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5-06 14:56:41 1
本發明屬於飼料添加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及其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飼料添加劑是指在飼料生產加工、使用過程中添加的少量或微量物質,在飼料中用量很少但作用顯著。飼料添加劑是現代飼料工業必然使用的原料,對強化基礎飼料營養價值,提高動物生產性能,保證動物健康,節省飼料成本,改善畜產品品質等方面有明顯的效果。中國水產頻道報導,根據GrandView研究公司的調查,全球動物飼料添加劑市場有望在2020年達到195.4億美元。增長的動物蛋白需求,尤其是在亞太地區和拉丁美洲,預計將成為未來六年內添加劑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此外,該研究認為,在過去十年內家畜爆發的多種疾病(例如豬流感、口蹄疫)導致了對肉品質量和安全要求的上升,並進一步促進了添加劑的使用。原料和產品的成本方面,尤其是酶、酸化劑、微量元素等某些特色產品,在未來六年內將佔據主要的市場份額。飼料酸化劑:增長最快的產品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和蘇氨酸等胺基酸作為主要的產品成分出現,2012年佔據了市場總收入的31.2%。胺基酸對動物生長而言是必需的,尤其是豬和家禽的生長。工業賴氨酸相比天然替代品(大豆)而言也有其優勢,並一直在推動全球市場。緊隨胺基酸之後的是抗生素,在2012年佔據了市場總收入的26.8%。抗生素在美國和歐盟已經被禁止,其增長將主要來自不受管制的市場,尤其是亞洲和拉丁美洲。飼料添加劑有望成為市場中增長最快的產品,2014年到2020年間年複合增長率預計在6.4%。進一步的研究成果表明:家禽成為動物飼料添加劑增長的主要來源,2012年佔總市場收入的38.2%。人們對於白肉的偏愛,尤其是印度和中國人民的偏好有望成為未來六年推動家禽飼料添加劑增長的主要驅動力。2014年到2020年禽飼料添加劑的年複合增長率預計為4.2%。緊隨其後的是豬肉/生豬,佔市場總收入的30%以上。亞太區成為動物飼料添加劑的主要市場,2012年佔據市場總收人的32.6%。作為最大的市場,亞太地區有望成為動物飼料添加劑增長最快的地區,2014年到2020年問年複合增長率預計為4.2%。國內需求不斷增加,加上新興的肉類貿易,中國和印度尤其有望在未來六年內推動動物飼料添加劑的增長。2020年,歐洲動物飼料添加劑的需求預計將達到58億970萬美元,年複合增長率4%。德國是最大的市場,2012年區域添加劑需求接近10%。中國是世界第一水產養殖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水產養殖產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養殖水產品產量佔世界的70%,水產養殖在國民經濟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近30年來隨著魚類配合飼料的推廣和使用,魚類養殖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由此帶動了飼料機械工業,飼料製造工業等一系列相關產業的迅速進步。然而,由於養殖魚類品種繁多,加上國內水產動物營養研究起步較晚,導致目前國內仍有大部分養殖魚類品種的營養學研究仍很不充分,同時由於一些劣質人工配合飼料的使用以及不正確的養殖和投餵方式的影響,養殖魚類營養型肝膽綜合症的爆發日趨頻繁,由此導致養殖魚類活力降低,攝食減少,生長緩慢,死亡率偏高,在正常養殖周期內達不到商品規格,進一步影響了養殖利潤,此種狀況嚴重阻礙了淡水魚養殖業和飼料製造業的進一步發展。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以甘蔗渣和果皮為主要原料,同時添加多種中草藥,並輔以檸檬酸調節適口性,通過配伍協同作用,提高魚機體抗應激能力和抵抗力,有效預防魚在高密度飼養條件下肝膽綜合症的發生,提高了魚的成活率,增加了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本發明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其原料組成以重量份計為:甘蔗渣40-60、果皮10-20、三黃粉12-15、甘草12-15、青蒿素12-15、金鎖匙10-12、蛇莓10-12、望江南10-12、溪黃草10-12、生地黃8-10、肥豬草8-10、青皮8-10、松針粉8-10、鬼針草6-8、桑杆粉8-10、新鮮濾泥10-20、複合菌0.1-0.3、田基黃2-5、檸檬酸0.3-0.5、水40-60。