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線及其耦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5:00:01 1
專利名稱:天線及其耦合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天線及其耦合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耦合技術在通訊技術等技術領域中都經常被相關技術人員使用,其耦合方式和耦合種類也是多種多樣。可以說,耦合技術已經日益成熟。在使用耦合技術時,經常要對耦合裝置的耦合指標(包括耦合和隔離等)進行調節,以適應不同的需要。目前一種廣泛採用的做法是:在電路板上設置一個金屬耦合片和若干電位器,並通過調節金屬耦合片與主杆的距離來調節耦合,通過調節電位器來調節隔離。然而,採用這種方式時,經常由於電位器的使用而造成耦合裝置穩定性較差,且大量使用電位器也會造成耦合裝置的成本過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天線及其耦合裝置,能夠解決現有耦合裝置穩定性較差、成本較高的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耦合裝置,包括主杆、電路板和調節器。電路板與主杆耦合;調節器設於電路板上,且調節器的第一端位於主杆與電路板之間。其中,第一端上設有調節部,通過第一端轉動或移動時,帶動調節部在主杆與電路板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用於調節電路板與主杆之間的信號耦合參數。其中,調節部在耦合區內縱向延伸,且調節部為菱形或矩形。其中,調節部在耦合區內縱向延伸,該調節部為至少兩個圓弧形或扇形,且至少兩個圓弧形或扇形之間設有缺口。其中,第一端上還設有沿第一端旋轉的擋片,通過旋轉擋片覆蓋缺口。其中,調節器沿通孔軸向方向移動以改變電路板與主杆之間的相對面積。其中,第一端通過螺紋與電路板連接。其中,電路板上設有通孔,調節器貫穿通孔設置,調節器的第二端突出於電路板遠離主杆的一面,且第二端能夠帶動第一端轉動或移動。其中,調節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採用不同的材料。其中,第二端設有變形部,變形部採用彈性材料製成,以允許第二端穿過通孔,變形部為折彎形狀,且變形部抵接電路板遠離主杆的一面。其中,電路板鄰近主杆的一面設有與主杆形成耦合的耦合電路。其中,調節器採用聚四氟乙烯、聚氧化聚甲醛或陶瓷材料製成。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天線,該天線包括上述的耦合裝置,且主杆上還設有反射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轉動或移動調節器,使得調節器第一端的調節部在主杆與電路板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以改變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通過上述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更好的對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進行調節,同時也能確保耦合裝置的穩定性並降低耦合裝置的製造成本。
圖1是本實用新型耦合裝置第一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耦合裝置中調節器的俯視圖,其中,調節部為菱形;圖3是本實用新型耦合裝置第二實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耦合裝置中調節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a是圖4所示耦合裝置中調節器的俯視圖,其中,調節部為扇形;圖5b是本實用新型耦合裝置中調節器一變形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實用新型耦合裝置一變形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其中,調節器的調節部為矩形;以及圖7是本實用新型耦合裝置另一變形實施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其中,調節器的調節部為圓弧形。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特別指出的是,以下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對本實用新型的範圍進行限定,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請參閱圖1,在本實用新型耦合裝置的第一實施例中,耦合裝置包括主杆11、電路板12和調節器13。其中,電路板12與主杆11耦合;調節器13設於電路板12上,且調節器13的第一端14位於主杆11與電路板12之間。這裡,由於電路板12與主杆11之間的耦合關係屬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理解的內容,故本實用新型不對耦合技術進行過多說明。值得一提的是,電路板12與主杆11之間的具體耦合方式可以是電容耦合、電感耦合或直接耦合等,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限定。在本實施例中,調節器13可以設於電路板12上,在其它實施例中,調節器13也可以設置在其他地方,比如設置在連接器上或支架上,只要保證其第一端14位於主杆11與電路板12之間即可。在本實施例中,調節器13的第一端14上設有調節部15,第一端14轉動或移動時,調節部15在主杆11與電路板12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用於調節電路板與主杆之間的信號耦合參數。首先簡要說明一下耦合指標的調節。對於該耦合裝置來說,在主杆11與電路板12之間會形成一個耦合區,而耦合區的信號耦合參數會對耦合指標產生影響。換句話說,當耦合區的信號耦合參數發生變化時,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也會發生變化。顯然,可以通過改變耦合區內信號耦合參數的方法來調節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在本實施例中,就是通過轉動或移動第一端14來使調節部15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從而改變耦合區內信號耦合參數。不難理解的是,只要在轉動或移動的時候,調節部15所呈現的形狀或位於耦合區內的面積有所改變,就能使得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發生改變。舉例來說,可以設置調節器13在電路板12上的位置可調,然後移動調節器13的位置,來使的調節部15進入耦合區的面積發生改變,從而改變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並進一步調節耦合裝置的耦合指標。