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浮動射頻同軸轉接器的製作方法
2023-11-11 15:26:07 2
專利名稱:可浮動射頻同軸轉接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種可浮動射頻同軸轉接器。二、背景技術背景技術中,現有的射頻同軸轉接器都是剛性連接,兩端接頭是不可以相對浮動 的。如果與之對插的接頭(SMP陰頭)位置是不確定的(有一定範圍),則會造成對插不到位, 或者無法對插,無法實現特有的功能。為了適應這種需求,必須設計出一種新型可浮動射 頻同軸轉接器,一端固定在面板,另一端可自由浮動,當與之對插的接頭位置不確定時,可 將轉接器長度設計為略大於對插不到位時的長度,這樣在對插時就會給轉接器一個軸向壓 力,插合完全且機構穩定牢固,抗震性能更好。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浮動射頻同軸轉接 器,其一端可以自由浮動,能實現同對插接頭的完全嚙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浮動射頻同軸轉接器,其特徵在於包括轉接器本體,轉接器本體包括外殼 一,轉接器本體左端為BMA陽頭,BMA陽頭通過法蘭與面板一連接,轉接器本體右端為SMP陰 頭,擱置在面板二的安裝開孔中,外殼一一側設置有內導體一和內導體二,內導體一插入 內導體二,外殼一一側設置有接觸頭和彈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的優點和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由於在轉接器內部設計了帶彈簧的浮動裝置,使得該連接器的一端可 以自由浮動,從而實現與和其對插的接頭完全嚙合,以滿足某機載工程項目的技術要求。另 外,因轉接器的BMA端是與面板安裝在一起,SMP端是可以自由浮動的,所以與其嚙合的另 一端可自由調節,適應性更強。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兩體內導體之間配合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兩體外導體之間配合的局部放大圖;圖4為彈簧裝置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轉接器安裝示意圖。圖中,1-接觸頭,2-內導體一,3-內導體二,4-外殼一,5-外殼二,6_外殼三,7_彈 簧,8-面板一,9-面板二,10-BMA陽頭,Il-SMP陰頭,12-SMP陽頭。五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該轉接器的左端為BMA陽頭10,通過法蘭與面板一 8實現連接; 右端為SMP陽頭12,擱置在面板的安裝開孔中,可自由浮動。如圖2所示,該轉接器具有一個類似於插針的內導體一 2和類似於插孔的內導體 二 3。內導體一 2頭部為球面狀,這樣可以有很好的光滑過渡,使其順利進入內導體二 3,實 現相互運動。內導體二 3頭部開孔後劈四槽,並進行收口,這樣保證內導體一 2與內導體二3之間有力的作用,實現可靠接觸;如圖3所示,該轉接器具有一個接觸頭1和與之配合的外殼一 4,之間可以相互運 動。接觸頭劈四槽,並進行漲口,這樣保證接觸頭1與外殼一 4之間有力的作用,實現可靠 接觸;如圖4所示,該轉接器具有一個彈簧7,通過彈簧7的壓縮和伸長實現整個機構的 浮動;如圖5所示,當SMP陰頭位置距離轉接器最遠時,對插後轉接器長度設定為L,將 轉接器實際長度設計為略大於L (如L+0. 5mm),安裝時,先將BMA端通過法蘭固定在面板8 上,再壓縮SMP陽頭端,外殼二 5可以相對外殼三6運動,通過外殼二 5對彈簧7施加壓力, 因內導體一 2和內導體二 3之間、接觸頭1和外殼一 4之間、外殼二 5和外殼三6之間可以 相互運動,所以通過壓縮彈簧7,轉接器SMP陽頭端的位置就可以調節,當SMP調節到適合的 位置,就可以與SMP陰頭端完全對插。由於彈簧的反作用力,使得接觸更可靠,性能更穩定。
權利要求1. 一種可浮動射頻同軸轉接器,其特徵在於包括轉接器本體,轉接器本體包括外殼 一 G),轉接器本體左端為BMA陽頭(10),BMA陽頭(10)通過法蘭與面板一(8)連接,轉接 器本體右端為SMP陰頭(11),擱置在面板二(9)的安裝開孔中,外殼一(4) 一側設置有內導 體一(2)和內導體二(3),內導體一(2)插入內導體二(3),外殼一(4) 一側設置有接觸頭 (1)和彈簧(7)。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浮動射頻同軸轉接器,其一端可以自由浮動,能實現同對插接頭的完全嚙合。本實用新型包括轉接器本體,轉接器本體包括外殼一,轉接器本體左端為BMA陽頭,BMA陽頭通過法蘭與面板一連接,轉接器本體右端為SMP陰頭,擱置在面板二的安裝開孔中,外殼一一側設置有內導體一和內導體二,內導體一插入內導體二,外殼一一側設置有接觸頭和彈簧。
文檔編號H01R13/02GK201904464SQ201020643649
公開日2011年7月20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6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6日
發明者劉軍, 武向文 申請人:西安富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