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15 17:35:36 1
一種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它由底座單元、手臂單元、頂緊單元組成。底座單元布置在整個裝置的最底端,為整個裝置的基礎;手臂單元布置在底座單元之上,具有四個自由度;頂緊單元安裝在手臂單元的末端,具有一個自由度。手臂單元和頂緊單元分別由直流伺服電機驅動。
【專利說明】一種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頂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超導螺線管磁體的繞制過程中,由於一些機械擾動,經常會在兩匝線圈之間出現小的縫隙,這些小的縫隙會導致超導磁體在運行過程中出現失超的情況,因此需要在螺線管磁體繞制過程中消除這些小的縫隙。目前採用的方法為:在磁體的繞制過程中直接由專人檢測並及時頂緊線圈之間出現的縫隙,這種方法的缺點為:1、耗費人力,效率不高。2、精度較低,容易出現錯誤。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人工消除縫隙方法的缺點,提出一種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本發明可以自動調節頂緊板的位置、角度以及頂緊的力度,同時實現磁體繞制過程中的跟隨軸運動,提高消除縫隙的精度。
[0004]本發明的結構組成如下:
[0005]本發明由底座單元、手臂單元和頂緊單元組成。底座單元布置在整個頂緊裝置的最底端,為整個頂緊裝置的基礎;手臂單元布置在底座單元之上,具有四個自由度;頂緊單元安裝在手臂單元的末端,具有一個自由度。
[0006]本發明還具有以下技術特徵:
[0007]1.所述的底座單元由四個第一角鋁、四個第二角鋁、四個方形鋁管及一個平板組成;兩個第一角鋁、兩個方形鋁管布置在底座單元的最底層,組成一個矩形;四個第二角鋁豎直布置在矩形的四個頂點,起到支撐的作用;其餘的兩個第一角鋁、兩個方形鋁管布置在四個方形鋁管的上方,組成矩形,並在由所述的兩個第一角鋁和兩個方形鋁管組陳過的矩形上方安裝平板。第一角鋁與第二角鋁之間,第一角鋁與方形鋁管之間,第一角鋁與平板之間,第二角鋁與方形鋁管之間,第二角鋁與平板之間,方形鋁管與平板之間的連接方式均為焊接。
[0008]2.所述的手臂單兀由第一電機,第一圓板,兩個橫杆,第二電機,第一電機支架,第二圓板,第三電機,第二電機支架,第一手臂,第二手臂,以及第四電機組成。第一電機安裝在平板之下,第一圓板布置在平板之上,與第一電機相連,兩個橫杆焊接在第一圓板之上,第一電機支架焊接在兩個橫杆的末端;第二電機安裝在第一電機支架的下方,第二圓板安裝在第一電機支架的上方,與第二電機相連;第二電機支架安裝在第二圓板的上方,連接方式為焊接。第三電機安裝在第二電機支架的一側,第一手臂布置在第二電機支架的另外一偵牝與第三電機相連;第四電機安裝在第一手臂末端的一側,第二手臂布置在第一手臂末端的另外一側,與第四電機相連。
[0009]3.所述的第二手臂的一端為L形結構。
[0010]4.所述的頂緊單元由第五電機、第三圓板、兩個固定板和頂緊板組成,第五電機安裝在第二手臂頂端L形結構的內側,第三圓板安裝在第二手臂頂端L形結構的外側,與第五電機相連;兩個固定板平行焊接在第三圓板上,頂緊板布置在兩個固定板之間,頂緊板與兩個固定板的連接方式為螺釘連接。
[0011 ] 5.所述的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的控制系統布置於底座單元之中。頂緊板之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控制系統與壓力傳感器相連,採集頂緊板的工作狀態信息,並發出指令控制手臂單元以及頂緊單元的第一電機、第二電機,第三電機,第四電機,第五電機,從而控制頂緊板的位置,角度以及頂緊的力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的主視圖;
[0013]圖2是本發明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的俯視圖;
[0014]圖3是本發明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的左視圖;
[0015]圖4是本發明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的三維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7]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實施例由底座單元、手臂單元和頂緊單元20組成。底座單元布置在整個頂緊裝置的最底端,為整個頂緊裝置的基礎;手臂單元布置在底座單元之上,具有四個自由度;頂緊單元20安裝在手臂單元的末端,具有一個自由度。
[0018]所述的底座單元由四個第一角鋁1、四個第二角鋁3、四個方形鋁管2及一個平板5組成;兩個第一角鋁1、兩個方形鋁管2布置在底座單元的最底層,組成一個矩形;四個第二角鋁3豎直布置在矩形的四個頂點,起到支撐的作用;其餘的兩個第一角鋁1、兩個方形鋁管2布置在四個方形鋁管2的上方,組成矩形,並在由兩個第一角鋁1、兩個方形鋁管2形成的矩形上方安裝平板5。第一角鋁I與第二角鋁3之間,第一角鋁I與方形鋁管2之間,第一角鋁I與平板5之間,第二角鋁3與方形鋁管2之間,第二角鋁3與平板5之間,方形鋁管2與平板5之間的連接方式均為焊接。
