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動器的驅動方法及致動器的驅動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12-01 10:50:21 2
專利名稱:致動器的驅動方法及致動器的驅動電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致動器的驅動方法及致動器的驅動電路,其用於驅動例如使電梯的緊急停止裝置動作的致動器。
背景技術:
在現有電梯裝置中,為了阻止轎廂墜落,使用了緊急停止裝置。在日本專利公報特開2001-80840號中公開了這樣的一種電梯緊急停止裝置,其通過將楔按壓在引導轎廂的轎廂導軌上來使轎廂停止下落。現有的電梯緊急停止裝置通過致動器而動作,該致動器與檢測轎廂升降速度異常的限速器機械地聯動。在這種電梯緊急停止裝置中,由於限速器與致動器機械地聯動,因此從檢測出轎廂速度的異常到產生對轎廂的制動力需要時間。
另外,在為了縮短到產生對轎廂的制動力所需的時間,而使致動器電氣地動作時,可能使致動器在停電期間無法工作。因而,緊急停止裝置的動作可靠性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致動器的驅動方法及致動器的驅動電路,其能夠縮短從產生異常到進行動作所需要的時間,並且能夠提高停電時的動作可靠性。
本發明的致動器的驅動方法用於驅動具有驅動用電磁線圈的致動器,該驅動用電磁線圈通過放電開關與充電部電連接,在停止向操作放電開關的操作部供電時,通過操作放電開關使從充電部向電磁線圈放電,以驅動致動器。
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1的電梯裝置的結構圖。
圖2是表示圖1中的緊急停止裝置的主視圖。
圖3是表示圖2中的工作時的緊急停止裝置的主視圖。
圖4是示意性地表示圖2中的致動器的剖面圖。
圖5是示意性地表示圖4中的可動鐵芯位於動作位置時的狀態的剖面圖。
圖6是表示圖1中的輸出部的內部電路的一部分的電路圖。
圖7是表示圖6中的放電開關的電路圖。
圖8是說明圖2中的致動器的驅動方法的說明圖。
圖9是說明圖2中的緊急停止裝置分別在正常供電時和停電時的動作的表。
圖10是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2的致動器的驅動方法的說明圖。
圖11是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2的緊急停止裝置分別在正常供電時和停電時的動作的表。
圖12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3的致動器驅動電路中的放電開關的電路圖。
圖13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4的緊急停止裝置的俯視剖面圖。
圖14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5的緊急停止裝置的局部取出側視圖。
圖15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6的電梯裝置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實施方式1圖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1的電梯裝置的結構圖。在圖中,在井道1內設置有一對轎廂導軌2。轎廂3由轎廂導軌2引導而在井道1內升降。在井道1的上端部配置有使轎廂3和對重(未圖示)升降的曳引機(未圖示)。在曳引機的驅動繩輪上卷繞有主繩索4。轎廂3和對重由主繩索4懸吊在井道1內。在轎廂3上與各轎廂導軌2對置地配置有作為制動單元的一對緊急停止裝置33。各緊急停止裝置33配置在轎廂3的下部。轎廂3通過各緊急停止裝置33的動作而被制動。
轎廂3具有設置有轎廂出入口26的轎廂主體27;以及開閉轎廂出入口26的轎廂門28。在井道1內設置有檢測轎廂3的速度的作為轎廂速度檢測單元的轎廂速度傳感器31,和控制電梯的運轉的控制盤13。
