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的製作方法
2023-11-08 10:14:27 2
專利名稱: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中的轉向杆總成,可應用於管柱助力式、小齒 輪助力式、齒條助力式等多種電動助力轉向系統中。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由輸入軸1、輸出軸2、扭杆3、蝸輪 6、軸承7、傳感器10、銷軸11等組成。輸入軸1、輸出軸2、扭杆3三者的軸線重合,輸入軸 1和輸出軸2通過扭杆3活動聯接,扭杆3的兩端分別由銷軸11徑向穿過輸入軸1、輸出軸 2進行固定(扭杆3與輸入軸1之間的固定也可採用花鍵連接),輸入軸1和輸出軸2之間可 相對轉動。蝸輪6套裝在輸出軸2上,傳感器10位於輸入軸1與輸出軸2之間,用於探測 兩軸間的角度變化,輸入軸1與方向盤相聯接,輸出軸2與萬向節、下軸相聯接,當轉動轉向 盤時,輸入軸1與輸出軸2間將產生相對轉動,使得扭杆3產生變形,傳感器10將扭杆3的 變形轉變為電信號(扭矩信號)傳遞給電控單元。扭杆3具有彈性,在不受外力時可回位。在上述結構中,輸出軸與扭杆之間的固定採用銷軸進行徑向固定,這種裝配結構 要對輸出軸進行鑽、鉸孔工序,造成裝配時間較長、裝配效率較低;另外,在加工一定數量 後,與銷軸配合的孔尺寸會隨著鉸刀的磨損而變化,裝配質量會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 向杆總成,減少輸出軸與扭杆的裝配時間,使輸出軸與扭杆的裝配質量保持穩定。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包 括輸入軸(1)、輸出軸(2)和扭杆(3),所述輸入軸(1)和輸出軸(2)通過扭杆(3)聯接且輸 入軸(1)和輸出軸(2)之間可相對轉動,所述扭杆(3)的右端與輸入軸(1)固定,關鍵在於 所述扭杆(3)的左端開有軸向盲孔,該扭杆(3)套裝在輸出軸(2)的軸向通孔中,在所述扭 杆(3)的軸向盲孔中壓裝有鋼球(4),所述鋼球(4)的直徑大於所述扭杆(3)的軸向盲孔的 直徑;在所述鋼球(4)壓裝到扭杆(3)的軸向盲孔之前,所述扭杆(3)與輸出軸(2)之間為 間隙配合,在所述鋼球(4)壓裝到扭杆(3)的軸向盲孔之後,所述扭杆(3)與輸出軸(2)之 間為過盈配合。所述扭杆(3)的左端端面與輸出軸(2)的左端端面齊平,以便於兩者的裝配。作為優選,所述鋼球(4)壓裝到扭杆(3)的軸向盲孔之後,所述扭杆(3)與輸出軸 (2)之間的過盈量為0. 2mm 0. 3mm。所述扭杆(3)的右端與輸入軸(1)之間通過花鍵(5)或徑向銷軸進行固定。本實用新型中扭杆與輸出軸的固定方式,由常用的銷軸固定變為鋼球固定的方 式,其有益效果主要體現在(1)在裝配線上取消了壓銷所需要的鑽孔、鉸孔工序,可直接壓裝鋼球,大大縮短 了裝配時間,提高了裝配效率。[0011](2)由於原裝配結構要進行鑽、鉸孔,在加工一定數量後,與銷配合的孔尺寸會隨 著鉸刀的磨損而發生變化,造成裝配質量下降;改用鋼球固定後,無需加工,可直接進行裝 配,裝配質量比較穩定。(3)結構簡單,降低了製造成本。
