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升降機的豎井安全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11-12 05:44:22 3
專利名稱:用於升降機的豎井安全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升降機,該升降機包括在升降機豎井內的機廂;用於打開和關閉升降機豎井入口的著陸門,通過所述入口能夠進入升降機豎井內的工作環境;以及用於從機廂保護在工作環境中的維護工人的豎井安全系統。本發明還涉及一種控制系統、豎井安全裝置和升降機的豎井安全系統。
為了能夠使升降機安全和可靠地工作,需要對其進行定期維護和檢查。對於常規的升降機,驅動和控制單元被設置在一個單獨的房間中。該房間具有特定的尺寸並且不能與移動的機廂或者配重直接接觸,以保證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另一方面,對於沒有機房的升降機,驅動單元(有時以及控制單元)被設置在豎井內,大多數情況下在井坑中或者豎井的頂部。而且,必須在豎井內對這些部件進行維護和檢查。為了保證一個安全工作環境,必須採取附加的措施。
從美國專利US 5,727,657中可以得知這樣一種升降機。
對於常規的大部分設備在井坑中的升降機,井坑設備受到限制並且僅需要進行臨時的維護操作或者檢查。因此,如相關規章(特別是EN81)所要求的,採用標準豎井安全系統以提供一種比較安全的工作環境。這種遵照EN81的標準豎井安全系統包括用於機廂的緩衝裝置和配重以限制它們在井道中的最低高度以及能夠在啟動時防止機廂運行的井坑制動裝置。
緩衝裝置、橡膠緩衝裝置、彈簧或者液壓緩衝裝置保護了一個特定的避難空間。啟動的井坑制動裝置能夠保護在井坑中的人不會因意外的機廂運行而被移動的機廂撞擊。標準的程序是在進入井坑之前啟動井坑制動裝置並且在離開後再關閉井坑制動裝置。井坑制動裝置是以人工操作的方式操作,這樣容易忘記甚至忽視井坑制動裝置。為了使維護工人在進入井坑之後能夠到達安裝在機廂下面的部件,可從井坑要求機廂運行使機廂下降以能夠對這些部件進行測試或者維護操作。當維護工人在井坑中或者在某物頂部攀爬以到達更高的部件時,這會使井坑制動裝置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關閉,這樣形成了一種不安全的工作環境。
對於驅動系統和/或相關設備設置在井坑中的升降機,該井坑被看作機房。相關的規章(EN81)規定了機房的最小尺寸以使針對設備進行的工作容易且安全(EN81-6.3.2)。特別是,在工作區域處應該提供至少2米的淨高。另一方面,銷售要求最小的井坑深度以降低建造成本並且與其它供應商進行競爭。這兩種要求是相互牴觸的。
美國專利US 5,727,657披露了通過限制機廂的移動自動地提供一種安全工作環境的設備。只要機廂離開受保護的區域並且該機廂被制動,一個或者多個制動裝置在機廂的移動路徑中樞轉。在機廂移動過程中,制動裝置自身再次縮回。開關控制這些運動。開門的鑰匙啟動一個位於豎井門上方的開鎖和鬆脫裝置。這將啟動一個記憶電路以使安全電路保持斷開並且防止機廂運行直至一個鑰匙開關重新設定記憶電路。
該系統的一個缺點在於,在維護操作時,仍然難以到達位於機廂下方的部件。在這種情況下,機廂由於機械的制動裝置而不能下降。這樣迫使維護人員使用一種單獨的梯子或者不得不在其它物件的頂上攀爬以到達安裝在機廂下方的部件。這將帶來新的危險,即,下落或者移動的部件撞擊在進行維護操作後仍然在井坑中的梯子上的維護人員。另外動態維護,即,在要求機廂移動的情況下從井坑對需要維護的部件進行維護操作,在這種情況下是不能進行的。另外,該安全系統包括多個可能會由於灰塵或者汙垢而出現故障的移動部件。另外,由於部件的數量也會增加該系統的成本。
美國專利US 5,806,633披露了一種類似的在人存在於井坑中的情況下確保一種安全工作環境的構思。致動器操作被固定在井坑中的兩個可樞轉的柱以使所述柱能夠處於延伸位置或者回縮位置。在處於延伸位置時,當機廂到達某一最低高度時固定在機廂上的兩個制動元件將撞擊所述柱。這樣能夠保證如EN81所要求的在井坑中的避難空間。兩個人工操作的裝置被安裝在導軌或者其它結構上以提供一個適於直立在井坑中的人的安全自由高度。安裝在井坑底部的底板下方的開關能夠察覺是否有人存在於井坑中。當有人踏在該底板上時,一個電子警鈴立即開始發出鈴聲。為了停止該被刺耳的聲音,人們必須安裝其它的停止裝置。
在該致動器被啟動並且安全柱處於延伸位置處後,仍然可允許機廂僅能夠向上的運動。該控制裝置可以防止機廂向下移動。
對於這種系統,在維護人員存在於井坑中以進行一些動態維護操作的過程中,該機廂能夠向上移動。不能執行需要機廂向下移動的維護程序。另外對於該系統,由於機械制動裝置阻止機廂下降,因此仍然存在著在維護操作時仍然難以到達位於機廂下方的部件的缺點。同樣,迫使維護人員使用一種單獨的梯子或者不得不在其它物件的頂上攀爬以到達安裝在機廂下方的部件,這將帶來新的危險,即,下落或者移動的部件撞擊在進行維護操作後仍然在井坑中的梯子上的維護人員。