甘蔗生長周期短,我國的甘蔗產量豐富,是一種高光效,含有豐富糖分和纖維成分的可再生資源。甘蔗渣是甘蔗經破碎和提取蔗汁後的甘蔗莖的纖維性殘渣,是製糖工業的主要副產品,目前甘蔗渣主要有以下利用途徑:一是直接燃燒產熱發電,佔蔗渣產生量的75左右;二是作紙漿造紙原料,佔蔗渣產生量的20左右;飼料、肥料、生產人造板、生產綠色環保餐具等其它用途佔5%左右。總的來看,目前甘蔗渣利用率並不高,造成了資源浪費甚至汙染環境。甘蔗渣的組成以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為主,含有少量的蛋白、澱粉和可溶性糖,並且價格低廉,可用於飼料添加劑的製備。所述複合菌是乳酸菌、釀酒酵母、地衣芽孢桿菌和植物乳桿菌的複合菌,重量比為2:1:2:1;其培育過程需要進行高溫馴化,高溫馴化是將從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或市場上購買的乳酸菌、釀酒酵母、地衣芽孢桿菌和植物乳桿菌按重量比配置好,配置好的菌種按重量份數每份加入玉米粉16-20份、木薯渣10-14份、麥麩10-14份,秸稈粉20-26份,甘蔗尾梢粉5-10份、硫酸亞鐵3-5份、加水到物料溼透用手抓不滴水即可,混合均勻發酵到50-60℃腐熟完全後,取得的發酵泥作為複合菌。所述的甘蔗尾梢經過乾燥至水分28%後切碎。將甘蔗尾梢乾燥至水分28%,可以使其保持青綠和營養價值不變。據研究表明,甘蔗尾梢鮮樣中,含水份71.9%,乾物質總量28.1%,在百分之百的乾物質中,含粗蛋白7.13%,粗脂肪3.56%,粗纖維32.45%,浮氮浸出物51.44%,礦物質5.42%,蔗梢通過發酵幹菌發酵貯存製成的微貯飼料,由於半纖維素,木聚糖鏈和木質素聚合物的脂鏈鮮,提高了粗纖維的消化率。所述三黃粉為大黃、黃芩、黃柏,它們的重量比為2:3:2。所述果皮為蘋果皮、香蕉皮、芒果皮、橘子皮、梨子皮、檸檬皮和柚子皮。蘋果皮富含果膠和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道蠕動。其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花青素和其他多酚類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能抵抗衰老。通過凱氏定氮法、索氏提取法和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ICP)對香蕉皮中的粗蛋白、粗脂肪、總糖和無機元素等成份進行定量測定。結果表明4種不同的香蕉皮中均含有比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以及K、Ca、Mg、S、Fe、Zn等十幾種元素。芒果皮的主要成分有果膠、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等。橘子皮富含大量維生素C、胡蘿蔔素、蛋白質等多種營養素。梨子皮中含有豐富的黃酮、有機酚酸類化合物,具有消炎、抗菌、抗腫瘤、防治冠心病與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理活性。檸檬皮含揮髮油、鞣質、草酸、鈣、果膠等。柚子皮主要成分有柚皮甙、新橙皮甙等。柚子皮又名橘紅,廣橘紅性溫,味苦、辛,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散寒燥溼的作用。因此,上述果皮可作為魚飼料添加劑。所述松針粉是將新鮮松針葉切碎後用乾燥機快速乾燥,乾燥後松針葉的含水率在l2%以下,將乾燥的松針葉放入粉碎機中加工粉碎,即可獲得松針粉;所述新鮮松針葉為馬尾松、黃山松、黑松、赤松、落葉松、油松、樟子松、巴山松、華山松和鐵甲松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松樹的新鮮針葉。也採用自然乾燥法,將針葉均勻地攤放在通風處晾乾,自然晾乾時鮮松針葉的攤放厚度為7~8cm,過18-20天後,當鮮葉重量減輕50%左右,含水率在l2%以下時,將自然晾乾的松針葉放入粉碎機中加工粉碎,即可獲得松針粉,自然晾乾切忌日曬,否則鮮松針葉中80%以上的胡蘿蔔素會遭破壞分解。所述桑杆粉是從桑園收回來的桑枝杆經過切片、粉碎製成。桑枝富含桑樹特有的天然生物鹼、桑菇纖維素、桑菇多糖(蔗糖、果糖、水蘇糖、葡萄糖、麥芽糖、棉子糖、木糖)、多酚與桑黃酮(桑素、桑色烯、環桑素、環桑色烯。