其中,「位置可調」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實現,比如在電路板12上設置長條形凹槽,然後使得調節器13能夠在凹槽中移動,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想到的任何方式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由於無需利用電位器來調節隔離指標,因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有效的避免電位器所造成的不穩定性。同時,還能節省電位器所帶來的成本。請參閱圖2,在本實施例中,調節部15的形狀可以是菱形的。顯然,當旋轉調節器13,也即旋轉調節部15時,調節部15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會發生改變,從而改變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並進一步調節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值得一提的是,在其它實施例中,調節部15的還可以設置成其它形狀,譬如不規則圖形,只要能夠在轉動時,使其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或面積發生改變即可。當調節器13在電路板12上的位置可調時,由於可以通過改變調節部15在耦合區內的面積來調節耦合和隔離指標,故調節部15可以設置成任何形狀。在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中,通過轉動或移動調節器13的第一端14來使調節部15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從而改變耦合區內信號耦合參數,並進一步調整耦合裝置的耦合指標。通過這種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更好的對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進行調節,同時也能確保耦合裝置的穩定性。另外,本實施例也無需設置專門的電位器來調節隔離指標,故而能夠節省耦合裝置的製造成本。請一併參閱圖3至圖5b,在本實用新型耦合裝置的第二實施例中,耦合裝置包括但不限於主杆21、電路板22以及調節器23。其中,電路板22與主杆21耦合,且電路板22上還設有通孔220和耦合電路221。具體來說,電路板22鄰近主杆21的一面設有與主杆21形成耦合的耦合電路221。在本實施例中,耦合電路221可以是微帶電路,也可以是放大電路等,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限定。優選的,通孔220可以設置成圓形或長條形,以方便調節器23在其中旋轉或移動。結合前一實施例中的具體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理解主杆21、電路板22以及兩者之間耦合關係的相關內容,故這裡不作贅述。在本實施例中,調節器23可以設於電路板22上。具體來說,調節器23貫穿通孔220設置,且該調節器23沿通孔220軸向方向移動能夠改變電路板22與主杆21之間的相對面積。也就是說,通過上下移動的方式調整調節器23的位置,能夠使得主杆21與電路板22之間耦合區域中被調節器23遮擋的面積發生改變,在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理解的情況下,這裡不作贅述。值得一提的是,調節器23可以採用聚四氟乙烯、聚氧化聚甲醛或陶瓷材料製成,也可以採用其它材料製成,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限定。另外,該調節器23可以由單一材料製成,也可以由混合材料(添加材料)製成。由於調節器23的材料可以靈活進行選擇,故在實際使用時能夠大大的增加便利性,並能夠避免由於某一特定材料而導致的高成本問題。比如說,當聚四氟乙烯價格上漲時,調節器23可以選擇陶瓷或其他成本較低的材料製作。相比現有技術中使用電位器來調節隔離的方式而言,本實用新型在降低成本方面更具優勢。在本實施例中,調節器23的第一端24位於主杆21與電路板22之間,且第一端24上設有調節部24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端24可以通過螺紋與電路板22連接,調節部240可以是扇形。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端24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與電路板22連接,調節部240的形狀也可以根據需要而靈活設置,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限定。請參閱圖5a,很容易理解,當第一端24轉動或移動時,調節部240在主杆21與電路板22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會發生改變,使得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發生改變,從而能夠對耦合指標進行調節。請參閱圖5b,在本實用新型一變形實施例中,調節部245為至少兩個扇形,且兩個扇形之間設有缺口 246。與圖5a中的結構不同的是,第一端24上還設有沿第一端24旋轉的擋片247,且能夠通過旋轉擋片覆蓋缺口 246。在旋轉擋片247時,可以完全覆蓋缺口 246,也可以部分覆蓋,在容易理解的範圍內,這裡不作贅述。值得一提的是,擋片247可以是兩個,也可以是一個或三個,其具體數量可以根據需要靈活設置。其具體材料和旋轉方式也可以靈活設置,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限定。與前一實施例類似,可以通過將通孔220設置成長條形來實現調節器23的位置可調,由於其屬於本領域技術人員很容易理解的內容,故這裡不作贅述。同樣不難理解的是,在調節部240的扇形模塊完全進入耦合區或調節部240的扇形模塊部分進入耦合區時,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是不一樣的。除了將調節部240設置成扇形外,在其它實施例中,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靈活設置,下面舉兩例進行說明。應該注意的是,以下兩個變形實施例僅用於解釋說明以幫助理解,而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定。請參閱圖6,在本實用新型一變形實施例中,調節器30的調節部31可以是矩形的,很容易理解,在轉動或移動調節器30時,調節部31能夠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使得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發生改變,從而能夠對耦合指標進行調節。請參閱圖7,在本實用新型另一變形實施例中,調節器40的調節部41可以是圓弧形的,很容易理解,在轉動或移動調節器40時,調節部41能夠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使得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發生改變,從而能夠對耦合指標進行調節。相似的,該調節部41可以為至少兩個扇形,且兩個扇形之間設有缺口 42。第一端上還設有沿第一端旋轉的擋片43,且能夠通過旋轉擋片覆蓋缺口 42。請再次參閱圖3至圖5b,在本實施例中,調節部240可以在耦合區內縱向延伸(也即圖4中的水平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其延伸方向並不局限於圖3或圖4中的水平方向,在其它實施例中,也可以將調節部240設置成沿「斜上方」、「側下方」等方向延伸,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限定。