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16 01:30:26 4
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該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原料製備而成的:溪黃草、杉木寄生、沙梨樹寄生、山油麻、紫背金牛、白背風、牛大力、五指山參、水榕樹寄生、丹參、雞骨草、白芍、救必應、虎杖、馬鞭草、半枝蓮、半邊蓮、白花蛇舌草、崗梅、黃柏、仙鶴草、茵陳、藿香、香附、絞股蘭、石上柏、田基黃、白茅根、雞內金、雞血藤。本發明藥物組合物能有效治療慢性B型肝炎。
【專利說明】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治療的中藥領域,具體涉及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慢性B型肝炎(簡稱B肝)是指B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 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臨床表現為乏力、畏食、噁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症狀。肝大, 質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 異常或持續異常。根據臨床表現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0003] 病因有以下幾種:1.家族性傳播;2.嬰幼兒期感染病毒;3.缺乏預防意識;4.漏 診;5.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6.既往有其他肝病史感染病毒者。
[0004] 臨床表現:本病潛伏期為6周?6個月,一般為3個月。從肝炎病毒入侵到臨床出 現最初症狀以前,這段時期稱為潛伏期。潛伏期隨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人體免疫狀態 而長短不一。
[0005] 1.全身表現。患者常感身體乏力,容易疲勞,可伴輕度發熱等。失眠、多夢等可能 與此有關。
[0006] 2.消化道表現。肝炎時,肝功異常,膽汁分泌減少,常出現食欲不振、噁心、厭油、上 腹部不適、腹脹等。
[0007] 3.黃疸。病情較重時,肝功能受損,膽紅素的攝取、結合、分泌、排洩等障礙,血液中 膽紅素濃度增高。膽紅素從尿液排出,尿液顏色變黃,是黃疸最早的表現。血液中膽紅素濃 度繼續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膚黃染。由於膽汁酸的排出障礙,血液中膽汁酸濃度增高,過多 的膽汁酸沉積於皮膚,刺激末梢神經,可引起皮膚瘙癢。
[0008] 4.肝區疼痛。
[0009] 5.肝脾腫大。
[0010] 6.肝外表現。面色黝黑晦暗,手掌大、小魚際顯著充血稱肝掌。皮膚上一簇呈放射 狀擴張的形如蜘蛛的毛細血管團稱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現。男性可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對稱或不對稱性的乳腺增生、腫痛和乳房發育,偶可誤診為乳腺癌;女性可出現月經失調、 閉經、性慾減退等。這可能與肝功能減退,雌激素滅活減少,體內雌激素增多有關。
[0011] 7.肝纖維化。
[0012] 常用的治療方法: 1.治療原則 慢性B肝的治療:三分藥治,七分調理;需有戰勝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愉快,生活 規律,合理飲食,不宜過度營養引起肥胖;除黃疸或轉氨酶顯著升高需要臥床休息外,應適 量活動,動靜結合。
[0013] 2.用藥原則 (1)用藥不宜過多過雜很多藥物經過肝臟解毒,用藥過多過雜增加肝臟負擔,對肝病 不利。
[0014] (2)根據慢性B肝病人的具體情況,針對性用藥B型肝炎病毒複製明顯的病人用 抗病毒藥物;有免疫功能紊亂的用調整免疫功能的藥物;有肝細胞損傷的用保護肝細胞的 藥物;有肝臟微循環障礙的用活躍微循環的藥物。可根據辨證施治服用中藥方劑,或選用 1?2種中成藥長期服用。
[0015] (3)用藥過程中注意休息、營養休息和營養是肝病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在保證 休息、營養的基礎上才可能發揮藥物作用。
[0016] 6 預防 1.肝功能(血清轉氨酶)正常3個月以上者,可逐漸從事輕工作,然後逐漸增加工作量, 直至恢復原工作。
[0017] 2.慢性B肝患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極易被各種病毒、細菌等致病因子感染,這樣 會使本來已經靜止或趨於痊癒的病情再度活動和惡化。患者在飲食起居、個人衛生等方面 都應加倍小心,要適當鍛鍊,根據天氣溫度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和各種感染。
