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升血小板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2023-11-05 21:08:22 2
專利名稱:一種升血小板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升血小板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屬於製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臨床中比較常見和多發的一種疾病,臨床治療比較困難,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中成藥也較多,但大多療效不理想。2005年I月12日中國專利公報公開了申請的發明名稱為「治療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藥物及其製備方法」,公開號為CN1562271A的專利申請,組成發明所述中成藥的各味藥物原料的重量配比為青黛20-300份、牡丹皮300-1200份、連翹200-800份、仙鶴草200-800份、甘草50-600份。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們發現這種中成藥的效果還不夠理想。在近幾年的時間裡,我們在此專利所公開處方的基礎上,對處方用量進行了大量的試驗摸索,找到了最佳的組方配比,臨床藥效學實驗效果顯著提高,我們製成了膠囊劑、片劑及顆粒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療效更為顯著的一種升血小板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用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治療效果更好。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其配方組成如下青黛167g 連翅500g 甘草500g牡丹皮833g 仙鶴草250g。1、本發明中藥組合物膠囊劑的製備方法如下以上五味藥材,取青黛研成細粉;仙鶴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二次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並減壓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連翹浸泡4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6小時,揮髮油另器貯存,水煎液留用,藥渣與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時,二次水煎液與上述水煎液合併,濾過,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與上述醇提浸膏合併,加入青黛細粉,混勻,60°C烘乾,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糊精,加入乙醇製成顆粒,烘乾,整粒,噴入上述揮髮油,混勻,裝入膠囊,製成1000粒,即得。2、本發明中藥組合物片劑的製備方法如下以上五味藥材,取青黛研成細粉;仙鶴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二次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並減壓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連翹浸泡4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6小時,揮髮油另器貯存,水煎液留用,藥渣與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時,二次水煎液與上述水煎液合併,濾過,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與上述醇提浸膏合併,加入青黛細粉,混勻,60°C烘乾,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澱粉,加入乙醇製成顆粒,烘乾,整粒,噴入上述揮髮油,混勻,壓片,製成1000片,即得。3、本發明中藥組合物顆粒劑的製備方法如下
以上五味藥材,取青黛 研成細粉;仙鶴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二次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並減壓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連翹浸泡4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6小時,揮髮油另器貯存,水煎液留用,藥渣與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時,二次水煎液與上述水煎液合併,濾過,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與上述醇提浸膏合併,加入青黛細粉,混勻,60°C烘乾,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糊精,加入乙醇製成顆粒,烘乾,整粒,噴入上述揮髮油,混勻,製成IOOOg顆粒,即得。主要藥效學試驗證明本發明原料重量配比「青黛167g、牡丹皮833g、連翹500g、仙鶴草250g、甘草500g」同原發明重量配比1:青黛20份、牡丹皮300份、連翹200份、仙鶴草200份、甘草50份及原發明重量配比2 :青黛300份、牡丹皮1200份、連翹800份、仙鶴草800份、甘草600份及原發明重量配比3 :青黛167份、牡丹皮833份、連翹500份、仙鶴草500份、甘草250份相比,藥效學試驗結果有顯著提高。主要藥效學試驗一、實驗藥物的製備1、原料a、本發明組由青黛167g、牡丹皮833g、連翹500g、仙鶴草250g、甘草500g製備。(按本發明青黛167g、牡丹皮833g、連翹500g、仙鶴草250g、甘草500g配比)b、原發明I組由青黛58. 44g、牡丹皮876. 6g、連翹584. 4g、仙鶴草584. 4g、甘草146.1g製備。(按原發明重量配比1:青黛20份、牡丹皮300份、連翹200份、仙鶴草200份、甘草50份配比)C、原發明2組由青黛182.58、牡丹皮729.98、連翹486.68、仙鶴草486.68、甘草365. Og製備。(按原發明重量配比2 :青黛300份、牡丹皮1200份、連翹800份、仙鶴草800份、甘草600份配比)d、原發明3組由青黛167g、牡丹皮833g、連翹500g、仙鶴草500g、甘草250g製備。(按原發明重量配比3 :青黛167份、牡丹皮833份、連翹500份、仙鶴草500份、甘草250份配比)2、a、b、C、d 的製法為以上五味藥材,取青黛研成細粉;仙鶴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二次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並減壓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連翹浸泡4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6小時,揮髮油另器貯存,水煎液留用,藥渣與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時,二次水煎液與上述水煎液合併,濾過,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與上述醇提浸膏合併,加入青黛細粉,混勻,60°C烘乾,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糊精,加入乙醇製成顆粒,烘乾,整粒,噴入上述揮髮油,混勻,裝入膠囊,製成1000粒,即得。二、試驗過程及試驗結果主要藥效學實驗實驗目的通過對本發明a組和b、C、d組的抗炎、毛細血管通透性、血小板凝聚、外周血血小板數、凝血、抗疲勞及機體免疫力等作用的藥理實驗研究,將本發明a組與d組以及新處方b、c組進行對比,觀察其藥理作用的強弱。