在控制盤13內安裝有與轎廂速度傳感器31電連接的輸出部32。輸出部32通過電源電纜14與電池12連接。從輸出部32向轎廂速度傳感器31提供用於檢測轎廂3的速度的電力。來自轎廂速度傳感器31的速度檢測信號則被輸入到輸出部32中。
在轎廂3和控制盤13之間連接有控制電纜(移動電纜)。控制電纜包括多根電力線和信號線,同時還包括電連接在控制盤13和各緊急停止裝置33之間的緊急停止用布線17。
輸出部32中設定有值大於轎廂3的正常運轉速度的第1過速度,和值大於第1過速度的第2過速度。輸出部32在轎廂3的升降速度達到第1過速度(設定過速度)時,使曳引機的制動裝置動作,在達到第2過速度時,向緊急停止裝置33輸出作為工作用電力的工作信號。緊急停止裝置33通過輸入工作信號而動作。
圖2是表示圖1中的緊急停止裝置33的主視圖,圖3是表示圖2中的工作時的緊急停止裝置33的主視圖。在圖中,緊急停止裝置33具有可以相對轎廂導軌2接觸離開的作為制動部件的楔34;與楔34的下部連接的支承機構部35;和導向部36,其配置在楔34的上方,並固定在轎廂3上。楔34和支承機構部35設置成可相對導向部36上下移動。楔34隨著相對導向部36向上方的移動,即隨著嚮導向部36側的移動,而被導向部36引導向與轎廂導軌2接觸的方向。
支承機構部35具有可以相對轎廂導軌2接觸離開的圓柱狀接觸部37;使接觸部37朝與轎廂導軌2接觸離開的方向移動的工作機構38;以及支承接觸部37和工作機構38的支承部39。接觸部37比楔34輕,以便可容易地通過工作機構38移動。工作機構38具有接觸部安裝部件40,其可在使接觸部37與轎廂導軌2接觸的接觸位置、和使接觸部37離開轎廂導軌2的離開位置之間往復移動;以及使接觸部安裝部件40移動的致動器41。
在支承部39和接觸部安裝部件40上分別設置有支承導向孔42和可動導向孔43。支承導向孔42和可動導向孔43相對於轎廂導軌2的傾斜角度互不相同。接觸部37可滑動地安裝在支承導向孔42和可動導向孔43內。接觸部37隨著接觸部安裝部件40的往復移動而在可動導向孔43內滑動,並沿著支承導向孔42的長度方向移動。這樣,接觸部37以合適的角度相對轎廂導軌2接觸離開。在轎廂3下降時,當接觸部37與轎廂導軌2接觸時,楔34和支承機構部35被制動,而朝導向部36側移動。
在支承部39的上部設置有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導向孔69。楔34可滑動地安裝在水平導向孔69內。即,楔34可相對於支承部39在水平方向往復移動。
導向部36具有夾著轎廂導軌2配置的傾斜面44和接觸面45。傾斜面44相對於轎廂導軌2傾斜,使得其與轎廂導軌2之間的間隔在上方變小。接觸面45可相對轎廂導軌2接觸離開。隨著楔34和支承機構部35相對於導向部36朝上方移動,楔34沿著傾斜面44移動。這樣,楔34和接觸面45相互接近地移動,轎廂導軌2被楔34和接觸面45夾住。
圖4是示意性地表示圖2中的致動器41的剖面圖。並且,圖5是示意性地表示當圖4中的可動鐵芯48處於動作位置時的狀態的剖面圖。在圖中,致動器41具有與接觸部安裝部件40(圖2)連接的連接部46;以及使連接部46移動的驅動部47。
連接部46具有收容在驅動部47內的可動鐵芯(可動部)48;以及連接杆49,其從可動鐵芯48朝驅動部47外延伸,並固定在接觸部安裝部件40上。並且,可動鐵芯48可在使接觸部安裝部件40朝接觸位置移動以使緊急停止裝置33動作的動作位置(圖5)、和使接觸部安裝部件40朝離開位置移動以解除緊急停止裝置33的動作的正常位置(圖4)之間移動。
驅動部47具有固定鐵芯50,其包括限制可動鐵芯48移動的一對限制部50a、50b,和使各限制部50a、50b相互連接的側壁部50c,並且該固定鐵芯50包圍可動鐵芯48;第1線圈51,其收容在固定鐵芯50內,並通過通電使可動鐵芯48朝與一個限制部50a接觸的方向移動;第2線圈52,其收容在固定鐵芯48內,並通過通電使可動鐵芯48朝與另一限制部50b接觸的方向移動;以及環狀永久磁鐵53,其配置在第1線圈51和第2線圈52之間。