木材含桑色素、柘樹寧、桑酮、四羥基芪、二氫桑色素、二氫山柰酚)。桑枝與其它闊葉林比,農藥殘留更低。所以,加入桑杆粉,香味濃、口感好、營養豐富,可以增加魚的食慾。所述新鮮濾泥是用石灰和二氧化硫作為澄清劑的蔗汁澄清方法,得到的亞硫酸法濾泥,其存放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在製糖生產過程中,由於混合汁所含的蛋白質、果膠質、有機酸等非糖分有機物質對煮糖結晶不利,因此,須對混合汁進行澄清處理。即向混合汁加入氫氧化鈣、二氧化硫、磷酸等物質,使蛋白質、果膠質、有機酸等非糖分有機物沉澱下來,沉澱物通過壓濾機或真空吸濾機或離心分離設備而得到的濾渣,稱為濾泥,它是甘蔗製糖的大宗副產品之一。濾泥含有甘蔗纖維、蔗糖、帶有蔗蠟的凝結膠體、蛋白質、磷酸鈣,還夾帶隨甘蔗帶來的砂土,其中多數成分來自甘蔗,鈣質物多數是在蔗汁澄清處理時加入的。就物理性質而言,濾泥是鬆軟,略似海綿的物質,具有多孔性,顏色為淡黃、暗褐以至黑色。在乾燥時可以立即吸收大量的水分。初出廠的濾泥含水分約50-70%,經過在大氣中長期自然乾燥後,水分含量可減少到15%。濾泥的單位體積的重量很小,每噸含65%水分的濾泥,其體積約佔1.6m3。目前國內生產白砂糖的甘蔗糖廠,所採用的澄清處理方法,基本可分為碳酸法和亞硫酸法兩大類。用石灰和二氧化碳作為澄清劑來澄清蔗汁的方法,叫做碳酸法,其產生的濾泥稱為碳酸法濾泥;而用石灰和二氧化硫作為澄清劑的蔗汁澄清方法,則叫做亞硫酸法,其產生的濾泥稱為亞硫酸法濾泥。亞硫酸法濾泥以有機物為主,內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脂肪等動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用做魚的添加劑,可與其他魚飼料配合使用。所述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甘蔗渣和果皮經皮帶輸送機送至立式烘乾機進行烘乾,烘乾後甘蔗渣和果皮經提升機送至料倉儲存,含水量為12%-16%;(2)將甘草、金鎖匙、蛇莓、望江南、溪黃草、生地黃、肥豬草、青皮、田基黃和鬼針草分別洗淨,曬乾後,用磨機磨成1mm-3mm的粉狀;(3)將料倉運出來的甘蔗渣和果皮按重量份數加入水,並按重量份數加入甘草、金鎖匙、蛇莓、望江南、溪黃草、生地黃、肥豬草、青皮、田基黃、鬼針草、新鮮濾泥和複合菌,混合均勻後放入發酵室內發酵,發酵室溫度控制在50-70℃,發酵3-7天得到發酵物料;(4)發酵物料經過乾燥後,按重量份數加入三黃粉、青蒿素、松針粉、桑杆粉和檸檬酸,充分混合後包裝,即得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本發明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的使用方法為:使用時按照添加劑和魚飼料比為0.15-0.2:1進行攪拌混合後即可。本發明選取的中藥原料中,各藥有效成份分析:大黃(拉丁學名:RheumpalmatumL.)是多種蓼科大黃屬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稱,也是中藥材的名稱。在中國地區的文獻裡,「大黃」指的往往是馬蹄大黃。在中國,大黃主要作藥用,但在歐洲及中東,他們的大黃往往指另外幾個作食用的大黃屬品種,莖紅色,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莖葉枯萎或次春發芽前採挖。除去細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繩穿成串乾燥或直接乾燥·中藥大黃具有攻積滯、清溼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等功效。黃芩(拉丁學名: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別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黃芩生於向陽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產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陝西,山西,山東,四川等地,中國北方多數省區都可種植。俄羅斯東西伯利亞,蒙古,朝鮮,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標本採自俄羅斯。