軋機活套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05 01:15:12 1
本發明涉及一種軋機活套器。
背景技術:
在棒材連軋生產中,活套器作為機架間速度不匹配時的緩衝環節,是軋機機組速度自動調節控制系統實現微張裡軋制必不可少的設備。由於活套器位於中精軋區域,工作環境惡劣,動作頻繁,並且生產中要求起套、落套迅速,動作靈敏,否則就會引起堆鋼事故,影響成材率和產品質量,所以對活套器的運行質量要求很高。
活套器底板與軋材之間為滑動摩擦,活套器使用一個月後底板就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磨損,使用兩個月後必須進行更換。底板更換頻繁,而且焊接量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基於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軋機活套器。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軋機活套器,包括殼體,殼體內安裝有氣缸、由氣缸驅動的活套輥、對稱設置於殼體內側兩端的高度可調節的壓下輥以及沿軋線方向對稱設置的兩組變頻輥道,活套輥的底端連接有轉軸,殼體底部可拆卸安裝有底板。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底板的耐磨性和更換效率,降低了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氣缸,2.活套輥,3.壓下輥,4.變頻輥道,5.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的一種軋機活套器,包括殼體,殼體內安裝有氣缸1、由氣缸1驅動的活套輥2、對稱設置於殼體內側兩端的高度可調節的壓下輥3以及沿軋線方向對稱設置的兩組變頻輥道4,活套輥2的底端連接有轉軸5,殼體底部可拆卸安裝有底板。
可拆卸底板的設置提高了底板的耐磨性和更換效率,降低了維護成本。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範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範圍並不局限於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範圍來確定其技術性範圍。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涉及一種軋機活套器,包括殼體,殼體內安裝有氣缸、由氣缸驅動的活套輥、對稱設置於殼體內側兩端的高度可調節的壓下輥以及沿軋線方向對稱設置的兩組變頻輥道,活套輥的底端連接有轉軸,殼體底部可拆卸安裝有底板。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底板的耐磨性和更換效率,降低了維護成本。
技術研發人員:柯利佳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柯利佳
技術研發日:2017.05.09
技術公布日: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