[0018] 3.慢性B肝患者宜食含優質蛋白質高的食物,注意高纖維、高維生素食物和硒的 補充及低脂肪、適當的糖飲食。忌酒,少吃辛辣、油炸食品;忌過甜食;忌盲目進補,以免損 害肝臟或增加肝臟負擔。
[0019] 4.慢性B肝患者可定期複查肝功能、B肝兩對半、甲胎蛋白和B超。
[0020]
【發明內容】
[0021]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的製備方法。
[0022]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列的技術方案實現的: 本發明所述的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的: 溪黃草25-35份、杉木寄生25-35份、沙梨樹寄生25-35份、山油麻25-35份、紫背金牛 15-25份、白背風15-25份、牛大力15-25份、五指山參15-25份、水榕樹寄生15-25份、丹 參15-25份、雞骨草15-25份、白芍15-25份、救必應15-25份、虎杖15-25份、馬鞭草15-25 份、半枝蓮15-25份、半邊蓮15-25份、白花蛇舌草15-25份、崗梅15-25份、黃柏15-25份、 仙鶴草15-25份、茵陳15-25份、藿香15-25份、香附15-25份、絞股蘭15-250份、石上柏 15-25份、田基黃15-25份、白茅根15-25份、雞內金15-25份、雞血藤15-25份; 優選地,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的: 溪黃草30份、杉木寄生30份、沙梨樹寄生30份、山油麻30份、紫背金牛20份、白背風 20份、牛大力20份、五指山參20份、水榕樹寄生20份、丹參20份、雞骨草20份、白芍20 份、救必應20份、虎杖20份、馬鞭草20份、半枝蓮20份、半邊蓮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 崗梅20份、黃柏20份、仙鶴草20份、茵陳20份、藿香20份、香附20份、絞股蘭20份、石上 柏20份、田基黃20份、白茅根20份、雞內金20份、雞血藤20份。
[0023] 以下是本發明中藥製劑的藥材來源及主要功效: 溪黃草:為唇形科香茶菜屬植物溪黃草Rabdosia serra (Maxim. )Hara。全草入藥,治 急性肝炎、急性膽囊炎、跌打瘀腫等症。溪黃草有效成分溪黃草素 A,尾葉香茶菜素 A,具有 抗癌活性,對人宮頸癌細胞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據報導,溪黃草的主要活性成分為黃酮類物 質,對肝炎病毒有顯著抑制複製作用,臨床效果高達84%,甚至優於幹擾素與利巴韋林合劑。 功用主治溪黃草具有清熱利溼、退黃祛溼、涼血散瘀的功效,用於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 性膽囊炎,痢疾,腸炎,癃閉,跌打瘀痛等病症。但溪黃草不能治療慢性肝炎,治療小三陽效 果卻非常有限。
[0024] 杉木寄生:別名杉木寄生、沙木寄生、泡杉寄生、刺杉寄生、廣葉杉寄生。性味歸經: 辛、甘,微溫。入心、肺、胃經。功用主治:理氣止痛,溫中除溼,活血祛瘀,解毒抗癌。治心胃 氣痛、心肌梗塞(冠心病)、肺癆病、狂犬病、鼻咽癌。
[0025] 沙梨樹寄生:別名梨樹寄生,梨木寄生。性味歸經:澀,涼。入肺,胃,肝經。功用主 治:生津止渴,清熱化痰,潤肺止咳,降氣平喘。治肺燥熱咳嗽,氣喘,崩漏,咳嗽痰挾血。
[0026] 山油麻:另Il名山芝麻,梧桐科山芝麻屬植物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根可 藥用,葉搗爛敷患處可治瘡癤【性味】苦、微甘,寒。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 用於感冒高燒,扁桃體炎,咽喉炎,腮腺炎,麻疫,咳嗽,瘧疾;外用治毒蛇咬傷,外傷出血,痔 瘡,癰腫疔瘡。
[0027] 紫背金牛:【別名】金牛遠志、坡白草、金牛草、大金牛草、開化三七、人參三七、田七 【來源】遠志科遠志屬植物金不換PolygalaglomerataLour. [P. chinensisL.],以全草入藥。 四季或夏秋均可採挖,洗淨曬乾,或鮮用。【性味歸經】辛、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祛痰止咳,活血散淤。用於咳嗽胸痛,咽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百日咳,肝炎,小兒麻痺後遺 症;外用治癰疽,癤腫,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0028] 白背風:狹葉醉魚草Buddleia asiatica Lour.的根、葉、花。【性味】味辛、苦,性 溫。【功能與主治】有小毒。祛風活絡,散瘀消腫,行氣止痛,化痰止咳,駁骨,止血,除 溼止癢,祛腐生新。
[0029] 牛大力:別名豬腳笠、金鐘根、山蓮藕、倒吊金鐘、大力薯。為豆科豆科崖豆藤屬植 物,美麗崖豆藤Millettia specisoa Champ·。牛大力以根入藥,主要成份為蛋白質、澱粉質 及生物鹼等。【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腎經。【功能主治】補虛潤肺,強筋活絡。用於腰肌 勞損,風溼性關節炎,治肺熱,肺虛咳嗽,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肝炎,遺精,白帶。