另外,所能夠保證的自由高度僅為站在井坑底板上的人的高度。在進入井坑的過程中,例如站在梯子上,則不能保證自由高度。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
本發明所涉及的升降機的特徵在於,所述豎井安全系統包括一個豎井安全裝置,所述豎井安全裝置是這樣設置的,即,當所述著陸門被打開或者被鬆開以準備打開時自動啟動所述豎井安全裝置,並且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重新設定才能夠關閉所述豎井安全裝置;以及一個用於控制所述機廂移動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豎井安全裝置與所述控制系統相連,並且如果所述豎井安全裝置被啟動,則控制系統處於一種安全模式,其中控制系統能夠阻止機廂在工作環境的方向上移動超過豎井中的一個預定位置。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豎井安全系統,當在靠近被保護的豎井區域(例如,井坑或者豎井的頂部)的著陸門被打開或者被鬆開以準備打開時,該豎井安全系統能夠立刻被自動啟動。只要啟動該豎井安全系統就能夠在豎井中提供一種安全的工作環境,其中包括一個被保護的自由工作高度。根據一個特定實施例,機廂不能從除相關的豎井位置(例如,井坑或者豎井的頂部)的其它位置運行。特別是,在井坑的情況下,可以僅利用某一有意操作從井坑操作面板控制自由工作高度以到達機廂的下部。最好控制系統僅通過檢查速度即可使機廂移動。
根據一個優選實施例,即使在電力中斷的情況下,所述豎井安全系統也能夠記憶當電力恢復時的所需條件。人們能夠容易地檢查所述豎井安全系統是否處於啟動狀態。
本發明的一個特定實施例所涉及的豎井安全系統包括下列部件。
一個能夠在升降機豎井內上下移動的機廂。在著陸層處的能夠關閉被保護的升降機豎井部分的入口的著陸門。能夠察覺有人進入豎井的豎井安全裝置。在這種情況下,啟動一個控制系統以防止機廂運行,除了從在裝有安全裝置的著陸門附近的豎井位置,它能夠使一個臨時限位開關工作並且點亮在豎井中的工作照明。該臨時限位開關防止機廂移動到某一高度的下方或者上方以便保證一個如機房所能夠提供的自由工作高度。在井坑的情況下,通過從井坑內部執行一個特定的有意識操作能夠應付意外情況。在維護人員離開豎井後,可從著陸門對該安全裝置進行人工設定並且再次關閉控制系統。
現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例進行描述,在附圖中
圖1示出了機器在井坑中的升降機的一個截面圖,其中包括豎井安全系統;圖2示出了用於在豎井中的被保護的機器位置的豎井安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安全開關位於頂箱的頂部並且三角形鑰匙鎖位於所述著陸門面板中;圖3示出了所述豎井安全裝置的一種非穩定開關的機械鎖定機構的功能;(A)是默認關閉位置,(B)是極端啟動位置以及(C)是鬆開三角形鑰匙鎖後的開關的鎖定啟動位置;圖4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安全開關位於頂箱的頂部並且三角形鑰匙鎖位於所述著陸門面板中;圖5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安全開關位於頂箱的頂部並且三角形鑰匙鎖位於所述著陸門面板中;圖6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種非穩定開關的另一種機械鎖定機構的功能;圖7是如圖6中所示的豎井安全裝置的實施例的一個側視圖;圖8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安全開關位於著陸門後面並且三角形鑰匙鎖位於所述著陸門面板中;
圖9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安全開關位於著陸門後面並且三角形鑰匙鎖位於所述著陸門面板中;圖10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安全開關位於著陸門後面,三角形鑰匙鎖位於所述著陸門面板中並且包括一個附加的能夠從著陸門側面對安全開關進行重新設定的機構;圖11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另一個實施例,其中安全開關位於頂箱的頂部上並且三角形鑰匙鎖位於所述頂部側柱中;圖12詳細地示出了如圖11中所示實施例的與三角形鑰匙鎖接合的機構;(A)是前視圖;(B)是所述機構處於一個默認位置的頂視圖以及(C)是所述機構處於一個極端