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裝機上的灌裝桶傳遞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1-06 17:11:18 1

本實用新型涉及灌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於灌裝機上的灌裝桶自動輸送的傳遞機構。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桶裝水在生產中都採用灌裝機自動灌裝,灌裝桶通過傳遞機構連續輸送,由灌裝機灌滿水後,將灌滿水的桶移走,對下一個空桶進行灌裝,如此連續作業。參見圖1,現有技術的灌裝桶為PC材質的桶100,通過同步轉動的兩個撥瓶星輪60和水平設置的兩個瓶身護圈20進行傳遞,桶100在傳遞過程中由固定的託瓶板30支撐。
隨著生產成本的提高,傳統桶裝水灌裝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很多企業開始探索使用輕量化的PET材質的摺疊桶來替代原來反覆使用的PC桶,簡化生產流程,降低加工成本。但是輕量化的摺疊桶由於壁厚很薄,灌滿水後,桶身就會變形往下趴,稍有衝擊,桶內水就會溢出,在灌裝機中輸送很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灌裝機上的灌裝桶傳遞機構,以便於傳遞摺疊桶,避免桶身變扁,防止桶內水溢出。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灌裝機上的灌裝桶傳遞機構,包括撥瓶裝置,所述撥瓶裝置包括轉動設置的撥瓶星輪,所述撥瓶星輪上固定豎立有用於帶動灌裝桶移動的瓶身護板;所述撥瓶裝置還包括固定豎立在所述撥瓶星輪外側的瓶身護圈,以及位於所述撥瓶星輪和所述瓶身護圈之間的承託所述灌裝桶的託瓶機構,所述瓶身護圈、所述託瓶機構和所述撥瓶星輪之間形成傳遞所述灌裝桶的傳遞通道。
優選地,所述撥瓶裝置還包括隨所述撥瓶星輪同軸轉動的瓶口星輪,以及固定在所述瓶口星輪外側的瓶口護板,所述瓶口星輪轉動時和所述瓶口護板相配合卡在所述灌裝桶的瓶口部分上。
進一步優選地,所述瓶口護板沿與所述撥瓶星輪同心的圓周方向延伸設置。
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撥瓶星輪的外周上設置有多個所述的瓶身護板,多個所述瓶身護板沿同一圓周均勻間隔分布。
具體地,所述瓶身護板為弧形板,其弧度與所述灌裝桶的外圓周面相適配。
其中,所述瓶身護圈沿與所述撥瓶星輪同心的圓周方向延伸設置。當撥瓶星輪轉動時,就帶動灌裝桶沿著瓶身護圈移動,也就是繞著撥瓶星輪的圓心做圓周運動。
優選地,所述託瓶機構包括沿與所述撥瓶星輪同心的圓周方向延伸設置在所述傳遞通道下方的託瓶板,支撐所述託瓶板的支撐柱,以及設置在所述託瓶板上的滾動組件。通過滾動組件減小了桶底與託瓶板的摩擦力,防止摺疊桶在傳遞過程中因底部摩擦力較大而導致的桶身變形。
進一步地,所述滾動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託瓶板上的安裝軸和繞所述安裝軸的軸向轉動連接在所述安裝軸上的滾動件,所述安裝軸的軸向與所述撥瓶星輪的徑向平行。
進一步地,所述滾動組件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滾動組件沿與所述撥瓶星輪同心的圓周方向依次排列在所述託瓶板上。
在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撥瓶裝置還包括支撐所述撥瓶星輪的撥輪座,所述撥輪座上固定連接有橫向支架,所述託瓶機構安裝在所述橫向支架上;所述橫向支架上還固定有縱向支架,所述瓶身護圈安裝在所述縱向支架上。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灌裝桶傳遞機構,具有以下優點:採用豎立設置的瓶身護板和瓶身護圈,增加瓶身護板與摺疊桶桶身的接觸面積,降低桶身受擠壓產生變形的可能性,使得摺疊桶能夠順利地在灌裝機中進行傳遞。
