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支持方法、系統和程序與流程
2023-04-26 11:31:41 1

本發明涉及適合直銷的物流支持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現在,由於購買商品的費用被認為隨著包括更多的中間配送而增加,用於減少費用的不包括中間分銷的直銷已經變得更受歡迎。然而,存在著直銷導致更高費用的情況。例如,如果中間人同時購買大量單價50日元的商品,當面將商品以單價100日元買給消費者,消費者能夠以100日元的價格獲得該商品。另一方面,當從直銷以50日元只購買同樣商品中的一個商品時,消費者為了獲取同樣的商品需要花費550日元。在此情況下,後者比前者產生了更高的購買商品的費用。
然而,時間的浪潮朝向直銷配送移動。因此,本申請的發明人認為需要創建一種新形式的配送,該新形式的配送考慮到如上的從直銷購買少量商品的情況。
例如,專利文獻1是旨在減少物流費用的現有技術文獻中的一個。
參考文獻列表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2005-215952
技術實現要素:
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新形式的配送,該新形式的配送即使在從直銷購買少量的低價商品的情況下也能夠更多地減少獲取商品的費用,例如與經由中間配送來購買的情況相比。
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在個人使用直銷的情況下,每個項目所購買的商品數量通常非常少。然而,讓我們考慮個人每天使用或消費的各種商品的總量,然後假設運輸該總量的商品。在此情況下,絕不能說即使針對個人所運輸的商品總量也是少量。例如,在個體經營店的物流的情況下,從三面等價的原則來看,為了該商店所運輸的商品的數量能夠認為基本等於為個體經營者的全家所運輸的商品的數量。至今,基於將單個「商品」作為鑰匙來執行物流;然而,本申請的發明人認為通過將物流改變為基於將「個人(遞送目的地)」作為鑰匙的物流,從直銷獲取商品的費用能夠比曾經減少得多。
在本申請的發明中,到相同遞送目的地的多個包裹在物流路線中被合併從而增加一次遞送到遞送地址所運輸的包裹的數量。這實現了物流費用的減少。
為此,本申請的方法採用以下配置。
在包括物流信息系統的物流支持系統中,其中的物流信息系統經由計算機網絡至少與運輸倉儲終端進行通信,該運輸倉儲終端被設置在運輸倉庫中。
物流信息系統將至少存儲運輸信息存儲在存儲設備中,該運輸信息是至少允許唯一指定包裹的包裹識別信息、允許唯一識別包裹的遞送目的地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以及關於包裹運輸的運輸相關的信息彼此相關聯的信息,為各個包裹存儲多組運輸信息,並且
物流信息系統將該組運輸信息進行比較從而搜索如下的包裹的該組運輸信息:具有相同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並且基於運輸相關信息同時停留在相同的運輸倉庫,或者預計同時停留在相同的運輸倉庫,並且將搜索出的該組運輸信息中所包括的多條包裹識別信息發送到包裹同時停留或者預計同時停留在的運輸倉庫中所提供的運輸倉庫終端,從而將搜索出的該組運輸信息所指定的包裹合併為一個交運貨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建立一種新形式的配送,該新形式的配送即使當購買例如來自直銷的少量低價商品時也能夠相比過去減少獲取商品的費用得多。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物流支持系統的配置示意圖。
[圖2]訂單信息的流程圖。
[圖3]包裹的流程圖。
