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動能的製造方法
2023-11-02 19:21:42 1
行星動能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行星動能機由輸入機構、懸臂機構、行星輪機構、導輪、支點齒圈和偏心軸輸出機構所組成。提供一種能將行星輪運行產生的法向動能進行轉換,使輸出的動能大於輸入動能的行星動能機。
【專利說明】行星動能機
【技術領域】
: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動能機械,具體涉及採用輸入機構、懸臂機構、行星輪機構、導輪、支點齒圈、偏心軸輸出機構進行聯合動作能將動量進行轉換的動能機。
【背景技術】
:
[0002]動能是人類生存的重要資源,是人類戰勝自然災害,提高勞動效率,幸福生活的重要力量。現代人類獲取動能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天燃汽、水力、風力、核能、太陽能等地球空間的有限資源來進行轉換獲取。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這些資源已逐步開始滿足不了人類發展的需求。這些資源的利用,給人類生存的地球空間造成一定的破壞和汙染。人們都在夢想著能尋找到一種更理想的動能資源。
【發明內容】
:
[0003]本發明的任務在於提供一種能使輸出的動能大於輸入動能的行星動能機。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行星動能機由輸入機構、懸臂機構、行星輪機構、導輪、支點齒圈和偏心軸輸出機構所構成。
[0005]所述的輸入機構由輸入軸、軸承、骨架式密封圈、輸入軸承座端蓋、輸入軸壓蓋器件組成;輸入軸承座端蓋呈圓盤形,盤底的中央設置有軸承座,盤口上方設置有與支點齒圈相連接的發蘭;輸入軸是一根圓形的軸,軸的兩端用滾動軸承支撐,安放在輸入軸承座端蓋中心;輸入軸承座壓蓋呈圓盤形端蓋,蓋內安裝有骨架式密封圈,安裝在輸入軸承座端蓋中心軸承座的兩端,用於固定輸入軸;
[0006]所述的懸臂機構包括有懸臂一、懸臂二、絞結軸、絞結軸墊圈組成;懸臂一是一塊長條扁形的工件,兩端設置有軸孔,一端與離心輪主軸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絞結軸絞結。懸臂二是一塊長條扁形的工件,兩端設置有軸孔,一端與輸入軸固定連結,另一端與絞結軸固定連接。絞結軸為一圓形短軸,將懸臂一和懸臂二絞結在一起;
[0007]所述的行星輪機構包括有行星輪外殼、行星輪主軸、軸承、軸承隔套、底蓋、壓緊套、圓螺母組成;行星輪外殼呈厚壁圓形筒體,筒體外設置有滾動輪緣,筒體內設置有軸承安裝位置。行星輪主軸呈一根圓形的軸,軸的底端設置有止臺,兩端安裝有滾動軸承,中間用圓形空心軸承隔套支撐,用圓螺母和壓緊套將行星輪軸固定在懸臂一的連接軸孔;
[0008]所述的導輪呈一個厚壁的圓形缽體,缽底的中心設置一個安裝軸承的座孔,供導輪與偏心軸的偏軸配合連接。導輪外圈靠缽底端設置一圈導輪輪緣,外圈的另一端設置外齒圈;導輪的內圈設置行星輪道軌,供行星輪在導輪內滾動運行;
[0009]所述的支點齒圈呈圓形厚壁筒體,筒體內的一端設置一圈內齒圈,另一端設置平面圓形導輪道軌,供導輪在支點齒圈內作行星運動。支點齒圈的兩端設置有圓形陣列的內螺紋孔法蘭,供輸入機構端蓋和偏心輸出軸承座端蓋固定連接;
[0010]所述的偏心軸輸出機構包括有偏心軸、軸承、軸承隔套、輸出飛輪聯軸節、輸出軸承座端蓋、油封、導輪軸承、導輪軸承孔擋板組成。偏心軸為一根帶偏軸的輸出軸,偏心軸的主軸部位安裝有軸承、油封定位在輸出軸承座端蓋中心,偏心軸偏軸安裝導輪軸承與導輪中心軸承座配合聯接,偏心軸主軸前端安裝輸出飛輪聯軸節。
[0011]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將旋轉動能由輸入機構的輸入軸輸入,通過懸臂機構拖動行星輪,行星輪在導輪內圈行星輪道軌同導輪一道作行星運動,行星輪產生法向動能作用於導輪內的行星輪道軌,迫使導輪沿支點齒圈導輪道軌、繞偏心軸主軸中心作行星運動,導輪的中心軸承帶動偏心軸的偏軸作圓周運動,使行星輪產生的直線法向動量,轉換成旋轉動量,通過偏心軸輸出機構將動能輸出,從而實現輸出動能大於輸入動能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
