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透鏡單元的製作方法

2023-05-18 07:37:46 2

專利名稱:透鏡單元的製作方法
透鏡單元技術領域
在此公開的技術涉及透鏡單元。
背景技術:
作為拍攝裝置,眾所周知有數位照相機、數碼攝影機等數字攝像機。數字攝像機具 有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電荷f禹合器件)圖像傳感器、CMOS (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圖像傳感器等拍攝元件。拍攝元件將由光 學系統形成的光學像轉換為圖像信號。如此,能夠獲取被拍攝體的圖像數據。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7-274214號公報
近年來,拍攝立體圖像的拍攝裝置的開發得到進展。立體圖像是三維顯示用的圖 像,包含具有視差的左眼用圖像和右眼用圖像。此類拍攝裝置具備透鏡單元,該透鏡單元具 有左右一對光學系統(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發明內容
(A)為了顯示適當的三維圖像,需要使左眼用光學像和右眼用光學像相對於拍攝 元件而成像在適當的位置。
然而,也考慮有時因產品的個體差異導致左眼用光學像和右眼用光學像的位置與 設計位置產生偏差而難以得到適當的立體圖像。
本發明的第一課題在於,提供能夠比較簡單地減少產品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 影響的透鏡單元。
(B)另外,為了顯示適當的三維圖像,在立體圖像中優選減小左眼用圖像和右眼用 圖像的上下方向的相對偏差(以下,也稱作垂直相對偏差)。並且,為了顯示適當的三維圖 像,優選將由左右一對光學系統形成的收斂角設定為適當的值。另外,為了顯示適當的三維 圖像,優選使由左右一對光學系統形成的左眼用圖像和右眼用圖像的調焦狀態一致。並且, 為了顯示適當的三維圖像,優選將立體圖像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拍攝範圍設定為規定 的設計位置。
然而,考慮有時因產品的個體差異導致垂直相對偏差超出允許範圍、或因產品的 個體差異導致收斂角與設計值產生偏差。並且,還考慮到有時因產品的個體差異導致左眼 用圖像和右眼用圖像的對焦狀態產生偏差、或是立體圖像的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拍攝範 圍與規定的設計位置產生偏差。
另一方面,雖然要求實現透鏡單元的小型化,但並未提出有考慮過上述那樣的產 品個體差異的影響的小型的三維拍攝用透鏡單元的方案。
本發明的第二課題在於,提供能夠實現小型化並減少產品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 影響的透鏡單元。
(I)第一特徵所涉及的透鏡單元用於將光導入拍攝裝置的拍攝元件。該透鏡單元 具備第一光學系統、第二光學系統、支承單元、調整單元。第一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第一 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第一光軸。第二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與第一 視點不同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第二光軸。支承單元收容第一 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並能夠安裝於拍攝裝置。調整單元為了從支承單元的外部調整 第一光學像和第二光學像中的至少一方相對於拍攝元件的位置而設置。
由於該透鏡單元能夠使用調整單元從支承單元的外部調整第一光學像和第二光 學像中的至少一方相對於拍攝元件的位置,因此能夠比較簡單地減少產品的個體差異對立 體圖像的影響。
(2)第二特徵所涉及的透鏡單元具備第一光學系統、第二光學系統、支承單元。第 一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第一光軸。第二 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與第一視點不同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 第二光軸。支承單元收容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第一光學系統具有以能夠相對於 支承單兀大致沿第一方向移動的方式配置的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第一方向是在第一光 軸和第二光軸交叉的狀態下與大致平行於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的基準平面正交的方向。
在該透鏡單元中,由於第一光學系統具有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因此通過使相 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相對於支承單兀沿第一方向移動,能夠調整第一光學像在垂直方向上 的位置。由此,能夠減少第一光學像和第二光學像的垂直相對偏差,從而能夠減少產品的個 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另外,由於在支承單元收容有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因此容易實現透鏡 單元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一種透鏡單元,該透鏡單元能夠實現小型化並減少產品 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3)第三特徵所涉及的透鏡單元具備第一光學系統、第二光學系統、支承單元。第 一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第一光軸。第二 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與第一視點不同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 第二光軸。支承單元收容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第二光學系統具有以能夠相對於 支承單元沿大致第一調整方向移動的方式配置的收斂角調整光學系統。第一調整方向是在 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交叉的狀態下與大致平行於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的基準平面平行且 與第二光軸大致正交的方向。
在該透鏡單元中,由於第二光學系統具有收斂角調整光學系統,因此通過使收斂 角調整光學系統相對於支承單元沿第一調整方向移動,能夠調整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所成 的收斂角,從而能夠減少產品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另外,由於在支承單元收容有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因此容易實現透鏡 單元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一種透鏡單元,該透鏡單元能夠實現小型化並減少產品 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4)第四特徵所涉及的透鏡單元具備第一光學系統、第二光學系統、支承單元。第 一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第一光軸。第二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與第一視點不同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 第二光軸。支承單元收容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第二光學系統具有配置成能夠相 對於支承單元沿大致平行於第二光軸的對焦調整方向移動的對焦調整光學系統。
在該透鏡單元中,由於第二光學系統具有對焦調整光學系統,因此通過使對焦調 整光學系統沿著第二光軸移動,能夠使第二光學像的調焦狀態與第一光學像的調焦狀態吻 合,從而能夠減少產品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另外,由於在支承單元收容有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因此容易實現透鏡 單元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一種透鏡單元,該透鏡單元能夠實現小型化並減少產品 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5)第五特徵所涉及的透鏡單元具備框體、第一光學系統、第二光學系統、主體框。 第一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第一光軸。第 一光學系統配置在框體內。第二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與第一視點不同的第二視點觀察的 第二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第二光軸。第二光學系統配置在框體內。主體框支承第一光 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以能夠相對於框體沿大致第一方向移動的方式配置於框體內。第 一方向是與大致平行於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的基準平面正交的方向。
在該透鏡單元中,由於支承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的主體框配置成能夠相 對於框體沿大致第一方向移動,因此通過使主體框相對於框體沿第一方向移動,能夠調整 第一光學像和第二光學像相對於拍攝元件的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從而能夠將立體圖像在 垂直方向上的拍攝範圍調整為規定的設計位置。
另外,由於在框體內收容有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因此容易實現透鏡單 元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一種透鏡單元,該透鏡單元能夠實現小型化並減少產品 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6)該透鏡單元具備框體、第一光學系統、第二光學系統、主體框。第一光學系統是 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的光學系統,且具有第一光軸。第一光學系統配置 在框體內。第二光學系統是用於形成從與第一視點不同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的光 學系統,且具有第二光軸。第二光學系統配置在框體內。主體框支承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 光學系統,以能夠相對於框體大致沿第一調整方向移動的方式配置在框體內。第一調整方 向是在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交叉的狀態下與大致平行於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的基準平面 平行且與第二光軸大致正交的方向。
在該透鏡單元中,由於支承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的主體框配置成能夠相 對於框體沿大致第一調整方向移動,因此通過使主體框相對於框體沿第一調整方向移動, 能夠調整第一光學像和第二光學像相對於拍攝元件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從而能夠將立體 圖像在水平方向上的拍攝範圍調整為規定的設計位置。
另外,由於在框體內收容有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因此容易實現透鏡單 元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一種透鏡單元,該透鏡單元能夠實現小型化並減少產品 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圖1是攝影機單元的立體圖。
圖2是攝影機單元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攝影機單元的光學系統的結構圖。
圖4是攝影機的概要結構圖。
圖5是攝影機的框圖。
圖6是有效圖像範圍的說明圖。
圖7是收斂角以及立體基線的說明圖。
圖8是3D轉接器的立體圖。
圖9是3D轉接器的立體圖。
圖10是3D轉接器的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11是上殼體及螺紋環單元17的分解立體圖。
圖12是3D轉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13是3D轉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14是3D轉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15是3D轉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16是3D轉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17是3D轉接器及蓋的分解立體圖。
圖18是第一稜鏡組及第二稜鏡組的偏振光角的說明圖。
圖19是3D轉接器的立體圖(卸下了外裝部的狀態)。
圖20是3D轉接器的分解立體圖(卸下了外裝部的狀態)。
圖21是3D轉接器的立體圖(卸下了外裝部及前面板的狀態)
圖22是3D轉接器的主視圖(卸下了外裝部及前面板的狀態)
圖23是主體框的立體圖。
圖24是主體框的分解立體圖。
圖25是主體框的分解立體圖。
圖26是中間透鏡框周邊的分解立體圖。
圖27是稜鏡支承架周邊的分解立體圖。
圖28是第一調整框周邊的分解立體圖。
圖29是第一調整框的立體圖。
圖30是第一前側支承孔及第一後側支承孔的結構圖。
圖31是第一限制機構的主視圖。
圖32是第二調整框周邊的分解立體圖。
圖33是第二調整框的立體圖。
圖34是主體框的仰視圖。
圖35是第二前側支承孔及第二後側支承孔的結構圖。
圖36是第二限制機構的主視圖。
圖37是第三調整機構的分解立體圖。是第三調整機構的分解立體圖。是第三調整機構的立體圖(從下表面觀察到的情況)。是第二調整機構的仰視圖。是操作機構及其周邊的分解立體圖。是有效圖像區域的說明圖。是有效圖像區域的說明圖。是有效圖像區域的說明圖。是左眼用光學像的結構圖。是右眼用光學像的結構圖。是左眼用光學像和右眼用光學像的結構圖。是垂直相對偏差調整時的左眼用光學像和右眼用光學像的說明圖。是流程圖。是流程圖。是第一旋轉軸和第二旋轉軸的支承方法的說明圖。是遮光片的俯視圖(其他實施方式)。 是垂直相對偏差調整時的左眼用光學像和右眼用光學像的說明圖(其他實是通常拍攝時的與圖53對應的圖(其他實施方式)。中,(A)是調整垂直相對偏差的結構的一例(其他實施方式),(B)是調整垂直相對偏差的結構的一例(其他實施方式)。
圖56是調整收斂角的結構的一例(其他實施方式)。
圖38
圖39
圖40
圖41
圖42
圖43
圖44
圖45
圖46
圖47
圖48
圖49
圖50
圖51
圖52
圖53施方式)。
圖54
圖5具體實施方式
〔攝影機單元的概要〕
如圖1所示,攝影機單元I具備攝影機200 (拍攝裝置的一例)、以及安裝在攝影機 200上的3D轉接器100 (透鏡單元的一例)。如圖2所示,3D轉接器100構成為能夠相對於攝影機200拆裝。攝影機200具有單軸光學系統V,該單軸光學系統V具有光軸A0。另一方面,3D轉接器100具有雙軸光學系統,該雙軸光學系統具有左眼光軸AL(第一光軸或第二光軸的一例)以及右眼光軸AR(第一光軸或第二光軸的一例)。在進行二維拍攝的情況下,僅利用攝影機200進行拍攝,在進行三維拍攝的情況下,在攝影機200安裝3D轉接器 100而進行拍攝。即,攝影機200能夠應對二維拍攝、三維拍攝。
此外,為了方便說明,將攝影機單元I的被拍攝體側稱為前、將與攝影機單元I的被拍攝體的相反一側稱為後,將攝影機單元I的通常姿態(以下,也稱為橫置拍攝姿態)的豎直上側稱為上、將豎直下側稱為下。在攝影機單元I的通常姿態下,朝向被拍攝體而將右側稱為右、將左側稱為左。
另外,在以下的說明中,對3D轉接器100及攝影機200設定三維正交坐標系。在以下的說明中,X軸方向是與X軸平行的方向,Y軸方向是與Y軸平行的方向,Z軸方向是與 Z軸平行的方向。如圖2所示,由於Y軸設定為與光軸AO平行,因此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形成為與Y軸大致平行。並且,在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交叉的狀態下,在以大致平行於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的假想面為基準平面的情況下,Z軸方向與基準平面 正交。
另外,如圖3所示,在以下的說明中,將包含攝影機200的光軸AO及Z軸的假想面 稱作中間基準面B。中間基準面B配置於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之間,被 定義在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中央。中間基準面B配置為與左眼光軸 AL和右眼光軸AR大致平行。中間基準面B與X軸方向正交。換言之,左眼用光學系統OL 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相對於中間基準面B配置於大致左右對稱的位置。並且,中間基準面 B與所述基準平面正交。基準平面也可稱作與圖3的紙面平行的假想面。
需要說明的是,Z軸方向是與基準平面大致正交的第一方向和第二調整方向的一 例。X軸方向是與右眼光軸AR和Z軸方向(第一方向)大致正交的第二方向和第一調整方 向的一例。Y軸方向是第三調整方向的一例。第三調整方向與Y軸方向大致平行。在此, 「大致正交」及「大致平行」表示允許收斂角量的偏差、尺寸誤差等。
〔攝影機的結構〕
如圖1 圖4所示,攝影機200具有視頻透鏡單元201及攝影機主體202。
〈1:視頻透鏡單元201的結構>
如圖4所示,視頻透鏡單元201為了形成被拍攝體的光學像而設置,具有光學系統 V及驅動單元271。
(I)光學系統V
如圖3所不,光學系統V是具有光軸AO的單軸光學系統,具有第一透鏡組G1、第二 透鏡組G2、第三透鏡組G3以及第四透鏡組G4。
第一透鏡組Gl配置於在光學系統V中最靠近被拍攝體的位置。第二透鏡組G2 (變 焦調整透鏡組的一例)是變焦調整用的透鏡組,設置成能夠沿著光軸AO移動。第三透鏡組 G3是相機抖動修正用的透鏡組。第四透鏡組G4(對焦透鏡組的一例)是對焦調整用的透鏡 組,設置成能夠沿著光軸AO移動。
(2)驅動單元271
如圖4所示,驅動單元271為了調整光學系統V的狀態而設置,具有變焦電機214、 OIS致動器221、修正鏡頭位置檢測傳感器222、變焦位置檢測傳感器223、焦點位置檢測傳 感器224以及對焦電機233。
變焦電機214(變焦驅動部的一例)沿與光軸AO平行的方向驅動第二透鏡組G2。 通過使第二透鏡組G2沿與光軸AO平行的方向移動,能夠調整光學系統V的焦距。變焦電 機214由攝像機控制器140控制。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變焦電機214是步進電機,但也可 以是DC電機、伺服電機以及超聲波電機等其他致動器。