[圖4]運輸信息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考附圖來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的物流支持系統的總體配置示意圖。計算機網絡6連接到多個訂購者終端2、多個產品供應商3、多個運輸倉庫終端4、多個遞送目的地終端5,並且與這些終端2至5進行通信的物流信息系統1。
訂購者終端2是訂購商品的人或者代理所操作的終端。由於存在多個使用該系統的訂購者,因此存在多個訂購者終端2。
產品供應者終端3是提供商品的人或者代理所操作的終端。由於存在多個使用該系統的產品供應商,因此存在多個產品供應商終端3。產品供應商是向配送的下遊側提供商品的人。產品供應商不僅包括生產商也包括批發商和零售商。
運輸倉庫終端4是位於運輸倉庫的人或者代理所操作的終端。由於存在多個使用該系統的運輸倉庫,因此存在多個運輸倉庫終端4。運輸倉庫不僅可以包括特定商家的運輸倉庫,而且包括各種商家的運輸倉庫。而且,運輸倉庫之間運輸的載體不僅包括特定載體而且包括各種載體。批發商和零售商的倉庫也能夠是運輸倉庫。在從物流的上遊所提供的商品經由批發商和零售商的倉庫配送到下遊的倉庫的情況下,批發商和零售商的倉庫能夠被當做運輸倉庫。因此,存在著作為產品供應商和如批發商和零售商的運輸倉庫的商家,並且存在具有產品庫存的運輸倉庫。
遞送目的地終端5是作為商品目的地的人或者代理所操作的終端。由於存在多個使用該系統的遞送目的地,因此存在多個遞送目的地終端5。
在本實施例中,計算機網絡6包括網際網路,並且物流信息系統1具備終端2至5是其客戶端的伺服器功能。終端2至5中的每個終端和物流信息系統1是具備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存儲設備、處理設備以及通信設備的計算機。每個計算機的處理設備通過執行存儲設備中所存儲的程序來執行各種處理。終端2至5中的每個終端的通信設備可以是無線電通信設備。終端2至5的每個終端可以是平板終端、智慧型手機等。本申請的發明中的計算機網絡可以不包括網際網路。
物流信息系統1和產品供應商終端3獲取從訂購者終端2發送的訂單信息,並且將其存儲在自己的存儲設備中。能夠設想到用於獲取訂單信息的兩個途徑。
第一途徑是圖2中實心箭頭所指示的途徑。在第一途徑中,物流信息系統1首先從訂購者終端2接收訂單信息,然後物流信息系統1將該訂單信息轉發到預定的產品供應商終端3。
第二途徑是圖2中虛線所指示的途徑。在第二途徑中,產品供應商終端3首先從訂購者終端2接收訂單信息,然後產品供應商終端3將該訂單信息轉發到物流信息系統1。
在此,被轉發的訂單信息不必與轉發前的訂單信息完全一致,並且可以只提取並且轉發在轉發目的地所需要的信息。
在採用第一途徑的情況下,物流信息系統1必須選擇有庫存的產品供應商或運輸倉庫(此後稱為「產品供應商等」)作為訂單信息的轉發目的地。當訂單信息包括產品供應商等的識別信息時,訂單信息可以被轉發到識別信息所指定的產品供應商等的終端3和終端4。另一方面,當訂單信息未包括產品供應商等的識別信息時,物流信息系統1基於訂單信息中所包括的產品識別信息來選擇提供商品的產品供應商等。在此情況下,物流信息系統1預先存儲轉發目的地信息,該轉發目的地信息與產品的產品識別信息和具有產品庫存的產品供應商等的識別信息相關聯。然後,物流信息系統1搜索與存儲設備中的訂單信息中所包括的產品識別信息對應的轉發目的地信息,並且從搜索結果獲取具有該產品庫存的產品供應商等的識別信息。物流信息系統1存儲產品供應商等的用於向終端3和終端4推進配送或拉動遞送所需要的信息,同時將該信息與產品供應商等的識別信息相關聯。
