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微生物磷鉀肥及其製造方法
2023-11-04 21:19:17 1
專利名稱:一種微生物磷鉀肥及其製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肥料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微生物磷鉀肥及其製造方法。
長期以來,廣大農村地區對農作物都是單獨施用無機氮肥,忽視對有機物、磷鉀肥及微生物之間相互配合使用。土壤中所含的磷元素只有1-2%能被植物吸收,而98%的磷含量存在於非易溶的礦物質內,植物不能吸收。無機磷施入土壤後一般來說只有10%-25%被植物吸收,其餘大部分與土壤中的Fe、Al元素結合成難溶性無機鹽,這樣往往會造成土壤板結,肥力衰退,嚴重破壞土壤的結構,影響農作物正常生長。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微生物磷鉀肥及其製造方法,該微生物磷鉀肥所含的WH菌群是解磷、解鉀的微生物,能使土壤中的磷、鉀元素易被植物吸收。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製造磷鉀肥的微生物,它包含有多粘芽孢桿菌(Bacillus Polymyxa)CGMCC0395.1,名為WH1菌種;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CGMCC0395.2,名為WH2菌種;短芽孢桿菌(Bacillus brevis)CGMCC0395.3,名為WH3菌種;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Licheniformis)CGMCC0395.4,名為WH4菌種;硫色短桿菌(BrevibacteriumSulfureum)CGMCC0395.5,名為WH5菌種;多粘芽孢桿菌(Bacillus Polymyxa)CGMCC0395.6,名為WH6菌種。一種微生物磷鉀肥,其主要成份為上述WH1菌種、WH2菌種、WH3菌種、WH4菌種、WH5菌種、WH6菌種以及過磷酸鈣、氧化鉀、米糠。該微生物磷鉀肥內含菌種的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WH1菌種 7-19% (2)WH2菌種6-20%(3)WH3菌種 7-20% (4)WH4菌種8-20%(5)WH5菌種 13-30%(6)WH6菌種14-34%。
本發明的微生物磷鉀肥的製造方法,包括菌種培養和配製,其工藝步驟為(1)將上述的WH1菌種、WH2菌種、WH3菌種、WH4菌種、WH5菌種、WH6菌種按上述配比混合均勻組成WH菌群。
(2)WH菌群二級培養基配方(重量百分比)
米糠 80%大豆粉16%奶粉2%糖1% 水1%。
(3)二級菌種培養先將WH菌群二級培養基按上述配方混合拌勻,常溫下接種WH菌群,培養基溫度為35℃-60℃,PH值7.0,培養時間7-12天,培養成熟後獲得WH菌群的活性糠菌,含活菌數10億-20億個/克。
(4)將過磷酸鈣、氯化鉀和活性糠菌,按以下配方混合粉碎,包裝成微生物磷鉀肥過磷酸鈣40-70%氯化鉀 20-40%活性糠菌10-20%本發明是利用生物工程技術研製成的一種生物活性磷鉀複合肥,利用WH菌群對磷元素、鉀元素的強烈吸收效力,該肥料施入土壤後,磷離子不為土壤中的Fe、Al元素所固定,能直接被作物吸收,鉀離子不會成為不溶性礦物鹽,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因而能提高作物結實率、改善土壤品質、促進氮的代謝、控制徒長、抗倒伏,植物在土壤中吸收大量氮肥後,作物體內硝酸鹽含量增加,施用活性磷鉀肥後,磷容易被作物吸收,作物體內磷的含量增加,能降低作物硝酸鹽的含量,使作物中硝酸鹽含量大為減少。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積極的效果1、施用本活性微生物磷鉀肥,在WH菌群的作用下,磷、鉀施入土壤中不能成為不溶性鹽,能被作物直接吸收。
2、WH菌群還能在土壤中對不溶性鹽進行分解,改善了土壤的結構,解決了長期以來土壤缺磷鉀的問題,使土壤板結現象得到很大改善。
3、施用本活性微生物磷鉀肥能降低蔬菜的硝酸鹽含量,有益於人體健康。
通過下面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實施例一本發明的一種微生物磷鉀肥的主要成份為WH1菌種、WH2菌種、WH3菌種、WH4菌種、WH5菌種、WH6菌種以及過磷酸鈣、氯化鉀、米糠。
上述微生物中,WH菌種為多粘芽孢桿菌(Bacillus Polymyxa),保藏於CGMCC,保藏號03951;WH2菌種為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保藏於CGMCC,保藏號0395.2;WH3菌種為短芽孢桿菌(Bacillus brevis),保藏於CGMCC,保藏號0395.3;WH4菌種為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保藏於CGMCC,保藏號0395.4;WH5菌種為硫色短桿菌(BrevibacteriumSulfurenm),保藏於CGMCC,保藏號為0395.5;WH6菌種為多粘芽孢桿菌(Bacillus Polymyxa),保藏於CGMCC,保藏號0395.6。