OIS致動器221對第三透鏡組G3進行驅動。修正鏡頭位置檢測傳感器222對第三 透鏡組G3所包含的修正鏡頭的位置進行檢測。
對焦電機233 (焦點驅動部的一例)沿與光軸AO平行的方向驅動第四透鏡組G4。 通過使第四透鏡組G4沿與光軸AO平行的方向移動,能夠調整拍攝距離(從攝影機200到 對準焦點的被拍攝體之間的距離)。對焦電機233由鏡頭控制器240控制。在本實施方式 中,雖然對焦電機233是步進電機,但也可以是例如DC電機、伺服電機以及超聲波電機等其 他致動器。
〈2 :攝影機主體202的結構>
如圖4所示,攝影機主體202具備CMOS圖像傳感器110、相機監視器120、顯示控 制部125、操作部130、卡槽170、DRAM241、圖像處理部210、溫度傳感器118、抖動量檢測傳 感器275以及攝像機控制器140。如圖5所示,上述各部分與總線20連接,經由總線20而 相互之間能夠實現數據的接收發送。
(I)CMOS 圖像傳感器 110
如圖4所示,CMOS圖像傳感器110 (拍攝元件的一例)將由視頻透鏡單元201形成 的被拍攝體的光學像(以下,也稱作被拍攝體像)轉換為圖像信號。CMOS圖像傳感器110 根據由時標產生器212生成的時標信號而輸出圖像信號。由CMOS圖像傳感器110生成的 圖像信號被圖像處理部210數位化並轉換為圖像數據。能夠利用CMOS圖像傳感器110來 獲取靜像數據及動畫數據。獲取的動畫數據也用於全程圖像的顯示。
在此,全程圖像是指動態圖像數據中沒有被存儲卡171記錄的圖像。全程圖像主 要是動畫,為了確定動態圖像或靜態圖像的構圖而由相機監視器120顯示。
如圖5所示,CMOS圖像傳感器110具有接收透過了視頻透鏡單元201的光的受光 面110a。在受光面IlOa上形成被拍攝體的光學像。如圖6所示,在從攝影機主體202的背 面側進行觀察的情況下,第一受光面110L佔據受光面IlOa的左半部分,第二受光面110R 佔據受光面IlOa的右半部分。第一受光面110L以及第二受光面110R的面積相同。在將 3D轉接器100安裝於攝影機200而進行拍攝的情況下,在第一受光面110L形成左眼用光學 像QLl,在第二受光面110R形成右眼用光學像QRl。
此外,CMOS圖像傳感器110是將被拍攝體的光學像轉換為電圖像信號的拍攝元件 的一例。拍攝元件是指包含CMOS圖像傳感器110、CCD圖像傳感器等光電轉換元件的概念。
(2)相機監視器120
圖5所示的相機監視器120是例如液晶顯示器,將顯示用圖像數據作為圖像而進 行顯示。顯示用圖像數據是用於將被圖像處理過的圖像數據、攝影機單元I的拍攝條件、操 作菜單等作為圖像而進行顯示的數據,由攝像機控制器140生成。相機監視器120能夠選擇 性地顯示動態圖像或靜態圖像。如圖1或圖2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雖然相機監視器120 配置於攝影機主體202的側面,但相機監視器120也可以配置於攝影機主體202的任意位 置。
此外,相機監視器120是設置於攝影機主體202的顯示部的一例。作為顯示部,除 此之外,還能夠使用有機EL、無機EL、等離子顯示板等能夠顯示圖像的裝置。
(3)操作部 130
如圖4所示,操作部130具有錄像按鈕131、變焦杆132、調整模式按鈕133。錄像 按鈕131接受用戶的錄像操作。變焦杆132是設置於攝影機主體202的上表面的杆開關, 用於變焦調整。設置調整模式按鈕133是為了將攝影機200切換成進行三維攝影時的左右 圖像的各種位置調整的調整模式。操作部130隻要能夠接受用戶的操作即可,能夠包含按 鈕、杆、刻度盤、觸控面板等各種類型的作業系統。
(4)卡槽 170
如圖4所示,卡槽170中能夠安裝存儲卡171。槽170根據來自相機控制器140的 控制來控制存儲卡171。具體而言,卡槽170在存儲卡171中存儲圖像數據,從存儲卡171輸出圖像數據。例如,卡槽170在存儲卡171中存儲動態圖像數據,並從存儲卡171輸出動 態圖像數據。
存儲卡171能夠存儲相機控制器140通過圖像處理而生成的圖像數據。例如,存 儲卡171能夠存儲非壓縮的RAW圖像數據或壓縮後的JPEG圖像數據。進而,存儲卡171還 能夠存儲多重畫面(MPF)形式的立體圖像數據。
另外,能夠經由卡槽170而將預先存儲在內部的靜態圖像數據從存儲卡171輸出。 從存儲卡171輸出的靜態圖像數據由相機控制器140進行圖像處理。例如,相機控制器140 對從存儲卡171取得的靜態圖像數據實施拉伸處理而生成顯示用靜態圖像數據。
存儲卡171還能夠存儲通過相機控制器140進行圖像處理而生成的動態圖像數 據。例如,存儲卡171能夠存儲按照動態圖像壓縮規格即H. 264/AVC壓縮後的動態圖像數 據。能夠經由卡槽170而將預先存儲在內部的動態圖像數據從存儲卡171輸出。從存儲卡 171輸出的動態圖像數據由相機控制器140進行圖像處理。例如,相機控制器140對從存儲 卡171取得的動態圖像數據實施拉伸處理而顯示用動態圖像數據。
(5)攝像機控制器140
攝像機控制器140對攝影機主體202整體進行控制。攝像機控制器140與操作部 130電連接。從操作部130向攝像機控制器140輸入操作信號。攝像機控制器140在進行 控制動作、後述的圖像處理動作時,將DRAM241用作工作存儲器。
另外,攝像機控制器140將用於控制視頻透鏡單元201的信號經由機身卡口 150 及鏡頭卡口 250而發送至鏡頭控制器240,從而間接地控制視頻透鏡單兀201的各部分。並 且,攝像機控制器140經機身卡口 150及鏡頭卡口 250而從鏡頭控制器240收到各種信號。
攝像機控制器140 具有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140a、ROM (ReadOnIy Memory) 140b (目標存儲部的一例)以及 RAM (Random AccessMemory) 140c,通過向 CPU140a 讀入儲存於R0M140b的程序而能夠實現各種功能。
另外,攝像機控制器140具有再生模式、二維拍攝模式及三維拍攝模式。利用所述 三維拍攝切換按鈕133,攝像機控制器140能夠在二維拍攝模式與三維拍攝模式之間切換 動作模式。
另外,攝像機控制器140具有驅動控制部140d。驅動控制部140d在二維拍攝模式 及三維拍攝模式下基於表示產品的個體差異的目標數據(後述)而控制變焦電機214,將 第二透鏡組G2驅動至所希望的位置。由此,即便存在產品的個體差異也能夠將第四透鏡組 G4(對焦透鏡組)配置於設計基準位置。目標數據是表示例如光學系統V的個體差異的數 據,在製造時或出廠時對應於每個產品進行目標數據的計算。目標數據是能夠換算為例如 焦距的數據,更具體而言,作為目標數據,想到了表示相對於焦距的設計值的差量的數據。 目標數據儲存於例如R0M140b。
元數據生成部147生成包含立體基線以及收斂角的元數據。在此,如圖7所示,立 體基線是指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之間的距離。並且,收斂角是指左眼 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所成的角度。立體基線以及收斂角在顯示立體圖像時使用。收斂點 是指左眼光軸AL與右眼光軸AR的交點。
圖像文件生成部148將被圖像壓縮部217 (後述)壓縮的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 用圖像數據與元數據組合,從而生成MPF形式的立體圖像文件。生成的圖像文件發送到例如卡槽170並保存於存儲卡171中。
(6)圖像處理部210
如圖5所示,圖像處理部210具有信號處理部215、圖像提取部216、修正處理部 218及圖像壓縮部217。
信號處理部215將由CMOS圖像傳感器110生成的圖像信號數位化並生成在CMOS 圖像傳感器110上成像的光學像的基本圖像數據。具體而言,信號處理部215將從CMOS圖 像傳感器110輸出的圖像信號轉換為數位訊號,並對該數位訊號實施噪聲除去、邊緣增強 等數位訊號處理。由信號處理部215生成的圖像數據作為RAW數據而暫時存儲於DRAM241。 在此,將由信號處理部215生成的圖像數據稱作基本圖像數據。
圖像提取部216從由信號處理部215生成的基本圖像數據提取左眼用圖像數據和 右眼用圖像數據。左眼用圖像數據與由左眼用光學系統OL形成的左眼用光學像QLl (參照 圖6)的一部分對應。右眼用圖像數據與由右眼用光學系統0R(參照圖6)形成的右眼用光 學像QRl的一部分對應。圖像提取部216根據預先設定的第一提取區域AL2和第二提取區 域AR2而從儲存於DRAM241的基本圖像數據提取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據(參照 圖6)。由圖像提取部216提取的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據暫時儲存於DRAM241。
修正處理部218對提取出的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據分別進行歪曲像 差修正以及斑點修正等修正處理。在修正處理之後,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據暫 時儲存於DRAM241。
圖像壓縮部217基於攝像機控制器140的命令而對存儲於DRAM241的修正後的左 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據實施壓縮處理。通過該壓縮處理,圖像數據的數據大小比 原來的數據大小變小。作為圖像數據的壓縮方法,考慮例如對每一幀的圖像數據進行壓縮 的JPEG(Joint PhotographicExperts Group)方式。壓縮後的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 像數據暫時儲存於DRAM241。
(7)溫度傳感器118
圖5所示的溫度傳感器118 (溫度檢測部的一例)檢測攝影機200的環境溫度。溫 度傳感器118配置於能夠檢測光學系統V周邊的溫度的位置。雖然溫度傳感器118是熱電 偶,但也可以是能夠檢測攝影機200的環境溫度的其他傳感器。由溫度傳感器118檢測出 的溫度用於通過相機控制器140的驅動控制部140d進行基準面距離的偏差修正。
〔3D轉接器的結構〕
如圖8以及圖14所示,3D轉接器100具有外裝部101 (框體的一例)、左眼用光學 系統0L、右眼用光學系統0R、主體框2、調整機構8以及操作機構6。由外裝部101以及主 體框2構成收容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且能夠安裝於拍攝裝置的支承單元。如圖14 所不,調整機構8以能夠使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相對於光學系統V的光軸AO移動的 方式支承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0R。調整機構8 (調整單元的一例)具有第 一調整機構3 (相對偏差調整機構的一例)、第二調整機構4 (收斂角調整機構的一例)以及 第三調整機構5 (主體框調整機構的一例、位置調整機構的一例)。
在此,左眼用光學系統是與左側的視點對應的光學系統,具體而言,是配置於最靠 近被拍攝體側(前側)的光學元件朝向被拍攝體而配置於左側的光學系統。同樣,右眼用 光學系統是與右側的視點對應的光學系統,具體而言,是配置於最靠近被拍攝體側(前側)的光學元件朝向被拍攝體而配置於右側的光學系統。
此外,在此所說的光學元件是指具有正或負的光焦度的光學元件,不僅包含玻璃 (例如,後述的玻璃16)。
(I)外裝部 101
如圖8所不,外裝部101 (框體的一例)具有上殼體11、下殼體12、前殼體13、罩 15及螺紋環單元17。下殼體12由螺絲固定於上殼體11。前殼體13由螺絲固定於上殼體 11以及下殼體12。在上殼體11將罩15安裝成能夠開閉。上殼體11具有凹部11a。罩15 在關閉的狀態下嵌入凹部Ila中。
如圖9所示,上殼體11構成為如下方式,即,在罩15打開的狀態下露出操作機構 6的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和水平位置調整刻度盤62。在凹部 Ila內配置有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和水平位置調整刻度盤62。 在上殼體11將罩15安裝成能夠開閉。當打開罩15時,能夠操作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 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和水平位置調整刻度盤62。
如圖10所示,上殼體11安裝於主體框2的上側。上殼體11將主體框2支承為能 夠向Z軸方向及X軸方向移動。
如圖11所示,螺紋環單元17具有安裝於上殼體11及下殼體12的後殼體17a、用 於將3D轉接器100安裝於前框299 (參照圖2)的螺紋環17b。後殼體17a將螺紋環17b支 承成能夠旋轉。通過使螺紋環17b與攝影機200的前框299連接,能夠將3D轉接器100安 裝於攝影機200。
如圖12所示,前殼體13安裝於主體框2的前側(靠近被拍攝體的一側)。前殼體 13具有開口 13a、安裝於開口 13a的玻璃16。如圖17所示,能夠在前殼體13安裝蓋9。安 裝蓋9從而保護玻璃16或進行相對偏差調整。
如圖13所示,下殼體12覆蓋主體框2的下側並安裝於上殼體11。在下殼體12與 主體框2之間確保有間隙,以便主體框2能夠在外裝部101的內部沿Z軸方向以及X軸方 向移動。外裝部101覆蓋主體框2。
(2)左眼用光學系統OL
如圖3所示,左眼用光學系統OL是用於形成從左側視點(第一視點或第二視點的 一例)觀察到的左眼用光學像(第一光學像或第二光學像的一例)的光學系統,具有左眼 負透鏡組G1L、左眼正透鏡組G2L以及左眼稜鏡組G3L。左眼用光學系統OL為大致無焦光 學系統。例如,左眼用光學系統OL的焦距優選為IOOOmm以上或-1OOOmm以下。
左眼負透鏡組GlL(第一調整光學系統的一例、第一負透鏡組或第二負透鏡組的 一例)整體具有負的焦距(也稱作負的光焦度),具有第一鏡頭L1L、第二鏡頭L2L、第三鏡 頭L3L及第四鏡頭L4L。左眼負透鏡組GlL配置於左眼用光學系統OL中最靠近被拍攝體側 的位置(最靠近被拍攝體的位置)。第一鏡頭LlL具有負的焦距。第二鏡頭L2L具有負的 焦距。第三鏡頭L3L具有正的焦距(也稱作正的光焦度)。第四鏡頭L4L具有負的焦距,並 與第三鏡頭L3L接合。左眼負透鏡組GlL的合成焦距為負。左眼負透鏡組GlL的有效直徑 小於左眼正透鏡組G2L的有效直徑。
左眼正透鏡組G2L (第一正透鏡組或第二正透鏡組的一例)是接受左眼負透鏡組 GlL的透過光的透鏡組,配置於左眼負透鏡組GlL的與被拍攝體相反的一側。左眼正透鏡組G2L配置於左眼負透鏡組GlL與左眼稜鏡組G3L之間。
左眼正透鏡組G2L具有第五鏡頭L5L、第六鏡頭L6L及第七鏡頭L7L。第五鏡頭 L5L具有正的焦距。第六鏡頭L6L具有正的焦距。第七鏡頭L7L具有負的焦距,並與第六鏡頭L6L接合。
由於左眼負透鏡組GlL的透過光發散,因此左眼正透鏡組G2L的入射面的光學性有效區域比左眼負透鏡組GlL的出射面的光學性有效區域大。因此,左眼正透鏡組G2L的有效直徑大於左眼負透鏡組GlL的有效直徑。並且,為了使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接近,左眼正透鏡組G2L具有大致半圓形狀。具體而言,左眼正透鏡組G2L的內側(右眼光軸 AR偵彳、中間基準面B側)被切割而成(參照圖14)。由此,能夠將左眼正透鏡組G2L與右眼正透鏡組G2R接近配置,從而能夠減小立體基線寬度。並且,伴隨於此,能夠容易地將由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形成的收斂角設定為適當的值。
左眼光軸AL由左眼負透鏡組GlL和左眼正透鏡組G2L定義。具體而言,左眼光軸 AL由通過左眼負透鏡組GlL的主點與左眼正透鏡組G2L的主點的線定義。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以隨著從被拍攝體側朝向CMOS圖像傳感器110側而相互分離的方式配置。
左眼稜鏡組G3L (第一稜鏡組或第二稜鏡組的一例)是接受左眼正透鏡組G2L的透過光的透鏡組,具有第一前側稜鏡PlL和第一後側稜鏡P2L。第一前側稜鏡PlL和第一後側稜鏡P2L是折射方式的楔形稜鏡。左眼稜鏡組G3L以向攝影機200的光學系統V(單軸光學系統的一例)導入左眼正透鏡組G2L的透過光的方式使左眼正透鏡組G2L的透過光折射。具體而言,利用左眼稜鏡組G3L而使左眼正透鏡組G2L的透過光向內側(以靠近中間基準面B的方式)折射。第一前側稜鏡PlL使左眼正透鏡組G2L的透過光向內側(以靠近中間基準面B的方式)折射。第一後側稜鏡P2L使第一前側稜鏡PlL的透過光向外側(以遠離中間基準面B的方式)折射。第一前側稜鏡PlL主要具有使左眼正透鏡組G2L的透過光向內側折射的功能,第一後側稜鏡P2L主要具有對摺射所導致的色散進行修正的功能。左眼稜鏡組G3L的合成偏振光角為例如約1. 7度。
如圖14所示,左眼負透鏡組GlL固定於第一調整機構3的第一調整框30 (後述), 以能夠相對於左眼正透鏡組G2L、左眼稜鏡組G3L及主體框2沿大致Z軸方向移動的方式配置。如圖16所示,左眼正透鏡組G2L固定於中間透鏡框28(後述)。左眼稜鏡組G3L固定於稜鏡支承架29 (後述)。
如圖18所示,在將左眼稜鏡組G3L的偏轉角設為Θ L( Θ 11或Θ 22的一例)、將左眼稜鏡組G3L的透過光的出射角設為Θ1、將從左眼稜鏡組G3L的入射面與最外光線的交點到左眼光軸AL之間的垂直長度設為X1、將從左眼稜鏡組G3L的出射面與最外光線的交點到左眼光軸AL之間的垂直長度設為X12、將從定義為左眼稜鏡組G3L的入射側的光學基準面到入射面之間的距離(更詳細地說,從圖7所示的收斂點到左眼稜鏡組G3L的入射面之間的距離)設為L1、以及將從光學基準面到出射面之間的距離(更詳細地說,從圖7所示的收斂點到左眼稜鏡組G3L的出射面之間的距離)設為L12的情況下,以下的式(I)成立。
Θ L ^ {( Θ 1+arctan(X1/L1))2+( Θ 1+arctan(X12/L12))2}0.5 彡 4X Θ L... (I)
如圖18所示,左眼光軸AL以隨著朝向出射側而遠離中間基準面B的方式相對於中間基準面B傾斜。左眼正透鏡組G2L的透射光被左眼稜鏡組G3L以接近中間基準面B的方式折射。
(3)右眼用光學系統OR
如圖3所示,右眼用光學系統OR是用於形成從右側視點(第二視點或第二視點的 一例)觀察到的右眼用光學像(第二光學像或第二光學像的一例)的光學系統,具有右眼 負透鏡組G1R、右眼正透鏡組G2R以及右眼稜鏡組G3R。右眼用光學系統OR為大致無焦光 學系統。例如,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焦距優選為IOOOmm以上或-1OOOmm以下。
右眼負透鏡組G1R(第二調整光學系統的一例、第一負透鏡組或第二負透鏡組的 一例)整體具有負的焦距(也稱作負的光焦度),具有第一鏡頭L1R、第二鏡頭L2R、第三鏡 頭L3R以及第四鏡頭L4R。右眼負透鏡組GlR配置於在右眼用光學系統OR中最靠近被拍攝 體側的位置(最靠近被拍攝體的位置)。第一鏡頭LlR具有負的焦距。第二鏡頭L2R具有 負的焦距。第三鏡頭L3R具有正的焦距(也稱作正的光焦度)。第四鏡頭L4R具有負的焦 距,並與第三鏡頭L3R接合。右眼負透鏡組GlR的合成焦距為負。右眼負透鏡組GlR的有 效直徑小於右眼正透鏡組G2R的有效直徑。
如圖3所示,右眼正透鏡組G2R(第一正透鏡組或第二正透鏡組的一例)是接受右 眼負透鏡組GlR的透過光的透鏡組,配置於右眼負透鏡組GlR的與被拍攝體相反的一側。右 眼正透鏡組G2R配置於右眼負透鏡組GlR與右眼稜鏡組G3R之間。
右眼正透鏡組G2R具有第五鏡頭L5R、第六鏡頭L6R以及第七鏡頭L7R。第五鏡頭 L5R具有正的焦距。第六鏡頭L6R具有正的焦距。第七鏡頭L7R具有負的焦距,並與第六鏡 頭L6R接合。
如圖3所示,由於右眼負透鏡組GlR的透過光發散,因此右眼正透鏡組G2R的入射 面的光學性有效區域比右眼負透鏡組GlR的出射面的光學性有效區域大。因此,右眼正透 鏡組G2R的有效直徑大於右眼負透鏡組GlR的有效直徑。並且,為了使右眼光軸AR及右眼 光軸AR接近,右眼正透鏡組G2R具有大致半圓形狀。具體而言,右眼正透鏡組G2R的內側 (右眼光軸AR側、中間基準面B側)被筆直地切割而成(參照圖14)。由此,能夠減小立體 基線寬度,從而能夠減小由右眼光軸AR和右眼光軸AR形成的收斂角。並且,伴隨於此,能 夠容易地將由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形成的收斂角設定為適當的值。