啟動位置的頂視圖;圖13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安全開關位於頂箱的頂部上並且三角形鑰匙鎖位於所述頂部側柱中;圖14和圖15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安全開關位於頂箱的頂部上但不與三角形鑰匙鎖接合,這兩個圖的不同之處僅在於所應用的安全開關的重新設定機構;圖16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非穩定安全開關的鎖定機構,其中會從其他位置以電子的方式對其進行重新設定;圖17示出了豎井安全系統的實施例的一個示意圖;以及圖18示出了提供關於豎井安全裝置的安全電路的方法。
圖1示出了一種無機房的升降機的側視圖。機廂3和配重6被一至兩個繩索系統懸吊,並且變向滑輪2安裝在豎井的頂部,安裝在機廂下方的變向滑輪被稱為下懸裝置4。豎井1的下部是井坑7,緩衝裝置8設置在井坑7中。在該實施例中,機器9被設置在井坑中,但是它也可被安裝在其它位置,例如安裝在豎井的頂部中。在豎井中的機器位置,在這種情況下為井坑,被工作照明10照亮。著陸門11關閉豎井的入口。升降機設有一個豎井安全系統。該豎井安全系統包括一個豎井安全裝置12,豎井安全裝置12部分位於靠近機器位置的著陸門後方和/或上方。該豎井安全系統還包括一個位於豎井中的臨時操作限位開關5。在一個機器在井坑中的情況下,該限位開關位於豎井的下部。對於在豎井的頂部的機器,一個臨時限位開關可位於豎井的頂部中。該限位開關是豎井安全系統的一部分。
現將根據機器在井坑中的無機房的升降機的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功能進行如下描述。為了進入井坑,必須以人工的方式打開著陸門。在以人工的方式打開最下面的著陸門時,啟動豎井安全裝置。這將啟動豎井安全系統的一個控制系統,點亮在井坑中的工作照明,使臨時操作限位開關工作並且防止機廂從除井坑以外的其它任何位置運行。除了照亮機器工作區以外,工作照明還用作一種表示豎井安全系統啟動或者關閉的示警信號。當豎井安全系統啟動時,臨時操作限位開關防止機廂運行到如機房所提供的至少最小所需安全高度的某一高度以下。僅利用在豎井操作面板上進行特定的操作可使機廂下降並經過臨時操作限位開關,例如以便對機廂的下部進行維護。在離開井坑後,必須通過拔出一個棘爪或者將按鈕壓按到一個鑰匙鎖式廳面板中從著陸層對豎井安全裝置和豎井安全系統以人工的方式進行重新設定。
本發明的效果是,在一個人以人工的方式打開最下面的著陸門時,豎井安全系統立即啟動。這個人可安全地進入到井坑中並且在其在井坑中期間不存在由於機廂從其他位置運行而意外地落下的危險。而且能夠從井坑安全地進行動態維護,即使沒有注意機廂移動到被維護的部分或者進行錯誤操作也不存在機廂意外地落下的危險。但是,仍然能夠降下機廂以對機廂的下部進行維護。
圖2和圖3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包括在著陸門面板13中的三角形鑰匙鎖19。該三角形鑰匙鎖也是常規的門鎖系統的一部分。當以人工的方式操作三角形鑰匙鎖時,與三角形鑰匙鎖相連的杆18提升一個機構。這將轉動門閂鎖14a,門閂鎖14a與門吊掛裝置14鉸鏈連接,門閂鎖不再鎖定在固定的閂鎖14b後面,門面板、門吊掛裝置以及每一個與門吊掛裝置相連的部件可移動到旁邊。在正常機廂運行過程中,利用固定在機廂門上的葉片14c使門閂鎖轉動,當葉片14c與門閂鎖的滾子接觸時使門閂鎖轉動。另外,對於該常規門鎖系統,第二桿20被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上並在與杆18相對的一側。託架17被安裝在三角形鑰匙鎖的後面。包括一個螺栓螺母組合件的止擋件16被固定在該託架17上。第二桿20被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上並在與杆18相對的一側。該杆20的自由端與帶21鉸鏈連接。該帶通過螺栓與一個特定的彎曲帶22相連,彎曲帶22與帶21是同方向的。狹槽設置在這些帶中的其中一個中以調節帶的總長度。帶22的另一端與板24鉸鏈連接。該板還與託架23鉸鏈連接,託架23安裝在門吊掛裝置14。該板24的彎曲部分可與杆25接觸。該杆固定在安全開關杆28上。該安全開關安裝並且位於開關框架29中,開關框架29固定在頂箱15的頂部上。帶有預留缺口的開關鎖定杆26與開關框架鉸鏈連接並且通過彈簧27使開關鎖定杆26被壓靠在安全開關杆上。
該豎井安全裝置的功能如下。為了以人工的方式打開門,利用三角形鑰匙使三角形鑰匙鎖轉動。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上的杆也轉動。當杆20向下拉帶22時,杆18將操作門閂鎖。三角形鑰匙鎖的轉動以及在相對方向上固定連接的杆受到止擋件16的限制。當杆22被向下拉時,杆24將逆時針轉動並且提升杆25。這將啟動安全開關並且同時鎖定杆26在彈簧力的作用下被轉動到在安全開關杆下方的一個較高的臺階。在杆24返回默認位置之後,安全開關杆在鎖定杆的作用下保持在啟動位置處。為了再次重新設定安全開關,必須以人工的方式或者以電的方式克服彈簧力使鎖定杆轉動。
