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與流程
2023-11-12 07:49:57 1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羊肚菌,俗稱羊雀菌、包穀菌、麻子菌、狼肚等,隸屬於子囊菌亞門、盤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羊肚菌具有海綿樣蜂窩狀的菌蓋,因其形狀極似羊肚而被稱為羊肚菌。羊肚菌被譽為「四大野生名菌」之首,皇宮貢品,義大利頂級食材,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是一類大型的食用兼藥用真菌。現代化學研究證明羊肚菌具有抗疲勞、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功效,其中對羊肚菌活性成分多糖的研究較多,目前已證實羊肚菌多糖具有抗氧化、抗細菌、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等藥理作用。
羊肚菌的栽培有大量報導,其中有許多使用小麥進行栽培,且培養基配方複雜,成本較高,另外菌核種沒有進行重複利用,如《羊肚菌的室內栽培方法及其所用溫室》《一種羊肚菌菌核快速生成方法》,栽培中使用的是菌核種,但是沒有回收重複利用,並且培養菌核均使用小麥,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該栽培方法中羊肚菌菌核種可重複利用來進行羊肚菌的栽培,從而降低成本。
為達到上述目的,
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羊肚菌菌核的製作:將羊肚菌母種接種到瓶裝培養基上,18-24℃暗培養30-40天,形成菌核;
b、羊肚菌出菇培養: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核播種到栽培基質中,出菇管理35-45天即可收穫成熟羊肚菌子實體;
c、將步驟b中出菇培養後的羊肚菌菌核取出,重複步驟b進行羊肚菌出菇培養。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驟c中將出菇培養後的羊肚菌菌核取出,進一步包括:將羊肚菌菌核進行放入激活液浸泡,然後重複步驟b進行羊肚菌出菇培養。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所述激活液包含:nh4no31-3%,kh2po40.5-1%,mgso40.5-1%,其餘為水。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所述激活液包含:nh4no31%,kh2po40.5%,mgso40.5%,其餘為水。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驟a中所述的瓶裝培養基由以下步驟製備:
用包含葡萄糖3%,酵母提取物1%,kh2po40.5%,mgso40.5%,石膏1%,營養液調節麩皮溼度至50-60%,混勻,然後填裝至培養瓶高2/3處;
將填裝後的麩皮表面覆蓋培養瓶高1/3的腐殖土,控制腐殖土溼度25%-30%;
將填裝好的瓶裝培養基滅菌。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驟a中瓶裝培養基在121℃條件下滅菌。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驟b所述羊肚菌出菇培養中,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核切成8-15cm3的小塊,以每平方米播種10塊的密度播種到栽培基質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步驟b所述羊肚菌出菇培養中,出菇管理的溫度為4-22℃,光照100-800lux,光照時長6-20h,二氧化碳濃度為0.3-0.4%。
在一些實施例中,栽培基質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泥炭土65份,腐殖土7份,牛糞4份,蛭石4份,苔蘚7份,穀殼7份,玉米秸稈6份,花生殼4份,大豆殼4份。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羊肚菌菌核的製作:
a、羊肚菌菌核的製作:
(1)培養基的製備:
用包含葡萄糖3%,酵母提取物1%,kh2po40.5%,mgso40.5%,石膏1%,其餘為水的營養液調節麩皮溼度至50-60%,混勻,然後填裝至培養瓶高2/3處;
將填裝後的麩皮表面覆蓋培養瓶高1/3的腐殖土,控制腐殖土溼度25%-30%;
將填裝好的瓶裝培養基121℃滅菌;
(2)羊肚菌菌核形成:將1cm3的羊肚菌母種1塊接種到步驟(1)中得到的瓶裝培養基上,18-24℃暗培養30-40天,形成菌核;
b、羊肚菌出菇培養:
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核切成8-15cm3的小塊,以每平方米播種10塊的密度播種到栽培基質中。控制出菇房內溫度4-22℃,光照100-800lux,光照時長6-20h,二氧化碳濃度為0.3-0.4%,出菇管理35-45天即可收穫成熟羊肚菌子實體;
c、將步驟b中出菇培養後的羊肚菌菌核取出,用清水衝洗乾淨,放入包含nh4no31%,kh2po40.5%,mgso40.5%,其餘為水的23℃的激活液中浸泡12h,作為菌種再次使用,重複步驟b進行羊肚菌出菇培養。
