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縫導風筒的製造方法
2023-11-09 15:36:37 1
專利名稱:無縫導風筒的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礦井、隧道工程等井下通風換氣的無縫導風筒的製造方法,特別是適合於井下遠距離、大風量通風換氣的無縫導風筒的製造方法。
目前,我國用於礦山井下通風的導風筒多為橡膠革或塑料革製成,而且在製造方法上採用壓延成型,一般為平布狀,製作風筒時,須得縱向縫接或粘接和拼接,因此,製成的導風筒不可避免地存在一條或數條縱縫,這些縱縫如用粘接方式,則因橡膠革或塑料革的塗層易剝離,影響到強度;如用縫接方式,縫製所帶來的針眼既使導風筒漏風率增高,同時也嚴重影響導風筒強度,因此,縱縫是整條導風筒的強度薄弱環節,它的存在決定了導風筒的強度低。同時,壓延工藝製成的產品還存在塗層易剝離,使用壽命短。再則,我國近年來,隨著煤礦機械化生產程度的提高,已研製出新型局部扇風機,如對旋式局扇、斜流式局扇等推廣應用,對其相配套的導風筒工藝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求導風筒直徑φ800-φ1000mm,供風量為500立方米/分,壓力5000-5500Pa,(原來現有導風筒一般只達3000Pa左右),送風距離達到1500-2200米遠距離。由於現有風筒質量指標達不到現在進口局部扇風機配套要求,如96年在平頂山礦務局使用引進風機配用常規風筒,出現過導風筒撕裂現象,嚴重影響井下通風換氣工程。
針對我國目前的常規導風筒,無論在壓力、風量、直徑等諸方面均不能與其相對應的新型局部扇風機相配套,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耐壓高、供風量大、漏風率小、使用壽命長的遠距離井下通風換氣的無縫導風筒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的無縫導風筒的主要原料,由聚氯乙烯樹脂、增塑劑、熱穩定劑、抗靜電劑、阻燃劑、潤滑劑、顏料、填料等組成,其特徵在於工藝配方按重量百分之比例為基料聚氯乙烯樹脂20-30%;增塑劑(如二丁酯等)30-40%;熱穩定劑1-3%;抗靜電劑(SH-105)0.8-2%;阻燃劑7-10%;潤滑劑0.5-1.5%;顏料1-2%;填料(碳酸鈣)15-24%。其製造步驟①造粒以聚氯乙烯樹脂為基料,加入定量的增塑劑、熱穩定劑、抗靜電劑、阻燃劑等助劑,經捏和攪拌擠出造粒,製成粒料;②筒坯織造化纖絲(紗)在特製的織布機上織出圓形筒坯;③塗塑成型先將粒料在90-110℃的溫度下預熱,將織造好的筒壞,置於用塗塑的專用模具的口模上,口模與擠出機的機頭溫度控制在160-190℃,塑化的粒料在圓形筒坯的內、外面兩面均勻塗覆一層以PVC塑料為主體的高分子材料,經噴淋水冷卻,然後整理檢驗入庫。
採用本發明的優點效果如下一、整體強度與耐壓高。本發明採用在化纖絲(紗)筒坯的裡、外兩面一次性塗塑工藝,因此,風筒的整體強度和塗層附著強度高,耐風壓大,達6000-6500Pa,而現有一般風筒在3000Pa左右。二、通風性能好。本發明的筒坯採用高強度的化纖絲(紗)在特製的織布機上織造出來,風筒縱向無接縫、風阻小、漏風率低、有效風量率高達91%以上、風量大。三、本發明高耐壓雙面塗塑無縫導風筒的表面電阻和阻燃性能等技術指標符合煤炭部規定標準,該產品的推廣應用,解決了我國當前正在推廣的新型大功率局部扇風機無理想的配套導風筒問題,提高了礦山井下通風換氣的安全可靠性,保證了礦井和礦工生命財產安全。
圖1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圖中1-化工原料的配製;2-造粒;3-化纖絲(紗);4-織造筒坯;5-塗塑成型;6-水淋冷卻;7-後整理;8-產品檢驗入庫。
