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本分析裝置、樣本分析系統及其的管理方法
2023-05-14 02:19:26 3
樣本分析裝置、樣本分析系統及其的管理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樣本分析系統,包括: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一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一測定部件的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二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二測定部件的第二控制部件;管理裝置,所述管理裝置具有能夠與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分別通信的第三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三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的條件時發送用於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啟動信號,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啟動信號後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
【專利說明】樣本分析裝置、樣本分析系統及其的管理方法
[0001]本申請是申請號為201310099334.4、申請日為2013年3月26日、名稱為「樣本分析裝置、樣本分析系統及其的管理方法」的由同一 申請人:提交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一種對血液樣本或尿樣本等採自人或動物的樣本進行分析的樣本分析系統、樣本分析裝置、以及該樣本分析系統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0003]血細胞計數裝置、血液凝固測定裝置、免疫分析裝置、生化分析裝置、以及尿液分析裝置等用於分析血液或尿液的樣本分析裝置已為人所知。
[0004]在設置有複數臺同樣種類的樣本分析裝置的醫院或檢查中心等機構中,比如每天或每周會替換所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當只使用所設置的複數臺樣本分析裝置中的一部分時,將不使用其他樣本分析裝置。此時,未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作為備用裝置,處於關機狀態。當正在使用中的樣本分析裝置發生異常時,或者是在樣本數量過多以致於用當下所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完成所有樣本分析需要很長時間等的情況下,啟動預備的樣本分析裝置,用於分析樣本。
[0005]例如特開(日本專利公開)2008-32493號上公開的樣本分析裝置,當樣本分析裝置發生異常時,在樣本分析裝置的界面上顯示發生了異常,由此通知用戶。用戶確認了樣本分析裝置所發生的異常後,或者是用戶判斷僅靠目前工作的樣本分析裝置分析樣本會導致太費時間的話,手動啟動預備的樣本分析裝置。
[0006]在按照時間替換所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的情況下,到達替換時間後,操作人員手動關閉正在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並啟動未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
[0007]然而,要啟動預備的樣本分析裝置時,操作人員必須移動到預備的樣本分析裝置的放置地點並進行啟動工作。有時,預備的樣本分析裝置並未設置在正在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附近,不能高效率地啟動預備的樣本分析裝置,有可能導致其間的處理停滯。此外,操作人員未注意到裝置的異常,或者是操作人員未注意到登錄的樣本數量超出了分析裝置的處理能力時,都會使預備的樣本分析裝置長時間不啟動,使樣本處理停滯。
[0008]此外,即使在按照時間替換所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的情況下,如果下次將要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並未設置在正在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附近,則存在著操作人員不能高效率地進行替換工作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的範圍只由後附權利要求書所規定,在任何程度上都不受這一節
【發明內容】
的陳述所限。
[0010]gp,本發明提供以下內容: (I)一種樣本分析系統,包括: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一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一測定部件的第一控制部件;及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二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二測定部件的第二控制部件;其中,當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的條件時,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發送用於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啟動信號,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啟動信號後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
[0011](2)根據(I)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在發送了所述啟動信號後,發送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的相關設定信息;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所述設定信息進行用於進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設定的設定處理。
[0012](3)根據(2)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所述設定信息,按照與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同樣的設定條件進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設定。
[0013](4)根據(2)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所述設定信息,以不同於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設定條件進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設定。
[0014](5)根據(2)、(3)和(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能夠將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設定為第一模式和與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中的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控制部件能夠將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設定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其中之一;所述設定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被設定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哪種模式的模式信息;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收到的所述設定信息中包含的所述模式信息,將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設定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其中之一。
[0015](6)根據(5)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模式為分析自動運送的樣本的取樣模式;所述第二模式為分析手動供應的樣本的手動模式。
[0016](7)根據(2)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還具有存儲指令信息的存儲部件,所述指令信息包括用於識別請求測定的樣本的樣本識別信息和表示請求測定的項目的項目信息;所述設定信息包括所述存儲部件中存儲的所述指令信息;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收到的所述設定信息中包含的所述指令信息登錄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指令信息。
[0017](8)根據(I)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還具有異常檢測部件,所述異常檢測部件用於檢測出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異常;所述預定的條件是指所述異常檢測部件檢測出異常。
[0018](9)根據(8)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異常檢測部件能夠分別檢測出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複數個項目的異常;所述預定的條件是指所述異常檢測部件檢測出預定的項目的異常。
[0019](10)根據(9)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能夠設定發送所述啟動信號的異常項目和不發送所述啟動信號的異常項目。
[0020](11)根據(8)、(9)和(10)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還具有顯示部件;在發送所述啟動信號的情況下,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在所述顯示部件上顯示向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移動的樣本的相關樣本信息。
[0021](12)根據(11)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還具有運送部件,所述運送部件為了向所述第一測定部件供應樣本而運送能夠安放數個樣本容器的架;所述樣本信息是當所述異常檢測部件檢測出異常時用於識別所述運送部件運送的架的架識別信息。
[0022](13)根據(I)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樣本分析系統還具有檢查信息管理裝置,所述檢查信息管理裝置能夠登錄針對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指令信息;所述檢查信息管理裝置向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發送用於通知所登錄的指令信息的數量的指令數通知信息;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指令數通知信息後,根據所收到的所述指令數通知信息,判斷是否滿足有關所登錄的指令信息的數量的所述預定的條件,如果滿足所述預定的條件,則發送所述啟動信號。
