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除塵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03:16:32 2
專利名稱:一種除塵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除塵裝置。
粉碎機粉碎固體物料時,經常要產生大量粉塵,例如大型雷蒙機工作時,採用大功率電機(例如40千瓦)帶動鼓風機吹料,工作時,大量餘氣排除,夾帶很多的粉塵,嚴重地影響了工作環境。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宜粉碎機等設備使用的除塵裝置,藉助於本發明,可將粉碎機工作中產生的粉塵予以收集,從而顯著改善工作環境。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利用角鐵或其它硬質材料製成立體框架,在該框架構成的空間內按一定間距沿縱向排列集塵袋,這種集塵袋可呈筒狀,材質可選用經編布,也可選用其它帶微孔材料,較佳的微孔材料是軟質或富有彈性的,集塵袋頂端封閉,底部與一緩衝料鬥相通,在緩衝料鬥側冀開設進氣口,在緩衝料鬥底部開設出料口,所設的進氣口與粉碎機尾氣排出口相通,所設的出料口與鼓風機吸氣口相通。
由於本發明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從而可在將空氣排出的同時,使粉末通過鼓風機吸氣口吸回,從而避免將有用的粉末原料排出,並可以淨化環境。
本發明尤為適用與大型雷蒙機配套使用,也可與其它帶有鼓風裝置的粉碎機配合使用,也可單獨用作為除塵設備。
附圖
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詳述本發明。
如附圖所示1為由硬質材料製成之立體框架,其上端由薄板2封閉,在立體框架構成的空間內沿縱向按一定間距排列集塵袋3,集塵袋3可呈筒狀,其上端封閉,材質可選用經編布,也可選用其它帶微孔材料,較佳的微孔材料是軟質或富有彈性的。集塵袋3底部與一緩衝料鬥7相通,在緩衝料鬥7的側冀開設進氣口5,在緩衝料鬥7底部開設出料口4,緩衝料鬥7上端面由封閉板6封閉,封閉板6上開設的孔洞均與集塵袋相通。
使用時,夾帶粉塵的氣流由進氣口5進入料鬥7,氣流大部分上行,粉塵被微孔集塵袋阻擋,在重力及出料口吸力作用下,排出料鬥。
集聚在集塵袋上的粉塵可在使用後通過振動或敲打使其脫落,並由出料口排出料鬥。
本發明的集塵袋可使用銅網製作,這樣,便可用於水泥廠使用。
本發明也可應用於沒有粉碎機的工作場合,例如,可應用於特殊的煙道除塵,只需將進氣口及出料口分別與鼓風機的排風口及吸入口相接即可。
本發明構思新穎,結構簡單,除塵效果優異,具有廣闊發展前景。
權利要求
1.一種除塵裝置,其特徵是在立體框架構成的空間內按一定間距沿縱向排列集塵袋,集塵袋頂端封閉,其底部均與緩衝料鬥相通,在緩衝料鬥底部開設出料口,在緩衝料鬥側冀開設進氣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緩衝料鬥上端面由帶孔洞的封閉板封閉,封閉板上開設的孔洞均與集塵袋相通。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集塵袋由微孔材料製成。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微孔材料為經編布。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微孔材料為銅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裝置,其特徵是所述的緩衝料鬥底部的出料口與鼓風機吸氣口相通,所述的緩衝料鬥側冀開設的進氣口與夾帶粉塵的氣流管相通。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除塵裝置,其技術特徵是在立體框架構成的空間內沿縱向按一定間距排列集塵袋,集塵袋頂端封閉,其底部均與緩衝料鬥相通,在緩衝料鬥底部開設出料口,在緩衝料鬥側翼開設進氣口,所述的集塵袋由微孔材料製成,較佳的微孔材料是柔軟或富有彈性的,首選的微孔材料為經編布。本發明可與大型雷蒙機配套使用,也可與普通鼓風機配合使用,其製造成本低廉,除塵效果優異,有廣闊發展前景。
文檔編號B02C23/00GK1081391SQ9210633
公開日1994年2月2日 申請日期1992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1992年7月22日
發明者姚康傑 申請人:姚康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