在另一限制部50b上設置有使連接杆49通過的通孔54。可動鐵芯48在處於正常位置時與一個限制部50a抵接,在處於動作位置時與另一限制部50b抵接。
第1線圈51和第2線圈52是包圍連接部46的環狀電磁線圈。並且,第1線圈51配置在永久磁鐵53和一個限制部50a之間,第2線圈52配置在永久磁鐵53和另一限制部50b之間。
在可動鐵芯48與一個限制部50a抵接的狀態下,由於構成磁阻的空間存在於可動鐵芯48和另一限制部50b之間,因而永久磁鐵53的磁通量在第1線圈51側比第2線圈52側多,可動鐵芯48保持在與一個限制部50a抵接的狀態下。
並且,在可動鐵芯48與另一限制部50b抵接的狀態下,由於構成磁阻的空間存在於可動鐵芯48和一個限制部50a之間,因而永久磁鐵53的磁通量在第2線圈52側比第1線圈51側多,可動鐵芯48保持在與另一限制部50b抵接的狀態下。
作為來自輸出部32的工作信號的電力被輸入到第2線圈52。並且,第2線圈52通過工作信號的輸入,產生抵抗保持可動鐵芯48與一個限制部50a抵接的力的磁通。另外,作為來自輸出部32的恢復信號的電力被輸入到第1線圈51。第1線圈51通過恢復信號的輸入,產生抵抗保持可動鐵芯48與另一限制部50b抵接的力的磁通。
圖6是表示圖1中的輸出部32的內部電路的一部分的電路圖。在圖中,在輸出部32中設置有驅動電路55,用於向致動器41提供電力來驅動致動器41。驅動電路55包括可蓄積來自電池12的電力的作為充電部的電容器56;用於使電池12的電力對電容器56進行充電的充電開關57,以及放電開關58,用於使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力有選擇地放電到第1線圈51和第2線圈52。放電開關58與操作放電開關58的操作部59電連接。可動鐵芯48(圖4)可通過從電容器56向第1線圈51和第2線圈52的任一方的放電,來進行移動。另外,在驅動電路55內,設有內部電阻67(圖中為6)和二極體68。
圖7是表示圖6中的放電開關58的電路圖。在圖中,放電開關58具有第1繼電器61,其使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荷作為恢復信號放電到第1線圈51中;和第2繼電器62,其使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荷作為工作信號放電到第2線圈52中。
第1繼電器61與第1線圈51電連接。第2繼電器62分別與第1繼電器61、第2線圈52以及電容器56電連接。
第1繼電器61具有與操作部59(圖6)電連接的第1繼電器線圈63;第1接點部64,其通過從操作部59向第1繼電器線圈63通電而斷開,並通過停止從操作部59進行的通電而閉合。
第2繼電器62具有與操作部59電連接的第2繼電器線圈65;作為停電時接點部的第2接點部66,其通過從操作部59向第2繼電器線圈65通電而向第1線圈51側閉合,通過停止從操作部59進行的通電而向第2線圈52側閉合。
在第1接點部64閉合、並且第2接點部66向第1線圈51側閉合時,第1線圈51與電容器56電連接。在第2接點部66向第2線圈52側閉合時,第2線圈52與電容器56電連接。即,可以通過第2接點部66在第1繼電器61和第2線圈52之間切換與電容器56的電連接。
即,通過停止向第2繼電器線圈65通電,使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力放電到第2線圈52中。另外,通過停止向第1繼電器線圈63通電並維持向第2繼電器線圈65通電,來使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力放電到第1線圈51中。
致動器41通過從電容器56向第2線圈52放電而進行緊急動作。通過從電容器56向第1線圈51放電而進行恢復動作。
接下來,對致動器41的驅動方法進行說明。