[0023](14)根據(13)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測定部件能夠放置收納有試劑的試劑容器,並用所放置的所述試劑容器中收納的試劑進行樣本測定;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還具有試劑餘量存儲部件,所述試劑餘量存儲部件用於存儲放置在所述第一測定部件的試劑容器中所收納的試劑的餘量;所述預定的條件是指放置在所述第一測定部件中的試劑容器所收納的試劑的餘量不足以進行所登錄的指令信息的數目的樣本分析。
[0024](15)根據(I)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具有顯示部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實施所述啟動的處理後,發送表示已經啟動的啟動通知信息;如果在從發出啟動信號後開始的預定時間內未收到所述啟動通知信息,則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顯示部件顯示表示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未啟動的信息。
[0025](16)根據(I)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預定的條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收到關機指示的情況;在收到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關機指示後,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啟動信號並啟動了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後,發送表示已經啟動的啟動通知信息,如果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在從發出所述啟動信號後開始的預定時間內收到所述啟動通知信息的話,則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關機,如果在從發出所述啟動信號後開始的預定時間內未收到所述啟動通知信息的話,則不使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關機。
[0026](17)根據(I)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具有從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接收啟動信號的接收部件;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處於以下狀態中的其中之一:至少不向所述第二測定部件供電且所述接收部件能夠接收所述啟動信號的關機狀態,以及向所述第二測定部件供電的工作狀態;在所述關機狀態下所述接收部件收到所述啟動信號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向所述第二測定部件供電並啟動所述第二測定部件,並轉入工作狀態。
[0027](18)—種樣本分析系統,其包括: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一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一測定部件的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二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二測定部件的第二控制部件;管理裝置,所述管理裝置具有能夠與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分別通信的第三控制部件;其中,所述第三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的條件時發送用於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啟動信號,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啟動信號後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
[0028](19)根據(18)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還具有用於檢測出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異常的異常檢測部件;所述預定的條件是指所述異常檢測部件檢測出異常。
[0029](20)根據(18)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控制部件能夠登錄針對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指令信息;所述預定的條件是指所登錄的指令信息的數目超過預定數目。
[0030](21)—種樣本分析系統,包括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測定部件的控制部件的樣本分析裝置,所述控制部件在所述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的條件時,發送用於啟動其他樣本分析裝置的啟動信號。
[0031 ] (22) 一種樣本分析系統管理方法,包括具有主樣本分析裝置和附屬樣本分析裝置的樣本分析系統的管理方法,所述樣本分析系統的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使主樣本分析裝置處於工作狀態並使附屬樣本分析裝置處於待機狀態的步驟;檢測出處於工作狀態的主樣本分析裝置的故障的步驟;在檢測出主樣本分析裝置的故障後,使附屬樣本分析裝置的狀態從待機狀態轉為工作狀態的步驟。
[0032]通過上述(I)的結構,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條件時,自動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因此,能夠比以往更快地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在操作人員未注意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條件時,或者是判斷是否滿足預定條件需要花費較多時間時,第二樣本分析裝置也會自動啟動,能夠防止樣本處理停滯。
[0033]通過上述(2)的結構,根據需要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時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設定,對第二樣本分析裝置進行作業設定,因此,能夠將啟動後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在當下設定為理想狀態。
[0034]通過上述(3)的結構,對第二樣本分析裝置進行與需要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時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設定相同的作業設定,因此,能夠與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同樣地使用啟動後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
[0035]通過上述(4)的結構,能夠對第二樣本分析裝置進行下述作業設定:雖然與需要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時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設定不同,但卻是當下最合適的作業設定。
[0036]通過上述(5)的結構,根據需要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時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模式設定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模式,因此,能夠將啟動後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設定為當下最理想的作業模式。
[0037]通過上述(7)的結構,根據需要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時向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傳送的指令信息,就能夠向第二樣本分析裝置下達適當的指令信息。
[0038]通過上述(8)的結構,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發生異常,無法正常進行樣本分析時,能夠迅速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繼續進行樣本分析。
[0039]通過上述(9)的結構,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中發生了無需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項目的異常時,不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發生了需要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項目的異常時,能夠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
[0040]通過上述(10)的結構就能根據用戶所在機構的情況自由地設定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異常項目和不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異常項目。
[0041]通過上述(11)的結構,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發生異常,需要在第二樣本分析裝置進行樣本分析時,能夠通知操作人應該在第二樣本分析裝置中進行分析的樣本是哪個樣本。
[0042]通過上述(12)的結構,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發生異常,需要在第二樣本分析裝置進行樣本分析時,能夠通知操作人員應該移動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架是哪一個。
[0043]通過上述(13)的結構,當對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登錄了過多指令時,能夠自動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增大樣本處理能力。
[0044]通過上述(14)的結構,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不能完成所有指令的樣本分析時,能夠自動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能夠處理更多的指令。
[0045]通過上述(15)的結構,當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啟動失敗時,能夠通知操作人員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未啟動。
[0046]通過上述(16)和(17)的結構,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關機時能夠自動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能夠將所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高效地從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切換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當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啟動失敗時能夠繼續使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