該豎井安全裝置的效果在於,在三角形鑰匙鎖轉動時立刻啟動安全開關。這意味著,甚至在真正打開著陸門之前,豎井安全系統已經被啟動。安全開關被固定在一個靜止部分上,這樣不會為布線帶來困難。可提供一種雙穩態的安全門鎖,這是由於使用鎖定杆而導致的。由於部件的數量較少並且通過在頂箱上的部件與門面板上的部件相連的部件長度是可調節的,因此安裝簡單。
圖4示出了與固定在門面板30中的三角形鑰匙鎖36結合的豎井安全裝置的實施例。包括一個螺栓螺母組合件的止擋件33被固定在該託架34上,託架34被固定在門面板上。兩個板35和37被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上。板37與帶38鉸鏈連接。利用螺栓使板38和39相連。在其中一個板中設置用於這些螺栓連接的狹槽以調節組合的板的總長度。板39與平板41鉸鏈連接,平板41與託架40鉸鏈連接。該託架被固定在門吊掛裝置31上。利用杆42使安全開關杆45得到延伸。該杆在板41上方的自由端處具有一個彎曲部分。鎖定杆43是一個在與安全開關杆接觸的區域上預留有特定缺口的板。彈簧44在鎖定杆和安全開關杆之間保持接觸。安全開關被安裝在開關框架46中,開關框架46固定在頂箱32的頂部上。
該豎井安全裝置的功能與如圖2中所示的豎井安全裝置的功能是相似的。
該實施例的效果與圖2中所示實施例的效果相似,不同之處在於,安裝在頂箱內的部件具有另一種形狀並且相對於門吊掛裝置也不同,安全開關的位置更靠近著陸門的中心。這對於其它部件安裝在門吊掛裝置或者頂箱上的情況可能是一個優點。
圖5示出了一種與在門面板47中的三角形鑰匙鎖50結合的豎井安全裝置。一個止擋件54與託架53固定連接,託架53固定在門面板上。杆51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上。一側具有與條52接觸的自由端,而另一端與杆55鉸鏈連接。該杆的長度是可調節的。利用兩個板來對其進行設置,該兩個板利用螺栓相連並且在其中一個板中設有狹槽。杆55與板56鉸鏈連接,板56與門吊掛裝置49鉸鏈連接。圍繞該連接點設置扭簧57以便在正常的門操作過程中使所述板處於默認位置。板56的一部分是彎曲的以便當其轉動時能夠與一個滑動條58接觸。該條被板59引導,板59安裝在門吊掛裝置上。在正常操作過程中,彈簧60使滑動條處於默認位置。兩個板61的結構件被安裝在滑動條的頂部上,利用狹槽-螺栓連接件將兩個板61固定在一起。最上面的板的頂部被彎曲以便當滑動條被提升時使最上面的板的頂部與杆61接觸,杆61安裝在開關杆62上。雙穩態的開關63本身安裝在開關框架64上。開關框架固定在頂箱48的頂部上。
該豎井安全裝置的實施例的功能與如圖2和圖4中所示的豎井安全裝置的實施例的功能是類似的。
該實施例的效果與圖2和圖4中所示實施例的效果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對於該實施例,門吊掛裝置的另一個區域可用於安裝該裝置的一些部件。該實施例與前面所述的實施例相比,需要更多的部件並且在安裝過程中需要更多的調整。
圖6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用於一種非雙穩態開關的機械鎖定機構的一個實施例。具有特定缺口的板65與開關框架鉸鏈連接66。設置扭簧67以使板65與開關杆保持接觸。一個重新設定杆68與板65鉸鏈連接。
該鎖定機構的功能是將非雙穩態開關改變為雙穩態開關。當利用豎井安全裝置的操作提升開關杆時板65鉤在開關杆周圍。在這種情況下,開關杆被保持在啟動位置處,即使當該井坑安全裝置不再工作時。必須拉起重新設定杆68以使開關杆被再次鬆開。
該鎖定機構的效果是,利用該鎖定機構能夠將一種非雙穩態開關用於確保為雙穩態的豎井安全裝置中。
圖8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包括在門面板69中的三角形鑰匙鎖70。一種小巧的雙穩態安全開關76被安裝在門面板的後面。杆71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上以同時操作門閂鎖機構的滑動條72和安全開關銷74。安全開關75的特定布線在門面板的彎曲側後面被引導。該安全開關設有一個重新設定按鈕76以對該開關進行重新設定。
豎井安全裝置的該實施例的功能如下。當三角形鑰匙鎖轉動時,接合的杆提升門閂鎖機構的條並且推下安全開關的操作銷。在離開井坑後,必須通過拔出在門面板後面的安全開關上的重新設定按鈕對該豎井安全裝置進行重新設定。
該實施例的效果是,使啟動和重新設定豎井安全裝置的結構非常簡單。