[0030] 五指山參:又名佛手參、手掌參,為蘭科植物手掌參的乾燥塊莖。性溫,潤、味甘。 有補腎益氣、生精潤肺、固本養生、強壯肌體的功效。可消瘀止痛,治跌打損傷,補脾潤肺, 安神鎮驚,益氣止痛,能醫治身體虛弱、神經衰弱、勞傷、咳嗽、氣喘等。
[0031] 水榕樹寄生:別名水翁木寄生,酒翁木寄生,水翁花寄生。【性味與歸經】苦,澀,微 寒。入肺,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清暑解表,清熱祛溼,解毒抗癌。主治暑熱感冒,溼熱痢 疾,黃疸肝炎,胃癌,痔瘡。
[0032]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乾燥根和根莖。春、秋二 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性味與歸經】苦,微寒。歸心、肝經。【功能與主治】活血祛瘀,通 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用於胸痺心痛,脘腹脅痛,癥瘕積聚,熱痺疼痛,心煩不眠,月 經不調,痛經經閉,瘡瘍腫痛。
[0033] 雞骨草: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Abrus cantoniensis Hance的乾燥全株。全年均 可採挖,除去泥沙,乾燥。【性味與歸經】甘、微苦,涼。歸肝、胃經。【功能與主治】利溼退黃, 清熱解毒,疏肝止痛。用於溼熱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
[0034] 白芍:為毛茛科植物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i.的乾燥根。夏、秋二季採挖, 洗淨,除去頭尾和細根,置沸水中煮後除去外皮或去皮後再煮,曬乾。【性味與歸經】苦、酸, 微寒。歸肝、脾經。【功能與主治】養血調經,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用於血虛萎 黃,月經不調,自汗,盜汗,脅痛,腹痛,四肢攣痛,頭痛眩暈。【注意】不宜與藜蘆同用。
[0035] 救必應:為冬青科植物鐵冬青Ilex rotunda Thumb.的乾燥樹皮。夏、秋二季剝 取,曬乾。【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肺、胃、大腸、肝經。【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利溼止痛。 用於暑溼發熱,咽喉腫痛,溼熱瀉痢,脘腹脹痛,風溼痺痛,溼疹,瘡癤,跌打損傷。
[0036] 虎杖:為寥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乾燥根莖和根。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鬚根,洗淨,趁鮮切短段或厚片,曬乾。【性味與歸經】微苦,微寒。歸肝、 膽、肺經。【功能與主治】利溼退黃,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止咳化痰。用於溼熱黃疸,淋濁,帶 下,風溼痺痛,癰腫瘡毒,水火燙傷,經閉,癥瘕,趺打損傷,肺熱咳嗽。
[0037] 馬鞭草:為馬鞭草科植物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乾燥地上部分。6? 8月花開時採割,除去雜質,曬乾。【性味與歸經】苦,涼。歸肝、脾經。【功能與主治】活血散 瘀,解毒,利水,退黃,截瘧。用於癥瘕積聚,痛經經閉,喉痺,癰腫,水腫,黃疸,瘧疾。
[0038] 半枝蓮:為唇形科植物半枝蓮 Scutellaria barbata Don [S. rivularis Wall] 的乾燥全草。辛、苦,寒。歸肺、肝、腎經。清熱解毒,化瘀利尿。用於疔瘡腫毒,咽喉腫痛, 毒蛇咬傷,跌扑傷痛,水腫,黃疸。
[0039] 半邊蓮:為桔梗科植物半邊蓮Lobelia chinensis Lour.的乾燥全草。辛,平。歸 心、小腸、肺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用於大腹水腫,面足浮腫,癰腫疔瘡,蛇蟲咬傷;晚期 血吸蟲病腹水。
[0040] 白花蛇舌草:為茜草科耳草屬植物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 Willd. [Oldenlandia diffusa (Willd. ) Roxb.]的全草。甘、淡,涼。入胃、大腸、小腸經。清熱解 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用於腸癰(闌尾炎),瘡癤腫毒,溼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症;外用治瘡 市癰腫,毒蛇咬傷。