本發明的無縫導風筒的製造方法最佳實施例如下稱取聚氯乙烯樹脂為27.1%;增塑劑二丁酯36.3%;熱穩定劑三鹽基硫酸鉛2%;抗靜電劑SH-105為1.1%;阻燃劑三氧化銻9.6%;潤滑劑硬脂酸為0.8%;顏料乙炔炭黑為1.4%;填料碳酸鈣21.7%;製造步驟①配料捏和造粒將以上化工原料,按重量百分配比,先將三氧化銻等阻燃劑與三鹽基硫酸鉛等穩定劑混和,倒入適量的二丁酯增塑劑經攪拌均勻製成漿料待用;再將聚氯乙烯樹脂加入捏和機預熱90-110℃攪拌至乾燥狀態,再加入增塑劑、漿料和助劑,待樹脂粉充分溶脹後,再加入填料碳酸鈣,攪拌均勻後即可製成粒料;②筒坯織造化纖絲(紗)在特製的織布機上織出圓形筒坯;③塗塑成型先將粒料在90-110℃的溫度下預熱,將織造好筒坯,置於用塗塑的專用模具的口模上,口模與擠出機的機頭溫度控制在160-190℃,塑化的粒料在圓形筒坯的內、外面兩面均勻塗覆一層以PVC塑料為主體的高分子材料,經噴淋水冷卻,然後整理檢驗入庫。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礦山、隧道工程等井下施工排風換氣的無縫導風筒的製造方法,主要原料由聚氯乙烯樹脂、增塑劑、熱穩定劑、抗靜電劑、阻燃劑、潤滑劑、顏料、填料等組成,其特徵在於a工藝配方按重量百分比例為聚氯乙烯樹脂20-30%;增塑劑(如二丁酯等)30-40%;熱穩定劑1-3%;抗靜電劑(SH-105)0.8-2%;阻燃劑7-10%;潤滑劑0.5-1.5%;顏料1-2%;填料(碳酸鈣)15-24%。b其製造步驟①造粒以聚氯乙烯樹脂為基料,加入適量的增塑劑、熱穩定劑、抗靜電劑、阻燃劑、潤滑劑等助劑,經捏和攪拌在一定溫度下擠出造粒;②筒坯織造化纖絲(紗)在特製的織布機上織出圓形筒坯;③塗塑成型將織造好的筒坯置於用於塗塑的專用模具,控制一定溫度在圓形筒坯的兩面均勻塗一層以PVC塑料為主體的高分子材料。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縫導風筒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最佳的重量百分含量比例為聚氯乙烯樹脂為27.1%;抗靜電劑SH-105為1.1%;增塑劑二丁脂為36.3%;阻燃劑為9.6%;穩定劑為2%;潤滑劑為0.8%;顏料為1.4%;碳酸鈣填料為21.7%。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縫導風筒的製造方法,其特徵在於粒料預熱溫度為90-110℃,筒坯塗塑溫度為150-19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用於礦山、隧道等井下施工排風換氣用的大風量,耐高壓的雙面塗塑無縫導風筒的配製方法,把織造好的化纖絲(紗)布筒坯置於塗塑的專用模具的口模上,塑化的粒料在一定的溫度下,在圓形筒坯的內、外兩面均勻塗復一層以PVC塑料為主體的高分子材料;該導風筒具有塗層附著強度高,縱向無接縫,風阻小,有效風量率高。耐風壓大於一般導風筒一倍以上(高達6000-6500Pa)。為我國當前井下作業正在推廣的新型局部扇風機的配套相適應的大風量,耐高壓的導風筒還缺少的問題解決了難題。
文檔編號D21F1/00GK1311372SQ001021
公開日2001年9月5日 申請日期2000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00年2月28日
發明者黃仲明 申請人:浙江省嵊州市塑料一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