圖1是常用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2所示的一種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由輸入軸1、輸出軸2、扭杆3、 鋼球4、花鍵5、蝸輪6、軸承7、軸套8、0型圈9、傳感器10、銷軸11等組成。輸入軸1和輸 出軸2通過扭杆3聯接,輸入軸1、輸出軸2、扭杆3三者的軸線重合,輸入軸1和輸出軸2 之間可相對轉動。蝸輪6套裝在輸出軸2上,傳感器10位於輸入軸1與輸出軸2之間。扭 杆3的右端開有花鍵孔,將扭杆3與花鍵5 —並壓入到輸入軸1中使兩者固定。扭杆3的 左端開有軸向盲孔,該扭杆3套裝在輸出軸2的軸向通孔中,扭杆3的左端端面與輸出軸2 的左端端面齊平,在扭杆3的軸向盲孔中壓裝有鋼球4,鋼球4的直徑大於扭杆3的軸向盲 孔的直徑;在鋼球4壓裝到扭杆3的軸向盲孔之前,扭杆3與輸出軸2之間為間隙配合,在 鋼球4壓裝到扭杆3的軸向盲孔之後,扭杆3與輸出軸2之間為過盈配合。輸入軸1與方 向盤相聯接,輸出軸2與萬向節、下軸相聯接,傳感器10用於探測輸入軸1、輸出軸2之間的 角度變化。作為優選,鋼球4壓裝到扭杆3的軸向盲孔之後,扭杆3與輸出軸2之間的過盈量 為0. 2mm 0. 3mm。扭杆3的右端與輸入軸1之間也可以通過徑向銷軸進行固定。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工作的當轉動轉向盤時,輸入軸與輸出軸之間將產生相對轉 動,使得扭杆產生變形,傳感器將扭杆3的變形轉變為電信號(扭矩信號)傳遞給電控單元。 電控單元根據轉向盤的轉動力矩、轉動方向和車輛速度等數據向電動機控制器發出信號指 令,使電動機輸出相應大小及方向的轉動力矩以產生助動力。當不轉向時,電控單元不向電 動機控制器發信號指令,電動機停止工作。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包括輸入軸(1)、輸出軸(2)和扭杆(3),所述 輸入軸(1)和輸出軸(2)通過扭杆(3)聯接且輸入軸(1)和輸出軸(2)之間可相對轉動,所 述扭杆(3)的右端與輸入軸(1)固定,其特徵在於所述扭杆(3)的左端開有軸向盲孔,該 扭杆(3)套裝在輸出軸(2)的軸向通孔中,在所述扭杆(3)的軸向盲孔中壓裝有鋼球(4), 所述鋼球(4)的直徑大於所述扭杆(3)的軸向盲孔的直徑;在所述鋼球(4)壓裝到扭杆(3) 的軸向盲孔之前,所述扭杆(3)與輸出軸(2)之間為間隙配合,在所述鋼球(4)壓裝到扭杆(3)的軸向盲孔之後,所述扭杆(3)與輸出軸(2)之間為過盈配合。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扭杆(3) 的左端端面與輸出軸(2)的左端端面齊平。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鋼球(4)壓裝到扭杆(3)的軸向盲孔之後,所述扭杆(3)與輸出軸(2)之間的過盈量為0.2mm 0. 3mmο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其特徵在於所述扭杆(3) 的右端與輸入軸(1)之間通過花鍵(5)或徑向銷軸進行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助力轉向系統的轉向杆總成,包括輸入軸(1)、輸出軸(2)和扭杆(3),所述輸入軸(1)和輸出軸(2)通過扭杆(3)聯接且輸入軸(1)和輸出軸(2)之間可相對轉動,所述扭杆(3)套裝在輸出軸(2)的軸向通孔中,在所述扭杆(3)的軸向盲孔中壓裝有鋼球(4),所述鋼球(4)的直徑大於所述扭杆(3)的軸向盲孔的直徑。該實用新型通過將扭杆與輸出軸的固定方式,由常用的銷軸固定變為直徑壓裝鋼球進行固定,大大縮短了裝配時間,提高了裝配效率,裝配質量也比較穩定且結構簡單,降低了製造成本。
文檔編號B62D5/04GK201907556SQ20112002884
公開日2011年7月2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8日
發明者龍馮剛 申請人:重慶龍潤汽車轉向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