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桿桿身的製作方法
2023-05-01 13:35:06 3
專利名稱::高爾夫球桿桿身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特別是涉及一種手感與鋼桿身手感相似而且在穩定性上更好的高爾夫^#桿身。
背景技術:
:圖8是傳統的塑料高爾夫球桿桿身結構的透視圖。如圖8所示,高爾夫#桿身的結構包括其中有加固纖維傾斜交叉的抗扭剛度保持層l、其中加固纖維平行於桿身縱向的方向排列的抗撓剛;l保持層2,同時可選擇地包括其中加固纖維垂直於桿身縱向的方向排列的抗壓剛度保持層3。通常,高爾夫球桿桿身由4^6層抗扭剛度保持層1和"層抗撓剛度保持層2組成(例如日本專利申請號311678/1995的說明書)。在傳統的塑料桿身中,具有垂直於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的預浸漬體可選擇地纏繞在錐形桿身形狀的金屬心軸上。其後,其中加固纖維傾斜交叉的預浸漬薄片4纏繞在上面提到的預浸漬體層上。如圖9所示,預浸漬薄片4是這樣製作的重疊傾斜預浸漬體41在傾斜預浸漬體42上,在該傾斜預浸漬體41中,諸如碳纖維的加固纖維傾斜設置在預設方向上,而在該傾斜預浸漬體41上,加固纖維設置在與預設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然後加固纖維設置在平行於縱向的預浸漬薄片纏繞在預浸漬薄片4上,接著一條帶子螺旋纏繞在預浸漬體上起固定作用,並且預浸漬薄片內的熱固樹脂被熱固化。在下文中,內部加固纖維以單一方向排列的預浸漬^^皮稱為UD預浸漬體。在本實施例中,UD預浸漬體的概念不僅包括內部加固纖維平行於和垂直於桿身縱向排列的預浸漬體,而且包括內部加固纖維以預設方向傾斜設置的傾斜預浸漬體41和內部加固纖維以與預設方向相反的方向設置的傾斜預浸漬體42。在按照上述方法生產的高爾夫#桿身中,起固定作用的帶子痕跡形成在桿身的表面上。所以,在做成產品之前,要對抗撓剛度保持層的上述最外層表面的表面進行拋光,除去帶子的痕跡並修勻表面,在表面上塗抹油漆和印花,並且接著形成透明的表面層。上述塑料桿身基本上是通過固化熱固樹脂來製造的,該樹脂包含在其中加固纖維按照上述一個方向排列的UD預浸漬體層中。然而,儘管加固纖維(例如碳纖維)具有1.5%的延伸率,但是和加固纖維相比,大多數的熱固樹脂層的強度小,撓性強。所以,熱固樹脂層在其中有加固纖維排列的方向上具有充分影響。然而,存在的問M,當向厚度方向或者橫向方向施力時,熱固樹脂層之間將會出現變形或者位移。當使用按照上述方法製造的高爾夫桿身通過#擊球時,將出現由於熱固性纖維層之間的位移或變形不容易實現穩定擊球的問題。所以,在方向和射程上將出現波動。而且熱固樹脂層之間的上述位移也會破壞擊球的手感。也就是說,對於一位習慣了鋼製桿身手感的高,員來說,熱固樹脂之間的上述位移存在的問;IIA球員手感與^^J鋼製桿身的手感不同。此外,抗扭剛度保持層1通過爭嫌UD預浸漬體41和42製成。所以存在的問M,由於層壓預浸漬體的位移導致桿身的準確性不能提高。而且,因為進行了層壓,導致步驟數增加和實用性降低的問題。下文中,上述的抗扭剛度保持層被稱為UD抗扭剛度保持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這樣的高爾夫#桿身,該桿身需要較少步驟數、很好的實用性以及可以很容易製造。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這樣的高爾夫球桿桿身,該桿身具有很高的準確性,熱固樹脂間的位移減小,能夠獲得接近鋼桿身的手感和很好的穩定性。
發明內容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高爾夫球桿桿身使用這樣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該桿身包括抗扭剛度保持層和UD抗撓剛度保持層,其中抗扭剛度保持層由熱固樹脂製成,該熱固樹脂包括傾斜交叉於所述桿身縱向的加固纖維,而UD抗撓剛度保持層由熱固樹脂製成,而該樹脂包括平行於所述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其特徵在於,至少一部分所述的抗扭剛度保持層包括平紋組織織物層,而該平紋組織織物層通過^^f身形狀纏繞和固化平故組織預浸漬體而得到,其中平紋組織織物層使平紋組織織物中浸漬熱固樹脂的經紗和綿紗按照下述方式相互交織,即所述的經紗和煒紗在所述桿身的縱向上傾斜交叉。