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促骨折癒合的中藥組合的製作方法
2023-12-08 17:56:56 5
專利名稱:一種促骨折癒合的中藥組合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藥製劑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促骨折癒合的中藥組合。
背景技術:
骨折癒合的時間長短,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問題,它可受到各種因素的幹擾。(l)骨折癒合 速度與年齡關係密切。小兒的組織再生和塑形能力強,骨折癒合速度快,如股骨幹骨折的臨 床癒合時間,小兒僅需l個月,而成人則要3個月左右,老年人則更慢。(2)健康狀況對骨折 癒合也有影響。因為身體總是動員體內一切力量促進骨折的癒合,身體強壯,氣血旺盛,對 骨折癒合有利,反之,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氣血虛弱,如患者糖尿病重度營養不良,鈣代謝 障礙,惡性腫瘤或骨折伴有嚴重併發症者,則骨折癒合遲緩。(3)不同部位的骨折,斷端的血 供也不同,而組織的再生,需要足夠的血液供給,血供良好的松質骨部骨折癒合較快,而血 供不良的部位骨折則癒合緩慢。(4)骨折斷面的接觸多少,對骨折癒合的快慢有直接影響。(5) 骨折損傷的程度,損傷局部的感染,固定是否牢固等對骨折癒合的快慢也有影響。骨折經過 治療後,其癒合速度緩慢,已超出該類骨折正常臨床癒合時間較多,斷端尚未連接,且患處 仍有疼痛、壓痛、縱軸叩擊痛等異常活動現象,X線片上顯示骨折斷端所產生的骨痂較少, 骨折線不消失,但骨痂仍有繼續生長的能力,骨折還是可以連接起來的,稱骨折延遲癒合。 若骨折所需癒合時間再三延長後,骨折仍未癒合,斷端仍有異常活動,X線片顯示骨折斷端 互相分離,骨痂稀少,兩斷端萎縮光滑,骨髓腔封閉,骨端硬化者,稱骨折不癒合。
中醫骨傷科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骨折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內經》曰 "氣傷痛。形傷腫"。王冰注"氣無形故傷痛,血有形則傷腫"。骨折損傷氣血,致血脈 離經忘行,惡血留滯,形成血瘀,以至氣血運動失常,淤積不散,為腫為痛。"血不活者瘀 不去,瘀不去骨則不能接"故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接骨續筋。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腎 藏精,精生髓,髓養骨。補益肝腎、活血續骨、強筋壯骨的中藥成份不僅能夠使腎中精氣充 盈促進骨組織修復,縮短骨折癒合時間;還可有效地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和代 謝,激活破骨、成骨細胞,加速骨細胞分化,促進鈣結合蛋白合成和骨基質的合成,使骨痂 形成快,癒合時間短,提高治癒率,從而降低了骨延期癒合和骨不連的病症發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促骨折癒合的中藥組合。 本發明的目的還在於提供一種該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促骨折癒合的中藥組合,是由有效成分和/
3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製成,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製成的
三七10-60 當歸10-40 血竭10-40
西紅花10-40大黃10-40 白芷5-30
冰片5-20 細辛5-20 半夏5-20
金龜連5-20 白芨5-20 官桂10-30
蒼朮10-30 南星10-30 土元10-30
虻蟲10-30
有效成分優選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製成 三七50 當歸30 血竭30
西紅花30 大黃30 白芷20
冰片18 細辛12 半夏12
金龜連18 白芨12 官桂12
蒼朮20 南星18 土元20
虻蟲20
本方中三七甘微苦溫,為傷科止血化瘀、消腫定痛之聖藥,有止血不留瘀特點,為君藥。 其中當歸、大黃、漫經通脈,清溼熱,消腫止痛,諸藥為臣。佐以紅花的活血止痛、消腫生 肌的功能;冰片、白芷辛香走竄,除行氣止痛外,尚可引藥達病傷之所,為使藥。縱觀全方 君臣佐使,相得益彰,相輔相成,合為化瘀生新,消腫定痛。續筋接骨之功效。
骨折癒合過程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主要有血腫機化期、骨痂形成期、塑形期三個階段; 三個階段不是截然分開的,在血腫機化期骨痂也逐漸形成,在骨痂形成期也存在骨痂的塑形。 骨折早期血腫較重、疼痛難忍,配方主要以破血逐瘀、消腫止痛為主。配方可調整為
三七50 當歸30 血竭30
西紅花30大黃30 白芷20
冰片18 乳香30 沒藥30
金龜連18 白芨12 伸筋草30
蒼朮20 南星18 土元20
虻蟲20
