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穿越時光的電影(那些穿越時代的時尚和電影)
2023-11-03 06:36:20 2
時尚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義。它可以被視為一種產業,一種社會現象,或者一種藝術形式。
1957年對多產的導演和編舞家斯坦利·多南來說是特別忙碌的一年,有三部電影發行了他的作者郵票,包括經典的百老匯改編電影《睡衣仙舞》,由多麗絲·戴主演,以及由奧黛麗·赫本和弗雷德·阿斯泰爾主演的活潑的《甜姐兒》。
赫本無疑是《穿普拉達的女王》(2006)和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流行喜劇《醜女貝蒂》(2006-2010年)的先驅,《甜姐兒》用犀利、諷刺而又飽含深情的目光審視了紐約的時尚界,這也是赫本扮演的最令人難忘的角色之一。
然而,它最持久的時刻可以說是那首時髦的開場曲《Think Pink》由嚴肅、諷刺的編輯瑪吉·普雷斯科特(凱·湯普森飾)發表。她的角色是基於現實生活中的《時尚芭莎》編輯黛安娜·弗裡蘭為原型。
我們精選了一些關於時尚的電影。有些人比其他的人更堅定地置身於這個環境中,但所有人都展示出自己的、毫不掩飾的風格。
《製造時尚》1938
導演:亨弗萊·詹寧斯
英國紀錄片導演先驅亨弗萊·詹寧斯的母親是畫家,父親是建築師。1938年,詹寧斯將注意力轉向了一個新興的創意產業——時尚界,創作了一部充滿活力的《製造時尚》,這一點也不奇怪。
Dufaycolor(基於法國人Louis Dufay在1908年發明的四色屏幕攝影技術)的華麗鏡頭,配上令人難以抗拒的歡快配樂,配上一個非常傲慢的男性畫外音。
《製作時尚》展示了一群社交女郎,她們是模特設計師諾曼·哈特內爾1938年春季系列的模特。
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國家檔案館館長羅賓·貝克表示,詹寧斯和哈特內爾在風格上受到了英國社會攝影師Yevonde夫人的影響,最近Yevonde夫人展出了一組貴族假扮古希臘女神的照片。
《封面女郎》1944
導演:查爾斯·維多
在這部經典音樂劇中,麗塔·海華斯飾演的拉什蒂是一名合唱女孩,她在男友丹尼·麥圭爾(吉恩·凱利飾)經營的夜店裡工作。
當年邁富有的雜誌編輯約翰·庫代爾(奧託·克魯格飾)——多年前愛上了她的祖母瑪麗貝爾·希克斯(海沃思再次扮演了一個厚顏的雙重角色)——提供了一個成為高薪雜誌封面女郎的機會時,拉什蒂走上了一條明星之路。
《封面女郎》的亮點是它那奢華的、延伸的標題,在神奇放大的相機鏡頭和雜誌封面的背景下展現出來。
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但由派拉蒙電影公司時任首席設計師特拉維斯·班頓等人設計的時裝同樣令人驚嘆。
《放大》1966
導演:米開朗琪羅·安東尼奧尼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的這部時髦而含蓄的神秘驚悚片是動蕩的60年代倫敦的典範,它出色地捕捉了界定其情緒的環境。
《放大》由戴維·海明斯飾演時尚攝影師託馬斯,他的魅力讓一群美女(包括簡·伯金和瓦妮莎·雷德格雷夫)完全無法抗拒他的魅力。
毫無疑問,這部電影是讓時尚攝影成為一個職業的關鍵,它的影響隨處可見,從封面拍攝到音樂視頻,當然,在《王牌大賤諜》(1997)的精彩世界中也可以看到。
《柏蒂娜的苦淚》1972
導演: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
賴納·維爾納·法斯賓德最痛苦、最凝固的人類研究之一,幾乎完全局限於一個幽閉的場景:這位成功的同名時裝設計師(瑪吉特·卡斯坦森飾)的臥室,即將與23歲的夢想成為模特的卡琳(漢娜·施古拉飾)展開一段曲折的愛情。
房間裡裝飾著一幅巨大的古典繪畫(《邁達斯與巴克斯》),還有一堆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體模型,它們代表著人物的死氣沉沉的靈魂,可能還有法斯賓德對這個行業及其腐蝕效應的赤裸裸的看法。
從時尚設計的角度來看,影片中由瑪婭·萊姆克設計的一系列傲慢而具有對抗性的服裝也頗具影響力。