而且,本發明的高爾夫漆f幹桿身使用這樣一種高爾夫糸片桿身,該桿身包括抗扭剛度保持層和抗撓剛度保持層,其中抗扭剛度保持層由熱固樹脂製成,該熱固樹脂包括傾斜交叉於所述桿身縱向的加固纖維,而抗撓剛度保持層由熱固樹脂製成,而該樹脂具有平行於所述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抗扭剛度保持層具有平紋組織織物層和三軸向織物層,其中平玟組織織物層通過像桿身形狀纏繞一個預浸漬體並對該預浸漬體固化而形成,其中的預浸漬體通過對具有相互交織的經紗和綿紗的平紋組織織物用熱固樹脂浸漬製成,其方式為所述經紗和綿紗在桿身的縱向傾斜交叉,而其中三軸向織物層通過^^f身形狀纏繞一個預浸漬體並對該預浸漬體固化而形成,其中的預浸漬體通it^"三軸向織物用熱固樹脂浸漬而得到,該三軸向織物具有與綿紗傾斜的第一經紗和與綽紗傾斜交叉的第二經紗,同時該三軸向織物有這樣的結構這些紼紗和第一、第二經紗交替地通過紗線的上側和下側織造,使所述的綽紗平行或垂直於桿身的縱向。根據本發明中的第一項發明,抗扭剛度保持層包括熱固化了浸漬一個平紋組織織物的熱固樹脂的平紋組織織物層。平紋組織織物由經紗和綿紗織成並且紗線的運動受到限制。所以,經紗施加阻力對抗縱向力和煒紗施加阻力對抗橫向力。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熱固樹脂層間的變形或者位移。所以,既然在擊球時可以抑制層間的位移,那麼就可以在提高距離和方向的穩定性上獲得優勢。另外一個好處是與僅用三軸向織物層相比,手感較軟,彎曲後的反彈變慢,擊球變得更加容易。這些特性對於包括推桿的鐵製^^f更合適。而且,本發明中的第二項發明使用如下層用熱固樹脂浸漬平紋組織織物並固化該熱固樹脂形成的平紋組織織物層以及使用三軸向織物作為抗扭剛度保持層的三軸向織物層。因為平紋組織織物和三軸向織物分別由經紗和煒紗織造而成,紗線的運動受到限制。所以,可以有效地抑制熱固樹脂層間的變形或者位移。而且,因為不需要粘接預浸漬體42到預浸漬體41上,則可能製造出一種需要較少的步驟數就可以具有較高的實用性和準確性的高爾夫ilOf桿身。圖1為本發明高爾夫#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2為用於本發明高爾夫球桿桿身的平紋組織織物的俯視圖和剖視圖3為本發明高爾夫iW桿身的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4為本發明高爾夫#桿身的另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5為本發明高爾夫#桿身的又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6為本發明高爾夫耕桿身的又一個實施例的剖視圖;圖7a和7b為解釋三軸向織物結構的示意圖;圖8為塑料高爾夫#桿身的典型結構示意圖;以及圖9為形成傳統抗扭剛度保持層的UD預浸漬體的方框圖。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高爾夫^桿身的一個實施例具有這樣的結構UD抗撓剛度保持層2由具有平行於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的熱固樹脂製成;為樹脂層的UD抗壓剛度保持層3具有可選擇地以垂直於桿身縱向的方向排列的加固纖維,這兩層形成於由熱固樹脂製成的抗扭剛度保持層1上面,而該熱固樹脂具有傾斜交叉於桿身縱向的加固纖維,這與圖8中所示情況相同。高爾夫球桿由4^層UD抗撓剛度保持層2組成。在本發明的上述實施例中,平紋組織織物層ll被用在抗扭剛度保持層1中的至少一部分上,其中該平紋組織織物層11通過對用熱固樹脂浸漬一種平紋組織織物得到的平紋組織預浸漬體進行固化而形成。圖l示出了具有上述結構的優選實施例,其中平紋組織織物層11形成於UD抗扭剛度保持層1上面,而且,UD抗撓剛度保持層2形成於層11上。圖2a為用於本發明的平^J且織織物的俯視圖,以及圖2b為織物的剖視圖。如圖2a和2b所示,平紋組織織物具有如下的結構其中的經紗51和綷紗52相互成直角織造。而且,平紋組織織物預浸漬體象杆一樣纏繞在心軸上並被固化,以使經紗51和綿紗52相互交叉與桿身的縱向成接近45。的角0。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一方面經紗51和絆紗52和縱向軸線的角度可能會因為纏繞而稍微偏離45°,經紗51和綽紗52依然^l定,因為經紗51和綿紗52之間形成的角度為2e,也就是90。。所以,加固纖維轉矩的影響是恆定的,同時,即使經紗51和綿紗52並沒有^#確地纏繞,平衡^艮容易實現。因此,設計的靈活性增強,桿身的實用性得到改進。另外,當傾斜交叉的加固纖維與桿身縱向的角度為45°時,有可能顯示最好的扭轉效果。因此,如上所述,優選的是,這樣纏繞預浸漬體以使加固纖維相對於桿身的縱向成45。角。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平紋組織織物的紗線用碳纖維。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經紗51和煒紗52可以使用氧化鋁纖維、芳族聚醯胺纖維、tirano纖維、非晶態纖維或者玻璃纖維。