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振光分離元件及其製造方法和光拾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6 02:10:01 3
專利名稱:偏振光分離元件及其製造方法和光拾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於各種光學裝置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作為用於CD、DVD、MO等的光記錄盤和光磁記錄盤(下文稱為光碟)的記錄、再現的光拾取裝置,如圖5(A)所示,其構成使從雷射光源21射出的雷射LA經偏振光分離元件1A、1/4波長板22及物鏡23,聚光於光碟24的記錄面241,其返回光LB再次經物鏡23、1/4波長板22及偏振光分離元件1A到達光接收元件25。
用於這種光拾取裝置2A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A,通常為了提高利用效率,設定其特性使尋常光和非常光中任一個不衍射,則另一個全部衍射(在本申請說明書下文中,這種特性稱為全偏振性)。因此,從雷射光源21射出的雷射LA,例如在偏振光分離元件1A中作為尋常光不衍射,則由光碟24返回的光LB,在再次入射至偏振光分離元件1A前,通過波長板22已成為非常光,因而由偏振光分離元件1A衍射,作為1級衍射光到達光接收元件25。因此,若使用這種全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A,則從雷射光源21射出的雷射LA全部聚光於光碟24的記錄面241,而且返回光LB的1級衍射光以其理論最大值到達光接收元件25,雷射功率的利用效率高。
但是,在光碟24中,至記錄面241的襯底242有大的雙折射時,若使用這樣的光碟24,返回光LB可能不到達光接收元件25。例如,若通過光碟24的襯底242的雙折射,雷射LB受到與1/2波長板相等的作用,則從雷射光源21射出的雷射LA與其返回光LB均成為尋常光,因而,如圖5(B)所示,返回光LB在偏振光分離元件1A不衍射,直接通過,不到達光接收元件25。
本申請發明者提出了在光拾取裝置中不使用已說明過的全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A,而使用具有對尋常光和非常光兩者均產生衍射光特性(在本申請說明書中,下文稱為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的技術方案。
這種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可用與採用鈮酸鋰製造全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時相同的方法製作,例如可通過下述步驟加以製造在鈮酸鋰單晶上周期性地進行質子交換而形成周期光柵,在該周期光柵的質子交換區域上形成SiO2等的光學各向同性透明膜。但是,為了形成鈮酸鋰單晶,需要特別的製造裝置,在偏振光分離元件的製作中,需要進行很費時的處理。而且,由於鈮酸鋰質脆,在處理過程中破碎多,成品率低。又,鈮酸鋰材料本身價高。因此,存在偏振光分離元件非常昂貴這樣的問題。
本發明鑑於上述問題而作出,其目的在於提供不採用特別的製造裝置也能容易且廉價地製造的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所述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包括光學各向同性襯底;在所述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個面上形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周期光柵,通過在所述薄膜表面形成的凹凸及兩種色彩的周期構造,使尋常光和非常光中一個的入射光產生至少1級衍射光,對另一個的入射光則產生0級衍射光和1級衍射光。
在本發明中,為了形成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使用聚二乙炔衍生物。聚二乙炔衍生物薄膜可用蒸鍍(真空鍍敷)及紫外線聚合等方法簡單地製作。因而,與使用鈮酸鋰的情況相比,可容易且廉價地加以製作。又,由於聚二乙炔衍生物雙折射率大,可製作得簿。因此,可製作小型的偏振光分離元件。而且,由於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僅通過蒸鍍然後紫外線聚合,即可在面上均勻形成,適合於製作稜鏡、平面鏡等複合元件。
在本發明中,構成上述周期光柵的凹凸的凹部,通過對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而形成。即,本申請的發明人對聚二乙炔衍生物的特性、物性等進行各種實驗,結果發現,若有選擇地向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照射紫外線,則在照射部分折射率變化的同時,照射部分自然收縮成為凹部。因而,通過向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表面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可形成凹凸狀的周期光柵,與蝕刻等方法比較,可容易且精度良好地形成具有細微凹凸圖形的周期光柵。
在本發明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用作偏振系統光拾取裝置的光束分離器時,上述周期光柵最好設定成使對一個入射光,產生最大的1級衍射光。若把這樣構成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用於偏振系統光拾取裝置的光束分離器,在雷射不受光碟雙折射影響時,可使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量為最大。
