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慧卡晶片封裝工藝中的天線攏線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7:17:20 4

本實用新型涉及智慧卡製造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智慧卡晶片封裝工藝中的天線攏線機構。
背景技術:
在智慧卡生產過程中,需要把晶片封裝到卡片中。晶片的封裝工藝依次包括銑槽、挑線、碰焊、封裝等,其中,碰焊時卡片的晶片槽中伸出的兩條天線呈豎直狀態,待焊接晶片呈豎起狀態與天線碰焊連接在一起;在進行後續的封裝之前,需要讓已碰焊的呈豎起狀態的晶片翻轉成水平狀態,以便讓晶片對準晶片槽,以便在隨後的封裝過程中能夠將晶片壓入到晶片槽中;此外,在封裝前,除了需要將晶片翻轉成水平狀態外,還要對呈豎起狀態的天線進行預彎折(本實用新型稱之為「攏線」),以便在封裝過程中所述天線能夠彎折聚攏並收納在晶片槽中。
現有的天線攏線機構由兩個推壓件以及推動兩個推壓件作相向運動的驅動機構構成,攏線時兩個推壓件位於兩根天線的兩側(具體是兩根天線的連線方向的兩側,兩根天線的連線方向本實用新型稱之為「攏線方向」),由驅動機構同步地推動兩個推壓件沿著攏線方向作相對運動,兩個推壓件作用在天線高度方向的某個部位,兩根天線的該部位向中間靠攏使得兩根天線發生一定的彎折,這樣在隨後的封裝過程中兩根天線就會順著所述彎折部位進一步摺疊,使得天線能夠被晶片完全壓入到晶片槽中。
現有的天線攏線機構中,由於攏線方向與天線的排列方向一致,也與卡片在卡片輸送導軌中的輸送方向一致,因此卡片在送入攏線工位時,所述推壓件需要避開天線及晶片,使得該天線攏線機構還需要設置推動推壓件作豎嚮往復運動的豎向驅動機構,攏線時豎向驅動機構驅動推壓件向下運動,攏線完畢後,豎向驅動機構驅動推壓件向上復位。
現有的線攏線機構存在以下不足:
1、工作過程中推壓件除了需要作相對的攏線動作外,還需要頻繁地作豎嚮往復運動,使得單張卡片的攏線時間長,效率低。
2、結構複雜,體積大,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智慧卡晶片封裝工藝中的天線攏線機構,該天線攏線機構具有單張卡片的攏線時間段、效率高、結構簡單、體積小以及成本低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智慧卡晶片封裝工藝中的天線攏線機構,由兩個推壓件以及驅動兩個推壓件作往復的反向轉動的驅動機構組成;在垂直於卡片的輸送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兩個推壓件的轉動點位於天線的一側,且所述轉動點的轉軸軸線垂直於卡片表面;所述兩個推壓件的往復的反向轉動包括攏線轉動和復位轉動,當推壓件作攏線轉動至終點位置時,兩個推壓件分別推壓其中一條天線,當推壓件作復位轉動至終點位置,在垂直於卡片的輸送方向的方向上兩個推壓件與天線之間相互錯開。
上述天線攏線機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時驅動機構驅動兩個推壓件繞著各自的轉動點轉動,所述轉動點的轉軸軸線垂直於卡片表面,亦即兩個推壓件在水平面內作轉動動作;兩個推壓件的轉動動作分為攏線轉動和復位轉動兩個部分,且在進行攏線轉動和復位轉動時兩轉動點處轉軸的轉向均相反;當進行攏線轉動時,兩個推壓件同時朝天線運動,最終分別作用在一條天線上並將天線向中間推壓,使得兩根天線在推壓部位形成彎折;攏線動作完成後,兩個推壓件進行復位轉動,該過程中兩個推壓件同時朝遠離天線的方向轉動至復位位置停止,在該復位位置中,在垂直於卡片的輸送方向的方向上所述推壓件與天線之間相互錯開,亦即兩者之間具有一定距離,使得卡片在進入和離開攏線工位時其上的天線不會與推壓件發生幹涉。生產過程中所述兩個推壓件不斷地進行攏線轉動和復位轉動形成所述的「往復的反向轉動」,對一張張送入到攏線工位的卡片進行天線的攏線作業。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驅動機構由轉動手指氣缸構成,所述兩個推壓件分別連接在轉動手指氣缸的兩個轉動輸出件上。轉動手指氣缸的兩個輸出件能夠實現往復的反向轉動,符合本實用新型中推壓件的動作要求,直接採用現有的轉動手指氣缸作為驅動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等優點。
優選地,所述推壓件為圓柱杆,其好處在於:具有圓弧形表面的圓柱杆推壓天線時,能讓天線的彎折部位具有圓弧形過渡部位,避免天線彎折。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方案,其中,所述驅動機構由驅動電機以及齒輪傳動機構構成,其中,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第二齒輪以及第三齒輪,其中,所述第一齒輪與驅動電機的主軸同軸連接,所述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分別與一個推壓件連接,該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的轉軸形成兩個推壓件轉動時的轉動點;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或第三齒輪嚙合,所述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相嚙合。本優選方案中,所述驅動電機的動力通過第一齒輪傳遞給第二齒輪或第三齒輪,由於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相嚙合,因此與它們連接的兩個推壓件工作時轉向相反,滿足了本實用新型中推壓件的動作要求。為實現兩個推壓件的同步運動,第二齒輪或第三齒輪的結構應當相同,即具有相同的齒數和模數。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工作時推壓件只需作往復的轉動動作,動作簡單快速,使得單張卡片的攏線時間短,作業效率高。