以大黃攻積,活血化瘀;以三七的止血化瘀、活血定痛的功能;採用紅花、乳香、沒藥 的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能;用土元、虻蟲的破血逐瘀和土元的續筋接骨功效;使骨折處 血腫吸收快,從而縮短骨折癒合時間。
中期採取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祛風散寒為主。因此類病症大多發生於手術後患者,由於手術對軟組織及骨膜造成損傷,影響骨折癒合,所以必須首先改善骨折處的血液供應,其 次是恢復肌肉的功能,加強鍛鍊,改善血運,可用原方。
中醫講腎主生長、發育、生殖和水液代謝;腎主骨生髓,腎藏精,精生髓,髓養骨,所 以骨的生長、發育、修復,均須依賴腎臟精氣所提供的營養和推動。腎中精氣是機體生命活 動之本,對機體各方面的生理活動其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骨折後期以補益肝腎、接骨續 筋、激活破骨、成骨細胞,使骨痂早期形成為主。所以配方以補益肝腎、活血續傷、強筋壯 骨功效為主,使腎中精氣充盈促進骨組織修復。
三七30 當歸30 血竭30
西紅花30 大黃30 白芷20
冰片18 巴戟天40 杜仲40
骨碎補40 白芨12 熟地30
蒼朮20 南星18 菟絲子20
黑豆20
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該中藥組合的製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 冰片粉碎成細粉,備用;
(2) 西紅花加水煎煮2小時,水蒸汽蒸餾,分油,備用;
(3) 三七、當歸、血竭、大黃、白芷、細辛、半夏、金龜連、白芨、官桂、蒼朮、南星、 土元、虻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併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 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 20 (80°C)的稠膏,減壓乾燥,粉碎成細粉,與冰片細粉、 紅花油混合,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顆粒劑、膠囊劑、丸劑。
本發明的藥物組合物可以與藥學上可接收的載體,例如填充劑如澱粉、微晶纖維素等; 粘合劑如維生素衍生物、澱粉等;通過顆粒劑、膠囊劑、丸劑口服給藥的方式使用。
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具有填精益髓,壯腰健腎,強壯筋骨的功能。用於新鮮骨折及陳舊骨 折、骨關節病等症。
具體實施例方式
以下實施例用於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l本發明中藥組合物顆粒劑
(1) 冰片200g粉碎成細粉,備用;
(2) 西紅花2000g加水煎煮2小時,水蒸汽蒸餾,分油,備用;
(3) 三七300g,當歸300g,血竭300g,大黃300g,白芷200g,細辛120g,半夏120g,金龜連 180g,白芨120g,官桂120g,蒼朮200g,南星180g, 土元200g,虻蟲200g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併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80。C)的稠膏,減壓乾燥,粉碎成細粉,與冰片細粉、紅花油、糊精800g、乳糖200 混勻,以70%乙醇溼法制粒即得。 實施例2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膠囊劑
(1) 冰片200g粉碎成細粉,備用;
(2) 西紅花2000g加水煎煮2小時,水蒸汽蒸餾,分油,備用;
(3) 三七300g,當歸300g,血竭300g,大黃300g,白芷200g,細辛120g,半夏120g,金龜連 180g,白芨120g,官桂120g,蒼朮200g,南星180g, 土元200g,虻蟲200g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2小時,濾過,合併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8CTC)的稠膏,減壓乾燥,粉碎成細粉,與冰片細粉、紅花油、糊精400g混勻,裝 入空膠囊內即得。 實施例3本發明中藥組合物丸劑
(1) 西紅花2000g加水煎煮2小時,水蒸汽蒸餾,分油,備用;
(2) 三七300g,當歸300g,血竭300g,大黃300g,白芷200g,細辛120g,半夏120g,金龜連 180g,白芨120g,官桂120g,蒼朮200g,南星180g, 土元200g,虻蟲200g加水煎煮二次, 每次2小時,濾過,合併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80°C)的稠膏,減壓乾燥,粉碎成細粉;
(3) 冰片200g粉碎成細粉。兩種細粉混勻。噴加上紅花油,混勻。加煉蜜500g製成蜜丸 即得。
經動物實驗表明,本發明中藥具有直接補充骨折癒合所需的微量元素,促進骨折癒合的 作用。 實驗例 1材料與方法
1. l主要儀器、設備、藥物
電子顯微鏡,超薄切片機,小鼠灌胃器,本發明中藥(每毫升含生藥2g) 1. 2動物及伺料