如圖3所示,右眼光軸AR由右眼負透鏡組GlR和右眼正透鏡組G2R定義。具體而 言,右眼光軸AR由通過右眼負透鏡組GlR的主點與右眼正透鏡組G2R的主點的線定義。左 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以隨著從被拍攝體側朝向CMOS圖像傳感器110側而相互分離的 方式配置。
右眼稜鏡組G3R(第一稜鏡組或第二稜鏡組的一例)是接受右眼正透鏡組G2R的 透過光的透鏡組,具有第二前側稜鏡PlR及第二後側稜鏡P2R。第二前側稜鏡PlR及第二後 側稜鏡P2R是折射方式的楔形稜鏡。右眼稜鏡組G3R以向攝影機200的光學系統V(單軸 光學系統的一例)導入右眼正透鏡組G2R的透過光的方式使右眼正透鏡組G2R的透過光折 射。具體而言,利用右眼稜鏡組G3R而使右眼正透鏡組G2R的透過光向內側(以靠近中間基 準面B的方式)折射。第二前側稜鏡PlR使右眼正透鏡組G2R的透過光向內側(以靠近中 間基準面B的方式)折射。第二後側稜鏡P2R使第二前側稜鏡PlR的透過光向外側(以遠 離中間基準面B的方式)折射。第二前側稜鏡PlR主要具有使右眼正透鏡組G2R的透過光 向內側折射的功能,第二後側稜鏡P2R主要具有對摺射所導致的色散進行修正的功能。右 眼稜鏡組G3R的合成偏振光角為例如約1. 7度。
如圖14所示,右眼負透鏡組GlR固定於第二調整機構4的第二調整框40 (後述), 以能夠相對於右眼正透鏡組G2R、右眼稜鏡組G3R以及主體框2沿大致Z軸方向移動的方式配置。如圖16所示,右眼正透鏡組G2R固定於中間透鏡框28(後述)。右眼稜鏡組G3R固定於稜鏡支承架29(後述)。
如圖18所示,在將右眼稜鏡組G3R的偏轉角設為0R(0 11或Θ22的一例)、將右眼稜鏡組G3R的透過光的出射角設為Θ 2、將從右眼稜鏡組G3R的入射面與最外光線的交點到右眼光軸AR之間的垂直長度設為X2、將從右眼稜鏡組G3R的出射面與最外光線的交點到右眼光軸AR之間的垂直長度設為X22、將從定義為右眼稜鏡組G3R的入射側的光學基準面到入射面之間的距離(更詳細地說,從圖7所示的收斂點到右眼稜鏡組G3R的入射面之間的距離)設為L2、以及將從光學基準面到出射面之間的距離(更詳細地說,從圖7所示的收斂點到右眼稜鏡組G3R的出射面之間的距離)設為L22的情況下,以下的式(2)成立。
Θ R ^ {( Θ 2+arctan(X2/L2))2+( Θ 2+arctan(X22/L22))2} .5 彡 4X Θ R...⑵
如圖18所示,右眼光軸AR以隨著朝向出射側而遠離中間基準面B的方式相對於中間基準面B傾斜。右眼正透鏡組G2R的透過光利用右眼稜鏡組G3R而以靠近中間基準面 B的方式折射。
(4)主體框 2
主體框2支承左眼用光學系統OL的整體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整體,並配置於外裝部101內。如圖19所示,主體框2以與X軸平行的旋轉軸線R3為中心而能夠旋轉地支承於外裝部101,並能夠相對於外裝部101沿俯仰方向移動。由於旋轉軸線R3配置於主體框2的後部,因此也可以說主體框2以能夠相對於外裝部101沿大致Z軸方向(第一方向)移動的方式配置。並且,主體框2以與Z軸平行的旋轉軸線R4為中心而能夠旋轉地支承於外裝部101,並能夠相對於外裝部101沿偏擺方向移動。由於旋轉軸線R4配置於主體框2的後部,因此也可以說主體框2以能夠相對於外裝部101沿大致X軸 方向(第二方向) 移動的方式配置。當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沿大致Z軸方向移動時,左眼用光學系統 OL的整體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整體相對於外裝部101沿大致Z軸方向移動。並且,當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沿大致X軸方向移動時,左眼用光學系統OL的整體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整體相對於外裝部101沿大致Z軸方向移動。
具體而言,如圖20所示,主體框2具有筒狀框21、第一固定部22L、第二固定部 22R、左眼筒狀部23L、右眼筒狀部23R、臺座部21c、遮光面板27(參照圖15)、中間透鏡框 28、稜鏡支承架29、前面板71以及後面板73。筒狀框21、第一固定部22L、第二固定部22R、 左眼筒狀部23L、右眼筒狀部23R以及臺座部21c由樹脂一體成形。
筒狀框21配置於外裝部101內,並利用第三調整機構5與外裝部101連結。在筒狀框21內配置有左眼正透鏡組G2L和右眼正透鏡組G2R。在筒狀框21的前側(被拍攝體側)配置有第一固定部22L、第二固定部22R、左眼筒狀部23L及右眼筒狀部23R。在筒狀框 21的上側配置有臺座部21c。
如圖20所示,在第一固定部22L和第二固定部22R固定有前面板71。左眼筒狀部23L配置於與左眼負透鏡組GlL對應的位置。左眼負透鏡組GlL的透過光通過左眼筒狀部23L而進入筒狀框21內。右眼筒狀部23R配置於與右眼負透鏡組GlR對應的位置。右眼負透鏡組GlR的透過光通過右眼筒狀部23R而進入筒狀框21內。在臺座部21c固定有第三調整機構5的第二連結板52 (後述)。
如圖26所示,在中間透鏡框28固定有左眼正透鏡組G2L和右眼正透鏡組G2R。具 體而言,中間透鏡框28具有凸緣部28a、第一中間框28L以及第二中間框28R。第一中間框 28L是從凸緣部28a突出的筒狀的部分。第二中間框28R是從凸緣部28a突出的筒狀的部 分。左眼正透鏡組G2L的第五鏡頭L5L和第六鏡頭L6L固定於第一中間框28L。右眼正透 鏡組G2R的第五鏡頭L5R和第六鏡頭L6R固定於第二中間框28R。
如圖27所示,在稜鏡支承架29固定有左眼稜鏡組G3L和右眼稜鏡組G3R。具體而 言,稜鏡支承架29具有環狀的支承架主體29a和分隔板29b。第一前側稜鏡PlL和第一後 側稜鏡P2L固定於支承架主體29a和分隔板29b。第二前側稜鏡PlR和第二後側稜鏡P2R 嵌入支承架主體29a內,並固定於支承架主體29a和分隔板29b。
在稜鏡支承架29的後方固定有後面板73。後面板73具有第一開口 73L和第二開 口 73R。左眼用光學系統OL的透過光通過第一開口 73L。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透過光通 過第二開口 73R。
如圖24以及圖25所示,中間透鏡框28和稜鏡支承架29由螺絲固定於筒狀框21 的後方。中間透鏡框28的一部分插入筒狀框21內。如圖25所示,在筒狀框21的內部安 裝有遮光面板27。由遮光面板27來分隔筒狀框21的內部空間。如圖23所示,在筒狀框 21上固定中間透鏡框28和稜鏡支承架29。
(5)第一調整機構3
圖22所示的第一調整機構3是用於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 的垂直相對偏差的機構,其根據用戶的操作而使左眼負透鏡組GlL相對於主體框2沿大致Z 軸方向(第一方向、第二調整方向)移動。第一調整機構3能夠調整左眼負透鏡組GlL相 對於主體框2的位置。第一調整機構3具有第一調整框30、第一旋轉軸31、調整彈簧38及 第一限制機構37。
如圖28所示,第一調整框30以能夠沿大致Z軸方向(第一方向)移動的方式支 承於主體框2。第一調整框30具有第一調整框主體36、第一筒狀部35、第一限制部33及第 一引導部32。
第一調整框主體36為板狀的部分。第一筒狀部35從第一調整框主體36朝Y軸 方向突出。在第一筒狀部35固定有左眼負透鏡組G1L。第一限制部33是從第一調整框主 體36朝Z軸方向突出的板狀的部分,並構成第一限制機構37的一部分。第一限制部33具 有第一孔33a。
第一引導部32在Y軸方向上細長地延伸,並從第一調整框主體36朝Y軸方向突 出。第一引導部32具有第一引導部主體32a、第一前側支承部32b以及第一後側支承部 32c。第一引導部主體32a具有大致U字形狀的截面。第一前側支承部32b及第一後側支 承部32c配置於第一引導部主體32a內。第一前側支承部32b具有第一前側支承孔32d。 第一後側支承部32c具有第一後側支承孔32e。
第一旋轉軸31 (旋轉支承軸的一例)將第一調整框30與主體框2連結成能夠旋 轉。具體而言,第一旋轉軸31插入到第一調整框30的第一引導部32的第一前側支承孔32d 和第一後側支承孔32e。如圖22所示,當將第一旋轉軸31的中心線作為第一旋轉軸線Rl 時,第一調整框30以第一旋轉軸線Rl為中心地被第一旋轉軸31支承成能夠旋轉。由此,左眼負透鏡組GlL能夠以第一旋轉軸線Rl為中心而相對於主體框2旋轉。並且,主體框2 具有限位器突起21s。限位器突起21s配置於第一調整框30的Z軸方向負側(下側)。當 第一調整框30相對於主體框2而繞逆時針方向旋轉時,第一調整框30與限位器突起21s 接觸。由限位器突起21s來限制第一調整框30的旋轉角度。限位器突起21s在過度轉動 第一限制機構37的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時發揮效果。對此在後面進行說明。
如圖29所示,第一調整框主體36具有第一鉤掛部36a。在第一鉤掛部36a鉤掛有 調整彈簧38的第一端部38a。
如圖23所示,第一旋轉軸31的第一端部31a固定於筒狀框21。在筒狀框21形成 有第一凹部21b。第一凹部21b是沿Y軸方向延伸的槽。向第一凹部21b插入第一調整框 30的第一引導部32。第一墊片34(參照圖28)夾在第一引導部32與筒狀框21之間。
如圖20所示,第一旋轉軸31的第二端部31b支承於在筒狀框21上固定的前支承 板25。即,第一旋轉軸31的支承方法為兩端支承式。
向第一旋轉軸31作用各種力,當第一旋轉軸31的第二端部31b偏差時,第一調整 框30相對於筒狀框21的位置發生偏差,其結果是,對垂直相對偏差調整造成影響。
因此,第一旋轉軸31的第二端部31b以高精度被支承,以使其難以相對於筒狀框 21發生偏差。具體而言,如圖51所示,第一旋轉軸31的第二端部31b具有尖端越來越細 的錐形狀。前支承板25具有支承孔25a。支承孔25a的直徑D13小於第一旋轉軸31的外 徑Dl I,但大於第一旋轉軸31的前端的直徑D12(錐面的最小徑)。在第一旋轉軸31的第 二端部31b插入支承孔25a的狀態下,前支承板25以壓住第一旋轉軸31的方式朝Y軸方 向彎曲。由此,第一旋轉軸31的前端難以相對於筒狀框21產生偏差。由此,能夠提高垂直 相對偏差調整的精度。
如圖21所示,第一調整框30被按壓板75在Y軸方向上按壓。具體而言,按壓板 75具有固定於主體框2的固定部75b、從固定部75b突出的第一板彈簧部75c、從固定部 75b突出的第二板彈簧部75a。第一板彈簧部75c具有貫通孔75d,向該貫通孔75d插入有 第一旋轉軸31的前端。第一板彈簧部75c在Y軸方向上略微彎曲,並將第一引導部32向Y 軸方向負側壓靠。由此,能夠抑制第一調整框30相對於主體框2沿Y軸方向移動。並且, 第二板彈簧部75a從固定部75b朝Y軸方向負側延伸,並進入主體框2的下側。當主體框 2相對於外裝部101朝Z軸方向負側(下側)移動時,第二板彈簧部75a限制主體框2相 對於外裝部101向下側的移動,以使得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的螺紋部57c不從刻度盤支 承部51c的螺孔脫落。由此,能夠防止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的過度轉動所導致的動作不 良。
另外,如圖23所示,第一凹部21b具有形成為缽狀的調心部21g。並且,雖未圖示, 第一引導部32的端部具有與調心部21g互補的形狀。第一引導部32的端部嵌入調心部 21g,由此使第一引導部32在X軸方向以及Z軸方向上的位置穩定。由於利用按壓板75 (參 照圖21)使第一引導部32壓靠於調心部21g,因此第一調整框30相對於主體框2的位置更 加穩定。
如圖22所示,第一旋轉軸31與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在X軸 方向上並排配置。更具體而言,左眼用光學系統OL配置於右眼用光學系統OR與第一旋轉 軸31之間。第一旋轉軸線Rl與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在X軸方向上大致共線地並排配置。由於第一旋轉軸31以上述方式配置,因此左眼負透鏡組GlL沿大致Z軸方向移動, 從而能夠將左眼負透鏡組GlL在X軸方向上的移動量控制在可以忽略的範圍內。
調整彈簧38 (調整彈性構件的一例)是拉伸彈簧,將繞第一旋轉軸31的旋轉力賦 予第一調整框30。具體而言,在從被拍攝體側觀察的情況下,調整彈簧38向第一調整框30 賦予朝Z軸方向負側(下側)的彈力F11。其結果是,調整彈簧38向第一調整框30賦予繞 逆時針方向的旋轉力。調整彈簧38將第一調整框30與第二調整框40 (後述)彈性連結。 調整彈簧38的第一端部38a鉤掛於第一調整框30的第一鉤掛部36a。調整彈簧38的第二 端部38b鉤掛於第二調整框40的第二鉤掛部46a (後述)。
在此,如圖30所示,第一前側支承孔32d和第一後側支承孔32e不具有圓形而具 有大致三角形狀。具體而言,第一前側支承孔32d具有三個直線邊緣32f、32g及32h。直線 邊緣32f、32g及32h分別形成例如三角形的邊的一部分。雖然直線邊緣32f和32g與第一 旋轉軸31接觸,但直線邊緣32h不與第一旋轉軸31接觸。
另一方面,第一後側支承孔32e具有三個直線邊緣321、32 j及32k。直線邊緣321、 32j及32k分別形成例如三角形的邊的一部分。雖然直線邊緣32i和32j與第一旋轉軸31 接觸,但直線邊緣32k不與第一旋轉軸31接觸。
如圖22所示,由調整彈簧38產生的彈力Fll與在第一限制機構37的反作用力 F12的合力F13作用於第一調整框30。由此,如圖30所示,在該合力F13的作用下,第一前 側支承孔32d的直線邊緣32f和32g壓靠於第一旋轉軸31。由於向配置於比第一前側支 承孔32d靠前方的第一調整框主體36作用合力F13,因此當第一前側支承孔32d的直線邊 緣32f和32g壓靠於第一旋轉軸31時,第一調整框主體36以直線邊緣32f和32g為支點 而朝合力F13的方向移動,第一引導部32的後部朝與合力F13相反的方向移動(例如參照 圖29)。並且,當因合力F13而使第一調整框30整體意欲向合力F13的方向移動時,由於利 用調心部21g(參照圖23)保持第一引導部32的後部的位置,因此,其結果是,第一引導部 32的後部朝與合力F13相反的方向移動。由此,如圖30所示,在第一前側支承孔32d的直 線邊緣32f和32g壓靠於第一旋轉軸31的狀態下,第一後側支承孔32e的直線邊緣32i和 32j也壓靠於第一旋轉軸31。由於直線邊緣32f、32g、32i及32j壓靠於第一旋轉軸31,因 此第一調整框30相對於主體框2而在X軸方向及Z軸方向上高精度地被定位。由此,能夠 抑制第二調整框40相對於主體框2在X軸方向及Z軸方向上晃動,從而能夠提高垂直相對 偏差調整的精度。
如圖31所示,第一限制機構37 (旋轉限制機構的一例)是限制第一調整框30的 旋轉的機構,通過改變第一調整框30的限制位置來調整左眼負透鏡組GlL相對於主體框2 的位置。具體而言,第一限制機構37具有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第一支承板66、第二支承 板21e、第一復位彈簧37a及第一止動環37b。第一支承板66具有螺孔66a,並固定於筒狀 框21。第二支承板21e具有貫通孔21k,並與筒狀框21—體成形。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 具有接頭部39a及軸部39b。接頭部39a的外徑大於軸部39b的外徑。在軸部39b的端部 安裝有接頭部39a。接頭部39a與操作機構6的第二聯軸65連結。由接頭部39a及第二聯 軸65構成萬向聯軸節。軸部39b具有螺紋部39c。螺紋部39c旋入第一支承板66的螺孔 66a。當使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旋轉時,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相對於主體框2沿X軸方向 移動。軸部39b插入第一限制部33的第一孔33a及第二支承板21e的貫通孔。在軸部39b的端部安裝有第一止動環37b。第一復位彈簧37a插入軸部39b,並在第二支承板21e以及 第一止動環37b之間壓縮。
在接頭部39a抵接有第一調整框30的第一限制部33。具體而言,在第一限制部 33形成有一對滑動突起33b。一對滑動突起33b與接頭部39a抵接。由於利用調整彈簧38 的彈力而使第一限制部33壓靠於接頭部39a,因此由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來限制第一調整 框30的旋轉。利用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來改變第一調整框30的旋轉方向的限制位置,由 此能夠調整左眼負透鏡組GlL在Z軸方向上的位置。並且,由於一對滑動突起33b與接頭 部39a抵接,因此能夠減小使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旋轉時的滑動阻力。
另外,由於設置第一復位彈簧37a,因此當用戶過度轉動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時, 能夠防止第一支承板66完全從螺紋部39c脫落。具體而言,如圖31所示,在第一支承板66 剛到達螺紋部39c的第一側39X前,第一調整框30與主體框2的限位器突起21s接觸,第 一調整框30相對於主體框2的旋轉停止。在第一調整框30與限位器突起21s抵接的狀態 下,當進一步轉動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時,第一支承板66到達螺紋部39c的第一側39X。 此時,由於第一調整框30相對於主體框2的旋轉被限位器突起21s限制,因此接頭部39a 與第一限制部33的滑動突起33b分離,而不再對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作用調整彈簧38的 彈力。由此,對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僅作用第一復位彈簧37a的彈力,利用第一復位彈簧 37a的彈力維持螺紋部39c與第一支承板66的螺孔66a接觸的狀態。當在該狀態下用戶朝 相反方向轉動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時,螺紋部39c再次旋入第一支承板66的螺孔66a,從 而維持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與第一支承板66間的螺合狀態。
反之,在第一支承板66到達螺紋部39c的第二側39Y的情況下,由於調整彈簧38 的彈力大幅度地大於第一復位彈簧37a的彈力,因此利用調整彈簧38的彈力來維持螺紋部 39c與第一支承板66的螺孔66a接觸的狀態。當在該狀態下用戶朝相反方向轉動相對偏差 調整螺釘39時,螺紋部39c再次旋入第一支承板66的螺孔66a,從而維持相對偏差調整螺 釘39與第一支承板66間的螺合狀態。
根據上述的結構,即使用戶過度轉動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也能夠防止第一支承 板66完全從螺紋部39c脫落。另外,由於螺紋部39c與接頭部39a分離配置,因此也能夠 防止過度轉動所導致的破損。
(6)第二調整機構4
圖22所示的第二調整機構4是用於調整收斂角的機構,使右眼負透鏡組GlR相對 於主體框2沿大致X軸方向(第二方向、第一調整方向)移動。第二調整機構4具有第二 調整框40、第二旋轉軸41、對焦調整螺釘48(參照圖34)、對焦調整彈簧44(參照圖34)及 第二限制機構47。
如圖32所示,第二調整框40被主體框2支承成能夠沿大致X軸方向(第一調整 方向)移動。第二調整框40具有第二調整框主體46、第二筒狀部45、第二限制部43及第 二引導部42。
第二調整框主體46是板狀的部分,具有第二鉤掛部46a及突出部46b。在第二鉤 掛部46a鉤掛有調整彈簧38。突出部46b朝Y軸方向正側(前側、被拍攝體側)突出,並 與對焦調整螺釘48抵接。由於突出部46b的直徑大於對焦調整螺釘48的直徑,因此即使 第二調整框40相對於主體框2旋轉,對焦調整螺釘48也能夠一直與突出部46b抵接。並且,由於對焦調整螺釘48的前端形成為半球狀,因此能夠減小在突出部46b與對焦調整螺 釘48之間產生的滑動阻力。
第二筒狀部45從第二調整框主體46朝Y軸方向突出。在第二筒狀部45固定有 右眼負透鏡組G1R。第二限制部43是從第二調整框主體46朝Z軸方向突出的板狀的部分, 並構成第二限制機構47的一部分。第二限制部43具有第二孔43a。
如圖33所示,第二引導部42在Y軸方向上細長地延伸,並從第二調整框主體46 朝Y軸方向突出。第二引導部42具有第二引導部主體42a、第二前側支承部42b及第二後 側支承部42c。第二引導部主體42a具有大致U字形狀的截面。第二前側支承部42b及第 二後側支承部42c配置於第二引導部主體42a內。第二前側支承部42b具有第二前側支承 孔42d。第二後側支承部42c具有第二後側支承孔42e。