在本發明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用於不依賴偏振的系統的光拾取裝置的光束分離器時,所述周期光柵最好以下述方式構成對尋常光和非常光中一個的入射光,1級衍射光對0級衍射光的衍射強度比為0.5;對另一個的入射光,1級衍射光對0級衍射光的衍射強度比為0.5以上。這樣構成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用於不依賴偏振的系統的光拾取裝置的光束分離器時,如果雷射受光碟雙折射的影響,則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量增大。由此,對具有雙折射的光碟,與以往的不依賴偏振的系統的光拾取裝置相比,可提高雷射功率的利用效率。
在本發明中,雖然有時在形成上述凹凸狀的周期光柵的上述薄膜表面形成防反射膜或保護上述薄膜免受機械損傷的保護膜,但最好形成兼具防反射功能及保護上述薄膜免受機械損傷的保護功能兩者的表面薄膜。若如上構成,通過防反射功能,可減少偏振光分離元件的光損失,而且可確實保護機械強度低的聚二乙炔衍生物薄膜,提高偏振光分離元件的可靠性。
本發明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的製造方法,其特徵是在上述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個面上蒸鍍二乙炔單體後,通過向該二乙炔單體照射紫外線,使該二乙炔單體聚合,從而形成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然後,通過對該薄膜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形成上述周期光柵。
本發明中,在向光學各向同性襯底蒸鍍二乙炔單體後,僅照射紫外線,即可形成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聚合膜,僅向該聚合膜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即可形成周期光柵。因此,與蝕刻等方法比較,易於製作狹間距的周期光柵,不必特別的裝置。由此,可容易且廉價地製造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
本發明中,在上述二乙炔單體蒸鍍前,通過摩擦處理在上述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至少一個面上形成的膜,使之成為定向膜後,在該定向膜表面蒸鍍二乙炔單體。若採用上述構成,則在定向膜表面蒸鍍二乙炔單體,二乙炔單體即可根據定向膜的摩擦處理方向,自發定向。
圖1是應用本發明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的構成略圖。
圖2是用於說明圖1所示偏振光分離元件衍射特性的曲線。
圖3(A)~(D)是表示示於圖1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的製造方法的工序的剖面圖。
圖4是圖1所示偏振光分離元件用作光束分離器的光拾取裝置的構成略圖。
圖5(A)、(B)是用於說明全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用作光束分離器的光拾取裝置的缺陷的構成略圖。
下文,參照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偏振光分離元件的構成圖1是應用本發明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的構成略圖。如圖所示,偏振光分離元件1具有作為備有形成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的第1及第2表面101、102的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玻璃襯底10,以及在該玻璃襯底10的第1表面101上以預定膜厚形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在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的表面,構成通過對該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本身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而形成凹凸狀的周期光柵12。在玻璃襯底10的表面101,即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的基底上形成由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構成的定向膜13。
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由下述化學式(1)所示的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
其中,作為聚二乙炔衍生物,化學式(1)的側鏈基R、R′可採用以下化學式(2)~(9)所表示的構成。
又,化學式(2)~(9)所構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是任一種二乙炔單體加以聚合物化得到的。
(CH2)mOCONHCnH2n+1……(2)(慣用名CmUCn)
(慣用名PTS)
(慣用名PTS-12)
(慣用名DCHD)
(慣用名HDU)
(慣用名DFMDP)
(慣用名TCDU)(CH2)nOCONHCH2COOC4H9……(9)(慣用名nBCMU)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定向於X-Y平面內,主鏈方向(定向方向)是箭頭H所示的Y軸方向。
這樣的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一旦照射紫外線,則切斷分子鏈以藍、紅、透明的順序,或不變成藍色,以紅、透明的順序起色彩變化,伴隨該變化,具有定向方向H的折射率降低的性質。與此同時,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的紫外線照射部分具有收縮性質,該收縮部分成為凹部。