也就是說,M上不限制紗線的種類。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平紋組織織物優選的織物經緯密^!4支紗/cm或更多。當織物經綿密度低於4根紗線/釐米時,平玟組織織物的厚度增加,實用性降低。而且,紗線優選的粗度為3K(1K代表IOOO根長絲)或更小。當粗度超過3K時,1股變得太粗而且也不太可能確保足夠的纖維密度(織物經綿密度),實用性也會因為紗線不容易纏繞在桿身上而降低。在本發明中,基本上可以使用任何樹脂作為預浸潰體樹脂浸漬本發明的上述織品。例如,可以使用環氧樹脂、非飽和聚酯樹脂、酚醛樹脂、乙烯酯樹脂或者峰值樹脂(peakresin)。上述預浸漬體優選的厚度為0.3mm或者更薄。當厚M過0.3mm時,l股變得太厚而且也不太可能確保足夠的纖維密度(織物經煒密度),或者實用性也會因為預浸漬體不容易纏繞在桿身上而降低。而且,預浸漬體優選的重量為400g/n^或者更少。當重量超過400g/m2時,預浸漬體將變得太厚,優選的是,預浸漬體的樹脂量在25"40wt。/。之間。當樹月旨量等於25wtV。或更少時,不太可能製造出令人滿意的桿身,因為樹脂量太少了。然而,當樹脂量超過40wt。/。時,在桿身重量不變的情況下轉矩將變得過大。在本說明書中,轉矩表示1英尺.磅^^載到桿身旋轉方向時的扭##呈度。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UD抗撓剛;l保持層2形成於抗扭剛度保持層l(平紋組織織物層ll)上,其中在該UD抗撓剛度保持層2中,加固纖維以桿身縱向排列,而抗扭剛度保持層1為加固纖維形成如圖8所示的平故組織織物的樹脂層。用於抗壓剛度保持層3的預浸漬體可以是使用傳統UD預浸漬體的UD抗壓剛度保持層。UD抗撓剛度保持層2構成桿身最外表面層。桿身這樣形成一個產品設置UD抗撓剛度保持層2、磨光作為最外表面層的UD抗撓剛度保持層2表面並且使該表面光滑,然後在層2上施加油漆和印花,最後在層2上形成透明的表面層。而且,在本發明的另一個實施例中,可能形成一個樹脂層的抗壓剛度保持層3,其中加固纖維以垂直於桿身縱向的方向(桿身圓周的方向)排列在抗扭剛度保持層1(UD抗扭剛度保持層10和/或平紋組織織物層11)的內側或者外側。用於抗壓剛度保持層3的預浸漬體也可以是使用傳統UD預浸漬體的抗壓剛度保持層。此外,在另一個實施例中,為了調整桿身特性,例如桿身的硬度、擊球點、重量和抗扭剛度,可以將由傳統UD預浸漬體形成的UD抗扭剛度保持層10層疊在上述平紋組織織物層外側。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以使用這樣的抗撓剛度和/或抗壓剛度保持平紋組織織物層,該層通過對由浸漬熱固樹脂的平紋組織織物製成的平紋組織預浸漬體進行固化而形成。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纏繞預浸漬體以使經紗51或者緯紗52平行於桿身縱向和固化預浸漬體,這樣形成抗撓剛度和/或抗壓剛度保持平紋組織織物層。在這種情況下,絆紗52(經紗51)平行於桿身縱向排列有助於抗撓剛度的保持,垂直於經紗51的綷紗52(經紗51)纏繞在與桿身縱向(圓周方向)垂直的方向。所以,煒紗52有助於抗壓剛度的保持。在這種情況下,在沒有形成抗壓剛度保持層3的情況下有可能獲得一樣的有益效果。當使用上述平紋組織織物層時,UD抗撓剛度保持層2形成最外部表面層,該層為加固纖維排列在桿身縱向的樹脂層或者是不包括加固纖維的樹脂層。當沒有形成UD抗撓剛度保持層2或者不包括加固纖維的樹脂層、但織品層在最外層表面時,由於製造的桿身表面被拋光,織品層的纖維被切斷,織品層的功能被破壞。在本發明的情況中,有平故組織織物層的抗扭剛度保持層和抗撓剛度保持層或者不包括形成在最外層表面的加固纖維的樹脂層就足夠了。在另外的一個結構中,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式把如上所述的標準抗扭剛度保持層和抗撓剛度保持層以及抗壓剛度保持平紋組織織物層結*來。而且,在本發明中,允許和上述平紋組織織物層一起形成三軸向織物層。在本發明的一個桿身的典型結構中,包括可選擇地排列在垂直於桿身縱向的方向上的加固纖維的樹脂層的UD抗壓剛度保持層3(T以稱作90°層)形成於UD抗扭剛yl保持層10之上(例如一層(lply)},其中UD抗扭剛度保持層10由固化多個UD預浸漬薄片(例如四層;在這種情況下,UD預浸漬薄片由2x4層形成)熱固樹月旨層形成,而UD預浸漬薄片中的加固纖維通過如下方式製成,即把具有加固纖維以預設方向傾斜設置的傾斜預浸漬體41與具有加固纖維以圖3所示預設方向相反的方向設置的傾#^浸漬體42重疊,而使加固纖維傾斜交叉。通過平紋組織織物層11形成抗扭剛度保持層1形成於UD抗壓剛度保持層3上。允斧使用一層或者更多層的平^J且織織物層11(例如三層)。