[0019]所述的手臂單兀由第一電機4,第一圓板6,兩個橫杆7,第二電機8,第一電機支架19,第二圓板9,第三電機10,第二電機支架11,第一手臂12,第二手臂13,以及第四電機14組成。第一電機4安裝在平板5之下,第一圓板6布置在平板5之上,與第一電機4相連;兩個橫杆7焊接在第一圓板6之上,第一電機支架19焊接在兩個橫杆7的末端;第二電機8安裝在第一電機支架19的下方,第二圓板9安裝在第一電機支架19的上方,與第二電機8相連;第二電機支架11安裝在第二圓板9的上方,連接方式為焊接。第三電機10安裝在第二電機支架11的一側,第一手臂12布置在第二電機支架11的另外一側,與第三電機10相連;第四電機14安裝在第一手臂12末端的一側,第二手臂13布置在第一手臂12末端的另外一側,與第四電機14相連。
[0020]所述的第二手臂13的一端為L形結構。
[0021]所述的頂緊單元20由第五電機15、第三圓板16、兩個固定板17和頂緊板18組成,第五電機15安裝在第二手臂13頂端L形結構的內側,第三圓板16安裝在第二手臂13頂端L形結構的外側,與第五電機15相連;兩個固定板17平行焊接在第三圓板16上,頂緊板18布置在兩個固定板17之間,頂緊板18與兩個固定板17的連接方式為螺釘連接。
[0022]所述的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的控制系統布置於底座單元之中。頂緊板18之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控制系統與壓力傳感器相連,採集頂緊板18的工作狀態信息,並發出指令控制手臂單元以及頂緊單元20的第一電機4、第二電機8,第三電機10,第四電機14,第五電機15,從而控制頂緊板18的位置,角度以及頂緊的力度。
【權利要求】
1.一種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由底座單元、手臂單元和頂緊單元(20)組成;底座單元布置在頂緊裝置的最底端;手臂單元布置在底座單元之上,具有四個自由度;頂緊單元(20)安裝在手臂單元的末端,具有一個自由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底座單元由四個第一角鋁(I)、四個第二角鋁(3)、四個方形鋁管(2)及一個平板(5)組成;兩個第一角鋁(I)、兩個方形鋁管(2)布置在底座單元的最底層,組成一個矩形;四個第二角鋁(3)豎直布置在所述矩形的四個頂點,起到支撐的作用;其餘兩個第一角鋁(I)和其餘兩個方形鋁管(2)布置在四個方形鋁管(2)的上方,組成矩形,並在由兩個第一角鋁(I)和兩個方形鋁管(2)組成的矩形上方安裝平板(5);第一角鋁(I)與第二角鋁(3)之間,第一角鋁(I)與方形鋁管(2)之間,第一角鋁(I)與平板(5)之間,第二角鋁(3)與方形鋁管(2)之間,第二角鋁(3)與平板(5)之間,以及方形鋁管(2)與平板(5)之間的連接方式均為焊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手臂單元由第一電機(4)、第一圓板(6)、兩個橫杆(7)、第二電機(8)、第一電機支架(19)、第二圓板(9)、第三電機(10)、第二電機支架(11)、第一手臂(12)、第二手臂(13),以及第四電機(14)組成;第一電機(4)安裝在平板(5)之下,第一圓板(6)布置在平板(5)之上,與第一電機(4)相連;兩個橫杆(7)焊接在第一圓板(6)之上,第一電機支架(19)焊接在兩個橫杆(7)的末端;第二電機(8)安裝在第一電機支架(19)的下方,第二圓板(9)安裝在第一電機支架(19)的上方,與第二電機(8)相連;第二電機支架(11)安裝在第二圓板(9)的上方,連接方式為焊接;第三電機(10)安裝在第二電機支架(11)的一側,第一手臂(12)布置在第二電機支架(11)的另外一側,與第三電機(10)相連;第四電機(14)安裝在第一手臂(12)末端的一側,第二手臂(13)布置在第一手臂(12)末端的另外一側,與第四電機(14)相連。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手臂單元的第二手臂(13)的一端為L形結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頂緊單元(20)由第五電機(15)、第三圓板(16)、兩個固定板(17)和頂緊板(18)組成;第五電機(15)安裝在第二手臂(13)頂端L形結構的內側,第三圓板(16)安裝在第二手臂(13)頂端L形結構的外偵1J,與第五電機(15)相連;兩個固定板(17)平行焊接在第三圓板(16)上,頂緊板(18)布置在兩個固定板(17)之間,頂緊板(18)與兩個固定板(17)的連接方式為螺釘連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導磁體繞制頂緊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頂緊裝置還包括控制系統,所述的控制系統布置於底座單元之中;頂緊板(18)之上安裝有壓力傳感器,控制系統與壓力傳感器相連,採集頂緊板(18)的工作狀態信息,並發出指令控制手臂單元以及頂緊單元(20)的第一電機(4)、第二電機(8)、第三電機(10)、第四電機(14),以及第五電機(15),從而控制頂緊板(18)的位置、角度以及頂緊的力度。
【文檔編號】H01F6/00GK103646781SQ201310544645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5日
【發明者】王磊, 王秋良, 王暉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