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的製作方法
2023-11-03 02:40:3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藥外敷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治療頸椎、腰椎、四肢關節等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
背景技術:
目前,對於治療身體疼痛的藥物較多,尤其是純中藥製劑,副作用較小,特別是對於年老體弱者來說,不失為是一種好的藥物。但現有技術的這些中藥,多為口服藥,俗話說逢藥比苦。有些中草藥其味特苦,難以下咽,服藥時易灑失,這些藥物須先經腸胃吸收,有些藥物對腸胃有刺激作用,而且不能直接作用於身體疼痛部位,藥物有效利用率低;另外,藥物要經過煎熬才可以口服,在煎熬過程中有些易揮發藥物有效成分隨蒸汽散失,直接影響藥物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製造工藝複雜,生產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藥物有效利用率高、製作簡單、生產成本低的治療頸椎、腰椎、四肢關節等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於祖國醫學對頸椎、腰椎、四肢關節等疼痛症的發病機理及治療原則,參考古、今藥理研究成就,從祖國醫學寶庫中,篩選出壯腎陽、滋腎陰、化瘀血、補元固本、扶正祛邪、溫中散寒、祛風利溼、活血化瘀、疏通經絡、解除疼痛的天然中藥,按中醫理論組方,使其發揮促進人體內陰陽氣血調節,五臟六腑十二經絡平衡,經皮毛吸收、穴位經絡傳導,促進血液循環,對局部阿氏穴的病灶有消除的功效和促進痊癒的作用。
腎為先天之本,為生命之源。身體諸部位疼痛症主要由腎虛所致,故本發明以固腎之法為基礎加減治療頸椎、腰椎、四肢關節等疼痛症。
本發明外敷中藥藥物袋包括棉布紗布內滲層和防外滲保護層,棉布紗布內滲層和防外滲保護層之間設有兩層紗布,將其分為三層空間,藥物細粉置於其中;藥物細粉由下述藥物組分組成(用量為重量份)經粉碎製得黨參6、附片6、山藥10、官桂6、補骨脂10、山芋肉6、雲苓10、淫羊藿20、枸杞子10、金櫻子10、菟絲子6、蛇床子6、女貞子6、桑椹子10、黃精10、韭菜子10、蘆巴子10、紫河車10、紫稍花10、生硫磺16(該組方定為基方)。
治療四肢麻木、酸脹、抽筋、疼痛諸症在上述藥物組成(基方)的基礎上再加桂枝20、桑枝20、牛膝20、木瓜10、威靈仙10、五加皮10、雞血藤20、乳香6、沒藥6、薑黃10、蘇木10、路路通10、木通10。
治療頸椎病、增生病、活動不便諸症在上述藥物組成(基方)的基礎上再加葛根20、麻黃6、松節6、桂枝10、威靈仙10、防己10。
治療腰椎病、增生病、腰痛酸軟諸症在上述藥物組成(基方)的基礎上再加杜仲10、川斷10、紅花6、桃仁6、乳香6、沒藥6、獨活10、桑寄生15。
治療四肢關節屈伸不利、關節腫大、四肢酸痛諸症在上述藥物組成(基方)的基礎上再加伸筋草20、透骨草20、劉寄奴20、川羌10、絡石藤20、松節20、威靈仙20。
本發明基方中的黨參、雲苓、山芋肉並用,借其收斂下行之力,大補腎中元氣,元氣旺相火自生;官桂、補骨脂、附片為大熱純陽,直達下焦以助相火之熱力;女貞子、山藥、枸杞子、金櫻子、桑椹子、黃精為滋補陰之要藥;蛇床子、菟絲子、韭菜子、蘆巴子為壯腎陽之藥物;紫河車與淫羊藿相配;一草一血為生精之要品;紫稍花乃水中之物,甘溫、補腎、益精、助陽,為治療腎功能的要藥。上述諸藥相配,主要是加強人的生命之源活力,使腎精充盈,散部全身,健腦、壯腎,精力加強,增強人體抵抗外邪的力量。
本發明外敷中藥藥物袋臨床使用結果表明,有下述優點1、本發明選用純天然中藥原料,各組分符合藥政法規定,利用各味中藥的綜合作用,集防病、治病、保健為一體,對人體無毒無害無副作用,價格低廉,使用方便,老少皆宜。
2、本發明經皮毛給藥,免除了口服中草藥的口感之苦和對腸胃的刺激,局部穴位用藥直接接觸病灶區藥物利用率高。
3、本發明有病治病,無病延年益壽,強身健體。具以下藥理作用1)壯腎陽、滋腎陰、化瘀血、補元固本、扶正祛邪,具有雙向調節作用,主治腎虛、頸椎、腰椎、四肢關節等疼痛症等。治療效果明顯。
2)能提高身體的耐受力和應激能力,經皮毛給藥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消除阻塞、軟化血管、擴張血管,使血管壁富有彈性,增加血流量。對風寒溼引起的疼痛諸症有明顯的治療與恢復效能。
為表明本發明外敷中藥藥物袋的療效,本發明經多年臨床觀察選擇病例,1至3個月為一個療程,治癒病人近500例,身體完全康復為有效,總有效率為96%。
典型病例如下1、吳XX,女,55歲。自述受風寒偏頭痛難忍,經多處診治無效。後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7天痊癒。一年後回訪,正常。
2、李XX之妻,50歲,閉合性骨折,開放性治療後疼痛難忍,晝夜不寧。後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0天疼痛減輕,1月後可步行,3個月後痊癒。一年後回訪,正常。
3、陳XX,女,三年前因夏天打草繩用電風扇乘涼,造成下半身發冷、疼痛、無力、低燒,經治療見效不顯。後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月後感覺轉溫有力,3個月後痊癒。一年後回訪,正常。
4、呂XX,女78歲,雙膝行動不便、疼痛,起蹲困難,需要服止痛藥維持,結果腸胃受刺激激發病情。後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月後明顯好轉,2個月後痊癒。一年後回訪,正常。