需要指出的是,調節部240的形狀設置只要能夠保證其在移動或轉動的時候,能夠完全進入或部分進入耦合區即可。換句話說,調節部240可以全部位於耦合區內,也可以部分位於耦合區內。同樣的,在滿足「當第一端24轉動或移動時,調節部240能夠在主杆21與電路板22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這一條件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不對調節部240的具體形狀進行限定。[0055]在「通過轉動或移動調節器23 (調節部240)來改變耦合區內的信號耦合參數」這一實用新型構思下,本領域技術人員還可以想到其他實施方式。譬如說,可以採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調節部240,如一半用陶瓷製作而另一半用聚四氟乙烯製作,然後通過轉動或移動改變調節部240中陶瓷部分與聚四氟乙烯部分在耦合區內的比例,從而改變耦合區的信號耦合參數。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想到的其它方法也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在本實施例中,調節器23的第二端25突出於電路板22遠離主杆21的一面,且第二端25能夠帶動第一端24轉動或移動。優選的,調節器23可以是一體成型的。當然,也可以分別製造第一端24與第二端25,然後在組裝時通過螺母、螺釘等方式將其固定連接起來。在本實施例中,調節器23的第一端24和第二端25可以採用不同的材料,在容易理解的範圍內,這裡不作贅述。具體來說,第二端25可以設有變形部250,變形部250可以採用彈性材料製成,以允許第二端25穿過通孔220。在本實施例中,變形部250可以為折彎形狀,且變形部250抵接電路板22遠離主杆21的一面。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端24與變形部250共同夾持電路板22鄰近通孔220的部位,以防止調節器23從通孔220中脫出。值得一提的是,變形部250並非本實用新型的必要元件,且其具體結構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靈活設置。在其它實施例中,還可以通過套設在第二端25的其它零件來達到與變形部250類似的效果,本實用新型對此不作限定。在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中,通過轉動或移動調節器23的第一端24來使調節部240在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從而改變耦合區內信號耦合參數,並進一步調整耦合裝置的耦合指標。通過這種方式,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無需在耦合裝置中設置電位器,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電位器導致的穩定性較差的問題,同時還能節省電位器的使用成本。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耦合裝置的天線,由於其採用了上述的耦合裝置,故本實施例中的天線也能夠確保使用過程中的穩定性。在容易理解的範圍內,在此不作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耦合裝置包括: 主杆; 電路板,與所述主杆耦合; 調節器,設於所述電路板上,且所述調節器的第一端位於所述主杆與所述電路板之間; 其中,所述第一端上設有調節部,通過所述第一端轉動或移動,帶動所述調節部在所述主杆與所述電路板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用於調節所述電路板與所述主杆之間的信號耦合參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部在所述耦合區內縱向延伸,且所述調節部為菱形或矩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部在所述耦合區內縱向延伸,且所述調節部為至少兩個圓弧形或扇形,所述至少兩個圓弧形或扇形之間設有缺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端上還設有沿第一端旋轉的擋片,通過旋轉所述擋片覆蓋所述缺口。
5.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器沿通孔軸向方向移動以改變所述電路板與所述主杆之間的相對面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端通過螺紋與所述電路板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路板上設有通孔,所述調節器貫穿所述通孔設置,所述調節器的第二端突出於所述電路板遠離所述主杆的一面,且所述第二端能夠帶動所述第一端轉動或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採用不同的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端設有變形部,所述變形部採用彈性材料製成,以允許所述第二端穿過所述通孔,所述變形部為折彎形狀,且所述變形部抵接所述電路板遠離所述主杆的所述一面。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路板鄰近所述主杆的一面設有與所述主杆形成耦合的耦合電路。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耦合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調節器採用聚四氟乙烯、聚氧化聚甲醛或陶瓷材料製成。
12.—種天線,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線包括根據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耦合裝置,所述主杆上還設有反射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天線及其耦合裝置。其中,耦合裝置包括主杆、電路板和調節器。電路板與主杆耦合;調節器設於電路板上,且調節器的第一端位於主杆與電路板之間。其中,第一端上設有調節部,通過第一端轉動或移動,帶動調節部在主杆與電路板之間的耦合區內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用於調節電路板與主杆之間的信號耦合參數。本實用新型實施例能夠通過轉動或移動第一端調節部的方式來改變耦合區的信號耦合參數,並進一步的調節耦合和隔離指標,從而在對耦合裝置的耦合和隔離指標進行調節的同時,也能降低耦合裝置的成本並確保其使用的穩定性。
文檔編號H01P5/00GK202977675SQ20122060939
公開日2013年6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6日
發明者劉湘萍 申請人: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大富機電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