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單雙涵道風扇組合式的飛行汽車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21:50:57 1

本發明涉及航空飛行領域和飛行汽車領域,特別是涉及多旋翼飛行器和垂直起降飛行器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單雙涵道風扇組合式的飛行汽車。
背景技術:
目前,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私人小汽車的數量不斷增加,造成各種交通擁擠,給人們的出行造成了極大的不便,進而一種能夠飛行的小汽車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聚焦點。旋翼多運用於特種小型航空飛行器,目前各類遙控航模多軸飛行器、小型多軸飛行器和微型多軸飛行器多採用旋翼飛行。這種固定式的多旋翼飛行器多運用於空中運輸、航拍、信息搜索與傳遞、災害與氣象監測等領域。而對於大型的固定式的多旋翼由於佔領空間體積比較大,飛行不穩定,安全性能較低,給設計多軸飛行器是的尺寸選擇空間有限和技術要求較高。例如:對於設計飛行汽車時,若採用固定式多旋翼結構飛行,那按著現有道路的規格勢必導致飛行汽車設計的尺寸受限,安全性能難以保證。本發明專利提出的新型單雙涵道風扇組合式飛行汽車有望較好的解決了這些問題,使得在進行飛行汽車設計時能夠根據動力需要選用不同功率旋翼進行疊加式組合,既能達到飛行器所需要的總升力,又能增加飛行器的穩定性,還可以實現陸面行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單雙涵道風扇組合式的飛行汽車,同時具備地面行駛和空中飛行的功能,有效的緩解交通壓力,方便人們出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種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單雙涵道風扇組合式的飛行汽車,包括涵道風扇、主體框架、座艙和車輪四部分;其特徵在於:
所述涵道風扇部分是第一涵道風扇、第二涵道風扇和第三涵道風扇組成,每個涵道風扇的結構一樣,都是由風扇槳葉、電機、電機基座、涵道壁板、涵道肋板、涵道圓環和十字承載杆組成;其中風扇槳葉通過螺栓固定在電機的上端與轉子連接,電機再通過螺栓固定在電機基座的上面,電機基座焊接在十字承載杆的中心,十字承載杆為主體框架的一部分,且直接與主體框架焊接為一體,涵道壁板與涵道圓環同心分布,並用小螺栓連接形成間隙可調涵道,兩個涵道圓環一上一下與四個涵道肋板焊接為一體,涵道肋板再與焊接在主體框架上的螺柱對接,共同形成涵道風扇部分,且風扇槳葉與電機、電機與電機基座、涵道肋板與主體框架均是螺栓連接,所以整過涵道風扇部分可拆;
所述主體框架部分均是通過管材焊接而成;
所述座艙部分是由座椅支撐杆、座椅、旋轉軸承、電池、前擋風玻璃、車門、各種操縱系統和電控系統組成;座椅支撐杆的下端焊接在主體框架的底部的橫梁中間,座椅支撐杆的上端與旋轉軸承的內圈固定,座椅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再與旋轉軸承的外圈固定,旋轉軸承的內外圈相互裝配,這樣座椅就固定在座艙部分的中間位置。電池放置於車底板上面座椅下面,前擋風玻璃沿主體框架上的支撐杆固定,車門固定於車側面的兩根支撐杆上;
車輪部分是由彈簧支撐杆、直杆、固定軸銷和車輪組成,彈簧支撐杆和直杆通過固定軸銷與主體框架上的兩邊主梁固定,彈簧支撐杆和直杆的另一端鑲嵌合,車輪的軸固定於彈簧支撐杆和直杆鑲嵌合的孔中,構成整個車輪部分。
飛行汽車的前面採用一個涵道風扇,後面採用兩個涵道風扇,前面設計一個涵道風扇的位置高度相對較低。
座椅下設計位單根杆傳力,使力集中分布在一個位置。
前擋風玻璃和車門使用的是玻璃纖維做成的複合材料層合板結構。
可以實現地面行駛,也可以實現空中飛行。
由電機帶動風扇槳葉轉動,從而為整個飛行汽車提供升力。飛行汽車的前面採用一個涵道風扇,後面採用兩個涵道風扇,前面設計一個涵道風扇,位置高度相對較低,不會影響駕駛員的視野,且座椅下設計位單根杆傳力,飛行汽車的結構布局時重心靠後,後面設計兩個涵道風扇有利於保持飛行汽車的平穩性。前擋風玻璃和車門使用的是玻璃纖維做成的複合材料層合板結構,玻璃纖維做成的複合材料層合板不僅透明、質量輕,而且還具有較好的塑性和延展性。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根據不同的動力需要使用不同功率的旋翼組合疊加工作,既能達到飛行器所需要的總升力,又能增加飛行器的穩定性。