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的殺蟎組合物的製作方法
2023-11-02 07:07:57 2
本發明涉及農藥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含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的殺蟎組合物,用於防治柑橘樹的害蟎。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柑橘價格不斷提高,柑橘種植面積也不斷擴大,柑橘全爪蟎又稱柑橘紅蜘蛛,別名柑橘瘤皮紅蜘蛛,屬蛛形綱蜱蟎目葉蟎科,是柑橘最嚴重的害蟲之一。由於柑橘全爪蟎世代歷期短、繁殖力強、種群增長快,防治用藥頻率高,加上使用不當,對以阿維菌素為有效成分的藥劑已經產生抗藥性,防效明顯下降。因此,研究開發新的高效、低毒、對環境友好的殺蟎劑對柑橘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苦參鹼,英文名稱:matrine,是一種植物源農藥,對人畜低毒,使用安全、無殘留,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直接作用於蟲體的多個作用靶標,麻痺神經中樞,繼而使蟲體蛋白質凝固,堵死氣孔,窒息死亡;能夠破壞害蟲的抗藥性系統,與其他農藥無交互抗性。苦參鹼對蔬菜、果樹上的鱗翅目菜青蟲、小菜蛾及蚜蟲、茶小綠葉蟬、粉蝨、紅蜘蛛等都具有理想的防效。
丁氟蟎酯,英文名稱:cyflumetofen,是日本大塬化學公司苯醯乙腈類新型殺蟎劑,與現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丁氟蟎酯阻止紅蜘蛛卵的孵化作用較低,但對其各個生長階段均有很高的活性,尤其對幼蟎的活性更高,同時對各種植物均無藥害,對哺乳動物及水生生物、有益生物、天敵等非靶標生物均十分安全,在土壤和水中迅速代謝、分解,是對環境友好的農藥。
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防治害蟲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害蟲抗藥性的產生。而採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藥進行混配,是防治農業抗性害蟲的常見方法。通過農藥配方篩選,得出不同成分間在一定配比範圍內防治害蟲具有協同增效作用,可有效提高實際防治效果,減少用藥量,降低成本,並且能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延長藥劑的使用壽命,是害蟲綜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經過發明人研究,發現將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相互復配,在一定範圍內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關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的相關復配,目前在國內外尚未見相關報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效低毒、持效期長,畝用成本低,能有效防治柑橘紅蜘蛛,有利於害蟲綜合治理的含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的殺蟎組合物。
本發明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含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的殺蟎組合物,有效成分由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組成,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的重量比為5-20:1,優選的,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的重量比為10:1。
所述的殺蟎組合物,有效成分在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為2-30%。
所述的殺蟎組合物按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方法,加入相應輔助劑配製成適合農業實用的任意劑型,優選為懸浮劑、微乳劑。
所述的殺蟎組合物的輔助劑包括填料、溶劑、乳化劑、潤溼劑、穩定劑、防凍劑、消泡劑、增稠劑、分散劑或其它有益於有效成分在製劑中穩定和藥效發揮的已知物質,都是農藥製劑領域中常用或允許使用的各種成分,並無特別限定,具體成分和用量根據配方要求通過試驗確定。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於:以苦參鹼為有效成分的植物源農藥與化學農藥優良品種之間揚長避短,神經毒劑和生物合成抑制劑兩者之間作用機制互補,另外,以苦參鹼與丁氟蟎酯為成分的組合物集觸殺、胃毒和內吸作用於一體,對害蟲多重作用兼具,真正起到增效、擴譜的作用,能夠減少有效成分劑量,降低成本,有利於害蟲抗藥性的治理。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測定殺蟲劑活性的室內聯合毒力測定試驗及大田藥效試驗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效果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所述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