在本實施例中,利用該性質,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其定向方向的折射率形成周期性變化。即,在本實施例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中,通過對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在變化色彩的同時,形成收縮至預定膜厚的凹部121,在紫外線未照射處,形成以原有折射率及膜厚殘存的凸部122,從而形成周期光柵12。
該周期光柵12的光學特性,如圖2所示,對尋常光和非常光產生的1級衍射光的強度以實線L1表示,0級衍射光的強度以點劃線L2表示。
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形成具有部分偏振性,即對偏振於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的定向方向H的非常光,1級衍射光最大,而且對偏振於與上述定向方向H垂直方向的尋常光,0級衍射光與1級衍射光的波分量比(分波比、衍射強度比)為2∶1。通過把上述凹部121及凸部122的折射率及其膜厚分別設定成預定值,可得到這樣的光學特性。
即,製造偏振光分離元件1時,對非常光和尋常光,從作為目標的波分量比算出凹部121與凸部122產生的相位差φ,計算結果代入下式(1)、(2),求出凸部122的膜厚d及凹部121的凹陷量d1。
φe=(2π/λ)(ne-1)×d1+(ne-nt)×(d-d1))(1)φo=(2π/λ)(n0-1)×d1 (2)式中,φe對非常光的相位差φo對尋常光的相位差λ波長d凸部122的膜厚d1凹部121的深度ne凸部122對非常光折射率no凸部122對尋常光折射率nt凹部121折射率例如,為了把偏振光分離元件1用作偏振系統的光拾取裝置的光束分離器,在對波長650nm的非常光入射,使1級衍射光最大、對尋常光入射,使0級衍射光與1級衍射光的波分量比為2∶1時,對非常光的相位差φe為180度,對尋常光的相位差φo為96度。這時,若設ne=1.8、n0=nt=1.5,則d=505nm、d1=347nm。
偏振光分離元件1的製造方法然後,說明本實施例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的製造方法。首先,如圖3(A)所示,在玻璃襯底10的第1表面101上,形成PET膜構成的定向膜13。為了形成該定向膜13,首先,把PET溶解於少量含氟醇類溶劑直至飽和,然後,以含氯稀釋液稀釋至10倍,把從該稀釋的溶液中取除沉澱物後的溶液塗布於光學各向同性的玻璃襯底10的第1表面101上。該PET膜的膜厚例如為100nm至200nm。然後,用尼龍、人造絲、聚酯物等的交織物,以預定的定向方向的同一方向,摩擦處理PET膜的表面,由此,使PET膜成為定向膜13。
然後,如圖3(B)所示,用真空鍍敷法,在定向膜13的表面,成膜用於形成化學式(1)所示的聚二乙炔衍生物的二乙炔單體11a。在真空鍍敷時,二乙炔單體11a根據定向膜13的摩擦處理方向,自發定向。本實施例中,在進行上述真空鍍敷時,電阻加熱的加熱溫度為124℃、蒸鍍速度為0.05nm/s~0.5nm/s、壓力為1~4mPa,使二乙炔單體成膜成滿足式(1)的膜厚。
然後,如圖3(c)所示,向二乙炔單體膜11a的全部表面照射紫外線,使二乙炔單體膜11a聚合。在聚合時,使超高壓水銀燈的輻射通量密度為約2mw/cm2,照射紫外線的照射時間約2分鐘。
然後,如圖3D所示,向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從而形成周期光柵12。在該工序中,為了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首先,在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上配置已形成衍射光柵圖案的光掩模(鉻掩模),從其上部照射準直的紫外線。採用超高壓水銀燈作為這時的光源,其強度約20mw/cm2、曝光時間約1小時。由此,與光掩模15透光部分相當的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通過紫外線照射被切斷分子鏈,在色彩變化的同時收縮,從而成為上述凹部121。另一方面,與光掩模15遮光部分相當的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色彩不變化,也不收縮,成為上述凸部122。通過上述工序,製造圖1所示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
採用偏振光分離元件1的光拾取裝置該偏振光分離元件1例如可對CD、DVD、MO等光碟,用作圖4所示的偏振系統光拾取裝置2的光束分離器等。
在圖4所示的光拾取裝置2中,從雷射光源21(半導體雷射器)向光碟24,順次配置上述偏振光分離元件1、1/4波長板22、物鏡23。從雷射光源21射出的雷射LA設定為尋常光,通過偏振光分離元件1,以2∶1的波分量比衍射成0級衍射光與1級衍射光(圖2中A點及B點所示條件),其中的0級衍射光用1/4波長板22變換成圓偏振光後,經物鏡23,作為光斑聚光於光碟24的記錄面241。
這時,聚光的雷射由光碟24的記錄面241反射。來自該光碟24的返回光LB再次經物鏡23和1/4波長板22,導向偏振光分離元件1。
自雷射光源21射出的雷射作為尋常光一旦通過偏振光分離元件1後,作為返回光LB,在再次入射至偏振光分離元件1前,因二次通過1/4波長板而成為非常光。因此,偏振光分離元件1產生最大強度的1級衍射光LB1(相當於圖2中C點條件),而幾乎不產生0級衍射光LB0(相當於圖2中D點條件)。於是,1級衍射光LB1到達光接收元件25,根據該光接收元件25的光接收量,檢測記錄在光碟24上的數據。
可是,上述說明是以光碟24的襯底242沒有雙折射為前提的情況,有時,光碟有非常大的雙折射。最極端的情況下,往往光碟24的襯底242的雙折射給予雷射與1/2波長板相等的作用,原本應返回光LB成為非常光入射至偏振光分離元件1,現在卻成為尋常光入射至偏振光分離元件1。