此外,三軸向織物層12也可以通過或者不通過一層或更多層UD抗撓剛度保持層2(可以稱為0°層)形成於疊置層之上,其中UD抗撓剛度保持層2由固化包括力口固纖維平行於縱向排列的熱固樹脂層形成。而且,形成一層或者更多層的UD抗撓剛度保持層2或者0。層的層2。如圖7a和7b所示,三軸向織物層12具有與綽紗51傾斜的第一經紗52和與經紗52傾斜交叉的第二經紗53,而且這些煒紗51、經紗52和經紗53交替地通過紗線上側和下側而交織,並且纏繞成^^一個桿身,以使綷紗51平行(0°方向)或者垂直於(90°方向)桿身的縱向。圖4所示為另一個優選的實施例。在這個實施例中,一層或兩層UD抗扭剛度保持層2或者一層或兩層UD抗壓剛度保持層3(0。或90°層)被層疊在UD抗扭剛度保持層1(例如四層;在這種情況下,預浸漬薄片由2x4層形成)上,其中UD抗扭剛度保持層l這樣形成由內部加固纖維以預設方向傾斜設置的傾斜預浸漬體41和內部加固纖維以與預設方向相反方向設置的傾,浸漬體42相互疊置、並固化內部加固纖維傾斜交叉設置的UD預浸漬薄片4的許多熱固樹脂。可以替換UD抗扭剛度保持層IO和UD抗撓剛度保持層2或者UD抗壓剛度^W層3(0。或卯。層)。也就是說,可以允許首先形成0。層或者90。層然後形成UD抗扭剛度保持層10。由平紋組織織物層11分別形成的抗扭剛度保持層(例如兩或三層)形成於上述層上,三軸向織物層12通過UD抗撓剛度保持層2或者UD抗壓剛度保持層3(0°或卯°層)形成於平紋組織織物層11之上,並且平紋組織織物層21(例如兩或三層)通過或者不通過0°層2或90。層3(例如1-2層)形成。平紋組織織物層21是以經紗平行於桿身縱向的方式被纏繞和固化的(所以綽紗垂直於軸線的方向)層,也就是保持抗撓剛度和/或抗壓剛度以便於實現抗撓剛度和抗壓剛度保持功能的平紋組織織物層21。一層或者更多層的UD抗撓剛度保持層1(0。層)也可以進一步形成在平紋糹且織織物層21上。在圖5所示的又一個實施例中,形成了保持抗扭剛度的一層或更多平^!且織織物層11(例如兩或三層)。一層或更多UD抗扭剛度保持層10形成於平紋組織織物層11上,而且也形成三軸向織物層12,同時通過0。層2或90°層3形成抗撓剛度和/或抗壓剛;l保持平玟組織織物層21。UD抗撓剛度保持層IO形成於平玟組織織物層21上。在高爾夫i^ft桿身的情況中,上述平紋組織織物和平紋組織預浸漬體被有效地用於平RI且織織物層11和21中。在圖6所示的優選實施例中,平紋組織織物層11形成於UD抗扭剛度保持層10上,三軸向織物層12在與層11相鄰的地方形成。UD抗撓剛度保持層2進一步形成於三軸向織物層12上。三軸向織物5具有與煒紗51傾斜的第一經紗52、與經紗52傾斜交叉的第二經紗53。這些綿紗51、經紗52和53可交替員過紗線上側和下側織造。綿紗52和經紗53之間形成的角度e優選的在2S75。之間形成。當角度偏離25"75。的範圍時,三軸向織物的各向同性將喪失,形狀保持特性將被破壞。角度的範圍更好的是在50-70°之間。典型地,織品優選的是由經紗51、綿紗52和53相互形成大約60。而針織紗線製成。儘管經紗51、綿紗52和53與平紋組織織物的情;;U目同,一般使用碳纖維,但也可以使用氧化鋁纖維、芳族聚纖纖維、tirano纖維、非晶態纖維或者玻璃纖維。也就是說,基本上不限制紗線的種類。而且碳纖維包括節距型(pitchtype)和盤型(pantype),這兩種都可以使用。可以允許這些纖維在物理特性上各不相同,而且在物理特性上的不同包括例如甚至在同一纖維中的抗張強度或伸長彈'射莫量。上述三軸向織物優選的形成於32^64恥格(gauge)之間。超出上述範圍的三軸向織物將降低高爾夫#桿身的性能。在32恥格的三軸向織物情況下,絆紗51之間的間隔dx是1.80mm,經紗52和53之間交叉點的間隔dy是2.04mm。在64^"的情況下,dx是0.90mm,dy是1.04mm。上述預浸漬體的厚度優選的是0.4mm或者更少。當厚度超過0.4mm時,l股變得太厚,從而不能獲得足夠的纖維密度(紗線支數)或者預浸漬體的實用性也會因為預浸漬體不容易纏繞在桿身上而降低。而且,預浸漬體的重量優選的是350g/n^或者更少。當重量超過350g/m2時,樹脂極端地被擠進組織圖案中,預浸漬體會變得非常厚。預浸漬體的樹脂量優選的在2S50wt。/。之間。當樹脂量等於25wtV。或更少時,不太可能製造出優選的桿身,因為樹脂量太少了。然而,當樹脂量超過50wt%時,桿身的外部直徑將變得過大。在本發明一個實施例中,UD抗撓剛度保持層2或者UD抗壓剛度保持層3由0°層或者90。層構成,該層2或者層3設置在平紋組織織物層11和三軸向織物層12之間(也就是織品層之間)。或者,在它們之間設置UD抗扭剛度保持層10。上述結構被用來防止織品層11和12之間彼此直#4^觸。當織品層11和12之間彼此直接接觸時,樹脂量變得不充足,層間的剝離強度不夠,從而層間可能出現位移。為了防止上述情況出現,設置0。層或者90°層。0。層保持抗撓剛度和90。層保持抗壓剛度當然很重要。而且,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能把平紋組織織物層11和三軸向織物層12設置成互相接觸(也就是說,把織品層設置成互相接觸)。