圖9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種略微不同的實施例,其中包括固定在門面板77中的三角形鑰匙鎖78。一種特定形狀的杆79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上。該杆具有與門閂鎖機構80的滑動條以及一種小巧的雙穩態安全開關81的特定開關操作杆82接觸的自由端。該開關安裝在託架83上。利用螺栓連接件將該託架固定在門面板的彎曲側,在託架和門面板上設置用於螺栓連接件的狹槽。該開關的特定布線在門面板的彎曲側後面被引導。該開關設有一個重新設定按鈕85。
該實施例的功能如下。三角形鑰匙鎖的轉動使接合杆轉動,接合杆同時提升門閂鎖機構的滑動條和開關操作杆。該杆的形狀是這樣的,即,使開關操作杆在特定的範圍內被提升。在離開井坑後,必須通過拔出在門面板後面的安全開關上的重新設定按鈕對該豎井安全裝置進行重新設定。
該實施例的效果與圖8中所示實施例的效果類似,不同之處在於,重新設定按鈕的位置更靠近門面板的側面,因此更容易接觸到。由於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上的特定形狀的杆,因此不存在因三角形鑰匙鎖轉過的角度太大而使開關受損的危險。
圖10也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種略微不同的實施例,該豎井安全裝置結合有固定在門面板86中的三角形鑰匙鎖87。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上的杆88延伸到一側。自由端能夠與小巧的雙穩態安全開關90自由接觸。該開關安裝在託架91上,託架91固定在門面板的上彎曲板上。開關設有重新設定按鈕92。杆93與該重新設定按鈕接合併且在中心某處與一個特定形狀的託架95鉸鏈連接94。該託架固定在門面板的彎曲側板上並且引導一個滑動條97。在正常操作過程中,彈簧96使滑動條保持在默認位置處。滑動條在門面板內側的端部能夠與杆93自由接觸,杆93與重新設定按鈕相連。在滑動條的另一端的前面,一個小孔98設置在門面板的側部中。
該實施例的功能如下。三角形鑰匙鎖的轉動使接合杆轉動。該轉動提升門閂鎖機構的滑動條並且啟動豎井安全裝置的安全開關。在離開井坑後,必須通過將一個筆狀物推入到在門面板的側部中的小孔內對豎井安全系統進行重新設定。這將克服彈簧力使滑動條平移並且使與重新設定按鈕接合的杆圍繞樞接點轉動。該重新設定按鈕將被拉。在筆狀物離開孔後,彈簧將使滑動條回到其默認位置。
該實施例的效果與圖8中所示實施例的效果類似,不同之處在於,從門面板的側部容易進行重新設定。
圖11和圖12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其中包括位於頂部側柱100中的三角形鑰匙鎖105。頂部側柱在豎井壁中的門框的上梁。由一種特定彎曲板製成的框架106安裝在三角形鑰匙鎖的下方。彎曲板108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的頂部上。彈簧104安裝在該板和該框架之間。螺釘107在三角形鑰匙鎖的另一側被固定在框架上。在板108的端部處,靠近彈簧裝置安裝纜線110的內線。靠近三角形鑰匙鎖的外線的端部安裝在一個託架103上,託架103安裝在頂部側柱上。纜線110的另一端安裝在杆112的自由端上,杆112位於頂箱的頂部上。纜線位於豎井壁和頂箱之間。一個特定的彎曲板101的一個自由端位於板108的轉動路徑中,而另一端與門閂鎖相連。
杆112是一個特定的彎曲板,它具有一個水平彎曲部分,在那裡安裝纜線,另一端具有一個傾斜彎曲部分。在與兩端保持一定距離處與一個託架111鉸鏈連接,託架111固定在頂箱102上。杆112具有與開關操作杆113接觸的自由端。小巧的雙穩態按鈕全開關114安裝在框架115上,框架115也安裝在頂箱的頂部上。一個重新設定杆118安裝在開關的重新設定按鈕116上。彈簧117設置在重新設定杆和頂箱之間以避免重新設定按鈕在重新設定杆的質量作用下被拉動。
該實施例的功能如下。三角形鑰匙鎖的轉動也將使接合的板轉動。這不僅能夠使板101轉動以打開門閂鎖,而且將內線從外線上拉出一定距離。杆112將圍繞樞接點轉動並且提升開關操作杆,啟動該開關。在鬆開三角形鑰匙鎖後,彈簧使接合板返回到默認位置。該止擋件防止板轉動得太遠。這將鬆開被拉的線以及杆112將轉回到初始位置。但是雙穩態開關將保持啟動狀態。在離開井坑後,必須通過拉重新設定杆對開關進行重新設定。這將拔出開關的重新設定按鈕。
該實施例的效果是,利用位於頂部側柱上的三角形鑰匙鎖操作用於升降機的豎井安全系統。在頂箱上的安全開關的位置在一定範圍內是可變的,這是由於利用纜線將在頂部側柱上的部件與頂箱上的部件連接在一起。由於纜線位於頂箱和豎井壁之間,因此位於頂箱內的部件不會出現衝突。