[0041] 崗梅:冬青科冬青屬植物梅葉冬青Ilex asprella (Hook, et Arn ·) Champ . ex Benth .,以根、葉入藥。全年可採,洗淨切片曬乾。別名:點稱星、稱星樹、土甘草、山梅 根、假青梅、白點秤、天星木、秤星樹、百解茶、苦梅、山梅、點秤星、梅葉冬青、土甘草。【性味】 苦、甘,涼。【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用於感冒,高熱煩渴,扁桃體炎,咽喉炎,氣 管炎,百日咳,腸炎,痢疾,傳染性肝炎,野蕈、砒霜中毒。為涼茶主要原料;葉外用治跌打損 傷,癰市腫毒。
[0042] 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的乾燥樹皮。習 稱"川黃柏"。剝取樹皮後,除去粗皮,曬乾。【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腎、膀胱經。【功能與 主治】清熱燥溼,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尿赤,帶下陰癢,熱淋澀痛,腳氣 痿蹙,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溼疹溼瘡。鹽黃柏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 蒸。
[0043] 仙鶴草:為薔薇科植物龍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乾燥地上部分。苦、 澀,平。歸心、肝經。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於咳血,吐血,崩漏下血,瘧疾,血痢,脫 力勞傷,癰腫瘡毒,陰癢帶下。
[0044] 茵陳:為菊科植物濱蒿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 et Kit.或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es Thunb.的乾燥地上部分。春季幼苗高6?IOcm時採收或秋季花蕾長成至花 初開時採割,除去雜質和老莖,曬乾。春季採收的習稱"綿茵陳",秋季採割的稱"花茵陳"。 【性味與歸經】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功能與主治】清利溼熱,利膽退黃。用於 黃疸尿少,溼溫暑溼,溼瘡瘙癢。
[0045] 藿香:學名:Agastache rugosa (Fisch. et Mey. )0· Ktze.;又名:合香、蒼告、山 茴香等,屬管狀花目,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與歸經】辛,微溫。歸脾、胃、肺經。【功 能與主治】芳香化濁,和中止嘔,發表解暑。用於溼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溼表證,溼溫初起, 發熱倦怠,胸悶不舒,寒溼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0046] 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乾燥根莖。秋季採挖,燎去毛 須,置沸水中略煮或蒸透後曬乾,或燎後直接曬乾。【性味與歸經】辛、微苦、微甘,平。歸肝、 脾、三焦經。【功能與主治】疏肝解鬱,理氣寬中,調經止痛。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脹痛,疝氣 疼痛,乳房脹痛,脾胃氣滯,脘腹痞悶,脹滿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0047] 絞股蘭:為葫蘆科絞股藍屬植物絞股蘭Gynostemma pentaphyllum (Thunb.) Makino。性味:味苦;微甘;性涼。歸經:歸肺;脾;腎經。功效:益氣健脾,化痰止咳,清熱 解毒。主治:體虛乏力;虛勞失精;白細胞減少症;高脂血症;病毒性肝炎;慢性胃腸炎;慢 性氣管炎。
[0048] 石上柏:為卷柏科卷柏屬植物深綠卷柏的全草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Hieron.。味甘;微苦;澀;性涼。【功能與主治】清熱解毒,抗癌,止血。用於癌症,肺炎,急 性扁桃體炎,眼結膜炎,乳腺炎。
[0049] 田基黃為藤黃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性味】:甘、微苦,微寒。【歸經】:歸肝、脾經。 【功能與主治】清熱利溼;)i 3、血活血;解毒消腫。主黃痕;瀉病;目赤;吐血;血淋;白帶;崩 漏;痛經;閉經;咽喉腫痛;癰腫瘡毒;流火;瘰癧;跌打;蛇蟲咬傷。
[0050] 白茅根:為禾本科植物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 C. E .Hubb.的乾燥根莖。春、秋二季採挖,洗淨,曬乾,除去鬚根和膜質葉鞘,捆成小把。【性味 與歸經】甘,寒。歸肺、胃、膀胱經。【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於血熱吐血,衄 血,尿血,熱病煩渴,溼熱黃疸,水腫尿少,熱淋澀痛。