在本發明的又一個實施例中,如圖3"6所示,UD抗撓剛度,層2形成於織品層11和12或者織品層21上。UD抗撓剛虞J呆持層2組成桿身的最外表面層。而且,在又一優選的實施例中,不包括加固纖維的透明樹脂層形成於UD抗撓剛度保持層2或織品層11、12和21上。在設置UD抗撓剛度保持層2和/或透明樹脂層後,通過對在最外層表面上的UD抗撓剛度保持層2的表面進行磨光和修勻、接著在表面塗抹油漆和印花、形成透明的表面層來製成產品。在上述的實施例中,三軸向織物層12和平紋組織織物層11在桿身的4^P長度上形成。然而,也可以在削#/或擊球側形成層12和層11的一部分。而且,也可以在削#/或擊球側形成層12和層11的一部分或者獨立地在桿身的中心部形成。例1和2高爾夫J^f桿身使用圖2所示的平^J且織織物製造。高爾夫^W桿身通過如下形成在心軸上纏繞3層本發明的平紋組織預浸漬體(樹脂量=40%;加固纖維的彈'h^莫量-24t)、l層垂直於桿身縱向排列的UD預浸漬體(這些預浸漬體中的每一層樹月旨量=40%;加固纖維的彈性模量=24t)、以及2層具有平行於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的抗撓剛度保持UD預浸漬體(樹脂量=24%,加固纖維的彈性模量=301)並且固化它們。平紋組織預浸漬體纏繞成像桿身,以使平紋組織織物的經紗51和煒紗52在桿身的縱向上以接近45。角度e相互交叉(例1)。而且,本發明中的平紋組織預浸漬體(樹脂量-40%;加固纖維的彈'l":Mi量-24t)M身纏繞3層,以使平^M織織物的經紗51和緯紗52以接近45。的角度e在桿身縱向上相互交叉(參見圖1中的箭頭)。接著,纏繞1層平玟組織預浸漬體(樹脂量=40%;加固纖維的彈'N^莫量-24t)以使經紗51或者綿紗52平行於桿身的縱向(或煒紗或者經紗垂直於桿身的縱向)。此外,具有平行於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的抗撓剛度保持CD預浸漬體(樹脂量=24%;加固纖維的彈性才莫量-30t)在心軸上纏繞2層並且被固化以形成高爾夫#桿身(例2)。而且,為了比較,通過採用如下層來製造高爾夫拿片桿身代替平紋組織織物層的3層UD抗扭剛度保持層(UD預浸漬體41-3層和UD預浸漬體42=3層)(樹脂量=40%;加固纖維的彈性模量=24t)、1層具有平行於桿身排列的加固纖維的UD預浸漬體,1層具有垂直於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的UD預浸漬體(上述每層預浸漬體,樹脂量=40%;加固纖維的彈'^#量=2射)以及2層UD抗撓剛度保持層(樹脂量-24%;加固纖維的彈'h^莫量=30t)(對比例1)。碳纖維紗線(3K)用作每一層的加固纖維。而且,平紋組織織物中的經紗和綿紗分別使用碳纖維。每一個經紗和綿紗的粗度為3K,而且每一經紗和煒紗的紗線支數為4.9yarns/cm。此外,當使用平玟組織預浸漬體時,厚;!A0.22mm,重量是328g/m2。上述高爾夫^桿身的特性如下所示。表l例1例2對比例長度46in46in46in重量67.2g67.8g扭矩5.8Q5.65°5.67°頻率245cpm244cpm244cpm高爾夫#桿身(每個桿身的長H45英寸)分別通過設置51g相同的把手和194g相同的頭部來製造以使機器人在相同的條件下擊打高爾夫球。機器人是這樣設置的機器人在頭部擊球的位置對於所有的球桿來說都是相同的,頭部的iUL為40m/s。作為使用本發明的例1中的桿身在高爾夫球桿的頭部中心擊打100個高爾夫球的結果,球的落點(射程)為接近198.7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3.75yd,橫向的誤差為i5,5yd。而且,通過將頭部擊球位置向頂端側移動10mm擊打100個高爾夫球的結果為,球的落點(射程)為接近196.4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3.9yd,橫向的誤差為士4,5yd並且射程的誤差與在頭部中心擊球的誤差相同。然而,當移動擊球點10mm時,4黃向的誤差更小。但是,當使用本發明的例2所示的桿身在高爾夫乘片的頭部擊打100個高爾夫球時,球的落點(射程)接近197.9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2,95yd,橫向的誤差為i4.1yd。而且,通過將頭部擊球位置向頂端側移動10mm擊打100個高爾夫球的結果為,球的落點(射程)接近193.1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3,55yd,橫向的誤差為i3.6yd,儘管射程的誤差與在頭部中心擊球的情;;U目同,然而,當向頂端側移動擊球點10mm時,橫向的誤差更小。