[0012]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總裝示意圖;
[0013]圖2為本發明支點齒圈、導輪、行星輪、偏心軸配合運行實施示意圖;
[0014]圖3為本發明偏心軸實施例的結構實體示意圖;
[0015]圖4為本發明導輪實施例的結構實體示意圖;
[0016]圖5為本發明支點齒圈實施例的結構實體示意圖;
[0017]圖6為本發明行星輪機構實施例的實體示意圖;
[0018]圖7為本發明懸臂機構組件實施例的實體示意圖;
[0019]圖8為本發明偏心軸輸出機構實施例的工程裝配圖;
[0020]圖9為本發明輸入軸機構實施例的工程裝配圖;
[0021]以上圖中所示:1、輸入機構;2、懸臂機構;3、行星輪機構;4、導輪;5支點齒圈;、6、偏心軸輸出機構;7、偏心軸主軸;8、偏心軸偏軸;9、外齒圈;10、輪緣;11、行星輪道軌;12、軸承座;13、內齒圈;14、導輪道軌;15、行星輪外殼;16、行星輪外殼輪緣;17、行星輪主軸;18、軸承;19、軸承隔套;20、壓圈;21、底蓋;22、懸臂一 ;23、懸臂二 ;24、懸臂絞結軸;
25、輸出飛輪聯軸節;26、油封殼;27、輸出軸承座端蓋;28、偏心軸;29、軸承;30、軸承隔套;31、導輪軸承;32、導輪軸承擋板;33、輸入軸承座端蓋;34、輸入軸;35、輸入軸壓蓋;36、軸承。
【具體實施方式】
;
[002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詳細說明;
[0023]圖1所示的行星動能機由輸入機構1、懸臂機構2、行星輪機構3、導輪4、支點齒圈5、偏心軸輸出機構6組成;
[0024]所屬輸入機構1的輸入軸承座端蓋33的法蘭與支點齒圈5內齒圈13端法蘭固定聯接;懸臂機構2的懸臂二 23的一端軸孔與輸入機構1的輸入軸34內端固定連接;懸臂機構2的懸臂一 22 —端軸孔與行星輪機構3的行星輪主軸17連接;行星輪外殼15的輪緣16與導輪4內的行星輪道軌11相吻合;導輪4外齒圈9與支點齒圈5的內齒圈13相咬合、導輪4的輪緣10與支點齒圈5的導輪道軌14相吻合;導輪4的軸承座12安裝的導輪軸承31與偏心軸28的偏軸8配合連接;偏心軸28用軸承29、軸承隔套30、油封殼26安裝在輸出軸承座端蓋27的中心軸承座;偏心軸28的主軸7末端安裝輸出飛輪聯軸節;偏心軸輸出機構6的輸出軸承座端蓋27的法蘭與支點齒圈5靠導輪道軌14端的法蘭固定聯結。
[0025]圖2所示為本發明支點齒圈5、行星輪機構3、導輪4、偏心軸28配合運行實施圖;將旋轉動能由輸入機構1的輸入軸34外端輸入,驅動懸臂機構2,帶動行星輪機構3,迫使導輪4沿支點齒圈5內齒圈13、支點齒圈5內導輪道軌14作行星運行,行星輪機構3在導輪4行星輪道軌11作行星運動;行星輪機構3作行星運動產生法向動能作用於導輪4的行星輪道軌11,驅動導輪4沿支點齒圈導輪道軌、繞偏心軸28主軸7中心作行星運動,導輪軸承座12帶動導輪軸承和偏心軸28的偏軸8,將法向動能轉換成旋轉動能,通過偏心軸輸出機構6將旋轉動能輸出。
[0026]圖3為本發明偏心軸28 ;偏心軸28設置偏軸8和主軸7。
[0027]圖4為本發明導輪4 ;導輪4呈圓形缽體,靠缽底端外圈設置一圈輪緣10,靠缽體另端外圈設置外齒圈9,缽體的內圈設置行星輪道軌11,缽底中心設置軸承座12。
[0028]圖5為本發明支點齒圈5 ;支點齒圈5呈圓形厚壁筒體,靠筒體內的一端設置內齒圈13,筒體內的另一端設置圓形平面導輪道軌14,筒體兩端設置帶內螺紋孔的發蘭。
[0029]圖6為本發明行星輪機構3 ;行星輪機構3由行星輪外殼15、行星輪主軸17、軸承18、隔套19、壓圈20、底蓋21器件組成。行星輪外殼15外面設置有與導輪內行星輪道軌11相吻合的輪緣16。
[0030]圖7為本發明懸臂機構2 ;懸臂機構2由懸臂一 22、懸臂二 23、懸臂絞結軸24器件組成。懸臂一 22呈長條偏形零件,一端設置與行星輪主軸17固定裝配的軸孔,另一端設置與懸臂絞結軸絞合的軸孔。懸臂二 23呈長條偏形零件,一端設置與輸入軸34固定的軸孔,另一端設置與懸臂絞結軸24固定的軸孔。