黃芩的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溼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黃柏,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的乾燥樹皮。習稱「川黃柏」。剝取樹皮後,除去粗皮,曬乾。性味:味苦,性寒。歸經:腎、膀胱經。功能:有清熱燥溼,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主治:用於溼熱瀉痢,黃疸尿赤,帶下陰癢,熱淋澀痛,腳氣痿蹙,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溼疹溼瘡。鹽黃柏滋陰降火。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金鎖匙(拉丁學名:Cycleahypoglauca(Schauer)Diels),別名金線風、涼粉藤、寄山龍、山豆根、青藤仔、蛤仔藤、百解藤、獨腳烏柏,為防己科植物粉葉輪環藤的根或藤莖,性寒,味苦,歸肺、大腸、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止痛、利水通淋的功效。主風熱感冒;咳嗽;咽喉腫痛;白喉;風火牙痛;腸炎;痢疾;尿路感染及尿路結石;風溼疼痛;瘡瘍腫毒;毒蛇咬傷。蛇莓(拉丁學名:Duchesneaindica(Andr.)Focke),別名:蛇泡草、龍吐珠、三爪風、鼻血果果、珠爪、蛇果、雞冠果、野草莓、蛇藨、地莓、蠶莓、三點紅、獅子尾、療瘡藥、蛇蛋果、地錦、三匹風、蛇泡草、三皮風、三爪龍、老蛇泡、蛇蓉草、三腳虎、蛇皮藤、蛇八瓣、龍銜珠、小草莓、地楊梅、蛇不見、金蟬草、三葉藨、老蛇刺佔、老蛇虆、龍球草、蛇葡萄、蛇果藤、蛇枕頭、蛇含草、蛇盤草、哈哈果、麻蛇果、九龍草、三匹草、蛇婆、蛇龜草、落地楊梅、紅頂果、血疔草、野草莓。薔薇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柔毛;匍匐莖長。小葉片倒卵形至菱狀長圓形,長2-3.5(-5)釐米,寬1-3釐米;花單生於葉腋;直徑1.5-2.5釐米;瘦果卵形,長約1.5毫米,光滑或具不明顯突起,鮮時有光澤。花期6-8月,果期8-10月。多野生於山坡、草地上、路旁、溝邊或田埂雜草中;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全草供藥用,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瘀、收斂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傷,敷治疔瘡等;並用於殺滅蠅蛆。A肝穩定治療,黃疸型A肝患者,每日取鮮草,加適量水,煮沸,當成涼茶喝。每日服用,直至痊癒,能夠根治A肝。望江南(拉丁學名:CassiaoccidentalisLinn)又名野扁豆、狗屎豆、羊角豆、黎茶。為豆科決明屬植物。直立、少分枝的亞灌木或灌木,無毛,枝帶草質,有稜;根黑色。託葉膜質,卵狀披針形,早落。花數朵組成傘房狀總狀花序,花長約2釐米;花瓣黃色,莢果帶狀鐮形,褐色種子間有薄隔膜。花期4-8月,果期6-10月。分布於中國東南部、南部及西南部各省區。原產美洲熱帶地區,現廣布於全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莖葉、莢果、種子均可入藥。性味:甘、苦,平。有小毒。功能主治,種子:清肝明目,健胃潤腸。用於高血壓頭痛,目赤腫痛,口腔糜爛,習慣性便秘,痢疾腹痛,慢性腸炎。溪黃草(拉丁學名:Rabdosiaserra(Maxim.)Hara)為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大,粗壯,有時呈疙瘩狀,向下密生纖細的鬚根。莖直立,高達1.5(2)米,鈍四稜形,具四淺槽,有細條紋,帶紫色,基部木質,近無毛,向上密被倒向微柔毛;上部多分枝。溪黃草是民間草藥,俗稱土黃連等,具有清熱利溼、退黃祛溼、涼血散瘀的功效,用於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跌打瘀痛等病症。生地黃(拉丁文名:Rehmanniaglutinosa(Gaetn.)Libosch.exFisch.etMey.),別名:地黃、生地、地髓、原生地、幹生地、苄、芑、牛奶子、婆婆奶,玄參科、地黃屬植物,地黃的塊根,多年生直立草本。喜溫和氣候及陽光充足之地,怕積水,為清熱涼血藥。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身熱口乾、舌絳或紅等症狀,有清熱生津滋陰,養血的功效。