圖8是對致動器41的驅動方法進行說明的說明圖。在圖中,例如在因停電等而停止向操作部59供電時,通過從輸出部32輸出工作信號來驅動致動器41,從而使緊急停止裝置33進行緊急動作(S1)。另外,在維持向操作部59的供電時,在輸出部32中,根據來自轎廂速度傳感器31的信息來檢測轎廂3的速度有無異常(S2)。這裡,在轎廂3的速度大於第2設定過速度時,判定為轎廂3的速度存在異常。在根據轎廂3的速度有無異常的檢測而判定為轎廂3的速度有異常的情況下,通過從輸出部32向致動器41輸出工作信號來驅動致動器41,從而使緊急停止裝置33進行緊急動作(S3)。在轎廂3的速度正常的情況下,不從輸出部32輸出工作信號,並維持緊急停止裝置33的待機狀態。
另外,如圖9所示,緊急停止裝置33在維持向操作部59的供電時可以待機、進行緊急動作和恢復動作(解除動作),例如在因停電等而停止了向操作部59的供電的情況下,緊急停止裝置33根據從輸出部32輸出工作信號只進行緊急動作。
下面,對具體的動作進行說明。在正常運轉時,接觸部安裝部件40位於離開位置,可動鐵芯48位於正常位置。即,致動器41處於待機狀態。在該狀態下,楔34保持與導向部36之間的間隔,並與轎廂導軌2分離。並且,通過來自操作部59的電力供給,第1繼電器線圈63和第2繼電器線圈65均被通電。所以第1接點部64斷開,第2接點部66向第1線圈51側閉合。另外,通過閉合充電開關57,電池12的電力對電容器56進行充電。
當通過轎廂速度傳感器31檢測出的速度達到第1過速度時,曳引機的制動裝置動作。在此後轎廂3的速度繼續上升、並且通過轎廂速度傳感器31檢測出的速度達到第2過速度時,停止從操作部59向第2繼電器線圈65通電。這樣,第2接點部66向第2線圈52側閉合,蓄積在電容器56內的電力作為工作信號放電給第2線圈52。即,工作信號從輸出部32輸出到各緊急停止裝置33。
這樣,在第2線圈52的周圍產生磁通,可動鐵芯48從正常位置向動作位置移動(圖5)。由此,接觸部37與轎廂導軌2接觸並按壓在轎廂導軌2上,楔34和支承機構部35被制動(圖3)。可動鐵芯48通過永久磁鐵53的磁力,在與另一限制部50b抵接的狀態下保持在動作位置。
由於轎廂3和導向部36未被制動地下降,因而導向部36朝下方的楔34和支承機構部35側移動。通過該移動,楔34沿著傾斜面44被引導,轎廂導軌2被楔34和接觸面45夾住。楔34通過與轎廂導軌2的接觸,進一步朝上方移動並楔入轎廂導軌2和傾斜面44之間。這樣,在轎廂導軌2與楔34和接觸面45之間產生大的摩擦力,緊急停止裝置33完成緊急動作。
在恢復時,從操作部59向第1繼電器線圈63和第2繼電器線圈65提供電力,第1繼電器線圈63和第2繼電器線圈65均通電。這樣,第1接點部64斷開,第2接點部66向第1線圈51側閉合。
然後,閉合充電開關57對電容器56再次進行充電。之後,停止從操作部59向第1繼電器線圈63的通電,以閉合第1接點部64。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力作為恢復信號放電到第1線圈51中。即,將恢復信號從輸出部32傳送到各緊急停止裝置33。這樣,第1線圈51通電,可動鐵芯48從動作位置移動到正常位置。通過使轎廂3在該狀態下上升,楔34和接觸面45對轎廂導軌2的按壓被解除。
例如,在因停電等而停止向操作部59供電的情況下,從操作部59向第1繼電器線圈63和第2繼電器線圈66的電力供給也同時停止。此時,第1接點部64閉合,第2接點部66向第2線圈52側閉合。這樣,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力放電到第2線圈52中,使得可動鐵芯48從正常位置移動到動作位置。然後,如上所述,緊急停止裝置33進行緊急動作。
在這種致動器41的驅動方法中,由於在向操作部59的供電停止時,使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力放電到第2線圈52中,以驅動致動器41,因此可以減少因停電造成的致動器41動作的不正常,可以實現致動器41的動作可靠性的提高。另外,由於電氣地驅動致動器41,因此,可以縮短從產生異常到致動器41動作所需的時間。
另外,由於通過致動器41的驅動來使用於阻止轎廂3墜落的緊急停止裝置33動作,因此即使在停電時,也能夠電氣地驅動致動器41,可以縮短從產生異常到緊急停止裝置33動作所需的時間。另外,可以使緊急停止裝置33更可靠地進行動作,可以更可靠地阻止轎廂3的墜落。