圖13示出了與圖12中所示的實施例略有不同的豎井安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其中三角形鑰匙鎖135位於頂部側柱120中。由彎曲板134製成的框架安裝在三角形鑰匙鎖的下方。一個長螺釘133在三角形鑰匙鎖的一側被固定在該框架上。彈簧136在與三角形鑰匙鎖相對的一側固定在該框架上。彈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彎曲板132上,彎曲板132固定在三角形鑰匙鎖的頂部上。一個鉤狀平板131在角部具有與頂部側柱的樞接部分。一個自由端位於彎曲板132的轉動路徑內。纜線121的內線固定在另一自由端上。纜線包括內線和外線並且位於頂箱129和豎井壁之間。纜線被託架122引導,託架122固定在頂箱上。靠近三角形鑰匙鎖的外線固定在頂箱上。纜線的另一端固定在杆124上。該杆在與自由端保持一定距離的位置處與託架128鉸鏈連接,託架128固定在頂箱的頂部上。彈簧123安裝在該杆和頂箱之間。該杆在樞接部分的另一側處的部分具有與小巧的雙穩態安全開關125的開關操作杆126接觸的自由端。該開關安裝在位於頂箱頂部上的一個框架上。杆127與開關操作杆的相對一端鉸鏈連接,其中纜線固定在開關操作杆的相對一端處以操作門閂鎖。利用與安全開關的重新設定按鈕接合的重新設定杆再次進行重新設定。
該實施例的功能與圖11和圖12中所示實施例的功能類似,不同之處如下。纜線是直的不是彎曲的。內線沒有直接安裝在固定於三角形鑰匙鎖的頂部上的板上,而是利用另一個部件。固定於三角形鑰匙鎖的頂部上的板的轉動將與該垂直安裝的板接觸。因此,該板也將轉動,並拉出纜線的內線。設置在位於頂箱頂部上的杆和頂箱之間的彈簧能夠確保所述杆在鬆開三角形鑰匙鎖後回到其默認位置。豎井安全裝置或者甚至門閂鎖操作裝置中的部件都沒有位於頂箱內。
該實施例的效果與圖11和圖12中所示實施例的效果類似。
圖14示出了豎井安全裝置的一個實施例,該豎井安全裝置是基於打開著陸門以及機廂存在於或者沒有在同一著陸層的結合進行操作的。除了常規的門閂鎖系統具有滾子組137以外,與連接板139相連的第二組滾子138與門吊掛裝置140樞接。設置剛性彈簧以使該板保持在向上的默認位置處。利用在機廂門上的常規葉片137a操作常規的門閂鎖,而在機廂門上的另一組葉片138b將操作另一組滾子。帶有延伸的開關操作杆141的安全開關147固定在開關框架146上,開關框架146安裝在頂箱150的頂部上。一個特定切割板144在點145處與該框架鉸鏈連接並且利用彈簧143與框架側部接合。線148固定在該板的自由端上,該板的自由端位於開關框架的外部。該線在變向滑輪142和149上被小物體151引導。拉環152安裝在該線中在著陸門打開一個小區域時能夠從著陸層接觸到的一端處。
豎井安全裝置的該實施例的功能如下。在機廂框架或者門上,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安裝兩組葉片。當門與所涉及的著陸層處於同一水平高度時,這些葉片克服彈簧力使兩組滾子轉動。這將打開門閂鎖並且同時使與第二組滾子相連的板降低。當門打開時,該板在延伸的開關操作杆下方並且以不接觸的方式平移。這樣,開關將沒有被啟動。當以人工的方式打開門並且機廂在另一層時,產生不同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將僅打開門閂鎖,但是與板相連的第二組滾子沒有被操作並且仍然保持在向上的默認位置。當門打開時,該板與延伸的開關操作杆接觸。該開關被啟動。利用彈簧使特定切口的板與開關操作杆保持接觸,這樣,當門再次關閉時,鎖定機構將確保開關保持啟動狀態。在離開井坑後,通過拉動重新設定線可對豎井安全系統進行重新設定。這將克服彈簧力使相連的特定切口的板轉動並且鬆開開關操作杆。
該實施例的效果是,三角形鑰匙鎖不再是豎井安全裝置的一部分。這樣,不再利用附加的作用力迫使三角形鑰匙鎖操作該豎井安全裝置。必須僅在一個小區域上打開著陸門以對豎井安全裝置進行重新設定。當然,可提供一種電子重新設定裝置從其他位置對豎井安全系統進行重新設定(見圖16)。
圖15示出了與圖14中所示的類似的一個實施例,不同之處在於,不採用所述的用於非雙穩態安全開關的鎖定機構,而採用如圖6中所示的鎖定機構。
圖16示出了用於如圖2、圖3和圖4中所提供的非雙穩態安全開關的鎖定機構,其中帶有一個電子操作柱塞的延伸部分。
該實施例的功能是,從在著陸層上的其他位置以人工的方式操作開關或者按鈕使柱塞平移。該柱塞克服彈簧力向下推壓鎖定杆並且使開關操作杆鬆開。
效果是,該門無需被打開即可對豎井安全系統進行重新設定並且重新設定按鈕或者開關的位置更具有機動性。