[0051] 雞內金:為雉科動物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乾燥沙囊內壁。 殺雞後,取出雞肫,立即剝下內壁,洗淨,乾燥。【性味與歸經】甘,平。歸脾、胃、小腸、膀胱 經。【功能與主治】健胃消食,澀精止遺,通淋化石。用於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疳積,遺 尿,遺精,石淋澀痛,膽脹脅痛。
[0052] 雞血藤:為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的乾燥藤莖。秋、冬二 季採收,除去枝葉,切片,曬乾。【性味與歸經】苦、甘,溫。歸肝、腎經。【功能與主治】活血 補血,調經止痛,舒筋活絡。用於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風溼痺痛,麻木癱瘓,血虛萎黃。
[0053]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製備方法,該方法是 採用水提或40- 80%體積百分濃度的乙醇提取。具體的製備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於藥材總重量的6-12倍,每次 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併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 - 80°C時相對密度為1. 10-1. 25的 清膏,即得活性成分。
[0054] 方案二:取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於藥材總重量的6-12倍, 每次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併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80°C時相對密度為1. 05-1. 20 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40-7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70-80°C時相對 密度為1. 10-1. 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0055] 方案三:取全部藥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為藥材總量 的4-10倍,提取時間為1-3小時,合併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至60-80°C時相對密度為 1.10-1. 25的浸膏,即得活性成分。
[0056] 本發明所述的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可以與醫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配合,製成 各種常用製劑,如片劑、顆粒劑、膠囊劑、合劑等。
[0057] 本發明的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稀釋劑:澱粉、乳糖、糊精、微晶纖維素、無機鹽等。
[0058] 潤溼劑與粘合劑:純化水、乙醇、明膠、聚乙二醇、纖維素衍生物等。
[0059] 崩解劑:澱粉、羧甲基澱粉鈉、纖維素衍生物、交聯聚維酮等。
[0060] 潤滑劑:硬脂酸鎂、微粉矽膠、滑石粉、聚乙二醇等。
[0061] 助溶劑: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狀石蠟、植物油等。
[0062] 矯味劑:蔗糖、單糖、芳香劑等。
[0063] 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
[0064] 慢性B肝的治療是世界性的難題。很多慢性B肝患者,使用了多種藥物治療,但療 效均不明顯,病情總發生反覆。現代醫學認為慢性B肝的肝組織損傷,並不是HBV在肝細胞 內增殖所引起的後果,而是HBV感染後在宿主細胞內複製,滲入宿主基因組,使肝細胞表 面表達出新的抗原而誘發自身免疫反應。溼熱毒邪內侵是發生慢性B型肝炎的根本原因, 溼熱毒邪為患,壅滯於肝,則肝失疏洩,留阻於脾,則脾失健運,溼熱較盛。
[0065] 本發明溪黃草對肝炎病毒有顯著抑制複製作用;杉木寄生理氣止痛,溫中除溼; 沙梨樹寄生生津止渴;山油麻清熱解毒;[Z1]:白背風;牛大力補虛潤肺,強筋活絡;五指 山參補腎益氣、固本養生;水榕樹寄生清熱祛溼,解毒抗癌;丹參活血祛瘀,涼血消癰;雞骨 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白芍斂陰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陽;救必應利溼止痛; 虎杖利溼退黃,清熱解毒;馬鞭草活血散瘀,解毒,利水,退黃;半枝蓮、半邊蓮、白花蛇舌草 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崗梅生津止渴;黃柏清熱燥溼,瀉火除蒸;仙鶴草收斂止 血,截瘧;茵陳清利溼熱,利膽退黃;藿香芳香化濁;香附疏肝解鬱,理氣寬中;絞股蘭益氣 健脾;石上柏清熱解毒,抗癌;田基黃清熱利溼,解毒消腫;白茅根涼血止血;雞內金健胃消 食;雞血藤活血補血,舒筋活血。全方相互協同,能抑制肝炎病毒的複製,清熱解毒,利膽通 黃,益氣健脾。本發明藥物組合物用於治療慢性B肝效果顯著。