[0047]通過上述(18)的結構,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條件時,自動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因此,能夠比以前更快地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此外,當操作人員未發現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條件時、或者是判斷是否滿足預定條件需要花費較多時間時,自動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能夠防止樣本處理停滯。
[0048]通過上述(19)的結構,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發生異常,無法正常進行樣本分析時,能夠迅速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繼續進行樣本分析。
[0049]通過上述(20)的結構,當對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登錄了過多的指令時,能夠自動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提高樣本處理能力。
[0050]通過上述(21)的結構,當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條件時,能夠發送用於啟動其他樣本分析裝置的啟動信號,當操作人員未發現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條件時,或者是判斷是否滿足預定條件需要較長時間時,自動啟動其他樣本分析裝置,能夠防止樣本處理停滯。
[0051]通過上述(22)的結構,當檢測出主樣本分析裝置的故障時,能夠使附屬樣本分析裝置的狀態從待機狀態轉入工作狀態。因此,在操作人員未發現主樣本分析裝置出現了故障時,或者是判斷是否發生故障費時過長時,附屬樣本分析裝置也會轉入工作狀態,能夠防止樣本處理停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52]圖1為實施方式I中的樣本分析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結構斜視圖;
圖3為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測定單元的部分結構的框圖;
圖4為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信息處理單元的結構框圖;
圖5為試劑餘量信息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第一異常資料庫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第二異常資料庫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信息處理單元的結構框圖;
圖9為實施方式I中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信息處理單元的作業步驟流程圖;
圖10為實施方式I中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信息處理單元的作業步驟流程圖;
圖11為設定信息的說明圖;
圖12為副機啟動通知界面的一例不圖;
圖13為在遙控關機作業中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信息處理單元的作業步驟流程圖;
圖14為在遙控關機作業中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信息處理單元的作業步驟流程圖;
圖15為實施方式2中的樣本分析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16為檢查信息管理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17為實施方式2中的檢查信息管理裝置的作業步驟流程圖;
圖18為實施方式2中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信息處理單元的作業步驟流程圖;
圖19為實施方式3中的檢查信息管理裝置的作業步驟流程圖;
圖20為實施方式4中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信息處理單元的作業步驟流程圖;
圖21為副機啟動確認界面的例不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53]下面參照【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
[0054](實施方式I)
[樣本分析系統的結構]
圖1為本實施方式中的樣本分析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本實施方式的樣本分析系統100具有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此樣本分析系統100設置於醫院或檢查中心等一個機構內。
[0055]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為同一種類的樣本分析裝置。即,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是檢測出血液樣本中所含有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等並對各種血細胞進行計數的多項目血細胞分析裝置,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也是多項目血細胞分析裝置。
[0056]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具有測定單元11、配置於測定單元11的前面的樣本運送單元12、以及能夠控制測定單元11和樣本運送單元12的信息處理單元13,此外,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還具有無線通信單元14。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具有無線通信單元24。無線通信單元14、24以共同的無線通信標準IEEE802.11為基準,能夠相互通信。
[0057]圖2為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結構斜視圖。如圖2所示,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通過樣本運送單元12運送安放有複數個樣本容器的樣架,並用測定單元11從樣本容器吸移樣本,分析該樣本。樣本容器T為管狀,上端有開口。內部盛放採自患者的血液樣本,上端的開口用蓋密封。樣本容器T的側面貼有條形碼標籤。此條形碼標籤上印刷有表示樣本ID的條形碼。樣架L能夠並列安放10支樣本容器T。在樣架L上,各個樣本容器T以垂直狀態(直立狀態)安放。在樣架L的側面貼著條形碼標籤。此條形碼標籤上印刷著表示架ID的條形碼。
[0058]〈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結構〉
下面就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結構進行說明。
[0059]〈測定單元的結構〉 下面就測定單元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測定單元11的前面具有下述部分:將樣本容器T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的取入口、以及將樣本容器T從樣架L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並將樣本容器T運送到樣本吸移部件的吸移位置的樣本容器取入部件11a。此樣本容器取入部件Ila中設置有能夠放置樣本容器T的放置部件lib。在後述取樣模式下,樣本運送單元12運送的樣本容器T由樣本容器取入部件Ila自動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進行樣本測定。另一方面,在手動模式下,樣本容器取入部件Ila從取入口向前方移動,操作人員將樣本容器T放置在放置部件Ilb中,並按下測定單元11的前面設置的測定開始開關,由此樣本容器T被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進行樣本測定。
[0060]圖3為測定單元11的部分結構的框圖。如圖3所示,測定單元11具有檢測部件
111、電流表112、漏水傳感器113、壓力傳感器114、試劑容器115、氣泡傳感器116、排液池117、液量傳感器118、通信部件119。檢測部件111是能夠進行WBC測定(白細胞計數)和DIFF測定(白細胞分類)的光學檢測器。此檢測部件111能夠通過使用半導體雷射器的流式細胞法檢測出WBC (白細胞)、NEUT (中性粒細胞)、LYMPH (淋巴細胞)、EO (嗜酸性粒細胞)、BASO (嗜鹼性粒細胞)和MONO (單核細胞)。
[0061]由染色試劑、溶血劑和稀釋液混合而成的測定試樣的測定由此檢測部件111進行,信息處理單元13對由此獲得的測定數據進行分析處理,以此測定NEUT、LYMPH, E0、BASO、MONO 和 WBC。
[0062]檢測部件111具有流動室,用半導體雷射照射送入該流動室中的測定試樣。接受此時產生的前向散射光、側向散射光和螢光,並檢測出前向散射光強度、側向散射光強度和螢光強度。包含如此獲得的前向散射光強度、側向散射光強度和螢光強度等各光學信息在內的測定數據從測定單元11傳送到信息處理單元13,並由信息處理單元13進行分析。
[0063]電流表112用於測量檢測部件111所具有的半導體雷射照射部件的輸出電流。此雷射輸出電流的測量值傳送至信息處理單元13,當雷射輸出電流值超過一定值時,判斷發生了雷射輸出異常。
[0064]漏水傳感器113用於檢測出測定單元11內部的漏水。漏水傳感器113檢測出漏水時,檢測信號傳送至信息處理單元13,並判斷發生了漏水異常。
[0065]壓力傳感器114用於檢測出測定單元11內部的一定部位的壓力。壓力傳感器檢測出的壓力值的數據傳送至信息處理單元13,當壓力值脫離正常範圍時,判斷發生了壓力異常。
[0066]試劑容器115中裝有樣本測定中使用的試劑(染色試劑、溶血劑、稀釋液等)。此試劑容器115設置在測定單元11的內部,與連接著所述檢測部件111的流路連接在一起。連接到試劑容器的試劑的流通線上安裝了氣泡傳感器116。此氣泡傳感器116用於檢測出所述流通線中的氣泡。當氣泡傳感器116檢測出氣泡時,檢測信號傳送至信息處理單元13,並判斷發生了試劑容器115的試劑餘量異常。
[0067]排液池117用於收納樣本測定中產生的廢液(用完的樣本與試劑的混合液等)。從檢測部件111到排液池117中間設有廢液的流通線,由檢測部件111產生的廢液排出到排液池117中。
[0068]液量傳感器118設置於排液池117內,用於檢測出排液池117的液量。液量傳感器118的檢測信號傳送至信息處理單元13,當液量超過一定值時,判斷發生了排液異常(排液已滿)。
[0069]通信部件119由例如USB、IEEE1394或RS-232C等輸入輸出接口構成。此通信部件119連接著電流表112、漏水傳感器113、壓力傳感器114、氣泡傳感器116、液量傳感器118,並接收這些傳感器輸出的信號。通信部件119還連接著信息處理單元13,信息處理單元13與測定單元11能夠相互通信。
[0070]測定單元11的內部設置有條形碼讀碼部件11c。條形碼讀碼部件Ilc用於從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的樣本容器T的樣本條形碼讀取樣本ID。條形碼讀碼部件12a與通信部件119連接,用於通過通信部件119將讀取的樣本ID傳送至信息處理單元13。信息處理單元13以樣本ID為關鍵詞獲取測定指令,並控制測定單元11按照此測定指令所指定的項目進行樣本測定。在測定單元11內部從讀取了樣本ID的樣本容器T吸移樣本,將此樣本與試劑混合,進行樣本測定。
[0071]〈樣本運送單元的結構〉
下面就樣本運送單元12的結構進行說明。如圖2所示,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測定單元11的前方配置有樣本運送單元12。此樣本運送單元12能夠運送樣架L,以便向測定單元11供應樣本。