在通過傳統桿身形成高爾夫^的情況中,當在桿身頭部的中心擊球時,球的落點(射程)接近193.7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5.7yd,橫向的誤差為±5.857丄而且,通過將頭部擊球位置向頂端側移動10mm擊打高爾夫球的結果為,球的落點接近193.7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9.257山橫向的誤差為±4.5丫€1。也就是說,在例1的情況下,和對比例1相比,在後面和前面方向的誤差更小,例1中距離的穩定性更高。因為例1中高爾夫#桿身橫向的誤差比使用傳統球桿的誤差小,儘管例1中桿身的扭矩比傳統桿身的轉矩大,例1中的桿身可以用作穩定的高爾夫#桿身。然而,例2與對比例1相比的結果發現,例2桿身在後面和前面方向以及橫向上的穩定性都非常的好。而且,本發明中的高爾夫桿身分別有相對慢的反應特性,而且容易與^目;並,所以控制能力提高。通過上述的結果,可以認為由於平紋組織織物是編織的,因此經紗和綿紗的運動4艮小。為此,由於在平玟組織織物層之間以及在平紋組織織物層與抗撓剛度層之間的位移減小,因此在距離和方向上產生了穩定性,同時抗扭剛度因為經紗和絆紗的運動很小而增加。根據這些結果,已經發現,可以為需要距離和方向穩定性的鐵桿製造特別有用的糸ft。此外,因為平糹丈組織層有很大的各向同性,可以獲得和鐵一樣的手感。例3高爾夫^桿身使用圖2所示的平故組織織物製造。高爾夫球桿桿身通過如下形成在心軸上纏繞3層平玟組織預浸漬體(樹脂量=40%;加固纖維的彈性才莫量=24t)、3層UD預浸漬體和4層傳統抗撓剛度保持UD預浸漬體(樹脂量-24%;加固纖維(碳纖維)的彈性模量-30t)並且固化它們而製成,其中的UD預浸漬體通過把其中加固纖維在預定的方向上傾斜^L置的傾斜預浸漬體(樹脂量=40%;加固纖維的彈性才莫量-24t)和其中加固纖維設置在與預設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傾斜預浸漬體(樹脂量=40%;加固纖維的彈'1^莫量=241)(使用了3x2預浸漬體)疊加而獲得,而其中傳統抗撓剛度保持ud預浸漬體具有平行於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而且,平紋組織預浸漬^f皮纏繞得形狀^^f身,以^使經紗51和綿紗52在桿身的縱向上以45。角的角度e相互交叉(參見圖2所示的箭頭)。每一層加固纖維都使用碳纖維。所有平故組織織物的經紗和綿紗都使用碳纖維。每一個經紗和每一個綽紗的粗度為3K,而且經紗和綿紗的紗線支數為4.9yarns/cm。此外,當製成平紋組織預浸漬體時,厚M0.22mm以及重量是328g/m2。而且,為了比較,使用6層傳統的UD抗扭剛度保持層(UD預浸漬體4卜6層和UD預浸漬體42-6層)(樹脂量=40%;加固纖維的彈'^^量=24t)和4層UD抗撓剛度保持層(樹月旨量=40%;加固纖維的彈'^^莫量=30t)來製造高爾夫球桿桿身(與例2相比)。加固纖維中的紗線使用碳纖維(3K)。上述高爾夫#桿身的特性如下所示。表2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高爾夫球桿(每個桿身的長M45英寸)通過設置51g相同的把手和194g相同的頭部來製造以使機器A^相同的^Ht下擊打高爾夫球。機器人是這樣設置的機器人在頭部擊球的位置對於所有的球桿來說都是相同的,頭部的i4y變為40m/s。作為使用本發明中的桿身在高爾夫球桿的頭部中心擊打100個高爾夫球的結果,球的落點(射程)接近189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4yd,橫向的誤差為i4.7yd。而且,通過將頭部擊珅4立置向頂端側移動10mm擊打IOO個高爾夫球的結果為,球的落點(射程)為188.7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4yd,橫向的誤差為i8yd,在這種情況下,射程的誤差與在頭部中心擊球的誤差相同。然而,在使用傳統桿身的高爾夫球桿的情況下,球的落點接近188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6yd,橫向的誤差為i5yd。而且,通過將頭部擊球位置向頂端側移動10mm擊打100個高爾夫球的果為,球的落點接近185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6.67(1,橫向的誤差為土10yd。也就是說,和傳統的高爾夫球桿桿身相比,本發明中的高爾夫球桿桿身顯示了非常好的距離穩定性。而且,我們發現本發明的高爾夫球桿桿身和對比例分別都有相對慢的反應特性,容易碰到球,所以控制能力增強。此外,因為例3中的高爾夫^桿身橫向的誤差較小,所以高爾夫M桿身可以用來作為穩定的高爾夫耕桿身。