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型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10:10:17 4
專利名稱:改進型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發電裝置,具體來說是以電動機為動力,通過機械傳功機構,驅動發電機進行發電的裝置。
背景技術:
本發明致力於發電機研製,曾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 (CN201708679U)」的專利申請,現已製造出樣機,在試驗中發現,已達到初步設計和效果,但存在以下尚待改進的地方,如原鏈輪傳動設計中,僅採用一個主動鏈輪經一根鏈條同時與兩個從動鏈輪進行傳動,由於三個鏈輪處於三角形分布位置,轉動時受力不均衡,造成機械能損耗較大的弊病;又如,從動皮帶輪與配重輪之間還多一級主動齒輪,即由主動齒輪傳動配重輪,這種結構有如下缺點配重輪(即飛輪)必須加工為齒輪,由於其重量較大,因此,傳動時造成噪聲大,軸承動載荷過大,造成軸承磨損大,壽命短的問題;再如,原有曲軸採用現有曲軸形式,運行中出力欠平穩,離心力較小。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型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以減少鏈傳動環節的機械能損耗。本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改進型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包括電動機或柴油機,發電機,齒輪傳動機構由至少三組齒輪組成,每組齒輪又由相互嚙合傳動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組成,其中,後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與前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同軸設置,所述電動機或柴油機軸上安裝有主動皮帶輪,主動皮帶輪經皮帶與從動皮帶輪連接,且飛輪以及第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與從動皮帶輪同軸設置;最後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的軸上安裝有相同的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第一鏈輪經第一鏈條與第一從動鏈輪連接,第二鏈輪經第二鏈條與第二從動鏈輪連接,相同的第一轉輪和第二轉輪分別與第一從動鏈輪和第二從動鏈輪同軸設置;第一連杆一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一轉輪上,第一連杆另一端鉸接在曲軸的第一曲拐上;第二連杆一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二轉輪上,第二連杆另一端鉸接在曲軸的第二曲拐上;曲軸經軸承安裝在機架上;輸出主動鏈輪安裝在曲軸上,輸出從動鏈輪安裝在所述發電機軸上,輸出主動鏈輪與輸出從動鏈輪經皮帶連接傳動。上述第一曲拐結構為曲軸上固定兩個平行板件,軸固定在兩個平行板件之間,該軸與曲軸平行且二者的軸線相互偏離一定距離;第二曲拐結構為輪盤固定在曲軸上,銷軸偏心地插接在輪盤上,用作與第二連杆連接的軸承的內圈固定在銷軸上;第一曲拐與第二曲拐在曲軸上錯位180°設置。上述飛輪重量為160kg。上述電動機功率為5. 5kw,轉速為960轉分鐘;發電機功率為Mkw,轉速為1500轉
/分鐘。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0009]1、鏈傳動設計更為合理增加一個鏈輪,形成兩套獨立的鏈條傳動機構(兩套鏈條傳動機構完全相同),改進後,傳動時出力均勻機械能損耗降低。2、飛輪不必加工為齒輪,降低加工成本,且運行時噪聲變小,根據需要提速更方便、出力更大,壽命更長,傳動時出力均勻。3、曲軸改進後(增加輪盤)使離心力增大,經試驗,在超負載情況下,電動機也能順利起動。
圖1是電動機和齒輪傳動機構以及鏈傳動機構傳動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兩套(相同的)鏈傳動機構與曲軸平面布置圖。圖3、圖4分別是圖2所示曲軸的不同視角方向的立體圖。圖5是曲軸與發電機的傳動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2示出,電動機1(或柴油機20)經齒輪傳動機構以及鏈傳動機構驅動發電機。齒輪傳動機構由至少三組齒輪組成,每組齒輪又由相互嚙合傳動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組成,其中,後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與前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同軸設置,電動機1(或柴油機20)軸上安裝有主動皮帶輪2,主動皮帶輪2經皮帶與從動皮帶輪加連接,且飛輪3以及第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如與從動皮帶輪加同軸設置;最後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的軸上安裝有相同的第一鏈輪8和第二鏈輪9,第一鏈輪8經第一鏈條8b與第一從動鏈輪8a連接, 第二鏈輪9經第二鏈條9b與第二從動鏈輪9a連接,相同的第一轉輪10和第二轉輪12分別與第一從動鏈輪8a和第二從動鏈輪9a同軸設置;第一連杆11 一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一轉輪10上,第一連杆另一端鉸接在曲軸14的第一曲拐1 上;第二連杆13 —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二轉輪12上,第二連杆另一端鉸接在曲軸14的第二曲拐上;曲軸14經軸承15a、1 (以及萬向軸承15c)安裝在機架上;輸出主動鏈輪17安裝在曲軸14上,輸出從動鏈輪18 安裝在所述發電機軸19a上(發電機軸19a上可安裝另一個飛輪21,參見圖5 ),輸出主動鏈輪與輸出從動鏈輪經鏈條連接傳動。