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家李燾簡介 李燾是怎麼死的?
2023-12-08 21:51:56 1
人物檔案
別稱:李文簡
姓名:李燾
字:仁甫、子真
號:巽巖
諡號:文簡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南宋
出生地:眉州丹稜
出生時間:1115年
去世時間:1184年
官職:敷文閣學士
爵位:丹稜縣開國伯→溫國公
追贈:少師→太師
主要成就:編修《續資治通鑑長編》;長於吏治,關心民瘼
主要作品:《續資治通鑑長編》《六朝制敵得失通鑑博議》《巽巖文集》等
李燾是南宋時期著名的歷史學家和詩人,同時也在南宋朝廷為官。李燾還不是一般人,據史料記載他還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後。
李燾很有股書生意氣,少奶之時對於金國滅北宋一事耿耿於懷,時常希望能報仇復國。所以在剛剛及冠之時,就作出《反正議》十四篇,提出如何救世復國之策。紹興八年,李燾進士及第,調為華陽主簿,不久為雅州推官,後又為雙流縣知縣。
當時王氏學說盛行,只有李燾一人獨覽古籍,收羅群書,慨然以史自任。後來他對本朝典故悉心研究,仿《資治通鑑》,作《長編》一書,記錄靖康到建隆年間之事。
在榮州為知州期間,榮州經常發生水災,於是李燾召集百姓修建堤壩防衛。後因有功,除潼川府路轉運判官。
乾道三年,受召入京,以治身、治家、治官、治吏典故為例,提供自己治世恢復之建議。乾道四年,因為上呈《續通鑑長編》,寫就一百八卷,包括建隆到治平年間的史料,而被讚揚,升秘書少監兼權起居舍人,不久又兼實錄院檢討官。
後來虞允文擔任宰相一職時,多次上言說李燾亂議時事。因為不忿,所以李燾自請離去。後來為直顯謨閣、湖北轉運副使之時,又被除官。後來還是因為在京湖地區,有橫加科斂的惡官引得百姓不滿,李燾才被重新起用,主管此事。李燾上任之後,為百姓謀福利,盡職盡責,多有功績。後來因為上《快箴》,引太祖罷朝悔乘快決事以諫,進秘閣修撰、權同修國史、權實錄院同修撰。
李燾宦海沉浮,起伏波折,累官禮部侍郎,進敷文閣學士兼侍讀,同修國史。屢章告老,除敷文閣學士致仕。
淳熙十一年,李燾逝世,享年七十歲,臨終前遺言:「臣年七十,死不為夭,所恨報國缺然。」,可知其錚錚鐵骨。為表彰李燾,南宋朝廷賜諡號「文簡」,後又贈太師、溫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