圖17是豎井安全系統的示意性實施例。通過以人工打開門166的操作167啟動豎井安全裝置165的安全開關168。通過從著陸層啟動重新設定按鈕或者棘爪170對安全開關進行重新設定169。安全開關的狀態被傳送171給控制系統173。控制系統是升降機總控制172的一部分。在啟動安全開關時,控制系統切斷176安全鏈,接通174工作照明175,將信號177提供給升降機控制以及啟動180所述臨時限位開關184。安全鏈的切斷也將信號178提供給升降機控制以停機。升降機控制裝置通過豎井操作裝置187、機廂頂操作裝置188和廳操作裝置189控制181升降機機廂182移動和機廂操作能力190、191和192。在升降機控制裝置接收到豎井安全系統被啟動的信號時,立刻通過機廂頂操作裝置188和廳操作裝置189斷開機廂操作能力190和191。僅通過豎井操作裝置使機廂操作192保持工作,但僅利用速度檢查。
如果升降機機廂達到與機房所需最小高度相同的高度,那麼它將操作183臨時限位開關。該臨時限位開關在被啟動時立刻將一個信號180提供給控制系統。控制系統將該信號傳送177給升降機控制裝置,升降機控制裝置將使機廂停止運行181。但是,在井坑的情況下,當豎井操作裝置和臨時限位開關的取消186都被啟動185時,升降機機廂可下降經過臨時限位開關。該指令可通過控制系統輸送給升降機控制裝置。
在一個優選實施例中,如果著陸門處於關閉狀態,那麼控制系統僅對安全開關進行重新設定。
當控制系統接收到豎井安全裝置被重新設定的信號時,它將固定安全鏈,斷開工作照明,臨時限位開關被關閉並且升降機控制裝置接收到一個恢復正常操作的信號。
權利要求
1.一種升降機,該升降機包括在升降機豎井內的機廂;用於打開和關閉升降機豎井入口的著陸門,通過所述入口能夠進入升降機豎井內的工作環境;以及用於從機廂保護在工作環境中的維護工人的豎井安全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豎井安全系統包括一個豎井安全裝置,所述豎井安全裝置是這樣設置的,即,當所述著陸門被打開或者被鬆開以準備打開時自動啟動所述豎井安全裝置,並且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重新設定才能夠關閉所述豎井安全裝置;以及一個用於控制所述機廂移動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豎井安全裝置與所述控制系統相連,並且如果所述豎井安全裝置被啟動,則控制系統處於一種安全模式,其中控制系統能夠阻止機廂在工作環境的方向上移動超過豎井中的一個預定位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處於安全模式的控制系統還防止從除在豎井中的工作環境以外的任何位置對機廂進行控制。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豎井安全系統還設有一個位於所述升降機豎井中並且與所述控制系統相連的臨時限位開關,其中,所述臨時限位開關是這樣設置的,即,如果機廂移動超過預定位置,那麼由機廂操作所述臨時限位開關,並且如果由機廂操作所述臨時限位開關,那麼處於安全模式的安全控制系統使機廂停止移動。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豎井安全系統還包括豎井照明,如果所述裝置被啟動,控制系統處於安全模式,那麼所述豎井照明被啟動以照亮工作環境。
5.如上述任何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豎井安全裝置包括一個安全開關,所述安全開關是這樣設置的,即,如果所述著陸門被打開或者被鬆開以準備打開,那麼所述安全開關可從第一位置被操作到第二位置,所述安全開關與所述控制系統相連,如果所述安全開關處於其第二位置,那麼控制系統處於安全模式。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以機械的方式使所述安全開關從第一位置被操作到第二位置。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豎井安全裝置還包括一個鑰匙鎖,所述鑰匙鎖是這樣設置的,即,能夠在著陸門附近從所述豎井外部進行操作,如果利用一個與所述鑰匙鎖相對應的鑰匙操作所述鑰匙鎖,那麼所述鑰匙鎖能夠使著陸門鬆開以準備打開,並且所述鑰匙鎖能夠控制安全開關使其從第一位置被操作到第二位置。
8.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豎井安全裝置還包括一個鑰匙鎖,所述鑰匙鎖是這樣設置的,即,能夠在著陸門附近從所述豎井外部進行操作,如果利用一個與所述鑰匙鎖相對應的鑰匙操作所述鑰匙鎖,那麼所述鑰匙鎖能夠使著陸門鬆開以準備打開,並且如果所述著陸門被打開,那麼所述鑰匙鎖能夠控制安全開關使其從第一位置被操作到第二位置。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鑰匙鎖以機械的方式控制所述安全開關。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設置機械裝置以使所述鑰匙鎖的轉動被轉變為平動以控制所述安全開關。