參見圖3、圖4,第一曲拐14a結構為曲軸14上固定兩個平行板件,軸固定在兩個平行板件之間(其中一個平行板件上可長一些,更有利於過拐點,參見圖3),該軸與曲軸平行且二者的軸線相互偏離一定距離;第二曲拐結構為輪盤16固定在曲軸14上,銷軸He 偏心地插接在輪盤16上,軸承14b的內圈固定在銷軸He上,第二連杆另一端固定在軸承 14b外圈上,銷軸上還旋接有兩個螺母14c、14d,螺母14c、14d對軸承起限位作用;第一曲拐14a與第二曲拐在曲軸14上錯位180°設置。飛輪3重量為160kg。電動機1功率為 5. 5kw,轉速為960轉/分鐘;發電機功率為Mkw,轉速為1500轉/分鐘。圖1中,第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如,從動齒輪4b ;第二組齒輪的主動齒輪fe,從動齒輪恥;第三組齒輪的主動齒輪6a,從動齒輪6b ;第四組齒輪的主動齒輪7a,從動齒輪7b (分別與第一、第二鏈輪8、9同軸)。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組齒輪的齒數之比順次為20 =65,43 65,54 98,64 82。第一、第二鏈輪的直徑均為400mm,第一、第二從動鏈輪的直徑均為112mm。輸出主動鏈輪16和輸出從動鏈輪17的直徑分別為496mm和120mm。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型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包括,電動機(1)或柴油機(20),發電機,齒輪傳動機構由至少三組齒輪組成,每組齒輪又由相互嚙合傳動的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組成,其中,後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與前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同軸設置,其特徵是所述電動機(1) 或柴油機(20)軸上安裝有主動皮帶輪(2),主動皮帶輪(2)經皮帶與從動皮帶輪(2a)連接, 且飛輪(3)以及第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4a)與從動皮帶輪(2a)同軸設置;最後一組齒輪的從動齒輪的軸上安裝有相同的第一鏈輪(8)和第二鏈輪(9),第一鏈輪(8)經第一鏈條(8b) 與第一從動鏈輪(8a)連接,第二鏈輪(9)經第二鏈條(9b)與第二從動鏈輪(9a)連接,相同的第一轉輪(10)和第二轉輪(12)分別與第一從動鏈輪(8a)和第二從動鏈輪(9a)同軸設置;第一連杆(11) 一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一轉輪(10)上,第一連杆另一端鉸接在曲軸(14) 的第一曲拐(14a)上;第二連杆(13) 一端偏心地鉸接在第二轉輪(12)上,第二連杆另一端鉸接在曲軸(14)的第二曲拐上;曲軸(14)經軸承(15a、15b)安裝在機架上;輸出主動鏈輪 (17)安裝在曲軸(14)上,輸出從動鏈輪(18)安裝在所述發電機軸上,輸出主動鏈輪與輸出從動鏈輪經鏈條連接傳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進型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其特徵是所述第一曲拐(Ha) 結構為曲軸(14)上固定兩個平行板件,軸固定在兩個平行板件之間,該軸與曲軸平行且二者的軸線相互偏離一定距離;第二曲拐結構為輪盤(16)固定在曲軸(14)上,銷軸(He) 偏心地插接在輪盤(16)上,用作與第二連杆(13)連接的軸承(14b)的內圈固定在銷軸 (14e)上;第一曲拐(14a)與第二曲拐在曲軸(14)上錯位180°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進型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其特徵是所述飛輪(3)重量為 160kg。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改進型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其特徵是所述電動機(1)功率為5. 5kw,轉速為960轉/分鐘;發電機功率為Mkw,轉速為1500轉/分鐘。
專利摘要一種改進型能源轉換再生動力機,屬於以電動機為動力,經機械傳動機機構驅動發電機進行發電的裝置。發動機經至少三組齒輪傳動機構傳動兩套鏈輪傳動機構,且第一組齒輪的主動齒輪的軸上安裝有配重輪,該兩套鏈輪傳動機構經連杆傳動曲軸,曲軸再經皮帶輪傳動機構傳動發電機。本新型採用兩套獨立的鏈輪傳動機構,具有傳動時受力均衡,機械能損耗小的特點。
文檔編號F16C3/06GK202135005SQ20112026087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2日
發明者胥春福 申請人:胥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