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遙控釣魚船及其使用方法與流程
2023-12-02 00:46:11 4

本發明涉及一種釣魚船,更具體的說,它涉及一種智能遙控釣魚船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現行釣魚方式均屬於手持式釣具,可控範圍小,全憑釣魚者的垂釣經驗,判斷是否有魚上鉤,且收釣時機那與把握,娛樂性不強。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智能遙控釣魚船及其使用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智能遙控釣魚船,其特徵在於:包括釣魚船本體,設置在釣魚船本體中間的餌料投放裝置,設置在釣魚船本體內的動力裝置、無線接收/發送模塊、控制模塊以及供電電源,設置在釣魚船本體尾部的船槳組件,以及設置在釣魚船本體上的振動傳感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分別與餌料投放裝置、船槳組件傳動連接,所述動力裝置、無線接收/發送模塊、振動傳感裝置分別與控制模塊相連接;所述供電電源為釣魚船整船供電,所述無線接收/發送模塊在釣魚船與遙控裝置之間建立無線通訊連接。
優選為,釣魚船本體上設有水深感應裝置。
優選為,釣魚船本體上設有遙控距離感應裝置。
優選為,釣魚船本體上設有外來信號感應模塊。
優選為,動力裝置包括第一動力裝置、第二動力裝置和第三動力裝置,所述第一動力裝置、第二動力裝置與餌料投放裝置相連接,所述第三動力裝置與船槳組件相連接。
優選為,餌料投放裝置包括固定設置釣魚船本體內底面上的外殼,設置在外殼內側壁上的轉動軸,與轉動軸傳動連接的轉動板,設置在外殼內側壁上且位於轉動軸上方的魚線,與魚線固定連接的魚鉤,所述外殼為上下兩端開口,所述轉動板轉動到與外殼側壁垂直時,將外殼縱向阻斷,所述轉動軸與第二動力裝置傳動連接,所述魚線與第一動力裝置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動力裝置通過控制魚線的轉動圈數來控制魚線的放線長度。
優選為,船槳組件包括第一船槳和第二船槳,所述第一船槳設置在釣魚船本體的正後方,所述第二船槳設置在釣魚船本體尾部側邊上。
優選為,釣魚船本體前後分別設有led射燈,所述led射燈分別與控制模塊相連接。
優選為,釣魚船本體包括釣魚船中空內腔與釣魚船上蓋,兩者卡接固定,所述釣魚船上蓋上設有活動門。
一種智能遙控釣魚船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釣魚船放置到釣魚水域,通過遙控裝置控制其向水域中心駛進;
s2:當駛進至水域中心時,水深感應裝置測量此處深度,根據深度,控制魚線放線長度;
s3:魚上鉤後,拉動魚線,當船身晃動到設定值時,釣魚船上的振動傳感裝置發出信號,控制裝置控制動力裝置工作,小幅度拉動魚線,達到鉤緊作用,避免脫鉤;
s4:最後收線、放線循環控制,消耗魚的體力,最後將釣魚船慢慢開回,收線、取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使得釣魚更具趣味性,增加了釣魚的可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釣魚船上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一種智能遙控釣魚船,包括釣魚船本體,設置在釣魚船本體中間的餌料投放裝置,設置在釣魚船本體內的動力裝置、無線接收/發送模塊1、控制模塊2以及供電電源3,設置在釣魚船本體尾部的船槳組件,以及設置在釣魚船本體上的振動傳感裝置4,所述動力裝置分別與餌料投放裝置、船槳組件傳動連接,所述動力裝置、無線接收/發送模塊1、振動傳感裝置4分別與控制模塊2相連接;所述供電電源3為釣魚船整船供電,所述無線接收/發送模塊1在釣魚船與遙控裝置之間建立無線通訊連接。
在使用時,通過遙控裝置發出指令,無線接收/發送模塊1接收信號,傳遞到控制模塊2,控制模塊2控制動力裝置工作,動力裝置帶動船槳組件運動,推動釣魚船前進,當釣魚船到達深水域時,遙控裝置發出指令,通過一系列傳達,最後動力裝置停止工作,然後發出另一指令,通過遙控裝置-無線接收/發送模塊1-控制模塊2-動力裝置-餌料投放裝置,最終完成投餌過程。