另外,在驅動電路55中,由於設置有在供電停止時向第2線圈52側閉合的第2接點部66,因此在停電時也可以驅動致動器41。這樣,可以縮短從產生異常到致動器41動作所需的時間,而且可以提高致動器41的動作的可靠性。
實施方式2另外,在停電時,例如也可以通過作為家用發電機等的備用電源來維持向輸出部32的供電。
圖10是說明本發明實施方式2的致動器41的驅動方法的說明圖。在該示例中,在停電時,首先通過輸出部32檢測是否是通過備用電源向操作部59進行供電,而不是立即從輸出部32向致動器41輸出工作信號。(S5)在向操作部59的供電停止的情況下,從輸出部32向致動器41輸出工作信號以驅動致動器41,從而使緊急停止裝置33進行緊急動作(S1)。在向操作部59供電的情況下,通過輸出部32檢測轎廂3的速度有無異常(S2)。
在轎廂3的速度存在異常的情況下,從輸出部32向致動器41輸出工作信號以驅動致動器41,從而使緊急停止裝置33進行緊急動作(S3)。在轎廂3的速度正常的情況下,從輸出部32不輸出工作信號,使緊急停止裝置33維持待機狀態(S4)。
另外,如圖11所示,緊急停止裝置33在正常供電或者在通過備用電源來維持向操作部59的供電時,可以待機、進行緊急動作和恢復動作,例如在停電時的因備用電源故障而停止向操作部59供電的情況下,緊急停止裝置33通過從輸出部32輸出工作信號只進行緊急動作。另外,其他動作與實施方式1相同。
在這種致動器41的驅動方法中,由於在停電時通過備用電源來維持向操作部59的供電,因此可以利用備用電源的供電,可以減少致動器41動作的頻度。這樣,可以實現緊急停止裝置33的長壽命化。
實施方式3圖12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3的致動器的驅動電路中的放電開關的電路圖。在該示例中,放電開關71具有作為恢復用開關的第1半導體開關72,其閉合和斷開第1線圈51與電容器56的電連接;作為動作用開關的第2半導體開關73,其閉合和斷開第2線圈52和電容器56的電連接;以及作為動作用開關的繼電器74,其與第2半導體開關73並聯電連接,並且閉合和斷開第2線圈52與電容器56的電連接。
第1半導體開關72具有通過從操作部59輸入作為電信號的閉合信號而進行閉合動作的供電時接點部75,第2半導體開關73具有通過從操作部59輸入作為電信號的閉合信號而進行閉合動作的供電時接點部76。另外,繼電器74具有與操作部59(圖6)電連接的繼電器線圈77;和停電時接點部78,其通過從操作部59向繼電器線圈77通電而斷開,通過停止從操作部59的通電而進行閉合動作。
第1半導體開關72和第2半導體開關73各自的動作時間(即供電時接點部75、76的閉合時間)比繼電器74的動作時間(即停電時接點部78的閉合時間)短。在該示例中,第1半導體開關72和第2半導體開關73的動作時間均為1ms,繼電器74的動作時間為10ms。
在使致動器41的可動鐵芯48向動作位置移動以使緊急停止裝置33動作時,操作部59向第2半導體開關73輸出閉合信號,並且停止向繼電器線圈77的供電。另外,在使致動器41的可動鐵芯48向正常位置移動以使緊急停止裝置33恢復時,操作部59停止向第2半導體開關73輸出閉合信號,使繼電器77通電,並向第1半導體開關72輸出閉合信號。其他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接下來,對動作進行說明。在正常運轉時,致動器41處於待機狀態。在該狀態下,停止從操作部59向第1半導體開關72和第2半導體開關73輸出閉合信號。另外,從操作部59向繼電器線圈77提供電力,因而停電時接點部78斷開。並且,電池12的電力通過充電開關57對電容器56進行充電。
在通過轎廂速度傳感器31檢測出的速度達到第1過速度時,曳引機的制動裝置動作。在此後轎廂3的速度繼續上升、並且通過轎廂速度傳感器31檢測出的速度達到第2過速度時,停止從操作部59向繼電器線圈77的通電,並且從操作部59向第2半導體開關73輸出閉合信號。這樣,供電時接點部76和停電時接點部78分別閉合。這樣,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力作為工作信號放電到第2線圈52。即,工作信號從輸出部32輸出到各個緊急停止裝置33。此後的動作與實施方式1相同。