[0072]樣本運送單元12具有下述部分:分析前架安放部件121,該部件能夠臨時安放複數個安放有盛放分析前樣本的樣本容器T的樣架L ;分析後架安放部件122,該部件能夠臨時安放複數個安放有測定單元11吸移樣本後的樣本容器T的樣架L ;架運送部件123,該部件為了向測定單元11供應樣本而橫穿過測定單元11的前面水平直線移動樣架L,並將從分析前架安放部件121接收的樣架L運送到分析後架安放部件122。樣本運送單元12的架運送部件123附近還設有從架條形碼讀取架ID的條形碼讀碼部件12a (參照圖3)。此條形碼讀碼部件12a連接著測定單元11的通信部件119,讀取的架ID通過通信部件119傳送至信息處理單元13。在取樣模式下,放置在分析前架安放部件121中的樣架L由架運送部件123移動,並由架條形碼讀碼部件12a從架運送部件123上的樣架L讀取架ID。讀取的架ID傳送至信息處理單元13。位於架運送部件123的一定位置的樣本容器T由樣本容器取入部件IIa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並進行樣本測定。樣本吸移完成後的樣本容器T從測定單元11送出,返回樣架L中的原來的位置。從安放在樣架L上的所有樣本容器吸移了樣本後,樣架L被送到分析後架安放部件122。
[0073]〈信息處理單元的結構〉
下面就信息處理單元13的結構進行說明。信息處理單元13由計算機構成。圖4為信息處理單元13的結構框圖。如圖4所示,計算機13a具有主機31、顯示部件132、輸入部件133。主機31具有0?詘1&、1?010113、狀101(3、硬碟31(1、讀取裝置316、輸入輸出接口 31f、通信接口 31g、圖像輸出接口 3111,0?仍1&、1?010113、狀101(3、硬碟31(1、讀取裝置316、輸入輸出接口 31f、通信接口 31g、以及圖像輸出接口 31h通過總線31j連接。
[0074]CPU31a能夠執行下載到RAM31c的電腦程式。然後,該CPU31a執行後述樣本分析用及測定單元11和樣本運送單元12的控制用電腦程式34a,由此,計算機13a發揮信息處理單元13的作用。
[0075]ROM31b 由掩膜(mask)ROM、PROM、EPROM 或 EEPROM 等構成,其中存儲著供 CPU31a 執行的電腦程式和執行電腦程式時所要使用的數據等。RAM31C由SRAM或DRAM等構成。RAM31c用於讀取硬碟31d中存儲的電腦程式34a。當CPU31a執行電腦程式時,RAM31c還作為CPU31a的工作空間使用。
[0076]硬碟31d中安裝有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等供CPU31a執行的各種電腦程式、以及執行該電腦程式時所需要的數據。後述電腦程式34a也安裝在該硬碟31d中。
[0077]讀取裝置31e由軟盤驅動器、⑶-ROM驅動器或DVD-ROM驅動器等構成,能夠讀取便攜型存儲介質34中存儲的電腦程式或數據。便攜型存儲介質34中存儲有使計算機作為信息處理單元13發揮功能的電腦程式34a,計算機13a能夠從該便攜型存儲介質34讀取電腦程式34a,並將該電腦程式34a安裝到硬碟31d。
[0078]硬碟31d中安裝有如美國微軟公司生產銷售的Windows (註冊商標)等的多任務作業系統。在以下說明中,本實施方式中的電腦程式34a均在該作業系統上運行。
[0079]硬碟31d中存儲著試劑餘量信息34b和設定信息34c。圖5為試劑餘量信息34b的結構示意圖。按照試劑種類(稀釋液、白細胞分類用溶血劑、白細胞分類用染色液)分別存儲試劑的餘量,並將其作為試劑餘量信息34b。通過表示還能測定幾次的測定次數來顯示試劑餘量。
[0080]如後所述,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用於樣本分析但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不是用於樣本分析而是作為備用的情況下,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了特定的異常時,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自動啟動。即,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了特定的異常時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啟動,但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了所述特定異常以外的異常時,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不啟動。硬碟31d中設置有第一異常資料庫DBl和第二異常資料庫DB2,該異常資料庫用於存放規定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異常的數據。
[0081 ] 圖6為第一異常資料庫DBl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第二異常資料庫DB2的結構示意圖。第一異常資料庫DBl是用於規定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異常的資料庫。該第一異常資料庫DBl中預先存儲有用於識別需要叫維修人員進行修復的異常的信息(錯誤代碼)。比如,雷射輸出異常和漏水異常就是需要叫維修人員的異常,這些異常的錯誤代碼登錄在第一異常資料庫DBl中。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異常時,參照第一異常資料庫DBlJn果所發生的異常的錯誤代碼與第一異常資料庫DBl中登錄的錯誤代碼一致,則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自動啟動。這樣設置是因為當發生這種異常時需要的修復時間比較長,需要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來儘量防止樣本處理停滯。登錄在第一異常資料庫DBl中的異常不能由用戶來變更設定。
[0082]第二異常資料庫DB2是用戶能夠更改設定的資料庫。該第二異常資料庫DB2中設有下述區域:用於存放識別出用戶自己即可修復的異常的信息(錯誤代碼)的區域、用於存放表示是否用於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信息(使用設定值)的區域。在發生相應異常且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時,使用設定值設為「 1」,當發生了相應異常且不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時,使用設定值設為「O」。使用設定值能夠由用戶更改設定。比如,壓力異常、試劑無餘量、以及廢液已滿這些種類的異常是用戶自己即可應付的異常,其錯誤代碼存放在第二異常資料庫DB2中。在圖7所示例子中,對「壓力異常」和「試劑無餘量」,將其使用設定值設為「1」,對「廢液已滿」,將其使用設定值設為「O」。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異常時,參照第二異常資料庫DB2,如果所發生的異常的錯誤代碼與第二異常資料庫DB2中登錄的錯誤代碼一致,且其使用設定值為「 I 」,則自動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另一方面,如果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的異常的錯誤代碼與第二異常資料庫DB2中登錄的錯誤代碼一致,且其使用設定值為「O」,則不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根據用戶所在機構的不同,這種異常分為修復所需要的時間較長的異常、以及修復不太費時的異常。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用戶能夠自由地就第二異常資料庫DB2中登錄的每個異常分別設定是否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
[0083]輸入輸出接口 31f由下述構成:比如USB、IEEE1394或RS — 232C等串行接口、SCS1、IDE或IEEE1284 等並行接口、以及由D/A轉換器、A/D轉換器等組成的模擬接口。輸入輸出接口 31f上連接著有由鍵盤和滑鼠構成的輸入部件133,操作人員通過該輸入部件133就能向計算機13a輸入數據。另外,輸入輸出接口 31f還連接著測定單元11和樣本運送單元12。據此,信息處理單元13能夠分別控制測定單元11和樣本運送單元12。
[0084]輸入輸出接口 31f還連接著無線通信單元14。信息處理單元13能夠通過此無線通信單元14與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傳輸數據。
[0085]通信接口 31g是Ethernet (註冊商標)接口。通信接口 31g通過LAN連接著無圖示的主計算機。通過通信接口 31g,計算機13a能夠使用一定的通信協議與連接著該LAN的主計算機進行數據傳輸。
[0086]圖像輸出接口 31h連接著由IXD或CRT等構成的顯示部件132,並將與從CPU31a接收的圖像數據相應的圖像信號輸出到顯示部件132。顯示部件132按照輸入的圖像信號顯不圖像(界面)。
[0087]〈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結構〉
下面就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結構進行說明。
[0088]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與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 一樣,是多項目血細胞分析裝置。因此,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能夠就與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共同的測定項目進行樣本分析。即,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能夠測定NEUT、LYMPH, EO、BASO, MONO和WBC。
[0089]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也與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同樣地具有測定單元21、樣本運送單元、以及信息處理單元23。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測定單元21和樣本運送單元的結構與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測定單元11和樣本運送單元12的結構相同,省略對其說明。
[0090]圖8為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信息處理單元23的結構框圖。信息處理單元23由計算機構成。如圖8所示,計算機23a具有主機41、顯示部件232和輸入部件233。主機41具有CPU41a、R0M41b、RAM41c、硬碟41d、讀取裝置41e、輸入輸出接口 41f、通信接口 41g、以及圖像輸出接口 4111,0?說1&、1?014113、狀141(3、硬碟41(1、讀取裝置416、輸入輸出接口 41f、通信接口 41g和圖像輸出接口 41h通過總線41j連接。
[0091]輸入輸出接口 41f由以下構成:比如USB、IEEE1394或RS — 232C等串行接口、SCS1、IDE或IEEE1284等並行接口、以及由D/A轉換器和A/D轉換器等組成的模擬接口。輸入輸出接口 41f上連接著由鍵盤和滑鼠構成的輸入部件233,操作人員用該輸入部件233就能向計算機23a輸入數據。另外,輸入輸出接口 41f還連接著測定單元21和樣本運送單元。據此,信息處理單元13能夠分別控制測定單元21和樣本運送單元。
[0092]輸入輸出接口 41f還連接著無線通信單元24。信息處理單元23能夠通過此無線通信單元24與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傳輸數據。無線通信單元24能夠在接收到一定的啟動信號後啟動處於關機狀態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在此,所謂關機狀態是指不向測定單元21、樣本運送單元和信息處理單元23供電但還向輸入輸出接口 41f和無線通信單元24供電的狀態。在此狀態下,無線通信單元24能夠接收啟動信號,無線通信單元24收到啟動信號後通過輸入輸出接口 41f自動啟動信息處理單元23。信息處理單元23啟動後,測定單元21和樣本運送單元也隨之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整體啟動。即,關機狀態也是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等待接收啟動信號的待機狀態。收到啟動信號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狀態就從待機狀態轉變為工作狀態。
