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興隆塔地宮盜寶案始末

2023-11-06 12:04:27

 連蝦爬子自己都沒有想到他會打起興隆塔的主意。他只是聽說十三層是佛塔建造的最高品位,只有安葬佛祖的靈骨舍利才能建這麼多層;也只有這種佛塔的地宮裡才會有安葬佛祖靈骨的石匣、金棺、銀槨和其他寶物。但這座佛塔的地下究竟有沒有地宮,就連當地文物局的人也不知道。

  蝦爬子似乎並不急於弄清楚這些情況,他先在一家旅館住下來,沒事的時候,就在塔的周圍轉悠。興隆塔在兗州博物館的院內,人來人往不說,四周還有很多監視器。看來,從表面上進入地宮是不可能的,只能想辦法挖盜洞。

  一天,蝦爬子來到興隆塔北側圍牆外的農貿市場裡,熙熙攘攘的人們正忙碌地買賣著。蝦爬子發現農貿市場靠近興隆塔方向有五六間門面房正在出租,蝦爬子便租用了一間房子,並開始做起了生意,主要是批發海鮮乾貨。一些海鮮需要浸泡,正好可以用修水泥池子進行掩護。蝦爬子先把店面砌了一道牆作為隔斷,然後便堂而皇之地幹起活了。

  正式開工之前,蝦爬子從老家物色了4個同夥,加他一共5人。因為幹這行有個講究,必須得單數。一般3人,膽大的1人也行,不湊2、4、6人,雙數人容易被警察或墓者親屬抓到。幾個人都有一些小偷小摸的前科,因此大家一拍即合。做好分工,他們就去五金店買來帶膠皮的防磨手套、工兵鏟、摺疊鏟、小鎬頭、撬棍、去銅鏽的螺絲鬆動劑和一包土炸藥。關於到底買不買炸藥,蝦爬子心裡著實犯了幾天嘀咕,炸藥主要是盜墓用的,用炸藥炸地宮,那還不把塔給炸塌了?就算塔炸不塌,炸藥的動靜也會把街坊四鄰給驚動了。所以,買來的土炸藥只是留著備用。

  在開挖那天,蝦爬子還請來一尊開光玉佛,並且去廟裡燒了炷香,以求得佛祖的保佑。但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蝦爬子無意中看到興隆塔的頂端出現了一圈色彩絢爛的光環。蝦爬子讓其他4個人看,他們卻說什麼也沒看到。這可把蝦爬子嚇壞了,莫非是佛祖顯靈,還是自己的眼睛出了毛病。

  事發之後,據周圍攤主回憶,他們白天很少開門經營,常常是房門緊鎖,「做生意都忌諱問及貨源或者價格什麼的,也就很少過問。真沒想到他們是幹那個的。」白天,他們就著農貿市場裡的吵鬧聲挖洞。晚上,盜挖工作就停下來。蝦爬子發現,挖洞並不像預先想像的那麼簡單,先要向下深挖一個4米多深的井,然後再橫向挖近40米地道,直通興隆塔塔基。他們一共花了3個多月的時間,平均2天挖1米左右。好在這一帶土質鬆軟,挖掘起來並不太吃力。但鬆軟的土質帶來一些問題,蝦爬子主要是怕造成塌方。所以,他要求同夥一定不要把洞挖得太大。另外,在地洞裡判別方向,怎麼把盜洞挖直了也是一道難題。蝦爬子為此用上了指南針和GPS系統,但似乎都不太管用,蝦爬子更相信自己的直覺。

  每天農貿市場收攤時,蝦爬子他們也跟著收工。晚上不出招待所。他們很謹慎,很少跟外界聯繫,從來不給家裡打電話。全部的娛樂就是抽菸、打牌,就著魷魚絲、乾貝丁和鰻魚乾喝酒。蝦爬子發覺,他們的作息習慣跟普通人沒什麼兩樣,跟盜墓正好是相反的,挖墓時間一般是半夜2點以後,要問為什麼,沒人知道,就連師父也不知道,總之,這是不成文的規矩,必須遵守。如果說晚上要幹活,就是轉移土方。為了不使人懷疑,每天晚上,他們都要把白天挖出來的土裝進麻袋,然後放進紙箱,用三輪車運到郊外的路邊扔掉。蝦爬子囑咐同夥,如果有人盤查,不妨實話實說。問:你們從哪兒來的?答:威海。問:幹嗎來的?答:做海鮮乾貨批發。問:箱子裡裝的是什麼?答:土。問:土是哪兒來的?答:地裡挖出來的。問:那為什麼不白天運?答:白天沒時間。可惜這麼長時間,沒有碰到一次這樣的情況,所以蝦爬子的排練也沒派上用場,最終變成了自問自答。