在恢復時,停止向第2半導體開關73輸出閉合信號,以使供電時接點部76斷開,通過從操作部59向繼電器線圈77提供電力,以使停電時接點部78斷開。在再次對電容器56進行充電後,從操作部59向第1半導體開關72輸出閉合信號。這樣,供電時接點部75閉合,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力放電到第1線圈51。此後的動作與實施方式1相同。
例如,在因停電等而停止向操作部59供電的情況下,停止從操作部59向第1半導體開關72和第2半導體開關73輸出閉合信號,從操作部59向繼電器線圈77的電力供給也同時停止。此時,供電時接點部75、76斷開,停電時接點部78閉合。這樣,蓄積在電容器56中的電力作為工作信號放電到第2線圈52,然後,如上所述,緊急停止裝置33進行緊急動作。
在這種驅動電路中,由於通過輸入閉合信號而閉合的供電時接點部76的閉合速度比停電時接點部78的閉合速度快,因此在正常供電時,可以進一步縮短從產生異常到致動器41動作所需要的時間,而且在停電時,通過停電時接點部78的動作可以提高致動器41動作的可靠性。
另外,與實施方式2一樣,也可以在停電時使用備用電源來維持向輸出部32的供電。該情況下,致動器41的驅動方法與實施方式2一樣。
實施方式4圖13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4的電梯緊急停止裝置的俯視剖面圖。在圖中,緊急停止裝置155具有楔34;與楔34的下部連接的支承機構部156;以及導向部36,其配置在楔34的上方,並固定在轎廂3上。支承機構部156可與楔34一起相對於導向部36上下移動。
支承機構部156具有可相對轎廂導軌2接觸離開的一對接觸部157;與各接觸部157分別連接的一對連杆部件158a、158b;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致動器41,其使一個連杆部件158a相對於另一連杆部件158b朝各接觸部157與轎廂導軌2接觸離開的方向移動;以及支承部160,其支承各接觸部157、各連杆部件158a、158b以及致動器41。在支承部160上固定有貫穿楔34的水平軸170。楔34可相對於水平軸170在水平方向往復移動。
各連杆部件158a、158b在從一端部到另一端部之間的部分相互交叉。並且,在支承部160上設置有連接部件161,該連接部件161在各連杆部件158a、158b相互交叉的部分以可以轉動的方式連接各連杆部件158a、158b。而且,一個連杆部件158a設置成可相對於另一連杆部件158b以連接部件161為中心轉動。
通過使連杆部件158a、158b的各另一端部朝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動,各接觸部157分別朝與轎廂導軌2接觸的方向移動。並且,通過使連杆部件158a、158b的各另一端部朝相互分離的方向移動,各接觸部157分別朝與轎廂導軌2分離的方向移動。
致動器41配置在連杆部件158a、158b的各另一端部之間。並且,致動器41由各連杆部件158a、158b支承。而且,連接部46與一個連杆部件158a連接。固定鐵芯50固定在另一連杆部件158b上。致動器41可與各連杆部件158a、158b一起以連接部件161為中心轉動。
在可動鐵芯48與一個限制部50a抵接時,各接觸部157與轎廂導軌2接觸,在可動鐵芯48與另一個限制部50b抵接時,各接觸部157與轎廂導軌2分離。即,可動鐵芯48通過向與一個限制部50a抵接的方向移動而移動到動作位置,通過向與另一個限制部50b抵接的方向移動而移動到正常位置。其它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接下來,對動作進行說明。
到工作信號從輸出部32輸出給各緊急停止裝置33為止的動作與實施方式1相同。
當工作信號輸入到各緊急停止裝置33中時,第1線圈51的周圍產生磁通,可動鐵芯48向與一個限制部50a靠近的方向移動,從而從正常位置移動到動作位置。此時,各接觸部157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動,並與轎廂導軌2接觸。這樣,楔34和支承機構部156被制動。
