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針織機的滑動針舌複合針的製作方法
2023-11-01 20:25:52
專利名稱:用於針織機的滑動針舌複合針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於針織機的滑動針舌複合針,其包括一個織針和一個至少部分跨騎該織針的滑動針舌所述織針配備有一個針鉤,所述滑動針舌配備有至少一個針踵,並且具有一個端部和一個肩部;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在其包括所述端部和所述肩部的遠端區域沿著縱向開槽,以便允許所述端部被所述織針或者一個相對的織針或者一個相對的滑動針舌分開,所述滑動針舌可以相對於織針移動,從而關閉和打開所述織針的針鉤並且通過所述滑動針舌的肩部驅動一個線圈。
在傳統的較早類型的複合織針中,織針以滑動件的形式裝備有一個針鉤,所述針鉤位於一個滑動通道的下方用於關閉和打開所述針鉤。在專利FR2652593中已經提出了用於相對於所述織針的槽的底部升起和降低所述滑動通道的裝置,以便減小由所述織針攜帶線圈上的摩擦力和張力,並獲得更加均勻的線圈組織。這些裝置一方面在所述織針的槽的底部具有支撐效果,另一方面,具有通過所述織針推桿施加一個槓桿效果的作用。然而,所述滑動通道的端部的路徑並不能足夠緊密地被控制,並且另外,因為所述織針的總體設計,所述滑動通道不能夠移動到所述織針的針鉤之外,而僅僅能夠在一個下方位置和一個升起位置之間相對於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前後移動。
為此,根據本發明的滑動針舌複合織針具有用於在所述滑動針舌相對於織針移動的所有位置處、對該滑動針舌進行定位和垂直引導的裝置,這些用於引導和垂直定位的裝置全部只有織針和滑動針舌的特定形狀,這樣所述滑動針舌沿著一個在所有點受到控制的非線性路徑移動,並且具有升起和下降運動。
通過以良好控制的方式引導所述滑動針舌,這些導引裝置具有儘可能降低作用在所述線圈上的垂直張力及其擴大的作用。從而可以針織更精細和更均勻的線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在所述針踵和所述滑動針舌的中點附近之間開口,並且所述織針具有一個臂,所述臂從後基本上平行於所述織針的主體而向前延伸;所述臂通過所述滑動針舌的開口底部穿過該滑動針舌,並延伸到所述滑動針舌的實體部分上方,以便與所述織針的主體一起形成一個叉子,在所述叉子中引導所述滑動針舌。
為了進行引導,所述叉子的內直徑和所述滑動針舌的實體部分的底部和背部有利地具有三角/凸輪(cam)的形狀,以提供所述滑動針舌的非線性運動,即,使針舌相對於織針升起和降低。
根據一個實施例,所述滑動針舌在其後部具有至少一個支撐點,該支撐點與所述織針的主體配合以防止所述滑動針舌意外地擺動和/或引起所述滑動針舌的後部相對於織針在一個垂直平面內運動。在此最後的例子中,至少所述支撐點抵靠於其的所述織針主體的至少一個側面為三角的形式。
圖1是所述滑動針舌複合針的一個側視圖。
圖2表示所述織針和所述滑動針舌彼此分開。
圖3表示從上方看去時所述滑動針舌前部的放大圖。
圖4到圖11表示滑動針舌相對於織針從一個極端位置移動到另一個位置的八個連續位置,特別表示了轉移線圈的情況。
優選實施例的描述織針和滑動針舌的形狀將首先參照圖1至圖3進行描述。
所述複合織針包括一個織針1和一個滑動針舌2,所述滑動針舌2跨騎在所述織針1上,其方式類似於文件EP-A-0 816 315中所描述的滑動針舌織針的滑動針舌。為此,所述滑動針舌2具有一個倒轉的U形輪廓,但因為後面將會明白的原因只是在所述針舌2的一部分長度上具有所述倒轉的U形輪廓。
所述織針1以傳統的方式配備有一個針鉤3。在所示實施例中,織針1裝備有一個針踵4,該針踵4用於通過一個三角支架的三角對其進行驅動。然而,所述織針能夠由一個驅動螺栓驅動。所述織針在其中部附近設有一個向前延伸的臂5,該向前延伸的臂5在織針本體的上方、平行於所述織針的縱向軸線;也就是說,平行於所述織針在其針床中運行的方向。所述織針1和臂5形成一個叉子6,其內側面7和8具有一個非線性的三角形式的輪廓。所述三角形式的側面7延伸到所述叉子6外具有一個凹陷9的地方,在該凹陷9後接著一個斜面10向前方升起。織針在該斜面10的向前方向上以一種以知的方式呈逐漸變細的方式傾斜,形成一個向下的斜面11一直到所述針鉤3。
所述滑動針舌2在其前方具有一個端部12位於一個肩部13的前面,並且在其後部裝備有一個針踵14用於對其進行驅動。所述滑動針舌2的底部在其兩點被去除;一方面在其遠端部、稍微位於肩部13後方的一個點15的前方部分,另一方面在其後半部16、位於針踵14和一個點17之間,所述點17基本位於所述滑動針舌的中點。