中國各地均有生產。肥豬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ulbophyllumambrosia(Hance)Schltr.[EriaambrosiaHance;B.watsonianumReichb.f.]),為蘭科植物肥豬草的全草。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廣布。性味:甘;淡;涼。歸經:肝經。功能主治:清熱。主肺熱咳嗽;肝炎。青皮,中藥名。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變種的乾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實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曬乾,習稱「個青皮」;7~8月採收未成熟的果實,在果皮上縱剖成四瓣至基部,除盡瓤瓣,曬乾,習稱「四花青皮」。性味:苦、辛,溫。歸經:歸肝、膽、胃經。功能主治:疏肝破氣,消積化滯。用於胸脅脹痛,疝氣,乳核,乳癰,食積腹痛。田基黃(拉丁學名:HypericumjaponicumThunb.exMurray),別名又稱地耳草、斑鳩窩、雀舌草、蛇查口、合掌草、跌水草、七寸金、一條香、金鎖匙、紅孩兒、寸金草、田邊菊、痧子草、光明草、莽殼草、小王不留行、細葉黃、觀音蓮、降龍草、七層塔、土防風、小元寶草、黃花仔、禾霞氣、耳挖草、小田基黃、小還魂、小蟻藥、小對葉草、八金剛草、蛇細草、對葉草等。為藤黃科植物地耳草的全草。全草長10-40cm。根須狀,黃褐色。莖單一或基部分枝,光滑,具4稜,表面黃綠色或黃棕色;質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對生,無柄;完整葉片卵形或卵圓形,全緣,具細小透明腺點,基出脈3-5條。聚傘花序頂生,花小橙黃色。氣無,味微苦。以色黃綠,帶花者為佳。性味:甘;苦;涼。歸經】肺;肝;胃經。功效:清熱利溼;解毒;散瘀消腫。主治:主溼熱黃疸;洩瀉;痢疾;腸癰;癰癤腫毒;乳蛾;口瘡;目赤腫痛;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鬼針草(拉丁學名:BidenspilosaL.),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鈍四稜形。莖下部葉較小,很少為具小葉的羽狀複葉,兩側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頭狀花序直徑8-9毫米。總苞基部被短柔毛,條狀匙形,上部稍寬。無舌狀花,盤花筒狀,冠簷5齒裂。瘦果黑色,條形,略扁,具稜,上部具稀疏瘤狀突起及剛毛,頂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產中國多省區。生於村旁、路邊及荒地中。廣布於亞洲和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為中國民間常用草藥,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性闌尾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胃腸炎、風溼關節疼痛、瘧疾,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跌打腫痛。松針粉具有以下優異的飼用價值:第一,胡蘿蔔素含量豐富,各類松針粉中胡蘿蔔素含量一般在69-356mg/kg;第二,含有多種維生素,松針粉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約為950-2203mg/kg,維生素E的含量一般在201-1266mg/kg;第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松針粉的蛋白質含量為11.9%(質量分數),松針粉中不僅蛋白質含量較高,而且蛋白質中的胺基酸組成也較為全面,共含有17種胺基酸,其中包括動物所必需的8種胺基酸;第四,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松針粉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多達40餘種,分別為(mg/kg):銅56,錳215,鐵329,鋅38,硒3.6,鈷0.58,鉬0.87;松針粉中的脂類物質含量也較高,據粗略估算,松針粉中的粗脂肪含量約在3.8%-13.1%之間,其中粗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具有不飽和性;第五,松針粉可以驅除畜禽體內的寄生蟲,有促進生長的功效;此外,松針粉有養心安神的功效,能催肥長膘、提高飼料的利用率。