  天氣好的時候,蝦爬子喜歡在老城閒逛。一方面散散心,一方面觀察一下市面的動靜。一天,他看到巷子裡一位老人在曬太陽,便以問路為由湊過去跟老人聊天。讓蝦爬子意外的是,老人還挺喜歡說,倆人聊來聊去就聊到塔上。老人告訴蝦爬子,這塔最初是隋代建的,離現在應該有2000多年了。建好那天,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從遠方飛來了兩隻白鳥落在塔上,這是吉祥的徵兆。但是到後來塔還是被毀了,但寺廟還在。宋朝的時候,從于闐國來了一個僧人,在寺廟講經說法近30年,最後圓寂在這兒。聽說朝廷為了他,才把這塔重新修建起來的。到了清朝康熙七年,山東發生了一次大地震,把興隆塔震成了兩截。後來又蓋的時候,七層以上就變得細小了,而且改成了實心的,所以當地人都管它叫塔上塔,也叫子母塔。在倒塌之前,興隆塔的塔頂也是能上去人的。蝦爬子問老人,哪塔底下到底有沒有地宮呢。老人打量了一眼蝦爬子,說,這就不好說了。其實,話一出口蝦爬子就後悔了,他知道這樣問是多餘的。

  告別老人,蝦爬子獨自登到興隆塔上。這是他頭一次登到塔上,看到磚上有字,又往遠方眺望,想到此時此刻,同夥們正在挖盜洞,蝦爬子感到腳下一陣微微震動。於是趕緊從塔上下來了。

  轉眼3個月過去了,當盜洞挖了大約有40米時,蝦爬子估摸著差不多了,他決定自己親自挖掘。不過半個時辰,鐵鍬發出砰的一聲,一看鐵鍬上的粉末,蝦爬子知道挖到了磚頭,這應該是興隆塔的塔基了。激動之餘,蝦爬子乾脆扔掉工具,用手直接挖起來。塔基本身厚度是6米,蝦爬子耐心地把磚一塊塊拆下來,然後穿透塔基進入地宮。

  就在半個多月前,蝦爬子還接到師父的電話,讓他加快速度。蝦爬子只好催促他的同夥,就連吃飯時也不歇著。大家輪流挖掘,雖然戴著防磨手套,幾個人手上還是磨出了血泡。但是有一條規矩大家都必須遵守,那就是挖的時候不許喊名字,這也是蝦爬子定的,至於為什麼,蝦爬子自己也說不清楚。他覺得反正不好,可以老大老二老三那麼叫,如果順嘴說出來,就瞎說名字,一邊挖一邊喊名字,瞎說什麼名字都行。比如張三李四王五,只要不是真的。

  蝦爬子是從興隆塔北面的甬道口進的地宮,他邁下七層臺階,經過一條6米長的通道,然後進入到方形的地宮。蝦爬子估摸了一下,地宮的邊長為2.27米,約5平方米。它的頂部為三層鬥拱砌成的劵頂,中間為天井,差不多有2米高,蝦爬子琢磨,所謂天井,大概是通天的意思吧。

  蝦爬子最先看到的是地宮當中的位置,放置了一個巨大的石頭盒子,蓋的兩側飾有龍紋圖案,蝦爬子知道,有龍紋圖案就代表了這是經過皇帝批准的。石頭盒子下邊的這部分是一條茶几似的蓮花須彌座,上面還有很多雕刻,那些值錢的東西——聖物肯定就存放在這個石頭盒子裡頭。蝦爬子用力掀開蓋子,看到一具鎏金的銀槨、一個巴掌大的金瓶、兩顆牙齒、還有兩個琉璃小瓶。除了牙齒外,蝦爬子把其他的東西小心取出來,又繼續在四周尋找別的寶物。因為他聽說佛牙不能挪地方。動了會倒黴的,別看它們孤零零地躺在塵土中,但在蝦爬子看來,它們仍然長在佛的身上。如果這兩顆不是佛牙,而是普通和尚的牙齒,就更沒價值了。

