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2023-11-09 19:31:42 2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的配方和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皮膚瘙癢是常見的一種多發性皮膚病,隨著年齡的增長皮下組織含水量減少,彈 性減退、皮下脂腺分泌不足,使皮膚乾燥、萎縮,外受風、溼、熱、蟲侵襲或精神緊張、情緒激 動、服食發物,皆可導致全身瘙癢,有全身性的,也有局部性的。目前,治療皮膚瘙癢的藥物眾多,不是價格昂貴就是治標不治本,或者是使用激素 類藥物,其結果不是產生抗藥性、依賴性,就是長期使用激素給患者造成傷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該藥針對皮膚瘙癢的發病因素,採用活血 行氣、化溼減燥、發汗解表、散熱透疹、祛風止癢的中草藥,巧妙配伍,各藥協同,無副作用, 且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工藝簡單、使用方便,治療皮膚瘙癢見效快、治癒率高。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提供的該種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由下列原料經乾燥、粉 碎製成丸、散、膠囊。該藥的配方為(以下按重量比)羌活10-15 防風10-15 荊芥10-15 川芎5-10 厚樸10-15 苦參15-20 雲 等15-20 陳皮10-15 藿香10-15 蟬蛻10-15 甘草5-10該藥的優選配方為(以下按重量比)羌活10防風15荊芥10川芎5厚樸12苦參15雲苓15陳皮10藿 香12蟬蛻12甘草5製備方法是將羌活、防風、荊芥、川芎、厚樸、苦參、雲苓、陳皮、藿香、蟬蛻、甘草乾燥粉碎過150 目篩,製成水丸、蜜丸、散劑、膠囊即是本品。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為1.本發明配伍精當、先進、獨特、各藥有機結合,使其充分發揮每味藥的協同互補 作用。2.純中藥製劑,無激素,無依賴性,無毒副作用。3.加工簡便、使用方便、原料易得、成本低廉、藥效迅速、治癒率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以下舉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 明進一步詳述實施例(以水丸為例)
準確稱取乾燥後的各種下述中藥羌活10防風15荊芥10川芎5厚樸12苦參15雲苓15陳皮10藿 香12蟬蛻12甘草5然後相互串料混勻、粉碎,過150目篩,製成梧桐子大水丸即是本品。臨床用於皮膚瘙癢患者,口服二次,每次6g,療效甚佳。以下再結合實施例所製得的藥物的臨床應用記錄對本發明的效果進行說明1.患者資料試用患者共計3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全身瘙癢23例,局部瘙癢9例。2.使用方法每人口服二次,每次6g,十日為一療程。3.觀察結果試用患者計32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9例,全身瘙癢23例,局部瘙癢9例。經 1-3個療程治療痊癒沈例,佔81 %,顯效3例,佔10%,好轉1例,佔3%,無效2例,佔6%。4.不良反應未發現不良反應現象。5.結果分析本藥物具有治療皮膚瘙癢症的功能,療效快,治癒率高,且無副作用。以上已對發明內容作了詳盡說明。對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背離發明原 理的前提下對它所做的任何顯而易見的改動,都不會超出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其特徵在於它的配方為(以下按重量比)羌活10-15 防風10-15 荊芥10-15 川芎5_10 厚樸10-15 苦參15-20 雲苓 15-20 陳皮10-15 藿香10-15 蟬蛻10-15 甘草5_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該藥的優選配方為(以下按重量比)羌活10防風15荊芥10川芎5厚樸12苦參15雲苓15陳皮10藿香12 蟬蛻12甘草5 製備方法是將羌活、防風、荊芥、川芎、厚樸、苦參、雲苓、陳皮、藿香、蟬蛻、甘草乾燥粉碎過150目 篩,製成水丸、蜜丸、散劑、膠囊即是本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瘙癢的中藥的配方及其製備方法,該藥物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製成羌活10-15、防風10-15、荊芥10-15、川芎5-10、厚樸10-15、苦參15-20、雲苓15-20、陳皮10-15、藿香10-15、蟬蛻10-15、甘草5-10。經乾燥、粉碎過150目篩,製成丸、散、膠囊。本發明具有活血行氣、化溼減燥、發汗解表、散熱透疹、祛風止癢的作用,臨床用於皮膚瘙癢症的治療,藥效迅速,治癒率高。
文檔編號A61K36/752GK102068531SQ200910172630
公開日2011年5月25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19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19日
發明者範琛 申請人:範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