如圖22所示,調整彈簧38 (調整彈性構件的一例)的第二端部38b鉤掛於第二調 整框主體46的第二鉤掛部46a,並將繞第二旋轉軸41的旋轉力賦予第二調整框40。具體而 言,在從被拍攝體側觀察的情況下,調整彈簧38向第二調整框40賦予朝Z軸方向正側(上 側)的彈力F21。其結果是,調整彈簧38向第二調整框40賦予繞逆時針方向的旋轉力。由 於第一端部38a鉤掛於第一調整框30,第二端部38b鉤掛於第二調整框40,因此可以說調 整彈簧38將第一調整框30與第二調整框40彈性地連結。
如圖35所示,第二旋轉軸41 (調整旋轉軸的一例)將第二調整框40以能夠旋轉 的方式與主體框2連結。具體而言,第二旋轉軸41插入第二調整框40的第二引導部42的 第二前側支承孔42d和第二後側支承孔42e。
如圖34所示,在筒狀框21上形成有第二凹部21d。第二凹部21d是沿Y軸方向延 伸的槽。向第二凹部21d插入第二調整框40的第二引導部42和第二旋轉軸41。第二旋轉 軸41的第一端部41a固定於筒狀框21。
如圖20所示,第二旋轉軸41的第二端部41b由在筒狀框21上固定的前支承板25 支承。即,第二旋轉軸41的支承方法為兩端支承式。
雖然向第二旋轉軸41作用各種力,但當第二旋轉軸41的第二端部41b偏移時,第 二調整框40相對於筒狀框21的位置發生偏差,其結果是,對收斂角調整造成影響。
因此,第二旋轉軸41的第二端部41b以高精度被支承,以使其難以相對於筒狀框 21偏移。具體而言,如圖51所示,第二旋轉軸41的第二端部41b具有尖端越來越細的錐形 狀。前支承板25具有支承孔25b。支承孔25b的直徑D23小於第二旋轉軸41的外徑D21, 而大於第二旋轉軸41的前端的直徑D22(錐面的最小徑)。在第二旋轉軸41的第二端部 41b插入支承孔25b的狀態下,前支承板25以壓靠第二旋轉軸41的方式在Y軸方向上彎 曲。由此,第二旋轉軸41的前端難以相對於筒狀框21偏移。由此,能夠提高收斂角調整的 精度。
如圖22所示,當將第二旋轉軸41的中心線作為第二旋轉軸線R2時,第二調整框 40以第二旋轉軸線R2為中心而能夠旋轉地支承於第二旋轉軸41。由此,右眼負透鏡組GlR 能夠以第二旋轉軸線R2為中心而相對於主體框2旋轉。
第二調整機構4也具有調整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後焦距的功能。具體而言,如圖 34所示,向對焦調整彈簧44插入第二旋轉軸41。對焦調整彈簧44被壓縮在第二引導部42 及筒狀框21之間,向安裝於前支承板25的對焦調整螺釘48壓靠第二調整框40。前支承板25固定於筒狀框21的前側。向前面板71旋入有對焦調整螺釘48。對焦調整螺釘48限制 第二調整框40在Y軸方向上的移動。通過改變第二調整框40的限制位置,能夠調整右眼 負透鏡組GlR相對於主體框2的Y軸方向的位置。由此,能夠調整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對 焦。由此,例如,即使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焦點存在偏差,通過轉動 對焦調整螺釘48,也能夠在產品出廠時使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焦點 一致。由於不需要用戶調整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焦點,因此在出廠 時的調整之後,對焦調整螺釘48例如粘合固定於前面板71。此外,也可以設置為用戶能夠 進行對焦調整。
如圖22所示,第二旋轉軸41與右眼用光學系統OR在Z軸方向上並排配置。更具 體而言,在從被拍攝體側觀察的情況下,連結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的線與連結右眼光 軸AR及第二旋轉軸線R2的線正交。由於第二旋轉軸41以上述方式配置,因此右眼負透鏡 組GlR沿大致X軸方向移動,能夠將右眼負透鏡組GlR在Z軸方向上的移動量控制在可以 忽略的範圍內。例如,在右眼負透鏡組GlR在X軸方向上的調整範圍為±0. 2mm左右的情 況下,右眼負透鏡組GlR在Z軸方向上幾乎不移動。根據上述結構,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來 實現收斂角調整。
在此,如圖35所示,第二前側支承孔42d及第二後側支承孔42e不具有圓形而具 有大致三角形狀。具體而言,第二前側支承孔42d具有三個直線邊緣42f、42g及42h。直線 邊緣42f、42g及42h分別形成例如三角形的邊的一部分。雖然直線邊緣42f和42g與第二 旋轉軸41接觸,但直線邊緣42h不與第二旋轉軸41接觸。
另一方面,第二後側支承孔42e具有三個直線邊緣421、42 j及42k。直線邊緣421、 42j及42k分別形成例如三角形的邊的一部分。雖然直線邊緣42i和42j與第二旋轉軸41 接觸,但直線邊緣42k不與第二旋轉軸41接觸。
如圖22所示,由調整彈簧38產生的彈力F21與在第二限制機構47的反作用力 F22的合力F23作用於第二調整框40。由此,如圖35所示,在該合力F23的作用下,第二前 側支承孔42d的直線邊緣42f和42g壓靠於第二旋轉軸41。由於向配置於比第二前側支承 孔42d靠前方的第二調整框主體46作用合力F23,因此當第二前側支承孔42d的直線邊緣 42f和42g壓靠於第二旋轉軸41時,第二調整框主體46以直線邊緣42f和42g為支點而 朝合力F23的方向移動,第二引導部42的後部朝與合力F23相反的方向移動(例如參照圖 33)。由此,如圖35所示,在第二前側支承孔42d的直線邊緣42f和42g壓靠於第二旋轉軸 41的狀態下,第二後側支承孔42e的直線邊緣42i和42j也壓靠於第二旋轉軸41。由於直 線邊緣42f、42g、42i及42 j壓靠於第二旋轉軸41,因此第二調整框40相對於主體框2而在 X軸方向以及Z軸方向上高精度地定位。由此,能夠抑制第二調整框40相對於主體框2在 X軸方向及Z軸方向上晃動,從而能夠提高收斂角調整的精度。
如圖36所示,第二限制機構47 (定位機構的一例)是限制第二調整框40的旋轉 的機構,通過改變第二調整框40的限制位置來調整右眼負透鏡組GlR相對於主體框2的位 置。具體而言,第二限制機構47具有收斂角調整螺絲49及支承部21f。
支承部21f形成於筒狀框21。在支承部21f形成有螺孔21h。收斂角調整螺絲49 具有螺紋部49a及頭部49b。螺紋部49a插入第二限制部43的第二孔43a,並旋入支承部 21f的螺孔21h。螺紋部49a插入第二限制部43的第二孔43a。當使收斂角調整螺絲49旋轉時,收斂角調整螺絲49相對於主體框2沿X軸方向移動。
在頭部49b抵接有第二調整框40的第二限制部43。具體而言,在第二限制部43 形成有一對滑動突起43b。由於利用調整彈簧38而向第二調整框40賦予繞逆時針方向的 旋轉力,因此第二限制部43壓靠於頭部49b,一對滑動突起43b與頭部49b抵接。由收斂 角調整螺絲49來限制第二調整框40的旋轉。利用收斂角調整螺絲49來改變第二調整框 40的旋轉方向的限制位置,由此能夠調整右眼負透鏡組GlR在X軸方向上的位置。並且,由 於一對滑動突起43b與頭部49b抵接,因此能夠減小使收斂角調整螺絲49旋轉時的滑動阻 力。
(7)第三調整機構5
第三調整機構5 (主體框調整機構的一例、整體調整機構的一例)是用於調整左眼 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相對於CMOS圖像傳感器110的受光面IlOa而在(參照 圖6)垂直方向(俯仰方向)及水平方向(偏擺方向)上的位置的機構。第三調整機構5 能夠調整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的位置及姿態,另外,能夠調整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 軸AR相對於光學系統V的光軸AO的位置及姿態。通過使用第三調整機構5使左眼用光學 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相對於外裝部101移動,能夠對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 光學像QRl的垂直位置及水平位置進行調整。
具體而言,如圖37所示,第三調整機構5具有彈性連結機構59A、第一移動限制機 構59B及第二移動限制機構59C。
彈性連結機構59A是對主體框2沿Z軸方向(第二調整方向)賦予力的機構,以 旋轉軸線R4作為中心而能夠旋轉的方式將主體框2與外裝部101連結。在本實施方式中, 彈性連結機構59A對主體框2賦予朝向Z軸方向負側(下側)的力。
另外,彈性連結機構59A對主體框2沿X軸方向(第一調整方向)賦予力,以將旋 轉軸線R3(光學系統旋轉軸的一例)作為中心而能夠旋轉的方式將主體框2與外裝部101 連結。在本實施方式中,彈性連結機構59A對主體框2賦予朝向X軸方向負側的力。
在此,旋轉軸線R3與Z軸平行配置。旋轉軸線R4與X軸方向大致平行配置,並能 夠定義為第一連結板51的第一彈性支承部51L和第二彈性支承部51R周邊。更詳細地說, 如圖40所示,旋轉軸線R4能夠定義為第一彈性支承部51L的第一彈性部51La和第二彈性 支承部51R的第二彈性部51Ra周邊。
彈性連結機構59A具有第一連結板51、第二連結板52、第一連結彈簧56及第二連 結彈簧58。第一連結板51將主體框2與外裝部101彈性連結,並固定於外裝部101。具體 而言,第一連結板51具有第一主體部51a、第一彈性支承部51L、第二彈性支承部51R、第一 支承臂51b、第一抵接部51d及刻度盤支承部51c。
第一彈性支承部51L從第一主體部51a朝Y軸方向負側突出,並固定於外裝部 101。第二彈性支承部51R從第一主體部51a朝Y軸方向負側突出,並固定於外裝部101。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彈性支承部51L具有與第二彈性支承部51R大致相同的形狀。
第一彈性支承部51L具有第一固定部51Lb和第一彈性部51La。第一固定部51Lb 固定於外裝部101。更詳細地說,第一固定部51Lb隔著中間板11L(參照圖10)而固定於 上殼體11。第一彈性部51La將第一固定部51Lb與第一主體部51a彈性連結。第一彈性 部51La通過例如衝壓加工而在Z軸方向上被壓縮,第一彈性部51La的厚度比第一固定部5ILb以及第一主體部51a的厚度薄。由此,第一彈性部51La的剛性(更詳細地說,在Z軸 方向上的剛性)大幅度地低於第一主體部51a。
第二彈性支承部51R具有第二固定部51Rb和第二彈性部51Ra。第二固定部51Rb 固定於外裝部101。更詳細地說,第二固定部51Rb隔著中間板11R(參照圖10)而固定於 上殼體11。第二彈性部5IRa將第二固定部5IRb與第二主體部52a彈性連結。如圖39所 示,第二彈性部51Ra通過例如衝壓加工而在Z軸方向上被壓縮,第二彈性部51Ra的厚度比 第二固定部51Rb及第二主體部52a的厚度薄。由此,第二彈性部51Ra的剛性(更詳細地 說,在Z軸方向上的剛性)低於第二主體部52a。由於第一彈性部51La和第二彈性部51Ra 的剛性變低,因此當向主體框2施加Z軸方向的力時,第一彈性部51La和第二彈性部51Ra 發生彈性變形。因此,旋轉軸線R4能夠定義為第一彈性部51La和第二彈性部51Ra的Y軸 方向的中央周邊。
在本實施方式中,由於第一彈性部51La的厚度設定為與第二彈性部51Ra的厚度 大致相同,因此第一彈性部51La的剛性與第二彈性部51Ra的剛性大致相同。
如圖40所示,第一支承臂51b從第一主體部51a延伸。在第一支承臂51b鉤掛有 第一連結彈簧56的端部。第一抵接部51d與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在X軸方向上抵接。在 第一抵接部51d形成有孔51f,向該孔51f插入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的軸部53b。如圖38 所示,刻度盤支承部51c具有螺孔51e,向該螺孔51e旋入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的螺紋部 57c0
第二連結板52能夠旋轉地與第一連結板51連結,並固定於主體框2的臺座部 21c (例如參照圖20)。第二連結板52以旋轉軸線R3為中心而能夠旋轉地由鉚釘59c與第 一連結板51連結。
如圖37所示,第二連結板52具有第二主體部52a、第二支承臂52d、第二抵接部 52b及支承部52c。第二主體部52a以旋轉軸線R3為中心而能夠旋轉地由鉚釘59c與第一 連結板51連結。並且,第二主體部52a固定於主體框2的臺座部21c。由此,主體框2能夠 以旋轉軸線R3為中心地相對於外裝部101旋轉。
第二主體部52a具有一對長孔52L和52R。第一連結板51及第二連結板52由兩 個鉚釘59a及59b在Z軸方向上連結。向長孔52L插入鉚釘59b,並向長孔52R插入鉚釘 59a。當轉動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時,第二連結板52相對於第一連結板51旋轉,當過度轉 動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時,鉚釘59b與長孔52L的邊緣52La抵接,第二連結板52相對於 第一連結板51的旋轉停止(後述)。另一方面,長孔52R的大小設定成不與鉚釘59b幹涉 的方式。
如圖40所示,在第二支承臂52d鉤掛有第一連結彈簧56的端部。利用第一連結 彈簧56將第一支承臂51b及第二支承臂52d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拉拽。由此,向主體框2賦 予繞旋轉軸線R3的旋轉力。
第二抵接部52b與第二復位彈簧54抵接。第二復位彈簧54夾在安裝於軸部53b 的前端的第二止動環54a與第二抵接部52b之間。利用第二復位彈簧54將水平位置調整 螺釘53相對於第二連結板52朝X軸方向正側拉拽。
如圖37所示,第一移動限制機構59B是限制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在Z軸方 向(第一方向)上的移動的機構,通過改變主體框2的限制位置來調整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的位置。具體而言,第一移動限制機構59B具有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及止動環 58a。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具有刻度盤部57a及軸部57b。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安裝 於上殼體11。具體而言,軸部57b插入上殼體11的孔I Id (參照圖11),垂直位置調整刻度 盤57能夠相對於上殼體11旋轉。並且,在軸部57b的根部安裝有止動環58a,第二連結彈 簧58在壓縮狀態下夾在止動環58a與上殼體11之間。由此,刻度盤部57a形成為總是壓 靠於上殼體11上的狀態,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相對於上殼體11在Z軸方向上的位置穩 定。並且,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不從上殼體11脫落。
軸部57b的螺紋部57c旋入刻度盤支承部51c的螺孔51e。當轉動垂直位置調整 刻度盤57時,刻度盤支承部51c沿Z軸方向移動。如此,由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來限制 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在Z軸方向上的移動(更詳細地說,以旋轉軸線R4為中心的旋 轉)。當轉動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時,由於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的限制位置改變, 因此能夠調整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的上下角度。
如圖37所示,第二移動限制機構59C是限制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在X軸方 向(第一調整方向)上的移動的機構,通過改變主體框2的限制位置來調整主體框2相對 於外裝部101的位置。具體而言,第二移動限制機構59C具有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第二復 位彈簧54及第二止動環54a。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具有接頭部53a及軸部53b。接頭部 53a的外徑大於軸部53b的外徑。在軸部53b的端部安裝有接頭部53a。由接頭部53a及 第二聯軸65構成萬向聯軸節。
如圖40所示,接頭部53a與第一連結板51的第一抵接部51d抵接。利用第一連結 彈簧56的彈力而使接頭部53a壓靠於第一抵接部51d。軸部53b具有螺紋部53c。螺紋部 53c旋入支承部52c的螺孔52f。當轉動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時,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相 對於主體框2沿X軸方向移動。由於利用第一連結彈簧56的彈力而使第一抵接部51d壓 靠於軸部53b,因此當轉動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時,第二連結板52以旋轉軸線R3為中心而 相對於第一連結板51旋轉。當第二連結板52以旋轉軸線R3為中心而相對於第一連結板 51旋轉時,主體框2以旋轉軸線R3為中心而相對於外裝部101旋轉(參照圖19)。如此, 利用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來改變第二連結板52的旋轉方向的限制位置,由此能夠調整主 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在X軸方向上的位置。更詳細地說,能夠調整主體框2相對於外 裝部101的旋轉位置(姿態)。
另外,由於設置第二復位彈簧54,因此當用戶過度轉動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時, 能夠防止支承部52c完全從螺紋部53c脫落。具體而言,如圖40所示,在支承部52c到達 螺紋部53c的第一側53X之前,鉚釘59b與長孔52L的邊緣52La抵接,第二連結板52相對 於第一連結板51的旋轉停止。在鉚釘59b與邊緣52La抵接的狀態下,當進一步轉動水平 位置調整螺釘53時,支承部52c到達螺紋部53c的第一側53X。此時,由於第二連結板52 相對於第一連結板51的旋轉由鉚釘59b限制,因此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相對於第二連結 板52朝X軸方向負側移動,接頭部53a與第一抵接部51d分離,不向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 作用第一連結彈簧56的彈力,利用第二復位彈簧54的彈力來維持螺紋部53c與支承部52c 接觸的狀態。當在該狀態下用戶朝相反的方向轉動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時,螺紋部53c再 次旋入支承部52c的螺孔52f,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與支承部52c之間的螺合狀態得以維 持。
反之,在支承部52c移動至螺紋部53c的第二側53Y的情況下,由於第一連結彈簧 56的彈力大幅度地大於第二復位彈簧54的彈力,因此利用第一連結彈簧56的彈力來維持 螺紋部53c與支承部52c的螺孔52f接觸的狀態。當在該狀態下用戶朝相反方向轉動水平 位置調整螺釘53時,螺紋部53c再次旋入支承部52c的螺孔52f,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與 支承部52c之間的螺合狀態得以維持。
根據上述的結構,即使用戶過度轉動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也能夠防止支承部 52c完全從螺紋部53c脫落。另外,由於螺紋部53c與接頭部53a分離配置,因此也能夠防 止過度轉動所導致的破損。