石頭盒子裡,蝦爬子還發現了一些銅錢,各個年代的都有。這些銅錢擺在這裡是作為風水用途,還是用來打發蟊賊的?如果用來打發蟊賊?那未必也太摳門了吧。想到這兒,蝦爬子差點兒笑出了聲。也可能就像廟裡的錢一樣,它們僅僅是民眾的供奉也不一定。

  把石頭盒子重新蓋上,蝦爬子抽了支煙,緩了緩神,又把目光落在一塊刻著字的墓碑上。墓碑僕倒在地,蝦爬子沒工夫去看那些字究竟寫的是啥,他只是想尋找到更多的寶物。當蝦爬子用力搬開石碑,出現他眼前的竟是一口深井,位置正對著天井,井中水質深邃清澈,就像一隻眼睛在看著他。蝦爬子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長頸玻璃小瓶被碰倒,碎成了幾瓣。這時,盜洞那端傳來同夥的聲音:蝦哥,你沒事吧?

  蝦爬子得手後,決定迅速離開兗州。離開前,他們把盜洞用土回填上,洞口用水泥抹好,然後,在上面還砌了一層磚。一切都做得天衣無縫。但是,蝦爬子還惦記一個名叫豆啞的女孩兒,她是蝦爬子他們住的招待所的服務員。不愛說話,只知道笑,蝦爬子一眼就喜歡上了。但也僅限於喜歡,蝦爬子從來沒打算跟她有任何交往。他打聽到她的名字叫豆啞,家住在泗水河邊。蝦爬子還從別的服務員那裡打聽到豆啞的電話。一天,蝦爬子在過道遇見豆啞,忍不住跟她說,我知道你叫什麼名字,還知道你住在哪兒。豆啞沒吭聲。見豆啞要走,蝦爬子又說,你的名字聽起來怎麼有點兒怪啊?豆啞說,這有什麼好怪的,因為豆子不會說話。一句就把蝦爬子噎住了。過了一會兒,豆啞問蝦爬子,那你叫什麼呀。蝦爬子說,我叫蝦爬子,因為我胳膊瘦長,而且手長得奇大。剛說完,蝦爬子覺得不對勁,跟豆啞說,哎,我叫什麼你們不是都登記了嗎?豆啞說,萬一你留的名字是假的呢。蝦爬子後背頓時冒出一股冷汗,從此之後,再也不敢跟豆啞搭訕了。但豆啞還是跟原來一樣,見了蝦爬子依舊笑盈盈的。決定離開的這天晚上,當蝦爬子聽見興隆塔的風鈴傳來叮噹的聲音,他差點哭了。他認為就這麼不告而辭,無論是對豆啞還是對自己,都過於殘酷。

  按照事先的約定,一到老家,他就給師父捎話,說他回來了。想不到師父並不急於見他,也沒說要見這批寶物。他只是囑咐蝦爬子先把東西放好,以後自然有人會跟他聯絡。掛了電話,蝦爬子一頭霧水,感覺師父有些不對勁,就像換了個人似的。等他再給師父打電話,師父已經關機了。

  蝦爬子這才有機會研究這些地宮裡的寶物。夜深人靜的時候,蝦爬子鎖好房門,把寶物從一個保密的地方拿出來,細細琢磨。他把鎏金銀槨的尺寸跟材料裡看到過的其他類似的器物進行過一番比較,發現這麼大的器物以前從沒出現過。表面鏨刻的圖案更是繁複得無以復加,表現的大概是釋迦牟尼涅槃時的場景。一個慈眉善目的雙下巴胖子側身橫臥在氈毯上,單手託腮,雙目微閉,莊重慈祥,周圍是很多小人兒傷心悲痛的場面,他們神情動作各異,形象生動逼真,有的在擦眼淚,有的悲傷得跌倒在地。有個留鬍子的人騎在獅子上,還有人騎著一頭大象,兩個老頭在下棋,胖子邊上還有一個女的,蝦爬子判斷,她不是胖子的妻子就是胖子的媽媽。而那個可憐的胖子顯然死了。但就是這麼一件珍貴的寶物,蝦爬子在拿著它往盜洞外面爬時,居然把一個邊角給磕碰癟了。