在圖3中,基於訂單信息,當包括產品的包裹從產品供應商a到達運輸倉庫e時,運輸倉庫e的運輸倉庫終端4向物流信息系統發送該包裹的發票信息。物流信息系統1將發票信息存儲在存儲設備中。發票信息至少包括允許唯一識別與該發票對應的包裹的包裹識別信息(發票號碼等),發送發票信息的運輸倉庫e的識別信息(倉庫代碼等),以及允許唯一識別包裹的遞送目的地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地址,允許唯一識別地址的代碼等)。
基於接收到的發票信息,物流信息系統1在運輸倉庫e和遞送目的地之間設置包裹通過的運輸倉庫的路線(運輸路線信息),設置包裹應當到達路線上的每個運輸倉庫的日期和時間,以及包裹應當從每個運輸倉庫進行運送的日期和時間(運輸安排信息),並且在存儲設備中存儲運輸路線信息和運輸安排信息,同時將它們與包裹識別信息相關聯。物流信息系統1在存儲設備中存儲指示包裹當前停留在運輸倉庫e的當前狀態信息,以及包裹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同時將它們與包裹的包裹識別信息相關聯。因此,每個包裹的具有圖4中所示結構的運輸信息存儲在物流信息系統的存儲設備中。在此,運輸路線信息和運輸安排信息優選地由計算機的算術處理來自動設置。例如,日本專利申請公開no.h08-235263中所公開的技術是自動設置運輸路線信息和運輸安排信息的示例。在此,「運輸路線信息」、「運輸安排信息」以及「當前狀態信息」落入權利要求所述的「運輸相關信息」。
在圖3中,同樣,當來自產品供應商b的包裹到達運輸倉庫e時,運輸倉庫終端4將包裹的發票信息發送到物流信息系統1,並且物流信息系統1生成包裹的運輸信息並將其存儲在存儲設備中。同樣,當來自任何產品供應商的包裹到達任意運輸倉庫時,運輸倉庫終端4將包裹的發票信息發送到物流信息系統1,並且物流信息系統1生成包裹的運輸信息並將其存儲在存儲設備中。
在圖3中,同樣,當運輸倉庫e是具有庫存、庫存作為商品從其運送的運輸倉庫時,運輸倉庫終端4將包裹的發票信息發送到物流信息系統1,並且物流信息系統1生成包裹的運輸信息並將其存儲在存儲設備中。同樣,當任何運輸倉庫將庫存作為商品進行運送時,運輸倉庫終端4將包裹的發票信息發送到物流信息系統1,並且物流信息系統1生成包裹的運輸信息並將其存儲在存儲設備中。
作為第一合併確定處理,物流信息系統1在存儲設備中所存儲的運輸信息組中搜索與當前狀態信息和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都一致的運輸信息。當運輸信息系統1發現與當前狀態信息和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都一致的運輸信息時,也就是當運輸信息系統1在相同的運輸倉庫中找到到達相同遞送目的地的包裹時,運輸信息系統1將包裹的包裹識別信息發送到運輸倉庫的運輸倉庫終端,由此通知到達相同遞送目的地的多個包裹的停留。
接收通知的運輸倉庫終端4將停留在運輸倉庫的到達相同遞送目的地的包裹的包裹識別信息輸出到輸出設備。在運輸倉庫中,查看輸出到輸出設備的包裹識別信息的工人將與包裹識別信息對應的多個包裹合併在相同的交運貨物。多個包裹的產品供應商可以不同。
到相同遞送目的地的包裹同時停留在一個運輸倉庫的情況是:在圖3中,從產品提供商a運送的包裹和從產品提供商b運送的包裹同時停留,以及從產品提供商a或運送的包裹和從上遊運輸倉庫c或d到達運輸倉庫e的包裹同時停留。此外,存在來自a、b、c和d的包裹和作為商品進行運送的運輸倉庫e的庫存的包裹同時停留的情況。
作為第二合併確定處理,物流信息系統1搜索存儲設備中所存儲的多組運輸信息來尋找如下的多個包裹:具有共同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具有針對它們的運輸路線的至少一個運輸倉庫;並且預計同時停留在運輸倉庫。至少一個運輸倉庫是否為它們運輸路線共用通過比較待比較的運輸信息集合中所包括的各條運輸路線信息的值來確定。包裹是否同時停留在運輸倉庫是基於如下來確定:待比較的該組運輸信息中所包括的各條運輸安排信息中,針對包裹停留在運輸倉庫的項目是否存在重疊。