在這種場合,若使用以往的全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則返回光LB完全不能到達光接收元件25。即,在全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中,如圖2中二點劃線L3所示,由於對尋常光不產生1級衍射光(相當於E點條件),通過光碟24的襯底242的雙折射,作為尋常光入射至偏振光分離元件1的返回光LB直接通過偏振光分離元件,返回光LB完全不到達光接收元件25。
可是,在上述實施例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中,由於即使是尋常光,也以2∶1的比例產生0級衍射光LB0和1級衍射光LB1(圖2中A點及B點相當的條件),其中因1級衍射光LB1向光接收元件25衍射,一部分返回光LB必然到達光接收元件25。
又,若採用相應於光碟24的雙折射程度進行相位差修正的波長板,則效果更好。
這樣,在本實施例的光拾取裝置2中,由於採用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作為光束分離器,即使光碟24本身具有大的雙折射,返回光LB的一部分也必定可到達光接收元件25,因而即使從具有大雙折射的光碟24,也能無故障地進行信息重放。而且,偏振光分離元件1的周期光柵12,其構成使對非常光產生的1級衍射光為最大,因而在把該偏振光分離元件1用於偏振系統光拾取裝置2的情況下,當返回光LB完全不受光碟24雙折射影響時,可使光接收元件25的光接收量最大。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形成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採用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該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可用蒸鍍及紫外線聚合等方法簡單地加以製作,材料本身也價廉。因而,與採用鈮酸鋰的場合相比,可容易且廉價地製造。又,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由於雙折射率大,可做得薄。因此可製成小型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而且,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僅通過蒸鍍然後紫外線聚合,即可在面內均勻形成,因而適合於製作稜鏡、平面鏡等複合元件。
又,在本發明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的製造方法中,僅通過蒸鍍二乙炔單體11a後照射紫外線,形成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然後,對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使紫外線照射部分的折射率變化,同時使該部分收縮構成凹部121。因而,與進行蝕刻形成凹凸圖形的方法相比,可容易且精度良好地形成具有細微凹凸的狹間距周期光柵12。而且,因不需特別的裝置,因而可廉價形成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
又,在本實施例中,在蒸鍍二乙炔單體11a前,先在光學各向同性基板10上形成PET等高分子膜,對該膜表面施加摩擦處理,形成定向膜13,然後,在定向膜13的表面,蒸鍍二乙炔單體11a。因而,僅通過蒸鍍二乙炔單體11a,該單體可自發地定向於定向膜11的摩擦處理方向。
其它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中,設置偏振光分離元件1,使對尋常光,以波分量比2∶1產生0級衍射光和1級衍射光;對非常光,1級衍射光為最大。若本發明是對尋常光或非常光之一,產生0級衍射光和1級衍射光、對另一個至少產生1級衍射光的部分偏振性,則不限於上述波分量比。
又,在上述實施例中,偏振光分離元件1其構成使自雷射光源射出的光,作為尋常光入射至偏振光分離元件1,但在雷射光源射出的光以非常光入射至偏振光分離元件1這種方式構成時,也可設定成使對非常光以2∶1的分波比產生0級衍射光和1級衍射光,而且對尋常光使1級衍射光為最大。
又,本發明涉及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用於不依賴偏振的系統的光拾取裝置的光束分離器時,也可將其構成使對尋常光及非常光中一個的入射光,1級衍射光對0級衍射光的衍射強度比為0.5(0級衍射光1級衍射光=2∶1),而對另一個的入射光,1級衍射光對0級衍射光的衍射強度比為0.5以上(0級衍射光1級衍射光=2∶1以上)。若這樣構成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用於不依賴偏振的系統的光拾取裝置的光束分離器時,雷射一旦受光碟雙射率的影響,光接收元件的光接收量傾向於增大。由此,對有雙折射的光碟,與以往的不依賴偏振的系統的光拾取裝置比較,可實現雷射功率利用率高的光拾取裝置。
又,也可以在形成凹凸狀周期光柵12的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的表面,形成防反射膜、保護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免受機械損傷的保護膜或兼有上述兩膜功能的薄膜。一旦形成防反射膜,可減少偏振光分離元件的光損失;一旦形成保護膜,可保護低機械強度的聚二乙炔衍生物的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從而提高偏振光分離元件1的可靠性。
如上所述,本發明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其特徵在於用聚二乙炔衍生物膜,形成具有部分偏振性的周期光柵。因此,根據本發明,聚二乙炔衍生物膜,不需特殊裝置,即可非常容易地形成,因而能廉價形成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又,由於聚二乙炔衍生物膜,雙折射率非常大,可形成薄的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再者,聚二乙炔衍生物膜,在蒸鍍後僅進行紫外線聚合,即可在面內均勻形成,而且,只要有選擇地進行紫外線照射,即可形成折射率不同的凹部和凸部,與蝕刻等方法比較,可精度良好且廉價地製造狹間距的周期光柵。