11.如權利要求5-10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安全開關是一種雙穩態開關。
12.如權利要求5-10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設置一種機械鎖定裝置以使所述安全開關成為雙穩態開關。
13.如權利要求5-1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安全開關是這樣設置的,即,從所述工作環境以人工的方式將所述安全開關從第二位置重新設定為第一位置。
14.如權利要求5-1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安全開關是這樣設置的,即,從所述豎井外部以人工的方式將所述安全開關從第二位置重新設定為第一位置。
15.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利用與所述安全開關機械連結的棘爪對所述安全開關進行重新設定,並且當拉動或者推壓所述棘爪時對所述安全開關進行重新設定。
16.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利用一個電子操作柱塞和一個重新設定按鈕對所述安全開關進行重新設定,並且如果所述重新設定按鈕被操作,那麼所述柱塞對所述安全開關進行重新設定。
17.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利用一個電子操作柱塞和一個重新設定按鈕對所述安全開關進行重新設定,並且如果所述重新設定按鈕被操作,那麼所述柱塞對所述安全開關進行重新設定。
18.如權利要求17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重新設定按鈕位於能夠從豎井外部的一個廳接近的一個鑰匙鎖廳面板或者其他鑰匙鎖櫃後面。
19.如權利要求13-18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如果所述著陸門處於關閉狀態,那麼可僅實現對所述安全開關的重新設定。
20.如權利要求5-1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設置這樣的裝置,即,如果機廂沒有在所述著陸門的後面,那麼可僅使所述安全開關從第一位置被操作到第二位置。
21.如權利要求5-1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在豎井中設置一個第一重新設定按鈕,從所述豎井的外部設置一個第二重新設定按鈕,如果在第一重新設定按鈕被操作後使第二重新設定按鈕被操作,那麼可僅使所述安全開關從第二位置被重新設定到第一位置。
22.如上述任何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升降機,其特徵在於,通過使在所述工作環境中的一個人進行預定的操作能夠對阻止機廂在工作環境的方向上移動超過豎井中的一個預定位置進行控制。
23.一種根據上述權利要求1-4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的控制系統。
24.一種根據上述權利要求1-2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的豎井安全系統。
25.一種根據上述權利要求1-22中任何一項所述的升降機的豎井安全裝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升降機,該升降機包括在升降機豎井內的機廂;用於打開和關閉升降機豎井入口的著陸門,通過所述入口能夠進入升降機豎井內的工作環境;以及用於從機廂保護在工作環境中的維護工人的豎井安全系統。所述豎井安全系統包括一個豎井安全裝置,所述豎井安全裝置是這樣設置的,即,當所述著陸門被打開或者被鬆開以準備打開時自動啟動所述豎井安全裝置,並且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重新設定才能夠關閉所述豎井安全裝置;以及一個用於控制所述機廂移動的控制系統,其中所述豎井安全裝置與所述控制系統相連,並且如果所述豎井安全裝置被啟動,則控制系統處於一種安全模式,其中控制系統能夠阻止機廂在工作環境的方向上移動超過豎井中的一個預定位置。
文檔編號B66B5/00GK1434784SQ00819120
公開日2003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20日
發明者L·C·范瓦根斯維爾德, D·W·L·奧菲爾豪斯, W·J·J·M·凱姆佩斯, M·諾穆拉 申請人:三菱電梯歐洲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