下面為本發明高爾夫#桿身和傳統的高爾夫#桿身的測試特性結果表3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7通過上述的結果,可以認為因為平玟組織織物被平坦地編織,所以經紗和綿紗的運動很小,而且,因為經紗和絆紗的運動很小,在平紋組織織物層之間以及在平紋組織織物層與抗撓剛度層之間的位移很小,所以,距離和方向穩定,抗扭剛度增加。所以,可以為需要距離和方向穩定性的鋼a製造特別有用的J沐。此外,因為平故組織層有很大的各向同性,可以獲得和鐵一樣的手感。通過上述結果,可以發現本發明的例1和例3中的高爾夫球桿桿身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很小,與傳統的桿身相比距離的穩定性提高了。而且,在例2的實施例中,發現不巨離的穩定性得到了提高而且橫向的誤差也增加了,所以,例2為更好的高爾夫一桿身。通itit些結果,可以發現例2中的高爾夫iW桿身對於需要在後面和前面或者橫向有小的誤差的鐵桿身來itA最適合的桿身。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的高爾夫#桿身,通過把平紋組織織物用熱固樹脂浸漬並使該織品固化得到的平紋組織織物層用作抗扭剛度保持層。平紋組織織物由經紗和煒紗編織,因此紗線的運動受到限制。所以,因為經紗呈現出抵抗縱向力的阻力,絆紗呈現抵抗橫向力的阻力,則可以有效地限制變形或熱固樹脂層之間的位移。所以,在射擊的時候限制層間的位移是可能的,而且高爾夫^W桿身可以做成具有穩定性並且與鐵桿身的手感相同的高爾夫艱ff桿身。例4和例5高爾夫^Uf桿身通過使用圖2和7所示的平故組織織物和三軸向織物製造。高爾夫#桿身由傾斜預浸漬體41和傾^ffi浸漬體42相互疊加並在心軸上連續地纏繞其中加固纖維傾斜交叉(指UD抗扭剛度保持層)(預浸漬體為2x2層)的兩個預浸漬體薄片4、3層平紋組織預浸漬體薄片、l層三軸向織物預浸漬體以及3層0。層預浸漬體、對預浸漬體的熱固樹脂固化並iU"光桿身的表面(例4;參見圖6)製成,其中在該傾斜預浸漬體41中,加固纖維以預設方向傾外沒置,而在該傾斜預浸漬體42中,加固纖維以與預設方向相反的方向設置,作為最內層的抗扭剛度保持層1。平紋組織預浸漬體的樹脂量為40%,0。層預浸漬體的樹脂量為25%。平紋組織預浸漬體纏繞得像一個桿身,以使經紗和煒紗在桿身的縱向上以角度被近45。角相互交叉。碳纖維被用於UD抗扭剛度保持層、0。層和平紋組織層的加固纖維。平紋組織層的每一個經紗和每一個綿紗粗度分別為3K而且經紗和煒紗支數分別為4.9yarns/cm。此外,預浸漬體的厚度是0.22mm,重量是328g/m2。而且,三軸向織物的經紗和煒紗的粗度分別被i殳置為1K,煒紗與經紗的角度被設置為60。。使用40%的樹脂浸漬三軸向織物(32規格)來製得預浸漬體。而且,預浸漬體的厚度為0.175mm,總重量為122g/m2。預浸漬體通過使煒紗垂直於(90°方向)桿身的方式纏繞。高爾夫球桿桿身(例5,參見圖l)是這樣製造的使用兩層上述的UD抗扭剛度保持層、三層平紋組織層和三層抗撓剛度保持層(0°層)。另外,為了比較,高爾夫#桿身(比較的例3)通過使用四層上述UD抗扭剛度保持層和三層抗撓剛度,層(0°層)來製造。通#上述高爾夫桿身A(例4)、B(例5)和C(對比例3)設置頭部和把手來製備45英寸的高爾夫#。18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9在上ii^4中,頻率的單位是CPM。對於桿身的轉矩,A是4.26。,B是3.98。以及C是4.07。。高爾夫球由機器人使用上述三個高爾夫球桿在相同的條件下擊打。機器人是這樣設置的機器人在頭部擊球的位置對於所有的球桿來說都是相同的,頭部的ii^為42m/s。作為使用本發明的桿身在高爾夫#A的頭部中心讓機器人擊打100個高爾夫球的結果,球的落點(射程)接近205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3yd,橫向的誤差為i425yd。而且,通過將頭部擊球位置向頂端側移動10mm讓機器人擊打100個高爾夫球的結果為,球的落點接近200.7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3yd,橫向的誤差為i3.75yd。在高爾夫艱片B的情況下,作為在頭部中心擊球的結果,球的落點接近206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3.75yd,橫向的誤差i5.0yd。而且,通過擊球一立置向頂端側移動10mm讓4幾器人擊打IOO個高爾夫球的結果為,球的落點接近200.6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的誤差為士45yd,橫向的誤差為士2.75yd。然而,在高爾夫球桿C的情況下,作為在頭部中心擊球的結果,球的落點接近206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射程)的誤差為i5.7yd,橫向的誤差為i6,5yd。