在進一步的改進中,通過瓶口護板和瓶口星輪配合卡在瓶口處,懸吊著瓶口,防止桶身向下趴;通過在託瓶板上設置滾動組件,減小桶底與託瓶板的摩擦力,從而輕鬆地撥動摺疊桶,使得摺疊桶的傳遞更加容易。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灌裝桶傳遞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灌裝桶傳遞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請參閱圖2和3,一種灌裝機上的灌裝桶傳遞機構,用於傳遞灌裝桶,尤其是可用於傳遞摺疊桶。本實施例的灌裝桶傳遞機構包括撥瓶裝置,所述撥瓶裝置包括轉動設置的撥瓶星輪6,撥瓶星輪6上固定豎立有用於帶動灌裝桶移動的瓶身護板601;所述撥瓶裝置還包括固定豎立在撥瓶星輪6外側的瓶身護圈2,以及位於撥瓶星輪6和瓶身護圈2之間的承託灌裝桶200的託瓶機構,瓶身護圈2、所述託瓶機構和撥瓶星輪6之間形成傳遞灌裝桶200的傳遞通道。
本實施例中,所述撥瓶裝置還包括隨撥瓶星輪6同軸轉動的瓶口星輪7,瓶口星輪7通過固定軸701與撥瓶星輪6固定連接。撥瓶星輪6和瓶口星輪7之間還設有隨撥瓶星輪6同軸轉動的支撐輪603,支撐輪603通過連接軸602固定連接在撥瓶星輪6上。所述撥瓶裝置還包括固定在瓶口星輪7外側的瓶口護板1,瓶口星輪7轉動時和瓶口護板1相配合卡在灌裝桶200的瓶口部分上,如圖2所示。瓶口護板1沿與撥瓶星輪6同心的圓周方向延伸設置。瓶口星輪7的外周邊緣開設有與灌裝桶200的瓶口相適配的瓶口凹槽。
撥瓶星輪6的外周上設置有多個瓶身護板601,每個瓶身護板601的背面都與撥瓶星輪6及支撐輪603固定,多個瓶身護板601沿同一圓周均勻間隔分布。每個瓶身護板601均為弧形板,其弧度與灌裝桶200的外圓周面相適配。瓶身護板601的弧長可以是等於、大於或者小於灌裝桶200的外圓周的周長的一半,瓶身護板601的弧長最好是等於灌裝桶200的外圓周的周長的一半。 瓶身護圈2沿與撥瓶星輪6同心的圓周方向延伸設置,當撥瓶星輪6轉動時,就帶動灌裝桶200沿著瓶身護圈2移動,也就是繞著撥瓶星輪6的圓心做圓周運動,同時灌裝桶200也是沿著撥瓶星輪6和瓶身護圈2之間的傳遞通道移動。
所述託瓶機構包括沿與撥瓶星輪6同心的圓周方向延伸設置在所述傳遞通道下方的託瓶板3,支撐託瓶板3的支撐柱4,以及設置在託瓶板3上的滾動組件。該滾動組件包括固定在託瓶板3上的安裝軸302和繞安裝軸302的軸向轉動連接在安裝軸302上的滾動件301,安裝軸302的軸向與撥瓶星輪6的徑向平行。本實施例中,滾動件301為滾珠。所述滾動組件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滾動組件沿與撥瓶星輪6同心的圓周方向依次排列在託瓶板3上,多個滾動組件中的安裝軸302的軸向沿著以撥瓶星輪6的圓心呈放射狀。通過滾動組件減小了灌裝桶200的桶底與託瓶板3之間的摩擦力,防止灌裝桶200在傳遞過程中底部摩擦力較大導致的桶身變形,尤其是防止摺疊桶灌滿水後向下趴。
本實施例中,所述撥瓶裝置還包括支撐撥瓶星輪6的撥輪座5,撥輪座5上固定連接有橫向支架51,所述託瓶機構通過支撐柱4安裝在橫向支架51上,橫向支架51一端與託輪座5固定,另一端向外延伸並固定有縱向支架52,瓶身護圈2通過背部的套環安裝在縱向支架52上。
採用本實施例的灌裝桶傳遞機構後,灌裝桶200在傳遞過程中,由託瓶機構支撐,在撥瓶星輪6的豎立的瓶身護板601的帶動以及外側的瓶身護圈2與瓶身護板601的共同作用下,灌裝桶200繞著撥瓶星輪6的圓心做圓周運動,沿著瓶身護圈2和撥瓶星輪6之間的傳遞通道傳遞,瓶身護板601和瓶身護圈2分別與灌裝桶200的兩側面接觸,且接觸面積都較大,能夠有效防止傳遞過程中灌裝桶200變形;同時,瓶口星輪7與瓶口護板1相配合卡在灌裝桶200的瓶口處,懸吊著灌裝桶200,又能夠進一步防止灌裝桶200沿著自身高度方向變扁。另外,本實施例中,託瓶板3上的滾動組件大大減小了灌裝桶200的桶底與託瓶板3之間的摩擦力,能夠使灌裝桶200被輕鬆地進行傳遞。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於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