從上方看,所述滑動針舌的遠端部在圖3中示出。所述滑動針舌的U形輪廓的中斷形成一個槽18,後者在滑動針舌的末端變窄以形成端部12;所述槽18的側面在所述端部12的末端相會。所述槽18的兩個側面可以彼此彈性地分開。
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的中斷部位16形成一個切口,該切口的寬度對應於所述織針的厚度。織針的臂5通過所述切口並且在滑動針舌本體上方延伸,也就是說,在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在其中不間斷的區域29上方延伸。所述區域29的前方外部具有一個斜面19終止於一個鼻部20,並且在其後部具有一個小的凸起21。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中的前部具有一個第一凸起22,在後部具有一個第二凸起23。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在這兩個凸起之間具有一個輕微的凹陷。
所述滑動針舌2在其後部、針踵14的高度具有兩個支撐點33和34分別與所述織針底部的上側面35和下側面36相配合,以防止滑動針舌意外的擺動。另外,這些支撐點可以用於引起所述滑動針舌相對於織針附加的運動,例如相對於三角支架的三角縮回針踵14,或者獲得其端部12更加精細和更加精確地運動。在這種情況下,至少織針主體的側面35、36之一是非線性的,即,為三角的形式。所述支撐點33由位於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中的一個凸起形成,而所述支撐點34例如通過翻折該滑動針舌的側壁材料而形成。
關於所述織針的叉子6的內部輪廓,其具有從所述臂5的端部開始的一個脫開斜面32,其後是一個凸起24,然後是一個輕微的凹陷和一個第二並不非常顯著的凸起25,和在所述織針本體上的一個較高部26,該較高部26在所述凹陷9和一個終止於凹陷28處的斜面27之間具有恆定的高度。
從圖1可以看到,當所述織針被組裝後,滑動針舌的區域29位於織針的叉子6中,後者在滑動針舌2移動時提供非線性的導引。在圖1中,滑動針舌被示出處於織針上其最後面的位置。在該位置,織針的臂5的上凸起24停靠於所述滑動針舌的鼻部20上,這樣就具有相對於織針將滑動針舌的端部12定位在具有最小高度的下方位置上的效果。在此位置,端部12的兩個側面被織針1分開,從而使端部12和位於該端部後面的凹陷位於織針的上邊緣下方的所有點處。
下面參照圖4到11描述滑動針舌在織針上完整的運動,在圖4到11中表示了滑動針從圖1所示的位置開始相對於織針的8個連續的位置,圖1所示位置與圖4中所示位置相同。
所示順序表示了對一個線圈的轉移。
在圖4中所示的位置,滑動針舌2通過其鼻部20和凸起22定位在叉子6中。所述滑動針舌的端部12被打開,並且位於所述織針1的上邊緣的下方。所述端部12的兩個側面停靠在織針側面上的兩個銑削麵30上,後者減小了織針的厚度並且從而降低了端部12的開口程度,以便不會超出滑動針舌的寬度。要進行轉移的線圈31被織針攜帶,從而不會在以懸臂方式支撐的滑動針舌2上施加壓力,並且避免了滑動針舌的減慢。端部12在該時刻相對於織針下邊緣處於高度H1,也就是說,相對於織針在其中滑動的針床的針槽的底部處於該高度H1。該高度H1在滑動針舌的路徑中是端部12的最小高度。
當滑動針舌2前進時,其凸起22從織針斜面27上升起而到達較高部26上(圖5)。所述滑動針舌朝向頂部被所述織針的臂5的凸起24保持和導引。滑動針舌升起到剛好足夠使滑動針舌的端部12的後部處的凹陷稍微位於所述織針的高度上方。在滑動針舌的升起過程中,端部12再次關閉並且通過滑動針舌的肩部13攜帶著線圈31。由滑動針舌的端部12到達的高度H2是由滑動針舌在其運動過程中到達的相對於織針的最高水平。
滑動針舌2繼續前進,停靠在所述織針的恆定高度的頂部26上,即保持在高度H2,如圖6所示。
滑動針舌的凸起22然後離開織針的該部分26,從而使滑動針舌的端部12朝著織針的針鉤3下落,如圖7所示。
滑動針舌2在其繼續下落的過程中,以其端部12蓋住織針的針鉤3,如圖8所示。這一運動對應於傳統的舌針通過其針舌進行的封閉運動。
隨著滑動針舌繼續運動,其凸起22到達織針的斜面10上,從而所述滑動針舌2和其端部12開始一個升起運動(圖9),該升起運動一直繼續到端部12到達一個高度H4(圖10)。該升起運動的目的是防止織針的針鉤3鉤住滑動針舌上停留的線圈31的長絲。
一旦已經經過針鉤3,滑動針舌2的凸起22沿著織針的斜面11回落,並離開該斜面,同時凸起23佔據織針的表面26上面,並且端部12到達一個較低的高度H5,並且保持在該高度一直到其行程結束。該下落運動的效果是避免了線圈31在張力作用下的變形(圖11)。
在圖11所示的位置,線圈31可以被相對的織針抓住(移圈)或者被一個滑動針舌抓住(在相鄰織針之間的移圈),如同在EP 0 881 315中所描述的;也就是說,通過引入該織針或者滑動針舌進入所述端部12。