當運輸信息系統1找到如下的多個包裹時:具有共同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具有針對它們的運輸路線共同的至少一個運輸倉庫;並且預計同時停留在運輸倉庫,運輸信息系統1將多個包裹的各條包裹識別信息發送到運輸倉庫的運輸倉庫終端,由此通知到達相同遞送目的地的多個包裹預計同時停留。
接收通知的運輸倉庫終端4將預計同時停留在運輸倉庫的到達相同遞送目的地的包裹的包裹識別信息輸出到輸出設備。在運輸倉庫中,查看輸出到輸出設備的包裹識別信息的工人將與包裹識別信息對應的多個包裹合併在相同的交運貨物。多個包裹的產品供應商可以不同。
作為第三合併確定處理,在多個包裹具有相同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並且在運輸路線上具有至少一個運輸倉庫,但是這些包裹不是同時停留在共同的運輸倉庫的情況下,其中較早停留在運輸倉庫的包裹中的一個包裹的停留終止時間與較晚停留在運輸倉庫中的剩餘包裹的停留開始時間之間的差異在預定的選擇期限內(例如,在兩天內),物流信息系統1向與包裹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對應的遞送目的地終端5發送諸如以下的消息「您是否延遲較早停留在運輸倉庫的包裹中的一個包裹的停留終止時間至較晚停留在運輸倉庫中的剩餘包裹的停留開始時間之後?」。當從遞送目的地終端5接收到諸如「我們延遲該期限」的消息作為上述詢問的答案時,物流信息系統1將較早停留的包裹的停留結束時間改變到晚於較晚停留的包裹的停留開始時間預定期限的時間,並且重新計算較早停留的包裹的運輸安排用於更新。基於已更新的運輸安排信息,物流信息系統1執行上述第二合併確定處理。
到達相同遞送目的地的包裹所合併在的交運貨物被從當前運輸倉庫運輸到下一個運輸倉庫或運輸目的地。當包裹被運輸時,當前運輸倉庫的運輸倉庫終端4將所運送的包裹的包裹識別信息發送到物流信息系統。當接收到該信息時,物流信息系統利用一致的各條包裹識別信息來更新運輸信息組的各條當前狀態信息。
在圖3中,當包裹從當前運輸倉庫e到達下一個運輸倉庫時,包裹所到達的運輸倉庫被假設為圖3中的運輸倉庫e,並且重複上述處理。在每個運輸倉庫中重複與上述相同的處理。
因此,在不同時間從各種產品供應商等運送的到達相同遞送目的地的包裹,在運輸路線上的每個運輸倉庫被儘可能地合併在同一交運貨物中。從物流路線的上遊側將到達相同遞送目的地的物流逐漸地整合在一起,使得運輸費用相比經由單個物流路線來運輸每個包裹的情況減少的更多。因此,獲取商品的費用即使是個人等從直銷購買少量商品時也能夠比以往減少得更多。
因此,上述實施例陳述了物流信息系統1基於訂單信息中所包括的產品識別信息,選擇提供產品的產品供應商等。在此情況下,物流信息系統1在存儲設備中預先存儲轉發目的地信息,該轉發目的地信息與商品的識別信息和具有商品存貨的產品供應商等的識別信息相關聯。該轉發目的地信息可以是其中的多個產品供應商等的多條識別信息與一條產品識別信息相關聯的信息。
在轉發目的地信息的結構中,多個產品供應商等的多條識別信息與一條產品識別信息相關聯,並且與該一條產品識別信息對應的每個產品供應商等的庫存信息與每個產品供應商等的識別信息相關聯。每個產品供應商等的運送地點的識別信息與每個產品供應商等的識別信息相關聯,並且與距離每個產品供應商最近的運輸倉庫的識別信息相關聯的運送地點信息被預先註冊到每個產品供應商的識別信息中。物流信息系統1在存儲設備中預先存儲轉發目的地信息和運送地點信息。