本微生物磷鉀肥內含菌種的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WH1菌種7%(2)WH2菌種13%(3)WH3菌種20%(4)WH4菌種8%(5)WH5菌種30%(6)WH6菌種22%本微生物磷鉀肥的製造方法包括菌種培養和配製,其工藝步驟為(1)將上述WH1菌種、WH2菌種、WH3菌種、WH4菌種、WH5菌種、WH6菌種按上述配比混合均勻組成為WH菌群;(2)WH菌群二級培養基配方(重量百分比)為米糖80%大豆粉16%奶粉2%糖1%水1%(3)二級菌種培養先將WH菌群二級培養基按上述配方混合拌勻,常溫下接種WH菌群,培養基溫度60℃,PH值7.0,培養時間7天,培養成熟後獲得WH菌群的活性糖菌,含活菌可達20億個/克;(4)將過磷酸鈣、氯化鉀和活性糠菌,按以下配方混合粉碎,包裝成微生物磷鉀肥過磷酸鈣 40%氯化鉀 40%活性糠菌 20%實施例二本實施例的微生物磷鉀肥各成份的配比及各參數與例一不同之處為1、本微生物磷鉀肥內含菌種的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WH1菌種14% (2)WH2菌種6%(3)WH3菌種7% (4)WH4菌種16%(5)WH5菌種23% (6)WH6菌種34%2、二級菌種培養基溫度為45℃,培養時間9天,含活菌數可達15億個/克。
3、將過磷酸鈣、氯化鉀和活性糠菌,按以下配方混合粉碎,包裝成微生物磷鉀肥過磷酸鈣 55%氯化鉀 30%
活性糠菌 15%其餘各成份的配比、各參數及工藝步驟同例一。
實施例三本實施例的微生物磷鉀肥各成份的配比及各參數與例一不同之處為1、本微生物磷鉀肥內含菌種的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WH1菌種19% (2)WH2菌種20%(3)WH3菌種14% (4)WH4菌種20%(5)WH5菌種13% (6)WH6菌種14%2、二級菌種培養基溫度為35℃,培養時間12天,含活菌數可達10億個/克。
3、將過磷酸鈣、氯化鉀和活性糠菌,按以下配方混合粉碎,包裝成微生物磷鉀肥過磷酸鈣70%氯化鉀 20%活性糠菌10%其餘各成份的配比、各參數及工藝步驟同例一。
實施例四應用對比實例之一用有機復混肥、本微生物磷鉀肥(簡稱L.P.K),分別施用龍眼果樹,有機復混肥無增產效果,而本微生物磷鉀肥(L.P.K)增產效果明顯,果實多,果粒均勻,克服了掛果大、細果現象,果色亮澤。試驗結果詳見附表一。表一
實施例五應用對比實例之二用有機復混肥、本微生物磷鉀肥(簡稱L.P.K)分別施用於荔枝果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產,從數據分析和現場比較,本微生物磷鉀肥(L.P.K)效果好、座果率高,果實皮色亮澤,增產達7.73%。試驗結果詳見表二。表二
實施例六L.P.K對水稻穗粒的影響表三
從上表三可見,L.P.K區雖然插植科數比對照區每畝少插1800萬科,有效穗數每畝減少1.16萬穗,但每穗實粒數比對照區多20.9粒,結實率提高12.6%,幹粒重增加0.4克,增產率14.16%,說明水稻後期施用L.P.K後增加了每穗粒數,提高了結實率,增加了粒重,增加了產量。
權利要求
1.一種製造磷鉀肥的微生物,其特徵在於,所述微生物包含有多粘芽孢桿菌CGMCC0395.1,名為WH1菌種;枯草芽孢桿菌CGMCC0395.2,名為WH2菌種;短芽孢桿菌CGMCC03953,名為WH3菌種;地衣芽孢桿菌CGMCC0395.4,名為WH4菌種硫色短桿菌CGMCC0395.5,名為WH5菌種;多粘芽孢桿菌CGMCC0395.6,名為WH6菌種。
2.一種微生物磷鉀肥,其特徵在於它的主要成份為WH1菌種、WH2菌種、WH3菌種、WH4菌種、WH5菌種、WH6菌種以及過磷酸鈣、氯化鉀、米糠。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磷鉀肥,其特徵在於該微生物磷鉀肥內含菌種的配比為(重量百分比)(1)WH1菌種7-19% (2)WH2菌種 6-20%(3)WH3菌種7-20% (4)WH4菌種 8-20%(5)WH5菌種13-30%(6)WH6菌種 14-34%
4.一種微生物磷鉀肥的製造方法,包括菌種培養和配製,其特徵在於(1)將權利要求1所述的WH1菌種、WH2菌種、WH3菌種、WH4菌種、WH5菌種、WH6菌種按配比混合均勻組成為WH菌群;(2)WH菌群二級培養基配方(重量百分比)米糠 80%大豆粉16%奶粉2%糖 1% 水1%;(3)二級菌種培養先將WH菌群二級培養基按上述配方混合拌勻,常溫下接種WH菌群,培養基溫度35℃-60℃,PH值7.0,培養時間7-12天,培養成熟後獲得WH菌群的活性糠菌,含活菌數10億-20億個/克;(4)將過磷酸鈣、氯化鉀和活性糠菌,按以下配方混合粉碎,包裝成微生物磷鉀肥過磷酸鈣40-70%氯化鉀 20-40%活性糠菌10-2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生物磷鉀肥及其製造方法,它以有機物質、P
文檔編號C05F11/08GK1255471SQ9912381
公開日2000年6月7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12日
發明者何飈, 黃恩雄 申請人:高明市綠寶植物營養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