本發明中,「%」所表示的成分含量為質量百分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提供一種一種羊肚菌的栽培方法,其中羊肚菌菌核種栽培步驟中用到培養基:麩皮(放營養液調至溼度50-60%(營養液:葡萄糖3%,酵母提取物1%,kh2po40.5%,mgso40.5%,石膏1%,其餘為水))在下,腐殖土在上。該培養基中不使用小麥,僅用麩皮和少量營養液製備,相比現有技術,配方簡單,成本低。
2、用本發明製備的菌核種在羊肚菌出菇栽培中可以重複利用,大大節約成本,且經過激活液浸泡後,羊肚菌產量有一定的提升。
3、本發明中使用羊肚菌菌核種對羊肚菌進行栽培,杜絕栽培種的汙染問題。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
實施例1: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羊肚菌的栽培由步驟a、b、c完成。
a、羊肚菌菌核的製作:
用包含葡萄糖3%,酵母提取物1%,kh2po40.5%,mgso40.5%,石膏1%,其餘為水的營養液調節麩皮溼度至50-60%,混勻後裝入500ml廣口瓶中,裝至瓶高2/3處,表面覆蓋瓶高1/3的腐殖土,腐殖土溼度25-30%,121℃滅菌2h。冷卻後,每瓶接種1cm3的羊肚菌母種塊1塊,18-24℃暗培養30-40天,即形成菌核。
b、羊肚菌出菇培養:
將菌核切成8-15cm3的小塊,然後播種到羊肚菌專用栽培基質中,基質配製: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泥炭土65份,腐殖土7份,牛糞4份,蛭石4份,苔蘚7份,穀殼7份,玉米秸稈6份,花生殼4份,大豆殼4份。每平方米播種10塊。控制出菇房內溫度4-22℃,光照100-800lux,光照時長6-20h,二氧化碳濃度為0.3-0.4%,出菇管理35-45天即可收穫成熟羊肚菌子實體。
c、出菇結束後,將菌核挑出,用清水衝洗乾淨,作為菌種再次使用,重複步驟b,經過播種、調控出菇條件,出菇管理35-45天,平均每平方米產量達約1.2公斤。
實施例2: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羊肚菌的栽培由步驟a、b、c完成。
a、羊肚菌菌核的製作:
用包含葡萄糖3%,酵母提取物1%,kh2po40.5%,mgso40.5%,石膏1%,其餘為水的營養液調節麩皮溼度至50-60%,混勻後裝入500ml廣口瓶中,裝至瓶高2/3處,表面覆蓋瓶高1/3的腐殖土,腐殖土溼度25-30%,121℃滅菌2h。冷卻後,每瓶接種1cm3的羊肚菌母種塊1塊,18-24℃暗培養30-40天,即可形成菌核。
b、羊肚菌出菇培養:
將菌核切成8-15cm3的小塊,然後播種到羊肚菌專用栽培基質中,基質配製: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泥炭土65份,腐殖土7份,牛糞4份,蛭石4份,苔蘚7份,穀殼7份,玉米秸稈6份,花生殼4份,大豆殼4份。每平方米播種10塊。控制出菇房內溫度4-22℃,光照100-800lux,光照時長6-20h,二氧化碳濃度為0.3-0.4%,出菇管理35-45天即可收穫成熟羊肚菌子實體。
c、出菇結束後,將菌核挑出,用清水衝洗乾淨,放入23℃激活液(包含nh4no31%,kh2po40.5%,mgso40.5%,其餘為水)中浸泡12h,作為菌種再次使用,經過播種、調控出菇條件,出菇管理35-45天,平均每平方米產量達約1.6公斤。
實施例3: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羊肚菌的栽培由步驟a、b、c完成。
a、羊肚菌菌核的製作:
用包含葡萄糖3%,酵母提取物1%,kh2po40.5%,mgso40.5%,石膏1%,其餘為水的營養液調節麩皮溼度至50-60%,混勻後裝入500ml廣口瓶中,裝至瓶高2/3處,表面覆蓋瓶高1/3的腐殖土,腐殖土溼度25-30%,121℃滅菌2h。冷卻後,每瓶接種1cm3的羊肚菌母種塊1塊,18-24℃暗培養30-40天,即可形成菌核。
b、羊肚菌出菇培養:
將菌核切成8-15cm3的小塊,然後播種到羊肚菌專用栽培基質中,基質配製: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泥炭土65份,腐殖土7份,牛糞4份,蛭石4份,苔蘚7份,穀殼7份,玉米秸稈6份,花生殼4份,大豆殼4份。每平方米播種10塊。控制出菇房內溫度4-22℃,光照100-800lux,光照時長6-20h,二氧化碳濃度為0.3-0.4%,出菇管理35-45天即可收穫成熟羊肚菌子實體。
c、出菇結束後,將菌核挑出,用清水衝洗乾淨,放入23℃激活液(包含nh4no33%,kh2po41%,mgso41%,其餘為水)中浸泡12h,作為菌種再次使用,經過播種、調控出菇條件,出菇管理35-45天,平均每平方米產量達約1.5公斤。
實施例4:羊肚菌的栽培方法
將實施例2中出菇結束後的菌核挑出,用清水衝洗乾淨,放入23℃激活液(包含nh4no31%,kh2po40.5%,mgso40.5%,其餘為水)中浸泡12h,作為菌種第三次使用,經過播種、調控出菇條件,出菇管理35-45天,平均每平方米產量達約1.5公斤。
上述栽培方法中羊肚菌菌核種可重複利用來進行羊肚菌的栽培,從而降低栽培成本,可用於大規模生產。
儘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範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