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光催化纖維的製作方法
2023-11-10 07:04:37 1
一種光催化纖維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催化纖維,屬於紡絲領域。本發明所述光催化纖維在波長320~365nm的UV照射下,乾燥氣氛中,照射6小時後NOX分解率為24%以上。該纖維以TiO2、Fe2O3、WO3、Al2O3、ZnO、SiO2和ZrO2高強度原料和光催化原料為基質,以高聚物為基體,採用熔融紡絲法進行紡絲。該光催化纖維具有光催化效果好、降解能力強、抗腐蝕性能強、柔韌性好等特點,廣泛用於機械、冶金、化工、石油、陶瓷、玻璃、電子等行業。
【專利說明】一種光催化纖維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光催化纖維,屬於紡絲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光催化材料是在光的照射下,自身不起變化卻可以促進化學反應的物質,光催化材料是利用自然界存在的光能轉換成為化學反應所需的能量,來產生催化作用,使周圍之氧氣及水分子激發成極具氧化力的自由負離子。幾乎可分解所有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有機物質及部分無機物質,不僅能加速反應,亦能運用自然界的定侓,不造成資源浪費與附加汙染形成。光催化材料具有抗菌性、空氣淨化、除臭、防黴防藻、防汙自潔的作用。同時光催化材料具有極高的安全性,甚至可作為食品藥品添加劑,經過美國FDA認證,使用非常安全。同時光催化材料具有良好的持久性,由於其僅提供了反應的場所,它本身並不參與化學反應,所以它的作用效果是持久的。
[0003]紡絲為製造化學纖維的一道工序,將某些高分子化合物製成膠體溶液或熔化成熔體後由噴絲頭細孔壓出形成化學纖維的過程,主要包括溶液紡絲和熔體紡絲兩大類。其中,熔融紡絲是一種使用成熟的紡絲方法。熔融紡絲法又分為聚合法、共混紡絲法、皮芯複合紡絲法。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光催化纖維,該光催化纖維具有光催化特性,同時柔韌性好、抗拉強度高,抗腐蝕性能強。
[0005]一種光催化纖維,所述光催化纖維在波長32(T365nm的UV照射下,乾燥氣氛中,照射6小時後NOx分解率為24%以上。
[0006]本發明所述光催化纖維優選所述光催化纖維在波長32(T365nm的UV照射下,乾燥氣氛中,照射6小時後NOx分解率為35%以上。
[0007]本發明所述光催化纖維優選所述光催化纖維在波長32(T365nm的UV照射下,乾燥氣氛中,照射6小時後NOx分解率為50%以上。
[0008]本發明所述光催化纖維優選按下述方法製備。
[0009]一種光催化纖維的製備方法,包括原料處理、製漿、紡絲和熱處理的步驟,所述原料處理的步驟中,所述原料按質量百分比,由下述組分組成:
[0010]
【權利要求】
1.一種光催化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光催化纖維在波長32(T365nm的UV照射下,乾燥氣氛中,照射6小時後NOx分解率為24%以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光催化纖維在波長32(T365nm的UV照射下,乾燥氣氛中,照射6小時後NOx分解率為35%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光催化纖維在波長32(T365nm的UV照射下,乾燥氣氛中,照射6小時後NOx分解率為50%以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纖維按下述方法製備:包括原料處理、製漿、紡絲和熱處理的步驟,其特徵在於:所述原料處理的步驟中,所述原料按質量百分t匕,由下述組分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Ti02、Fe203、WO3>A1203、ZnO, SiO2和ZrO2 的粒徑為 100nnT200nm。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製漿步驟為:將原料溶於高聚物溶質中,所述高聚物基體材料的分子量為200000-500000。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紡絲步驟為:所述高聚物基體材料的分子量為 200000-400000。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高聚物基體材料為聚苯乙烯或聚乙二醇。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纖維,其特徵在於:所述製備方法包括下述工藝步驟: ①原料處理:按比例備料,將Ti02、Fe203、WO3>A1203、ZnO、SiO2和ZrO2平均粒徑均在。200nm以下的原料均勻混合; ②製漿:將步驟①所得原料溶於高聚物基體材料中,所述高聚物基體材料的分子量為。200000~500000,攪拌均勻; ③紡絲:將步驟②所得漿液置於熔融紡絲裝置中,真空下加熱至10(TC~120°C,保溫。0.5~lh,隨後以10(T200m/min的速度進行紡絲,直徑為f 20 μ m的原絲; ④熱處理:將步驟③所得原絲置於高溫爐中,在真空下以2(TlO(rC/min的速度,升溫M 8000C ~1100°C,處理 6~48h。
【文檔編號】D01F9/08GK103806127SQ201210461309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5日
【發明者】張子瑜 申請人:大連捌伍捌創新工場科技服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