5、趙XX,男,38歲。自述雙膝、雙肩疼痛五年,遇風寒溼變重。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0天後明顯好轉,2個月後痊癒。一年後回訪,正常。
6、王XX,男,38歲。自述單膝疼痛、腰痛10年,需要長期服藥緩解疼痛。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個月後痊癒。一年後回訪,正常。
7、吳XX,女,72歲,患類風溼性關節炎,關節已變形腫大,起蹲困難,疼痛難忍,推拿、按摩無效。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0天後好轉,2個月後痊癒。一年後回訪,正常。
8、王XX,女,71歲,患偏癱一年後,不慎股骨骨折,經針灸後斷骨恢復原位,下肢可支配性活動,但局部疼痛,止痛藥物無效。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2小時後明疼痛減輕,一周後基本不痛,但還有麻木抽筋感,3個月後可站起扶走步行。
9、吳XX,女,20歲,自述腰膝酸軟無力,白帶過多,一年餘。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0天後正常。
10、劉XX,女,56歲,勞累過度,全身皆痛,兩肩下墜疼痛明顯,雙下肢疼痛麻木,有胃病無法服藥止痛。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3天後好轉,1個月後疼痛基本解除,目前還在佩帶,哪個部位不好受,就佩帶在哪個部位。
11、陳XX,男,50歲。患腰肌勞損,長期酸痛。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0天後好轉,1個月後痊癒。一年後回訪,正常。
12、吳XX之妻,60歲,自述患直腸癌,長期治療無效,每天大便15次以上,非常痛苦。外敷本發明中藥藥物袋1天後大便次數減少,1周後達每天3-5次,1個月後痛苦減輕,吃睡有改善,精神好轉。
附圖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本發明外敷中藥藥物袋包括棉布紗布內滲層1和防外滲保護層4,棉布紗布內滲層1和防外滲保護層4之間設有兩層紗布2、3,將其分為三層空間5、6、7,藥物細粉置於其中縫製而成;藥物細粉由下述藥物組分組成(單位Kg)經粉碎製得黨參6、附片6、山藥10、官桂6、補骨脂10、山芋肉6、雲苓10、淫羊藿20、枸杞子10、金櫻子10、菟絲子6、蛇床子6、女貞子6、桑椹子10、黃精10、韭菜子10、蘆巴子10、紫河車10、紫稍花10、生硫磺16。
實施例2根據實施例1,藥物組成中再加桂枝20、桑枝20、牛膝20、木瓜10、威靈仙10、五加皮10、雞血藤20、乳香6、沒藥6、薑黃10、蘇木10、路路通10、木通10。
實施例3根據實施例1,藥物組成中再加葛根20、麻黃6、松節6、桂枝10、威靈仙10、防己10。
實施例4根據實施例1,藥物組成中再加杜仲10、川斷10、紅花6、桃仁6、乳香6、沒藥6、獨活10、桑寄生15。
實施例5根據實施例1,藥物組成中再加伸筋草20、透骨草20、劉寄奴20、穿羌10、絡石藤20、松節20、威靈仙20。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其特徵是它包括棉布紗布內滲層和防外滲保護層,棉布紗布內滲層和防外滲保護層之間設有兩層紗布,將其分為三層空間,藥物細粉置於其中;藥物細粉由下述藥物組分組成(用量為重量份)經粉碎製得黨參6、附片6、山藥10、官桂6、補骨脂10、山芋肉6、雲苓10、淫羊藿20、枸杞子10、金櫻子10、菟絲子6、蛇床子6、女貞子6、桑椹子10、黃精10、韭菜子10、蘆巴子10、紫河車10、紫稍花10、生硫磺1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其特徵是在所說藥物組成的基礎上再加桂枝20、桑枝20、牛膝20、木瓜10、威靈仙10、五加皮10、雞血藤20、乳香6、沒藥6、薑黃10、蘇木10、路路通10、木通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其特徵是在所說藥物組成的基礎上再加葛根20、麻黃6、松節6、桂枝10、威靈仙10、防己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其特徵是在所說藥物組成的基礎上再加杜仲10、川斷10、紅花6、桃仁6、乳香6、沒藥6、獨活10、桑寄生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其特徵是在所說藥物組成的基礎上再加伸筋草20、透骨草20、劉寄奴20、穿羌10、絡石藤20、松節20、威靈仙2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屬於中藥外敷技術領域。它包括棉布紗布內滲層和防外滲保護層,棉布紗布內滲層和防外滲保護層之間設有兩層紗布,將其分為三層空間,藥物細粉置於其中;藥物細粉由下述藥物組分組成(用量為重量份)經粉碎製得黨參、附片、山藥、官桂、補骨脂、山芋肉、雲苓、淫羊藿、枸杞子、金櫻子、菟絲子、蛇床子、女貞子、桑椹子、黃精、韭菜子、蘆巴子、紫河車、紫稍花、生硫磺。在該藥物組分的基礎上加減藥物可製備成治療全身多部位疼痛症的外敷中藥藥物袋。本發明使用方便,治癒率高,可廣泛用於臨床。
文檔編號A61K35/50GK1879801SQ20051004378
公開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請日期2005年6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6月15日
發明者王克華 申請人:王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