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件無崩口切邊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05:56:08 4

本發明涉及金屬製品的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鋼件無崩口切邊工藝。
背景技術:
對金屬製品進行衝孔後,一般會進行切邊處理,以除去產品衝孔附近的毛刺,使其表面較為光滑。隨著市場的需求,對鋼件產品的外觀要求越越高,而在較厚的鋼件,例如較厚的表殼類鋼件,切邊加工時易產生崩口,無法滿足對外觀的要求,為達到對外觀的要求,就需要不斷地更換刀口零件,使得整體生產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加工後產品外觀光亮且對刀口磨損小的鋼件無崩口切邊工藝。
一種鋼件無崩口切邊工藝,包括步驟:
提供待加工鋼件,所述待加工鋼件的厚度方向具有衝孔;
將所述待加工鋼件固定於切邊模具的下模座;
控制所述切邊模具的上模座,使刀口移動至加工位,對所述待加工鋼件的衝孔進行多於一次切邊處理,且切邊的寬度依次減小。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對所述待加工鋼件的衝孔切邊的次數為三次,切邊後所述衝孔頂端的周緣形成兩個臺階。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對所述待加工鋼件的衝孔切邊包括沿所述衝孔頂部的縱向邊緣和橫向邊緣進行切邊,兩側的縱向邊緣關於所述待加工鋼件的縱向中軸面鏡像對稱,兩側的橫向邊緣關於所述待加工鋼件的橫向中軸面鏡像對稱。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第二次對所述待加工鋼件的衝孔切邊的寬度為分別為0.15mm、0.05m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第二次對所述待加工鋼件的衝孔的橫向邊緣切邊的寬度分別為0.1mm、0.05mm。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待加工鋼件為表殼。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衝孔的邊緣包括有多段弧形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待加工鋼件的厚度為30mm,所述衝孔具有靠近底部的豎直內壁及朝所述衝孔外側傾斜的傾斜側壁,所述豎直內壁的高度為4mm,所述傾斜側壁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2度。
上述鋼件無崩口切邊工藝,對待加工鋼件的衝孔進行多於一次切邊處理,切邊的寬度依次減小,使得衝孔頂部邊緣光亮,提高產品的光潔度,能滿足對產品外觀光亮的要求,同時可以保證刀口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鋼件無崩口切邊工藝的流程框圖;
圖2為鋼件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三次切邊處理的刀口對比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三次切邊處理的刀口對比的立體示意圖;
圖5為圖4的A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便於理解本發明,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發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並不限於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對本發明的公開內容理解的更加透徹全面。
需要說明的是,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並不表示是唯一的實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發明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發明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發明。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請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的鋼件無崩口切邊工藝,包括步驟:
S100、提供待加工鋼件10,該待加工鋼件10的厚度方向具有衝孔11。鋼件可以是一表殼,其具有較高的硬度。
S200、將待加工鋼件10放置並固定於切邊模具的下模座上。
S300、對待加工鋼件10的衝孔11進行多於一次切邊處理,並且切邊的寬度依次減小,即每次切邊的進給量逐漸減小。
由於採用多次切邊處理,並且切邊的寬度依次減小,使得衝孔11頂部邊緣光亮,能滿足對產品外觀光亮的要求,同時,也可以保證刀口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如圖4、圖5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步驟S300中,對待加工鋼件10的衝孔11切邊的次數為三次,完成三次切邊處理後得到成品。
如圖2、圖4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待加工鋼件10為表殼,對表殼的衝孔11切邊包括沿衝孔11頂部的縱向邊緣114和橫向邊緣115進行切邊,兩側的縱向邊緣114關於表殼的縱向中軸面鏡像對稱,兩側的橫向邊緣115關於待加工鋼件10的橫向中軸面鏡像對稱。也就是說,相對的兩側關於各自的中軸面呈鏡面對稱。
該表殼的衝孔11的橫截面具有多段弧形邊,即衝孔11的邊緣包括有多段弧形邊,在表殼的四個邊角有直邊,也有弧形邊。
由於橫向與縱向的兩側的弧形邊的曲率不同,兩側弧形邊之間的距離也不同,可以在同一次切邊處理時設置切邊的寬度不相等,也可以設置為相等。例如,第一次、第二次對表殼的衝孔11的縱向邊緣114切邊的寬度分別設置為0.15mm、0.05mm,第一次、第二次對表殼的衝孔11的橫向邊緣115切邊的寬度分別設置為0.1mm、0.05mm。
如圖2至圖4所示,在一具體的實施例中,表殼包括同軸設置的第一部分13和第二部分12,第二部分12位於第一部分13之上且兩者形成有臺階,第一部分13長度和寬度分別大於第二部分12的長度和寬度,第一部分13的長度為100mm、寬度為80mm,第二部分12的長度為98mm、寬度為78mm。表殼整體厚度為30mm,衝孔11的側壁包括位於第一部分13的豎直內壁110即朝衝孔11外側傾斜的傾斜側壁111,也就是說,衝孔11有一部分是呈喇叭狀的。具體的,第二部分12的高度設置為10mm,豎直內壁110的高度設置為4mm,傾斜側壁111與豎直方向的夾角β設置為2度,第一部分13和第二分部12的四個邊角都設置有C角。
在一實施例中,待加工鋼件10可以採用高速鋼材質,其洛氏硬度設置為62~64。
上述鋼件無崩口切邊工藝,對待加工鋼件的衝孔進行多於一次切邊處理,切邊的寬度依次減小,使得衝孔頂部邊緣光亮,提高產品的光潔度,能滿足對產品外觀光亮的要求,同時,也可以保證刀口的使用壽命,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發明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