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約鸚鵡聰明嗎(生態還記得裡約大冒險裡的藍色鸚鵡嗎)
2023-11-08 01:50:21 3
生態保護聯盟國際鳥盟近日宣布,小藍金剛鸚鵡已經野外滅絕。
△小藍金剛鸚鵡從1994年就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因為動畫電影《裡約大冒險》系列而獲得廣泛的知名度。
這種迷人的鳥 在野外滅絕了
2011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裡約大冒險》,主角就是小藍金剛鸚鵡。男主Blu承擔著種族繁衍的重任,從美國趕去巴西,尋找小藍金剛鸚鵡姑娘珠兒,他們最終逃出盜獵者的魔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準備生兒育女。
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近日報導,國際鳥盟說,這種迷人的鳥,已在野外滅絕了。
△電影中的小藍金剛鸚鵡
「近幾個世紀以來,90%的鳥類滅絕都是島嶼上的物種。」國際鳥盟首席科學家斯圖爾特·布查特說,「研究證實,橫掃各大洲的滅絕浪潮正在不斷增長,主要是由於不可持續的農業和伐木造成的生境喪失和退化。」
△繪畫中的小藍金剛鸚鵡
兩百年前 第一個小藍標本被製成
小藍金剛鸚鵡,學名斯皮克斯金剛鸚鵡。1817年,斯比克斯和植物學家卡爾·馮·馬修斯,受國王派遣,隨一群奧地利博物學家到巴西考察。1819年,他在巴伊亞州的東北部裡約聖弗朗西斯科打下了一隻鸚鵡,製作了第一個標本。斯比克斯說,這種稀有的鸚鵡,叫聲細膩。
△斯皮克斯,他製作了第一個小藍標本。
金剛鸚鵡生活在中南美洲,體型大,尾巴長。最大的紫藍金剛鸚鵡,體長可達一米。所有金剛鸚鵡都是極危物種。
斯皮克斯金剛鸚鵡是金剛鸚鵡中體型較小的,所以叫它「小藍」,但也能長到55到57釐米,平均年齡約28年,人工飼養的最長壽命40歲。
Blu為什麼去裡約相親
小藍的棲息地除了巴西,包括哥倫比亞、委內瑞拉、阿根廷等地的熱帶雨林地區。此前僅剩的小藍,生活在巴西風鈴木的林地,吃風鈴木種子,也吃些水果和別的植物種子。
△巴西生態學家裡卡多·菲諾蒂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曾說,裡約雨林被稱作大西洋雨林,是異於亞馬遜雨林的另一種生態系統。這裡鳥類超過500種,全球111種瀕危鳥類有98種在此。
上世紀80年代 只剩3隻小藍
從上世紀20年代起,小藍的家園環境變得嚴酷。據報導,巴西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火耕,以及建造水壩,破壞了棲息地,將小藍們步步逼退。
1956年,巴西又引進了西非蜜蜂,與歐洲蜜蜂雜交,出現兇暴的新品種。這種蜜蜂與小藍在同一棵樹上做窩,小藍就會給蜜蜂蜇死。
△資料圖
小藍是如此美麗,偷獵者千方百計捕捉,去市場上賣給私人收藏者。也不是只有小藍遭此厄運,生物學家說,美洲的145個鸚鵡品種中,46種面臨滅種危險,每年可能有40萬到80萬的小鸚鵡被人從窩中捉走。
到上世紀70年代,小藍數量急降。1986年,世人能知道的野生小藍,只有3隻了。這3隻小藍,有一對夫妻,還有一隻單身。1987年,兩隻又被盜獵者捉去了,只剩一隻單身雄鳥。
最後的單身小藍不知去向
那隻被捉的雌鳥名叫娜塔莎,得到了科學家的注意,他們認為它可能是那隻單身雄鳥的妻子。1995年,放生了娜塔莎,讓它去和單身雄鳥復婚。兩隻鸚鵡相處愉快。
△資料圖
回到野外兩個月後,發生了大悲劇——娜塔莎不小心碰到了電線,觸電身亡。
那隻單身雄鳥找不到同類伴侶,後來與一隻野生紫藍金剛鸚鵡結婚了。1999年,它們孵出了兩隻小鸚鵡。好日子並不長久,2000年11月,這隻鸚鵡爸爸不見了。不知道它是否還活著。
銀幕上Blu原型2014年去世
《裡約大冒險》中的Blu,原型據說是一隻名叫普雷斯利的小藍。它可能是上世紀70年代在巴西被盜獵,多次轉手後到了美國西部,後來回到巴西聖保羅,2014年去世。它戀愛了幾次,但沒留下後代。
△資料圖
了解更多
KNOWS MORE
黃胸鵐(俗稱「禾花雀」)在2017年12月5日,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物種受威脅程度從「瀕危」升為「極危」。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編制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是一項將物種受威脅程度依次分為6個等級的名錄,分別為:無危、近危、易危、瀕危、極危、野外滅絕。
穿山甲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廣西等地,由於穿山甲鱗片具有藥用價值,一直以來遭到大肆捕殺,現已瀕臨滅絕。
海南長臂猿僅生存在海南霸王嶺原始熱帶雨林中,由於捕殺和生態破壞等因素,一度瀕臨滅絕。
普氏野馬是世界上唯一存活的野生馬,目前全世界僅存一千多匹。由於過度獵捕、畜牧業迅速發展等人類經濟活動對棲息地的破壞,普氏野馬種群數量逐漸減少並瀕臨滅絕。
蘇眉魚中文學名為「波紋唇魚」,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南海諸島及臺灣附近海域。由於其肉質鮮美,遭到過度捕撈,短短幾年時間,野生蘇眉魚已成瀕臨絕種,世界自然基金會將其列為10種瀕臨滅絕的生物。
而這些,還僅僅是冰山一角……
據2016年出爐的世界第一份野生動物評估報告,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大約300種野生哺乳動物,因為人類對「野味」的喜愛,正逐漸瀕臨滅絕。
(來源:微信公眾號「京科普」,文章來源於央視新聞綜合都市快報。)
本期編輯:白竟楠
科普豐臺
主辦:北京市豐臺區科學技術協會
承辦:北京科技報社丨北科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