採用健康雄性昆明種小鼠20隻,體重25. 0±1. 9g,鼠齡12周。 1. 3動物造摸、分組及給藥
取上述小鼠,乙醚吸入麻醉,左前肢剪毛,消毒,切開皮膚O. 5cm長,從肌間隙鈍性分離直 達橈骨中段,用小鋼鋸條鋸斷橈骨,造成l. 5mm缺損骨折,縫合皮膚。造模後動物隨機分為 2組,分籠餵養。 一組為實驗組,灌胃本中藥2. 5ml /日(含生藥5g)。另一組為對照組,灌胃給予等體積的生理鹽水,兩組動物均在同一實驗室內飼養,飲用自來水及食用精製飼料均 相同。
1. 4標本及切片製備
動物術後2周及4周分兩批採用頸椎脫位法處死。在無菌操作下取出骨痂,置入4'C冰箱內 貯存過夜.取出後用刀片修成l. 5mm 3大小骨痂組織塊,以2. 5%戊二醛前固定(4°C), 0. 1M. PH7. 4的磷酸緩衝液衝洗,然後用1%鋨酸後固定,再依次放入50%、 70%、 80%、 95%及100%酒精內脫水,每次10分鐘,然後用丙酮脫水二次,丙酮和包埋劑浸透4小時, 環氧樹脂EP0N812包埋。製成的標本塊用超薄切片機切片,最後用醋酸鈾及枸櫞酸鉛雙重電 子染色,在透射電鏡下觀察。 2結果
中藥組動物術後2周,可見大量的成骨細胞,細胞器豐富,胞外基質有較多的有周期性橫紋 的膠原纖絲。術後4周標本,有大量的骨細胞,位於骨陷窩內,另外還發現體積巨大的形態 不規則的多核破骨細胞,細胞器豐富,胞質內有大量的大、小空泡,在空泡內有針形骨鹽晶。 而對照組動物術後2w標本,僅見有成軟骨細胞,無成骨細胞,至術後4周標本才見到成骨細 胞。 3討論
3. l動物模型評價
本實驗亦採用小鼠橈骨骨折模型。按照小鼠骨折癒合規律,術後2周是軟骨修復高峰,術後 4周達骨化及塑形高峰。故本實驗取術後2周及4周兩個時間點進行有重點的超微結構觀察, 以冀更能客觀地反映骨形成的狀況。 3. 2本中藥在細胞水平的作用
實驗發現中藥組動物術後2周有大量的成骨細胞,細胞器豐富,未發現成軟骨細胞,提示術 後2周,中藥組動物軟骨修復高峰己過,己進入基質骨化早期。到術後4周,成骨細胞減少, 可見到成熟的骨細胞及骨陷窩,並有破骨細胞吞噬組織,說明服用骨仙片後,動物成骨細胞 減少,可見到成熟的骨細胞及骨陷窩,並有破骨細胞吞噬骨組織,說明服用本中藥後,動物 骨修復過程增快,骨形成完成,巳進入骨改建階段。 3. 3本中藥促進骨形成的作用機理
本中藥含有補腎健骨中藥,根據現代藥理學研究,這類藥物中含有Ca、 Mg、 Fe、 Cu、 Zn、 P 等多種微量元素,對膠原的合成及骨基質鈣化至關重要,服用後可直接補充骨折癒合所需的 微量元素。因此,促進了骨折癒合。從細胞的超微結構觀察有大量的骨形成細胞,其細胞器 豐富,表明細胞的增殖、分化及成骨功能活躍。
權利要求
1 一種促骨折癒合的中藥組合,是由有效成分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製成的三七10-60 當歸10-40血竭10-40西紅花10-40大黃10-40白芷5-30冰片5-20 細辛5-20 半夏5-20金龜連5-20 白芨5-20 官桂10-30蒼朮10-30 南星10-30土元10-30虻蟲10-30
2、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中藥組合,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有效成分是由下列原料按重量份計製成 的三七50 當歸30 血竭30西紅花30 大黃30 白芷20 冰片18 細辛12 半夏12金龜連18 白芨12 官桂12蒼朮20 南星18 土元20虻蟲20
3、 如權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組合可製成顆粒劑、膠囊劑、 丸劑。
4、 一種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包括下述步驟(1) 冰片粉碎成細粉,備用;(2) 西紅花加水煎煮2小時,水蒸汽蒸餾,分油,備用;(3) 三七、當歸、血竭、大黃、白芷、細辛、半夏、金龜連、白芨、官桂、蒼朮、南星、 土元、虻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時,濾過,合併濾液,靜置48小時,取上清液, 減壓濃縮成相對密度為1.20 (8(TC)的稠膏,減壓乾燥,粉碎成細粉,與冰片細粉、 紅花油混合,與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制顆粒劑、膠囊劑、丸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促骨折癒合的中藥組合。該中藥組合由三七、當歸、血竭、西紅花、大黃、白芷、冰片、細辛、半夏、金龜連、白芨、官桂、蒼朮、南星、土元、虻蟲和/或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製成。本發明還涉及了該中藥組合的製備方法。本發明中藥組合具有填精益髓,壯腰健腎,強壯筋骨的功能。用於新鮮骨折及陳舊骨折、骨關節病等症。
文檔編號A61K9/48GK101513499SQ20081005798
公開日2009年8月26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2月22日
發明者王麗娟 申請人:北京天科仁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