此後,導向部36繼續下降,從而接近楔34和支承機構部156。這樣,楔34被沿著傾斜面44引導,轎廂導軌2被楔34和接觸面45夾住。此後,進行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動作,轎廂3被制動。
在恢復時,恢復信號從輸出部32傳送到第2線圈52。這樣,在第2線圈52的周圍產生磁通,可動鐵芯48從動作位置移動到正常位置。然後,與實施方式1一樣,楔34和接觸面45對轎廂導軌2的按壓被解除。
在使用這種緊急停止裝置155的電梯裝置中,通過在輸出部32內設置實施方式1或2所示的驅動電路(圖7、圖12),也能夠提高動作的可靠性。
實施方式5圖14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5的緊急停止裝置的局部取出側視圖。在圖中,緊急停止裝置175具有楔34;與楔34的下部連接的支承機構部176;配置在楔34的上方並固定在轎廂3上的導向部36。
支承機構部176包括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致動器41;通過致動器41的連接部46的移動而移動的連杆部件177。
致動器41固定在轎廂3的下部,並且連接部46可以相對轎廂3在水平方向往復移動。連杆部件177以可以轉動的方式設置在固定於轎廂3下部的固定軸180上。固定軸180配置在致動器41的下方。
連杆部件177具有以固定軸180為起點分別向不同的方向延伸的第1連杆部178和第2連杆部179,連杆部件177的整體形狀大致呈ヘ字狀。即,第2連杆部179固定在第1連杆部178上,第1連杆部178和第2連杆部179可以以固定軸180為中心而一體地轉動。
第1連杆部178的長度長於第2連杆部179的長度。另外,在第1連杆部178的末端部設有長孔182。在楔34的下部固定有可滑動地貫穿長孔182的滑動銷183。即,在第1連杆部178的末端部上以可以滑動的方式與楔34連接。在第2連杆部179的末端部上通過連接銷181以可以轉動的方式與連接部46的末端部連接。
連杆部件177可以在使楔34在導向部36的下方並離開導向部36的正常位置和使楔34楔入轎廂導軌和導向部36之間的動作位置之間往復移動。連接部46在連杆部件177處於動作位置時從驅動部47突出,在連杆部件177處於正常位置時向驅動部47後退。其它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接下來,對動作進行說明。到工作信號從輸出部32輸出到各緊急停止裝置175為止的動作與實施方式1相同。
當工作信號輸入到各緊急停止裝置175時,連接部46前進。這樣,連杆部件177以固定軸180為中心轉動,並移動到動作位置。這樣,楔34與導向部36和轎廂導軌接觸,並楔入導向部36和轎廂導軌之間。這樣,轎廂3被制動。
在恢復時,從輸出部32向緊急停止裝置175傳送恢復信號,連接部46被向後退的方向施力。通過使轎廂3在該狀態下上升,楔34與導向部36和轎廂導軌之間的楔入關係被解除。
在使用這種緊急停止裝置175的電梯裝置中,通過在輸出部32內設置實施方式1或2所示的驅動電路(圖7、圖12),也能夠提高動作的可靠性。
實施方式6圖15是表示本發明實施方式6的電梯裝置的結構圖。在井道的上部設有驅動裝置(曳引機)191和偏導輪192。驅動裝置191的驅動繩輪191a和偏導輪192上卷繞有主繩索193。轎廂194和對重195由主繩索193懸吊在井道內。
在轎廂194的下部安裝有與用於通過導軌(未圖示)卡合來使轎廂194緊急停止的機械式的緊急停止裝置196。在井道的上部配置有限速器繩輪197。在井道的下部配置有張緊輪198。限速器繩輪197和張緊輪198上卷繞有限速器繩索199。限速器繩索199的兩端部與緊急停止裝置196的動作杆196a連接。因此,限速器繩輪197以與轎廂194的行駛速度對應的速度來旋轉。
在限速器繩輪197上設有輸出用於檢測轎廂194的位置和速度的信號的傳感器200(例如編碼器)。來自傳感器200的信號被輸入到裝在控制盤13內的輸出部201中。