[0093]信息處理單元23的其他結構與信息處理單元13的結構相同,故省略相關說明。
[0094][樣本分析系統的作業]
下面就本實施方式中的樣本分析系統100的作業進行說明。在以下說明中,以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為主要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以下稱「主要機」),以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為預備使用的樣本分析裝置(以下稱「副機」)。
[0095]要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進行樣本分析時,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要設定作業模式。作業模式有取樣模式和手動模式,操作人員通過操作信息處理單元13的輸入部件133來進行設定。
[0096]在設定為取樣模式的情況下,安放有樣本容器T的樣架L被操作人員放置到樣本運送單元12的分析前架安放部件121上。放置在分析前架安放部件121上的樣架L被樣本運送單元12自動運送,並在架運送部件123上移送。在此途中,條形碼讀碼部件12a從樣架L的架條形碼讀取架ID,將其作為當時正在進行樣本分析的樣本容器所在的樣架L的架ID存入信息處理單元13的RAM31c。
[0097]樣本容器T從在架運送部件123上的樣架L,由樣本容器取入部件I Ia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此時,取出了樣本容器T的樣架L的安放位置信息作為當時正在進行樣本分析的樣本容器的安放位置存入信息處理單元13的RAM31c。即,當時充當樣本分析對象的樣本的架ID和安放位置信息均存入RAM31C。在測定單元11內部,條形碼讀碼部件Ilc從樣本容器T的樣本條形碼讀取樣本ID。信息處理單元13的CPU31a從預先登錄在硬碟31d中的任務列表中或者是從通過通信網絡連接的主計算機中獲取與該樣本ID相應的指令信息。
[0098]獲取了指令信息後,從樣本容器T吸移樣本,由測定單元11對此指令信息中指定的項目進行樣本測定。完成樣本吸移後的樣本容器T從測定單元11送出,返回樣架L的原來的安放位置。在樣本測定中,混合試劑和樣本來製備測定試樣,對測定試樣進行光學測定或電測定。測定獲得的測定數據(原始數據)傳送至信息處理單元13,信息處理單元13的CPU31a進行分析處理,獲取分析結果。獲得的分析結果顯示在顯示部件132。
[0099]對樣架L上的所有樣本容器T進行如上所述樣本測定。樣架L上的最後一個樣本容器T被返還後,樣架L從架運送部件123移送到分析後架安放部件122。對分析前架安放部件121上的所有樣架L進行如此作業。
[0100]當設定為手動模式時,操作人員按下用於指示取入樣本容器T的取入按鈕(設置在測定單元11前面的按鈕開關)。以此,樣本容器取入部件Ila從取入口向前移動。操作人員將樣本容器T放置到放置部件11b,打開測定單元11的前面設置的測定開始開關。由此,樣本容器T被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
[0101 ] 樣本容器T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後,與取樣模式下同樣地,讀取樣本ID、獲取指令信息、吸移樣本、測定樣本。隨著樣本容器取入部件Ila從取入口向前移動,吸移了樣本的樣本容器T被送出到測定單元11的外部。操作人員從樣本容器取入部件Ila取出樣本容器T,並將裝有下一個要測定的樣本的樣本容器T放入樣本容器取入部件11a,打開測定開始開關。於是,下一個樣本容器T被取入測定單元11內部進行樣本測定。
[0102]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信息處理單元13監視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的異常。圖9為此時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信息處理單元13的作業步驟流程圖。CPU31a監視電流表
112、漏水傳感器113、壓力傳感器114、液量傳感器118的輸出信號,由此監視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的異常。CPU31a判斷是否檢測出了錯誤(步驟SlOl ),如果沒有檢測出錯誤(步驟SlOl為否),則再次進行步驟SlOl的處理。
[0103]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驟SlOl檢測出了異常(步驟SlOl為是),則CPU31a參照第一異常資料庫DBl和第二異常資料庫DB2,判斷檢測出的異常是不是要啟動副機一一也就是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異常(步驟S102)。如果檢測出的異常不是要啟動副機的異常(步驟S102為否),則CPU31a結束處理。
[0104]如果檢測出的異常是要啟動副機的異常(步驟S102為是),則CPU31a讓無線通信單元14發送用於啟動副機的啟動信號(步驟S103)。然後,CPU3Ia讓無線通信單元14向副機一一也就是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發送用於確認已啟動的啟動確認數據(步驟S104)。啟動確認數據發出後,CPU31a判斷是否從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收到了應答數據(步驟S105),如果沒有收到應答數據(步驟S105為否),則判斷從發出啟動信號開始是否已經過了一定時間(步驟S106)。在步驟S106中,如果從發出啟動信號開始尚未經過一定時間(步驟S106為否),則CPU31a將處理返回步驟S104,再次讓無線通信單元14發送啟動確認數據。
[0105]在此就副機一一也就是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作業進行說明。圖10為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信息處理單元23的作業步驟流程圖。無線通信單元24收到啟動信號(步驟S201)後,CPU41a通過輸入輸出接口 41f實施啟動處理(步驟S202)。通過此啟動處理啟動測定單元21、樣本運送單元、信息處理單元23。啟動處理結束後,由無線通信單元24接收啟動確認數據,並將其傳送至CPU41a (步驟S203)。收到啟動確認數據後,CPU41a讓無線通信單元24發送與啟動確認數據相應的ACK信號,也就是應答數據(步驟S204)。
[0106]返回來說明主要機一一也就是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作業。無線通信單元14從副機收到應答數據後,將此應答數據傳送給CPU31a (在步驟S105為是)。此時,CPU31a讓無線通信單元14發送用於設定副機的設定信息(步驟S108)。
[0107]設定信息有時包含用於指示模式設定的設定信息、以及用於指示指令登錄的設定信息,有時只包含用於指示模式設定的設定信息。圖11為設定信息的說明圖。用於指示模式設定的設定信息(以下也稱「模式設定信息」。)從模式設定指示識別符「SU」開始。此模式設定指示識別符後面是表示數據分割的符號「Y」,接著是模式信息。模式信息是表示副機中所設定的模式的信息,在取樣模式時為「取樣」(Sampler),在手動模式下為「手動」(Manual)ο
[0108]當模式設定信息為用於指示將副機設定為取樣模式的信息時,設定信息中包括用於指示指令登錄的設定信息(以下稱「指令登錄信息」。)。此指令登錄信息從指令登錄指示識別符「JR」開始。此指令登錄指示識別符後面是數據分割符號「Y」,接著是架ID、樣本容器的位置、樣本ID、患者ID、測定項目、以及有無其指令的各種信息。各信息之間插入數據分割符號「Y」。以圖11所示指令登錄信息為例,架ID是「10001」、樣本容器的位置是「01」、樣本ID是「20111124 101取樣001」、患者ID是「患者ID000001」、測定項目為「WBC」、有無其指令為「I」、下一個測定項目為「HGB」、有無其指令為「1」、下一個測定項目為「HCT」、有無其指令為「O」……。
[0109]上述指令登錄信息包括在發生錯誤時(即實施步驟S108時)架運送部件123上的樣架L上安放的所有樣本的指令信息。即,如上所述,在取樣模式下,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作業時,信息處理單元13的RAM31c中存儲著當時位於架運送部件123上的樣架L的架ID。在設定為上述取樣模式的狀態下,如果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中發生錯誤時,CPU31a生成包括下述信息在內的設定信息:用於指示副機設定取樣模式的模式設定信息、以及包含當時正在進行樣本測定的樣架L的指令信息在內的指令登錄信息。更具體而言,CPU31a以當時存在RAM31c中的架ID為關鍵詞,從信息處理單元13的硬碟31d讀取包含此架ID在內的指令信息,並根據此指令信息中所包含的樣本ID、患者ID和指定測定的測定項目生成上述指令登錄信息。
[0110]另一方面,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設定為手動模式的狀態下,如果發生了錯誤,則CPU31a生成只包括用於指示副機設定手動模式的模式設定信息在內的設定信息。
[0111]如此生成的設定信息通過無線通信單元14發送出去後,CPU31a在顯示部件132顯示副機啟動通知界面,該副機啟動通知界面用於通知操作人員副機已完成啟動(步驟S109),處理結束。
[0112]另一方面,如果從發送啟動信號後開始一直未從副機收到應答數據且已經經過了一定時間(步驟S106為是),則CPU31a在顯示部件132上顯示用於通知副機啟動失敗的啟動錯誤信息(步驟S107),並結束處理。操作人員確認啟動錯誤信息即可,這樣,不必移動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附近進行確認就能知道充當副機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啟動失敗。
[0113]返回充當副機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作業說明。讓無線通信單元24發送與啟動確認數據相應的應答數據後,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送設定信息。設定信息由無線通信單元24接收並傳送至CPU41a (步驟S205)。CPU41a判斷在設定信息中指示設定的作業模式是取樣模式還是手動模式(步驟S206)。如果指示設定的是取樣模式(步驟S206為「取樣模式」),則CPU41a將作業模式設定為取樣模式(步驟S207)。此時,CPU41a判斷設定信息中是否包含指令登錄指示信息(步驟S208),如果設定信息中包含指令登錄指示信息(步驟S208為是),則按照指令登錄指示信息,將指令信息登錄到硬碟41d (步驟S209),處理結束。如果設定信息中不包含指令登錄指示信息(步驟S208為否),則CPU41a直接結束處理。
[0114]另一方面,如果在設定信息中指示設定的是手動模式(步驟S206為「手動模式」),則CPU41a將作業模式設為手動模式(步驟S210),處理結束。
[0115]在此就副機啟動通知界面進行說明。在步驟S109中,顯示的信息會根據發生錯誤時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作業設定狀態而有所變化。圖12為副機啟動通知界面的一例的示圖。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錯誤時設定的是取樣模式,因此,顯示表示下述內容的信息:在樣本運送單元12自動運送樣架L時,將架運送部件123上的樣架L移動到副機。在該副機啟動通知界面Dl中,顯示了架運送部件123上的樣架L的架ID,並顯示了通知操作者應將該樣架L移動到副機的信息。在副機啟動通知界面Dl中,顯示通知下述內容的信息:應將尚未供應於測定的樣架L、即分析前架安放部件121中安放的樣架L移動到副機。在顯示上述信息的同時,還顯示圖畫信息G1,該圖畫信息Gl是表示樣架L從主要機移到副機的插圖。用RAM31c中存儲的架ID形成此副機啟動通知界面Dl。此副機啟動通知界面Dl中顯示有按鈕控制器(button control),也就是OK按鈕Cl,操作人員通過點擊滑鼠等操作選擇OK按鈕Cl後,則副機啟動通知界面Dl關閉。