在另外的實施形式中,所述滑動針舌能夠完全跨騎所述織針並且能夠裝備兩個或多個針踵。這種滑動針舌可以在其後部具有一單個支撐點,例如支撐點34(圖2)。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針織機的滑動針舌複合織針,其包括,一個配備有一個針鉤(3)的織針(1)和一個滑動針舌(2),其中所述滑動針舌至少部分跨騎著所述織針並且配備有至少一個針踵(14)、一個端部(12)和一個肩部(13),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在其包括所述端部(12)和肩部(13)的遠端區域沿著縱向開槽,從而允許所述端部可以分開,所述滑動針舌可以相對於織針移動,以便封閉和打開所述織針的針鉤並且沿著其肩部驅動一個線圈,並且所述織針具有用於在所述滑動針舌(2)相對於所述織針(1)移動時的所有位置上對滑動針舌(2)進行定位和垂直導引的裝置(6),這些用於導引和垂直定位的裝置(6)全部只包括織針和所述滑動針舌的特定形狀,這樣所述滑動針舌沿著一個在所述有點受到控制的非線性路徑移動並且具有升起和下落運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複合織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針舌(2)的底部在該滑動針舌的針踵(14)和中點(17)附近之間開口(16),並且所述織針具有一個臂(5)從其後部向前延伸,並且基本上平行於所述織針的主體,該臂穿過該滑動針舌的開口底部(16)延伸到所述滑動針舌的實體部分(29)的上方,從而與所述織針的主體形成一個叉子(6),所述滑動針舌在所述叉子(6)中被導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複合織針,其特徵在於,所述叉子(6)的內部尺寸和所述滑動針舌的實體部分(29)的底部和背部為三角形狀,以提供所述滑動針舌的非線性運動,即,使所述滑動針舌相對於織針升起和下降。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複合織針,其特徵在於,所述織針(1)具有兩個銑削麵(30),該銑削麵用於當所述端部下降到所述織針的上邊緣下方時、減小所述滑動針舌的端部(12)由所述織針分開的開口。
5.根據權利要求1到4中任一個所述的複合織針,其特徵在於,這樣進行導引當所述織針(1)在其準備轉移一個線圈的位置、並且滑動針舌相對於所述織針最大程度地縮回、並且該滑動針舌的端部位於所述織針的上邊緣下方時,由所述織針攜帶著所述線圈。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複合織針,其特徵在於,這樣進行導引當滑動針舌(2)從其最大縮回的位置開始帶著一個線圈向前移動時,該滑動針舌首先升起,將所述線圈承載在其肩部,然後再次下降到所述織針的針鉤被封閉的位置,然後再次稍微升起,以避免所述針鉤鉤住線圈的長絲,並且最後再次下降,以降低作用在所述線圈上的張力。
7.根據權利要求1到6中任一個所述的複合織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滑動針舌在其後部具有至少一個支撐點(33、34)與所述織針(35、36)的主體配合作用、以防止滑動針舌意外的擺動和/或降低所述滑動針舌的後部相對於所述織針在垂直平面內的運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織針,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點(33、34)與其抵靠的所述織針主體的側面(35、36)中的至少一個側面為三角形狀。
全文摘要
滑動針舌複合織針包括,一個配備有一個針鉤(3)的織針(1)和一個滑動針舌(2),所述滑動針舌(2)跨騎著所述織針並且具有一個端部(12)和一個肩部(13),所述滑動針舌的底部在其包括所述端部(12)和肩部(13)的遠端區域沿著縱向開槽,從而允許所述端部被分開,所述滑動針舌可以相對於織針移動,以便封閉和打開所述織針的針鉤並且由其肩部承載一個線圈。所述織針具有用於在所述滑動針舌(2)相對於所述織針(1)移動時對其進行垂直導引的裝置(6),從而使滑動針舌沿著一個非線性路徑移動。
文檔編號D04B35/06GK1372028SQ0210510
公開日2002年10月2日 申請日期2002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1年2月20日
發明者馬爾切洛·貝塞吉奧, 米歇爾·普羅斯特 申請人:施泰格爾製造廠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