另外,當轉動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時,主體框2以旋轉軸線R4為中心而相對於 外裝部101旋轉,當主體框2朝Z軸方向負側(下側)過度移動時,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 的螺紋部57c可能從刻度盤支承部51c的螺孔51e脫落。
然而,在螺紋部57c從螺孔51e脫落之前,由於按壓板75的第二板彈簧部75a以 與外裝部101接觸的方式形成,因此即使螺紋部57c從螺孔51e脫落,利用第二板彈簧部 75a的彈力也能使螺孔51e壓靠於螺紋部57c。如果在該狀態下使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 朝相反方向轉動,則螺紋部57c旋入螺孔51e。如此,即使因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的過度 轉動而導致螺紋部57c從螺孔51e脫落,由於只需將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朝相反方向轉 動便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因此能夠利用第二板彈簧部75a來防止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 的過度轉動所導致的動作不良。
(8)操作機構6
如圖41所示,操作機構6具有支承框架63、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水平位置調 整刻度盤62、第一聯軸64及第二聯軸65。
支承框架63固定於主體框2的上表面。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和水平位置調 整刻度盤62能夠旋轉地支承於支承框架63。在打開罩15的狀態下,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 61的一部分和水平位置調整刻度盤62的一部分從上殼體11的第一開口 Ilb和第二開口 llc(參照圖9及圖11)向外部露出。當打開罩15時,用戶能夠操作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 61和水平位置調整刻度盤62。
如圖41所示,向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插入第一聯軸64。向水平位置調整刻度 盤62插入第二聯軸65。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的旋轉經第一聯軸64傳遞至相對偏差調 整螺釘39。水平位置調整刻度盤62的旋轉經第二聯軸65傳遞至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當 轉動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時,能夠調整左眼用圖像和右眼用圖像的垂直相對偏差。當轉 動水平位置調整刻度盤62時,能夠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相對於CMOS 圖像傳感器110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需要說明的是,當轉動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圖 38)時,能夠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相對於CMOS圖像傳感器110在垂 直方向上的位置。
〔關於立體圖像〕
在此,對在將3D轉接器100安裝於攝影機200的情況下形成於CMOS圖像傳感器 110上的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進行說明。
在攝影機200的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形成圖6所示那樣的兩個光學像。具體 而言,由左眼用光學系統OL形成左眼用光學像QL1,由右眼用光學系統OR形成右眼用光學像QR1。圖6示出從背面側(像側)觀察時的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的光學像。利用光學 系統V而使左眼用光學像QLl與右眼用光學像QRl更換左右的位置,並且分別上下反轉。
如圖42所示,左眼用光學像QLl的有效像高度設定在O. 3 O. 7的範圍內,右眼 用光學像QRl的有效像高度設定在O. 3 O. 7的範圍內。更詳細地說,在將主體最大像高 度設為1. O的情況下,通過左眼用光學系統OL的光軸中心的光線到達與主體最大像高度的 O. 3 O. 7的範圍對應的區域。並且,在將主體最大像高度設為1. O的情況下,通過右眼用 光學系統OR的光軸中心的光線到達與主體最大像高度的O. 3 O. 7的範圍對應的區域。
此處所說的有效像高度以通常拍攝時(二維拍攝時)的有效像高度為基準而設 定。具體而言,三維拍攝時的左眼用光學像QLl的有效像高度是將從二維圖像的有效像圓 的中心CO到左眼用光學像QLl的有效像圓的中心CL之間的距離DL除以距離二維圖像的 中心CO的對角長度DO的值。通過左眼用光學系統OL的光軸中心的光線到達中心CL。同 樣,三維拍攝時的右眼用光學像QRl的有效像高度是將從二維圖像的有效像圓的中心CO到 右眼用光學像QRl的有效像圓的中心CR之間的距離DR除以距離二維圖像的中心CO的對 角長度DO的值。通過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光軸中心的光線到達中心CR。
通過將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有效像高度設定在上述的範圍 內,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能夠容易地收納在有效圖像範圍內。
此外,有效像聞度都是O. 3的情況為圖43所不的狀態,有效像聞度都是O. 7的情 況為圖44所示的狀態。圖42所示的狀態為有效像高度都是O. 435的情況。
通常,由於左眼用光學像QLl的周邊部以及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周邊部的光量比 中央部降低,因此能夠在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提取為圖像的區域有限。 另外,需要使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有效區域分離,以使得右眼用光學像 QRl的周邊部不與左眼用光學像QLl的有效區域重疊並且左眼用光學像QLl的周邊部不與 右眼用光學像QRl的有效區域重疊。由此,為了在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收納左眼用光學 像QLl的有效區域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有效區域,即使將有效像高度以上述方式設定,也 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減小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
然而,當減小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時,三維拍攝的解析度降低。 為了得到適當的立體圖像,優選將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高效排列於CMOS 圖像傳感器110的有效圖像區域。
因此,該3D轉接器100在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特意地設置了虛 光區域。
具體而言,如圖45所示,左眼用光學像QLl具有左眼有效圖像區域QLla、因中間 遮光部72a而減少光量的左眼虛光區域QLlb。圖45僅示出左眼用光學像QLl。左眼有效 圖像區域QLla由通過第一開口 72La的光形成,與左眼虛光區域QLlb鄰接。左眼有效圖像 區域QLla用於立體圖像的生成。更詳細地說,如圖6及圖42所示,根據左眼有效圖像區域 QLla的圖像數據來取出第一提取區域AL2的圖像數據並用於立體圖像的生成。另一方面, 如圖45所示,左眼虛光區域QLlb是因中間遮光部72a而減少光量的區域,不用於立體圖像 的生成。
另外,如圖46所示,右眼用光學像QRl具有右眼有效圖像區域QRla、因中間遮光部 72a而減少光量的右眼虛光區域QRlb。圖46僅示出右眼用光學像QRl。右眼有效圖像區域QRla由通過第二開口 72Ra的光形成,與右眼虛光區域QRlb鄰接。右眼有效圖像區域QRla 用於立體圖像的生成。更詳細地說,如圖6以及圖42所示,根據右眼有效圖像區域QRla的 圖像數據來取出第二提取區域AR2的圖像數據並用於立體圖像的生成。另一方面,如圖46 所示,右眼虛光區域QRlb是因中間遮光部72a而減少光量的區域,不用於立體圖像的生成。
圖47示出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1。如圖47所示,在通常的拍攝 時,左眼虛光區域QLlb的一部分與右眼虛光區域QRlb重疊。
例如,如圖45及圖47所示,左眼虛光區域QLlb具有形成於第一受光面IlOL上的 左眼內側區域QLlc、形成於第二受光面IlOR上的左眼外側區域QLld。左眼外側區域QLld 的面積小於左眼內側區域QLlc的面積。更詳細地說,左眼外側區域QLld的水平方向上的 尺寸小於左眼內側區域QLlc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左眼內側區域QLlc 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的大致一半。
同樣,如圖46及圖47所示,右眼虛光區域QRlb的一部分與右眼虛光區域QRlb重 疊。右眼虛光區域QRlb具有形成於第二受光面IlOR上的右眼內側區域QRlc、形成於第一 受光面IlOL上的右眼外側區域QRld。右眼外側區域QRld的面積小於右眼內側區域QRlc 的面積。更詳細地說,右眼外側區域QRld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小於右眼內側區域QRlc 的在水平方向上的尺寸,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右眼內側區域QRlc的水平方向上的尺寸的大 致一半。
如此,因中間遮光部72a形成左眼虛光區域QLlb和右眼虛光區域QRlb,在進行拍 攝時,左眼虛光區域QLlb的一部分與右眼虛光區域QRlb重疊,右眼虛光區域QRlb的一部 分與左眼虛光區域QLlb重疊。其結果是,能夠防止左眼用光學像QLl的周邊部與右眼用光 學像QRl的有效區域重疊,並且能夠防止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周邊部與左眼用光學像QLl 的有效區域重疊。由此,能夠使左眼用光學像QLl的有效區域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有效 區域相互接近,從而能夠將左眼用光學像QLl的有效區域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有效區域 設定得較大。即,能夠高效地使用CMOS圖像傳感器110的有效圖像區域。
左眼虛光區域QLlb和右眼虛光區域QRlb的重疊情況主要根據中間遮光部72a的 寬度(X軸方向的尺寸)調整。如圖15所示,中間遮光部72a具有第一邊緣部72L和第二邊 緣部72R。第一邊緣部72L形成左眼虛光區域QLlb的端部,與Z軸方向平行地(與基準平 面垂直地)配置。第二邊緣部72R形成右眼虛光區域QRlb的端部,與Z軸方向平行地(與 基準平面垂直地)配置。
更詳細地說,遮光片72 (遮光構件的一例、遮光單元的一例)具有供向左眼用光 學系統OL入射的入射光通過的矩形的第一開口 72La、供向右眼用光學系統OR入射的入射 光通過的矩形的第二開口 72Ra。中間遮光部72a由第一開口 72La和第二開口 72Ra形成。 第一開口 72La的邊緣的一部分由第一邊緣部72L形成,第二開口 72Ra的邊緣的一部分由 第二邊緣部72R形成。如圖45及圖47所示,由於第一邊緣部72L呈直線地形成,因此左眼 有效圖像區域QLla與左眼虛光區域QLlb的第一邊界線BL形成為大致直線。如圖46及圖 47所示,由於第二邊緣部72R呈直線地形成,因此右眼有效圖像區域QRla與右眼虛光區域 QRlb的第二邊界線BR形成為大致直線。由此,容易將第一提取區域AL2和第二提取區域 AR2確保得更大。
另一方面,在進行通常的拍攝時,雖然攝影機200與中間遮光部72a無法對焦,但在調整模式下,攝影機200構成為能夠與中間遮光部72a對焦。具體而言,當按下調整模式 按鈕133時,第二透鏡組G2以及第四透鏡組G4分別由變焦電機214及對焦電機233驅動至 規定的位置。焦點的微調可以由對比度檢測方式的自動對焦進行,也可以由用戶使用對焦 調整杆(未圖示)來進行。這樣一來,能夠與遮光片72的中間遮光部72a對焦。當與中間 遮光部72a對焦時,焦距變長,受光面IlOa上的像高度整體變高。其結果是,如圖48所示, 左眼用光學像QLl與右眼用光學像QRl在水平方向上分離,伴隨於此,左眼虛光區域QLlb 與右眼虛光區域QRlb在水平方向上分離。在該情況下,在相機監視器120上,在左眼用光 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之間顯示黑帶E。只要是在該狀態下,用戶就能夠容易識別左 眼用光學像QLl與右眼用光學像QRl之間的垂直方向上的相對偏差,能夠利用第一調整機 構3進行調整。
〔調整操作〕
由於3D轉接器100及攝影機200存在產品的個體差異,因此優選在出廠時及使用 時利用第一調整機構3、第二調整機構4以及第三調整機構5來調整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 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狀態。
以下,對使用所述結構的各種調整操作進行簡要說明。
<相對偏差調整〉
相對偏差調整是指對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 偏差進行調整。為了生成適當的立體圖像,優選以比較高的精度使形成於CMOS圖像傳感器 110上的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對齊。
然而,還假設了如下情況即使在出廠時進行了調整,也由於安裝的攝影機200的 個體差異而導致相對偏差大。
因此,在該3D轉接器100中,用戶在使用時一邊觀察顯示於相機監視器120的圖 像一邊利用偏差調整刻度盤61對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垂直方向上的 位置(更具體而言,左眼用圖像和右眼用圖像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進行調整。
相對偏差的調整在調整模式下通過操作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來進行。在3D轉 接器100安裝於攝影機200的狀態下,當按下調整模式按鈕133時執行調整模式。在調整模 式下,不止是左眼用圖像和右眼用圖像中的一方顯示於相機監視器120,而且與CMOS圖像 傳感器110的有效圖像區域對應的圖像整體也顯示於相機監視器120,與遮光片72的中間 遮光部72a對焦。在與中間遮光部72a對焦的狀態下,如圖48所示,在相機監視器120的 顯示畫面上,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分別朝左右方向的外側移動,左眼用光 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朝左右分離。由於在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 之間出現黑帶E,因此用戶容易在相機監視器120上把握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 QRl的垂直相對偏差。
如圖22所示,當轉動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時,經油第一聯軸64而使相對偏差 調整螺釘39旋轉。由於螺紋部39c旋入第一支承板66的螺孔,因此當相對偏差調整螺釘 39旋轉時,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相對於主體框2沿X軸方向移動。由於利用調整彈簧38 的彈力使第一限制部33壓靠於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因此當相對偏差調整螺釘39相對於 主體框2沿X軸方向移動時,伴隨於此,第一調整框30以第一旋轉軸線Rl為中心旋轉。當 第一調整框30進行旋轉時,左眼負透鏡組GlL以第一旋轉軸線Rl為中心旋轉,其結果是,左眼負透鏡組GlL沿大致Z軸方向移動。
當左眼負透鏡組GlL沿大致Z軸方向移動時,形成於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的左 眼用光學像QLl的垂直位置發生變化。其結果是,顯示於相機監視器120的左眼用圖像上 下移動。
如此,一邊觀察相機監視器120 —邊轉動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61,在相機監視器 120上使左眼用圖像的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與右眼用圖像對齊,由此能夠減少左眼用圖像 和右眼用圖像的垂直相對偏差。
〈收斂角調整〉
收斂角是指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所成的角度。為了生成適當的立體圖像, 優選將收斂角設定為適當的角度。
然而,考慮到因產品的個體差異導致對於每個產品而言收斂角存在偏差。為了生 成適當的立體圖像,優選抑制收斂角的偏差。
因此,在該3D轉接器100中,操作員在製造時或出廠時使用第二調整機構4來調 整收斂角。
如圖22所示,在卸下外裝部101的狀態下,操作員轉動收斂角調整螺絲49。由於 收斂角調整螺絲49旋入支承部21f的螺孔21h,因此當轉動收斂角調整螺絲49時,收斂角 調整螺絲49相對於主體框2沿X軸方向移動。由於利用調整彈簧38的彈力使第二限制部 43壓靠於頭部49b,因此當收斂角調整螺絲49相對於主體框2沿X軸方向移動時,伴隨於 此,第二調整框40以第二旋轉軸線R2為中心進行旋轉。當第二調整框40旋轉時,右眼負 透鏡組GlR以第二旋轉軸線R2為中心進行旋轉,其結果是,右眼負透鏡組GlR沿大致X軸 方向移動。
當右眼負透鏡組GlR沿大致X軸方向移動時,形成於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的右 眼用光學像QRl的水平位置發生變化。這樣一來,能夠將收斂角調整為適當的角度。
當收斂角被暫時調整結束時,由於用戶無需進行再次調整,因此在調整之後,收斂 角調整螺絲49被例如粘合固定於第二限制部43。此外,也可以設為用戶能夠調整收斂角。

為了生成適當的立體圖像,優選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對焦 不存在偏差。
然而,存在因產品的個體差異而導致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 對焦產生偏差的情況。
因此,在該3D轉接器100中,操作員在製造時或出廠時使用第二調整機構4來使 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對焦一致。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右眼用光 學系統OR的右眼負透鏡組GlR沿Y軸方向移動來進行對焦調整。
如圖34所示,當作業員轉動對焦調整螺釘48時,對焦調整螺釘48相對於主體框 2向Y軸方向移動。由於通過對焦調整彈簧44的彈性力將第二調整框40壓抵到對焦調整 螺釘48,因此當對焦調整螺釘48移動時,伴隨於此,第二調整框40也相對於主體框2向Y 軸方向移動。其結果是,右眼負透鏡組GlR相對於右眼正透鏡組G2R向Y軸方向移動,右眼 用光學系統OR的對焦發生變化。