  比起那副鎏金銀槨,蝦爬子更喜歡那個瓜稜狀的金瓶,道理很簡單,因為它是純金的。也稱做淨瓶,是佛教專用器具。這個金瓶通高13釐米,上部是蓋錐,蓋頂上端坐一尊弟子形象,行合十禮。蝦爬子不禁給他還了一個禮,心想這樣咱們就扯平了。下部瓶體為六瓜稜形,蝦爬子搞不明白這東西的用途,就在他來回擺弄時,那個小蓋子突然開了,從瓶子裡撒出一些五顏六色的結晶顆粒。蝦爬子大吃一驚,難道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佛祖圓寂火化後遺留下的舍利子嗎?蝦爬子在一個電視節目中看過,說如黑色的是毛髮結成的,紅色的為血液結成的,白色的為骨髓結成的,粉色的為肉體結成的。如果真是這樣,自己的罪過就大了。蝦爬子趕緊把這些結晶顆粒放回到金瓶裡,然後把金瓶放回到桌子上,從此再也不敢觸碰。

  於是,蝦爬子多了一項逛文物市場的愛好。他用手機拍下寶物,然後到市場詢問價格。有的人看了照片後說東西不對,有的人說這東西就是對也不敢收。不管怎麼樣,蝦爬子還是收穫不小。看了很多東西後蝦爬子才知道,被他打碎的玻璃小瓶叫琉璃淨瓶,是佛教專用器具之一。在古代琉璃比金還要貴重,大都是以進口為主。不幸的是這件琉璃淨瓶胎質太薄,易破碎。不然的話,無論如何都能賣個好價錢呢。

  由於連續的緊張和煎熬,蝦爬子終於病倒了,而且吃什麼藥也不管用。蝦爬子懷疑是不是因為幹了缺德事,而受到上天的詛咒。另外,盜墓的人必須是單數也讓他睡不踏實。他們一共5個人沒錯,可加上師父,不就成了一共6個人了嘛。那到底是應該加上師父呢,還是不加師父呢?至於那具鎏金銀槨被磕碰,蝦爬子想都不想想了。最讓他害怕的是他剛聽到的一種說法,挖的東西最好不要拿回家,絕對不準當傳家寶,否則死後容易遇同行,怪不得師父不讓他把東西拿過去,要不然就是師父聽到了什麼風聲。但這些東西不擱家裡,又能放哪兒呢?蝦爬子越想腦子越混亂,他每天都要燒香,衝兗州方向磕頭。

  也只有在這時,蝦爬子開始後悔,幹海鮮批發也能賺錢,幹嘛非得要盜竊文物呢。其實這3個月來,他們的海鮮乾貨批發做得挺好的,有時輕而易舉就能賺到三四倍的價錢。蝦爬子發現,兗州當地人對吃海鮮有極大的熱情,光海參就有十幾種吃法。他們可以在剛開始訂貨時找當地的大酒樓,等名聲大起來後,北京上海廣州客戶也會找他們訂貨,邀請加入海鮮乾貨批發聯盟,從他們那兒購買海鮮小食品,定製海鮮乾貨禮品盒。反正幹海鮮與鮮活海產品不同,不容易死亡變質,也不存在售後服務,只要進貨渠道暢通,做到品種多樣化,就不愁沒有銷路。

  想著想著,蝦爬子突然想起一個重大的疏忽。那包土炸藥到哪兒去了?挖盜洞它完全沒有派上用場,而且這玩意兒平時專門有人負責保管,咋就想不起它放哪兒了呢。是放在批發門市,還是放在了招待所的房間裡?一時間蝦爬子心亂如麻,又不敢給那4個人打電話挨個詢問。這留下來就是罪證啊,萬一爆炸了就很麻煩了,性質就從盜寶變成毀滅證據甚至是殺人滅口了。想到這兒,蝦爬子就再也睡不著了,直到東方發白,昏昏沉沉的蝦爬子聽到了奇怪的聲音,它細小、短促而又此起彼伏,仿佛豆子們在說話。蝦爬子一下想到了豆啞,對呀,為什麼不跟她聯繫一下呢。於是,他爬起來給豆啞發了一條信息:還好嗎?蝦爬子哪能想到,就是這區區三個字,把自己給暴露了。