眾所周知,為了人為地加快魚類生長速度,必須提高飼料中蛋白質、脂肪的含量。但是,如果每天攝入的蛋白質、脂肪過多,超出了它機體的代謝能力,久而久之由多餘的蛋白質轉化合成的脂肪、糖類轉化的脂肪和飼料中本身的脂肪一併沉積在肝臟、腸繫膜和肌肉中,尤以肝臟最甚,形成脂肪肝,造成肝臟損傷和代謝障礙,進而形成肝膽綜合症,如同我們人每天過量攝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份的食物容易得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病等「富貴病」一樣。人可以通過調整生活方式,控制飲食來預防此類疾病。魚的整個生命活動都掌控在人的手中,人也可以通過降低飼料蛋白質、脂肪的含量,控制投飼量來預防魚類的肝膽疾病。但是,這樣一來,就失去了投餵顆粒飼料的意義,魚的生長速度得不到提高。由於患肝膽綜合症魚類的肝臟已經受損,肝臟恢復健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保護肝臟,修復受損的肝細胞,中藥是最佳選擇。本發明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精選多味歸肝膽經的中藥,以金鎖匙、蛇莓、望江南和溪黃草為主,生地黃、肥豬草、青皮和鬼針草為輔,松針粉和桑杆粉起調理作用。這些中藥按一定比例組方,具有抗肝臟損傷,保膽護肝,使肝臟儘快恢復健康的作用,對於治療魚類肝膽疾病,效果顯著。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我國的甘蔗產量豐富,甘蔗渣是甘蔗經破碎和提取蔗汁後的甘蔗莖的纖維性殘渣,是製糖工業的主要副產品,目前甘蔗渣利用率並不高,造成了資源浪費甚至汙染環境,本發明利用甘蔗渣生產飼料添加劑,廢物利用,提高了養殖效益;2、本發明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精選多味歸肝膽經的中藥,以金鎖匙、蛇莓、望江南和溪黃草為主,生地黃、肥豬草、青皮和鬼針草為輔,松針粉和桑杆粉起調理作用。這些中藥按一定比例組方,具有抗肝臟損傷,保膽護肝,使肝臟儘快恢復健康的作用,對於治療魚類肝膽疾病,效果顯著;3、本發明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使用甘蔗渣、果皮和新鮮濾泥組合發酵,添加到魚飼料中,可減少有效蛋白質飼料的用量,可不用豆粕魚粉,從而大大降低飼養總成本;4、加入松針粉和桑杆粉,可以提高魚肉的香味和改善粗纖維魚肉的品質,增加魚肉的細膩程度,從而口感更好,而且製成的飼料添加劑氣味香濃、口感好、營養豐富,可以增加魚的食慾;5、本發明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無殘留,毒副作用低,藥效溫和,能夠起到標本兼治的作用;6、本發明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能提高魚的抗病力,發酵中所含的微生物直接參與動物腸道的屏障作用,補充動物腸道內有益微生物的種群與數量,形成「優勢有益菌群」,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和生長繁殖,恢復和維護魚腸道內的微生態平衡,從而提高魚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魚少得病;7、檸檬酸和田基黃的加入改善了餌料前適口性能增進試魚的食慾和提高其採食量,還能促進魚類脂肪代謝,緩和應激,調節滲透壓穩定維生素和預防肝膽綜合症的形成,從而能加快魚生長降低餌料係數和提高增重率;8、本發明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加入了由亞硫酸法得到的新鮮濾泥,亞硫酸法濾泥以有機物為主,內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粗脂肪等動物生長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可與其他飼料配合,降低成本;9、本發明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它具有多種營養成分和生物活性,兼有營養物質和藥物的兩重性,既可防病治病,又可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同時中草藥不在魚體內形成殘留,從而保證魚產品的品質。