在井道的上部設有限速器繩索夾緊裝置202,用於約束限速器繩索199以停止其循環。限速器繩索夾緊裝置202包括夾緊限速器繩索199的夾緊部203;和驅動夾緊部203的致動器41。致動器41的結構與實施方式1相同。
當將來自輸出部201的工作信號輸入到限速器繩索夾緊裝置202中時,夾緊部203通過致動器41的驅動力而移動,從而使限速器繩索199停止移動。當限速器繩索199停止時,通過轎廂194的移動,動作杆196a被操作,使得緊急停止裝置196動作,從而使轎廂194停止。
這樣,在將來自輸出部201的工作信號輸入到電磁驅動式的限速器繩索夾緊裝置202內的電梯裝置中,通過在輸出部201內設置實施方式1或2所示的驅動電路(圖7、圖12),也可以提高動作的可靠性。
另外,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在控制電梯的運轉的控制盤中設置了致動器41的驅動電路,但是在使用與控制盤不同的安全裝置的情況下,也可以在該安全裝置中設置致動器41的驅動電路。該情況下,安全裝置例如安裝在轎廂上。
另外,在各上述實施方式中,作為用於從輸出部向緊急停止裝置提供電力的傳送單元,使用了電氣電纜,但也可以使用具有設置在輸出部中的發送器和設置於緊急停止裝置中的接收器的無線通信裝置。另外,也可以使用傳送光信號的光導纖維電纜。另外,在各上述實施方式中,緊急停止裝置對轎廂的向下方的過速度進行制動,但該緊急停止裝置也可以上下顛倒地安裝在轎廂上,從而對向上方的過速度進行制動。
權利要求
1.一種致動器的驅動方法,用於驅動具有電磁線圈的致動器,上述電磁線圈通過放電開關與充電部電連接,其特徵在於,在停止向操作上述放電開關的操作部供電時,通過操作上述放電開關使從上述充電部向上述電磁線圈放電,以驅動上述致動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致動器的驅動方法,其特徵在於,在停電時,通過備用電源來維持向上述操作部的供電。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致動器的驅動方法,其特徵在於,通過驅動上述致動器,來使用於阻止電梯轎廂墜落的緊急停止裝置動作。
4.一種致動器的驅動電路,為了驅動具有電磁線圈的致動器,而使蓄積在充電部中的電力放電到上述電磁線圈中,其特徵在於,該驅動電路具有放電開關,其包括在停止供電時動作的停電時接點部,通過上述停電時接點部的動作,使蓄積在上述充電部中的電力放電到上述電磁線圈中,以驅動上述致動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致動器的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上述放電開關還具有供電時接點部,該供電時接點部通過輸入電信號而動作,並且其動作速度比上述停電時接點部更快,通過上述停電時接點部和上述供電時接點部的至少一方的動作,使從上述充電部向上述電磁線圈放電。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致動器的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通過驅動上述致動器,來使用於阻止電梯轎廂墜落的緊急停止裝置動作。
全文摘要
致動器具有驅動用的第1線圈和第2線圈。第1線圈和第2線圈通過放電開關與電容器電連接,該放電開關可以有選擇地供給蓄積在電容器中的電力。放電開關與操作放電開關的操作部電連接。例如在因停電等而停止向操作部供電時,放電開關電連接第2線圈和電容器。
文檔編號B66B5/18GK1791547SQ20048001381
公開日2006年6月21日 申請日期2004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04年3月29日
發明者下畑賢司, 竹內敏惠, 金太炫, 木川弘, 松岡達雄 申請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