[0031]圖8為本發明偏心軸輸出機構6 ;偏心軸輸出機構6由輸出飛輪聯軸節25、油封殼
26、輸出軸承座端蓋27、偏心軸28、軸承29、軸承隔套30、導輪軸承31、導輪軸承擋板32組成。輸出飛輪聯軸節25安裝在偏心軸28主軸7的前端。偏心軸28的偏軸8安裝導輪軸承31,與導輪4的軸承座12配合聯接。輸出軸承座端蓋27外端設置帶孔的法蘭
[0032]圖9為本發明輸入機構1 ;輸入軸機構1由輸入軸承座端蓋33、輸入軸34、輸入軸壓蓋35、軸承36器件組成。輸入軸承座端蓋33的外圈設置有與支點齒圈3相聯接的法蘭。輸入軸壓蓋35呈圓盤形,內圈設置密封圈座。輸入軸34的內端軸頸與懸臂機構2的懸臂二 23的軸孔固定連接,輸入軸34的外端軸頸供安裝與輸入動能原動機聯接機構。
【權利要求】
1.一種行星動能機,由輸入機構1、懸臂機構2、行星輪機構3、導輪4、支點齒圈5、偏心軸輸出機構6組成。其特徵在於; 所屬輸入機構I的輸入軸承座端蓋33的法蘭與支點齒圈5內齒圈13端法蘭固定聯接;懸臂機構2的懸臂二 23的一端軸孔與輸入機構I的輸入軸34內端固定連接;懸臂機構2的懸臂一 22 —端軸孔與行星輪機構3的行星輪主軸17連接;行星輪外殼15的輪緣16與導輪4內的行星輪道軌11相吻合;導輪4外齒圈9與支點齒圈5的內齒圈13相咬合、導輪4的輪緣10與支點齒圈5的導輪道軌14相吻合;導輪4的軸承座12安裝的導輪軸承31與偏心軸28的偏軸8配合連接;偏心軸28用軸承29、軸承隔套30、油封殼26安裝在輸出軸承座端蓋27的中心軸承座;偏心軸28的主軸7末端安裝輸出飛輪聯軸節25 ;偏心軸輸出機構6的輸出軸承座端蓋27的法蘭與支點齒圈5靠導輪道軌14端的法蘭固定聯結。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動能機,其特徵在於;導輪2呈圓形缽體,靠缽底端外圈設置一圈輪緣10,靠缽體另端外圈設置外齒圈9,缽體的內圈設置行星輪道軌11,缽底中心設置中心軸承座12。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動能機,其特徵在於;支點齒圈3呈圓形厚壁筒體,靠筒體內的一端設置內齒圈13,筒體內的另一端設置圓圈平面導輪道軌14,筒體兩端設置帶內螺紋孔的發蘭。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動能機,其特徵在於;行星輪機構3由行星輪外殼15、行星輪主軸17、軸承18、隔套19、壓圈20、底蓋21組成。行星輪外殼外面設置有與導輪內行星輪道軌11相吻合的輪緣16。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動能機,其特徵在於;懸臂機構2由懸臂一22、懸臂絞結軸24、懸臂二 23組成。懸臂一 22呈長條偏形零件,一端設置與行星輪主軸17固定裝配的軸孔,另一端設置與懸臂絞結軸24絞合的軸孔。懸臂二 23呈長條偏形零件,一端設置與輸入軸34固定的軸孔,另一端設置與懸臂絞結軸24固定的軸孔。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動能機,其特徵在於;偏心軸輸出機構6由輸出飛輪聯軸節25、油封殼26、輸出軸承座端蓋27、偏心軸28、軸承29、軸承隔套30、導輪軸承31、導輪軸承孔擋板32組成。輸出飛輪聯軸節25安裝在偏心軸28主軸7的前端。偏心軸28的偏軸8安裝導輪軸承31與導輪4的中心軸承座12配合聯接。輸出軸承座端蓋27外端設置帶孔的法蘭。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動能機,其特徵在於;輸入軸機構I由輸入軸承座端蓋33、輸入軸34、輸入軸壓蓋35、軸承36器件組成。輸入軸承座端蓋33的外圈設置有與支點齒圈5相聯接的法蘭。輸入軸壓蓋35呈圓盤形,內圈設置密封圈座。輸入軸34的內端軸頸與懸臂機構2的懸臂二 23的軸孔固定連接,輸入軸34的外端軸頸供安裝與輸入動能原動機聯接機構。
【文檔編號】F16H37/02GK104295691SQ201310315252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16日
【發明者】蔣貢生 申請人:蔣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