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其原料組成以重量份計為:甘蔗渣40、果皮10、三黃粉12、甘草12、青蒿素12、金鎖匙10、蛇莓10、望江南10、溪黃草10、生地黃8、肥豬草8、青皮8、鬼針草6、松針粉8、桑杆粉8、新鮮濾泥10、複合菌0.1、田基黃2、檸檬酸0.3、水40。所述複合菌是乳酸菌、釀酒酵母、地衣芽孢桿菌和植物乳桿菌的複合菌,重量比為2:1:2:1;其培育過程需要進行高溫馴化,高溫馴化是將從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或市場上購買的乳酸菌、釀酒酵母、地衣芽孢桿菌和植物乳桿菌按重量比配置好,配置好的菌種按重量份數每份加入玉米粉16-20份、木薯渣10-14份、麥麩10-14份,秸稈粉20-26份,甘蔗尾梢粉5-10份、硫酸亞鐵3-5份、加水到物料溼透用手抓不滴水即可,混合均勻發酵到50-60℃腐熟完全後,取得的發酵泥作為複合菌。所述果皮為蘋果皮、香蕉皮、芒果皮、橘子皮、梨子皮、檸檬皮和柚子皮。所述松針粉是將新鮮松針葉切碎後用乾燥機快速乾燥,乾燥後松針葉的含水率在l2%以下,將乾燥的松針葉放入粉碎機中加工粉碎,即可獲得松針粉;所述新鮮松針葉為馬尾松、黃山松、黑松、赤松、落葉松、油松、樟子松、巴山松、華山松和鐵甲松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松樹的新鮮針葉。所述桑杆粉是從桑園收回來的桑枝杆經過切片、粉碎製成。所述新鮮濾泥是用石灰和二氧化硫作為澄清劑的蔗汁澄清方法,得到的亞硫酸法濾泥,其存放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所述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甘蔗渣和果皮經皮帶輸送機送至立式烘乾機進行烘乾,烘乾後甘蔗渣和果皮經提升機送至料倉儲存,含水量為12%;(2)將甘草、金鎖匙、蛇莓、望江南、溪黃草、生地黃、肥豬草、青皮、田基黃和鬼針草分別洗淨,曬乾後,用磨機磨成1mm-3mm的粉狀;(3)將料倉運出來的甘蔗渣和果皮按重量份數加入水,並按重量份數加入甘草、金鎖匙、蛇莓、望江南、溪黃草、生地黃、肥豬草、青皮、田基黃、鬼針草、新鮮濾泥和複合菌,混合均勻後放入發酵室內發酵,發酵室溫度控制在50-70℃,發酵3-7天得到發酵物料;(4)發酵物料經過乾燥後,按重量份數加入三黃粉、青蒿素、松針粉、桑杆粉和檸檬酸,充分混合後包裝,即得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使用時按照添加劑和魚飼料重量比為0.15:1進行攪拌混合後即可。實施例2:一種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其原料組成以重量份計為:甘蔗渣50、果皮15、三黃粉13.5、甘草13.5、青蒿素13.5、金鎖匙11、蛇莓11、望江南11、溪黃草11、生地黃9、肥豬草9、青皮9、鬼針草7、松針粉9、桑杆粉9、新鮮濾泥15、複合菌0.2、田基黃3.5、檸檬酸0.4、水50。所述複合菌是乳酸菌、釀酒酵母、地衣芽孢桿菌和植物乳桿菌的複合菌,重量比為2:1:2:1;其培育過程需要進行高溫馴化,高溫馴化是將從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或市場上購買的乳酸菌、釀酒酵母、地衣芽孢桿菌和植物乳桿菌按重量比配置好,配置好的菌種按重量份數每份加入玉米粉16-20份、木薯渣10-14份、麥麩10-14份,秸稈粉20-26份,甘蔗尾梢粉5-10份、硫酸亞鐵3-5份、加水到物料溼透用手抓不滴水即可,混合均勻發酵到50-60℃腐熟完全後,取得的發酵泥作為複合菌。所述果皮為蘋果皮、香蕉皮、芒果皮、橘子皮、梨子皮、檸檬皮和柚子皮。所述松針粉是將新鮮松針葉切碎後用乾燥機快速乾燥,乾燥後松針葉的含水率在l2%以下,將乾燥的松針葉放入粉碎機中加工粉碎,即可獲得松針粉;所述新鮮松針葉為馬尾松、黃山松、黑松、赤松、落葉松、油松、樟子松、巴山松、華山松和鐵甲松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松樹的新鮮針葉。所述桑杆粉是從桑園收回來的桑枝杆經過切片、粉碎製成。