權利要求
1.一種偏振光分離元件,其特徵在於包括光學各向同性襯底;在所述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個面上形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在所述薄膜表面形成的凹凸及兩種色彩構成的周期光柵,它使對尋常光和非常光中一個的入射光產生至少1級衍射光,對另一個的入射光產生0級衍射光和1級衍射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其特徵在於,構成所述周期光柵的凹凸的凹部是通過對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所述薄膜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而形成的。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周期光柵其構成使對所述一個入射光產生的1級衍射光為最大。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其特徵在於,在構成所述周期光柵的所述薄膜表面,備有兼具防反射功能和保護所述薄膜免受機械損傷的保護功能的表面薄膜。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周期光柵其構成使對所述一個入射光的1級衍射光對0級衍射光的衍射強度比為0.5以上,對所述另一入射光的1級衍射光對0級衍射光的衍射強度比為0.5。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其特徵在於,在構成所述周期光柵的所述薄膜表面,備有兼具防反射功能和保護所述薄膜免受機械損傷的保護功能的表面薄膜。
7.一種偏振光分離元件的製造方法,所述偏振光分離元件具有光學各向同性襯底、在所述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個面上形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其特徵在於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在所述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個面上蒸鍍二乙炔單體後,向該二乙炔單體照射紫外線,由此使該二乙炔單體聚合,形成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然後,通過對該薄膜有選擇地照射紫外線,形成所述周期光柵。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偏振光分離元件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在蒸鍍所述二乙炔單體前,通過摩擦處理在所述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個面上形成的膜,使之成為定向膜,然後,在該定向膜表面蒸鍍二乙炔單體。
9.一種光拾取裝置,其構成使從雷射光源射出的雷射經偏振光分離元件、1/4波長板及物鏡聚光於光碟,其返回光經所述物鏡、1/4波長板及偏振光分離元件導向光接收元件;其特徵在於,所述偏振光分離元件包括光學各向同性襯底;在所述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光入射面和光出射面中至少一個面上形成的聚二乙炔衍生物構成的薄膜;在所述薄膜表面形成的凹凸及兩種色彩構成的周期光柵,它使對雷射光源射出的雷射產生0級衍射和1級衍射,對從所述光碟返回的光至少產生1級衍射。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周期光柵其構成使對來自所述光碟的返回光產生的1級衍射光為最大。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構成所述周期光柵的所述薄膜表面,備有兼具防反射功能和保護所述薄膜免受機械損傷的保護功能的表面薄膜。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拾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周期光柵其構成使對所述雷射光源射出的雷射,1級衍射光對0級衍射光的衍射強度比為0.5;對來自所述光碟的返回光,1級衍射光對0級衍射光的衍射強度比為0.5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不用特別裝置即可容易且廉價地製造的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及其製造方法。製造偏振光分離元件(1)時,在作為光學各向同性襯底的玻璃襯底(10)的表面(101)上,形成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通過有選擇地紫外線照射該聚二乙炔衍生物膜(11),形成2種色彩的周期構造,同時形成凹凸,製成具有部分偏振性的周期光柵(12)。該具有部分偏振性的偏振光分離元件(1)若用於光拾取裝置,則即使光碟有雙折射,由於部分返回光必定到達光接收元件,可無故障地進行信息重放。
文檔編號G11B11/105GK1226007SQ99101730
公開日1999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1999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1998年2月9日
發明者林賢一, 小林一雄 申請人:株式會社三協精機製作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