存在獲取每個產品供應商等中的商品的庫存信息(庫存狀態、庫存量)的各種方式。例如,基於任意產品供應商等中的商品的到達量和運送量,物流信息系統1能夠計算該產品供應商等中的商品的當前庫存量。到達產品供應商等b的產品a的數量能夠通過如下方式來確定:在存儲設備中存儲訂單信息及其包裹的運輸信息同時將它們相互關聯,並且參考訂單中所包括的產品a的數量,以及指示運輸信息中所包括的遞送完成的當前狀態信息。從產品供應商等b運送的產品a的數量能夠通過如下方式來確定:在存儲設備中存儲訂單信息及其包裹的運輸信息同時將它們相互關聯,並且參考訂單中所包括的產品a的數量,以及指示運輸信息中所包括的接受完成的當前狀態信息。當然,產品供應商等可以將自身計算機中所存儲的用於存貨管理的數據發送到物流信息系統1,從而允許物流信息系統1獲取該存貨數據。
在基於訂單信息中所包括的產品識別信息來選擇提供商品的產品供應商等的第一方式中,物流信息系統1可以選擇遞送目的地的地址與當前有該商品存貨的產品供應商等的運送地點之間的距離最短的產品供應商等,其中遞送目的地的地址基於訂單信息中所包括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來獲取。物流信息系統1基於轉發目的地信息中所包括的庫存信息來確定商品的庫存狀態,並且基於運送地點信息中所包括的運送地點的識別信息來確定運送地點的地址。確定遞送目的地的地址與運送地點的地址之間的距離是否最短可以基於地圖上地址之間的直線距離來進行,基於從運送地的地址到遞送目的地的地址的路線的路線搜索所得到的距離來確定,或者基於在搜索到的路線上從運送地運輸到遞送目的地所花費的估計時間來確定。
因此,由於訂購的商品是從距離遞送目的地最近的產品供應商的庫存進行運送,所以運輸路線能夠最短,並且這能夠有助於進一步減少運輸費用。
在基於訂單信息中所包括的產品識別信息來選擇提供產品a的產品供應商的第二種方式中,物流信息系統1可以在存儲設備中搜索其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與訂單信息中所包括的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一致的運輸信息,利用搜索到的運輸信息中所包括的運輸路線信息來指定之後包裹將要通過的運輸倉庫,以及利用所指定的運輸倉庫作為最近倉庫並且從多個具有產品a庫存的產品供應商等中,選擇產品供應商等之中與最近倉庫距離最短的產品供應商等。「之後包裹將要通過的運輸倉庫」的信息能夠基於運輸信息中所包括的當前狀態信息和運輸路線來指定。「最近運輸倉庫」的信息能夠基於上述「運送地點信息」來獲取。其是否為「最近」能夠利用與第一種方式相同的方式來確定。
因此,到達同一遞送目的地的包裹能夠迅速被遞送到較早運送的包裹所通過的運輸倉庫,並且能夠將包裹進行合併。也存在著批發商等的情況,其中庫存被留下並且舊庫存被處理。然而,根據本實施例,運送市場中的舊庫存的機會增加,待處理的商品數量減少,並且批發商等的庫存周轉變得更好。庫存更可能變新,而且防止食物商品過期。由於更好的庫存周轉,訂購批發商等的商品的機會增加,並且訂購與另一商品分開訂購的商品且將它們一起運送的機會增加。這有助於物流效率和減少物流費用。
對於上述實施例的變型例,「遞送目的地識別信息」可以由「遞送目的地區域識別信息」代替。該「遞送目的地區域識別信息」可以被分配到多個鄰近的遞送目的地,然後包括共同的遞送目的地區域識別信息的包裹可以在運輸路線上進行合併。這使得到達鄰近遞送目的地的包裹能夠在運輸路線上進行合併,並且使得與運輸到一個遞送目的地的包裹數量相比一起運輸到遞送目的地區域的包裹數量更多。因此,能夠實現更高的物流效率並且進一步減少物流費用。
在此,本申請的發明不限於上述實施例,並且在權利要求所述的本發明的範圍之內。例如,多條信息的關聯不限於通過一個表相互關聯的情況,並且只要多條信息相互關聯可以是任意形式。上述實施例從出現訂單信息的步驟進行描述;然而,將到達相同遞送目的地或到達鄰近遞送目的地的包裹進行合併的效果能夠不考慮訂單信息的處理來獲取。因此,訂單信息的處理不是本申請的發明所需要的。
附圖標記列表
1物流信息系統
2訂購者終端
3產品供應商終端
4運輸倉庫終端
5遞送目的地終端
6計算機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