所述新鮮濾泥是用石灰和二氧化硫作為澄清劑的蔗汁澄清方法,得到的亞硫酸法濾泥,其存放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所述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甘蔗渣和果皮經皮帶輸送機送至立式烘乾機進行烘乾,烘乾後甘蔗渣和果皮經提升機送至料倉儲存,含水量為14%;(2)將甘草、金鎖匙、蛇莓、望江南、溪黃草、生地黃、肥豬草、青皮、田基黃和鬼針草分別洗淨,曬乾後,用磨機磨成1mm-3mm的粉狀;(3)將料倉運出來的甘蔗渣和果皮按重量份數加入水,並按重量份數加入甘草、金鎖匙、蛇莓、望江南、溪黃草、生地黃、肥豬草、青皮、田基黃、鬼針草、新鮮濾泥和複合菌,混合均勻後放入發酵室內發酵,發酵室溫度控制在50-70℃,發酵3-7天得到發酵物料;(4)發酵物料經過乾燥後,按重量份數加入三黃粉、青蒿素、松針粉、桑杆粉和檸檬酸,充分混合後包裝,即得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使用時按照添加劑和魚飼料重量比為0.17:1進行攪拌混合後即可。實施例3:一種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其原料組成以重量份計為:甘蔗渣60、果皮20、三黃粉15、甘草15、青蒿素15、金鎖匙12、蛇莓12、望江南12、溪黃草12、生地黃10、肥豬草10、青皮10、鬼針草8、松針粉10、桑杆粉10、新鮮濾泥20、複合菌0.3、田基黃5、檸檬酸0.5、水60。所述複合菌是乳酸菌、釀酒酵母、地衣芽孢桿菌和植物乳桿菌的複合菌,重量比為2:1:2:1;其培育過程需要進行高溫馴化,高溫馴化是將從中國工業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中心或市場上購買的乳酸菌、釀酒酵母、地衣芽孢桿菌和植物乳桿菌按重量比配置好,配置好的菌種按重量份數每份加入玉米粉16-20份、木薯渣10-14份、麥麩10-14份,秸稈粉20-26份,甘蔗尾梢粉5-10份、硫酸亞鐵3-5份、加水到物料溼透用手抓不滴水即可,混合均勻發酵到50-60℃腐熟完全後,取得的發酵泥作為複合菌。所述果皮為蘋果皮、香蕉皮、芒果皮、橘子皮、梨子皮、檸檬皮和柚子皮。所述松針粉是將新鮮松針葉切碎後用乾燥機快速乾燥,乾燥後松針葉的含水率在l2%以下,將乾燥的松針葉放入粉碎機中加工粉碎,即可獲得松針粉;所述新鮮松針葉為馬尾松、黃山松、黑松、赤松、落葉松、油松、樟子松、巴山松、華山松和鐵甲松其中一種或者多種松樹的新鮮針葉。所述桑杆粉是從桑園收回來的桑枝杆經過切片、粉碎製成。所述新鮮濾泥是用石灰和二氧化硫作為澄清劑的蔗汁澄清方法,得到的亞硫酸法濾泥,其存放時間不超過6個小時。所述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其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甘蔗渣和果皮經皮帶輸送機送至立式烘乾機進行烘乾,烘乾後甘蔗渣和果皮經提升機送至料倉儲存,含水量為16%;(2)將甘草、金鎖匙、蛇莓、望江南、溪黃草、生地黃、肥豬草、青皮、田基黃和鬼針草分別洗淨,曬乾後,用磨機磨成1mm-3mm的粉狀;(3)將料倉運出來的甘蔗渣和果皮按重量份數加入水,並按重量份數加入甘草、金鎖匙、蛇莓、望江南、溪黃草、生地黃、肥豬草、青皮、田基黃、鬼針草、新鮮濾泥和複合菌,混合均勻後放入發酵室內發酵,發酵室溫度控制在50-70℃,發酵3-7天得到發酵物料;(4)發酵物料經過乾燥後,按重量份數加入三黃粉、青蒿素、松針粉、桑杆粉和檸檬酸,充分混合後包裝,即得防治魚肝膽疾病的飼料添加劑。使用時按照添加劑和魚飼料重量比為0.2:1進行攪拌混合後即可。試驗例:取患有肝膽綜合症的安康魚800條平均分成四組,分別為治療組1、治療組2、治療組3和對照組。治療組1-3分別對應實施例1-3製得的飼料添加劑進行治療。治療組採用將該實施例得到的飼料添加劑添加至到魚飼料中,按照添加劑和魚飼料重量比為0.15-0.2:1進行攪拌混合後即可,連續用藥3天;對照組用市面上買的用於治療魚肝膽綜合症的藥物進行治療。結果見表1:表1治癒條數死亡條數治癒率治療組1198299.0%治療組2197398.5%治療組3198299.0%對照組1653582.5%試驗結果:試驗組3天病情得到控制,7天停止死魚。對照組病情越發嚴重,每天死亡2-6條。解剖後發現試驗組肝膽綜合症明顯緩解,對照組肝膽綜合症嚴重,是造成死魚的直接原因。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治療組的飼料添加劑在技術效果方面達到了減負解毒、保肝利膽的功效。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