[0116]除此之外,在手動模式下運行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錯誤時,顯示副機啟動通知界面,該界面中包括表示副機已啟動的信息。
[0117]如此,當啟動充當副機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後,操作人員使用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繼續進行樣本分析。在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進行樣本分析期間,操作人員或維修人員能夠進行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修復工作。
[0118]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修復後就能夠再次由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進行樣本分析。此時,有時會使充當備用機器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再次進入關機狀態。在本實施方式的樣本分析系統100中,在這種情況下能夠從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遙控關閉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下面就此遙控關機作業進行說明。
[0119]圖13為在遙控關機作業中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信息處理單元13的作業步驟流程圖,圖14為在遙控關機作業中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信息處理單元23的作業步驟流程圖。在信息處理單元13中能夠顯示用於遙控指示副機關機的界面。在此界面中,操作人員能夠指示副機關機。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修復作業結束後,操作人員操作信息處理單元13的輸入部件133,遙控指示副機關機。CPU31a判斷是否收到了副機關機指示(步驟S301),如過收到了副機關機指示(步驟S301為是),則讓無線通信單元14發送指示關機的關機指示數據(步驟S302),處理結束。另一方面,如果未收到副機的關機指示(步驟S301為否),則CPU31a直接結束處理。
[0120]充當副機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CPU41a判斷無線通信單元24是否收到了關機指示數據(步驟S401)。如果無線通信單元24未收到關機指示數據(步驟S401為否),則CPU41a再次執行步驟S401的處理。CPU41a反覆進行此處理,以此等待接收關機指示數據。
[0121]無線通信單元24收到關機指示數據後,該關機指示數據傳送至CPU41a。此時(步驟S401為是),CPU41a實施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關機處理(步驟S402),處理結束。
[0122]通過如上結構,當充當主要機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發生了特定的異常並因此故障時,充當副機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自動啟動,因此能夠比此前更快地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此外,在操作人員未發現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發生了異常時,或者是判斷是否為修復時間較長的異常需要花費時間時,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自動啟動,能夠防止樣本處理停滯。
[0123]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根據發生錯誤時的作業設定發送設定信息,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按照收到的設定信息進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作業設定,因此,能夠將啟動後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設定為當時理想的使用狀態。比如,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在取樣模式下進行作業時,在設定信息中指示將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模式設定為取樣模式,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在手動模式下進行作業時,在設定信息中指示將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模式設定為手動模式。因此,操作人員能夠與發生錯誤前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同樣地使用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
[0124]另外,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在取樣模式下進行作業時,架運送部件123正在運送中的樣架L上安放的樣本的指令信息通過設定信息傳送至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按照收到的設定信息登錄指令。以此,操作人員只要將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架運送部件123上的樣架L移動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即可,不必將指令信息登錄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就能分析運送途中的樣架L上的樣本。
[0125]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顯示部件132上顯示副機啟動通知界面,因此,操作人員只要確認此界面就能輕鬆確認要將哪個樣架L移動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
[0126](實施方式2)
[樣本分析系統的結構]
圖15為本實施方式中的樣本分析系統的整體結構示意圖。本實施方式的樣本分析系統200具有第一樣本分析裝置1、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以及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具有無線通信單元14,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具有無線通信單元24。第一樣本分析裝置1、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和無線通信單元14、24的結構與實施方式I中的結構相同,省略相關說明。
[0127]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是用於管理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檢查信息(指令信息和樣本分析結果等)的裝置。圖16為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的結構框圖。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由計算機構成。如圖16所示,計算機5a具有主機51、顯示部件52和輸入部件53。主機51具有CPU51a、ROM51b、RAM51c、硬碟51d、讀取裝置51e、輸入輸出接口51f、通信接口 51g、圖像輸出接口 51h,CPU51a、ROM51b、RAM51c、硬碟51d、讀取裝置51e、輸入輸出接口 51f、通信接口 51g和圖像輸出接口 51h通過總線51j連接。
[0128]通信接口 51g是Ethernet (註冊商標)接口。通信接口 51g通過LAN連接著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通過通信接口 51g,計算機5a能夠使用一定的通信協議,與連接著該LAN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傳輸數據。
[0129]硬碟51d中設有指令信息資料庫DB3和分析結果資料庫DB4。指令信息資料庫DB3中登錄有操作人員輸入的指令信息。分析結果資料庫DB4中存放著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分析結果。
[0130]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的其他結構與實施方式I中說明的信息處理單元13的結構相同,故省略相關說明。
[0131][樣本分析系統的作業]
操作人員能夠通過輸入向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登錄指令信息。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或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從樣本容器T讀取樣本ID後,以該樣本ID為關鍵詞向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查詢指令。針對此指令查詢,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在指令信息資料庫DB3中檢索樣本ID —致的指令信息,並向發出查詢的樣本分析裝置發送檢索到的指令信息。如此,指令信息傳送到樣本分析裝置。
[0132]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或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按照獲取的指令信息進行樣本分析,並將樣本分析結果發送至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收到樣本分析結果後,將收到的樣本分析結果登錄到分析結果資料庫DB4。
[0133]下面說明以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為主要機,以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為副機時的情況。
[0134]圖17為本實施方式中的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的作業步驟流程圖。此時,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隻向充當主要機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送指令信息。在此,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的CPU51a算出指令信息資料庫DB3中登錄的指令信息的數量(以下稱「指令登錄數」),並判斷指令登錄數是否在一定的標準值以上(步驟S501)。如果指令登錄數在標準值以上(步驟S501為是),則CPU51a向充當主要機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送表示指令登錄數的指令數通知數據(步驟S502),處理結束。另一方面,如果指令登錄數未達到標準值(步驟S501為否),則CPU51a直接結束處理。
[0135]圖18為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信息處理單元13的作業步驟流程圖。充當主要機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CPU31a判斷是否從檢查信息管理裝置收到了指令數通知數據(步驟S601)。如果信息處理單元13未收到指令數通知數據(步驟S601為否),則CPU31a再次實施步驟S601的處理。反覆進行此步驟,CPU31a以此等待接收指令數通知數據。
