜滑輪。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I為本實用新型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擋杆支架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的安裝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實施例I :參見圖I、圖2,圖I為本實用新型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擋杆支架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包括兩個擋杆支架I、第一連杆2、第二連杆3和配重杆4。其中,擋杆支架I包括第一支架體11、第二支架體12和第三支架體13。第一支架體11、第二支架體12和第三支架體13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三個支架體的連接處設置有一軸孔14。並且第一支架體11與第三支架體13之間成一定角度布置。第一支架體11與第二支架體12之間成一定角度布置。兩個擋杆支架的第一支架體11之間通過第一連杆2相連接,兩個擋板支架的第二支架體12之間通過第二連杆3相連接,兩個擋板支架的第三支架體13之間通過配重杆4相連接。優選地,在軸孔14向著配重杆4的方向開一缺口 5,缺口 5的寬度與軸孔14的直徑相同,缺口 5方便擋杆架與滑輪的安裝。第一支架體11、第二支架體12和第三支架體13固定連接即可,優選為焊接;三個支架體也可以加工為一體結構。優選地,在軸孔14的端面設置有墊板16。在具體實施時,第一支架體11與第三支架體13之間成139° 188°布置,其中172° 180°為優選。第一支架體11與第二支架體12之間成68° 131°角度布置,其中90°為優選。第一支架體11與第一連杆2、第二支架體12與第二連杆3、第三支架體13與配重杆4之間為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固定連接時,焊接及螺紋連接為優選。轉動連接時,銷軸連接為優選。本實用新型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與滑輪同軸安裝,可以相對滑輪轉動。起重臂在轉動過程中,利用擋杆架下方配重杆的重力,擋杆架可進行自調節旋轉,使擋杆架始終處於一種狀態,即配重杆始終位於豎直方向最下方,使鋼絲繩、電纜始終不與擋杆架接觸,鋼絲繩、電纜少受折損,防止鋼絲繩、電纜等脫離電纜滑輪。起重臂實施例參見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的安裝示意圖。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起重臂,包括臂體和連接於臂體的滑輪6、以及滑輪擋杆架,該擋杆架為實施例I中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同軸安裝於滑輪6的外側,能夠相對滑輪6轉動。如圖3所示,滑輪擋杆架安裝於起重臂上。滑輪擋杆架對鋼絲繩、電纜起保護作用,防止鋼絲繩、電纜脫離滑輪6,滑輪6隨起重臂轉動,在此過程中,利用滑輪擋杆架下方的配重杆4自身的重力可使滑輪擋杆架始終處於一種位置狀態,即對於滑輪擋杆架,配重杆4始終處於豎直方向的最低點,此位置狀態可保證鋼絲繩、電纜少受折損,對鋼絲繩、電纜起保護作用。·[0033]工作原理利用擋杆架下方配重杆4的重力,可使擋杆架根據滑輪6位置的改變,不斷地進行自調節,使得擋杆架始終處於一種位置狀態,即擋杆架上的配重杆4位於豎直方向最低點。本實用新型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與滑輪同軸安裝,可以相對滑輪轉動。起重臂在轉動過程中,利用擋杆架下方配重杆的重力,擋杆架可進行自調節旋轉,使擋杆架始終處於一種狀態,即配重杆始終位於豎直方向最低點,使鋼絲繩、電纜始終不與擋杆架接觸,鋼絲繩、電纜少受折損,防止鋼絲繩、電纜等脫離滑輪。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其特徵在於, 包括兩個擋杆支架(I)、第一連杆(2)、第二連杆(3)和配重杆(4);其中, 所述擋杆支架(I)包括第一支架體(11 )、第二支架體(12)和第三支架體(13); 所述第一支架體(11)、第二支架體(12)和第三支架體(13)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所述三個支架體的連接處設置有一軸孔(14);並且 所述第一支架體(11)與所述第三支架體(13)之間成139° 188°度布置; 所述第一支架體(11)與所述第二支架體(12)之間成68° 131°度布置; 所述兩個擋杆支架的第一支架體(11)之間通過所述第一連杆(2)相連接; 所述兩個擋杆支架的第二支架體(12)之間通過所述第二連杆(3)相連接;以及 所述兩個擋杆支架的第三支架體(13 )之間通過所述配重杆(4 )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其特徵在於, 所述軸孔(14)向著所述配重杆(4)的方向開有一直徑寬度的缺口(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其特徵在於, 在所述軸孔(14)的端面設置有墊板(16)。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支架體(11)與所述第一連杆(2 )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支架體(12)與所述第二連杆(3)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三支架體(13)與所述配重杆(4)固定連接或轉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三支架體(13)與所述配重杆(4)的固定連接方式為焊接或螺紋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三支架體(13)與所述配重杆(4)的轉動連接方式為銷軸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項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支架體(11)、第二支架體(12)和第三支架體(13)為一體結構。
10.一種起重臂,包括臂體和連接於所述臂體的滑輪(6),其特徵在於,還包括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所述的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所述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同軸安裝於所述滑輪的外側,能夠相對滑輪轉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自重定位滑輪擋杆架及起重臂。該擋杆架包括兩個擋杆支架、第一連杆、第二連杆和配重杆。擋杆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體、第二支架體和第三支架體。第一支架體、第二支架體和第三支架體的一端固定連接,在三個支架體的連接處設置有一軸孔。第一支架體與第三支架體之間成139°~188°度布置,第一支架體與第二支架體之間成68°~131°度布置,兩個擋杆支架的第一支架體之間通過第一連杆連接,兩個擋杆支架的第二支架體之間通過第二連杆連接,兩個擋板支架的第三支架體之間通過配重杆連接。本擋杆架與滑輪同軸安裝,可以相對滑輪轉動,在工作過程中使擋杆架始終處於一種狀態,即配重杆始終位於豎直方向最低點,防止鋼絲繩、電纜等脫離滑輪。
文檔編號E02F5/14GK202509543SQ20112050658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明者朱曉勇, 趙長春, 雷冀 申請人:北京市三一重機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