而且,通過擊球位置向頂端側移動10mm擊打IOO個高爾夫球的結果為,球的落點接近202.7yd,在後面和前面方向的誤差為i5.25yd,橫向的誤差為i4.0yd。也就是說,相對於高爾夫球桿B和C來說,本發明的高爾夫球桿A顯示了較好的距離穩定性。特別是與傳統的UD預浸漬體高爾夫球桿C相比,本發明的高爾夫球桿桿身具有提高的距離和跨度,同時可以獲得穩定的高爾夫#桿身。權利要求1.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包括抗扭剛度保持層和UD抗撓剛度保持層,其中抗扭剛度保持層由熱固樹脂製成,該熱固樹脂包括傾斜交叉於所述桿身縱向的加固纖維,而UD抗撓剛度保持層由熱固樹脂製成,而該樹脂包括平行於所述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其特徵在於,至少一部分所述的抗扭剛度保持層包括平紋組織織物層,而該平紋組織織物層通過像桿身形狀纏繞和固化平紋組織預浸漬體而得到,其中平紋組織預浸漬體使平紋組織織物中浸漬熱固樹脂的經紗和緯紗按照下述方式相互交織,即所述的經紗和緯紗在所述桿身的縱向上傾斜交叉。2.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高爾夫#桿身,其特徵在於,包括UD抗壓剛度保持層,該層在垂直於所述桿身縱向的方向上,iU口固纖維加固。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身,其特M於,還包括UD抗扭剛度保持層,該UD抗扭剛度保持層通過纏繞和固化UD預浸漬薄片製成,而該UD預浸漬薄片具有通過疊置兩層傾斜預浸漬體形成的以偏斜的方式相互交叉的加固纖維,兩層傾斜預浸漬體中的其中一層設置在一個斜面上,從而使加固纖維在預設方向,而兩層傾斜預浸漬體中的另一層設置在一個斜面上,從而使加固纖維在與所述預設方向相交叉的方向。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爾夫#桿身,其特徵在於,所述平紋組織織物層、UD抗扭剛度保持層和UD抗撓剛度保持層被按順序層疊。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爾夫#桿身,其特徵在於,所述的UD抗扭剛度保持層、平紋組織織物層和UD抗撓剛度保持層被按順序層疊。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身,其特徵在於,所述平紋組織織物的紗線支lbl4m/cm或者更大。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a桿身,其特徵在於,所述平紋組織織物的紗線粗M3K或者更小。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身,其特徵在於,所述平紋組織預浸漬體的重量是400g/n^或更小,厚M0.3mm或更小。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身,其特徵在於,所述平紋組織預浸漬體的樹脂量為25"40wt。/n之間。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桿身,其特徵在於,所述平紋組織織物的經紗和綿紗的角度為90°。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高爾夫#桿身,其特徵在於,所述平紋組織織物的經紗和綽紗是這樣纏繞的,即與所述桿身縱向成接近45°角。全文摘要一種高爾夫球桿桿身,它具有高精度,減小了熱固樹脂層間的位移,能夠獲得接近使用金屬高爾夫球桿的手感,並且具有高穩定性。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的高爾夫球桿桿身使用這樣的高爾夫球桿桿身,該高爾夫球桿桿身包括抗扭剛度保持層和抗撓剛度保持層,其中抗扭剛度保持層由熱固樹脂製成,該熱固樹脂包括傾斜交叉於所述桿身縱向的加固纖維,而抗撓剛度保持層由熱固樹脂製成,而該樹脂包括平行於所述桿身縱向排列的加固纖維,其特徵在於,至少一部分所述的抗扭剛度保持層包括平紋組織織物層,而該平紋組織織物層通過像桿身形狀纏繞和固化平紋組織預浸漬體而得到,其中平紋組織織物層使平紋組織織物中浸漬熱固樹脂的經紗和緯紗按照下述方式相互編織,即所述的經紗和緯紗在所述桿身的縱向上傾斜交叉。文檔編號A63B53/10GK101618271SQ20091015112公開日2010年1月6日申請日期2004年11月12日優先權日2003年5月12日發明者實方英明,松本紀生,若林雅貴申請人:藤倉橡膠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