如此,通過轉動對焦調整螺釘48,能夠調整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對焦的偏差。
對焦一旦調整完成,用戶無需再次調整。因此,在調整之後,對焦調整螺釘48被例 如粘合固定於前支承板25。此外,也可以設為用戶能夠調整對焦。

為了生成適當的立體圖像,優選將在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學像QLl 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位置設定為適當的位置。
然而,有時因產品的個體差異導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位置 與設計位置存在較大偏差。並且,有時可能因所述相對偏差調整及收斂角調整而導致在 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位置整體性偏差。
因此,在該3D轉接器100中,用戶在使用時(或如調整模式那樣在CMOS圖像傳感 器110的有效圖像區域顯示於相機監視器120的狀態下)使用第三調整機構5來進行圖像 位置的調整。
如圖38所示,當轉動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時,由於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57的 螺紋部57c旋入刻度盤支承部51c的螺孔,因此主體框2以第一彈性支承部51L及第二彈 性支承部51R為支點而相對於外裝部101上下移動。更詳細地說,主體框2以旋轉軸線R4 為中心而相對於外裝部101進行旋轉。此時,由於第一彈性部51La和第二彈性部51Ra的 厚度變薄,因此不向第一彈性支承部51L和第二彈性支承部51R作用較大的負荷。
當主體框2以旋轉軸線R4為中心而相對於外裝部101旋轉時,左眼用光學系統 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相對於外裝部101沿Z軸方向移動。更詳細地說,左眼用光學系 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姿態相對於外裝部101而向上或向下發生變化。由此,能夠 對在CMOS圖像傳感器110的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垂直位置進行調整。
另外,如圖41所示,在調整水平位置的情況下,例如,當轉動水平位置調整刻度盤 62時,經由第二聯軸65使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旋轉。如圖40所示,由於利用第一連結彈 簧56的拉伸力使第一抵接部51d壓靠於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的接頭部53a,因此水平位 置調整螺釘53不相對於第一連結板51沿X軸方向移動。代替於此,由於螺紋部53c旋入 支承部52c的螺孔52f,因此當水平位置調整螺釘53旋轉時,支承部52c相對於第一連結 板51 (即,外裝部101)沿X軸方向移動。即,第二連結板52及主體框2以旋轉軸線R3為 中心而相對於外裝部101旋轉。
當主體框2以旋轉軸線R3為中心而相對於外裝部101旋轉時,左眼用光學系統 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相對於外裝部101沿X軸方向移動。更詳細地說,左眼用光學系 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姿態相對於外裝部101而朝右或朝左發生變化。由此,能夠 對在CMOS圖像傳感器110的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水平位置進行調整。
〔攝影機的動作〕
對攝影機200使用3D轉接器100進行三維拍攝的情況下的攝影機200的動作進 行說明。
如圖49所示,當攝影機200的電源形成為ON時,向各部分供給電力,由攝像機控 制器140進行再生模式、二維拍攝模式及三維拍攝模式等動作模式的確認(步驟SI)。
此外,在3D轉接器100安裝於攝影機200的狀態下,當電源形成為ON時,鏡頭檢 測部149對安裝有3D轉接器100的情況進行檢測,利用攝像機控制器140使攝影機200的拍攝模式自動地切換為三維拍攝模式。並且,即便是在攝影機200的電源為ON的狀態下3D 轉接器100安裝於攝影機200,鏡頭檢測部149對安裝有3D轉接器100的情況進行檢測,利 用攝像機控制器140使攝影機200的拍攝模式自動地切換為三維拍攝模式。
在此,因產品的個體差異(更詳細地說,攝影機200的個體差異)而導致3D轉接器 100的基準面距離(參照圖7)與設計值產生偏差,收斂角也與設計值產生偏差,其結果是, 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左右的位置有時與設計位置發生偏差。並且,由 於有時因環境溫度的變化導致光學系統V的特性發生變化,因此以設計位置為基準的左眼 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偏差也因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產生。由於左 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偏差對三維圖像的立體視覺造成影響, 因此不優選。
因此,通過攝影機200對基準面距離的偏差進行修正,由此具有對以設計位置為 基準的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偏差進行修正的功能。基準面 距離的調整通過利用變焦電機214使作為變焦調整透鏡組的第二透鏡組G2沿Y軸方向移 動來進行。
具體而言,當攝影機200的動作模式切換為三維拍攝模式時,各參數由驅動控制 部140d讀入(步驟S2)。表示光學系統V的個體差異的目標數據從R0M140b讀入驅動控制 部140d。該目標數據在產品的出廠時被測定並預先儲存於R0M140b。
接著,由於因環境溫度導致光學系統V的特性發生變化,因此為了把握環境溫度, 利用溫度傳感器118(圖4)來檢測溫度(步驟S3)。檢測出的溫度作為溫度信息而暫時儲 存於RAM140C,根據需要而由驅動控制部140d讀入。
另外,根據目標數據和檢測溫度而由驅動控制部140d來控制變焦電機214。具體 而言,根據目標數據和檢測溫度而由驅動控制部140d來計算第二透鏡組G2(變焦調整透鏡 組)的目標位置(步驟S4)。用於根據目標數據和檢測溫度計算第二透鏡組G2的目標位置 的信息(例如,計算式、數據表)預先儲存於R0M140b。第二透鏡組G2由變焦電機214驅動 至計算出的目標位置(步驟S5)。此外,也可以僅根據目標數據來計算第二透鏡組G2的目 標位置。
另外,為了進行焦點的微調,根據所計算出的第二透鏡組G2的目標位置而由驅動 控制部140d來計算第四透鏡組G4的目標位置(步驟S6)。用於計算第四透鏡組G4的目標 位置的信息(例如,計算式、數據表)預先儲存於R0M140b。第四透鏡組G4由對焦電機233 驅動到所計算出的目標位置(步驟S7)。
如此,由於考慮到因產品的個體差異或環境溫度的變化而產生左眼用光學像QLl 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左右的位置偏差而進行上述那樣的控制,因此在將3D轉接器100安 裝於攝影機200而進行三維拍攝時,能夠獲取更適當的立體圖像。
在進行三維拍攝的情況下,例如,當用戶按下錄像按鈕131時,執行立體圖像的拍 攝。具體而言,如圖50所示,當用戶按下錄像按鈕131時,因擺動等而執行自動對焦(步驟 S21),CM0S圖像傳感器110被曝光(步驟S22),從CMOS圖像傳感器110向信號處理部215 依次獲取圖像信號(全像素的數據)(步驟S23)。
三維拍攝時的對焦調整使用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中的任一方而 進行。在本實施方式中,使用左眼用光學像QLl來進行對焦調整。例如,在擺動的情況下,計算AF評價值的區域設定為左眼用光學像QLl的左眼有效圖像區域QLla的一部分。在所 設定的區域以規定的周期計算AF評價值,並基於計算出的AF評價值來執行抖動。
在信號處理部215中對獲取的圖像信號實施AD轉換等信號處理(步驟S24)。由 信號處理部215生成的基本圖像數據暫時儲存於DRAM241。
接著,利用圖像提取部216從基本圖像數據提取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 據(步驟S25)。此時的第一提取區域AL2和第二提取區域AR2的尺寸和位置預先儲存於 R0M140b。
另外,利用修正處理部218對提取出的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據實施修 正處理,利用圖像壓縮部217對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據進行JPEG壓縮等壓縮 處理(步驟S26及S27)。直到再次按下錄像按鈕131前,執行步驟S23 步驟S27的處理 (步驟 S27A)。
當再次按下錄像按鈕131時,利用攝像機控制器140的元數據生成部147來生成 包含立體基線及收斂角的元數據(步驟S28)。
在元數據生成之後,將壓縮後的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據與元數據組合 起來,並由圖像文件生成部148生成MPF形式的圖像文件(步驟S29)。生成的圖像文件發 送至例如卡槽170並依次保存於存儲卡171 (步驟S30)。在動畫拍攝的情況下重複上述動作。
當使用立體基線及收斂角等信息對以上述方式得到的立體映像文件進行三維顯 示時,使用專用眼鏡等就能夠將顯示的圖像立體視覺化。
〔 3D轉接器100的特徵I〕
由於只要是以上說明的3D轉接器100,就能夠使用調整機構8從外裝部101的外 部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相對於CMOS圖像傳感器110的位置,因此 能夠比較簡單地減少產品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例如,由於調整機構8具有用於調整垂直相對偏差的第一調整機構3,因此即使 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相對位置因產品的個體 差異而與設計值偏離,也能夠使用第一調整機構3比較簡單地調整垂直相對偏差。
另外,由於調整機構8具有用於調整收斂角的第二調整機構4,因此即使收斂角因 產品個體差異而與設計值產生偏差,也能夠使用第二調整機構4比較簡單地調整收斂角。
另外,由於調整機構8具有用於調整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的位置的第三調 整機構5,因此能夠比較簡單地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相對於CMOS圖 像傳感器110的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置。
如此,在3D轉接器100中,為了獲取適當的立體圖像能夠經由調整機構8從外部 進行必要的調整。
〔從特徵I的觀點出發考慮的變形例〕
以下,總結從上述的特徵I的觀點出發考慮的所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A)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3D轉接器100為例對透鏡單元進行了說明,但透鏡 單元並不局限於3D轉接器100。透鏡單元也可以是例如在單眼攝像機中使用的更換透鏡單J Li ο
另外,雖然以攝影機200為例對拍攝裝置進行了說明,但拍攝裝置並不局限於攝影機200。拍攝裝置也可以是僅能夠進行靜像拍攝的裝置以及僅能夠進行動畫拍攝的裝置。
另外,拍攝元件只要是能夠將光轉換為電信號的元件即可。作為拍攝元件,除了考 慮CMOS圖像傳感器110以外,還可以考慮例如CXD圖像傳感器。
(B)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調整機構8為例對調整單元進行了說明,但調整單 元並不局限於所述實施方式。調整單元只要具有以下的a) c)的調整功能中的至少一個 的功能即可。
a)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在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的垂直 方向上的相對偏差的功能
b)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相對於CMOS圖像傳感器110的垂 直方向上的位置的功能
c)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相對於CMOS圖像傳感器110的水 平方向上的位置的功能
(C)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使用左眼用光學系統OL來進行垂直相對偏差調整, 但也可以使用右眼用光學系統OR來進行垂直相對偏差調整。並且,雖然使用右眼用光學系 統OR來進行收斂角調整,但也可以使用左眼用光學系統OL來進行收斂角調整。
(D)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主體框2以旋轉軸線R3及旋轉軸線R4為中心而在X 軸方向及Z軸方向上旋轉,但旋轉軸線R3及旋轉軸線R4的位置並不局限於所述實施方式。 並且,使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101在X軸方向及Z軸方向上移動的方法,也可以是不旋轉 而平行移動(垂直移動及水平移動)。
(E)雖然左眼負透鏡組GlL用於垂直相對偏差調整,但也可以使左眼用光學系統 OL的其他透鏡組移動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並且,雖然右眼負透鏡組GlR用於收斂角調整, 但也可以使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其他透鏡組移動來調整收斂角。
(F)如圖52所不,也可以在中間遮光部72a設置垂直相對偏差調整用的量規。圖 52是從被拍攝體側觀察到的遮光片72的主視圖。如圖52所示,在中間遮光部72a設置有 一對量規72e和72f,在與中間遮光部72a對焦的狀態下,量規72e和72f作為量規像72g 和72h在相機監視器120映出(參照圖53)。通過使量規像72g和72h的垂直方向上的位 置對齊,能夠更高精度地調整相對偏差。並且,量規像72g和72h也能夠利用於左眼用光學 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調整。
如圖54所示,在通常拍攝時,雖然左眼虛光區域QLlb和右眼虛光區域QRlb重疊, 但在該情況下,量規像72g和72h分別配置於第一邊界線BL及第二邊界線BR附近。並且, 根據情況的不同,也可以是量規像72g配置於比第一邊界線BL靠右眼用光學像QRl側的位 置,而且量規像72h配置於比第二邊界線BR靠左眼用光學像QLl側的位置。由此,量規72e 和72f對左眼用圖像數據和右眼用圖像數據的提取幾乎不造成影響。
需要說明的是,一對量規72e和72f只要能容易地弄清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 用光學像QRl的相對位置,則可以是任意的形狀。同樣,一對量規72e和72f只要能容易地 弄清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可以是任意的形狀。並 且,量規72e和72f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形狀。
另外,也可以將中間遮光部72a、量規72e和72f設置於蓋9上。
(G)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左眼負透鏡組GlL相對於主體框2大致沿Z軸方向移動,能夠調整左眼光軸AL相對於外裝部101的姿態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然而,也可以 通過調整左眼用光學系統OL或右眼用光學系統OR相對於主體框2的姿態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
例如圖55 (A)所示,也可以通過調整左眼用光學系統OL整體相對於主體框2 (或 外裝部101)的姿態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更詳細地說,使左眼用光學系統OL以旋轉軸線 R6為中心而相對於主體框2 (或外裝部101)旋轉。如此,當使左眼用光學系統OL整體相對 於主體框2 (或外裝部101)的姿態變化時,左眼光軸AL相對於主體框2 (或外裝部101)的 傾斜發生變化,CMOS圖像傳感器110上的左眼用光學像QLl的位置在上下方向發生變化。 使右眼用光學系統OR整體的姿態變化的情況也相同。上述結構也能夠調整垂直相對偏差。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用於調整左眼用光學系統OL整體的姿態的機構,例如,考慮 有所述第三調整機構5的結構(例如,第一連結板51的第一彈性支承部51L及第二彈性支 承部51R)。通過利用與第一連結板51相當的構件將左眼用光學系統OL與主體框2連結, 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使左眼用光學系統OL整體相對於主體框2的姿態變化。
另外,例如圖55⑶所示,也可以通過使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 以旋轉軸線R5為中心而相對於主體框2 (或外裝部101)旋轉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在該 情況下,旋轉軸線R5被定義為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之間,例如中間基 準面B所包含的假想線。當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以旋轉軸線R5為中 心進行旋轉時,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上下的位置關係發生變化。上述 結構也能夠調整垂直相對偏差。
需要說明的是,作為用於使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旋轉的機構, 例如,考慮有所述第一調整機構3以及第二調整機構4的結構(例如,第一調整框30及第 一旋轉軸31、或第二調整框40及第二旋轉軸41)。通過使支承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 用光學系統OR的框被旋轉軸支承為能夠旋轉,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
(H)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右眼負透鏡組GlR相對於主體框2沿大致X軸方 向移動來調整收斂角。即,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通過調整右眼負透鏡組GlR相對於主體框2 的位置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然而,也可以通過調整左眼用光學系統OL或右眼用光學系統 OR相對於主體框2的姿態來調整收斂角。
例如圖56所示,也可以通過調整右眼用光學系統OR整體相對於主體框2 (或外裝 部101)的姿態來調整收斂角。更詳細地說,使右眼用光學系統OR以旋轉軸線R7為中心而 相對於主體框2 (或外裝部101)旋轉。如此,當使右眼用光學系統OR整體相對於主體框 2 (或外裝部101)的姿態變化時,右眼光軸AR相對於主體框2 (或外裝部101)的傾斜發生 變化,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所成的收斂角發生變化。使左眼用光學系統OL整體的姿 態變化的情況也是同樣的。上述結構也能夠調整收斂角。