[0066]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具有以下優點: 1、本發明提供的藥物製劑安全有效,具有抑制肝炎病毒的複製,清熱解毒,利膽通黃, 益氣健脾的功效。本發明藥物組合物臨床使用觀察結果發現,患者ALT、AST、AKP、TBiU DBiL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1);B肝病毒標誌物HBsAg、HbeAg、HBV - DNA在治療後 均有部分轉陰,說明本發明治療慢性B型肝炎溼熱內蘊證具有明顯改善患者肝功能、促使 HBV標誌物部分轉陰等療效。
[0067] 2、本發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製劑,成品採用純中藥配方結合現代先進生產工藝生 產,攜帶和飲用都很方便。
[0068]
【具體實施方式】
[0069] 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應該理解的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是用於說明 本發明而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根據本發明的實質對本發明進行的簡單改進都屬於本發明 要求保護的範圍。除非另有說明,本發明中的乙醇量的百分數是體積百分數,v/v表示溶液 的體積比。
[0070] 實施例1 : 取溪黃草30g、杉木寄生30g、沙梨樹寄生30g、山油麻30g、紫背金牛20g、白背風20g、 牛大力20g、五指山參20g、水榕樹寄生20g、丹參20g、雞骨草20g、白芍20g、救必應20g、虎 杖20g、馬鞭草20g、半枝蓮20g、半邊蓮20g、白花蛇舌草20g、崗梅20g、黃柏20g、仙鶴草 20g、茵陳20g、藿香20g、香附20g、絞股蘭20g、石上柏20g、田基黃20g、白茅根20g、雞內金 20g、雞血藤20g,加水提取2次,兩次加水量分別為藥材總重量的10倍、8倍,兩次提取時間 分別為2小時、1小時,合併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80°C時相對密度為1. 10的浸膏,加入 純化水至總重量為藥材總重量的3倍,灌裝,即得本發明合劑。
[0071] 實施例2: 稱取溪黃草25g、杉木寄生25g、沙梨樹寄生25g、山油麻25g、紫背金牛15g、白背風 15g、牛大力15g、五指山參15g、水榕樹寄生15g、丹參15g、雞骨草15g、白芍15g、救必應 15g、虎杖15g、馬鞭草15g、半枝蓮15g、半邊蓮15g、白花蛇舌草15g、崗梅15g、黃柏15g、仙 鶴草15g、茵陳15g、藿香15g、香附15g、絞股蘭15g、石上柏15g、田基黃15g、白茅根15g、雞 內金15g、雞血藤15g,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別為藥材總量的10倍、8 倍、4倍,提取時間分別3小時、2小時、1小時,合併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至60°C時相對密 度為1. 25的浸膏,加入輔料澱粉、乙醇、滑石粉,製得片劑。
[0072] 實施例3 : 稱取溪黃草35g、杉木寄生35g、沙梨樹寄生35g、山油麻35g、紫背金牛25g、白背風 25g、牛大力25g、五指山參25g、水榕樹寄生25g、丹參25g、雞骨草25g、白芍25g、救必應 25g、虎杖25g、馬鞭草25g、半枝蓮25g、半邊蓮25g、白花蛇舌草25g、崗梅25g、黃柏25g、仙 鶴草25g、茵陳25g、藿香25g、香附25g、絞股蘭25g、石上柏25g、田基黃25g、白茅根25g、 雞內金25g、雞血藤25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別相當於藥材總重量的12倍、8倍、6 倍,每次提取時間分別3小時、2小時、1小時,合併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C時相對密 度為1. 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40%,靜置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70°C時相對 密度為1. 10的浸膏,加入純化水至總重量為藥材總重量的3倍,灌裝,即得本發明合劑。
[0073] 實施例4 : 稱取溪黃草35g、杉木寄生30g、沙梨樹寄生35g、山油麻25g、紫背金牛25g、白背風 25g、牛大力20g、五指山參25g、水榕樹寄生15g、丹參25g、雞骨草25g、白芍20g、救必應 25g、虎杖15g、馬鞭草20g、半枝蓮25g、半邊蓮25g、白花蛇舌草20g、崗梅25g、黃柏15g、仙 鶴草25g、茵陳20g、藿香25g、香附25g、絞股蘭15g、石上柏25g、田基黃25g、白茅根25g、雞 內金20g、雞血藤20g,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濃度分別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 另IJ為藥材總量的10倍、8倍,提取時間分別為4小時、3小時,合併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至 80°C時相對密度為1. 10的浸膏,加入輔料澱粉、乙醇、滑石粉,製得片劑。