繆西婭·普拉達(來自國際知名的普拉達品牌)表示,她對德國的影響和先鋒派的欽佩,尤其是法斯賓德的電影,比如《柏蒂娜的苦淚》和1981年的《羅拉》。她說:「我幾年前就看了他的電影,現在是時候做我心裡想了這麼久的事情了。」
《都市時裝速記》1989
導演:維姆·文德斯
「我不需要時尚。」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在巴黎蓬皮杜中心第一次接觸到拍攝時尚界的短片時這樣說道。但他很快就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也許我太急於貶低時尚了。為什麼不在沒有偏見的情況下看待它?為什麼不像其他行業一樣審視它呢?也許時尚和電影有一些共同之處。還有一點——這部電影會讓我有機會見到一個已經引起我的好奇心的人,一個在東京工作的人。」
最終的作品《都市時裝速記》是文德斯最被低估的電影之一——一部很酷、引人注目的作品,描繪了有影響力、思想深邃的日本時裝設計師山本耀司。
這部影片充滿了揭示性的後臺鏡頭,並探究了許多有趣的主題,例如東方的藝術身份概念是否與西方的不同。
《獨領風騷》1995
導演:艾米·海克林
《獨領風騷》是一部根據簡·奧斯汀的小說《艾瑪》改編而成的電影,講述了活潑的高中生雪兒(艾麗西亞·西爾弗斯通在影片中獲得了職業生涯的最佳表現)與朋友們交往,並協調學校的服裝潮流。
《獨領風騷》是一部令人眼花繚亂、痴迷時尚的中間劇集。在這種類型的電影中,即使是小角色也對時尚略知一二。
BuzzFeed公布了一份37個「無釐頭」最佳造型的清單,以說明這部電影豐富的服裝靈感和永久的流行。
《超級名模》2001
導演:本·斯蒂斯
本·斯蒂勒對模特界的膚淺和誇張進行了歡快而無拘無束的諷刺,情節輕描淡寫,但卻充滿了靈感四射的喜劇橋段。
儘管《超級名模》是一種瘋狂的創作,但值得一提的是,它與布萊特·伊斯頓·埃利斯1998年的長篇小說《魅力》(Glamorama)有明顯的相似之處。
《魅力》也講述了一個異常乏味的男模的痛苦經歷,後來演變成了一部關於國際時尚恐怖主義的超現實神秘驚悚片。
《穿普拉達的女王》2006
導演:大衛·弗蘭科爾
這部電影改編自勞倫·韋斯伯格2003年的小說,故事圍繞大學畢業生安德裡亞·薩克斯的命運展開,她去了紐約,找到了一份工作,為令人敬畏、充滿魅力的時尚雜誌編輯米蘭達·普雷斯利(斯特裡普已第14次獲得奧斯卡提名)做助理。
雖然電影以時尚界為背景,但設計師和其他時尚界知名人士都避免以自己的身份出現,因為他們害怕破壞與可怕的美國《Vogue》編輯安娜·溫圖的關係。
儘管斯特裡普和導演大衛·弗蘭科爾否認,但一般認為她是普雷斯利的主要靈感來源。然而,這種不安並沒有阻止設計師們授權使用他們的作品:它仍然是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服裝電影。
《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2010
導演:理察·普萊斯
理察·普萊斯的這部生動活潑的紀錄片聚焦於這位以他的名字而聞名的、不知疲倦的82歲攝影師,他騎著自行車在紐約街頭疾馳,為《紐約時報》的時尚版拍攝當地風景。普萊斯為《紐約時報》工作了幾十年。
坎寧安是一個極好的電影肖像主題:他很熱情,幽默風趣,對自己的藝術選擇很坦誠,而且不怯場。然而,至關重要的是,他也是神秘的,最終是不可知的;
即使是和他最親近的人(包括他的朋友和像溫圖爾這樣的名人,溫圖爾以一個談話頭的形象出現),也不能真正了解他個人生活和動機的全貌。這種神秘感將電影提升到不可言說的境界,因此它成為對激情、非凡創造力的鼓舞人心的讚美詩。
《想做模特的女孩》2012
導演:David Redmon/Ashley Sabin
這部令人痛心和不安的紀錄片旨在通過關注年輕女孩的剝削,揭露時尚界的陰暗面,這些女孩往往來自貧困的背景。它以一種可怕的效率取得了成功。
《想做模特的女孩》有兩個主題。第一個是13歲的娜迪亞,一個友好、意志堅強的西伯利亞女孩,在貧困家庭的鼓勵下,她去日本當模特掙錢。
第二個是阿什利,一個離群索居、心理傷痕累累的美國模特轉行者,她是這個行業矛盾的生動體現。她鄙視這個行業,但又無法從其經濟上的舒適感中解脫出來。
隨著剝削的不斷增加,人們感覺要呼喊電影製作人進行幹預,但他們卻保持著冷靜的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