當魚上鉤後,由於魚的掙扎,拉動魚線14,帶動整個釣魚船晃動,當晃動幅度達到設定值時,振動傳感裝置4發出信號,通過控制模塊2-無線接收/發送模塊1-遙控裝置-無線接收/發送模塊1-控制模塊2-動力裝置等一系列信號傳輸,最後控制動力裝置小幅度收線,達到鉤緊作用,避免脫鉤,後續接著放線,收線,消耗魚的體力,最後將釣魚船開回、收線、收魚。
釣魚船本體上設有水深感應裝置5。
水深感應裝置5的設計,能夠對水深進行測量,釣魚者可以根據不能魚類的習性,在不同的水域投放不同長度的魚線14進行垂釣,大大的提高了釣魚成功率。
釣魚船本體上設有遙控距離感應裝置6。
在釣魚船本體上設置遙控距離感應裝置6,在釣魚船向前駛進的過程中,對釣魚船在遙控距離內的位置進行時時監控,例如,當釣魚船離遙控範圍邊界還有100米時,此時通過遙控距離感應裝置6-控制模塊2-無線接收/發送模塊1-遙控裝置一系列信號傳輸,使得遙控者得知具體位置,並控制釣魚船進行減速,還可以在遙控距離感應裝置6內設置一個極限距離,當超出這個距離以後,遙控距離感應裝置6發出信號,通過控制模塊2控制船槳組件運動,調整釣魚船的方向,再次啟動動力裝置,縮短釣魚船與遙控裝置之間的距離;還可以在釣魚船本體內設置gps定位模塊,當每次釣魚時,首先在gps定位模塊內將釣魚者的坐標進行自行定位並且記錄,在垂釣過程中由於水流、水波等原因,釣魚船超過了遙控範圍內,此時,gps定位模塊自行啟動,將原始坐標發送至控制模塊2,並且生成導航路線,控制模塊2通過生成的導航路線控制船槳組件與動力裝置自行調整方向,將釣魚船重新駛進遙控範圍內。
釣魚船本體上設有外來信號感應模塊7。
當釣魚船在遙控過程中,如果附件出現相同的船隻時,信號感應模塊檢測到控制波屬於一個波段時,發出信號,控制裝置接收信號,並且發送給無線接收/發送模塊1,最後傳送至遙控裝置,釣魚者可以通過遙控裝置進行控制波段調節,避免相同波段的控制信號造成控制混亂。
動力裝置包括第一動力裝置8、第二動力裝置9和第三動力裝置10,所述第一動力裝置8、第二動力裝置9與餌料投放裝置相連接,所述第三動力裝置10與船槳組件相連接。
餌料投放裝置包括固定設置釣魚船本體內底面上的外殼11,設置在外殼11內側壁上的轉動軸12,與轉動軸12傳動連接的轉動板13,設置在外殼11內側壁上且位於轉動軸12上方的魚線14,與魚線14固定連接的魚鉤15,所述外殼11為上下兩端開口,所述轉動板13轉動到與外殼11側壁垂直時,將外殼11縱向阻斷,所述轉動軸12與第二動力裝置9傳動連接,所述魚線14與第一動力裝置8傳動連接,所述第一動力裝置8通過控制魚線14的轉動圈數來控制魚線14的放線長度。
當釣魚船駛進湖泊中央後,釣魚者按下投餌按鈕,無線接收/發送裝置接收信號,發送至控制模塊2,控制模塊2控制第一動力裝置8與第二動力裝置9共同工作,控制轉動板13轉動打開,魚線14轉動放線,進行垂釣。
船槳組件包括第一船槳16和第二船槳17,所述第一船槳16設置在釣魚船本體的正後方,所述第二船槳17設置在釣魚船本體尾部側邊上。
第一船槳16負責釣魚船的前進動力,當需要調整方向時,控制第二船槳17工作,對整個船隻施加一個斜向前的推進力,由於垂直於航線方向的分力的作用,使得航行方向改變。
釣魚船本體前後分別設有led射燈18,所述led射燈18分別與控制模塊2相連接。
led射燈18的設計,為夜間垂釣者垂釣提供了方便。
釣魚船本體包括釣魚船中空內腔19與釣魚船上蓋20,兩者卡接固定,所述釣魚船上蓋20上設有活動門21。
兩者可拆卸,且設置活動門的設計,大大方便了船隻的維修與安裝。
一種智能遙控釣魚船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釣魚船放置到釣魚水域,通過遙控裝置控制其向水域中心駛進;
s2:當駛進至水域中心時,水深感應裝置測量此處深度,根據深度,控制魚線放線長度;
s3:魚上鉤後,拉動魚線,當船身晃動到設定值時,釣魚船上的振動傳感裝置發出信號,控制裝置控制動力裝置工作,小幅度拉動魚線,達到鉤緊作用,避免脫鉤;
s4:最後收線、放線循環控制,消耗魚的體力,最後將釣魚船慢慢開回,收線、取魚。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並不僅局限於上述實施例,凡屬於本發明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