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園活桑養蠶棚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19:55:57
專利名稱:桑園活桑養蠶棚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蠶裝置,特別涉及一種桑園活桑養蠶棚。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世界蠶桑絲綢生產的發源地,5000多年前已經開始養蠶。我國蠶桑技術及絲綢產品以其精湛、高貴、精美,令世人驚嘆。繭、絲產量均先後超過日本,居世界首位。據報導2003年以小蠶共育、雜交桑草本化栽培、全年條桑育、一日一回育、塑料大棚養蠶、簡易蠶臺推廣、疊式蠶盤使用等多項省力化高效養蠶的推廣應用,使全國桑園面積達到1000餘萬畝,發種1600餘萬張,產繭48萬噸,繭絲綢出口創匯37億美元,蠶桑產業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產業中重要的出口創匯項目。
但是多年來,養蠶道路上一直有一個勞動密集型問題成為最大的攔路虎,成為整個產業鏈的瓶頸難題。所謂勞動密集型,著重體現在大蠶飼育,大蠶食下量大,採葉、給桑、除沙等方面用工多,勞動強度大,傳統的蠶匾育費工費時,一個人只能飼養一張蠶種,其弊端顯而易見。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振興弱質的蠶桑產業,解決大蠶省力化、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的瓶頸難題,能全年多季直接在桑園裡投放大蠶活桑飼養,特設計一種桑園活桑養蠶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所述桑園活桑養蠶棚是由直接安置在桑園內的桑園棚和夾壓桑枝成45°斜面,讓蠶自動上簇的排夾簇組成,帶加壓泵的消毒、降溫水池固定在棚蓋下桁條一側中間位置,穿過棚蓋的帶開關旋轉式噴水嘴等距離地與棚蓋下的水管相連接,帶開關消毒噴霧管等距離地相對一行行桑樹在棚蓋下與水管交叉相接,一根根桁條兩端等距離地連接橫梁,橫梁呈圈梁狀連接在立柱上,立柱等距離地安置在桑園裡,一側高於另一側,排夾簇的兩側翼有向樹根方向下折的折角,折角內有方格簇,內側有填充桑枝間空隙的墊條,兩端有可調固定環,兩端的牽拉繩和地火龍連接,桑林空地間交叉鋪有地火龍,棚蓋邊緣至地膜連接有蚊帳圍幔、吊簾、柵蓋邊緣至地火龍可連接薄膜圍幔。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本實用新型的桑園活桑養蠶棚,可以滿足蠶四、五齡桑園活桑飼養,讓蠶自動上簇結繭的整個過程,由於桑園活桑養蠶棚是由桑園棚和排夾簇組成,桑園棚的噴水嘴、消毒噴霧管,地火龍四周的蚊帳圍幔、吊簾、薄膜圍幔,能有效地對抗不良氣候及病蟲害和防治農藥汙染,滿足桑樹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對桑園常年進行灑水、殺蟲、防病、除草等自動化管理;另外,由於排夾簇的兩側翼有向樹根方向下折的折角,折角內側有方格簇,排夾簇內側有墊條,固定環、牽拉繩,因此,能將桑枝夾壓成45°角的斜面,由活桑與蠶形成層次分明的立體結構,沒有蠶糞汙染,桑葉新鮮,蠶食下率和絲轉化率顯著提高,能將桑枝用量計算出來,排夾簇夾壓時由底至梢分段有效限定蠶需食桑數量及活動範圍或根據需要一次性類壓至樹梢給桑,利用蠶向上的習性,使其最終自動上簇,整個過程不採桑、伐條、給桑、不除沙,也不給簇、蠶匾、蠶架,不但不佔居所面積,連流通大棚佔用的土地也節省了,當一季蠶結束後折去排夾簇,正好摘繭,扶正桑枝,不影響桑樹的正常生長,下一季夾壓另一段桑枝繼續養蠶。本實用新型的養蠶棚能促進蠶業生產向兩高一優方向發展,是一條通往規模化、集約化、工廠化發展桑蠶養殖的新路子。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附圖是本實用新型桑園活桑養蠶棚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桑園活桑養蠶棚是由直接安置在桑園內的桑園棚1和夾壓桑枝成45°斜面,並能有效限定蠶食桑量、活動範圍讓蠶自動上簇的排夾簇9組成,帶加壓泵20的消毒、降溫水池2,固定在棚蓋3下桁條6一側中間位置,穿過棚蓋3的帶開關旋轉式噴水嘴4等距離地與棚蓋3下的水管21相連接,帶開關消毒噴霧管5等距離地相對一行行桑樹在棚蓋3下與水管21交叉相接,一根根桁條6兩端等距離地連接橫梁7,橫梁7呈圈梁狀連接在立柱8上,立柱8一側高於另一側,排夾簇9的兩側翼10有向樹根方向下折的折角,折角內有方格簇11,排夾簇9內側有填充桑枝間空隙的墊條12,兩端有可調固定環13,兩端的牽拉繩14和地火龍19連接,所述地火龍19是由薄膜筒15和帶風機的爐灶16組成。棚蓋3邊緣至薄膜筒15連接有蚊帳圍幔17、吊簾22以及薄膜圍幔18。