2、本實用新型的天線攏線機構只需採用一個驅動推壓件作往復轉動的動力機構,而現有技術中需要兩個動力機構,使得結構得到簡化,體積縮小,成本更低。
附圖說明
圖1-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智慧卡晶片封裝工藝中的天線攏線機構的第一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顯示的推壓杆處於復位位置,其中,圖1為主視圖(為顯示更加清楚,隱藏了部分卡片輸送導軌),圖2為右視圖,圖3為俯視圖,圖4為立體圖。
圖5-圖8為圖1-圖4所示天線攏線機構中推壓杆處於攏線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圖5為主視圖(為顯示更加清楚,隱藏了部分卡片輸送導軌),圖6為右視圖,圖7為俯視圖,圖8為立體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的智慧卡晶片封裝工藝中的天線攏線機構的第二個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於此。
實施例1
參見圖1-圖8,本實施方式的智慧卡晶片封裝工藝中的天線攏線機構由兩個推壓件1以及驅動兩個推壓件1作往復的反向轉動的驅動機構組成。在垂直於卡片3的輸送方向8的方向上,所述兩個推壓件1的轉動點位於天線5的一側,且所述轉動點的轉軸軸線垂直於卡片3表面。所述兩個推壓件1的往復的反向轉動包括攏線轉動和復位轉動,當推壓件1作攏線轉動至終點位置時,兩個推壓件1分別推壓其中一條天線5,當推壓件1作復位轉動至終點位置,在垂直於卡片3的輸送方向8的方向上兩個推壓件1與天線5之間相互錯開。
參見圖1-圖8,所述驅動機構由轉動手指氣缸2構成,所述兩個推壓件1分別通過轉接件2-2連接在轉動手指氣缸2的兩個轉動輸出件2-1上。所述轉動手指氣缸2的缸體固定在卡片輸送導軌6上。轉動手指氣缸2的兩個輸出件2-1(相當於「手指」)能夠實現往復的反向轉動,符合本實用新型中推壓件1的動作要求,直接採用現有的轉動手指氣缸2作為驅動機構,具有結構簡單、安裝方便、成本低等優點,可在現有產品中選購使用。
參見圖1-圖8,所述推壓件1為圓柱杆,其好處在於:具有圓弧形表面的圓柱杆推壓天線5時,能讓天線5的彎折部位具有圓弧形過渡部位,避免天線5彎折。
參見圖1-圖8,本實施例的天線攏線機構的工作原理是:
工作時轉動手指氣缸2驅動兩個推壓件1繞著手指氣缸2中轉動輸出件2-1與缸體連接的轉動點轉動,所述轉動點的轉軸軸線垂直於卡片3表面,亦即兩個推壓件1在水平面內作轉動動作;兩個推壓件1的轉動動作分為攏線轉動和復位轉動兩個部分,且在進行攏線轉動和復位轉動時兩轉動點處轉軸的轉向均相反;當進行攏線轉動時,兩個推壓件1同時朝天線5運動,最終分別作用在一條天線5上並將天線5向中間推壓,使得兩根天線5在推壓部位形成彎折,完成攏線動作;攏線動作完成後,兩個推壓件1進行復位轉動,該過程中兩個推壓件1同時朝遠離天線5的方向轉動至復位位置停止,在該復位位置中,在垂直於卡片3的輸送方向8的方向上所述推壓件1與天線5之間相互錯開,亦即兩者之間具有一定距離,使得卡片3沿著卡片輸送通道7進入和離開攏線工位時其上的天線5不會與推壓件1發生幹涉。生產過程中所述兩個推壓件1不斷地進行攏線轉動和復位轉動形成所述的「往復的反向轉動」,對一張張送入到攏線工位的卡片3進行天線5的攏線作業,每張卡片3上的天線5完成攏線後,由封裝裝置將彎折後的天線5以及晶片4封裝到晶片槽3-1中。
實施例2
參見圖9,本實施與實施例1相比的不同之處在於,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機構由驅動電機9以及齒輪傳動機構構成,其中,所述齒輪傳動機構包括第一齒輪10、第二齒輪11以及第三齒輪12,其中,所述第一齒輪10與驅動電機9的主軸同軸連接,所述第二齒輪11和第三齒輪12分別與一個推壓件1連接,該第二齒輪11和第三齒輪12的轉軸形成兩個推壓件1轉動時的轉動點;所述第一齒輪10與第二齒輪11嚙合,所述第二齒輪11和第三齒輪12相嚙合。
本實施例中,所述驅動電機9的動力通過第一齒輪10傳遞給第二齒輪11,由於第二齒輪11和第三齒輪12相嚙合,因此與它們連接的兩個推壓件1工作時轉向相反,滿足了本實用新型中推壓件1的動作要求。為實現兩個推壓件1的同步運動,第二齒輪11或第三齒輪12的結構應當相同,即具有相同的齒數和模數。
上述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並不受上述內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