[0074] 實施例5 : 取溪黃草25g、杉木寄生30g、沙梨樹寄生25g、山油麻30g、紫背金牛20g、白背風25g、 牛大力25g、五指山參20g、水榕樹寄生15g、丹參25g、雞骨草20g、白芍15g、救必應25g、虎 杖25g、馬鞭草20g、半枝蓮25g、半邊蓮20g、白花蛇舌草15g、崗梅25g、黃柏25g、仙鶴草 15g、茵陳15g、藿香25g、香附20g、絞股蘭15g、石上柏25g、田基黃15g、白茅根25g、雞內金 15g、雞血藤15g,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別為藥材總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 時間分別為3小時、2小時、1小時,合併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的清膏,加入輔料澱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鎂,裝入膠囊殼、製得膠囊劑。
[0075] 實施例6 : 取溪黃草25g、杉木寄生30g、沙梨樹寄生30g、山油麻30g、紫背金牛15g、白背風20g、 牛大力15g、五指山參20g、水榕樹寄生20g、丹參25g、雞骨草20g、白芍15g、救必應15g、虎 杖20g、馬鞭草25g、半枝蓮20g、半邊蓮25g、白花蛇舌草20g、崗梅20g、黃柏25g、仙鶴草 15g、茵陳25g、藿香15g、香附25g、絞股蘭25g、石上柏25g、田基黃25g、白茅根25g、雞內金 25g、雞血藤25g,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別相當於藥材總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 取時間分別為3小時、2小時,合併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80°C下相對密度為1. 05的清 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70%,靜置1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 25的 浸膏,加入輔料澱粉、糊精、乙醇,製得顆粒劑。
[0076] 實施例7 : 稱取溪黃草30g、杉木寄生30g、沙梨樹寄生30g、山油麻30g、紫背金牛20g、白背風 2〇g、牛大力20g、五指山參20g、水榕樹寄生20g、丹參20g、雞骨草20g、白芍20g、救必應 20g、虎杖20g、馬鞭草20g、半枝蓮20g、半邊蓮20g、白花蛇舌草20g、崗梅20g、黃柏20g、仙 鶴草20g、茵陳20g、藿香20g、香附20g、絞股蘭20g、石上柏20g、田基黃20g、白茅根20g、雞 內金20g、雞血藤20g,淨選,乾燥、粉碎,即得本發明粉劑。
[0077] 臨床治療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 1病例來源 選取門診就診的患者100例。
[0078] 1. 2診斷標準 ①中醫證候診斷標準:參考《中藥新藥治療病毒性肝炎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② 西醫診標準及其依據:參照《全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9月西安全國傳染病與 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聯合修訂)進行診斷。
[0079] 1. 3納入標準 ①年齡:在18歲一 65歲之間,性別不限;②符合中醫辨證標準和西醫診斷標準者; ③西醫確診為慢性B型肝炎,丙氨酸基轉移酶(ALT) >2倍並且< 10倍正常值上限,膽紅 素< 85 μ mol/L 者。
[0080] 1. 4排除標準 ①經檢測證實由藥物中毒、乙醇中毒等因素所致的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炎;②除HBV 感染外,其他類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慢性B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③合併肝癌、肝性腦病,以 及嚴重的心腦血管、肺、腎、內分泌和造血系統嚴重原發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準備 妊娠婦女,哺乳期婦女;⑤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者。⑥60 d內接受過系統性抗病 毒治療、免疫調節劑、皮質激素或抗纖維化藥物治療者。