工作原理桑園活桑養蠶棚整體是一個上有蓋,四周有壁,下有底的棚,棚蓋3主要分為平面式,人字型等,其桁條6、橫梁7、立柱8按層次與棚蓋3連接,棚蓋3上的消毒降溫水池2、水管21帶開關的旋轉噴水嘴4、帶開關的噴霧管5連接在桁條6上,四周壁由裡到外分為留有門窗的蚊帳圍幔17、吊簾22、薄膜圍幔18,分別與棚蓋3四周邊沿連接,折裝方便,其中蚊帳圍幔17與棚底連接,棚底是交叉平鋪在桑樹行,隴間空地上的薄膜筒15,薄膜筒15與安置在棚內的帶風機的爐灶16相連組成地火龍19。多個排夾簇9與棚配套使用。棚與棚之間能拼裝擺放在桑園裡。使用時,分蠶季,按桑葉產量預測公式,飼料轉化葉繭轉化比例1∶15,估產參數,蠶張(盒)頭數計算後,在桑枝適當位置用排夾簇9夾壓,並拉牽拉繩14,將桑枝牽拉固定成45°斜面,在地火龍19上遍瀝石灰、防蟻藥物焦糠、,打開消毒噴霧管5,噴灑桑葉消毒寶2000、「402」,蠶病淨等藥液對桑葉、桑園徹底消毒,測量溫溼度,必要時打開旋轉噴水嘴4或點燃地火龍19,用蠶用消毒寶2000藥液消毒後的帶葉蠶匾將大蠶桑園棚,按量均勻撒放在一排排桑枝底部葉上,勤觀察、多消毒,隨時調節溫溼度,看天定時,遮嚴吊簾22、薄膜圍幔18或者將其翻鋪在棚蓋3上,使桑園空氣新鮮,桑樹能更好地接受陽光進行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到時加噴脫皮激素,實現自動管理,從而達到蠶自動上簇的目的,整個過程無採桑、給桑、除沙、手工噴藥消毒、手工降溫程序,也不用簇具、蠶匾、蠶架等設備,桑園就是養蠶場所,不另佔用飼育地面、房屋和大棚。當季結束時,立即進行回山消毒,揭掉棚蓋3、蚊帳圍幔17、吊簾22、薄膜圍幔18、地火龍19等,以備下季飼育使用,全年利用消毒降溫水池2上的旋轉噴水嘴4、消毒噴霧管5進行桑園自動化管理。
權利要求1.一種桑園活桑養蠶棚,其特徵在於本實用新型的桑園活桑養蠶棚是由直接安置在桑園內的桑園棚(1)和夾壓桑枝成45°斜面,讓蠶自動上簇的排夾簇(9)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桑園活桑養蠶棚,其特徵在於所述棚蓋(3)下桁條(6)一側中間位置固定有帶加壓泵(20)的消毒、降溫水池(2),而穿過棚蓋(3)的帶開關旋轉式噴水嘴(4)等距離地與棚蓋(3)下的水管(21)相連接;帶開關消毒噴霧管(5)等距離地相對一行行桑樹在棚蓋(3)下與水管(21)交叉相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桑園活桑養蠶棚,其特徵在於所述桁條(6)兩端等距離地連接橫梁(7),橫梁(7)呈圈梁狀連接在立柱(8)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桑園活桑養蠶棚,其特徵在於所述棚蓋(3)邊緣至薄膜筒(15)連接有蚊帳圍幔(17)和吊簾(22)以及薄膜圍幔(1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桑園活桑養蠶棚,其特徵在於所述排夾簇(9)的兩側翼(10)有向樹根方向下折的折角,折角內有方格簇(11),排夾簇(9)內側有填充桑枝間空隙的墊條(12),兩端有可調固定環(13),兩端的牽拉繩(14)和地火龍(19)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桑園活桑養蠶棚,其特徵在於所述地火龍(19)是由薄膜筒(15)和帶風機的爐灶(16)組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桑園活桑養蠶棚,它主要由設置在桑園的桑園棚和夾壓桑枝呈45°斜面並能高效限定蠶食桑量,活動範圍、讓蠶自動上簇的排夾簇組成,它能夠全年多季直接在桑園裡投放大蠶活桑養殖,省時省力,並能對抗不良氣候及病蟲害,實現桑園常年自動化管理。
文檔編號A01K67/04GK2862691SQ200520009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日
發明者王德普 申請人:王德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