同時採用新材料(玻璃纖維做成的符合材料層合板結構),使飛行汽車的部分性能更加優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一種新型單雙涵道風扇組合式的飛行汽車,同時具備地面行駛和空中飛行的功能,能夠有效的緩解交通壓力,方便人們出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總體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側面平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使用的單個涵道風扇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主體框架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涵道風扇部分與主體框架連接安裝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座艙部分與主體框架連接的內部安裝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座艙部分與主體框架連接的外部安裝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的車輪部分與主體框架連接安裝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涵道風扇部分;2、主體框架部分;3、座艙部分;4、車輪部分;5、第一涵道風扇;6、第二涵道風扇;7、第三涵道風扇;8、風扇槳葉;9、電機;10、電機基座;11、涵道壁板;12、涵道肋板;13、涵道圓環;14、十字承載杆;15、座椅支撐杆;16、座椅;17、旋轉軸承;18、電池;19、前擋風玻璃;20、車門;21、彈簧支撐杆;22、直杆;23、固定銷;24、車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徵更易於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請參閱圖1-8,本發明實施例包括:一種新型單雙涵道風扇組合式的飛行汽車,包括涵道風扇、主體框架、座艙和車輪四部分。
涵道風扇部分(1)是第一涵道風扇(5)、第二涵道風扇(6)和第三涵道風扇(7)組成,每個涵道風扇的結構一樣,都是由風扇槳葉(8)、電機(9)、電機基座(10)、涵道壁板(11)、涵道肋板(12)、涵道圓環(13)和十字承載杆(14)組成,其中風扇槳葉(8)通過螺栓固定在電機(9)的上端與轉子連接,電機(9)再通過螺栓固定在電機基座(10)的上面,電機基座(10)焊接在十字承載杆(14)的中心,十載承載架杆(14)為主體框架(2)的一部分,且直接與主體框架(2)焊接為一體,涵道壁板(11)與涵道圓環(13)同心分布,並用小螺栓連接形成間隙可調涵道,兩個涵道圓環(13)一上一下與四個涵道肋板(12)焊接為一體,涵道肋板(12)再與焊接在主體框架上的螺柱對接,共同形成涵道風扇部分(如圖3所示),且風扇槳葉(8)與電機(9)、電機(9)與電機基座(10)、涵道肋板(13)與主體框架(2)均是螺栓連接,所以整過涵道風扇部分可拆。
主體框架部分如圖4所示,均是通過管材焊接而成。
座艙部分是由座椅支撐杆(15)、座椅(16)、旋轉軸承(17)、電池(18)、前擋風玻璃(19)、車門(20)、各種操縱系統和電控系統組成,座椅支撐杆(15)的下端焊接在主體框架的底部的橫梁中間,座椅支撐杆(15)的上端與旋轉軸承(17)的內圈固定,座椅(16)下表面的中心位置再與旋轉軸承(17)的外圈固定,旋轉軸承(17)的內外圈相互裝配,這樣座椅(16)就固定在座艙部分(3)的中間位置。電池(18)放置於車底板上面座椅下面,前擋風玻璃(19)沿主體框架上的支撐杆固定,車門(20)固定於車側面的兩根支撐杆上,如圖1和圖7所示。
車輪部分是由彈簧支撐杆(21)、直杆(22)、固定軸銷(23)和車輪(24)組成,彈簧支撐杆(21)和直杆(22)通過固定軸銷(23)與主體框架上的兩邊主梁固定,彈簧支撐杆(21)和直杆(22)的另一端鑲嵌合,車輪(24)的軸固定於彈簧支撐杆(21)和直杆(22)鑲嵌合的孔中,構成整個車輪部分,如圖8所示。
其特徵在於:由電機帶動風扇槳葉轉動,從而為整個飛行汽車提供升力。飛行汽車的前面採用一個涵道風扇,後面採用兩個涵道風扇,前面設計一個涵道風扇,位置高度相對較低,不會影響駕駛員的視野,且座椅下設計位單根杆傳力,飛行汽車的結構布局時重心靠後,後面設計兩個涵道風扇有利於保持飛行汽車的平穩性。前擋風玻璃和車門使用的是玻璃纖維做成的複合材料層合板,玻璃纖維做成的複合材料層合板不僅透明、質量輕,而且還具有較好的塑性和延展性。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根據不同的動力需要使用不同功率的旋翼組合疊加工作,既能達到飛行器所需要的總升力,又能增加飛行器的穩定性。同時採用新材料(玻璃纖維做成的複合材料層合板結構),使飛行汽車的部分性能更加優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