兗州警方早就得到消息,說文物市場有人試圖販賣從興隆塔地宮盜竊出來的文物。經過有關部門批准,當地的文物部門連同公安部門決定對興隆塔地宮進行搶救性發掘。打開地宮後,人們看到塔基的鬥拱間被破壞成了直徑40多釐米的盜洞。放置在地宮中央的仰覆蓮花座的花瓣有破損兩處,而且從破損處看,其年代也已經十分久遠了。地宮東側豎一字跡清晰的「安葬舍利」碑刻,地宮中央有一直徑0.26米、深1.7米的水井,井水清澈,一塊唐鹹通年間墓志銘碑加蓋上方。此外,他們發現了兩個明代的瓷碗,一個長頸琉璃瓶的碎片和幾塊瓦當。打開石函,裡面只剩下一些銅錢和兩顆佛牙,其餘的文物顯然已被竊賊洗劫一空。

  找到盜洞,自然就找到蝦爬子租的那間批發海鮮乾貨的房屋。然後,警方循著線索,找到了蝦爬子他們住過的招待所。結果發現,蝦爬子他們登記的信息全都是假的。由於招待所沒有閉路監視系統,這夥竊賊沒有留下任何影像。他們找到豆啞了解情況,但發現豆啞並不比他們知道的更多,線索似乎就這麼中斷了。但正在警方一籌莫展時,豆啞的電話收到一條信息,警方從中看到了破案的希望,並決定沿著這條信息順藤摸瓜。這件事再說就沒懸念了,是誰說的來著,沒有懸念就沒有下文,故事也只好講到這兒了。

  但有一件事需要交代,蝦爬子被捕時,他正在捏腳。在挖盜洞的那些日子裡,這雙腳完全使不上勁,蝦爬子害怕以後他的這雙腳的功能由此會萎縮了。好在捏腳工手法嫻熟,讓蝦爬子時而騰雲駕霧,時而狼奔豕突,爽得不亦樂乎。也就是在這時,從外面進來幾個人,在核實過蝦爬子的身份後,來人亮出證件,說是從兗州來的,蝦爬子頓時就明白了。他沒有反抗,也沒有像傳說中的那樣,讓他們等他把腳捏完了再跟他們走。他說的話跟其他嫌疑人一樣:早就知道有這麼一天,但沒想到來得這麼快。他奇怪兗州警方是怎麼找到他的,他哪兒會想到,如果不是那條信息,他蝦爬子也許可以一生都在外面快樂逍遙。

  又過了若干年,已在服刑的蝦爬子在與獄友玩的一次催眠遊戲中得知,他和豆啞的前世最早是隋代興隆塔落成時飛來的那對白鳥。70多年前,他們又成了一對新婚夫妻,那時倆人的身份地位懸殊,他們的婚姻並不被看好。結婚那天,倆人來到興隆塔拍照,只不過此時倆人的性別發生了變化,豆啞是新郎,蝦爬子是新娘,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的輪迴裡,蝦爬子是女的。後來發生的一次意外事故,使倆人有一段未了的姻緣。蝦爬子這才恍然大悟,難怪他不但知道興隆塔有地宮,還熟悉地宮裡的寶物;以及為什麼頭一次登塔時,看到周圍的景象,他會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受。這也是為什麼,自從他看到豆啞第一眼時,就墜入了情網,最終落入法網的緣故。

同类文章

民國第一殺手王亞樵簡介 王亞樵是怎麼死的?

  王亞樵,民國第一殺手。除此之外他身上還帶有抗日誌士、民族英雄、斧頭幫幫主、暗殺大王等標籤。毛主席評價王亞樵「殺敵無罪,抗日有功。小節欠檢點,大事不糊塗。」  公元1889年,王亞樵出生於安徽合肥一個耕讀之家。雖然家世貧寒,但是卻也沒有耽誤他的教育。王亞樵自身聰慧,讀書勤奮,還曾參加清末的科舉考試

曹寅與曹家的最終結局 曹寅與康熙的關係

  內務府是清代獨有的機構,職官多達三千人,其主要職能是管理皇家事務,這個機構源於滿族社會的包衣制度。內務府是比較官方的說法,土氣點的說法實際上就是皇家的奴才。今天我們看電視劇,大概都知道清朝的官員一般對著皇帝說的都是「奴才」。雖然好像是全民皆奴,但最符合皇家奴僕稱號的就是內務府包衣了。  曹寅是內

明代學者曹學佺簡介 曹學佺所作名聯是何?