一、生物測定實例
實施例1:丁氟蟎酯、苦參鹼及其混劑對柑橘全爪蟎的室內毒力測定
試驗方法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ny/t1154.12-2006》。採自田間的柑橘全爪蟎雌成蟎,經過室內飼養三十代,挑選生長均勻一致的雌成蟎作為供試蟲。採用小苗法,即在小盆柑橘苗上接全爪蟎50-60頭蟎,1天後檢查基數,挑除死亡蟎後,補添活成蟎,保留每處理蟎數為50頭左右。將有蟎的苗使用噴霧塔進行噴霧,移入25℃、相對溼度90%條件下培養,15天後檢查,記錄存活數。
用dps軟體計算lc50和毒力回歸方程,參照ny/t1154.7-2006採用孫雲沛的方法求出各混配比例的共毒係數(ctc),並評價二者混用的增效作用,當共毒係數(ctc)≥120時,組合物表現為增效作用;當ctc≤80時,組合物表現為拮抗作用;當80<ctc<120時,組合物表現為相加作用。試驗結果見表1。
表1丁氟蟎酯、苦參鹼及其混劑對柑橘全爪蟎的毒力測定
從表1中可見,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的組合物在重量比為5-20:1的範圍內混配對柑橘全爪蟎的共毒係數均大於120,表明苦參鹼和丁氟蟎酯在此重量比範圍內混配均產生增效作用,在供試配比中,當丁氟蟎酯與苦參鹼的重量比為10:1時,對柑橘全爪蟎的共毒係數最大,其值為233.7,表明此配比的組合物增效作用明顯,在田間防治中有很好的應用指導價值。
二、製備實施例
實施例1:5.5%丁氟蟎酯·苦參鹼懸浮劑
按量稱取丁氟蟎酯5.0%、苦參鹼0.5%、烷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3.5%(分散劑)、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3%(潤溼劑)、聚乙烯醇1.5%(增稠劑)、有機矽0.3%(消泡劑),去離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後製得5.5%丁氟蟎酯·苦參鹼懸浮劑。
實施例2:5.1%丁氟蟎酯·苦參鹼懸浮劑
按量稱取丁氟蟎酯4.8%、苦參鹼0.3%、烷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2.5%(分散劑)、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3%(潤溼劑)、聚乙烯醇1.5%(增稠劑)、有機矽0.2%(消泡劑),去離子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後製得5.1%丁氟蟎酯·苦參鹼懸浮劑。
實施例3:21.0%丁氟蟎酯·苦參鹼懸浮劑
按量稱取丁氟蟎酯20%、苦參鹼1.0%、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4.2%、十二烷基硫酸鈉5%、矽酮類0.12%、阿拉伯膠0.12%、去離子水加至100%,水加至100%重量份。上述原料經混合,高速剪切分散30min,用砂磨機砂磨後製得21.0%丁氟蟎酯·苦參鹼懸浮劑。
實施例4:16%丁氟蟎酯·苦參鹼微乳劑
按量稱取丁氟蟎酯15%、苦參鹼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n-辛基吡咯烷酮9%、丙二醇3%、矽油0.12%、去離子水補足至100%,混合充分攪拌製得16%丁氟蟎酯·苦參鹼微乳劑。
實施例5:30%丁氟蟎酯·苦參鹼微乳劑
按量稱取丁氟蟎酯25%、苦參鹼5%、辛基酚聚氧乙烯醚4%(乳化劑)、烷基酚甲醛樹脂聚氧乙烯醚5%(分散劑)、十二烷基苯磺酸鈣2.5%(乳化劑)、環己酮15%(溶劑)、5%n-甲基吡咯烷酮(溶劑)、正丁醇5%(乳化劑)、環氧氯丙烷1.0%(穩定劑),經溶解完全並混合均勻,去離子水補足至100%,混合充分攪拌製得30%丁氟蟎酯·苦參鹼微乳劑。
三、田間試驗實施例
實施例1:製備實施例1所得的製劑用於防治砂糖桔的全爪蟎的田間試驗
(1)試驗設計:試驗於2016年7月25日在廣西南寧市郊,採用常規方法進行均勻噴霧,以葉面溼潤為準,試驗共設4個處理,於施藥前調查田間蟲口基數,藥後3天和14天分別調查殘留活蟲數,調查時每個處理查5株,每株按東西南北4個方位分別查5片葉,每小區共查100片葉,記載活蟎數,進行防治效果統計,各處理對應的藥劑及用量如下:
處理1#:製備實施例1所得的製劑,即5.5%丁氟蟎酯·苦參鹼懸浮劑,兌水稀釋2000倍;
處理2#:20%丁氟蟎酯懸浮劑,兌水稀釋2000倍;
處理3#:5%苦參鹼懸浮劑,兌水稀釋2000倍;
處理4#:空白對照(ck)
(2)試驗結果:藥後3天,處理1-3#的防效分別為95.2%、82.3%和73.5%;施藥後14天,處理1-3#的防效分別為93.5%、78.4%和71.3%。這說明丁氟蟎酯與苦參鹼復配後增效作用明顯,明顯提高對紅蜘蛛的防效,組合物無論從速效性和持久性都比單劑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大大降低用藥量,更加省工省本。試驗區間,各處理柑橘生長正常,無明顯不良影響,用藥區與不用藥區相比,柑橘的葉片、幼梢、幼果均未發現異常現象,表明供試藥劑對柑橘的安全性較好。
綜上所述,以丁氟蟎酯和苦參鹼科學混配的組合物,其活性和殺蟎效果並不是各組分活性的簡單疊加,與現有的單一製劑相比,增效作用顯著,速效性高、持效性長,能減緩紅蜘蛛抗性的產生,對作物安全性好,符合農藥製劑的安全性要求。