此外,作為用於調整右眼用光學系統OR整體的姿態的機構,例如,考慮有所述第 三調整機構5的結構(例如,第一連結板51及第二連結板52)。利用與第一連結板51及第 二連結板52相當的構件,使右眼用光學系統OR能夠以旋轉軸線R7為中心而相對於主體框 2旋轉地與主體框2連結,由此能夠利用簡單的結構使右眼用光學系統OR整體相對於主體 框2的姿態變化。
〔 3D轉接器100的特徵2〕
(I)在該透鏡單元中,由於左眼用光學系統OL具有作為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發 揮功能的左眼負透鏡組G1L,因此通過使左眼負透鏡組GlL相對於主體框2沿Z軸方向移 動,能夠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由此,能夠減小左眼用光學像QLl和 右眼用光學像QRl的垂直相對偏差,並能夠減少產品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另外,由於在主體框2收容有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0R,因此能夠 容易實現3D轉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實現小型化並能夠減少產品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 響的3D轉接器100。
(2)由於利用第一旋轉軸31使第一調整框30能夠旋轉地與主體框2連結,因此能 夠利用簡單的結構使左眼負透鏡組GlL沿Z軸方向移動。並且,由於第一旋轉軸31與左眼 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並排配置,因此能夠減小左眼負透鏡組GlL在X軸方 向上的偏差量。
〔從特徵2的觀點出發考慮的變形例〕
以下,總結從上述的特徵2的觀點出發考慮的所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A)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3D轉接器100為例對透鏡單元進行了說明,但透鏡 單元並不局限於3D轉接器100。透鏡單元也可以是例如在單眼攝像機中使用的更換透鏡單J Li ο
另外,雖然以攝影機200為例對拍攝裝置進行了說明,但拍攝裝置並不局限於攝 影機200。拍攝裝置也可以是僅能進行靜像拍攝的裝置及僅能進行動畫拍攝的裝置。
另外,拍攝元件只要是能夠將光轉換為電信號的元件即可。作為拍攝元件,除了 CMOS圖像傳感器110以外,還考慮CCD(Charge CoupledDevice)圖像傳感器。
(B)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使用左眼用光學系統OL來進行垂直相對偏差調整, 但也可以使用右眼用光學系統OR來進行垂直相對偏差調整。
(C)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第一調整機構3為例對相對偏差調整機構進行了 說明,但相對偏差調整機構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所述實施方式。例如,雖然通過使左眼負透鏡 組GlL以第一旋轉軸線Rl為中心而旋轉來使左眼負透鏡組GlL大致沿Z軸方向移動,但也 可以使左眼負透鏡組GlL沿Z軸方向平行移動。
(D)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第一旋轉軸31與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 統OR並排配置,但在進行垂直相對偏差調整的範圍內,第一旋轉軸31的配置可以與所述實 施方式不同。雖然左眼用光學系統OL配置於第一旋轉軸31及右眼用光學系統OR之間,但 第一旋轉軸31的配置並不局限於該配置。
(E)雖然左眼負透鏡組GlL配置於左眼用光學系統OL中最靠近被拍攝體側的位 置,但也可以使用配置於左眼用光學系統OL的光路上的中途的透鏡組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
另外,也可以使用右眼用光學系統OR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
(F)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左眼負透鏡組GlL相對於主體框2大致沿Z軸方向 移動調整左眼光軸AL相對於外裝部101的姿態並調整垂直相對偏差。然而,也可以如在〔 從特徵I的觀點出發考慮的變形例〕的(G)中說明的那樣,通過調整左眼用光學系統OL或 右眼用光學系統OR相對於主體框2的姿態調整垂直相對偏差。
〔 3D轉接器100的特徵3〕
(I)在該3D轉接器100中,由於右眼用光學像QRl具有作為收斂角調整光學系統 而發揮功能的右眼負透鏡組G1R,因此通過使右眼負透鏡組GlR相對於主體框2沿X軸方向 移動,能夠調整左眼光軸AL和右眼光軸AR所成的收斂角,並能夠減少產品個體差異對立體 圖像的影響。
另外,由於在主體框2收容有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1,因此能夠容 易實現3D轉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實現小型化並能夠減少產品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的3D轉接器100。
(2)由於利用第二旋轉軸41使第二調整框40能夠旋轉地與主體框2連結,因此能 夠利用簡單的結構使右眼負透鏡組GlR沿X軸方向移動。並且,由於第二旋轉軸41與右眼 用光學系統OR在Z軸方向上並排配置,因此能夠減小右眼負透鏡組GlR在Z軸方向上的偏差量。
〔從特徵3的觀點出發考慮的變形例〕
以下,總結從上述的特徵3的觀點出發考慮的所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A)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3D轉接器100為例對透鏡單元進行了說明,但透鏡 單元並不局限於3D轉接器100。透鏡單元也可以是例如在單眼攝像機中使用的更換透鏡單J Li ο
另外,雖然以攝影機200為例對拍攝裝置進行了說明,但拍攝裝置並不局限於攝 影機200。拍攝裝置也可以是僅能進行靜像拍攝的裝置及僅能進行動畫拍攝的裝置。
另外,拍攝元件只要是能夠將光轉換為電信號的元件即可。作為拍攝元件,除了 CMOS圖像傳感器110以外,還考慮CCD(Charge CoupledDevice)圖像傳感器。
(B)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使用右眼用光學系統OR來進行收斂角調整,但也可 以使用左眼用光學系統OL來進行收斂角調整。
(C)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第二調整機構4為例對收斂角調整機構進行了說 明,但收斂角調整機構的結構並不局限於所述實施方式。例如,雖然通過使右眼負透鏡組 GlR以第二旋轉軸線R2為中心旋轉來使右眼負透鏡組GlR大致沿X軸方向移動,但也可以 使右眼負透鏡組GlR沿X軸方向平行移動。
(D)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第二旋轉軸41與右眼用光學系統OR在Z軸方向上 並排配置,但在進行收斂角調整的範圍內,第二旋轉軸41的配置也可以與所述實施方式不 同。
(E)雖然右眼負透鏡組GlR配置於右眼用光學系統OR中最靠近被拍攝體側的位 置,但也可以使用配置於右眼用光學系統OR的光路上的中途的透鏡組來調整垂直相對偏差。
另外,也可以使用左眼用光學系統OL來調整收斂角。
(F)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通過使右眼負透鏡組GlR相對於主體框2大致沿Z軸方 向移動調整右眼光軸AR相對於外裝部101的姿態並調整收斂角。然而,也可以如在〔從特 徵I的觀點出發考慮的變形例〕的(H)中說明的那樣,通過調整左眼用光學系統OL或右眼 用光學系統OR相對於主體框2的姿態來調整收斂角。
〔 3D轉接器100的特徵4〕
在該3D轉接器100中,由於右眼用光學系統OR具有作為對焦調整光學系統發揮 功能的右眼負透鏡組G1R,因此通過使右眼負透鏡組GlR沿著右眼光軸AR移動,能夠使右眼 用光學像QRl的調焦狀態與左眼用光學像QLl的調焦狀態吻合,從而能夠減少產品的個體 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另外,由於在主體框2收容有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0R,因此能夠 容易實現3D轉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實現小型化並能夠減少產品的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 響的3D轉接器100。
〔從特徵4的觀點出發考慮的變形例〕
以下,總結從上述的特徵4的觀點出發考慮的所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A)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3D轉接器100為例對透鏡單元進行了說明,但透鏡 單元並不局限於3D轉接器100。透鏡單元也可以是例如在單眼攝像機中使用的更換透鏡單J Li ο
另外,雖然以攝影機200為例對拍攝裝置進行了說明,但拍攝裝置並不局限於攝 影機200。拍攝裝置也可以是僅能進行靜像拍攝的裝置及僅能進行動畫拍攝的裝置。
另外,拍攝元件只要是能夠將光轉換為電信號的元件即可。作為拍攝元件,除了 CMOS圖像傳感器110以外,還考慮CCD(Charge CoupledDevice)圖像傳感器。
(B)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第二調整機構4為例對對焦調整機構進行了說明, 對焦調整機構並不局限於所述實施方式。例如,雖然使右眼負透鏡組GlR沿Y軸方向移動 來進行對焦調整,但也可以通過使其他透鏡組移動來進行對焦調整。
〔 3D轉接器100的特徵5〕
在該3D轉接器100中,由於支承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主體框 2能夠相對於外裝部101大致沿Z軸方向移動地配置,因此通過使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 101沿Z軸方向移動,能夠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相對於CMOS圖像傳 感器110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並能夠將立體圖像在垂直方向上的拍攝範圍調整為規定的 設計位置。
另外,由於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配置於外裝部101內,因此能夠 容易實現3D轉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實現小型化並能夠減少產品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的3D轉接器100。
〔從特徵5的觀點出發考慮的變形例〕
以下,總結從上述的特徵5的觀點出發考慮的所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A)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3D轉接器100為例對透鏡單元進行了說明,但透鏡 單元並不局限於3D轉接器100。透鏡單元也可以是例如在單眼攝像機中使用的更換透鏡單J Li ο
另外,雖然以攝影機200為例對拍攝裝置進行了說明,但拍攝裝置並不局限於攝 影機200。拍攝裝置也可以是僅能進行靜像拍攝的裝置及僅能進行動畫拍攝的裝置。
另外,拍攝元件只要是能夠將光轉換為電信號的元件即可。作為拍攝元件,除了CMOS圖像傳感器110以外,還考慮CCD(Charge CoupledDevice)圖像傳感器。
(B)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第三調整機構5為例對主體框調整機構進行了說 明,但主體框調整機構並不局限於所述實施方式。只要能夠調整立體圖像在垂直方向上的 拍攝範圍,主體框調整機構也可以具有其他結構。
例如,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利用第一彈性支承部51L及第二彈性支承部51R而 使主體框2以旋轉軸線R4為中心進行旋轉,但也可以是利用旋轉軸使主體框2能夠旋轉地 與外裝部101連結。
〔 3D轉接器100的特徵6〕
在該3D轉接器100中,由於支承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的主體框 2能夠相對於外裝部101大致沿X軸方向移動地配置,因此通過使主體框2相對於外裝部 101沿X軸方向移動,能夠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相對於CMOS圖像傳 感器110的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並能夠將立體圖像在水平方向上的拍攝範圍調整為規定的 設計位置。
另外,由於左眼用光學像QLl和右眼用光學像QRl配置於外裝部101內,因此能夠 容易實現3D轉接器100的小型化。
根據上述結構,能夠提供實現小型化並能夠減少產品個體差異對立體圖像的影響 的3D轉接器100。
〔從特徵6的觀點出發考慮的變形例〕
以下,總結從上述的特徵2的觀點出發考慮的所述實施方式的變形例。
(A)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3D轉接器100為例對透鏡單元進行了說明,但透鏡 單元並不局限於3D轉接器100。透鏡單元也可以是例如在單眼攝像機中使用的更換透鏡單J Li ο
另外,雖然以攝影機200為例對拍攝裝置進行了說明,但拍攝裝置並不局限於攝 影機200。拍攝裝置也可以是只能進行靜像拍攝的裝置及只能進行動畫拍攝的裝置。
另外,拍攝元件只要是能夠將光轉換為電信號的元件即可。作為拍攝元件,除了 CMOS圖像傳感器110以外,還考慮有CCD (Charge CoupledDevice)圖像傳感器。
(B)在所述實施方式中,雖然以第三調整機構5為例對主體框調整機構進行了說 明,但主體框調整機構並不局限於所述實施方式。只要是能夠調整立體圖像在水平方向上 的拍攝範圍,主體框調整機構也可以具有其他結構。
工業上的可利用性
上述技術能夠應用於透鏡單元及拍攝裝置。
符號說明
I攝影機單元
2主體框(主體框的一例)
3第一調整機構(相對偏差調整機構的一例)
30第一調整框(相對偏差調整框的一例)
31第一旋轉軸(旋轉支承軸的一例)
37第一限制機構(旋轉限制機構的一例)
38調整彈簧(調整彈性構件的一例、彈性按壓構件的一例)
4第二調整機構(收斂角調整機構的一例)40第二調整框(收斂角調整框的一例、對焦調整框的一例)41第二旋轉軸(調整旋轉軸的一例、引導軸的一例)44對焦調整彈簧(按壓構件的一例)47第二限制機構(定位機構的一例)5第三調整機構(主體框調整機構的一例、位置調整機構的一例)57垂直位置調整刻度盤(位置操作構件的一例)59A彈性連結機構(彈性連結機構的一例)59B第一移動限制機構(第一移動限制機構的一例)59C第二移動限制機構(第二移動限制機構的一例)6操作機構61相對偏差調整刻度盤(相對偏差操作構件的一例)62水平位置調整刻度盤(位置操作構件的一例)63支承框架64第一聯軸(相對偏差操作傳遞部的一例)65第二聯軸(位置操作傳遞部的一例)1003D轉接器(透鏡單元的一例)101外裝部(框體的一例)200攝影機(拍攝裝置的一例)OL左眼用光學系統(第一光學系統或第二光學系統的一例)OR右眼用光學系統(第一光學系統或第二光學系統的一例)AL左眼光軸(第一光軸或第二光軸的一例)AR右眼光軸(第一光軸或第二光軸的一例)QLl左眼用光學像(第一光學像或第二光學像的一例)QRl右眼用光學像(第一光學像或第二光學像的一例)GlL左眼負透鏡組(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的一例)G2L左眼正透鏡組(第一正透鏡組或第二正透鏡組的一例)G3L左眼稜鏡組(第一稜鏡組或第二稜鏡組的一例)GlR右眼負透鏡組(收斂角調整光學系統的一例、對焦調整光學系統的一例)G2R右眼正透鏡組(第一正透鏡組或第二正透鏡組的一例)G3R右眼稜鏡組(第一稜鏡組或第二稜鏡組的一例)Rl第一旋轉軸線R2第二旋轉軸線R3旋轉軸線(光學系統旋轉軸的一例)R4旋轉軸線(主體旋轉軸的一例)V光學系統
權利要求
1.一種透鏡單元,該透鏡單元用於將光導入拍攝裝置的拍攝元件,其特徵在於,具備 第一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且具有第一光軸; 第二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不同於所述第一視點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且具有第二光軸; 支承單元,其收容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並能夠安裝於所述拍攝裝置; 調整單元,其用於從所述支承單元的外部調整所述第一光學像和第二光學像中的至少一方相對於拍攝元件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調整單元具有用於調整所述拍攝元件上的所述第一光學像和第二光學像的相對位置的相對偏差調整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機構能夠調整所述第一光軸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的位置及姿態中的至少一方。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具有配置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沿與所述第一光軸正交的方向移動的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 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機構能夠調整所述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的位置及姿態中的至少一方。
5.根據權利要求2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機構具有相對偏差操作構件,其用於供用戶操作;相對偏差操作傳遞部,其將所述相對偏差操作構件的動作傳遞到所述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調整單元具有用於調整所述第一光學像和第二光學像相對於所述拍攝元件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中的至少一方上的位置的位置調整機構。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位置調整機構能夠調整所述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的位置及姿態中的至少一方。
8.根據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支承單元具有能夠安裝在所述拍攝裝置上的框體和配置在所述框體內且支承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的主體框, 所述位置調整機構能夠調整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的位置及姿態中的至少一方。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位置調整機構具有位置操作構件,其用於供用戶操作;位置操作傳遞部,其將所述位置操作構件的動作傳遞到所述主體框。