試驗方法本發明a組和b、C、d組對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腫脹的影響;對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影響;對小鼠血小板的影響;對小鼠凝血時間的影響;對小鼠外周血血小板的影響;對小鼠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響;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的影響;對小鼠抗疲勞的作用。—、對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腫脹的影響實驗材料1、動物昆明種小鼠,雌雄各半,體重18 22g。2、藥物本發明a組和b、C、d組均為2. 25g生藥/粒;藥物在實驗前用蒸餾水配置,灌胃給藥。實驗方法昆明種小鼠50隻,雌雄各半,體重18 22g,隨機分成5組,每組10隻。對照組灌胃同體積的生理鹽水;本發明a組和b、C、d組分別灌胃給藥為5. Og生藥/kg。連續給藥7d,每日I次,末次給藥前2h將每隻小鼠左後腳足蹠用1%角叉菜膠O. 03mL。藥後Ih頸椎脫位處死動物,自踝關節O. 5mm處剪下後足分別稱重,以兩足重量之差為腫脹度。實驗結果見表I表I對角叉菜膠致小鼠足腫脹的影響(i±s)
權利要求
1.一種升血小板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的配方組成為 青黛167g 連翅500g 甘草500g 牡丹皮833g 仙鶴草250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的劑型為膠囊劑、片劑或顆粒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中藥組合物,其特徵在於所述中藥組合物最佳劑型為膠囊劑。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以上五味藥材,取青黛研成細粉;仙鶴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二次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並減壓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連翹浸泡4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6小時,揮髮油另器貯存,水煎液留用,藥渣與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時,二次水煎液與上述水煎液合併,濾過,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與上述醇提浸膏合併,加入青黛細粉,混勻,60°C烘乾,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糊精,加入乙醇製成顆粒,烘乾,整粒,噴入上述揮髮油,混勻,裝入膠囊,製成1000粒,即得。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以上五味藥材,取青黛研成細粉;仙鶴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二次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並減壓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連翹浸泡4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6小時,揮髮油另器貯存,水煎液留用,藥渣與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時,二次水煎液與上述水煎液合併,濾過,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與上述醇提浸膏合併,加入青黛細粉,混勻,60°C烘乾,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澱粉,加入乙醇製成顆粒,烘乾,整粒,噴入上述揮髮油,混勻,壓片,製成1000片,即得。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中藥組合物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 以上五味藥材,取青黛研成細粉;仙鶴草、牡丹皮以5倍量80%乙醇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合併二次乙醇提取液,濾過,回收乙醇並減壓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30的浸膏;連翹浸泡4小時,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6小時,揮髮油另器貯存,水煎液留用,藥渣與甘草水煎提取2次,每次煎煮1. 5小時,二次水煎液與上述水煎液合併,濾過,濃縮成60°C時相對密度為1. 25 1. 30的浸膏,與上述醇提浸膏合併,加入青黛細粉,混勻,60°C烘乾,粉碎成細粉,加入適量糊精,加入乙醇製成顆粒,烘乾,整粒,噴入上述揮髮油,混勻,製成IOOOg顆粒,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升血小板中藥組合物及其製備方法,該中藥組合物是由青黛、連翹、仙鶴草、牡丹皮、甘草共五味中藥製備而成;該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瘀消斑的功效;主要用於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症見全身瘀點或瘀斑,發熱煩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或見鼻衄,齒衄,舌紅苔黃,脈滑數或弦數。其臨床藥效學試驗效果顯著,生物利用度高,且無任何毒副作用。
文檔編號A61K36/73GK103006832SQ20131001735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7日
發明者郝其軍 申請人:陝西郝其軍製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