[0136]當信息處理單元13收到指令數通知數據後,該指令數通知數據傳送給CPU31a。此時(步驟S601為是),CPU31a參照試劑餘量信息34b判斷相對於指令登錄數目的樣本分析來說試劑餘量是否不夠(步驟S602)。如果未判斷試劑餘量不足(步驟S602為否),則CPU31a直接結束處理。
[0137]另一方面,如果判斷試劑餘量不足(步驟S602為是),則能夠判斷只使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話指令登錄數過多,因此,CPU31a讓無線通信單元14發送用於啟動副機的啟動信號(步驟S603)。
[0138]此外,步驟S604~S609的處理與實施方式I中說明的步驟S104~S109的處理相同,故省略相關說明。在此,步驟S609中顯示的副機啟動通知界面中不顯示移動的樣架L的架ID,顯示表示副機啟動完成的信息、以及表示將安放有未測定樣本的樣架L移動到副機的信息。
[0139]本實施方式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作業與實施方式I中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作業相同,故省略相關說明。
[0140]通過如上結構,如果指令登錄數相對於充當主要機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處理能力來說過大時,充當副機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自動啟動,因此,能夠快速地啟動副機,迅速增大樣本分析系統200整體的樣本處理能力。
[0141](實施方式3)
本實施方式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在關機狀態下還向通信接口 41g供電。在此狀態下,通信接口 41g能夠接收啟動信號,通信接口 41g收到啟動信號後,就能接通信息處理單元23的電源。由此,信息處理單元23自動啟動。信息處理單元23啟動後,測定單元21和樣本運送單元也隨之啟動,於是,整個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啟動。本實施方式中的樣本分析系統的其他結構與實施方式2中的樣本分析系統200的結構相同,因此,對同一構成部分使用同一標號並省略相關說明。
[0142]圖19為本實施方式中的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的作業步驟流程圖。此時,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隻向充當主要機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送指令信息。因此,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的CPU51a算出指令信息資料庫DB3中的指令登錄數,並判斷指令登錄數是否在一定的標準值以上(步驟S701)。當指令登錄數低於標準值時(步驟S701為否),則CPU51a直接結束處理。另一方面,當指令登錄數在標準值以上時(步驟S701為是),CPU51a讓通信接口 51g發送用於啟動副機的啟動信號(步驟S702)。
[0143]另外,步驟S703~S708的處理由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的CPU51a進行,但大致與實施方式I中所述步驟S104~S109的處理相同,故省略相關詳述。在此,在步驟S703中,由通信接口 51g發送啟動確認數據,在步驟S705中,由通信接口 51g接收應答數據。在步驟S707中,CPU51a讓通信接口 51g發送一定的設定信息。在步驟S708中,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的顯示部件52上顯示副機啟動通知界面,在步驟S706中,啟動錯誤信息顯示在顯示部件52。在步驟S708顯示的副機啟動通知界面中不顯示移動的樣架L的架ID,只顯示下述信息:表示副機啟動完成的信息、以及表示將安放有未測定樣本的樣架L移到副機等的信息。
[0144]本實施方式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作業與實施方式I中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作業基本相同,故省略相關詳述。在此,在步驟S201中,啟動信號由通信接口 41g接收,在步驟S203中,啟動確認數據由通信接口 41g接收,在步驟S204中,應答數據由通信接口41g發送,在步驟S205中,設定信息由通信接口 41g接收。
[0145]通過如上結構,當指令登錄數相對於充當主要機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處理能力來說過大時,也就是僅使用充當主要機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話會出現處理能力不夠並因此出現故障時,充當副機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自動啟動,因此,能夠快速啟動副機,迅速增大樣本分析系統200整體的樣本處理能力。
[0146](實施方式4)
本實施方式的樣本分析系統的結構與實施方式I中的樣本分析系統100的結構相同,對於相同的構成部分使用相同標號並省略其說明。
[0147]在本實施方式中,將I天分為O時~12時、12時~24時兩個期間,在其中一個期間內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進行樣本分析,在另一期間內用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進行樣本分析。
[0148]圖20為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信息處理單元13的作業步驟流程圖。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進行樣本分析時,操作人員確認是否到了切換為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時間,到切換時間後,操作輸入部件133,向信息處理單元13下達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關機指示。CPU31a判斷是否收到了關機指示(步驟S801)。如果未收到關機指示時(步驟S801為否),則CPU31a再次進行步驟S801的處理。反覆進行上述操作,CPU31a以此等待關機指不。
[0149]如果收到了關機指示(步驟S801為是),則CPU31a在顯示部件132上顯示用於確認副機啟動的副機啟動確認界面(步驟S802)。圖21為副機啟動確認界面的示圖。如圖21所示,副機啟動確認界面D2中包含下述文字「是否啟動副機」。此外,此副機啟動確認界面D2中設有用於指示啟動副機的按鈕C21、以及用於不指示啟動副機的按鈕C22。操作人員通過點擊滑鼠這一操作就能選擇按鈕C21和按鈕C22中的其中之一。
[0150]顯示副機啟動確認界面D2後,CPU31a判斷是否收到了啟動副機的指示(步驟S803)。操作人員選擇按鈕C22且CPU31a未收到副機啟動的指示時(步驟S803為否),CPU31a直接結束處理。另一方面,當操作人員選擇了按鈕C21且CPU31a收到了副機啟動的指示時(步驟S803為是),CPU31a讓無線通信單元14發送用於啟動副機的啟動信號(步驟S804)。
[0151]步驟S805~S810的處理與實施方式I中所述步驟S104~S109的處理相同,故省略相關說明。
[0152]在步驟S810中,顯示了副機啟動通知界面後,CPU31a實行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關機處理(步驟S811 ),處理結束。
[0153]本實施方式中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作業與實施方式I中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作業相同,故省略相關說明。
[0154]通過如上結構,從使用充當主要機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切換到使用充當副機的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時,操作人員只需指示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關機,指示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啟動即可,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會自動啟動,因此,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啟動效率高,能夠高效地進行切換作業。
[0155](其他實施方式)
在上述實施方式I中,在取樣模式下進行作業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錯誤時,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也設定為取樣模式,當在手動模式下進行作業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錯誤時,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也設定為手動模式,但不限於此。在取樣模式下進行作業的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發生錯誤時,包括手動模式的設定指示信息在內的設定信息發送至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能夠將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設定為手動模式。在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在取樣模式下進行作業時,從樣架L上安放的樣本容器自動吸移樣本,此時,如果樣本吸移後樣本測定結束前發生錯誤,且樣本測定未完成的話,有時樣本容器T中可能已沒有足夠的樣本來就指令信息中所指定的所有項目進行樣本測定。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重新手動登錄指令信息,進行手動測定,只要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設定為手動模式,就能高效地測定這些樣本。
[0156]在上述實施方式I中,在第二異常資料庫DB2中,用戶能夠分別設定各個異常是否用於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但不限於此。比如,也可以採用下述結構:當發生了第一異常資料庫DBl中登錄的異常時,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當發生了第二異常資料庫DB2中登錄的異常時,不啟動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用戶不能改變第二異常資料庫DB2的設定。
[0157]在上述實施方式1~4中,就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具有一個測定單元11的結構進行了闡述,但不限於此。樣本分析裝置也可以由兩個以上的測定單元和一個信息處理單元構成。在樣本分析裝置的結構中,測定單元和信息處理單元也可以不分別設置,而是在一個機殼內同時擁有相當於測定單元的功能和相當於信息處理單元的功能。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也是如此。
[0158]在上述實施方式1~4中,在測定單元11中沒有設置CPU等演算部件,由信息處理單元13的CPU31a控制測定單元11的作業,但不限於此。也可以在測定單元內設置由CPU和存儲器等構成的控制部件,由此控制部件控制測定構件的作業。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也是如此。