10.一種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具備 第一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且具有第一光軸; 第二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不同於所述第一視點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且具有第二光軸;支承單元,其收容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 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具有配置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大致沿第一方向移動的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 所述第一方向是在所述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交叉的狀態下與大致平行於所述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的基準平面正交的方向。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鏡單元還具備使所述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大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的相對偏差調整機構。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機構具有被所述支承單元支承成能夠大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的相對偏差調整框, 所述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固定在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框上。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機構具有將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框以能夠旋轉的方式與所述支承單元連結的旋轉支承軸, 所述旋轉支承軸與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並排配置。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光學系統配置於所述第二光學系統與所述旋轉支承軸之間。
15.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機構具有調整彈性構件,其向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框賦予繞所述旋轉支承軸的旋轉力;旋轉限制機構,其限制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框的旋轉,且通過改變所述相對偏差調整框的限制位置來調整所述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的位置。
16.根據權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相對偏差調整光學系統配置於所述第一光學系統中最靠近被拍攝體側的位置。
17.根據權利要求10至16中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支承單元具有框體;主體框,其支承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並且在所述框體內配置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框體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
1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鏡單元還具備使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大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的主體框調整機構。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體框調整機構具有第一彈性連結機構,其沿所述第一方向對所述主體框賦予力;第一移動限制機構,其限制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動,且通過改變所述主體框的限制位置來調整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的位置。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彈性連結機構將所述主體框與所述框體連結成所述主體框能夠以大致平行於第二方向的主體旋轉軸作為中心而旋轉, 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光軸及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
21.一種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具備 第一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且具有第一光軸; 第二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不同於所述第一視點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且具有第二光軸; 支承單元,其收容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 所述第二光學系統具有配置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大致沿第一調整方向移動的收斂角調整光學系統, 所述第一調整方向是在所述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交叉的狀態下與大致平行於所述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的基準平面平行且與所述第二光軸大致正交的方向。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鏡單元還具備使所述收斂角調整光學系統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大致沿所述第一調整方向移動的收斂角調整機構。
23.根據權利要求22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收斂角調整機構具有由所述支承單元支承成能夠大致沿所述第一調整方向移動的收斂角調整框, 所述收斂角調整光學系統固定在所述收斂角調整框上。
24.根據權利要求23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收斂角調整機構具有將所述收斂角調整框與所述支承單元連結成能夠旋轉的調整旋轉軸, 所述調整旋轉軸在與所述基準平面大致正交的第二調整方向上與所述第二光學系統並排配置。
25.根據權利要求24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收斂角調整機構具有彈性按壓構件,其向所述收斂角調整框賦予繞所述調整旋轉軸的旋轉力;定位機構,其限制所述收斂角調整框的旋轉,且通過改變所述收斂角調整框的限制位置來調整所述收斂角調整光學系統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的位置。
26.根據權利要求21至25中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支承單元具有框體;主體框,其支承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並且在所述框體內配置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框體沿所述第一調整方向移動。
27.根據權利要求26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鏡單元還具備使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沿所述第一調整方向移動的主體框調整機構。
28.根據權利要求27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體框調整機構具有彈性連結機構,其沿所述第一調整方向對所述主體框賦予力;第二移動限制機構,其限制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在所述第一調整方向上的移動,且通過改變所述主體框的限制位置來調整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的位置。
29.根據權利要求28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彈性連結機構將所述主體框與所述框體連結成所述主體框能夠以與所述基準平面大致正交的光學系統旋轉軸作為中心而旋轉。
30.根據權利要求21至29中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光學系統具有配置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沿與所述第二光軸大致平行的對焦調整方向移動的對焦調整光學系統。
31.根據權利要求30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鏡單元還具備使所述對焦調整光學系統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沿所述對焦調整方向移動的對焦調整機構。
32.根據權利要求31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對焦調整機構具有被所述支承單元支承成能夠沿所述對焦調整方向移動的對焦調整框, 所述對焦調整光學系統固定在所述對焦調整框上。
33.根據權利要求32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對焦調整機構具有將所述對焦調整框連結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沿所述對焦調整方向移動的引導軸。
34.根據權利要求32或33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對焦調整機構具有按壓構件,其沿所述對焦調整方向對所述對焦調整框賦予力;位置調整機構,其限制所述對焦調整框的移動,且通過改變所述對焦調整框的限制位置來調整所述對焦調整框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的位置。
35.根據權利要求30至34中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對焦調整光學系統配置於所述第二光學系統中最靠近被拍攝體側的位置。
36.一種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具備 第一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且具有第一光軸; 第二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不同於所述第一視點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且具有第二光軸; 支承單元,其收容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和第二光學系統, 所述第二光學系統具有配置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沿與所述第二光軸大致平行的對焦調整方向移動的對焦調整光學系統。
37.根據權利要求36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鏡單元還具備使所述對焦調整光學系統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沿所述對焦調整方向移動的對焦調整機構。
38.根據權利要求37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對焦調整機構具有被所述支承單元支承成能夠沿所述對焦調整方向移動的對焦調整框, 所述對焦調整光學系統固定在所述對焦調整框上。
39.根據權利要求38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對焦調整機構具有將所述對焦調整框連結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沿所述對焦調整方向移動的引導軸。
40.根據權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對焦調整機構具有按壓構件,其沿所述對焦調整方向對所述對焦調整框賦予力;焦點位置調整機構,其限制所述對焦調整框的移動,並且通過改變所述對焦調整框的限制位置來調整所述對焦調整框相對於所述支承單元的位置。
41.根據權利要求36至40中任一項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對焦調整光學系統配置於所述第二光學系統中最靠近被拍攝體側的位置。
42.—種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鏡單元具備 框體; 第一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且具有第一光軸並配置在所述框體內; 第二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不同於所述第一視點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且具有第二光軸並配置在所述框體內; 主體框,其支承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及所述第二光學系統,並且在所述框體內配置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框體大致沿第一方向移動, 所述第一方向是與大致平行於所述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的基準平面正交的方向。
43.根據權利要求42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還具備使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大致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動的主體框調整機構。
44.根據權利要求43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體框調整機構具有第一彈性連結機構,其沿所述第一方向對所述主體框賦予力;第一移動限制機構,其限制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移動,並且通過改變所述主體框的限制位置來調整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的位置。
45.根據權利要求44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彈性連結機構將所述主體框與所述框體連結成所述主體框能夠以大致平行於第二方向的主體旋轉軸作為中心而旋轉, 所述第二方向與所述第一光軸及所述第一方向大致正交。
46.根據權利要求45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體框調整機構使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沿大致所述第二方向移動。
47.根據權利要求46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體框調整機構具有第二彈性連結機構,其沿所述第二方向對所述主體框賦予力;第二移動限制機構,其限制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移動,並且通過改變所述主體框的限制位置來調整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的位置。
48.根據權利要求47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彈性連結機構將所述主體框與所述框體連結成所述主體框能夠以大致平行於所述第一方向的光學系統旋轉軸作為中心而旋轉。
49.一種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具備 框體; 第一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第一視點觀察的第一光學像,且具有第一光軸並配置在所述框體內; 第二光學系統,其用於形成從不同於所述第一視點的第二視點觀察的第二光學像,且具有第二光軸並配置在所述框體內;主體框,其支承所述第一光學系統及所述第二光學系統,並且在所述框體內配置成能夠相對於所述框體大致沿第一調整方向移動, 所述第一調整方向是在所述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交叉的狀態下與大致平行於所述第一光軸和第二光軸的基準平面平行且與所述第二光軸大致正交的方向。
50.根據權利要求49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透鏡單元還具備使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沿所述第一調整方向移動的主體框調整機構。
51.根據權利要求50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主體框調整機構具有彈性連結機構,其沿所述第一調整方向對所述主體框賦予力;移動限制機構,其限制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在所述第一調整方向上的移動,並且通過改變所述主體框的限制位置來調整所述主體框相對於所述框體的位置。
52.根據權利要求51所述的透鏡單元,其特徵在於, 所述彈性連結機構將所述主體框與所述框體連結成所述主體框能夠以與所述基準平面大致正交的光學系統旋轉軸作為中心而旋轉。
全文摘要
3D轉接器(100)具備左眼用光學系統(OL)、右眼用光學系統(OR)、調整機構(8)、以及外裝部(101)。外裝部(101)收容左眼用光學系統(OL)和右眼用光學系統(OR),並能夠安裝於攝影機(200)。調整機構(8)為了從外裝部(101)的外部調整左眼用光學像(QL1)和右眼用光學像(QR1)中的至少一方的相對於CMOS圖像傳感器(110)的位置而設置。
文檔編號G02B7/00GK103026295SQ2011800368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6日
發明者森田哲哉, 小西章雄, 伊藤真和 申請人: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