[0081] 1.5治療方法 給予本發明實施例1合劑,早晚分服兩次,連續服用90 d。
[0082] 1.6檢測指標 ①分別於治療前後檢測患者的肝功能,具體包括:血清丙氨酸基轉移酶(ALT)、 天門冬酸基轉移酶(AST)、鹼性磷酸酶(AKP)、血清白蛋白(A)、球蛋白(G)、血清總膽紅 素(TBiL)、直接膽紅素(DBiL)。②治療前後B肝病毒標誌物檢測,主要包括B肝抗原 s (HbsAg)、B肝抗原e (HbeAg)、B肝病毒核糖核酸(HBV - DNA)。
[0083] 1. 7統計方法 分析軟體採用SPSS 11.0, P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0084] 2 結果 2. 1肝功能變化情況比較 表1慢性B型肝炎患者治療前後肝功能變化情況比較(1 士
【權利要求】
1. 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的:溪黃草 25-35份、杉木寄生25-35份、沙梨樹寄生25-35份、山油麻25-35份、紫背金牛15-25份、 白背風15-25份、牛大力15-25份、五指山參15-25份、水榕樹寄生15-25份、丹參15-25 份、雞骨草15-25份、白芍15-25份、救必應15-25份、虎杖15-25份、馬鞭草15-25份、半枝 蓮15-25份、半邊蓮15-25份、白花蛇舌草15-25份、崗梅15-25份、黃柏15-25份、仙鶴草 15-25份、茵陳15-25份、藿香15-25份、香附15-25份、絞股蘭15-250份、石上柏15-25份、 田基黃15-25份、白茅根15-25份、雞內金15-25份、雞血藤15-25份。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製備而成 的:溪黃草30份、杉木寄生30份、沙梨樹寄生30份、山油麻30份、紫背金牛20份、白背風 20份、牛大力20份、五指山參20份、水榕樹寄生20份、丹參20份、雞骨草20份、白芍20 份、救必應20份、虎杖20份、馬鞭草20份、半枝蓮20份、半邊蓮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 崗梅20份、黃柏20份、仙鶴草20份、茵陳20份、藿香20份、香附20份、絞股蘭20份、石上 柏20份、田基黃20份、白茅根20份、雞內金20份、雞血藤20份。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的活性成分是採用水提或 40-80%體積百分濃度的乙醇提取製備而成的。
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的活性成分是通過以下方法製備而 成的:取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於藥材總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時 間為1-3小時,合併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 - 80°C時相對密度為1. 10-1. 25的清膏, 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的活性成分是通過以下方法製備 而成的:取全部藥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當於藥材總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 時間為1-3小時,合併提取液,濾過,濾液濃縮至70-80°C時相對密度為1. 05-1. 20的清膏, 加入乙醇,使含醇量為40-70%,靜置12-24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70-80°C時相對密度為 1. 10-1. 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6.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徵在於它的活性成分是通過以下方法製備而 成的:取全部藥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為藥材總量的4-10倍,提 取時間為1-3小時,合併提取液,過濾,濾液濃縮至60-80°C時相對密度為1. 10-1. 25的浸 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7. 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由權利要求1或2所述治療B肝的藥物組合物與醫藥行業 上可接受的載體配合製備成得。
【文檔編號】A61K36/899GK104324259SQ201410595022
【公開日】2015年2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30日
【發明者】張立 申請人: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