  「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當初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在想,能說出這番話的人應當是一位直性子的忠義之人,後來發現的確如此。  這句對聯聽過的人應當不少,但知道作者的可能就比較少了。說出這話的是明末官員、學者曹學佺。為人正派剛義,有情有義。  曹學佺出身並不高貴,母親早逝,父親靠賣餅養大了曹學佺

民國第一美女是誰?她的兩段感情生活

  胡蝶是公認的民國第一美女,是中國早期最著名的女演員,同時還是一位亞洲影后。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從外貌上來說,可能一些人無法認同胡蝶民國第一美女的稱號,但這個稱呼也不僅僅是全靠美貌決定的。  胡蝶不僅是一位美人,同時也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演員,她的演藝生涯從中國的默片時代跨度到有聲片時代,飾演了娘姨、慈

大詩人李白是劍客?他的劍術如何?

  若說近兩年最火爆的手機遊戲是什麼,毫無疑問一定是騰訊旗下天美工作室出的「王者榮耀」!這款遊戲中大部分英雄,都是以歷史人物作為原型創作的。而在眾多英雄中,最受大家喜愛的莫過於李白、韓信等可以一敵多的英雄。  素有「詩仙」之稱的著名大詩人,到了王者榮耀中,成為瀟灑如風,來去自如的大劍客。將李白玩的溜

中國最頂級門閥是?如何顯赫?

  何謂「世家」,指門第高貴、世代為官的人家。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孟子·滕文公》:「仲子,齊之世家也。」  世家的要求很高,不僅要顯貴,同時必須要世代相傳,是能代代延續的大姓氏大家族。到了今天,世家難見,而在古代卻有許多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  本文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家族,絕對是世家中的世家,鐘鳴鼎食,

周邦彥與皇帝搶女人 他真是因此被貶嗎?

  皇帝是九五之尊,是國家最大的老大,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封建皇帝不僅能一言決定他人性命,就像是猴群中的猴王擁有雌猴的絕對權力一樣,天下的女人也得皇帝先挑了再說。  就是這樣站在食物鏈頂端的人,也曾遭到挑釁。北宋有一個著名文人周邦彥,竟然敢與皇帝搶女人,搶的還是中國十大名妓的李師師。  李師師是秦淮

洛陽七貴元文都簡介 元文都最後是怎麼死的?

  元文都,生年不詳,為河南洛陽人氏,汝陰靈王拓跋天賜的玄孫、元修義的曾孫,安昌平王元均的孫子,安昌郡公元則之子,屬北魏宗室。  史料記載,元文都為人耿直,明辯有器幹。在北周時擔任右侍上士,隋朝代周后,元文都在開皇初年任內史舍人,後歷任庫部、考功二曹郎。因為在職位上都表現的都十分有才能,所以後來被提

方臘起義的原因是什麼?方臘起義的經過如何?方臘起義的結局怎樣?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它曾提及方臘是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是四大寇之一。除了江南方臘,其餘的三大反賊則分別是山東宋江、河北田虎、淮西王慶。在影視劇中,有「武松單臂擒方臘」的故事,講的是方臘和武松交戰,方臘砍斷了武松的一條胳膊,最後還是被武松給抓住了的故事。  歷史上,方臘也是一場農民起義

長壽仙人彭祖 彭祖活了多少歲?

  中國歷史上被大家廣為人知的長壽之人,應該是武當山的張三丰。張三丰到底活到多少歲,沒人能說的清,甚至還有人說他活到清初的。  儘管張三丰的年齡是個迷,但實際上中國長壽的代表並不是他,而是彭祖。傳說彭祖是南極仙翁轉世,活到八百多歲。  彭祖,彭姓,名翦,又稱籛鏗,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仙人。彭祖是上古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