[0159]在上述實施方式1~4中,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通過無線通信單元14發出啟動信號,無線通信單元24收到啟動信號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啟動,但不限於此。也可以是下述結構: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能夠通過有線LAN進行通信,當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的通信接口 31g發出啟動信號,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通信接口 41g接收啟動信號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啟動。
[0160]在上述實施方式1~4中,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關機狀態是指不向測定單元21、樣本運送單元和信息處理單元23供電,但仍然向輸入輸出接口 41f和無線通信單元24供電的狀態,但不限於此。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關機狀態也可以設為如下:不向測定單元21、樣本運送單元供電,但向信息處理單元23、輸入輸出接口 41f和無線通信單元24供電,雖然信息處理單元23的作業系統啟動,但控制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應用程式未啟動。
[0161 ] 在上述實施方式1~4的示例中,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是由下述裝置構成的:從血液樣本中所含有的血細胞中檢測出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等並對各種血細胞進行計數的多項目血細胞分析裝置。但不限於此。例如,第一樣本分析裝置I和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也可以是血液凝固分析裝置、免疫分析裝置、生化分析裝置。當這些裝置中設置有用於冷卻試劑等的冷卻部件時,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的關機狀態也可以設為下述狀態:向輸入輸出接口 41f和無線通信單元24以及試劑冷卻部件供電且能夠使冷卻部件的溫度保持恆溫的狀態。
[0162] 在上述實施方式1~4中,由一臺計算機13a執行電腦程式34a的全部處理,但不限於此,也可以設置為分散型系統,由複數臺裝置(計算機)分散執行與上述電腦程式34a相同的處理。第二樣本分析裝置2和檢查信息管理裝置5也同樣。
【權利要求】
1.一種樣本分析系統,包括: 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一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一測定部件的第一控制部件; 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二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二測定部件的第二控制部件; 管理裝置,所述管理裝置具有能夠與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和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分別通信的第三控制部件;其中, 所述第三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的條件時發送用於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啟動信號,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啟動信號後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三控制部件能夠登錄針對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指令信息; 所述預定的條件是指所登錄的指令信息的數目超過預定數目。
3.—種樣本分析系統,包括: 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一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一測定部件的第一控制部件; 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具有用於測定樣本的第二測定部件和用於控制所述第二測定部件的第二控制部件; 檢查信息管理裝置,所述檢查信息管理裝置能夠登錄針對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指令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在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滿足預定的條件時發送用於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啟動信號,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啟動信號後啟動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 所述檢查信息管理裝置向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發送用於通知所登錄的指令信息的數量的指令數通知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指令數通知信息後,根據所收到的所述指令數通知信息,判斷是否滿足有關所登錄的指令信息的數量的所述預定的條件,如果滿足所述預定的條件,則發送所述啟動信號; 所述第一測定部件能夠放置收納有試劑的試劑容器,並用所放置的所述試劑容器中收納的試劑進行樣本測定; 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還具有試劑餘量存儲部件,所述試劑餘量存儲部件用於存儲放置在所述第一測定部件的試劑容器中所收納的試劑的餘量; 所述預定的條件是指放置在所述第一測定部件中的試劑容器所收納的試劑的餘量不足以進行所登錄的指令信息的數目的樣本分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在發送了所述啟動信號後,發送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的相關設定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所述設定信息進行用於進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設定的設定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所述設定信息,按照與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同樣的設定條件進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設定。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所述設定信息,以不同於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設定條件進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作業設定。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控制部件能夠將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設定為第一模式和與所述第一模式不同的第二模式中的其中之一;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能夠將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設定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其中之一; 所述設定信息包含表示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被設定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哪種模式的模式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收到的所述設定信息中包含的所述模式信息,將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設定為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中的其中之一。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模式為分析自動運送的樣本的取樣模式; 所述第二模式為分析手動供應的樣本的手動模式。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還具有存儲指令信息的存儲部件,所述指令信息包括用於識別請求測定的樣本的樣本識別信息和表示請求測定的項目的項目信息; 所述設定信息包括所述存儲部件中存儲的所述指令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設定信息後,根據收到的所述設定信息中包含的所述指令信息登錄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的指令信息。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具有顯示部件;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實施所述啟動的處理後,發送表示已經啟動的啟動通知信息;如果在從發出啟動信號後開始的預定時間內未收到所述啟動通知信息,則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控制所述顯示部件顯示表示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未啟動的信息。
11.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預定的條件包括在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收到關機指示的情況; 在收到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的關機指示後,第二控制部件在收到所述啟動信號並啟動了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後,發送表示已經啟動的啟動通知信息,如果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在從發出所述啟動信號後開始的預定時間內收到所述啟動通知信息的話,則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關機,如果在從發出所述啟動信號後開始的預定時間內未收到所述啟動通知信息的話,則不使所述第一樣本分析裝置關機。
12.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樣本分析系統,其特徵在於: 所述第二控制部件具有從所述第一控制部件接收啟動信號的接收部件; 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處於以下狀態中的其中之一: 至少不向所述第二測定部件供電且所述接收部件能夠接收所述啟動信號的關機狀態,以及 向所述第二測定部件供電的工作狀態; 在所述關機狀態下所述接收部件收到所述啟動信號後,所述第二樣本分析裝置向所述第二測定部件供電並啟動所述第二測定部件,並轉入工作狀態。
【文檔編號】G01N33/48GK104483469SQ201410730642
【公開日】2015年4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8日
【發明者】八尾俊祐, 桑岡史郎, 西田泰輔 申請人:希森美康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